CN110474166B -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 Google Patents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4166B
CN110474166B CN201910706488.2A CN201910706488A CN110474166B CN 110474166 B CN110474166 B CN 110474166B CN 201910706488 A CN201910706488 A CN 201910706488A CN 110474166 B CN110474166 B CN 110474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witching
shaft
gear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64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4166A (zh
Inventor
潘利君
蒋冬星
范雄辉
吴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p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p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p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p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64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4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4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41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304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84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4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4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包括:传动机构包括螺杆、传动轴、传动齿轮和第一驱动件;若干个螺杆并排设置,螺杆与下倾角调节装置一一对应连接;螺杆的第一端与传动轴的第一端选择性接合连接;任一传动轴上套设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传动轴一体转动且传动轴相对传动齿轮沿轴向可滑动;第一驱动件用于同时驱动若干个传动齿轮转动;切换机构设于传动轴的第二端,用于择一推动传动轴沿轴向移动与对应的螺杆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平铺设置,避免占用天线有限的高度空间,从而可降低安装空间,降低天线安装和维护的复杂程度。

Description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通信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最后控制终端,对提供给用户的网络做最后的调整。而电调天线的电下倾功能可以满足相同型号天线在不同的使用区域,不同的通信负荷区域,实现远程操控调节下倾角,以提供更大的网络容量,减小通信的干扰,降低人力成本。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增加,对通信网络的通信容量需求越来越大,往往要求同根天线能够满足更多的通信频段使用要求,而每个不同频段电下倾角需要独立控制,于是电下倾控制数量也相应增加,而这带来成本的上升,天线端面空间的占用。
现有多频电调天线因为不同频段电下倾角需要独立控制,电下倾控制数量会相应增加,导致天线端面空间占用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多频电调天线因为不同频段电下倾角需要独立控制,电下倾控制数量会相应增加,导致天线端面空间占用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杆、传动轴、传动齿轮和第一驱动件;若干个所述螺杆并排设置,所述螺杆与下倾角调节装置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传动轴一一对应同轴设置,所述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选择性接合连接;任一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所述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传动轴一体转动且所述传动轴相对所述传动齿轮沿轴向可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同时驱动若干个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切换机构设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用于择一推动所述传动轴沿轴向移动与对应的螺杆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外侧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的第一侧相接、另一端与挡圈相接,所述挡圈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复合齿轮、传动从动锥齿轮和传动主动锥齿轮;所述复合齿轮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直齿,所述复合齿轮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传动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锥齿;若干个所述传动从动锥齿轮同时套接于齿轮轴;所述传动主动锥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