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4105A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74105A CN115674105A CN202210864361.5A CN202210864361A CN115674105A CN 115674105 A CN115674105 A CN 115674105A CN 202210864361 A CN202210864361 A CN 202210864361A CN 115674105 A CN115674105 A CN 1156741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motor
- elastic body
- controller
- impact t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5874 Excori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4—Handles; Handle mountings
- B25D17/043—Handles resiliently mounted relative to the hammer hous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07—Details of percussion or rotation modes
- B25D2216/0015—Tools having a percussion-only mo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22/00—Materials of the tool or the workpiece
- B25D2222/54—Plastics
- B25D2222/57—Elastomers, e.g. rub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51—Couplings, e.g.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91—Electrically-powered tool compon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91—Electrically-powered tool components
- B25D2250/095—Electric m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95—Regulation means
- B25D2250/201—Regulation means for speed, e.g. drilling or percussion sp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21—Sens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45—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of the too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71—Use o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以在通过自重而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的冲击工具(100)具有马达(210)、控制器(260)、规定的功能部件(280)和控制器壳体(270),其中,马达(210)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机构的马达输出轴,控制器(260)驱动控制马达(210),规定的功能部件(280)辅助执行冲击作业,控制器壳体(270)保持控制器(260),控制器壳体(270)构成为还保持功能部件(280)。据此,对于以在因自重而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的冲击工具,能使其部件的配置结构和操作性合理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称为所谓的大型电锤的冲击工具(striking tool),其以在因自重而下垂的状态下向下方进行冲击作业的方式为常态。
背景技术
作为冲击工具,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165783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马达驱动的所谓的大型电锤的结构。
尤其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与无线式大型电锤中的电池的优化配置有关的技术。
可是,大型电锤由于重量大、尺寸大且大功率,因此对实现部件的配置结构、操作性的合理化的要求较高。
特别是,作为近年来重视ESG(或SDGs)的技术开发的一环,强烈要求降低环境负荷、提高效率、人机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的设计诉求,大型电锤的开发也不例外。
针对该点,对于大型电锤,强烈要求不仅优化其电池的配置,而且还应改善用于马达驱动控制的控制器的配置设计、辅助执行冲击作业的功能部件的配置设计,来使大型电锤的设计和组装进一步合理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16578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冲击工具的部件的配置结构和操作性合理化的构筑技术,其中所述冲击工具以在因自重而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方式1),构成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具有主体部和一对把手,其中,所述主体部呈长形且在其顶端区域具有工具保持架;在将所述主体部的长轴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且将与该第1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的情况下一对所述把手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在作业者用左右手分别把持一对所述把手并且所述冲击工具因自重而下垂的状态下,通过以可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顶端工具来执行冲击作业。
所述冲击工具具有驱动机构、马达、控制器、规定的功能部件和控制器壳体,其中,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第1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所述马达被设有驱动所述驱动机构的马达输出轴,所述控制器驱动控制所述马达,所述规定的功能部件辅助执行所述冲击作业,所述控制器壳体保持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壳体构成为还保持所述功能部件。
该冲击工具适合应用于典型的情况下以在通过自重而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的冲击工具、即大型电锤。
尤其在大型电锤中,由于存在很多用于马达驱动控制的控制器和辅助执行冲击作业的功能部件,因此对这些部件的配置设计的合理化要求很高。
因此,所述冲击工具构成为,采用保持用于马达驱动控制的控制器的控制器壳体,并且该控制器壳体还保持辅助执行冲击作业的规定的功能部件。
控制器壳体不仅保持控制器,而且还保持各种功能部件,从而实现冲击工具的装置设计和组装的合理化和容易化。
作为“辅助执行冲击作业的功能部件”,例如相当于冲击工具的通电用开关、与冲击工具的附件通信的通信器材、在采用所谓的空载软启动的情况下用于解除该空载软驱动而向通常驱动转换的按压检测机构、或者在采用防振外壳结构的情况下用于防振的弹性体等各种装置器材。通常根据这些装置器材各自的用途来选择这些装置器材在冲击工具内的配置位置,并且对应地进行结构设计,但在本冲击工具中,通过控制器壳体来保持这些装置器材,从而能够实现合理的配置结构。
此外,控制器壳体可从部分地保持控制器的方式或完全地收容保持控制器的方式、以及保持多个功能部件的一部分的方式或保持多个功能部件的全部的方式中适当地选择设定。
根据本发明,针对以在通过自重而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的冲击工具,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部件的配置结构和可操作性的构筑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整体结构的主视侧(作业者侧)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整体结构的后视侧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主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侧视(右侧侧视)剖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侧视(右侧侧视)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上部结构图的结构的主视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第1滑动引导部件的结构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第2滑动引导部件的结构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拆下头部壳体后的状态下的冲击工具的上方侧内部结构的主视右侧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拆下头部壳体后的状态下的冲击工具的上方侧内部结构的主视左侧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控制器壳体的结构的俯视侧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控制器壳体的结构的仰视侧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管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从作为粘接部件的马达侧观察管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管部件的安装结构的左侧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管部件的安装结构的左侧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检测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无载荷驱动状态下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的右侧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20是表示从无载荷驱动状态切换为载荷驱动状态时的检测机构的动作方式的右侧侧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冲击工具;110:第1外壳(主体部);111:上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2:下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3:顶端区域;114:侧方区域;115:马达外壳;116:管部引导肋;120:第2外壳(主体部);120A:第1弹性体安装座;120B:第2弹性体安装座;120C:按压座;121:头部壳体;122:把手安装部;123:电池安装部;124:滑动引导件;125:供电端子;126:缓冲部件抵接座;127:冷却风进气口;128:电池保护器;129:LED灯;130:把手;131:第1把手部(把手R);132:第1把手基部;133:第1把手把持部;134:自由端部区域;135:扳机;136:电气开关;141;第2把手部(把手L);142:第2把手基部;143:第2把手把持部;144:自由端部区域;130A:把手正下方区域;150:电池;151:电池前表面部;152:电池上表面部;153:电池底面部;154:电池后表面部;155:锁定解除部;156:电池安装方向;161:第1弹性体;162:第2弹性体;170:运动转换机构;171:第1中间轴;172:第2中间轴;173:曲柄机构;174:缸体;174A:通气孔;175:活塞;176:空气室;177:制振机构;178:配重;180:冲击机构;181:撞锤;182:撞栓;190:第1滑动引导部件(接近把手侧滑动引导部件);191:管状部件(第1外壳侧结构要素);192:两股叉部件(第2外壳侧结构要素);190CL:间隙;200:第2滑动引导部件(远离把手侧滑动引导部件);201:凸状部件;202:凹状部件;203:金属板制滑动引导件;204:止挡件;205:缓冲部件;210:马达;211:定子;212:转子;213:输出轴;214:冷却风扇;215:马达外壳;220:管罩;221:内部空间;222:马达安装座;223:凸缘;224:冷却风引导通路;225:管部件安装部;230:管部件;231:管道软管;232:第1端部;233:第2端部;240:工具保持架;250:保持件;260:控制器;261:散热片;270:控制器壳体;271:框架;272:管部件安装部;273:头部壳体安装部;274:检测机构安装部;275:主电源开关安装部;276:通信单元安装部;277:线束贯插开口(wireharness insertion opening);278:第2弹性体安装部;280:功能部件;281:主电源开关;282:通信单元;290:检测机构;291:组装体基部;292:可动部件;293: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294:传感器;290CL:间隙;D1:第1方向(长轴方向);D1D:第1方向下方;D1U:第1方向上方;D2:第2方向(宽度方向);D3:第3方向(厚度方向);AX:长轴;HL:假想线;MS:初始移动距离;S:扩展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上述的结构,能够适当采用以下例示的方式。另外,也能够组合多个例示的方式而适当地用于上述结构。
(方式2)
可以为,所述控制器壳体在所述第1方向上被设置于包含所述主体部的长轴(中心线)的位置处。
据此,例如在冲击工具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任一方向上均能够(左右和/或前后)对照地配置线束,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结构的合理化。
