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8905A -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8905A
CN111048905A CN201911424266.8A CN201911424266A CN111048905A CN 111048905 A CN111048905 A CN 111048905A CN 201911424266 A CN201911424266 A CN 201911424266A CN 111048905 A CN111048905 A CN 111048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guide
switching mechanism
r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42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潮生
段红彬
游建军
刘培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42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89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8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89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6094 priority patent/WO202113540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螺杆、输出齿轮及导向件,螺杆可转动设置,输出齿轮设有与螺杆螺旋传动配合的内螺纹孔;当导向件相对于螺杆固定时,导向件与输出齿轮导向配合;当导向件相对于螺杆转动时,导向件能够带动输出齿轮转动,使得输出齿轮与螺杆能够同步同向转动。该切换机构能够减少动力设备的数量,将两个动力转换成至少两个动力进行输出。该传动装置采用了该切换机构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有利于提高多频天线的可靠性。该天线采用了该传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移动蜂窝网络中站点的网络容量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不同站点之间甚至相同站点的不同扇区之间的干扰做到最小,即实现网络容量的最大化和干扰的最小化。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采用调整站上天线波束下倾角的方式来实现。
在调整波束下倾角的两种方式机械下倾和电子下倾中,电子下倾优势明显,是当前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电下倾角的控制主要分内置和外置两大类,其中内置控制又是当前和未来的主流。
但是,传统的传动装置中用来驱动移相器的电机仍然与移相器的传动机构一一对应,电机数量没有减少,且控制模块中驱动电路与电机数一样没有减少。如天线的频段继续增加,会使得传动系统结构更加复杂且笨重,影响多频天线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能够减少动力设备的数量,将两个动力转换成至少两个动力进行输出。该传动装置采用了该切换机构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有利于提高多频天线的可靠性。该天线采用了该传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机构,包括螺杆、输出齿轮及导向件,螺杆可转动设置,输出齿轮设有与螺杆螺旋传动配合的内螺纹孔;当导向件相对于螺杆固定时,导向件与输出齿轮导向配合;当导向件相对于螺杆转动时,导向件能够带动输出齿轮转动,使得输出齿轮与螺杆能够同步同向转动。
上述切换机构使用时,将相应的零件安装到设备预设位置上,利用输出齿轮进行动力输出或传输。具体地,当需要调节某一移相器的介质板时,需要为该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此时使导向件相对于螺杆固定,该导向件作为输出齿轮的导向结构使用,使螺杆旋转,进而可以带动输出齿轮沿螺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该输出齿轮与该移相器的输入齿轮啮合。再使导向件相对于螺杆转动,然后同时旋转导向件及螺杆,使得输出齿轮与螺杆同步同向转动,输出齿轮不会相对于螺杆的轴线滑动,而随螺杆同步同向进行转动,并带动输入齿轮转动,为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该切换机构能够减少动力设备的数量,将两个动力转换成至少两个动力进行输出。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切换机构还包括安装单元,螺杆转动设置于安装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件可转动设置于安装单元,导向件套设于螺杆上,且导向件与输出齿轮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螺杆设有第一传动端,导向件设有与第一传动端错开的第二传动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切换机构还包括联动件,联动件可相对于安装单元移动;当联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传动端可以转动,第二传动端不可以转动;或者第一传动端不可以转动,第二传动端可以转动;当联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联动件使得第一传动端及第二传动端能够同步且同轴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端为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端为第二传动齿轮,联动件设有内齿圈结构及外齿圈结构,内齿圈结构能够与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安装单元设有与外齿圈结构止转配合的限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端设置于螺杆的一端,第二传动端靠近螺杆的另一端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件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槽,输出齿轮设有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导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一转换机构,第一转换机构包括沿螺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一传动轴、以及与第一传动轴一一对应的齿轮单元,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安设于安装单元,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设有从动锥齿轮;齿轮单元包括主动锥齿轮及用于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的第一从动齿轮,主动锥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均可转动安设于安装单元,主动锥齿轮能够带动对应的从动锥齿轮转动,输出齿轮可选择性地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
