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5199A - 座椅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5199A
CN115675199A CN202210851972.6A CN202210851972A CN115675199A CN 115675199 A CN115675199 A CN 115675199A CN 202210851972 A CN202210851972 A CN 202210851972A CN 115675199 A CN115675199 A CN 115675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rface
lock release
lock
operating handl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19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田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F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F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F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F Met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75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5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62Movement of the latch sliding
    • B60N2/0875Movement of the latch sliding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15C or U-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18Location of the latch inside the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81Activation of the latches by th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在锁定解除杆中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的后端的上表面的前部上支撑表面和后部上支撑表面,在前部上支撑表面与后部上支撑表面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隙,并且在前部上支撑表面下方设置有前部下支撑表面。上部导轨具备后部下支撑表面,该后部下支撑表面定位在后部上支撑表面下方。在前部下支撑表面与操作手柄的后端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并在后部下支撑表面与操作手柄的后端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

Description

座椅滑动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21年7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121255号并根据35U.S.C.§119要求该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中,固定在座椅上的上部导轨被设置为可在固定在车身上的下部导轨上滑动地移动,并且附接到上部导轨上的锁定构件的锁定齿(锁定部分)与下部导轨中的锁定凹槽(被锁定部分)接合以锁定座椅。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126184号和第2018-052401号的座椅滑动装置设置有用于沿锁定解除方向操作锁定部分的锁定解除杆,并且通过偏置构件将位于转动中心前侧的锁定解除杆部分地向上偏置。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126184号和第2018-052401号中,锁定解除杆被偏置使得锁定解除杆的后端与锁定部分之间没有空隙(间隙、间隔)地接触。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126184号中,上述偏置构件设置在被插入在锁定解除杆的前端中的操作手柄与锁定解除杆之间。另外,操作手柄的后端连接部分被支撑为能围绕与锁定解除杆的转动中心不同的左右方向上的轴线摆动,并且操作手柄被阻止相对于锁定解除杆在轴向方向上脱开。
同时,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8-052401号中,上述偏置构件设置在上部导轨上。
发明内容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126184号的偏置构件始终朝通过下部支撑部分将下部被支撑部分保持在被支撑状态下并且通过上部支撑部分将上部被支撑部分保持在被支撑状态下的方向偏置。因此,当操作手柄从备用位置沿锁定解除方向操作时,锁定解除杆立即开始沿锁定解除方向推压锁定部分。虽然可以缩短操作手柄的操作行程,但是从操作手柄开始移动到锁定解除的时间被缩短,因此操作者可能会比操作者认为的时间更早地感觉到锁定被解除。
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126184号和第2018-052401号中,由于操作手柄是用于连接左右座椅滑动装置的刚性主体,因此可能会由于左右座椅滑动装置在上下方向上的相位差(由于安装位置的位移、碰撞等引起的变形)而在备用状态下沿锁定解除方向转动锁定解除杆。因此,从操作手柄的备用位置,在操作手柄与锁定解除杆之间在防锁定解除方向(与锁定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设置空隙。因此,即使操作手柄因向下推压操作手柄的载荷而在空隙范围内向下移动,也可以防止锁定解除杆转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操作手柄在非操作状态下的备用位置,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仅使操作手柄在锁定解除方向和防锁定解除方向相对于锁定解除杆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部导轨,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上部导轨,其被构造为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下部导轨移动;锁定构件,其附接到上部导轨上并且包括锁定部分,所述锁定部分被构造为与形成在下部导轨中的被锁定部分接合并被沿锁定方向偏置;锁定解除杆,其能相对于上部导轨围绕沿左右方向的轴线转动地被支撑,并被构造为根据锁定解除操作将锁定部分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操作手柄,其连接至锁定解除杆的前端;以及偏置构件,其被构造为以比沿锁定方向偏置锁定部分的偏置力弱的偏置力沿锁定解除方向偏置锁定解除杆的前端。在锁定解除杆的前端处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的一端的上表面的前部上支撑表面和后部上支撑表面,在前部上支撑表面与后部上支撑表面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存在间隙,并且在前部上支撑表面下方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的一端的下表面的前部下支撑表面。上部导轨具备面对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的后部下支撑表面,并且后部下支撑表面定位在后部上支撑表面下方。偏置构件具有固定到上部导轨上的一端和在前部上支撑表面与后部上支撑表面之间的位置处从下方与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接合的另一端,并向上偏置操作手柄。在设置在锁定解除杆中的前部下支撑表面与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空隙,并且在设置在上部导轨中的后部下支撑表面与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空隙。