主动锥齿轮通过第一转接头与第一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轴、切换滑块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切换轴与所述传动轴垂直设置,所述切换滑块套设于所述切换轴,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切换轴转动以使所述切换滑块沿切换轴的轴向移动;所述切换滑块朝向所述传动轴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传动轴的侧面的中间部位为平面,平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的引导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沿所述切换轴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切换滑块;两个所述切换滑块之间固定连接,且在其中一个所述切换滑块的凸台与所述传动轴的端部相抵时,另一个所述切换滑块的凸台不与所述传动轴接触;所述切换滑块沿所述切换轴的轴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出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切换主动锥齿轮、切换从动锥齿轮、中间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切换从动锥齿轮固定设于所述中间轴的第一端且与所述切换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于所述中间轴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于所述切换轴的端部,所述切换主动锥齿轮通过第二转接头与第二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之间设有接头;所述螺杆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接头的第一端的端部且通过键连接结构与所述接头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接头的第二端设有花键轴,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设有花键槽,所述花键轴和所述花键槽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接头的第二端在所述花键轴的外围沿周向设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凸块一一对应卡合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扣沿所述花键轴的轴向呈长条状;所述花键轴的端部与所述花键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与传动轴相连;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架与螺杆相连,所述传动齿轮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支架相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切换滑块配合;所述切换滑块远离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底部设有凸条,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凸条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切换轴的轴向平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包括上述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设置螺杆和传动轴,可将装置平铺在一个平面上,且只需选择性的推动传动轴沿轴向移动,即可实现不同螺杆和下倾角调节装置之间的切换,进而达到调节不同下倾角调节装置的下倾角的目的,可减少电下倾控制数量,节约天线端面空间;同时,该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平铺设置,充分利用了天线宽度方向上的空间,避免占用天线有限的高度空间,从而可降低天线成本,以及降低天线安装和维护的复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齿轮轴与传动从动锥齿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头与传动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螺杆; 2—传动轴; 3—传动齿轮;
4—第一弹性件; 5—挡圈; 6—复合齿轮;
7—传动从动锥齿轮; 8—齿轮轴; 9—传动主动锥齿轮;
10—第一转接头; 11—切换轴; 12—切换滑块;
13—切换主动锥齿轮; 15—中间轴; 14—切换从动锥齿轮;
16—第一齿轮; 17—第二齿轮; 18—第二转接头;
19—凸台; 20—滑块连接板; 21—接头;
22—第二弹性件; 23—底座; 24—第一支架;
25—第二支架; 26—第三支架; 27—空心轴套;
201—传动轴中间段; 202—花键槽; 203—第一凸块;
204—安装孔; 302—平台结构; 301—传动齿轮内孔;
601—直齿段; 602—锥齿段; 1201—内螺纹结构;
1202—凸出部; 1901—平面; 1902—引导面;
1903—凸条; 2101—接头第一端; 2102—花键轴;
2103—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该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传动机构用于实现对下倾角调节装置的下倾角进行调节。切换机构用于实现传动机构在不同下倾角调节装置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对不同的下倾角调节装置的下倾角进行调节。参考图1,传动机构包括螺杆1、传动轴2、传动齿轮3和第一驱动件。若干个螺杆1并排设置。平铺在一个平面1901上。螺杆1与下倾角调节装置一一对应连接。