上述传动装置使用时,将相应的零件安装到安装单元上,至少两根第一传动轴沿螺杆的长度方向设置,而输出齿轮沿螺杆的轴线移动,能够根据调节需要与对应的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具体地,当需要调节某一移相器的介质板时,需要为该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此时使导向件相对于螺杆固定,该导向件作为输出齿轮的导向结构使用,使螺杆旋转,进而可以带动输出齿轮沿螺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该输出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再使导向件相对于螺杆转动,然后同时旋转导向件及螺杆,使得输出齿轮与螺杆同步同向转动,输出齿轮不会相对于螺杆的轴线滑动,而随螺杆同步同向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并通过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利用第一传动轴为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该传动装置采用了该切换机构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有利于提高天线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二转换机构,还包括第二转换机构,第二转换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上沿输出齿轮的外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与输出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沿螺杆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传动装置使用时,将相应的零件安装到安装单元上,至少两根第二传动轴沿输出齿轮的外周向间隔设置,且第二从动齿轮沿螺杆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而输出齿轮沿螺杆的轴线移动,能够根据调节需要与对应的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具体地,当需要调节某一移相器的介质板时,需要为该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此时使导向件相对于螺杆固定,该导向件作为输出齿轮的导向结构使用,使螺杆旋转,进而可以带动输出齿轮沿螺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该输出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再使导向件相对于螺杆转动,然后同时旋转导向件及螺杆,使得输出齿轮与螺杆同步同向转动,输出齿轮不会相对于螺杆的轴线滑动,而随螺杆同步同向进行转动,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并通过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利用第二传动轴为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该传动装置采用了该切换机构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有利于提高天线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
该天线采用了该传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或图2所示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隐藏了安装单元);
图6为图5所示的切换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切换机构的半剖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切换机构;110、安装单元;112、限位件;120、螺杆;122、第一传动端;130、输出齿轮;132、内螺纹孔;134、导体;140、导向件;142、第二传动端;144、导槽;150、联动件;152、内齿圈结构;154、外齿圈结构;200、第一输出机构;210、第一传动轴;220、从动锥齿轮;230、齿轮单元;232、主动锥齿轮;234、第一从动齿轮;202、第一导入部;300、第二输出机构;310、第二传动轴;320、第二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天线的下倾角的调节,常依赖移相器来进行调节,且实际调节过程中是调节介质板在移相器内位置,即通过移动介质板来进行下倾角的调节。此时,就需要利用一些传动机构来实现介质板的移动;同时通过传动装置将电机、直线电机、气压缸等现有的动力设备的动力可以在不同位置上进行输出。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装置能实现两个动力源在不同位置的上进行动力输出,且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增加输出端,应用于多频天线中,能够简化了传动系统,有利于天线小型化发展。
下面对本申请的传动装置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切换机构100及第一转换机构。该切换机构100能够实现将两个动力转换成多个动力进行输出,该第一转换机构能够将动力转换成方便提供给各移相器的动力,为移相器的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一并参见图5至图7所示,切换机构100包括安装单元110、螺杆120、输出齿轮130及导向件140,螺杆120转动设置于安装单元110上,输出齿轮130设有与螺杆120螺旋传动配合的内螺纹孔132;当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也即相对于螺杆120固定)固定时,导向件140与输出齿轮130导向配合;当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也即相对于螺杆120转动)转动时,使得输出齿轮130与螺杆120能够同步且同向转动。
一并参见图3至图4所示,第一转换机构包括沿螺杆12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一传动轴210、以及与第一传动轴210一一对应的齿轮单元230,第一传动轴210可转动安设于安装单元110,第一传动轴210的一端设有从动锥齿轮220;齿轮单元230包括主动锥齿轮232及用于带动主动锥齿轮232转动的第一从动齿轮234,主动锥齿轮232及第一从动齿轮234均可转动安设于安装单元110,主动锥齿轮232能够带动对应的从动锥齿轮220转动,输出齿轮130可选择性地带动第一从动齿轮234转动。
上述传动装置使用时,将相应的零件安装到安装单元110上,至少两根第一传动轴210沿螺杆120的长度方向设置,而输出齿轮130沿螺杆120的轴线移动,能够根据调节需要与对应的第一从动齿轮234相啮合。具体地,当需要调节某一移相器的介质板时,需要为该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此时使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固定,该导向件140作为输出齿轮130的导向结构使用,使螺杆120旋转,进而可以带动输出齿轮130沿螺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即丝杆带动丝母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该输出齿轮130与第一从动齿轮234啮合。再使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转动,然后同时旋转导向件140及螺杆120,使得输出齿轮130与螺杆120同步转动,输出齿轮130不会相对于螺杆120的轴线滑动,而随螺杆120同步且同向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从动齿轮234转动,并通过主动锥齿轮232带动从动锥齿轮22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轴210转动,利用第一传动轴210为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该传动装置采用了该切换机构100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使得移相器的传动机构沿螺杆12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即可,有利于提高天线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切换机构100及第二转换机构。该切换机构100能够实现将两个动力转换成多个动力进行输出,该第二转换机构能够将动力转换成方便提供给各移相器的动力,为移相器的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一并参见5至图7所示,切换机构100包括安装单元110、螺杆120、输出齿轮130及导向件140,螺杆120转动设置于安装单元110上,输出齿轮130设有与螺杆120螺旋传动配合的内螺纹孔132;当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也即相对于螺杆120固定)固定时,导向件140与输出齿轮130导向配合;当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也即相对于螺杆120转动)转动时,使得输出齿轮130与螺杆120能够同步同向转动。