对于操作手柄处于非操作状态的备用位置,本发明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仅使操作手柄沿锁定解除方向和防锁定解除方向相对于锁定解除杆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包括设置在上部导轨与下部导轨之间的下部引导滚珠和上部引导滚珠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下部导轨的立体图。
图4是上部导轨的立体图。
图5是锁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偏置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锁定解除杆的立体图。
图9A是示出操作手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B是从下方观察的操作手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将锁定构件组装到锁定解除杆上的状态和操作手柄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放大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12是座椅滑动装置的放大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示出了操作手柄沿锁定解除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13是座椅滑动装置的放大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示出了沿防锁定解除方向对操作手柄施加载荷的状态。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与图11对应的侧剖视图。
图15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与图10对应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与图11对应的侧剖视图。
图17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与图10对应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01是手动调节车辆座椅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手动座椅滑动装置。座椅滑动装置101包括:下部导轨103,其安装在车辆的地板表面上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上部导轨105,其安装在座椅的就座部分(未被示出)的背面上并被组装成能在下部导轨103的纵向方向上以相对的方式在下部导轨103内移动。下部导轨103和上部导轨105形成导轨主体106,并且设置有左右一对导轨主体106。注意,在以下描述中(包括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前”是指车辆前FR侧,即图1中的左侧,“后”是车辆后RR侧,即图1中的右侧,“左右”是在从车辆后方观察车辆前方时的左右方向。
如图2所示,下部导轨103包括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矩形板状的下部底壁103a。左右一对下部外壁103b从下部底壁103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边缘以从下部底壁103a稍微向外倾斜的方式立起。下部倾斜壁103c形成在下部底壁103a与相应的左右下部外壁103b的下端之间。与下部底壁103a平行地延伸的左右一对下部上壁103d从相应的左右下部外壁103b的上端边缘朝彼此接近的方向设置。
左右一对下部内壁103e被设置为从相应的左右下部上壁103d的内端边缘朝向下部底壁103a垂下。注意,平行设置且彼此面对的下部内壁103e之间的空隙被设置得足够大,以允许被容纳在下部导轨103中的上部导轨105移动。
上部导轨105包括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矩形板状的上部顶壁105a。左右一对上部侧壁105b从上部顶壁105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边缘垂下。上部下倾斜壁105c从相应的上部侧壁105b的下端边缘斜向外且向上立起。上部上倾斜壁105e从相应的左右上部下倾斜壁105c的上端边缘经由弯折部分105d朝向下部上壁103d斜向上立起。
在下部导轨103的下部弧形部分103f与上部导轨105的上部下倾斜壁105c之间可旋转地设置有下部引导滚珠107,并且下部弧形部分103f形成在下部导轨103的下部底壁103a和下部倾斜壁103c之间。在下部导轨103的上部弧形部分103g与上部导轨105的上部上倾斜壁105e之间可旋转地设置有上部引导滚珠109,并且上部弧形部分103g形成在下部导轨103的下部外壁103b和下部上壁103d之间。
如图1所示,下部引导滚珠107和上部引导滚珠109可旋转地被支撑在图2中省略的滚珠保持器111中。每个滚珠保持器111支撑总共四个滚珠,即两个下部引导滚珠107和两个上部引导滚珠109。支撑下部引导滚珠107和上部引导滚珠109的滚珠保持器111设置在由下部外壁103b、下部倾斜壁103c、下部上壁103d和下部内壁103e包围的容纳部分113(图2)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位置处,并设置在左右一对导轨主体106中的总共四个位置处。
在导轨主体106被组装的状态下,通过使用诸如铆钉或固定销的固定构件115,将锁定构件117固定到上部导轨105的前部的上部顶壁105a上。锁定构件117由板状弹簧构件形成。锁定构件117在固定部分119中具有供固定构件115插入的固定孔119a,固定部分119是通过使用固定构件115固定的基部。在上部导轨105的上部顶壁105a中,上部固定孔105f的周边部分形成为相对于上部顶壁105a的其他部分向下凹陷。因此,固定构件115的头部被设置为不从上部导轨105的上部顶壁105a的其他上表面突出。
图7示出了附接之前的固定构件115。如图11所示,图11是放大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固定构件115包括:插入轴部分115a,其从下方插入到固定孔119a和上部固定孔105f中;第二插入轴部分115e,其形成在插入轴部分115a下方并具有比插入轴部分115a大的直径,并且被插入到偏置构件侧固定孔134a(稍后将描述)中;大直径部分115b,其形成在第二插入轴部分115e下方并具有比第二插入轴部分115e大的直径;以及凸缘115c,其在插入轴部分115a的相反侧形成在大直径部分115b下方。凸缘115c形成侧向突出的突起。