(方式3)
可以为,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将从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工具保持架的方向定义为下方且将从所述工具保持架朝向所述把手的方向定义为上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上方侧。
据此,能够实现易于进行针对马达的线束处理等。
(方式4)
也可以为,具有:第1外壳及第2外壳;和弹性体,所述第1外壳及所述第2外壳是所述主体部的构成部件,所述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和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马达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壳,一对所述把手和所述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所述第2外壳构成为能与一对所述把手一起通过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进行相对移动,所述功能部件包括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用于在作业者按压操作所述把手来开始冲击作业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第2外壳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的相对移动动作,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在被定义为所述第2外壳未被向所述第1外壳按压的状态的无载荷驱动状态下以规定的第1速度驱动所述马达并且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将所述马达从以所述第1速度驱动的驱动状态切换到以高于所述第1速度的第2速度驱动的驱动状态。
在该方式中,在冲击工具上附加把手防振机构,但采用检测机构作为功能部件的一个结构要素,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冲击作业开始时第2外壳相对于第1外壳的相对移动动作,控制器壳体构成为保持该检测机构。而且,根据该检测机构的检测,增大马达的速度,开始实际的冲击作业。
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防振侧的第2外壳上,处于抑制在第1外壳侧产生的振动的传递的状态,通过将该控制器壳体用于保持检测机构,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结构的合理化。
(方式5)
也可以为,具有:第1外壳及第2外壳;和弹性体,所述第1外壳及所述第2外壳是所述主体部的构成部件,所述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和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马达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壳,一对所述把手和所述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所述第2外壳构成为能与一对所述把手一起通过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进行相对移动,冲击工具具有用于在所述第1外壳和所述第2外壳之间输送冷却风的管部件,所述功能部件包含所述管部件。
在该方式中,在冲击工具上附加把手防振机构,但采用管部件作为功能部件的一个结构要素,所述管部件被连接于彼此进行相对移动的第1外壳与第2外壳之间,控制器壳体构成为保持该管部件。
与上述检测机构的情况同样,通过将控制器壳体用于保持管部件,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结构的合理化。
(方式6)
也可以为,具有:第1外壳及第2外壳;和弹性体,所述第1外壳及所述第2外壳是所述主体部的构成部件,所述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和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马达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壳,一对所述把手和所述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所述第2外壳构成为能与一对所述把手一起通过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进行相对移动,所述控制器壳体具有弹性体安装部,该弹性体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体,所述功能部件以通过所述弹性体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控制器壳体的所述弹性体为结构要素。
在该方式中,在冲击工具上附加把手防振机构,但采用用于该防振的弹性体作为功能部件的一个结构要素,控制器壳体构成为通过弹性体安装部保持该弹性体。与上述检测机构、管部件的情况同样,通过将控制器壳体用于安装弹性体,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结构的合理化。
(方式7)
可以为,所述功能部件以线束贯插开口为结构要素,其中,所述线束贯插开口被形成于所述控制器壳体,用于保持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导线。
导线可以是单根电线和多根电线的集束体中的任一种。
导线虽然特别容易因振动而散开,但能够通过形成于控制器壳体的线束贯插开口而稳定地保持导线。
(方式8)
也可以为,设置主电源开关,该主电源开关用于进行由所述控制器进行的所述马达的驱动控制,所述功能部件以所述主电源开关为结构要素。
典型的情况是,该主电源开关被定义为用于对冲击工具通电的主控开关(masterswitch)。
(方式9)
也可以为,设置附属部件(attachment)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附属部件与所述冲击工具一起作业,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附属部件发送驱动控制信号,所述功能部件以所述通信单元为结构要素。
作为附属部件,例如相当于用于收集在冲击作业中产生的灰尘的集尘装置或照明装置等。
(方式10)
也可以为,设置主电源开关、附属部件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主电源开关用于进行由所述控制器进行的所述马达的驱动控制,所述附属部件与所述冲击工具一起作业,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附属部件发送驱动控制信号,所述功能部件以所述主电源开关和所述通信单元为结构要素,并且所述主电源开关和所述通信单元彼此呈相邻状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据此,通过将作业者使用频率高的主电源开关与用于附属部件的通信单元呈相邻状配置于主体部,能够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下面,参照图1~图20,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进行说明。
图1、图2、图3分别作为主视立体图、后视立体图、俯视图来表示冲击工具100的整体结构。
另外,图4、图5分别表示冲击工具100的主视剖视图、侧视剖视图,图6表示冲击工具100的侧面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表示冲击工具100的上部结构图的主视放大剖视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将朝向作业者的一侧作为冲击工具100的主视面(正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冲击工具100的长轴方向(也称为长边方向:在图1中为纸面上下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D1。
另外,将与长轴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也称为左右方向:图1中纸面左右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D2。
另外,将与该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正交的方向即冲击工具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第3方向D3。
并且,关于第1方向D1,将图1中的朝向纸面的下方的方向定义为D1D,将朝向纸面的上方的方向定义为D1U。
(整体结构)
如图1~图6所示,概括而言,冲击工具100在外观上具有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
第2外壳120在第1方向D1上与第1外壳110的上方侧连接,能够与该第1外壳110相对移动。
(第1外壳110的结构)
第1外壳110形成为长形,具有上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1、下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2和顶端区域113。
另外,在上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1、下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2的第2方向D2侧部分形成有侧方区域114。
上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1、下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2、顶端区域113在第1方向D1上按上述顺序从上方侧向下方侧呈连接状配置。
上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1主要收容马达210和运动转换机构170。下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2主要收容冲击机构180。运动转换机构170和冲击机构180是与“驱动机构”对应的结构例。
后面详细叙述马达210、运动转换机构170和冲击机构180。
在顶端区域113中设置有工具保持架240和保持件250。
工具保持架240是冲击作业用的工具安装部件,保持件250作为被安装于工具保持架240的顶端工具的防脱部件发挥作用。
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方便,省略了顶端工具的图示。
(第2外壳120的结构)
第2外壳120在第1方向D1上以连接状设置于第1外壳110的上方侧。第2外壳120具有头部壳体121、把手安装部122、电池安装部123。
头部壳体121构成第2外壳120的外部轮廓,并且主要收容控制器260、控制器壳体270(同时参照图10、图11等)。另外,在头部壳体121的第1方向上方D1U的顶面部设置有冷却风进气口127。
把手安装部122在第2方向D2上呈对状且一体状地连接于头部壳体121,并且安装有后述的把手130。
电池安装部123在第2方向D2上呈对状地设置,被分别连接于把手安装部122的第1方向下方D1D侧,并且分别安装有后述的电池150。
电池安装部123构成为,被配置在第1外壳110的侧方区域114、且被配置在第2外壳120的在第1方向D1上位于把手安装部122正下方的正下方区域130A。
另外,电池安装部123具有电池安装时的滑动引导件124和供电端子125(参照图4)。
另外,各电池安装部123具有电池保护器128,该电池保护器128用于保护被安装于该电池安装部123的状态下的电池150的外部轮廓不受外力的影响。
包含头部壳体121、把手安装部122和电池保护器128的电池安装部123以连接状被一体化而形成第2外壳120,并且构成为在第1方向D1上能够相对于第1外壳110一体地相对移动。此外,后面对第2外壳120的相对于第1外壳110相对移动的详细结构进行叙述。
(把手130的结构)
把手130具有一对第1把手部131、第2把手部141,该一对第1把手部131、第2把手部141分别从第1外壳110向第2方向D2呈突出状地延伸。
典型的情况是,第1把手部131供作业者的右手把持,第2把手部141供作业者的左手把持。
如图3中详细所示那样,第1把手部131具有第1把手基部132、第1把手把持部133和自由端部区域134。在第1把手把持部133上设置有扳机135。扳机135通常被施力而处在断开位置,并且通过一边把持第1把手部131一边进行手动按压操作,能够一边抵抗朝向该断开位置的施加力一边向接通位置移动。在图1~图4中,示出了处于断开位置的状态(初始状态)的扳机135。
在作业者解除按压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向断开位置的施加力而使扳机135恢复到该初始状态。如图4所示,扳机135与设置在把手安装部122内的电气开关136连接,通过将扳机135移动到接通位置,使电气开关136成为接通状态,并向后述的控制器260发送接通信号。
第2把手部141具有第2把手基部142、第2把手把持部143和自由端部区域144。
(电池150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电池150为具有电池前表面部151、电池上表面部152、电池底表面部153和电池后表面部154的大致矩形立方体状,并且构成为收容由多个电池形成的组装电池的封装体。
另外,在电池上表面部152的、向电池后表面部154接近的接近区域,设置有锁定解除部155。在将电池150从第2外壳120拆下时,手动操作锁定解除部155。
如图3所示,电池150通过向电池安装方向156进行滑动动作而被安装于第2外壳120的电池安装部123。据此,电池150在与电池安装部123中的滑动引导件124卡合的状态下与供电端子125电连接,从而被保持于能够对冲击工具100供电的状态。
电池安装方向156被定义为分别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交叉(正交)且沿着第3方向D3的方向。
另一方面,通过一边手动操作锁定解除部155一边使电池150向与电池安装方向156相反的方向滑动动作,而从第2外壳120拆下电池150。换言之,电池安装方向156和拆下方向(与电池安装方向156相反的方向),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呈交叉状(正交)。
上述的电池保护器128在电池150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123的状态下,覆盖电池前表面部151、电池上表面部152、电池底面部153(以及电池侧面部的一部分),保护电池150不受外力影响。
