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570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5709A
CN115685709A CN202210862412.0A CN202210862412A CN115685709A CN 115685709 A CN115685709 A CN 115685709A CN 202210862412 A CN202210862412 A CN 202210862412A CN 115685709 A CN115685709 A CN 115685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image forming
transfer member
intermediate transfer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24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千野英人
今泉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685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5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0136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or vice versa, mode switc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中间转印带、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分离机构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二者均处于分离位置的第一模式、第一转印部件处于接触位置而第二转印部件处于分离位置的第二模式、以及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二者均处于接触位置的第三模式,控制单元依次执行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并且在将第二模式切换为第三模式的第一切换操作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低于在将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第二切换操作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子照相方法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输出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其中,将表面上承载有调色剂图像的多个感光鼓沿着中间转印带的外周表面的移动方向排列在线上(也称为串联型配置)。
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使一次转印部件以顺次方式将各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图像形成装置还使二次转印部件将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片材(记录材料)的表面上,从而可以输出彩色图像。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图像形成期间,一次转印部件与各感光鼓接触,中间转印带插在其间。另一方面,在非图像形成期间,一次转印部件与相应的感光鼓(中间转印带)分离,以防止中间转印带变形或抑制感光鼓的摩擦。
具体而言,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4-77860中讨论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待机位置”,其中,在非图像形成期间,在用于四种颜色(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的站,中间转印带与感光鼓分离。
在全色图像形成操作时,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彩色位置”,其中,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在四种颜色的站处通过各一次转印部件彼此接触。
在单色(通常为黑色)图像形成操作时,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单色位置”,其中,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仅在黑色站处彼此接触,而在其他三种颜色站处,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彼此分离。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4-77860中讨论的配置有三种关于一次转印部件的“操作位置”。
同时,需要驱动单元或接触/分离单元,以在关于一次转印部件的上述三种操作模式中切换操作位置。
当接触/分离单元改变一次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带的接触状态以使中间转印带与感光鼓彼此接触时,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间转印带与一次转印部件之间的接触,可能会产生接触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能够使转印部件和图像承载部件彼此接触或使转印部件和图像承载部件彼此分离的配置中,减少在转印部件的接触/分离操作中发生的接触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承载部件,其被配置为承载调色剂图像;第二图像承载部件,其被配置为承载与第一图像承载部件承载的调色剂图像在颜色上不同的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部件,由第一图像承载部件和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第一转印部件,布置在与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相对应的位置处,中间转印部件插在其间,并且第一转印部件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第一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第二转印部件,布置在与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相对应的位置处,中间转印部件插在其间,并且第二转印部件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第二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移动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能够使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中间转印部件接触,或者将