如图11所示,凸缘115c定位在设置于稍后将描述的图8所示的锁定解除杆131的左右侧壁147中的支撑突起147e下方。如图8所示,支撑突起147e定位在从锁定解除杆13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稍微靠前的位置,并且通过将作为锁定解除杆131的一部分的侧壁147朝向内侧切割并抬高而形成。
支撑突起147e的上部与侧壁147是连续的,并且支撑突起147e的下部从侧壁147被切除。支撑突起147e的切除下端表面面对凸缘115c的上表面。在支撑突起147e的下端表面与凸缘115c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间隙。设置该间隙允许锁定解除杆131以摆动支点部分151(参见图10)充当支点而在前后方向上摆动。在此,摆动支点部分151设置有固定构件115。
图5所示的锁定构件117的固定部分119大致平行于图1所示的上部顶壁105a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后部倾斜部分121形成为从固定部分119的后端向后且斜向下地倾斜。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形成为大致平行于固定部分119从后部倾斜部分121的后端向后延伸。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的后端125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的大,并且在平面图中为矩形形状。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形成后偏置部分。
在后端125的左右边缘中的每一个附近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两个矩形孔125a。后端125的在前后方向上与各个孔125a相邻的部分形成锁定齿125b,锁定齿125b是向左和向右突出的锁定部分。锁定齿125b形成在左右两侧中每一侧的三个位置处。形成在左右两侧中每一侧的三个位置处的锁定齿125b的末端(distal end)被构造为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相应的连接部分125c彼此连接。
如图4所示,在上部导轨105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附近,以从左右上部侧壁105b向左右上部下倾斜壁105c延伸的方式形成有锁定齿接收凹部129,这些锁定齿接收凹部129沿前后方向形成在左右两侧中每一侧的三个位置处。在导轨主体106被组装的状态下,锁定构件117的相应的三个锁定齿125b从下方被插入到三个锁定齿接收凹部129中。此时,定位在锁定齿接收凹部129之间的突起126被插入到锁定构件117的孔125a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上部导轨105与后端125的连接部分125c周围的部分之间的干涉,在上部导轨105的左右两侧中每一侧上设置有与锁定齿接收凹部129的下部连续的开口128和形成在上部上倾斜壁105e中的切口开口130。
进一步如图3所示,作为被锁定部分的多个锁定凹槽127沿前后方向设置在下部导轨103中,靠近左右下部内壁103e的前部和后部的位置除外。通过将锁定构件117的锁定齿125b从下方插入到锁定凹槽127中使得锁定齿125b定位到锁定齿接收凹部129中,锁定构件117被设置为被锁定到下部导轨103上。这能够防止附接有锁定构件117的上部导轨105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下部导轨103移动。
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在锁定构件117附接在上部导轨105上的状态下产生向上的弹力,因此能够维持锁定齿125b被插在锁定凹槽127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朝锁定解除方向(向上)操作图1所示的操作手柄133会引起锁定构件117的后端125被锁定解除杆131向下推压,从而解除锁定。操作手柄133被从前侧插入到上部导轨105中,并设置成与锁定解除杆131互锁。
如图5所示,锁定构件117包括在与固定孔119a对应的位置处从固定部分119的左右部分侧向突出的支承突起119b,支承突起119b是被支撑部分。支承突起119b以与包括固定部分119的锁定构件117的板厚度相同的厚度侧向突出,并且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
如图11所示,偏置构件132通过固定构件115与形成锁定构件117的板簧一起被固定到上部导轨105的上部顶壁105a的下表面上。在偏置构件132中,基部134被固定到上部顶壁105a的下表面上,中间部分的折叠部分135从基部134向后延伸并在中部向前折叠,并且末端136通过在固定构件115下方通过而向前延伸以形成大致U形。偏置构件132由类似于锁定构件117的板状弹簧构件形成。
如图6所示,偏置构件132的基部134设置有供固定构件115的第二插入轴部分115e插入的固定孔(偏置构件侧固定孔)134a。偏置构件132的基部134设置有与偏置构件侧固定孔134a的车辆前侧连续的切口开口134b,固定构件115的插入轴部分115a能够穿过该切口开口134b。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与基部134大致平行地从折叠部分135的末端(下端)向前延伸。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形成前偏置部分。
在偏置构件132的末端(下端)形成有向上弯曲成突出的按压突起145。如图11所示,按压突起145从下方进入并与图9B所示的凹进凹槽137接合,凹进凹槽137设置在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上。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经由按压突起145向上按压操作手柄133。偏置构件132对操作手柄133的按压力被设置为比通过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的锁定齿125b对锁定凹槽127的按压力弱。
此外,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在按压突起145的后方位置处设置有左右一对锁定突起138。在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图9A和图9B所示的狭缝139,如图11所示,锁定突起138与狭缝139接合。锁定突起138形成为从按压突起145向上突出以按压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
如图8所示,锁定解除杆131包括左右侧壁147,以及在左右侧壁147的后端周围的区域中连接侧壁147的上端的上壁149。锁定构件117除了后部周围的部分外设置在锁定解除杆131的左右侧壁147之间。偏置构件132设置在锁定解除杆131的左右侧壁147之间。即,锁定解除杆131设置在沿上部导轨105的纵向方向和上下方向与锁定构件117和偏置构件132重叠的位置处。
在锁定解除杆131的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前侧的侧壁147的上端处形成有作为支撑部分的凹部147a。凹部147a定位在支撑突起147e上方,并具有在上部开口的弧形凹面。凹部147a设置在锁定构件117的左右突起119b下方,并且突起119b的下部与凹部147a接合。在锁定解除杆131和操作手柄133一体地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情况下,锁定构件117的突起119b和解除杆131的凹部147a形成摆动支点部分151。摆动支点部分151与锁定构件117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上部导轨105的固定部分在位置上一致。