换言之,电池保护器128具有作为覆盖电池前表面部151、电池上表面部152、电池底面部153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罩部件的结构。
另外,如图4所示,在电池保护器128的下表面(第1方向下方D1D)设置有照射顶端区域113或顶端工具的端部的LED灯129。LED灯129是辅助执行冲击作业的功能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图4所示,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123的电池150与电池保护器128一起被配置在连接第1把手131、第2把手141的各自由端部区域134、144与第1外壳110的顶端区域113的假想线HL的内侧(比假想线HL更靠近冲击工具100的一侧)。
据此,避免了被安装于电池安装部123的电池150和电池保护器128妨碍冲击作业。另外,万一出现冲击工具100翻倒的情况,由于电池150(以及电池保护器128)被配置在设想为接地线的假想线HL的内侧,因此能够避免翻倒时的冲击,从而进一步提高免受外力影响的保护性。
(马达210的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马达210以定子211、转子212、输出轴213和冷却风扇214为主体而构成,其中,输出轴213与转子212呈一体状连接,冷却风扇214与输出轴213呈一体状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离心式风扇作为冷却风扇214。
马达210的各结构要素被收容在马达外壳215内,并且被配置在第1外壳110内。
输出轴213在第3方向D3上的与作业者相反的一侧以能够以规定的减速比传递旋转的方式与上述运动转换机构170的第1中间轴171连接,来自马达210的旋转输出从输出轴213通过第1中间轴171传递给运动转换机构17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无刷马达作为马达210,以在尺寸较小的同时获得相对大的输出功率。无刷马达的结构本身属于公知技术,因此在本说明书中省略其详细说明。
输出轴213被配置为,一方面,与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交叉,另一方面,沿着第3方向D3延伸。换言之,通过将在马达210中容易成为最大尺寸的输出轴213配置为朝向冲击工具100的厚度方向即第3方向D3延伸,来将马达210的大尺寸分配在第3方向D3上,而沿着冲击工具100的宽度方向即第2方向D2确保了较大的其他功能部件配置用的空间。
具体而言,特别是如图1、图4所示,易于确保第1外壳110、第2方向D2上的侧方区域114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该侧方区域114确保的扩展空间S,设置有上述的电池安装部123作为第2外壳120的一部分,即使在该电池安装部123上安装有电池150的情况下或者配置有电池保护器128,也能够以不妨碍作业的方式优化空间效率。
(运动转换机构170的结构)
如图5、图6所示,运动转换机构170以第1中间轴171、第2中间轴172、曲柄机构173、缸体174、活塞175、空气室176和制振机构177为主体而构成。
如上所述,第1中间轴171以能够传递旋转的方式与马达210的输出轴213连接,并且第1中间轴171以能够以规定的减速比传递旋转的方式与第2中间轴172连接。
第2中间轴172与曲柄机构173一体连结,并且以能够驱动制振机构177的方式连接。
曲柄机构173将第2中间轴172的绕第3方向D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朝向第1方向D1的直线运动,使活塞175沿第1方向D1呈直线状往复动作。成为通过活塞175的直线运动在缸体174内的空气室176中产生压力变动的结构。
制振机构177具有配重178,该配重178沿着缸体174的外周在第1方向D1上呈直线状地往复动作。配重178是与以下所述的冲击机构180所进行的冲击动作相向地进行工作,来抑制在冲击作业时冲击工具100产生的振动的部件。
(冲击机构180的结构)
如图5、图6所示,冲击机构180以撞锤181、撞栓182为主体构成。如上所述,当在缸体174内的空气室176中产生压力变动时,在同一缸体174内隔着空气室176与活塞175相向配置的撞锤181沿第1方向D1直线运动,使撞栓182沿第1方向D1直线运动。
据此,撞栓182使被安装于工具保持架240内的顶端工具(为了方便而省略图示)进行直线运动,通过该顶端工具执行向第1方向D1的冲击作业。
此外,通过保持件250防止顶端工具在第1方向D1上脱落。
保持件250通过绕图5中的旋转中心251旋转,能够在顶端工具的防脱位置(与图5对应)和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的结构)
如上所述,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构成为能够在第1方向D1上相对移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9所示,为了该相对移动动作的顺畅化而设置有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和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
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在第1方向D1上被设置于接近把手130的接近位置(与把手130大致同等的高度位置)。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具有作为第1外壳110侧的结构要素的管状部件191、作为第2外壳120侧的结构要素的两股叉部件192。如字面意思那样,两股叉部件192是具有分支成两股叉状的对状部分的部件,也被称为叉状部件或分叉部件(forkedmember或bifurcated member)
管状部件191为金属制,形成为截面呈圆形状,并且以其长轴朝向第1方向D1的方式呈固定状被配置于第1外壳110。
两股叉部件192为树脂制,与把手130一体化地被固定于第2外壳120的把手安装部122。两股叉部件192构成为,在两股叉部分沿着管状部件191的外周面的状态下,以间隙配合状被配置于该管状部件191,从而能够相对于该管状部件191向第1方向D1呈滑动状进行相对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绕第1方向D1配置有多个(如图8所示,呈相向状且呈对状地配置有两个)。
(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的结构)
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被配置于比所述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靠第1方向下方D1D侧的位置。具体而言,在第1方向D1上,被设置于接近电池150的接近位置(与电池150大致同等的高度位置)。
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具有凸状部件201、凹状部件202和滑动引导件203。
凸状部件201由树脂制成,呈固定状被设置于第1外壳110侧,如图9所示,构成为朝向第2方向D2外侧突出的结构。
凹状部件202为树脂制,被设置于第2外壳120侧,如图9所示,以能够在第1方向D1上相对滑动的状态与凸状部件201嵌合。
滑动引导件203通过折弯薄板状的金属板而形成,如图9所示,被焊接固定于第1外壳110,并且被配置为介于凸状部件201与凹状部件202之间,在加强刚性的同时引导凸状部件201和凹状部件202的相对滑动动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绕第1方向D1被配置有多个(如图9所示,呈相向状且呈对状地配置有两个)。
在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上设置有缓冲部件205。缓冲部件205能够与第2外壳120侧的缓冲部件抵接座126抵接。
缓冲部件抵接座126的截面为楔形,与第2外壳120的电池安装部123呈一体状地形成。
缓冲部件205由橡胶、聚氨酯、海绵等弹性体形成,且呈固定状被安装于第1外壳110。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缓冲部件205被设置于凸状部件201的背面侧。
缓冲部件205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被第2外壳120侧的缓冲部件抵接座126压缩。而且,通过该压缩,缓冲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的相对移动动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还具有止挡件204。
如图7所示,止挡件204通过承受第2外壳120侧的两股叉部件192,来规定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在第1方向D1上相对移动的最大距离(即,可动行程距离)。
(多个滑动引导部件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方向D1上,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构成接近把手侧滑动引导部件,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构成远离把手侧滑动引导部件。构成为,通过在第1方向D1上由多个滑动引导部件支撑第1外壳110及第2外壳120的相对移动动作,来确保动作的稳定性。
另外,构成为,如图8、图9所示,通过绕第1方向D1分别配置多个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和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来进一步确保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的相对移动动作的稳定性。
(防振结构)
如图4、图7所示,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构成为,通过以介于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之间的方式配置的第1弹性体161和第2弹性体162,而在第1方向D1上能够在作用有施加力的状态下彼此(接近/分离地)相对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弹性体161和第2弹性体162分别使用金属制的螺旋弹簧。此外,例如也可以使用板簧、橡胶、软质树脂、促动器等。
第1弹性体161在比把手130靠第1方向下方D1D侧的位置,以介于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弹性体161构成为一对成对结构。
如图7所示,第1弹性体161的下端部被安装于第1弹性体安装座120A,该第1弹性体安装座120A被设置于上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1。
另一方面,第1弹性体161的上端部安装有按压座120C并且处于自由端状态。
在图7的主视图中,按压座120C具有L字状截面,并且该L字状截面的底部与第1弹性体171的上端部嵌合。另一方面,L字状截面的上端部与第1外壳110侧的两股叉部件192呈相向状配置。
在开始冲击作业之前(初始状态),按压座120C的上端部和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的两股叉部件192以隔开规定的间隙190CL的状态相向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间隙190CL被设定为2毫米(2mm)。
并且,当第1外壳110相对于第2外壳120向第1方向下方D1D相对移动而接近第2外壳120时,首先,两股叉部件192沿着管状部件191下降与间隙190CL相对应的距离,而与第1弹性体161的按压座120C的上端部抵接。
进而,通过第1外壳110向第1方向下方D1D相对移动,两股叉部件192通过按压座120C来压缩第1弹性体161。据此,随着压缩而产生的第2弹性体162的施加力,作用于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弹性体161在第1方向D1上被配置在作为接近把手侧滑动引导部件的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与作为远离把手侧滑动引导部件的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之间。因此,能够以所谓的两端支承状态使施加力发挥作用,从而避免了由施加力的第1方向D1以外的分量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对移动时产生倾倒力等)。
另外,第1弹性体161被配置于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的第1方向D1的正下方区域,从而实现提高对把手130的防振作用。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弹性体162在比把手130靠第1方向上方D1U侧的位置,以介于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弹性体162构成为一对成对结构(同时参照图10等)。
各第2弹性体162的一侧(第1方向上方D1U侧)的端部被安装于控制器壳体270的第2弹性体安装部278(第2外壳120侧)。此外,控制器壳体270的详细结构同时示于图12、图13。另一方面,各第2弹性体162的另一侧(第1方向下方D1D侧)的端部被安装于第2弹性体安装座120B(第1外壳110侧)。
如此,第2弹性体162被配置为介于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
并且构成为,当作业者在把持把手130的状态下向第1方向下方D1D进行按压操作时,与把手130一体化的第2外壳120在抵抗第2弹性体162的施加力的状态下向第1方向下方D1D进行相对移动而接近第1外壳110。
第1弹性体161和第2弹性体162被设定为,“第1弹性体161的弹性系数>第2弹性体162的弹性系数”。
具体而言,第1弹性体16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螺旋弹簧)被设定为,以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进行冲击作业时在第1外壳110侧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第2外壳120侧的程度,即,能够充分地确保冲击工具100的防振壳体结构的程度,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系数。