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中间转印部件分离;驱动部件,其被配置为使移动单元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件以形成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第一状态是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二者均与中间转印部件分离的状态,第二状态是第一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部件接触且第二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部件分离的状态,以及第三状态是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二者均与中间转印部件接触的状态,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件使移动单元移动,并且能够将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然后将第二状态切换到第三状态,以及其中,当第二状态切换到第三状态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低于当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纵截面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概念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移除中间转印带、壳体和清洁设备的状态下的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概念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组装之前的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概念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分离机构的驱动轴的透视概念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模式中滑动部件和驱动凸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模式中滑动部件和驱动凸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
图6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模式中滑动部件和驱动凸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的待机模式下的状态S1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的单色模式下的状态S2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的全色模式下的状态S3的概念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次转印辊的操作模式的切换与驱动马达的驱动速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次转印辊的操作模式的切换与驱动马达的驱动速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使用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
现在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被配置为形成全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纵截面的概念图。
具体而言,图1示出了配备有图像形成单元的全色激光束打印机P(以下称为“打印机P”)的总体配置,图像形成单元被配置为形成四种颜色(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B)的各调色剂图像。
如图1所示,打印机P(图像形成装置)配备有在水平方向上并排布置的四个墨盒1(1Y、1M、1C和1B)。墨盒1可附装到打印机P的装置主体MB或从打印机P的装置主体MB拆卸。
墨盒1配备有各感光鼓2(2Y、2M、2C和2B)和各充电辊3(3Y、3M、3C和3B),充电辊3布置在各感光鼓2(图像承载部件)周围,并对各感光鼓2的表面进行均匀充电。墨盒1以一体化方式包括各显影辊4(4Y、4M、4C和4B),这些显影辊使调色剂粘附到各感光鼓2上,以将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作为显影剂的预定颜色(未示出)的调色剂包含在相应的一个墨盒1中,并通过旋转相应的一个供给辊5(5Y、5M、5C和5B)供给到相应的显影辊4的表面。
现在描述要在记录材料S(记录介质)上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
打印机P在拾取辊6与盒7中包含的记录材料S接触的状态下逆时针旋转拾取辊6,并将记录材料S提供给进给辊8和分离辊9。此后,记录材料S由分离辊9逐张分离,然后传送到对准辊10。
与在带100的表面上形成由对准辊10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操作同步地,记录材料S被传送到与中间转印单元T的带100(中间转印单元)的表面接触的二次转印辊11。中间转印单元T将在下文中描述。
同时,与进给记录材料S的操作同步地,感光鼓2的表面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由各自的充电辊3均匀充电。此外,感光鼓2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通过根据图像信号照射光的各激光扫描器12(12Y、12M、12C和12B)进行曝光,并且形成各自的静电潜像。
各感光鼓2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由各显影辊4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通过四个一次转印辊101(101Y、101M、101C和101B),使感光鼓2与带100接触,并且通过各一次转印辊101以顺次方式使各个感光鼓2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多次转印到带100上。
此后,在带100上多次显影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带驱动辊102与带100一起移动到二次转印辊11,然后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作为调色剂定影单元的定影辊对13,并在通过定影辊对13的夹持部分时被加热、加压及定影到记录材料S。记录材料S经由排出辊对14以调色剂图像表面向下而排出到打印机P上部的排出托盘15,并结束图像形成操作。
由控制单元CU控制上述各个操作。
【中间转印单元T】
