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7715B - 液压旋转机 - Google Patents

液压旋转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7715B
CN115667715B CN202180037494.9A CN202180037494A CN115667715B CN 115667715 B CN115667715 B CN 115667715B CN 202180037494 A CN202180037494 A CN 202180037494A CN 115667715 B CN115667715 B CN 115667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swash plate
support
control
til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74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67715A (zh
Inventor
武井元
岩名地哲也
久保井宏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B Corp filed Critical KYB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667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7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67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7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014Details or component parts
    • F04B1/2078Swash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6Control
    • F04B1/30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 F04B1/32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1/324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by changing the inclination of the swash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C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S DRIVEN BY LIQUIDS
    • F03C1/00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 F03C1/02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3C1/0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3C1/063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3C1/0673Connection between rotating cylinder and rotating inclined swash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C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S DRIVEN BY LIQUIDS
    • F03C1/00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 F03C1/02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3C1/06Reciprocating-piston liquid engines with multiple-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cylinder axes generally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3C1/0678Control
    • F03C1/0686Control by changing the inclination of the swash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rotary cylinder block
    • F04B1/2092Means for connecting rotating cylinder barrels and rotating inclined swash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6Control
    • F04B1/30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 F04B1/306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by turning the swash plate, e.g. with fixed incl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00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1/12Multi-cylinder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1/26Control