另一方面,第2弹性体162被设定为如下程度的弹性系数:(1)在不进行冲击作业的情况下,与第2外壳120、被安装于该第2外壳的各功能部件和电池150的重量相当的程度,换言之,只要能够将第2外壳120侧的重物保持在从第1外壳110离开的状态即可的程度,并且,(2)在开始进行冲击作业的情况下,作业者能够将把手130向第1方向下方D1D按压而使第2外壳120向第1外壳110侧相对移动的程度,换言之,能够通过手动容易地将第2外壳120向第1外壳110侧按压的程度。
(拆下头部壳体121的状态下的第1外壳110的内部结构)
图10和图11表示在拆下图1所示的头部壳体121的状态下的冲击工具100的上方侧内部结构。
图10通过主视右侧视图表示在拆下头部壳体121的状态下的冲击工具100的上方侧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图11通过主视左侧视图表示拆下头部壳体121的状态下的冲击工具100的上方侧内部结构。
在第1方向上方D1U侧,与第1外壳110连接的第2外壳120保持控制器260、控制器壳体270、主电源开关281、通信单元282和检测机构290,其中,控制器壳体270保持该控制器260。
控制器260是主要进行上述马达210的驱动控制的部件。控制器260构成为收容控制基板并且在上表面形成有散热片261的组装体、即控制基板组装体。另外,控制基板主要具有CPU、存储器等。
主电源开关281、通信单元282和检测机构290均构成功能部件280,该功能部件280用于对冲击工具100执行的冲击作业进行辅助。
第2外壳120在保持上述各部件的状态下,以使第2弹性体162介于其与第1外壳110之间的状态连接于第1外壳110。第2弹性体162的施加力在第1方向D1上作用于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双方。
另一方面,第1外壳110在其第1方向上方D1U侧的上端部保持马达外壳215,该马达外壳215收容有马达210。在马达外壳215上连接有管罩220。还如图6所示,管罩220在马达210的输出轴213的两端部中的、与冷却风扇214相向的一侧的端部区域,与马达外壳215连接。
另外,如图11所示,在管罩220与控制器壳体270之间连接有管部件230。
下面依次说明各部件的详细结构。
(控制器壳体270的结构)
图12、图13示出控制器壳体270的详细结构。其中,图12是控制器壳体270的俯视侧立体图,图13是控制器壳体270的仰视侧立体图。
控制器壳体270以作为控制器260的保持部发挥功能的框体结构的框架271为主体而构成,在该框架271上一体地成型有管部件安装部272、头部壳体安装部273、检测机构安装部274、主电源开关安装部275、通信单元安装部276、线束贯插开口277、第2弹性体安装部278。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用于将控制器260与电池150、马达210、电气开关136等电连接的导线(电线)被贯插并保持于线束贯插开口277。导线可以采用单线(单一)或多线集束的状态中的任一种。
(管罩220的结构)
管罩220的详细结构以立体图的形式示于图14、图15。
图14是管罩220的主视侧立体图,图15是从作为粘接部件的马达210侧观察管罩220的立体图。
管罩220具有内部空间221、马达安装座222、凸缘223、冷却风引导通路224、管部件安装部225。冷却上述控制器260后的冷却风构成为,通过管罩220的管部件安装部225、冷却风引导通路224、内部空间221被向马达210输送(同时参照图11)。
如此构成的管罩220利用马达安装座222被螺纹安装于马达外壳215(同时参照图10、图11)。
如图6所示,在第3方向D3上,管罩220在马达210的输出轴213中的、与安装有冷却风扇214的一侧的端部相反的端部侧(作业者侧),被安装于马达外壳215。因此,当冷却风扇214与输出轴213一起旋转时,冷却风在该冷却风扇214的轴流作用下,经由图15所示的管罩220内的管部件安装部225、冷却风引导通路224、内部空间221被输送到马达外壳215,进而沿着输出轴213在马达外壳215内向第3方向D3流动。据此,构成为,被收容于马达外壳215的马达210被冷却。
(管部件230的结构)
如图11、图16和图17所示,详细示出了管部件230。
其中,图16是以通过图11中的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的中心轴的方式沿第1方向D1剖切的左侧侧视的第2方向剖视图,图17是以通过图11中的管道软管231的第2端部233的中心轴的方式沿第1方向D1剖切的左侧侧视的第2方向剖视图。
管部件230是用于将冷却控制器260后的冷却风供给到马达外壳215的部件,以管道软管231为主体而构成。
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与控制器壳体270的管部件安装部272连接(还同时参照图12、图13),管道软管231的第2端部233与管罩220的管部件安装部225连接。
据此,管部件230以介于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之间的方式被配置。
如图16所示,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直接且呈嵌合状被安装于控制器壳体270的管部件安装部272。换言之,第1端部232被直接嵌合于管部件安装部272,而不需要另外通过适配器等辅助设备来设置(不设置介于第一端部232和管部件安装部272之间的适配器)。
另外,如图17所示,管道软管231的第2端部233直接且呈嵌合状被安装于与马达210连接的管罩220的管部件安装部225。换言之,第2端部233被直接嵌合于管部件安装部225,而不需要另外通过适配器等辅助设备来设置(不设置介于第2端部233和管部件安装部225之间的适配器)。
本实施方式中的管道软管231由向收缩侧作用施加力以在从规定的初始状态拉伸的情况下向该初始状态恢复的部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波纹结构的软管。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初始状态拉伸了规定量的状态的管道软管231以连接状被配置于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因此,管道软管231处于始终向收缩侧作用施加力的状态,以向初始状态恢复。
据此,由于管道软管231始终要收缩,因此,不会在冲击工具100内无用地松弛,能够得到即使在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避免与其他部件摩擦而产生磨损的结构。
具体而言,通过采用防振结构,管道软管231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之间的连接距离比初始状态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在管道软管231上不产生朝向收缩侧的施加力,则在该管道软管231上,由于连接距离的缩短而产生不必要的松弛,该松弛成为与其他部件摩擦等的原因。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向收缩侧作用施加力以向规定的初始状态进行恢复的管道软管231,能够事先防止上述问题。
另外,如图11所示,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即作为第1方向上方D1U侧的控制器壳体270侧的端部截面为在第2方向D2和第3方向D3上形成的面。换言之,是管道软管231的上端侧的中心轴沿着第1方向D1的结构。
另一方面,管道软管231的第2端部233、即作为第1方向下方D1D侧的管罩220侧的端部截面为在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上形成的面。换言之,是管道软管231的下端侧的中心轴沿着第3方向D3的结构。
其结果,第1端部232和第2端部233的各截面构成为彼此呈交叉状。即,通过使第1端部232的中心轴沿着第1方向,使第2端部233的中心轴沿着第2方向D2,从而使彼此的中心轴呈交叉状(大致正交状)。该结构尤其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彼此相对移动的防振结构中,在距离相对发生变化的部件间连接配置管道软管231的情况下,从避免管道软管231的扭曲、不必要的附加张力的观点来看是有利的。
另外,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构成为,位于马达210的冷却风扇214(还同时参照图4、图5等)的接近上部区域。
而且,如图16等所示,在头部壳体121中,以至少与控制器壳体270的、与管部件安装部272相向的一侧的端部对应的方式设置有冷却风进气口127A。这是用于使冷却风从冷却风进气口127A到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为止而较长地进行流动,由此提高控制器260的冷却效果的结构,其中,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被安装于位于相向侧端部的管部件安装部2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在与管部件安装部272相向的一侧的端部,在头部壳体121的顶面的中央部也形成有冷却风进气口127,由此实现提高冷却风的吸入效率。
另外,如图11所示,管道软管231通过被设置于马达外壳215的管部引导肋116而被置于保持大致中央部的弯曲形状的状态。
(功能部件280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10、图11所示,作为对冲击工具100执行的冲击作业进行辅助的各种功能部件280的一例,设置有主电源开关281、通信单元282和检测机构290。
主电源开关281是用于将冲击工具100置于通电状态的起动开关。作业者通过手动接通主电源开关281,据此,通过来自电池150的供电,开始由控制器260进行的冲击工具100的驱动控制。
当作业者通过手动将主电源开关281闭合而置于接通位置时,主电源开关281基本上被维持该接通位置,直到进一步通过手动进行向断开位置的恢复操作为止。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节能等观点出发,设定为当在闭合而置于接通位置后无操作状态持续60秒时,自动恢复到断开位置。
另外,当主电源开关281被闭合而置于接通状态时,通过点亮工作灯,来以能够视觉确认的方式向作业者告知闭合状态。
通信单元282是用于向与冲击工具100一起用于冲击作业的附属部件(辅助器具)发送驱动控制信号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集尘装置作为附属部件(attachment)。
另外,使用Wifi、蓝牙等作为通信方法。
(检测机构290的结构)
进一步对作为上述功能部件280的结构要素之一的检测机构29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8、图19表示检测机构290的基本结构。
检测机构290具有组装体基部291、设有磁性体的可动部件292、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293和磁式传感器294。
检测机构290被安装于控制器壳体270的检测机构安装部274(还同时参照图12、图13)。
另外,检测机构290通过为了方便而未图示的线束与控制器260连接(参照图10等)。
可动部件292在被保持于组装体基部291的状态下,能够沿第1方向D1移动。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293以介于可动部件292与组装体基部291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且始终对可动部件292作用朝向第1方向下方D1D侧的施加力。
如图19所示,可动部件292的下端部构成为,与管罩220的上端部相对,并且在执行冲击作业之前的初始状态下,形成规定的间隙290CL。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间隙290CL被设定为1mm(毫米)。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初始状态下,维持传感器294检测到可动部件292的磁力的状态。换言之,针对传感器294检测到可动部件292侧的磁力的状态,控制器260判断为检测机构290处于初始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以彼此接近的方式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随着该相对移动,间隙290CL消失,可动部件292的下端部和管罩220的上端部被置于抵接的状态。
构成为,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从该状态起进一步以彼此接近的方式相对移动的情况下,抵抗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293的施加力,并且管罩220将可动部件292向第1方向上方D1U推起。通过可动部件292向第1方向上方D1U进行移动动作,传感器294的磁力检测被解除(不再检测到磁力),控制器260通过检测机构290进行冲击工具100的按压检测。
即,检测机构290作为所谓的推动式驱动传感器(push drive sensor)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该按压检测,冲击工具100被从无载荷驱动状态向载荷驱动状态切换,后面对其详细的动作方式进行叙述。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的动作方式)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构成为所谓的大型电锤,以在冲击工具100因自身自重而下垂的状态下朝向下方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
此外,此处所谓的“下垂”或“下方”不但包括与第1方向下方D1D完全一致的方向,还可以包含除此之外的方向分量。
(马达210的通电:空载软启动(soft no-load start))
作业者在使用冲击工具100进行冲击作业的情况下,首先用手把持把手130,将冲击工具100置于因自重而下垂的状态(工具保持架240朝向第1方向下方D1D的状态),并且通过手动闭合主电源开关281。
进而,作业者在把持把手130的状态下,手动闭合扳机135。控制器260根据主电源开关281的闭合和扳机135的闭合,以规定的第1速度(第1旋转速度)R1驱动马达210旋转。
作为第1速度R1的具体的设定值,例如按照为之后向通常驱动运转(载荷驱动状态)的顺畅转移做准备且能够相应地降低消耗电功率的怠速设定来确定。并且,该第1速度R1被设定在相对低速区域,由此,构成为通过制振机构177极力降低在冲击工具100上产生的振动。后面对这一点进行叙述。
将主电源开关281和扳机135双方的闭合作为马达210的通电驱动条件是为了彻底防止冲击工具100的误动作。另外,从彻底防止误动作的观点出发,设定为即使在主电源开关281闭合之前闭合扳机135,也不进行通电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马达210采用无刷马达,控制器260接受主电源开关281和扳机135的闭合,通过所谓的PWM控制进行马达210的驱动控制。