将参考图1至图5描述打印机P中的中间转印单元T。中间转印单元T可附装到装置主体MB或从装置主体MB拆卸。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T的透视概念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移除中间转印带、壳体和清洁设备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概念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组装之前的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概念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分离机构的驱动轴的透视概念图。
如图1至3所示,中间转印单元T以一体化方式包括上述带100、四个一次转印辊101、带驱动辊102、清洁设备103、从动辊104和张紧辊105。
一次转印辊101被布置成面对带100内侧的各感光鼓2。用以清除残留在带100表面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的清洁设备103布置在带100的外周表面上。
作为中间转印部件的带100具有环形带状,卷绕在带驱动辊102、从动辊104和张紧辊105周围并拉伸。带100的表面可以承载调色剂图像。如图1所示,当带驱动辊10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带100也沿相同方向与带驱动辊102的旋转联动地旋转。
如图2所示,中间转印单元T包括从动部件106,用于操作四个一次转印辊101的驱动力被传递到从动部件106。同时,打印机P配设有驱动马达MT(驱动部件),该驱动马达MT被耦合以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以恒定速度连续驱动打印机P的定影辊对1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机P被配置为使用离合器CL选择性地将分配的驱动力从驱动马达MT传递到从动部件106。
如图2和3所示,滑动部件107和108沿轴向布置在一次转印辊101(101Y、101M、101C和101B)的两端侧上。滑动部件107是用于使一次转印辊101B(第一转印部件)与带100接触或将一次转印辊101B与带100分离的部件。滑动部件108是用于使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第二转印部件)与带100接触或将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与带100分离的部件。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滑动部件107和108构成本发明的分离机构120(移动单元)。
滑动部件107和108以可滑动的方式在与一次转印辊10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由壳体111支撑。一次转印辊101的轴向和带100的旋转轴向彼此相同。
如图4和5所示,支撑部件110各自包括摆动轴110a和凸台110b,并且一次转印辊101各自通过摆动轴110a被壳体111(未示出)支撑,以便能够摆动。转印弹簧112附接到每个支撑部件110,并且每个一次转印辊101由转印弹簧112的预定弹力沿朝向相应感光鼓2的方向推动。
分离驱动轴106a与从动部件106同轴耦合,并且驱动凸轮109耦合到分离驱动轴106a的每一端侧。驱动凸轮109还构成本发明的分离机构120。换句话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移动单元的分离机构120(滑动部件107和108以及驱动凸轮109)与带100一起布置在中间转印单元T上。
驱动凸轮109以一体化方式包括与滑动部件107啮合的驱动凸轮109a和109b,以及与滑动部件108啮合的驱动凸轮109c和109d。当驱动凸轮109旋转时,滑动部件107和108也与驱动凸轮109的旋转联动地滑动。
滑动部件107包括位于预定位置的提升/降低凸轮107a,且滑动部件108包括位于各预定位置的三个提升/降低凸轮108a。当滑动部件107和108滑动时,支撑各一次转印辊101B、101Y、101M和101C的支撑部件110的提升/降低凸轮107a和108a以及凸台110b通过转印弹簧112的弹力彼此滑动接触。
滑动部件107和108分别配备有滑动弹簧113和114,其施加弹力以对抗滑动部件107和108的滑动操作。
按照这种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T的四个一次转印辊101中,从动部件106和驱动凸轮109的旋转使滑动部件107和108滑动,并使每个支撑部件110摆动。因此,使得一次转印辊101与带100接触或与带100分离。
以这种方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机P包括带100、一次转印辊101B、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分离机构120以及旋转驱动分离机构120的驱动马达MT。
一次转印辊101B可与带100接触,并对应于第一颜色(蓝色(B))。同时,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可与带100接触,并对应于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相应第二颜色(黄色(Y)、品红(M)和青色(C))。
分离机构120可以将一次转印辊101移动到四个一次转印辊101中的至少一个与带100彼此接触的各接触位置P1,以及四个一次转印辊101中的至少一个与带100彼此分离的各分离位置P2。
【一次转印辊101的操作模式】
参照图2、图6A至图6C及图7至9来描述中间转印单元T中的一次转印辊101的三种操作位置(状态)以及操作模式(状态)的切换。
图6A至图6C各自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滑动部件和驱动凸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图。
具体而言,图6A示出了在一次转印辊101的待机模式的状态S1中滑动部件107和108与驱动凸轮109之间的位置关系。图6B是示出在单色模式下的状态S2中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C是示出在全色模式下的状态S3中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T的待机模式下的状态S1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T的单色模式下的状态S2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单元T的全色模式下的状态S3的概念图。
如图7至9所示的各部件的旋转方向和操作方向如各个部件附近的箭头所示。
如图7至9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单元CU具有三种模式。因此,控制单元CU可以根据图像形成操作,使一次转印辊101在“待机模式M1(第一模式)”、“单色模式M2(第二模式)”和“全色模式M3(第三模式)”这三种操作位置操作。