    • F04B1/30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 F04B1/32Control of machines or pumps with rotary cylinder block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02Hydraulic systems to change the pump deliv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活塞泵(100),具备:倾侧机构(30),其根据控制压力而对斜板(8)进行施力;支承弹簧(20),其以克服倾侧机构(30)的作用力的方式发挥作用力,从而对斜板(8)进行支承;调节器(50),其根据活塞泵(100)的自压而对被引导至倾侧机构(30)的控制压力进行控制,调节器(50)具有: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其追随着斜板(8)的倾侧而伸缩;控制滑阀(52),其根据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而移动,并对控制压力进行调节,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和支承弹簧(20)彼此邻接,且相对于斜板(8)被并列地设置。

Description

液压旋转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旋转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JP1995-35031A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缸的动作而将斜板的倾斜角构成为能够变更的可变容量型液压泵。在该可变容量型液压泵中,通过复位弹簧而在使斜板的倾斜角增大的方向上对斜板进行施力。还被构成为,控制液压经由被固定于端部盖的容量控制阀而被供给至控制缸内的控制室,通过控制活塞沿着控制缸而移动,从而使斜板的倾斜角以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的方式而被变更。
发明内容
在日本专利特开JP1995-35031A中所公开的液压泵中,斜板由控制活塞施力,并且由以克服控制活塞的作用力的方式而发挥作用力的复位弹簧支承。另外,控制活塞根据由容量控制阀调节的控制液压而移动。这样,在上述的液压泵中,为了控制斜板的倾侧角,控制活塞、复位弹簧、容量控制阀被设置于外壳或端部盖,因此,装置结构容易大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液压旋转机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方式,液压旋转机具备:缸体,其与驱动轴一起旋转;多个缸,其形成于缸体,并以在驱动轴的周向上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活塞,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缸内,并在缸的内部划分出容积室;斜板,其以将容积室扩大缩小的方式而使活塞往复移动,且能够倾侧;倾侧机构,其根据被供给的控制压力而对斜板进行施力;支承施力部件,其以克服倾侧机构的作用力的方式发挥作用力,从而对斜板进行支承;调节器,其根据液压旋转机的自压而对被引导至倾侧机构的控制压力进行控制,调节器具有:施力部件,其追随着斜板的倾侧而伸缩;控制滑阀,其根据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移动,并对控制压力进行调节,施力部件和支承施力部件彼此邻接,且相对于斜板被并列地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压旋转机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液压旋转机的剖视图,其为对应于图2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压旋转机100进行说明。
液压旋转机100作为活塞泵而起作用,所述活塞泵通过利用来自外部的动力使轴(驱动轴)1旋转而使活塞5往复移动,从而能够供给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油。另外,液压旋转机100还作为活塞电动机起作用,所述活塞电动机通过利用从外部被供给的工作油的流体压力使活塞5往复移动而使轴1旋转,从而能够输出旋转驱动力。另外,液压旋转机100既可以为仅作为活塞泵而起作用,也可以仅作为活塞电动机而起作用。
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了将液压旋转机100作为活塞泵而使用的情况,将液压旋转机100称为活塞泵“100”。
活塞泵100作为向例如对驱动对象进行驱动的液压缸等致动器(省略图示)供给工作油的液压供给源而被使用。如图1所示,活塞泵100具备:轴1,其通过动力源而旋转;缸体2,其与轴1连结并与轴1一起旋转;作为外壳部件的壳体3,其对缸体2进行收容。
壳体3具备:有底筒状的壳体本体3a;盖3b,其将壳体本体3a的开口端密封并供轴1插通。壳体3的内部经由排水通路(省略图示)而与流体箱(省略图示)连通。另外,壳体3的内部也可以与后述的吸入通路(省略图示)连通。
在经由盖3b的插通孔3c向外部突出的轴1的一方的端部1a上连结有发动机等动力源(省略图示)。轴1的端部1a通过轴承4a而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盖3b的插通孔3c。轴1的另一方的端部1b被收容于在壳体本体3a的底部所设置的轴收容孔3d中,并通过轴承4b而被支承成自由旋转。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轴1的另一方的端部1b上,以与轴1一起旋转的方式同轴地连结有和活塞泵100一起由动力源驱动的齿轮泵等其他液压泵(省略图示)的旋转轴(省略图示)。
缸体2具有供轴1贯穿的贯穿孔2a,并经由贯穿孔2a而与轴1花键结合。借此,缸体2伴随着轴1的旋转而旋转。
在缸体2上与轴1平行地形成有在一方的端面具有开口部的多个缸2b。多个缸2b以在缸体2的周向上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被形成。在缸2b上,以自由往复移动的方式而插入有对容积室6进行划分的圆柱状的活塞5。活塞5的顶端侧从缸2b的开口部突出,在活塞5的顶端部形成有球面座5a。
活塞泵100还具有:滑履7,其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而与活塞5的球面座5a连结,并与球面座5a滑动接触;斜板8,其伴随着缸体2的旋转而与滑履7滑动接触;阀板9,其被设置于缸体2与壳体本体3a的底面之间。