(冲击工具100的无载荷驱动状态的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马达210被驱动的状态且第2外壳120未被相对于第1外壳110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定义为“无载荷驱动状态”。
该“无载荷驱动状态”也能够定义为以下的状态。即,(1)冲击作业开始前的初始状态。(2)在顶端工具上未作用有除自重之外的载荷的状态,即顶端工具(除自重之外)未被有意地向加工作业对象按压,而以“无载荷”进行驱动的状态。或者,(3)作业者未按压操作把手130的状态,即,在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未进行相对移动动作的状态,或者第1弹性体161和第2弹性体162均未被压缩的状态。
此外,该无载荷驱动状态也被称为“空载驱动状态”等。
(运动转换机构170的动作)
如图5、图6所示,当驱动马达210旋转时,马达210的输出轴213的绕第3方向D3的旋转输出被传递给第1中间轴171、第2中间轴172,并通过曲柄机构173而被转换为朝向第1方向D1的直线运动,据此,活塞175在缸体174内向第1方向D1进行直线运动。同样,以配重178为主体的制振机构177在缸体174的外周以不同的相位与第1方向D1进行直线运动。
在冲击工具100被置于无载荷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图5、图6所示的撞栓182从该图5、图6所示的位置通过自重向工具保持架240的第1方向下方D1D的顶端侧移动,同时撞锤181也通过自重向缸体174的第1方向下方D1D的顶端侧移动,以与撞栓182连接。换言之,在无载荷驱动状态下,撞栓182和撞锤181通过各自的自重而处于向第1方向下方D1D侧下垂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撞锤181位于缸体174内的最前方侧,因此,缸体174内的空气室176通过图6所示的缸体174的通气孔174A成为向外部敞开的状态,尽管活塞175被驱动,但在空气室176内没有产生压力变动,撞锤181不工作。此外,为了方便,图6表示与此相反,空气室176未通过通气孔174A向外部敞开的状态、(后述的)载荷驱动状态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控制器260以规定的第1速度R1驱动马达210旋转,但由于第1速度R1被设定在相对低速区域,因此制振机构177的驱动速度也处于相对低速区域,通过制振机构177将冲击工具100产生的无用的振动抑制在最小限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该状态,将在无载荷驱动状态下以相对低速即第1速度R1驱动马达210的方式定义为“空载软启动”。
空载软启动是一种工作方式,其用于在通过制振机构177使产生的振动最小化的状态下,使马达210低速旋转,提高对随后的通常冲击作业的响应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R1设为相对低速区域的规定值,但也可以将R1设定为零。换言之,无载荷驱动状态也可以选择不驱动马达210旋转的设定。在该情况下,成为代替从无载荷驱动状态向驱动状态的上升特性而重视无载荷驱动状态下的节能效果和抑制振动的设定。
当冲击工具100处于无载荷驱动状态时,可以列出以下特性。
(1)图7所示的第1弹性体161处于非压缩状态,即处于施加力非作用状态。而且,在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的两股叉部件192与按压座120C之间确保间隙190CL(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mm)。
(2)图7所示的第2弹性体162处于非压缩状态,即处于施加力非作用状态。
(3)在图19所示的检测机构290中,在可动部件292与管罩220之间确保间隙290CL(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mm)。
(冲击工具100的动作方式2:从无载荷驱动状态向载荷驱动状态的切换)
对于处于上述无载荷驱动状态的冲击工具100而言,作业者通过向第1方向下方D1D按压把手130,与把手130呈一体状的第2外壳120接近第1方向下方D1D侧的第1外壳110。于是,作为第2外壳120的构成部件的控制器壳体270也一起向第1方向下方D1D侧移动,据此,第2弹性体162通过图7所示的第2弹性体安装部278被压缩。处于压缩状态的第2弹性体162对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双方作用施加力。
另一方面,关于第1弹性体161,由于存在图7所示的间隙190CL(2mm),因此,第2外壳120侧的两股叉部件192不会到达作为第1弹性体161侧的按压座120C,第1弹性体161处于非压缩状态、即施加力非作用状态。换言之,间隙190CL定义用于使第1弹性体161处于施加力非作用状态且仅使第2弹性体162作用施加力的“初始移动距离”。
另一方面,在图19所示的检测机构290中,当第2外壳120向第1方向下方D1D侧移动时,检测机构290整体向第1方向下方D1D移动与管罩220之间的间隙290CL(1mm)所对应的量,可动部件292的下端部与管罩220抵接。
并且,当第2外壳120向第1方向下方D1D侧移动时,可动部件292被(要相对地接近的)管罩220按压,抵抗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293的施加力,向第1方向上方D1U侧移动。
可动部件292向第1方向上方D1U移动,由此来解除传感器294所进行的磁力检测。基于此,控制器260通过检测机构290检测对第2外壳120的向第1外壳110的按压,据此进行从无载荷驱动状态向载荷驱动状态的切换。
(冲击工具100的载荷驱动状态的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马达210被驱动的状态且第2外壳120被相对于第1外壳110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定义为“载荷驱动状态”。
该“载荷驱动状态”也可定义为以下状态等:(1)在顶端工具上除了冲击工具100的自重以外还作用有载荷的状态,即,顶端工具被按压于加工作业对象,作用有(自重以外的)“载荷”的同时被驱动的状态;(2)第1弹性体161和第2弹性体162双方被压缩的状态,或者至少第2弹性体162被压缩而通过检测机构290进行按压检测的状态。
另外,载荷驱动状态也被称为“负载驱动状态”。
在载荷驱动状态下,控制器260以设定于比第1速度R1高的高速区域的规定的第2速度(第2旋转速度)R2驱动马达210旋转。第2速度R2也被定义为冲击作业的通常驱动速度。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检测机构290进行的检测,增大马达210的旋转速度(或者从静止状态切换为通常旋转状态),进行从无载荷驱动状态向载荷驱动状态的切换。
换言之,构成为,通过检测机构290进行的检测,解除(取消)上述的空载软启动,进行向通常的驱动模式的切换。
作为第2速度R2的具体设定值,例如综合判断作为大型电锤的冲击工具100的通常驱动运转(载荷驱动状态)下的输出要求、耗电量等参数来进行设定。
从第1速度R1向第2速度R2的切换能够从立即切换的方式、设定某种程度的切换时间并逐渐增大的方式、多级增大的方式、或者它们的组合等中来适当地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基于按压检测而立即从第1速度R1切换为第2速度R2的方式。
(载荷驱动状态下的运动转换机构170和冲击机构180的动作方式)
在载荷驱动状态下以第2速度R2驱动马达210旋转的情况下,运动转换机构170的动作方式除了速度不同以外,与在无载荷驱动状态下以第1速度R1驱动马达210低速旋转的情况实质上相同。即,如图5、图6所示,马达210的输出轴213的绕第3方向D3的旋转输出被传递给第1中间轴171、第2中间轴172,并通过曲柄机构173被转换为朝向第1方向D1的直线运动,据此,活塞175在缸体174内向第1方向D1进行直线运动。同样,以配重178为主体的制振机构177在缸体174的外周向第1方向D1进行直线运动。
在冲击工具100处于载荷驱动状态的情况下,通气孔174A处于图6所示的状态,即处于不面向空气室176的状态,空气室176在活塞175和撞锤181之间维持气密状态。
因此,在载荷驱动状态下,由于缸体174内的活塞175的直线运动而引起空气室176内的压力变动,据此,在冲击机构180中,撞锤181进行直线运动,驱动撞栓182。据此(未图示的)顶端工具执行冲击作业。该作业方式被定义为锤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那样,控制器260以规定的第2速度R2驱动马达210旋转,但由于第2速度R2被设定在相对高速侧,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冲击作业。
另外,由于制振机构177也对应于比第1速度R1高的第2速度R2而被高速驱动,因此,在载荷驱动状态下,针对在第1外壳110侧产生的相对较大的振动,能够维持较高的制振效果。换言之,由于能够按照冲击作业可靠地抑制振动,因此能够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
(防振把手的作用)
在载荷驱动状态下,在作业者把持把手130并向第1方向下方D1D按压的状态下执行冲击作业,设想因冲击机构180、顶端工具进行的冲击作业而在第1外壳110侧产生振动的状况。
在该情况下,因该振动而在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产生相对移动动作,图7所示的第1弹性体161在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作用施加力,由此,极力抑制该振动从第1外壳110侧向第2外壳120侧传递。如上所述,在第2外壳120上呈一体状地配置有:供作业者把持的把手130、驱动控制马达210的控制器260、被配置于控制器壳体270的各种功能部件280、电池安装部123和被安装于该电池安装部123的电池150。而且,通过抑制从第1外壳110向该第2外壳120传递振动,减轻了作业者的负担,并且彻底地进行对作为精密设备的控制器260、功能部件280和电池安装部123的保护。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弹性体161的可动行程被设定为10mm(10毫米)。而且,假设在输入了使用整个可动行程那样的强振动的情况下,上述的缓冲部件205和止挡件204发挥作用,抑制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触底那样的不良影响(参照图7)。
此外,在载荷驱动状态下,防振功能起作用时,准确而言,(1)使第1弹性体161作用施加力;(2)使通过作业者的按压而被压缩的第2弹性体162也作用施加力;(3)使通过作业者的按压而被压缩的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293(参照图20等)也作用施加力,这些(1)、(2)、(3)的施加力分别作用于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
但是,如上所述,第2弹性体162的弹性常数被设定得相对较小,而且,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293的弹性常数以能够对可动部件292赋予用于恢复初始位置(参照图19)的施加力即可的程度,被设定为极小值。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防振功能,能够作用较强的弹力的第1弹性体161发挥核心作用。
例如,在使用单一的弹性体同时用于为了从无载荷驱动状态向载荷驱动状态切换的按压检测、和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之间的防振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增大弹性常数时,虽然对防振有效,但作业者的必要按压力设定会变得过高。相反,当减小弹性常数时,虽然能够优化作业者的必要按压力设定,但防振效果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分别单独设置用于解除空载软启动的“初始移动用”的弹性体(即,第2弹性体162)和用于防振的弹性体(即,第1弹性体161),并优化各自的用途,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中,(1)如图7所示,使用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和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在第1方向D1的多个部位对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的相对移动进行滑动引导,由此确保稳定的工作;(2)如图7所示,起到防振机构的核心作用的第1弹性体161在第1方向D1上被配置在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与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之间,由此发挥稳定的防振作用;(3)如图8、图9所示,通过将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均绕第1方向D1配置多个,能够进一步确保稳定的工作;(4)对于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的各结构要素,使用刚性优异的金属制的管状部件191或金属板制的滑动引导件203,另一方面,通过在与该高刚性部件成对的一侧的部件(两股叉部件192等)中使用树脂材料,能够兼顾强度和轻量化;(5)不仅通过第1滑动引导部件190和第2滑动引导部件200进行滑动引导,而且,由止挡件204规定相对移动的最大可移动距离,而且,从相对移动了小于该最大可移动距离的规定距离的状态到最大可移动距离为止,缓冲部件205持续地缓冲相对移动动作,由此构筑合理的防振结构。
此外,止挡件204和缓冲部件205能够是被配置于第1滑动引导件190和第2滑动引导件200的至少一方的方式、与第1滑动引导件190和第2滑动引导件200分开(独立)配置的方式中的任一种。
(与电池的安装性等有关的特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中,如图4~图7等所示,在马达210中容易成为最大尺寸的输出轴213被配置为,朝向冲击工具100的厚度方向即第3方向D3延伸。于是,沿着第3方向D3分配马达210的大尺寸部分,而确保沿着冲击工具100的宽度方向即第2方向D2的、用于配置其他功能部件而形成的较大空间作为扩展空间S。即,如图1、图4所示,在第1外壳110的第2方向D2上的侧方区域114确保相对较大的其他功能部件用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据此,能够使重量较大的电池150在第2方向D2上尽量接近冲击工具100的重心(位于沿着第1方向D1的中心轴上),从而能够大幅抑制在冲击工具100上产生不必要的力偶。
并且,由于将电池安装方向156设定为沿第3方向D3(参照图3),因此,在将电池150安装于电池安装部123时,能够利用扩展空间S在大空间内进行安装作业,因此提高了可操作性。