锁定解除杆131包括从上壁149向后延伸的解除按压部分153。在解除按压部分153的后端侧的下部中形成有向下弯曲突出的弯曲突起153a。弯曲突起153a与锁定构件117中的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的后端125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切割并向上抬高上壁149的一部分而在上壁149上形成止动突起149a。止动突起149a用作止动件,当锁定解除杆131和操作手柄133以摆动支点部分151充当支点在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摆动和转动时,该止动件与上部导轨105的上部顶壁105a接触。
锁定解除杆131的前端的上端通过前部上壁157彼此连接。前部上壁157的下表面形成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前部下突起147b形成在左右侧壁147的前端下部处,并从两个侧壁147突出为朝向彼此面对的侧面弯折。左右前部下突起147b的末端彼此分离,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前部下突起147b的上表面形成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
在两个侧壁147的上部形成后部上壁158,该后部上壁158定位在前部上壁157的后方和凹部147a的前方。后部上壁158的下表面形成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即,在锁定解除杆131的前端处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1的一对上支撑表面(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和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在此,该对上支撑表面在该对上支撑表面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置有间隙。此外,在锁定解除杆131的前端,在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下方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的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
如图1所示,操作手柄133包括分别为左右一对导轨主体106设置的左右一对臂167,以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将左右一对臂167彼此连接的把手168。左右一对臂167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从前端分别被插入到左右上部导轨105中。当乘员操作操作手柄133时,把手168被乘员握住。
如图10所示,臂167的后端被插入到锁定解除杆131的左右侧壁147之间。臂167由包括把手168在内的整体圆筒形构件形成,并且上述的臂167的后端是用作后部连接部分的连接端169,该后部连接部分通过圆筒形构件的冲压成型而形成。
如图9A和图9B所示,连接端169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包括:上表面169b1;从上表面169b1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的侧表面169b2;以及从左右侧表面169b2的下端朝向左右内侧设置的下表面169b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凹进凹槽137设置在连接端169的下表面169b3中。另外,上述狭缝139以及下锥形表面171形成在连接端169的下表面169b3上,下锥形表面171设置在连接端169的后端处并向上倾斜。
如图11所示,在上部导轨105的左右上部侧壁105b上分别形成有后部下突起148,后部下突起148形成在上部固定孔105f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位置处,并且从两个上部侧壁105b突出为朝向彼此面对的侧面弯折。在后部下突起148的周围形成有大致U形的狭缝149b。左右的后部下突起148的末端彼此分离,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后部下突起148的上表面形成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即,上部导轨105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该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定位在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下方。另外,图6所示的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左右一对后部下突起148之间的间隙窄,以能够在形成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的左右一对后部下突起148之间通过。
偏置构件132在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与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之间的位置(中间位置)处从下方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接合,并向上偏置操作手柄133。因此,操作手柄133的上表面169b1与一对上支撑表面(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和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接触。此时,在设置在锁定解除杆131中的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空隙C1,并且在设置在上部导轨105中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空隙C2。
接下来,将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座椅滑动装置101的操作。
图11示出了锁定构件117的锁定齿125b与下部导轨103的锁定凹槽127接合并锁定到其上的备用状态(操作手柄133未操作的非操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操作手柄133被偏置构件132的按压突起145按压在一对上支撑表面(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和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上。由于偏置构件132的按压力(偏置力)大于操作手柄133因自重而下降的力,并且小于将锁定构件117朝锁定方向偏置的力,因此维持上述备用状态。