具体的,可在螺杆1上套设传动滑块,将下倾角调节装置与传动滑块相连。通过螺杆1的转动,可带动传动滑块和下倾角调节装置沿螺杆1进行直线移动,实现对下倾角的调节。每个螺杆1对应对一个下倾角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不同的螺杆1对应不同的下倾角调节装置。
螺杆1与传动轴2一一对应同轴设置。螺杆1的第一端与传动轴2的第一端选择性接合连接。即每个螺杆1的第一端连接一个传动轴2。若干个传动轴2同样并排设置,平铺在一个平面上。螺杆1与传动轴2可拆卸连接,可连接一体传递动力,也可相互脱离。螺杆1与传动轴2连接时,可沿周向固定连接,即传动轴2与螺杆1可一体进行转动。螺杆1与传动轴2可沿轴向滑动可拆卸连接,即传动轴2相对螺杆1可沿轴向进行直线移动,通过沿轴向的移动,可实现二者的分离或连接。
任一传动轴2上套设传动齿轮3,传动齿轮3和传动轴2一体转动且传动轴2相对传动齿轮3沿轴向可滑动。即传动轴2和传动齿轮3二者沿传动轴2的周向固定连接、沿轴向滑动连接。即传动齿轮3可与传动轴2一体进行转动,且二者可沿轴向进行相对位移。传动轴2与传动齿轮3一一对应连接。若干个螺杆1对应若干个传动轴2,若干个传动轴2对应若干个传动齿轮3。设置第一驱动件用于同时驱动若干个传动齿轮3转动。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若干个传动轴2均进行转动。
切换机构设于传动轴2的第二端,用于择一推动传动轴2沿轴向移动与对应的螺杆1连接。切换机构每次推动一个传动轴2,使得该传动轴2与对应的螺杆1连接,从而该传动轴2能够把转动传递给对应的螺杆1,进而对与该螺杆1连接的下倾角调节装置进行下倾角调节。而其他螺杆1与对应的传动轴2之间并没有连接,不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设置螺杆1和传动轴2,可将装置平铺在一个平面上,且只需选择性的推动传动轴2沿轴向移动,即可实现不同螺杆1和下倾角调节装置之间的切换,进而达到调节不同下倾角调节装置的下倾角的目的,可减少电下倾控制数量,节约天线端面空间;同时,该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平铺设置,充分利用了天线宽度方向上的空间,避免占用天线有限的高度空间,从而可降低天线成本,以及降低天线安装和维护的复杂程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2,传动轴2的第二端外侧套设有第一弹性件4,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与传动齿轮3的第一侧相接、另一端与挡圈5相接,挡圈5与传动轴2固定连接。传动齿轮3的第二侧应固定设置;即传动齿轮3的位置固定,只进行转动,而不会沿传动轴2轴向移动。
在初始位置,第一弹性件4可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初始位置,即不需要对下倾角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时的位置;即传动轴2与螺杆1没有连接时的位置。在需要对其中一个下倾角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时,切换机构推动对应的传动轴2,使得传动轴2沿轴向朝向螺杆1移动与螺杆1之间进行连接。该传动轴2上的传动齿轮3位置不变,使得第一弹性件4产生压缩变形。
在调节完成时,切换机构从该传动轴2的第二端移开。在第一弹性件4的弹力下,传动轴2会朝向远离螺杆1的方向移动,进而与螺杆1脱离,恢复初始位置。
设置第一弹性件4,可使得传动轴2自动恢复初始位置,便于对不同下倾角调节装置的顺利调节及切换。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4的两端与传动齿轮3的第一侧以及挡圈5相接即可,不用连接,便于实现传动齿轮3和传动轴2的转动,避免第一弹性件4变形失效。第一弹性件4的两端也可与传动齿轮3的第一侧以及挡圈5同时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4与传动齿轮3和传动轴2一体进行转动。
参考图3,传动齿轮内孔301可为花键结构,参考图4,传动轴中间段201为花键导槽结构,与传动齿轮3花键结构相配合,此配合结构起到传递动力功能,同时起到传动齿轮3的滑槽功能,使得传动轴2可相对传动齿轮3沿轴向移动。传动齿轮3的第一侧可设置平台结构302。平台结构302为一圈垂直于传动齿轮3第一侧面的凸块,该凸块可插入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对第一弹性件4进行限位固定。传动齿轮3的平台结构302与挡圈5限定第一弹性件4的位置。传动轴2的第二端可设置安装孔204,挡圈5在安装孔204处与传动轴2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2,第一驱动件包括复合齿轮6、传动从动锥齿轮7和传动主动锥齿轮9。参考图5,复合齿轮6的第一端设有与传动齿轮3啮合连接的直齿,复合齿轮6的第二端设有与传动从动锥齿轮7啮合连接的锥齿。若干个传动从动锥齿轮7同时套设于齿轮轴8;且分别与齿轮轴8沿周向固定连接。传动主动锥齿轮9与其中一个传动从动锥齿轮7啮合连接,传动主动锥齿轮9通过第一转接头10与第一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转接头10一头与电机相连接,另外一头与传动主动锥齿轮9相连接,带动传动主动锥齿轮9转动。传动主动锥齿轮9与齿轮轴8上的一个传动从动锥齿轮7啮合,将输入的水平轴转动转换为垂直轴的转动,同时带动齿轮轴8上各传动从动锥齿轮7转动。
传动从动锥齿轮7与齿轮轴8之间可通过键结构连接,实现转动的传递。参考图6,齿轮轴8可为六棱柱,传动从动锥齿轮7可固定套设于空心轴套27上,空心轴套27内部设有与六棱柱表面相适应的六棱柱槽。若干个传动从动锥齿轮7结构相同,通过若干个相同的空心轴套27装配在六棱柱上,通过六棱柱和六棱柱槽配合传递动力,将一个输入动力转换为几个动力。实际装配中可以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传动从动锥齿轮7的数量。传动从动锥齿轮7通过空心轴套与齿轮轴8连接,可便于维修更换。
复合齿轮6前端为锥齿段602,与齿轮轴8上的传动从动锥齿轮7啮合传动;复合齿轮6后端为直齿段601,与传动齿轮3相啮合,传动齿轮3转动带动传动轴2转动,从而将电机输入动力传递到所有传动轴2上。传动齿轮3与复合齿轮6一一对应连接,复合齿轮6与传动从动锥齿轮7一一对应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7,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轴11、切换滑块12和第二驱动件。切换轴11与传动轴2垂直设置,切换滑块12套设于切换轴11且与切换轴1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切换轴11转动。切换滑块12朝向传动轴2的一侧设有凸台19;凸台19朝向传动轴2的侧面的中间部位为平面1901,平面1901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的引导面1902。