另外,通过将电池安装方向156设定为沿第3方向D3,能够使在冲击作业时容易产生振动的第1方向D1与电池安装方向156交叉,从而能够事先防止因振动而对电池150作用不测的外力而使电池150意外脱离等不良情况。
此外,如图1等所示,通过将一对电池安装部123分别设定在把手130的正下方区域130A中,作业者在用一只手把持把手130的状态下使用另一只手安装相向的一侧的电池150,然后更换把持把手130的手,在用另一只手把持把手130的状态下安装相向的一侧的电池150,由此提高了把手130的把持和电池150的安装之间的协同性。
(与检测机构290中的检测可靠性等有关的特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图13、图18~图20等所示,检测机构290作为组装体,采用通过检测机构安装部274而呈一体状地安装于作为第2外壳120侧的构成部件的控制器壳体270的结构。
检测机构290是用于检测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的相对移动动作的部件。因此,一般而言,通常将检测机构290的结构要素分配设置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双方,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检测机构290的结构要素分配在第2外壳120侧,并且使作为第1外壳110的现有的构成部件的管罩220具有作为可动部件292的工作介质的功能。
因此,由于能够将检测机构290的各部件作为组装体而呈一体状地配置于第1外壳110侧,因此能够抑制由各部件的组装误差等引起的动作不良,进而抑制检测不可靠的风险。
另外,如图19、图20所示,通过在与可动部件292的工作介质即管罩220之间形成间隙290CL,由此能够还吸收第1外壳110与第2外壳120的组装误差等,抑制动作不良,进而抑制检测不可靠的风险。
另外,如上所述,该检测机构290构成用于解除空载软启动而切换为载荷驱动状态的机构,但在冲击作业中,由于作业者的把持姿势等的变化、改变冲击工具100的朝向(相对于第1方向D1的倾斜角度)等偶发性的事情,有时按压力会暂时减小。
在这种情况下,以按压力减小为理由,每次从载荷驱动状态向空载软启动切换反而不方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即使在载荷驱动状态下按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前(例如1秒)也不向空载软启动切换,而是维持载荷驱动状态。据此,进一步提高了冲击作业时的便利性。
此外,一般还考虑例如根据马达的负荷电流的变化等来检测按压,解除空载软启动而切换为载荷驱动状态的方式,但特别在以大输出功率为特征的大型电锤的情况下,例如根据冲击作业对象的材质、种类,负荷电流会产生偏差,还担心存在无法准确地检测按压的可能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使用被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293施力的可动部件292这样的机械式检测机构来进行按压检测的结构,因此能够确保检测的可靠性。
(控制器壳体270的特性)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中,如图7、图10、图11等所示,用于马达驱动控制的控制器260被保持于控制器壳体27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器壳体270例如列出以下特征。
(1)作为不仅保持控制器260,还一并保持各种功能部件280的结构,装置结构和组装合理化、容易化,有助于整体结构的紧凑化。
(2)以框架271为主体,形成为轻量且高刚性的结构。
(3)通过被配置于作为防振侧的第2外壳120,相对于在第1外壳110产生的振动成为免震结构。
(4)通过被配置于马达210的正上方区域,易于处理针对该马达210的线束(配线)。
(5)通过被配置于冲击工具100的第1方向D1上的中心线上,能够在第2方向(宽度方向)D2、第3方向(厚度方向)D3中的任一方向上对称地配置线束(配线),从而实现设计、组装的容易化。
(6)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维持大输出功率的同时易于小型化的无刷马达作为马达210,其输出轴213沿着第3方向D3延伸,在侧方区域114形成扩展空间S,但通过在马达210的正上方区域配置控制器壳体270,易于利用该扩展空间S来配置线束等,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的内部空间利用。
(与马达、控制器等的冷却性有关的特性)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中,作为向待冷却部件供给冷却风的冷却风供给路径,如上所述,通过马达210的冷却风扇214的轴流作用,经由“从冷却风进气口127进气”-“在头部壳体121的内部流通”-“冷却控制器260”-“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管道软管231内”-“管道软管231的第2端部233”-“管罩220”-“马达外壳215内部”,按照控制器260、马达210的顺序进行冷却。
而且,冷却马达210后的冷却风经由第1外壳110内的“上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1”-“下方侧驱动机构收容部112”,冷却运动转换机构170和冲击机构180(的一部分),之后被排出到冲击工具100的外部。此外,为了方便,省略了比马达210靠下游侧的冷却风通路等的详细图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中,作为与结构要素的冷却性有关的特性,例如可以举出以下几点。
(1)管道软管231使用向收缩侧作用施加力以在从规定的初始状态被拉伸的情况下向该初始状态恢复的部件,以从初始状态被拉伸了规定量的状态呈连接状配置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之间。据此,管道软管231处于始终向收缩侧作用有施加力以向初始状态恢复的状态。因此,即使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相对移动的情况下,管道软管231也不会松弛而与其他部件接触而产生磨损,并且难以产生过度的张力、扭曲等,从而能够在彼此进行相对移动的部件之间有效地输送冷却风。
(2)如图11、图16、图17所示,第1端部232和第2端部233的各截面为彼此交叉状。据此,与上述(1)同样,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彼此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易于避免管道软管231的扭曲、附加不必要的张力。
(3)如图16所示,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第2端部233分别以嵌合状被直接安装于控制器壳体270的管部件安装部272、管罩的管部件安装部225。即,通过采用不设置适配器结构,能够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
(4)如图16所示,由于管道软管231的第1端部232位于接近马达210的冷却风扇214的上部区域,因此,管道软管231不会无必要地加长,并且,易于避免因管道软管231过短而施加不必要的张力的不良情况。
(5)如图16所示,至少对应于控制器壳体270的与管部件安装部272相向的一侧的端部而设置有冷却风进气口127A。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涵盖头部壳体121的整个上表面设置有冷却风进气口127。据此,由于被吸入到冲击工具100的冷却风能够在整体上冷却控制器260,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6)如图11所示,管道软管231处于由马达外壳215的管部引导肋116保持大致中央部的弯曲形状的状态。据此,即使在第1外壳110和第2外壳120彼此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管道软管231的安装形状(大致L字状),从而易于避免管道软管231的扭曲、施加不必要的张力。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针对以在通过自重而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的冲击工具100,提供一种有助于部件的配置结构和操作性的合理化的构筑技术。
(其他方式A:与空载软启动有关的方式)
为了追求大型电锤的高效性,已知一种提案,在实际进行冲击作业的情况下和在使设备以怠速状态等待进行冲击作业的情况下改变输出特性来提高能量效率。另一方面,在大型电锤的高效化中,需要实现其输出功率的增大,但这样一来,需要可靠地应对作为代价而产生的强振动。因此,为了兼顾输出特性的提高和针对伴随输出功率增大而振动增大的对策,存在进一步合理化的强烈要求。
鉴于此,构成以下的方式。
(A-1)一种冲击工具,其具有主体部和一对把手,其中,所述主体部呈长形且在其顶端区域具有工具保持架;在将所述主体部的长轴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且将与该第1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的情况下一对所述把手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在作业者用左右手分别把持一对所述把手并且所述冲击工具因自重而下垂的状态下,通过以可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顶端工具来执行冲击作业,所述冲击工具具有驱动机构、马达、第1外壳及第2外壳和弹性体,其中,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第1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所述马达设置有驱动所述驱动机构的马达输出轴,所述第1外壳及第2外壳作为所述主体部的构成部件,所述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马达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壳,一对所述把手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所述第2外壳构成为能与一对所述把手一起通过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相对移动,还具有控制器和检测机构,其中,所述控制器在被定义为所述第2外壳没有被向所述第1外壳按压的状态的无载荷驱动状态下,以规定的第1速度驱动所述马达,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在作业者按压操作所述把手来开始冲击作业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第2外壳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的相对移动动作,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将所述马达从以所述第1速度驱动的驱动状态切换到以比所述第1速度高的第2速度驱动的驱动状态切换。
在实际上没有开始冲击作业的状态(无载荷驱动状态)下,通过以相对低的第1速度驱动马达,在实现节能化的同时,能确保对随后进行的通常冲击作业的良好的响应特性。在通过检测机构检测到作业者进行的按压的情况下,与载荷驱动状态(执行通常的冲击作业的状态)对应而切换为以相对高速的第2速度驱动的驱动状态。据此,能够实现冲击作业的高效化。
此外,为了使无载荷驱动状态下的节能效果最大化,所述第1速度还包括速度为零即静止状态。
(A-2)A-1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将从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工具保持架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将从所述工具保持架朝向所述把手的方向定义为上方的情况下,所述第2外壳呈连接状被配置于所述第1外壳的上方侧,所述检测机构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
关于第1外壳的“上方侧”,不需要第2外壳的全部结构要素均位于第1外壳的上方,只要第2外壳连接到第1外壳的上部侧即可。
(A-3)A-1或A-2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将所述弹性体定义为第1弹性体的情况下,除了该第1弹性体之外,还具有第2弹性体,该第2弹性体作为初始移动用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2外壳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在规定的初始移动距离内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2弹性体的施加力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所述第1弹性体处于施加力非作用状态。
据此,在第1外壳和第2外壳的相对移动动作的初始移动时,仅作用有第2弹性体的施加力,在利用该第2弹性体的施加力的同时进行初始移动检测,并且在冲击作业正式化的情况下,使第1弹性体的施加力可靠地作用于第1外壳与第2外壳之间等,从而能够区分以防振为主体的第1弹性体和以初始移动检测为主体的第2弹性体各自的特性、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A-4)A-3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弹性体构成为,具有与所述第2外壳和被保持于所述第2外壳的部件的自重相当的弹力。
作为被保持于第2外壳的部件,包括用于执行冲击作业的各种功能部件、电池等。
如上所述,在将第2弹性体用于初始移动检测用的情况下,通过将该第2弹性体的施加力设定为能够支承与第2外壳以及其保持部件的自身重量相当重量的程度,能够极力降低冲击作业开始时需要由作业者施加的对第2外壳的按压力。据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具有防振把手结构的冲击工具的可操作性。
(A-5)A-1至A-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具有可动部件和传感器,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将从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工具保持架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将从所述工具保持架朝向所述把手的方向定义为上方的情况下,所述可动部件能够与所述第2外壳的相对移动动作联动,向所述上方侧和所述下方侧移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可动部件的位置,所述可动部件和所述传感器作为组装体被安装于所述第2外壳。