从图11所示的状态开始,当乘员抬起操作手柄133的把手168时,操作手柄133围绕作为支点的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与操作手柄133的上表面169b1之间的接触点转动,并且操作手柄133的后端通过向下按压偏置构件132的按压突起145而向下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当进一步抬起操作手柄133的把手168时,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与设置在上部导轨105中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接触,并且操作手柄133围绕作为支点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之间的接触点转动。结果,操作手柄133的上表面169b1转动并向上抬起锁定解除杆131的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并且锁定解除杆131使锁定构件117的锁定部分沿锁定解除方向转动(参见图12)。
结果,锁定解除杆131围绕摆动支点部分151在图11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摆动和旋转。此时,由于锁定解除杆131的摆动旋转,后部解除按压部分153的弯曲突起153a向下推压与锁定构件117的锁定部分的周边对应的后端125,并且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向下弹性变形。即,解除按压部分153能够按压锁定构件117的锁定齿125b的周边。结果,锁定齿125b离开下部导轨103的锁定凹槽127,因此锁定被解除。当锁定被解除时,能够使座椅(未被示出)与上部导轨105一起相对于下部导轨103侧的车辆的地板表面来回移动,从而能够确保乘员所期望的座椅位置。
当乘员在确定座椅位置的状态下将他或她的手从操作手柄133释放时,锁定构件117的后部弹性变形部分123向上按压解除按压部分153,并且锁定解除杆131摆动并旋转以返回图1所示的备用状态。此时,锁定解除杆131围绕摆动支点部分151在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摆动和旋转。
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当沿防锁定解除方向(向下)对操作手柄133施加载荷时,操作手柄133围绕作为支点的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与操作手柄133的上表面169b1之间的接触点转动,并且操作手柄133可以向下移动操作手柄133的下表面169b3与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之间的空隙C1的量(参见图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解除杆131可以向下降低直到锁定解除杆131的支撑突起147e与固定构件115的凸缘115c接触。这可以减小在向下推压操作手柄133的方向上的冲击。另外,即使相对于作为刚性主体的操作手柄133在左右导轨主体106之间产生相位差时,也能够吸收该相位差,从而这能够防止一个导轨主体106的锁定解除杆131因相位差而沿锁定解除方向转动。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01的功能效果。
(1)一种座椅滑动装置101,包括:下部导轨103,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上部导轨105,其被构造为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下部导轨103移动;锁定构件117,其附接到上部导轨105上并且包括锁定部分(锁定齿125b),该锁定部分被构造为与形成在下部导轨103中的被锁定部分接合并被朝锁定方向偏置;锁定解除杆131,其能相对于上部导轨105围绕沿左右方向的轴线转动地被支撑,并被构造为根据锁定解除操作将锁定部分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操作手柄133,其连接至锁定解除杆131的前端;以及偏置构件132,其被构造为以比沿锁定方向偏置锁定部分的偏置力弱的偏置力沿锁定解除方向偏置锁定解除杆131的前端。在锁定解除杆131的前端处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1的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和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在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与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存在间隙,并且在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下方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的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上部导轨105具备面对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并且该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定位在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下方。偏置构件132具有固定到上部导轨105上的一端和在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与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之间的位置(中间位置)处从下方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接合的另一端,并向上偏置操作手柄133。在设置在锁定解除杆131中的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空隙C1,并且在设置在上部导轨105中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空隙C2。
在备用状态(操作手柄133未操作的非操作状态)下,操作手柄133被偏置构件132向上偏置,并被按压在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一对上支撑表面(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和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上。因此,设置在锁定解除杆131中的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和设置在上部导轨105中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设置在一对上支撑表面下方,并且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面对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和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在它们之间设置有空隙C1和C2。
当将操作手柄133从操作手柄133处于非操作状态的备用位置沿锁定解除方向(向上)抬起时,只有操作手柄133围绕作为支点的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1之间的接触点转动,直到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与设置在下部导轨103中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接触。当进一步向上抬起操作手柄133时,操作手柄133围绕作为支点的与设置在上部导轨105中的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的接触点转动,并且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1向上抬起锁定解除杆131的前部上支撑表面157a,因此锁定解除杆131朝锁定解除方向转动。