参考图8,切换轴11外表面设有螺纹。切换滑块12设有内螺纹结构1201。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切换轴11转动,进而驱动切换滑块12沿切换轴11进行直线移动。切换滑块12在传动轴2的第二端移动,移动路径跨过所有的传动轴2。切换滑块12在移动至某个传动轴2的第二端时,切换滑块12一侧的凸台19的引导面1902先与该传动轴2的第二端接触,然后继续移动,使得平面1901与传动轴2接触,此时,传动轴2到达最大位移处,与对应的螺杆1实现连接,对相应的下倾角调节装置的下倾角进行调节。
在调节完成后,切换轴11带动切换滑块12继续移动,传动轴2的第二端可沿引导面1902慢慢脱离切换滑块12,传动轴2在第一弹性件4的弹力下恢复初始位置。切换滑块12移动至下一个待调节的传动轴2处。参考图9,设置凸台19为平面1901加两侧引导面1902的结构,可便于实现切换滑块12的顺利推动传动轴2或脱离传动轴2。
凸台19两侧的引导面1902可呈弧形。两侧的引导面1902和中间的平面1901形成弧面翅膀结构,在切换滑块12水平移动过程中缓缓推动传动轴2移动,平面1901推动传动轴2至最大位置,并将传动轴2限制在最大位置处进行调节对应的下倾角调节装置。进一步地,可将传动轴2的第二端端部设为半球状,可减少与凸台19的平面1901之间的摩擦,保证传动轴2的顺利转动。还可在平面1901位置处设置轴承结构,以保证传动轴2的顺利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7,沿切换轴11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切换滑块12;两个切换滑块12之间固定连接,且在其中一个切换滑块12的凸台19与传动轴2的端部相抵时,另一个切换滑块12的凸台19不与传动轴2接触。设置两个切换滑块12,在调节一侧的下倾角调节装置时,可通过靠近该侧的切换滑块12来实现调节或切换;在调节另一侧的下倾角调节装置时,可通过靠近另一侧的切换滑块12来实现。通过两个切换滑块12,可减少调节时切换滑块12移动的距离,便于实现快速调节,提高效率,且节约动力。两个切换滑块12可通过滑块连接板20连接,可同步在切换轴11上水平移动,可大大缩短切换时间,提高切换效率。
参考图9,切换滑块12沿切换轴11的轴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出部1202。参考图7,切换轴11的两端设置挡块。在切换滑块12移动至切换轴11的端部时,凸出部1202会与挡块相接而阻止切换滑块12的继续移动。而如果没有凸出部1202时,则是切换滑块12的端部与挡块相接阻止继续移动,会对端部造成磨损,而导致对端部的螺纹造成磨损。切换滑块12两端凸出部1202起到止位作用,避免切换滑块12两端的螺纹磨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7,第二驱动件包括切换主动锥齿轮13、切换从动锥齿轮14、中间轴15、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7。切换从动锥齿轮14固定设于中间轴15的第一端且与切换主动锥齿轮13啮合连接,第一齿轮16固定设于中间轴15的第二端且与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7固定设于切换轴11的端部,切换主动锥齿轮13通过第二转接头18与第二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二转接头18一头与电机相连接,另外一头与切换主动锥齿轮13相连接。通过第二转接头18能够轻松、方便的实现电机的安装、拆除。切换主动锥齿轮13与中间轴15通过切换主动锥齿轮13的锥齿与中间轴15上的切换从动锥齿轮14的锥齿相啮合,带动中间轴15转动,中间轴15的转动带动其上装配的第一齿轮16同步转动。
第一齿轮16与切换轴11上的第二齿轮17啮合,带动切换轴11转动,切换轴11上的螺纹与切换滑块12上的螺纹相对运动,带动切换滑块12水平移动,实现从圆周运动到平面运动。
中间轴15可与切换轴11平行设置,且位于切换轴11的下方,可设置在传动轴2第二端的下方。使得切换主动锥齿轮13位于切换轴11的下方,与第二转接头18连接不会对切换滑块12的移动产生影响。且充分利用传动轴2的安装空间,无需再另外占用天线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空间,可进一步减少安装所需空间,减少天线尺寸,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件也可为其他结构,以能实现带动切换轴11转动且减少安装所需空间为目的,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齿轮轴8可与切换轴11平行设置,且位于传动轴2的下方。复合齿轮6位于传动齿轮3的下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10和图11,螺杆1的第一端与传动轴2的第一端之间设有接头21,接头21的第一端与螺杆1的第一端沿螺杆1的周向固定连接、轴向滑动连接。即接头21与螺杆1的第一端相连,可带动螺杆1一体转动;接头21也可与螺杆1沿轴向发生位移,以脱离螺杆1。
接头21的第二端设有花键轴2102,传动轴2的第一端设有花键槽202,花键轴2102和花键槽202配合连接;即花键轴2102插入花键槽202中,传动轴2可带动接头21一体进行转动。传动轴2的第一端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凸块203,接头21的第二端在花键轴2102的外围沿周向设有多个卡扣2103,卡扣2103与第一凸块203一一对应卡合连接。
即每个第一凸块203可对应插入一个卡扣2103中,可实现接头21与传动轴2的稳定连接。卡扣2103与传动轴2上的第一凸块203连接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可传递一部分扭矩。
螺杆1的第一端插入接头21的第一端的端部且通过键连接结构与接头21的第一端相连。接头21第二端为花键轴2102结构配合传动轴2,接头第一端2101可为键槽结构配合螺杆1第一端键轴结构传递动力。传动轴2第一端内孔为花键槽202结构,与接头21第二端的花键轴2102配合来传递动力。传动轴2第二端可设置安装孔204装配挡圈5,从而限定挡圈5位置。