在待机模式M1中,可以形成其中所有一次转印辊101均处于各分离位置的第一状态S1。在单色模式M2中,可以形成其中一次转印辊101B处于接触位置且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处于各分离位置的第二状态S2。在全色模式M3中,可以形成其中所有一次转印辊101处于各接触位置的第三状态S3。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被配置为使用离合器CL选择性地将分配的驱动力从驱动马达MT传输到从动部件106。也就是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分配来自驱动定影辊对13的驱动马达MT的驱动力,并改变各个一次转印辊101的接触位置,从而可以切换操作模式。以此方式,通过分配来自定影辊对13的驱动马达MT的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驱动力,消除了仅为一次转印辊101的接触位置布置驱动单元的需要,并且由此可以防止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增加。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三种操作位置的顺序。采用了一种将操作模式从待机模式M1顺次经由其他两种模式而再次切换到待机模式M1的方法(也称为“旋转方法”)。更具体地,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考虑到频繁输出“单色(黑色)图像”的可能性,将操作模式的切换顺序设置为,使得图像形成装置在单色模式M2之后切换到全色模式M3。
更具体地说,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次转印辊101的三种操作位置的切换是从待机模式经由单色模式再到全色模式而执行的,从而单色图像形成操作早于全色图像形成操作。随后,操作模式从全色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即,控制单元CU可以针对一次转印辊101按此顺序执行待机模式M1、单色模式M2和全色模式M3。
如图6A和图7所示,驱动凸轮109a将滑动部件107定位在图中向右方向的分离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一次转印辊101B中的支撑部件110的凸台110b通过转印弹簧112的弹力与滑动部件107的提升/降低凸轮107a接触,并且一次转印辊101B位于带100上方的分离位置。
驱动凸轮109d还将滑动部件108定位在图中向右方向的分离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中各支撑部件110的凸台110b通过各转印弹簧112的弹力而与滑动部件108的三个提升/降低凸轮108a接触。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也位于带100上方的各分离位置。
以这种方式,所有四个一次转印辊101(101Y、101M、101C和101B)也位于带100上方的各分离位置。这称为待机模式M1。处于该状态的中间转印单元T是处于非图像形成期间的状态。
如图6B和图8所示,滑动部件108位于图中向右方向的分离位置,类似于待机模式,并且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位于带100上方的各分离位置。
滑动部件107位于图中向左方向的接触位置。在此状态下,一次转印辊101B中的支撑部件110沿朝向带100的方向摆动,并且凸台110b与滑动部件107的提升/降低凸轮107a分离。这使得一次转印辊101B与带100接触,并且通过转印弹簧112的弹力使带100压在感光鼓2B(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上。
以这种方式,三个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分别位于带100上方的各分离位置,且一次转印辊101B位于一次转印辊101B与带100接触的接触位置。这被称为单色模式M2。处于该状态的中间转印单元T是单色图像形成期间的状态。
通过参考图2所述的离合器CL将驱动马达MT的驱动力传输到从动部件106,并将驱动凸轮109顺时针旋转120度,从而将操作模式从待机模式切换到单色模式。当驱动凸轮109旋转时,驱动凸轮109b使滑动部件107滑动到接触位置,并且一次转印辊101B中支撑部件110的凸台110b与滑动部件107的提升/降低凸轮107a分离。
滑动部件107的滑动使凸台110b与提升/降低凸轮107a滑动接触。此时,一次转印辊101B中的转印弹簧112的弹力被释放,并且很可能经由滑动部件107在驱动凸轮109中产生反向输入扭矩。因此,滑动弹簧113被布置成使得施加弹力,以对抗滑动部件107的滑动操作。
即使驱动凸轮109旋转120度,滑动部件108也不会滑动,并由驱动凸轮109d定位在分离位置。
如图6B和图9所示,类似于单色模式,滑动部件107位于图中向左方向的分离位置。一次转印辊101B与带100接触,并且通过转印弹簧112的弹力将带100压在感光鼓2B上。
滑动部件108也位于图中向左方向的接触位置。在此状态下,三个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的各支撑部件110在朝向带100的方向上摆动,并且凸台110b与滑动部件108的各提升/降低凸轮108a分离。
这使得三个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与带100接触,并且通过各转印弹簧112的弹力将带100压在作为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2Y、2M和2C上。
以这种方式,四个一次转印辊101(101Y、101M、101C和101B)都位于其中四个一次转印辊101与带100接触的各接触位置处的状态被称为全色模式M3。处于该状态的中间转印单元T是处于全色图像形成期间的状态。
类似于待机模式,通过图2所示的离合器CL沿顺时针方向将驱动凸轮109旋转120度,从而将操作模式从单色模式切换到全色模式。当驱动凸轮109旋转时,驱动凸轮109c使滑动部件108滑动到接触位置,并且三个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中的各支撑部件110的凸台110b与滑动部件108的各提升/降低凸轮108a分离。
滑动部件108的滑动使凸台110b与提升/降低凸轮107a滑动接触。此时,三个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中的各个转印弹簧112的弹力被释放,并且很可能通过滑动部件108在驱动凸轮109中产生反向输入扭矩。因此,滑动弹簧114被布置成使得在与滑动部件108的滑动操作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施加弹力。
即使驱动凸轮109a旋转120度,滑动部件107也不会滑动,且由驱动凸轮109b定位在分离位置。
类似于将操作模式切换到其他模式,通过图2所示离合器CL沿顺时针方向将驱动凸轮109旋转120度,从而将操作模式从全色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当驱动凸轮109旋转时,驱动凸轮109a和109d使滑动部件107和108在图中的向右方向上滑动到各分离位置,并且图像形成装置再次切换到图7所示的待机模式。
滑动部件107和108从各自的接触位置滑动到各自的分离位置,由此,一次转印辊101B中的支撑部件110的凸台110b与滑动部件107的提升/降低凸轮107a接触。三个一次转印辊101Y、101M和101C中的相应支撑部件110的凸台110b也与滑动部件108的三个相应提升/降低凸轮108a接触。
此时,对四个转印弹簧112施加弹力,以将一次转印辊101从带100上提升,并释放滑动弹簧113和114的弹力。
以这种方式,驱动凸轮109每次旋转120度,使滑动部件107和108滑动到各自的分离位置或各自的接触位置,从而切换一次转印辊101的操作模式。更具体地,通过驱动凸轮109的一轮旋转,经由单色模式M2和全色模式M3而将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模式M1移回待机模式M1。
【一次转印辊操作方式与驱动马达驱动速度间的关系】