同时,当将操作手柄133从操作手柄133处于非操作状态的备用位置沿防锁定解除方向(向下)向下推压时,只有操作手柄133围绕作为支点的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与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之间的接触点转动,直到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与设置在锁定解除杆131中的前部下支撑表面147c接触。
因此,可以设置从操作手柄133处于非操作状态的备用位置开始在移动的初始阶段只有操作手柄133能够沿锁定解除方向(向上)和防锁定解除方向(向下)相对于锁定解除杆131转动的范围。
上述结构仅通过用于将锁定解除杆131沿锁定解除方向偏置的偏置构件132即可实现。这使得结构简单,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2)设置有用于将板簧(锁定构件117)固定到上部导轨105的下表面上的固定构件115,该板簧被构造为沿锁定方向偏置锁定部分(锁定齿125b)。在偏置构件132中,基部134与锁定构件117一起通过固定构件115固定到上部导轨105的下表面上,中间部分的折叠部分135从基部134向车辆后方延伸并在中部向车辆前方折叠,并且末端136通过在固定构件115下方通过而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形成大致U形。
从通过固定构件115固定的偏置构件132的一端的位置到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的位置可以设置为具有足够的长度,而不干扰固定构件115和操作手柄133。另外,即使从固定构件115到操作手柄133的推压点(推压突起145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时,也能够容易地设置偏置构件132。这能够从座椅滑动装置101中的距固定构件115的位置减小前侧的尺寸。
(3)在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中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凹进凹槽137,上部导轨105设置有左右一对侧壁147。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形成在从左右一对侧壁147在左右方向上向内突出的突起(后部下突起148)上,并且在左右一对突起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偏置构件132的基部134设置有供固定构件115插入的固定孔(偏置构件侧固定孔134a),并且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比左右一对突起的间隙窄。
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能够竖直地在形成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的一对突起(后部下突起148)之间通过,并且能够进入设置在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的凹进凹槽137中。因此,即使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随着操作手柄133向上转动的动作而移动,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也不会干扰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因此,不需要将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形成为从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大范围地脱开,这能够紧凑地设置偏置构件132。
此外,虽然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被构造为在固定构件115的下部下方通过,但是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在左右方向上足够窄。因此,在将固定构件115固定到上部导轨105上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用于按压固定构件115的下表面的夹具来用桩撑住(stake)固定构件115。
(4)在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中设置有狭缝139,与狭缝139接合的锁定突起138设置在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处。锁定突起138形成为从按压突起145向上突出,按压突起145设置在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处并按压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
当锁定突起138与狭缝139接合时,可以防止操作手柄133在轴向方向上脱开。
此外,在将操作手柄133的后端插入到锁定解除杆131的前端中时,通过向下推压偏置构件132的末端136,操作手柄133的后端被插入到锁定解除杆131的前端中。由于锁定突起138从按压突起145向上突出,因此按压突起145不与狭缝139接合,这使得可以防止操作手柄133的错误组装。
[第二实施方式]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与图11对应的侧剖视图。图15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与图10对应的立体图。
下面将描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在座椅滑动装置101A中,在板簧(锁定构件117)中设置有锁定爪132a,该锁定爪132a被构造为防止操作手柄133在轴向方向上脱开。与锁孔161接合的锁定爪132a形成在从锁定构件117的固定部分119向前延伸的前延伸部分132b的末端处。锁孔161设置在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1上。当操作手柄133被插入到锁定解除杆131中时,为了避开锁定爪132a,设置有上部锥形表面172。锁定爪132a朝下形成。
在锁定解除杆131的左右侧壁147的上部形成有后部上突起147f,并且后部上突起147f从两个侧壁147突出为朝向彼此面对的侧面弯折。左右的后部上突起147f的末端彼此分离,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后部下突起147f的下表面形成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即,锁定解除杆131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的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并且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定位在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上方。另外,锁定构件117的前延伸部分132b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左右一对后部上突起147f之间的间隙窄,以能够在形成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的左右一对后部上突起147f之间通过。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1设置有锁孔161。锁定构件117包括:偏置部分(前延伸部分132b),其从固定位置朝向车辆前侧相对于上部导轨105延伸;以及锁定爪132a,其设置在前延伸部分132b的末端处并与锁孔161接合。锁定解除杆131的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在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之间在左右方向上设置有间隙,并且前延伸部分132b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比左右一对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之间的间隙窄。