传动接头21可拆卸性较好,便于维修和更换,也可根据不同螺杆1的结构设计不同的接头21结构,这种传动接头21转接的方式使该传动切换装置有更好的适配性。
传动轴2可在切换滑块12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并停在最大位置处,第一弹性件4在推力作用下压缩,使传动轴2卡入接头21的卡扣2103内实现传动轴2与接头21的连接,并将接头21沿螺杆1轴向朝向螺杆1推动,实现接头21与螺杆1第一端的连接。传动轴2将从电机传输的动力传递到螺杆1,带动螺杆1转动,实现对下倾角控制装置的调节。
切换滑块12水平移动退出切换位置时,传动轴2上所装第一弹性件4逐渐恢复,弹力使传动接头21退出螺杆1,回复到初始位置,传动轴2上动力便不会传递到螺杆1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切换装置可将电机输入的动力通过切换机构和传动机构,转换为不同位置的螺杆1传动,实现对不同下倾角调节装置的控制。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22可为弹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卡扣2103可为具有开口的环状,第一凸块203插入开口中,使得卡扣2103围绕在第一凸块203四周实现与第一凸块203的卡合连接。卡扣2103沿花键轴2102的轴向呈长条状;即卡扣2103上的开口呈长条状,使得第一凸块203在卡扣2103中可沿花键轴2102轴向具有移动空间。花键轴2102的端部与花键槽202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22。使得花键轴2102同样具有沿轴向的移动空间。
进而,在切换滑块12推动传动轴2沿轴向移动与螺杆1连接时,在初始螺杆1第一端的键轴结构与接头21第一端的键槽结构没有对应时,螺杆1第一端与接头21第一端会产生抵抗力,因为设有第二弹性件22,在该抵抗力作用下,接头21会朝向传动轴2发生移动,此时,第二弹性件22被压缩,且第一凸块203在卡扣2103内发生移动;在切换滑块12移动到位即平面1901与传动轴2的第二端相抵时,启动传动主动锥齿轮9,传动轴2会带动接头21发生转动,接头21转动会到达与螺杆1第一端的键轴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此时,在第二弹性件22的弹力下,接头21会朝向螺杆1移动,与螺杆1实现连接。
设置第二弹性件22,可避免在接头21第一端与螺杆1第一端连接部位不对应时,二者之间产生抵死现象而导致传动机构失效,可保证接头21顺利与螺杆1连接,进而保证对下倾角的顺利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还包括:底座23、第一支架24、第二支架25和第三支架26。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设置在底座23上。螺杆1的第一端穿过第一支架24与传动轴2相连;第一支架24对螺杆1的第一端进行支撑固定。传动轴2的第一端穿过第二支架25与螺杆1相连,传动齿轮3的第二侧与第二支架25相接。传动轴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支架25进行支撑固定。传动齿轮3的第二侧可与第二支架25相接,对传动齿轮3沿传动轴2轴向进行定位。接头21也可通过第二支架25进行固定。传动轴2的第二端穿过第三支架26与切换滑块12配合。第三支架26对传动轴2的第二端进行支撑固定。传动轴2应能够相对第二支架25和第三支架26沿轴向移动。
切换滑块12远离传动轴2的一侧底部设有凸条1903,底座23上设有与凸条1903滑动连接的滑槽,滑槽与切换轴11的轴向平行设置。凸条1903作为导向结构与底座23上滑槽结构配合,使切换滑块12在水平方向平直运动,提高运动精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尺寸小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用于连接、驱动多个下倾角调节装置,并实现在多个下倾角装置之间的切换。解决了对于4频以上的电调天线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电机的问题,减小对天线内部空间的占用,降低天线成本,降低天线安装、维护复杂程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用于两组电机连接,驱动多个下倾角调整装置,并实现在各个下倾角调节装置之间的切换。采用平铺布局,充分利用天线宽度尺寸,避免占用天线有限高度空间。
该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包括切换机构和传动机构。切换机构包含切换主动锥齿轮13,切换从动锥齿轮14、中间轴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切换轴11,切换滑块12。切换主动锥齿轮13与中间轴15为锥齿轮传动结构,中间轴15一端为切换从动锥齿轮14,另一端装入第一齿轮16。切换轴11为一端带第二齿轮17的螺杆1结构。切换轴11一端为第二齿轮17结构,第二齿轮17端头设有止位挡块结构,切换轴11上除端部为螺纹丝杆结构。
切换滑块12两端各有一个凸出部1202,作为止位结构,前端两侧为斜切翅膀结构,在切换滑块12水平移动过程中缓缓推动传动轴2移动,前端中部为平面1901结构,推动并将传动轴2限制在最大位置处。切换滑块12底部凸条1903为导向结构,可在底座23上的滑槽滑动。两个切换滑块12通过滑块连接板20连接,可同步在切换轴11上水平移动,两个滑块交替切换的方式可大大缩短切换时间,提高切换效率。
切换主动锥齿轮13通过输入转接头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带动切换主动锥齿轮13转动,切换主动锥齿轮13与中间轴15上的切换从动锥齿轮14相啮合,从而带动中间轴15转动,中间轴15带动所连接的第一齿轮16同步转动,第一齿轮16与切换轴11上第二齿轮17啮合带动切换轴11转动,切换滑块12通过螺纹连接在切换轴11上,切换轴11转动带动切换滑块12水平移动,切换滑块12水平移动过程中可推动传动轴2卡入传动接头21以及接头21卡入螺杆1,实现在不同传动轴2之间的切换。
传动机构包含传动主动锥齿轮9,用于传输多个动力的多个传动从动锥齿轮7和一个齿轮轴8,用于转换传动方向的复合齿轮6,传动齿轮3,可实现滑移连接的传动轴2和传动接头21,螺杆1,挡圈5和弹簧。齿轮轴8由一个六棱柱和几个相同的棱空心齿轮轴8装配组成,空心齿轮轴8内孔为六棱柱,轴上齿轮为锥齿,即传动从动锥齿轮7。