通过将以介于第1外壳与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的检测机构作为组装体一体地设置于第2外壳,能够事先防止因该检测机构的组装误差等引起的动作不良。
(A-6)A-5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构成为具有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该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始终对所述可动部件向所述第1方向下方侧施力,在所述第2外壳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呈接近状地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与所述第2外壳抵接的所述可动部件通过该第2外壳抵抗所述可动部件施力弹性体的施加力而向所述第1方向上方侧按压移动,而被所述传感器检测出其位置。
通过使检测机构的可动部件在作为已有部件的第2外壳上工作,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结构的合理化。
(A-7)A-6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具有管部件,该管部件用于冷却所述马达,所述马达被收容于马达外壳内,所述管部件被连接于管罩,该管罩被连接于所述马达外壳,从所述管部件向所述马达外壳内供给冷却风,所述可动部件被所述管罩向所述第1方向上方侧按压移动。
通过将作为马达冷却用的部件的管罩用于检测机构中的可动部件的工作要素,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结构的合理化。
(A-8)A-7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载荷驱动状态下,在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管罩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
据此,能够事先防止组装误差等引起的部件的动作不良。
(A-9)A-1至A-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器壳体,该控制器壳体保持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将从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工具保持架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将从所述工具保持架朝向所述把手的方向定义为上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壳体在所述马达的上方侧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所述检测机构被保持于所述控制器壳体。
据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冲击工具的配置结构的合理化。
(A-10)A-9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将所述弹性体定义为第1弹性体的情况下,除了该第1弹性体之外,还具有第2弹性体,该第2弹性体作为初始移动用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2外壳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相对移动规定的初始移动距离的情况下,所述第2弹性体的施加力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所述第1弹性体处于施加力非作用状态,并且所述第2弹性体以介于所述控制器壳体与所述第1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
与上述相同,在区分以防振为主体的第1弹性体和以初始移动检测为主体的第2弹性体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实现冲击工具的配置结构的合理化。
(方式B:与管部件有关的方式)
在增大大型电锤的输出功率而实现高效化的情况下,需要可靠地应对作为代价而产生的强振动。另外,伴随着输出功率增大,各种功能部件的发热对策变得更加重要,但需要综合地掌握来进行应对,而不是个别地解决这些问题。
鉴于此,构成以下的方式。
(B-1)一种冲击工具,其具有主体部和一对把手,其中,所述主体部呈长形且在其顶端区域具有工具保持架;在将所述主体部的长轴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且将与该第1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的情况下一对所述把手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在作业者用左右手分别把持一对所述把手并且所述冲击工具因自重而下垂的状态下,通过以可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顶端工具来执行冲击作业,所述冲击工具具有驱动机构、马达、控制器、第1外壳及第2外壳和弹性体,其中,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第1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所述马达设置有驱动所述驱动机构的马达输出轴,所述控制器驱动控制所述马达,所述第1外壳及所述第2外壳作为所述主体部的构成部件,所述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马达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壳,一对所述把手和所述控制器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所述第2外壳构成为能与一对所述把手和所述控制器一起通过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相对移动,还具有管部件,该管部件呈连接状被配置于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用于在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输送冷却风,所述管部件具有管道软管,该管道软管构成为,在从规定的初始状态伸长的情况下,为了向所述初始状态恢复而向收缩侧作用施加力,所述管道软管在从所述初始状态伸长规定量的状态下被配置于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
因此,即使在第1外壳与第2外壳相对移动而发挥防振功能的情况下,对彼此进行相对移动的两者进行连接的管部件也不易产生过度的张力、扭曲等,从而抑制与其他部件摩擦而产生磨损的风险,能够在彼此相对移动的部件之间有效地输送冷却风。
(B-2)B-1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将冷却所述控制器后的冷却风供给至所述马达。
换言之,也可以采用先冷却第2外壳侧的控制器,然后将冷却风经由管部件输送到第1外壳侧的马达,来对该马达进行冷却的结构。据此,能够不停滞地进行冷却风在能彼此相对移动的第1外壳和第2外壳之间的输送。
(B-3)B-1或B-2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被收容于马达外壳内,并且在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侧具有冷却风扇,在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侧,在所述马达外壳上连接有管罩,所述管部件被连接于所述管罩,通过所述冷却风扇的旋转,将冷却风从所述管部件经由所述管罩向所述马达外壳内输送。
据此,通过被设置于马达的输出轴的冷却风扇,能够高效地进行冲击工具整体的冷却风输送。
(B-4)B-3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罩与所述马达外壳呈一体状连接。
据此,能够进一步实现部件结构的合理化。
(B-5)B-3或B-4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器壳体,该控制器壳体保持所述控制器,所述管部件被保持于所述控制器壳体,所述管部件的所述控制器壳体保持区域中的截面与所述管部件的所述管罩连接区域中的截面彼此呈交叉状。
通过控制器壳体保持控制器和管部件双方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在第1外壳侧的冷却风所进行的冷却的合理化。
此外,通过使管部件的控制器壳体保持区域中的截面、即第2外壳侧的截面与管部件的管罩连接区域中的截面、即第1外壳侧的截面彼此呈交叉状,即使在第1外壳与第2外壳彼此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管部件的扭曲、施加不必要的张力。
(B-6)B-5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将从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工具保持架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将从所述工具保持架朝向所述把手的方向定义为上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壳体被配置于所述马达的所述第1方向上方侧,并且所述管部件在所述第1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控制器壳体中的、接近所述冷却风扇的上方区域。
据此,能够避免不必要地加长管道软管,从而进一步实现装置结构的合理化。
(B-7)B-5或B-6中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以所述管道软管的各端部分别与所述管罩、所述控制器壳体直接嵌合的方式安装。
即,无需使用用于安装管道软管的端部的辅助的适配器(即,在不设置适配器的状态下),就能够通过直接安装来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单化。
(B-8)B-5至B-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件被安装于管部件连接区域,该管部件连接区域被形成于所述控制器壳体的端部,所述第2外壳以至少对应于所述控制器壳体中的与所述管部件连接区域相向的一侧的端部的方式具有冷却风的进气口。
据此,从进气口进入的冷却风能够长时间滞留,从而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冷却效率。
(B-9)B-1至B-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外壳具有所述管部件的引导肋。
据此,即使在第1外壳和第2外壳彼此进行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管部件不规则地移动,从而易于避免扭曲、施加不必要的张力。
(B-10)B-1至B-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冷却所述马达后的冷却风被向所述驱动机构供给。
据此,能够依次且高效地冷却冲击工具内的各结构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具有主体部和一对把手,其中,所述主体部呈长形且在其顶端区域具有工具保持架;在将所述主体部的长轴方向定义为第1方向且将与该第1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定义为第2方向的情况下一对所述把手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在作业者用左右手分别把持一对所述把手并且所述冲击工具因自重而下垂的状态下,通过以可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工具保持架的顶端工具来执行冲击作业,
所述冲击工具的特征在于,
具有驱动机构、马达、控制器、规定的功能部件和控制器壳体,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第1方向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马达被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机构的马达输出轴,
所述控制器驱动控制所述马达,
所述规定的功能部件辅助执行所述冲击作业,
所述控制器壳体保持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壳体构成为还保持所述功能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壳体在所述第1方向上被设置于包含所述主体部的长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将从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工具保持架的方向定义为下方且将从所述工具保持架朝向所述把手的方向定义为上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所述马达的上方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外壳及第2外壳;和弹性体,
所述第1外壳及所述第2外壳是所述主体部的构成部件,
所述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和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
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马达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壳,
一对所述把手和所述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
所述第2外壳构成为能与一对所述把手一起通过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功能部件包括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用于在作业者按压操作所述把手来开始冲击作业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第2外壳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的相对移动动作,