当锁定爪132a与锁孔161接合时,可以防止操作手柄133在轴向方向上脱开。
此外,当锁定解除杆131朝锁定解除方向转动时,锁定爪132a和前延伸部分132b不干扰锁定解除杆131的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因此,不需要将锁定爪132a形成为从锁定解除杆131的上部后支撑表面158a脱开,这能够紧凑地设置包括锁定爪132a和前延伸部分132b的锁定构件117。
[第三实施方式]
图16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与图11对应的侧剖视图。图17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的与图10对应的立体图。
下面将描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在座椅滑动装置101B中,被构造为防止操作手柄133在轴向方向上脱开的锁定爪133a设置在偏置构件132的基部134中。与锁孔161接合的锁定爪133a形成在从偏置构件132的基部134向前延伸的前延伸部分133b的末端处。锁孔161设置在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1上。上锥形表面172被设置为在将操作手柄133插入到锁定解除杆131中时避开锁定爪133a。锁定爪133a朝下形成。
后部上突起147f形成在锁定解除杆131的左右侧壁147的上部处,后部上突起147f从两个侧壁147突出为朝向彼此面对的侧面弯折。左右的后部上突起147f的末端彼此分离,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后部上突起147f的下表面形成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即,锁定解除杆131设置有面对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下表面169b3的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并且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定位在后部下支撑表面148a上方。另外,偏置构件132的前延伸部分133b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左右一对后部上突起147f之间的间隙窄,以能够在形成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的左右一对后部上突起147f之间通过。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操作手柄133的后端的上表面169b1设置有锁孔161。偏置构件132包括:偏置部分(前延伸部分133b),其从固定位置朝向车辆前侧相对于上部导轨105延伸;以及锁定爪133a,其设置在前延伸部分133b的末端处并与锁孔161接合。锁定解除杆131的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在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之间在左右方向上设置有间隙,并且前延伸部分133b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比左右一对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之间的间隙窄。
当锁定爪133a与锁孔161接合时,可以防止操作手柄133在轴向方向上脱开。
此外,当锁定解除杆131沿锁定解除方向转动时,锁定爪133a和前延伸部分133b不干扰锁定解除杆131的后部上支撑表面158a。因此,不需要将锁定爪133a形成为从锁定解除杆131的上部后支撑表面158a脱开,这能够紧凑地设置包括锁定爪133a和前延伸部分133b的偏置构件132。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说明性的以便于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具体技术事项,而是还包括能够容易地导出的各种变形、变化、替代技术等。

Claims (5)

1.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其包括:
下部导轨,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上部导轨,其被构造为在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下部导轨移动;
锁定构件,其附接到所述上部导轨上并且包括锁定部分,所述锁定部分被构造为与形成在所述下部导轨中的被锁定部分接合并被沿锁定方向偏置;
锁定解除杆,其能相对于所述上部导轨围绕沿左右方向的轴线转动地被支撑,并被构造为根据锁定解除操作将所述锁定部分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
操作手柄,其连接至所述锁定解除杆的前端;以及
偏置构件,其被构造为以比沿所述锁定方向偏置所述锁定部分的偏置力弱的偏置力沿所述锁定解除方向偏置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所述前端,其中:
在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所述前端处设置有面对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的上表面的前部上支撑表面和后部上支撑表面,在所述前部上支撑表面与所述后部上支撑表面之间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存在间隙,并且在所述前部上支撑表面下方设置有面对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的下表面的前部下支撑表面,
所述上部导轨具备面对所述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的后部下支撑表面,并且所述后部下支撑表面定位在所述后部上支撑表面下方,
所述偏置构件具有固定到所述上部导轨上的一端和在所述前部上支撑表面与所述后部上支撑表面之间的位置处从下方与所述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接合的另一端,并向上偏置所述操作手柄,并且
在设置在所述锁定解除杆中的所述前部下支撑表面与所述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空隙,并且在设置在所述上部导轨中的所述后部下支撑表面与所述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之间在所述上下方向上设置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设置有用于将板簧固定到所述上部导轨的下表面上的固定构件,所述板簧被构造为沿所述锁定方向偏置所述锁定部分,并且