复合齿轮6前端为锥齿,后端为直齿,锥齿和直齿同时传动。传动轴2第一端前端内孔为花键槽202结构,与传动接头21的花键结构配合;传动轴中间段201为花键导槽结构,与传动齿轮3的花键结构相配合,起到传递动力功能,同时作为传动齿轮3的滑槽,实现传动轴2相对传动齿轮3滑动。传动轴2上设有弹簧和挡圈5,提供一定的阻力,限制传动齿轮3的窜动。
接头第一端2101为键槽结构配合传动螺杆1从而传递动力,第二端为花键轴2102结构配合传动轴2。传动接头21的卡扣2103结构与传动轴2上凸起结构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可传递一部分扭矩。传动接头21可拆卸性较好,便于维修和更换,也可根据不同螺杆1的结构设计不同的凹槽结构和尺寸,这种传动接头21转接的方式使该传动切换装置适配性更高。
传动主动锥齿轮9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带动传动主动锥齿轮9转动,传动主动锥齿轮9与齿轮轴8上一个传动从动锥齿轮7啮合,从而带动齿轮轴8转动,轴上各传动从动锥齿轮7同步转动。同时齿轮轴8上各传动从动锥齿轮7与复合齿轮6的锥齿啮合,复合齿轮6的直齿又与传动轴2上的传动齿轮3啮合,带动传动轴2转动,传动轴2卡入传动螺杆1上连接的传动接头21,传动轴2转动带动传动螺杆1运动。实现对下倾角调节装置的运动控制。
该传动切换装置能够实现一套2组传动电机对多组下倾角调整装置进行控制,且各传动相互独立。此装置可大大降低多频段电调天线的成本,节省天线内部空间。
该电调天线传动选择切换装置采用转接头与电机相连,可以轻易的进行安装拆卸,方便维护。整个机构采用传动齿轮3进行动力传递,传递力矩、精度可靠。传动方向可提供正、反两种方向的选择。该传动切换装置通过齿轮轴8和锥齿轮组将结构平铺开来,充分利用天线宽度尺寸,结构紧凑,节约端面占用空间。通过2组切换滑块12同步移动,可实现交替切换,缩短了切换时间。通过传动接头21连接传动轴2与传动螺杆1,可轻易的进行安装拆卸,适配性高,也方便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杆、传动轴、传动齿轮和第一驱动件;若干个所述螺杆并排设置,所述螺杆与下倾角调节装置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传动轴一一对应同轴设置,所述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选择性接合连接;
任一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所述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传动轴一体转动且所述传动轴相对所述传动齿轮沿轴向可滑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同时驱动若干个所述传动齿轮转动;
所述切换机构设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用于择一推动所述传动轴沿轴向移动与对应的螺杆连接;
所述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之间设有接头;所述螺杆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接头的第一端的端部且通过键连接结构与所述接头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接头的第二端设有花键轴,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设有花键槽,所述花键轴和所述花键槽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接头的第二端在所述花键轴的外围沿周向设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凸块一一对应卡合连接;
所述卡扣沿所述花键轴的轴向呈长条状;所述花键轴的端部与所述花键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外侧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的第一侧相接、另一端与挡圈相接,所述挡圈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复合齿轮、传动从动锥齿轮和传动主动锥齿轮;所述复合齿轮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直齿,所述复合齿轮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传动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锥齿;若干个所述传动从动锥齿轮同时套接于齿轮轴;
所述传动主动锥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主动锥齿轮通过第一转接头与第一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轴、切换滑块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切换轴与所述传动轴垂直设置,所述切换滑块套设于所述切换轴,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切换轴转动以使所述切换滑块沿切换轴的轴向移动;
所述切换滑块朝向所述传动轴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传动轴的侧面的中间部位为平面,平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的引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切换轴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切换滑块;两个所述切换滑块之间固定连接,且在其中一个所述切换滑块的凸台与所述传动轴的端部相抵时,另一个所述切换滑块的凸台不与所述传动轴接触;