现在参考图10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次转印辊101的操作模式的切换与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换言之,图10示出了一次转印辊101的三种操作位置、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和图1所示的打印机P中经过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如图10所示,驱动马达MT在非图像形成期间(例如当打印机P处于待机时)停止旋转。在该状态下,一次转印辊101的操作模式处于待机模式。
驱动马达MT的驱动由控制单元CU控制,以在驱动速度SP1(旋转速度)和驱动速度SP2(旋转速度)两个稳定速度之间切换,在此期间,打印机P执行图像形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驱动速度的关系为SP1>SP2。
打印机P使驱动马达MT以SP1旋转,以开始单色图像形成操作。如参考图1所述,驱动速度是定影辊对13稳定旋转所需的旋转速度。
在驱动马达MT以SP1执行稳定旋转的预定定时,图2中所示的离合器CL在预定时间内分配来自驱动马达MT的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输到从动部件106。然后,分离机构120中的滑动部件107(未示出)需要时间T12(第二变换操作的时间段)从分离位置滑动到接触位置,并且打印机P变换到单色模式。第二变换操作(T12)是从待机模式M1(状态S1)到单色模式M2(状态S2)的变换操作。
在从执行了从待机模式到单色模式的变换操作的打印机中排出其中通过一系列图像形成操作而形成了单色图像的记录材料S(未示出)之后,控制单元CU降低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由于驱动速度不影响单色图像形成操作,因此可以使驱动速度尽可能地低于SP1。SP1是从待机模式变换到单色模式的驱动速度。
在驱动马达MT以SP2的速度执行稳定旋转的预定定时,离合器CL在预定时间内分配来自驱动马达MT的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输至从动部件106。然后,分离机构120中的滑动部件108(未示出)需要时间T23(第一次变换操作的时间段)从分离位置滑动到接触位置,并且打印机P变换到全色模式。第一变换操作(T23)是从单色模式M2(状态S2)到全色模式M3(状态S3)的变换操作。
在从单色模式到全色模式的变换操作时,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低于从待机模式到单色模式的变换操作时的驱动速度,切换一次转印辊101的操作模式所需的时间(一段时间的持续时间)的关系为T12<T23。
在单色图像形成操作中,通过图2所示的离合器CL将驱动马达MT的驱动力传输到从动部件106,从而迅速执行了从全色模式到待机模式的变换操作。然后,滑动部件107(未示出)和滑动部件108(未示出)需要时间(第三变换操作的时间段T31)从各自的接触位置滑动到各自的分离位置,并且打印机P变换到待机模式。在打印机P变换到待机模式之后,驱动马达MT停止驱动,并且打印机P处于非图像形成时段,例如当打印机P处于待机时。第三变换操作(T31)是从全色模式M3(状态S3)到待机模式M1(状态S1)的变换操作。
换句话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单元CU执行控制,使得驱动马达MT在从单色模式M2到全色模式M3的第一变换操作的时刻T23的旋转速度(SP2)低于驱动马达MT在从待机模式M1到单色模式M2的第二变换操作的时刻T12的旋转速度(SP1)。
在传统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中,在某些情况下,在将操作模式从单色模式切换到全色模式时的接触噪声可能大于将操作模式从待机模式切换到单色模式时的接触噪声。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操作模式从单色模式切换到全色模式时发生的接触噪声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由一次转印辊移动引起的接触噪声受接触或分离操作速度的影响。随着操作速度变高,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接触噪声。另一方面,为了迅速开始图像形成操作,在降低操作速度方面存在限制。
另一方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分离机构120在全色模式下的操作速度低于打印机P的中间转印单元T中的单色图像形成操作的单色模式下的操作速度。利用该配置,当多个一次转印辊101与带100接触时的延长的操作时间可以降低操作速度,从而可以降低一次转印辊101与带100接触时的接触噪声。也就是说,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在采用旋转方法的配置中,可以降低当中间转印带与感光鼓接触时发生的、且与一次转印部件的移动操作相关联的接触噪声。特别地,该配置可以将操作模式从单色模式切换到全色模式时的接触噪声降低(近似)到操作模式从待机模式切换到单色模式时的接触噪声,并由此可以使与模式切换相关联的接触噪声水平恒定(稳定)。这可以缓和用户对接触噪声的印象。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迅速启动单色模式,并且还可以在模式切换时防止接触噪声。
由于在不影响单色图像形成操作的定时降低了图像形成期间以稳定速度旋转所需的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因此不需要增加成本来布置诸如隔音材料之类的专用部件。在输出单色图像时,可以在不延长第一打印输出时间的情况下降低接触噪声。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降低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的定时可以是从定影辊对13排出记录材料S的定时。
此外,驱动马达MT可以是不仅驱动定影辊对13还驱动用于传送记录材料S的辊、中间转印单元T中的带驱动辊102和感光鼓2的马达,其在图像形成操作时以稳定的速度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用于降低马达驱动速度的定时可以是当不需要以稳定速度旋转时的定时。
现在参考图11描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一次转印辊101的操作模式的切换与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图。
图11示出了一次转印辊101的三种操作位置、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和打印机P中的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
由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仅在于对改变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的控制,因此省略对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的描述。
如图11所示,驱动马达MT在非图像形成期间(例如当打印机P处于待机状态时)停止旋转。在此状态下,一次转印辊101的操作模式为待机模式。
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控制驱动马达MT的驱动,以便在驱动速度SP1和驱动速度SP2这两个稳定速度之间切换,在此期间,打印机P执行图像形成。假设驱动速度的关系为SP1>SP2。