第二转换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310上沿输出齿轮130的外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二传动轴310,第二传动轴310上设有与输出齿轮130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320,第二从动齿轮320沿螺杆12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传动装置使用时,将相应的零件安装到安装单元110上,至少两根第二传动轴310沿输出齿轮130的外周向间隔设置,且第二从动齿轮320沿螺杆12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而输出齿轮130沿螺杆120的轴线移动,能够根据调节需要与对应的第二从动齿轮320相啮合。具体地,当需要调节某一移相器的介质板时,需要为该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此时使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固定,该导向件140作为输出齿轮130的导向结构使用,使螺杆120旋转,进而可以带动输出齿轮130沿螺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该输出齿轮130与第二从动齿轮320啮合。再使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转动,然后同时旋转导向件140及螺杆120,使得输出齿轮130与螺杆120同步同向转动,输出齿轮130不会相对于螺杆120的轴线滑动,而随螺杆120同步且同同向进行转动,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并通过主动锥齿轮232带动从动锥齿轮220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轴310转动,利用第二传动轴310为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该传动装置采用了该切换机构100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使得移相器的传动机构沿输出齿轮130的外周向间隔设置即可,有利于提高天线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单元110”可以是安装支架、安装座、安装壳等任意一种能够实现上述零件的安装的安装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中,切换机构100的相关零件集成到安装单元110上,便于模块化组装。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切换机构100的相关零件也可以安装到设备的预设位置上,实现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主动锥齿轮232与从动锥齿轮220之间、以及主动锥齿轮232与第一从动齿轮234的配合关系包括但不仅限于直接的啮合传动,也可以是间接的啮合传动,即利用其他齿轮进行动力传递。
此外,“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固定(也即相对于螺杆120固定)”及“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转动(也即相对于螺杆120转动)”两种状态切换,具体实施时,包括但不仅限于导向件140与安装单元110转动连接,并利用锁紧结构(该锁紧结构包括机械式锁紧,也包括电控式锁紧)实现导向件140的固定或转动;或者导向件140与安装单元110可转动连接,并利用动力设备来控制导向件140固定或转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齿轮234的轮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入部202,相邻两个第一导入部202相配合形成第一导入槽。如此,利用第一导入部202形成第一导入槽,便于从动齿轮的轮齿导入输出齿轮130的轮齿中,使得二者的啮合更加顺畅,切换更加流畅,可以避免卡死现象。
同理,一实施例中,输出齿轮130的轮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入部(未标注),相邻两个第二导入部相配合形成第二导入槽(未标注)。有利于从动齿轮的轮齿导入主动齿轮的轮齿中,使得二者的啮合更加顺畅,切换更加流畅,可以避免卡死现象。
上述第一导入部102或第二导入部可为倒圆角结构或倒锥角结构。
同理,第二从动齿轮320亦可采用上述的导入部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或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导向件140可转动设置于安装单元110,导向件140套设于螺杆120上,且导向件140与输出齿轮130滑动连接。如此,可以使得导向件140、螺杆120及输出齿轮130紧凑的安装在安装单元110上,有利于减小传动装置的体积。
具体地,导向件140的转动中心线、螺杆120的转动中心线及输出齿轮130的转动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使得三者之间的传动精度更高。
当然了,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件140也可以与螺杆120间隔设置,并直接或间接地带动输出齿轮130转动,或做为输出齿轮130的导向结构使用。如导向件140为齿轮,当导向件140不动时,为输出齿轮130的导向结构;当导向件140可以动时,能够带动输出齿轮130与螺杆120同步同向转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螺杆120设有第一传动端122,导向件140设有与第一传动端122错开的第二传动端142。如此,可以通过驱动第一传动端122转动来带动螺杆120转动,通过驱动第二传动端142转动来带动螺杆120转动,便于在安装单元110上设置动力设备。
第一传动端122及第二传动端142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齿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非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7及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该切换机构100还包括联动件150,联动件150可相对于安装单元110移动;当联动件15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传动端122可以转动,第二传动端142不可以转动;或第一传动端122不可以转动,第二传动端142可以转动;当联动件150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联动件150使得第一传动端122及第二传动端142能够同步且同轴运动。如此,可以通过第一动力设备驱动联动件150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利用第二动力设备直接或间接带动第一传动端122。具体地,当需要调节某一移相器的介质板时,需要为该介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此时使联动件150处于第一位置,使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固定,该导向件140作为输出齿轮130的导向结构使用,使螺杆120旋转,进而可以带动输出齿轮130沿螺杆120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该输出齿轮130与该移相器的输入齿轮啮合。再使联动件150处于第二位置,导向件140相对于安装单元110转动,然后同时旋转导向件140及螺杆120,使得输出齿轮130与螺杆120同步且同轴转动,为该介质板的移动提高动力。