在所述偏置构件中,基部与所述锁定构件一起通过所述固定构件固定到所述上部导轨的下表面上,中间部分的折叠部分从所述基部向所述车辆后方延伸并在中部向所述车辆前方折叠,并且末端通过在所述固定构件下方通过而向所述车辆前方延伸以形成大致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操作手柄的后端的下表面中设置有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凹进凹槽,
所述上部导轨设置有左右一对侧壁,
所述后部下支撑表面形成在从所述左右一对侧壁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向内突出的突起上,并且在左右一对突起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
所述偏置构件的基部设置有供所述固定构件插入的固定孔,并且所述偏置构件的末端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比在左右一对突起之间的间隙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下表面中设置有狭缝,
与所述狭缝接合的锁定突起设置在所述偏置构件的另一端处,并且
所述锁定突起形成为从按压突起向上突出,所述按压突起设置在所述偏置构件的另一端处并按压所述操作手柄的后端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手柄的所述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锁孔,
所述锁定构件或偏置构件包括从固定位置相对于所述上部导轨向车辆前侧延伸的偏置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偏置部分的末端处并与所述锁孔接合的锁定爪,
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所述后部上支撑表面设置有在所述后部上支撑表面之间的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间隙,并且
所述偏置部分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比左右一对所述后部上支撑表面之间的距离窄。
CN202210851972.6A 2021-07-26 2022-07-19 座椅滑动装置 Pending CN1156751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1255 2021-07-26
JP2021121255A JP2023017185A (ja) 2021-07-26 2021-07-26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5199A true CN115675199A (zh) 2023-02-03

Family

ID=84976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1972.6A Pending CN115675199A (zh) 2021-07-26 2022-07-19 座椅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0163B2 (zh)
JP (1) JP2023017185A (zh)
CN (1) CN11567519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18225A (ja) * 2022-02-15 2023-08-25 株式会社Tf-Metal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6154A (en) * 1998-03-31 2000-07-11 Dur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Infinitely adjustable seat track assembly
EP2269860A4 (en) * 2008-04-03 2014-11-05 Shiroki Corp SEAT GUIDE
JP5647507B2 (ja) 2010-12-13 2014-12-24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JP5845962B2 (ja) * 2012-02-21 2016-01-2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18052401A (ja) 2016-09-30 2018-04-05 株式会社Tf−Metal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17185A (ja) 2023-02-07
US20230023091A1 (en) 2023-01-26
US11840163B2 (en)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8574B2 (en) Seat slid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CN110271460B (zh) 座椅滑动装置
US11180054B2 (en) Sliding device
JP2005029151A (ja) 第1の要素を第2の要素にロック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ロックシステムを備えたシート
US20120006963A1 (en) Seat slide device
US11110825B2 (en) Sliding device
US11192472B2 (en) Sliding device
EP1780070B1 (en) Seat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US6220666B1 (en) Seat reclining device
CN115675199A (zh) 座椅滑动装置
JP7048453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KR100512828B1 (ko) 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
US20230256872A1 (en) Seat Sliding Device
JP2002154355A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3782203B2 (ja) シートトラックのロック機構
CN115279624B (zh) 滑动装置
CN212827989U (zh) 儿童座椅和儿童座椅用固定单元
JP2023017180A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16605105A (zh) 座椅滑动装置
JP3295649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7436264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7023148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17734538A (zh) 座椅滑动装置
JP4952367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605159Y2 (ja) 自動車用引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