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与从待机模式经由单色模式变换到全色模式的变换操作中经过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关系。
在从全色模式到待机模式的变换操作时,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从SP2增加到SP1。然后,滑动部件107(未示出)和滑动部件108(未示出)需要时间T310(第三变换操作的时间段)从各自的接触位置滑动到各自的分离位置,并且打印机P变换到待机模式。第三变换操作(T310)是从全色模式M3(状态S3)到待机模式M1(状态S1)的变换操作。
在从全色模式到待机模式的变换操作时,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高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驱动速度,将操作模式从全色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所需的时间(一段时间的持续时间)的关系为T31<T310。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在打印机P变换到待机模式之后,驱动马达MT停止驱动,并且打印机P处于非图像形成时段(例如当打印机P处于待机状态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分离机构120在全色模式下的操作速度低于单色模式下的操作速度,从而可以降低当多个一次转印辊101与带100接触时产生的接触噪声。
特别是,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从全色模式到待机模式的变换操作的时间低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时间,从而可以缩短从图像形成开始到回到待机状态的时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从全色模式到待机模式的变换时从SP2增加的驱动马达MT的驱动速度不限于SP1,并且仅需要高于SP2。
根据本发明,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单色图像形成操作中,通过分离机构操作多个一次转印部件,可以降低中间转印带与感光鼓接触时产生的接触噪声。
不需要增加诸如布置专用部件以降低接触噪声等的成本,并且可以在不会导致诸如延长用于输出单色图像的第一打印输出时间等性能下降的情况下降低接触噪声。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得到最广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此类修改以及等效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第一图像承载部件,其被配置为承载调色剂图像;
第二图像承载部件,其被配置为承载与第一图像承载部件承载的调色剂图像在颜色上不同的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部件,由第一图像承载部件和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
第一转印部件,布置在与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相对应的位置处,中间转印部件插在其间,并且第一转印部件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第一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
第二转印部件,布置在与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相对应的位置处,中间转印部件插在其间,并且第二转印部件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第二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
移动单元,其被配置为移动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能够使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中间转印部件接触,或者将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中间转印部件分离;
驱动部件,其被配置为使移动单元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件以形成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第一状态是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二者均与中间转印部件分离的状态,第二状态是第一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部件接触且第二转印部件与中间转印部件分离的状态,以及第三状态是第一转印部件和第二转印部件二者均与中间转印部件接触的状态,
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件使移动单元移动,并且能够将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然后将第二状态切换到第三状态,以及
其中,当第二状态切换到第三状态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低于当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控制单元能够在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下执行图像形成操作,以及
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使得当第三状态切换到第一状态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等于当第三状态下的图像形成操作完成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控制单元能够在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下执行图像形成操作,以及
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使得当第三状态切换到第一状态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高于当第三状态下的图像形成操作完成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传送设备,其被配置为传送记录介质;以及
定影设备,其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其中,驱动部件是配置成将驱动力传输到传送设备、定影设备、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第二图像承载部件和中间转印部件中的任何一个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驱动部件是配置成将驱动力传输给定影设备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控制单元能够在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下执行图像形成操作,以及