该第一动力设备可以为能够提供伸缩动力的现有设备,如直线电机、气压缸、液压缸等。第二动力设备可以为能够提供旋转动力的现有设备,如伺服电机,旋转液压缸等。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5及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端122为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端142为第二传动齿轮,联动件150设有内齿圈结构152及外齿圈结构154,内齿圈结构152能够与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安装单元110设有与外齿圈结构154止转配合的限位件112。如此,当联动件150处于第一位置时,联动件150的内齿圈结构152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同时外齿圈结构154与限位件112止转配合,使得第二传动端142被固定住,此时第一传动端122可以转动,第二传动端142不可以转动;当联动件150处于第二位置时,内齿圈结构152同时与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此时第一传动端122可以带动第二传动端142转动,形成机械同步结构,使得螺杆120与导向件140及输出齿轮130之间的同步转动。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端122设置于螺杆120的一端,第二传动端142靠近螺杆120的另一端设置。如此,利用一个动力设备来驱动螺杆120转动,另一个动力设备来驱动导向件140转动,该动力设备可为伺服电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至图7所示,一实施例中,导向件140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槽144,输出齿轮130设有与导槽144滑动配合的导体134。如此,利用导体134与导槽144的配合使得,输出齿轮130与导向件140滑动配合,且能够通过导向件140带动输出齿轮130与螺杆120能够同步同向转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天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该天线采用了上述传动装置,简化了传动系统,且能够适应天线频段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多频天线的工作性能的可靠性。
目前对于超多频段天线,随着频段的增多,比如大于8频以后,传统的传动装置的体积将会大大的增加,比如传动装置中各个频段为圆环性分布,频段越多直径越大,而且随着频段的增加,传动装置选频的时间也会大大增加,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也影响多频天线工作性能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可以只用两个动力源即可控制至少两个天线电下倾角的调整,应用于多频天线中,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2、传动装置可实现单元化设计和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传动系统可靠性。
3、传动装置的结构非常紧凑,且能够适应天线频段的增加而扩展主动齿轮及传动轴即可,不会导致传动结构的体积过大或传动结构更复杂,整体转动效率基本不变,有利于提高多频天线的工作性能的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杆,所述螺杆可转动设置;
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设有与所述螺杆螺旋传动配合的内螺纹孔;及
导向件,当所述导向件相对于所述螺杆固定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输出齿轮导向配合;当所述导向件相对于所述螺杆转动时,所述导向件能够带动所述输出齿轮转动,使得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螺杆能够同步同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单元,所述螺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所述导向件套设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导向件与所述输出齿轮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设有第一传动端,所述导向件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端错开的第二传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可相对于所述安装单元移动,所述螺杆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传动端设置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端传动连接;当所述联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端可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端不可以转动;或者所述第一传动端不可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端可以转动;当所述联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联动件使得所述第一传动端及所述第二传动端能够同步且同轴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端为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端为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联动件设有内齿圈结构及外齿圈结构,所述内齿圈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安装单元设有与所述外齿圈结构止转配合的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端设置于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端靠近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槽,所述输出齿轮设有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的导体。
9.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一转换机构,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包括沿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一传动轴、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一一对应的齿轮单元,所述第一传动轴可转动安设于所述安装单元,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齿轮单元包括主动锥齿轮及用于带动所述主动锥齿轮转动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均可转动安设于所述安装单元,所述主动锥齿轮能够带动对应的从动锥齿轮转动,所述输出齿轮可选择性地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转动。
10.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二转换机构,所述第二转换机构包括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沿所述输出齿轮的外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输出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沿所述螺杆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1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传动装置。