所述切换滑块沿所述切换轴的轴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切换主动锥齿轮、切换从动锥齿轮、中间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切换从动锥齿轮固定设于所述中间轴的第一端且与所述切换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于所述中间轴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于所述切换轴的端部,所述切换主动锥齿轮通过第二转接头与第二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切换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螺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与传动轴相连;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架与螺杆相连,所述传动齿轮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支架相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切换滑块配合;
所述切换滑块远离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底部设有凸条,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凸条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切换轴的轴向平行设置。
8.一种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
CN201910706488.2A 2019-08-01 2019-08-01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Active CN110474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6488.2A CN110474166B (zh) 2019-08-01 2019-08-01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PCT/CN2020/102304 WO2021017847A1 (zh) 2019-08-01 2020-07-16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6488.2A CN110474166B (zh) 2019-08-01 2019-08-01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4166A CN110474166A (zh) 2019-11-19
CN110474166B true CN110474166B (zh) 2021-10-01

Family

ID=6850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6488.2A Active CN110474166B (zh) 2019-08-01 2019-08-01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4166B (zh)
WO (1) WO20210178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4166B (zh) * 2019-08-01 2021-10-01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1048905A (zh) * 2019-12-31 2020-04-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11146594A (zh) * 2019-12-31 2020-05-1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11853195B (zh) * 2020-07-28 2021-10-22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切换驱动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2886250B (zh) * 2021-01-04 2022-07-19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挡式电调天线传动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4083342B (zh) * 2021-12-07 2022-07-22 无锡云集机械有限公司 冷却液回收式数控机床
CN114497986B (zh) * 2022-01-06 2023-12-08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止位结构及天线下倾角调节装置
CN115119572B (zh) * 2022-08-17 2023-10-27 湖南三耳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液压式客土喷播机
CN116864961B (zh) * 2023-07-12 2024-05-10 波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传动选择切换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274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包含波束成形装置的天线
CN107069221A (zh) * 2017-03-10 2017-08-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切换选择装置、天线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CN206708328U (zh) * 2017-03-31 2017-12-05 广东晖速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
CN108506448A (zh) * 2017-12-06 2018-09-07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传动装置
CN109538723A (zh) * 2018-12-29 2019-03-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用于电下倾角调节的传动装置及传动组件