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在被定义为所述第2外壳未被向所述第1外壳按压的状态的无载荷驱动状态下以规定的第1速度驱动所述马达并且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将所述马达从以所述第1速度驱动的驱动状态切换到以高于所述第1速度的第2速度驱动的驱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外壳及第2外壳;和弹性体,
所述第1外壳及所述第2外壳是所述主体部的构成部件,
所述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和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
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马达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壳,
一对所述把手和所述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
所述第2外壳构成为能与一对所述把手一起通过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进行相对移动,
具有用于在所述第1外壳与所述第2外壳之间输送冷却风的管部件,
所述功能部件包含所述管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外壳及第2外壳;和弹性体,
所述第1外壳及所述第2外壳是所述主体部的构成部件,
所述弹性体以介于所述第1外壳和所述第2外壳之间的方式配置,
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马达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壳,
一对所述把手和所述控制器壳体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壳,
所述第2外壳构成为能与一对所述把手一起通过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第1外壳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控制器壳体具有弹性体安装部,该弹性体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体,
所述功能部件以通过所述弹性体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控制器壳体的所述弹性体为结构要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部件以线束贯插开口为结构要素,其中,所述线束贯插开口被形成于所述控制器壳体,用于保持被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电源开关,该主电源开关用于进行由所述控制器进行的所述马达的驱动控制,
所述功能部件以所述主电源开关为结构要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附属部件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附属部件与所述冲击工具一起作业,
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附属部件发送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功能部件以所述通信单元为结构要素。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电源开关、附属部件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主电源开关用于进行由所述控制器进行的所述马达的驱动控制,
所述附属部件与所述冲击工具一起作业,
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附属部件发送驱动控制信号,
所述功能部件以所述主电源开关和所述通信单元为结构要素,并且所述主电源开关和所述通信单元彼此呈相邻状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21985 | 2021-07-26 | ||
JP2021121982A JP2023017619A (ja) | 2021-07-26 | 2021-07-26 | 打撃工具 |
JP2021121981A JP2023017618A (ja) | 2021-07-26 | 2021-07-26 | 打撃工具 |
JP2021-121982 | 2021-07-26 | ||
JP2021121985A JP2023017621A (ja) | 2021-07-26 | 2021-07-26 | 打撃工具 |
JP2021-121981 | 2021-07-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74105A true CN115674105A (zh) | 2023-02-03 |
Family
ID=8478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64361.5A Pending CN115674105A (zh) | 2021-07-26 | 2022-07-21 | 冲击工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26934A1 (zh) |
CN (1) | CN115674105A (zh) |
DE (1) | DE1020221182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4139022A (ja) | 2023-03-27 | 2024-10-09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インパクトレンチ |
JP2024143630A (ja) | 2023-03-30 | 2024-10-11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アングルインパクト工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145464C2 (de) * | 2001-09-14 | 2003-08-28 |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anpressdruckabhängiger Leerlaufsteuerung |
SE529839C2 (sv) * | 2005-05-26 | 2007-12-04 | Atlas Copco Constr Tools Ab | Brytverktyg med avvibrerad handtagsanordning |
DE102005028918A1 (de) * | 2005-06-22 | 2006-12-28 |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g |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Leerlaufsteuerung |
ATE527083T1 (de) * | 2009-01-30 | 2011-10-15 | Hilti Ag | Pneumatisches schlagwerk |
DE102009000515A1 (de) * | 2009-01-30 | 2010-08-05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Steuerungsverfahren und Handwerkzeugmaschine |
DE102012005803A1 (de) * | 2012-03-21 | 2013-09-26 | Wacker Neuson Produktion GmbH & Co. KG | Bohr-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belastungsabhängiger Anpassung der Schlagzahl |
DE102012210101A1 (de) * | 2012-06-15 | 2013-12-19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Steuerungsverfahren |
JP6125392B2 (ja) * | 2013-09-27 | 2017-05-10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US9844868B1 (en) * | 2014-01-27 | 2017-12-19 | Kenneth Robert Abbey | Cart system for tool manipulation |
JP6441588B2 (ja) * | 2014-05-16 | 2018-12-19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JP2016165783A (ja) | 2015-03-10 | 2016-09-15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撃工具 |
GB201518088D0 (en) * | 2015-10-13 | 2015-11-25 | Black & Decker Inc | Pavement Breaker |
JP6697885B2 (ja) * | 2016-01-06 | 2020-05-2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作業機システム |
CN208040294U (zh) * | 2017-12-21 | 2018-11-02 | 士商(上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轻型电动钻土机 |
DE102018210553A1 (de) * | 2018-06-28 | 2020-01-02 | Robert Bosch Gmbh | Werkzeugmaschine |
US11274400B2 (en) * | 2018-07-25 | 2022-03-15 | Robel Bahnbaumaschinen Gmbh | Nail punching machine for driving in or pulling out rail spikes of a rail track |
EP3626399A1 (de) * | 2018-09-20 | 2020-03-25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Handwerkzeug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handwerkzeugmaschine |
EP3822032A1 (de) * | 2019-11-14 | 2021-05-19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steuern und regeln einer werkzeugmaschine und handgriff für werkzeugmaschine |
EP3875223A1 (de) * | 2020-03-02 | 2021-09-08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Werkzeugmaschine mit schutzbügeleinrichtung für akkus |
DE102020206450A1 (de) * | 2020-05-25 | 2021-11-25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Handwerkzeugmaschine |
US20230027574A1 (en) * | 2021-07-26 | 2023-01-26 | Makita Corporation | Striking tool |
-
2022
- 2022-06-16 US US17/841,944 patent/US2023002693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7-21 DE DE102022118265.7A patent/DE102022118265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07-21 CN CN202210864361.5A patent/CN11567410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22118265A1 (de) | 2023-01-26 |
US20230026934A1 (en) | 2023-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674105A (zh) | 冲击工具 | |
CN108015720B (zh) | 电动工具 | |
US8403076B2 (en) | Power tool | |
JP6863704B2 (ja) | 打撃工具 | |
CN110883736B (zh) | 冲击工具 | |
CN110293525B (zh) | 作业工具 | |
CN112060016B (zh) | 冲击工具 | |
JP6831742B2 (ja) | 電動工具 | |
WO2007116239A1 (en) | Pneumatic compressor | |
CN112775906B (zh) | 往复移动工具 | |
CN115674104A (zh) | 冲击工具 | |
US20100224667A1 (en) | Hand-operated drive-in power tool | |
US9375832B2 (en) | Power tool | |
JP6258063B2 (ja) | 集塵装置 | |
JP6936038B2 (ja) | 電動工具 | |
US11590593B2 (en) | Power tool | |
JP2023017619A (ja) | 打撃工具 | |
JP2023017621A (ja) | 打撃工具 | |
JP2023017618A (ja) | 打撃工具 | |
JP2023017617A (ja) | 打撃工具 | |
JP2023017614A (ja) | 打撃工具 | |
JP7368116B2 (ja) | 往復動工具 | |
JP5950247B2 (ja) | 空気圧縮機 | |
JP2017221986A (ja) | 集塵装置および作業工具 | |
JP7368115B2 (ja) | 打撃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