CN201911424266.8A 2019-12-31 2019-12-31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Pending CN111048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266.8A CN111048905A (zh) 2019-12-31 2019-12-31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PCT/CN2020/116094 WO2021135403A1 (zh) 2019-12-31 2020-09-18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4266.8A CN111048905A (zh) 2019-12-31 2019-12-31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8905A true CN111048905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4266.8A Pending CN111048905A (zh) 2019-12-31 2019-12-31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8905A (zh)
WO (1) WO202113540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4623A (zh) * 2020-12-31 2021-05-2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及其选频调相装置
CN112886250A (zh) * 2021-01-04 2021-06-01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挡式电调天线传动装置及基站天线
WO2021135403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13540797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可选调相控制机构、选频调相装置及多频天线
CN113540798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调频控制机构及装置
CN113922013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移相选频装置及多频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6715B (zh) * 2016-05-13 2022-01-28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可选择联动件的致动器齿轮箱
CN109638461B (zh) * 2019-01-03 2023-08-18 深圳市鑫龙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换挡装置
CN109768392B (zh) * 2019-03-15 2024-03-01 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调节装置
CN110474166B (zh) * 2019-08-01 2021-10-01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1048905A (zh) * 2019-12-31 2020-04-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403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12864623A (zh) * 2020-12-31 2021-05-2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及其选频调相装置
CN112864623B (zh) * 2020-12-31 2022-08-1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及其选频调相装置
CN112886250A (zh) * 2021-01-04 2021-06-01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挡式电调天线传动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2886250B (zh) * 2021-01-04 2022-07-19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挡式电调天线传动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3540797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可选调相控制机构、选频调相装置及多频天线
CN113540798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调频控制机构及装置
CN113540798B (zh) * 2021-07-14 2023-09-2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调频控制机构及装置
CN113540797B (zh) * 2021-07-14 2023-11-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可选调相控制机构、选频调相装置及多频天线
CN113922013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移相选频装置及多频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5403A1 (zh)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8905A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11064005B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10931979B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US11128042B2 (en) Antenna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remote electrical tilt antenna
CN110911841B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08321538B (zh) 天线方位角转换调节装置
CN211605413U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08458079B (zh) 电调天线的相位调节系统及其传动装置
CN112864623B (zh) 多频天线及其选频调相装置
CN112821075B (zh) 多频天线及其调相用切换控制机构
WO2021135402A1 (zh) 基站天线、传动装置、切换机构及选位单元
CN109216925B (zh) 天线电下倾角调节的传动装置
CN109244640B (zh) 基站天线、电下倾角的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208535111U (zh) 移相器的相位调节系统及其动力传输装置
CN111029777A (zh) 基站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11146594A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09449597A (zh) 电调天线传动切换装置
EP4027457B1 (en) Adjusting apparatus, multiband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CN211404742U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输出机构
CN113540796B (zh) 多频天线、选频调相机构及装置
CN210957021U (zh) 基站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210957020U (zh) 天线、传动装置及切换机构
CN111853195A (zh) 切换驱动装置及基站天线
CN208970757U (zh) 基站天线的空间立体移相器
CN211605412U (zh) 基站天线、传动装置、切换机构及选位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