CN109638461A (zh) * 2019-01-03 2019-04-16 深圳市鑫龙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换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72906B2 (en) * 2015-01-15 2018-05-15 Outthink Technologies, Llc Two-way antenna mounting bracket and assembly with independently adjustable electromechanical antenna tilt and azimuthal steering for beam reshaping
CN107366715B (zh) * 2016-05-13 2022-01-28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可选择联动件的致动器齿轮箱
CN108591402B (zh) * 2018-03-28 2024-02-13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装置
CN208057871U (zh) * 2018-03-28 2018-11-06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装置
CN109802237B (zh) * 2019-02-01 2021-02-19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调天线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及电调天线
CN110474166B (zh) * 2019-08-01 2021-10-01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274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包含波束成形装置的天线
CN107069221A (zh) * 2017-03-10 2017-08-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切换选择装置、天线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CN206708328U (zh) * 2017-03-31 2017-12-05 广东晖速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
CN108506448A (zh) * 2017-12-06 2018-09-07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传动装置
CN109538723A (zh) * 2018-12-29 2019-03-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用于电下倾角调节的传动装置及传动组件
CN109638461A (zh) * 2019-01-03 2019-04-16 深圳市鑫龙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换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4166A (zh) 2019-11-19
WO2021017847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4166B (zh)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0212302B (zh) 一种移相器相位调节装置及电调天线
CN109449597B (zh)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
WO2020238074A1 (zh)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WO2021052117A1 (zh) 一种移相器驱动装置及电调天线
CN109216925B (zh) 天线电下倾角调节的传动装置
CN113991302B (zh) 一种天线传动装置
KR20200091969A (ko) 다중 대역 안테나 전동 장치
WO2024093185A1 (zh) 传动装置及天线系统
CN110778619B (zh)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EP4343175A1 (en) Transmission switching device, driving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11129774A (zh) 基站天线、传动装置、切换机构及选位单元
CN211289442U (zh) 摄影装置及其电控滑动装置
CN112909546A (zh) 一种多系统天线电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CN112886250B (zh) 一种换挡式电调天线传动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06532264B (zh) 一种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CN211404742U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输出机构
CN113464877B (zh) 多功能智能灯
CN216597991U (zh) 一种移相器移相装置
CN110504545B (zh) 多频多端口基站天线及其波束调节方法
CN212380568U (zh) 多频电调天线下倾角的调节装置
CN111710975A (zh) 电调天线换挡机构
CN111370871B (zh) 天线下倾角调节的传动装置
CN110262162B (zh) 一种可旋转自拍补光灯
CN214477911U (zh) 一种多系统天线电下倾角控制装置及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HONGP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HONGP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HONGP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Applicant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HONGP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