其中,当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等于在第二状态下形成图像时驱动部件的旋转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图像承载部件承载黑色调色剂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移动单元包括:
第一移动部件,其被配置为相对于中间转印部件移动第一转印部件;
第二移动部件,其被配置为相对于中间转印部件移动第二转印部件;以及
凸轮部件,其被配置为移动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以及
其中,驱动部件是配置为旋转驱动凸轮部件的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凸轮部件在预定旋转方向上旋转一圈,将状态从第一状态经由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而移回第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移动单元和中间转印部件布置在中间转印单元中,中间转印单元被配置为可拆卸地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
CN202210862412.0A 2021-07-29 2022-07-20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56857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4188A JP2023019461A (ja) 2021-07-29 2021-07-2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24188 2021-07-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5709A true CN115685709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37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2412.0A Pending CN115685709A (zh) 2021-07-29 2022-07-20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1648B2 (zh)
JP (1) JP2023019461A (zh)
CN (1) CN11568570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9419A (ja) 2006-02-20 2007-08-30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5350A (ja) 2007-09-20 2009-04-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782946B2 (ja) 2011-09-15 2015-09-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中間転写組立体
KR20130059991A (ko) * 2011-11-29 2013-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사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4077860A (ja) 2012-10-10 2014-05-01 Sharp Corp 像担持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45084A (ja) * 2016-09-14 2018-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41648B2 (en) 2023-12-12
JP2023019461A (ja) 2023-02-09
US20230036514A1 (en)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671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6835B2 (ja) 駆動切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535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320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1649B2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454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680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73750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730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8416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243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414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526231B2 (en) Driven unit installable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reduced force
JP20051567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7003B2 (ja) 回転体保持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21750A (ja)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45647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5629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転写装置
JP2014109332A (ja) 駆動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WO2020146052A1 (en) Imaging system
JP6632408B2 (ja)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781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259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004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215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