滑履7具备:收纳部7a,其对被形成于各活塞5的顶端的球面座5a进行收纳;圆形的平板部7b,其与斜板8的滑动接触面8a滑动接触。收纳部7a的内表面被形成为球面状,并与所收纳的球面座5a的外表面滑动接触。借此,滑履7能够相对于球面座5a而在所有方向上进行角度变位。
斜板8为了使活塞泵100的喷出量可变而以能够倾侧的方式被支承于盖3b。滑履7的平板部7b相对于滑动接触面8a进行面接触。
阀板9为供缸体2的基端面滑动接触的圆盘部件,且被固定于壳体本体3a的底部。虽然省略图示,但在阀板9上,形成有将被形成于缸体2的吸入通路与容积室6连接的吸入端口、和将被形成于缸体2的喷出通路与容积室6连接的喷出端口。
活塞泵100还具备:作为支承施力部件的支承弹簧20,其在倾侧角变大的方向上对斜板8进行施力;倾侧机构30,其在倾侧角根据被供给的流体压力而变小的方向上对斜板8进行施力;调节器50,其根据斜板8的倾侧角而对被引导至倾侧机构30的流体压力进行控制。
支承弹簧20为螺旋弹簧,并以克服倾侧机构30的作用力的方式而发挥作用力,从而对斜板8进行支承。
如图2所示,支承弹簧20的一端落座于第一弹簧座21,另一端落座于壳体本体3a的底部。支承弹簧20以被压缩的状态而被设置于第一弹簧座21与壳体本体3a之间。在壳体本体3a的底部,落座有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部,并形成有对该另一端部进行支承的环状的支承槽3e。
第一弹簧座21为大致圆盘状的部件,并具有第一凸缘部22、与第一凸缘部22相比外径较小的第二凸缘部23、与第二凸缘部23相比外径较小的第三凸缘部24、以及与第三凸缘部24相比外径较小且从第三凸缘部24起在轴向上突出的凸柱部25。支承弹簧20将由第一凸缘部22和第二凸缘部23的外径差形成的台阶面21a作为落座面,并落座于第一弹簧座21。第一弹簧座21通过支承弹簧20以及后述的外侧弹簧51a和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根据斜板8的倾侧而移动。
如图1所示,倾侧机构30具有:大径活塞32,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在盖3b上所形成的活塞收容孔31,并与斜板8抵接;控制压力室33,其通过大径活塞32而被划分在活塞收容孔31内。
在控制压力室33中,被引导有由调节器50调节的流体压力(以下称为“控制压力“)。大径活塞32通过被引导至控制压力室33的控制压力而向倾侧角变小的方向对斜板8进行施力。
活塞泵100还具有对支承弹簧20以及后述的外侧弹簧51a和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作用于斜板8的方向进行导向的引导机构40。即,引导机构40通过对第一弹簧座21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对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向斜板8的传递进行导向。如图2所示,引导机构40具有:引导壁部41,其被形成于壳体本体3a的内周;引导销42,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在引导壁面41上所形成的引导孔41a。
引导孔41a的中心轴与轴1的中心轴平行,引导孔41a以后述的控制滑阀52的中心轴平行(具体而言,同轴)的方式而被形成于引导壁面41。引导销42的基端与第一弹簧座21连结,在顶端设置有被形成为大致球面状并与斜板8抵接的抵接部43。
第一弹簧座21的移动通过引导机构40沿着引导孔41a的中心轴方向而被导向。借此,支承弹簧20(以及后述的外侧弹簧51a和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经由第一弹簧座21以及引导机构40沿着引导孔41a的轴向而被施加于斜板8。换言之,以追随斜板8的倾侧的方式使引导机构40的引导销42以及第一弹簧座21移动,支承弹簧20(以及后述的外侧弹簧51a和内侧弹簧51b)被伸缩。这样,引导销42也作为将斜板8的倾侧传递至调节器50的反馈销而起作用。
如图1所示,大径活塞32被设置于引导机构40的与小径活塞42相反的一侧。即,大径活塞32以相对于轴1的中心轴的周向的位置与引导销42大致一致的方式而被配置。
调节器50根据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而对被引导至控制压力室33的控制压力进行调节,并对活塞泵100的马力(输出)进行控制。
调节器50具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其通过第一弹簧座21对斜板8进行施力;控制滑阀52,其根据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而移动,并对控制压力进行调节;按压机构60,其以克服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的方式而按压控制滑阀52。
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分别是螺旋弹簧,并以追随着斜板8的倾侧的方式而伸缩。内侧弹簧51b的卷绕直径与外侧弹簧51a相比较小,并被设置于外侧弹簧51a的内侧。另外,外侧弹簧51a的卷绕直径与支承弹簧20相比较小,并被设置于支承弹簧20的内侧。即,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均被设置于支承弹簧20的内侧。
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一端部落座于第一弹簧座21。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外侧弹簧51a将由第一弹簧座21的第二凸缘部23和第三凸缘部24的外径差形成的台阶面21b作为落座面,并落座于第一弹簧座21。内侧弹簧51b能够将因第一弹簧座21的第三凸缘部24与凸柱部25的外径差而产生的台阶面21c作为落座面,并落座于第一弹簧座21。凸柱部25被插入至内侧弹簧51b的内侧,并支承内侧弹簧51b的内周。
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另一端部经由第二弹簧座26而落座于控制滑阀52的端面。第二弹簧座26与控制滑阀52一起移动。
第二弹簧座26的外径被形成得小于支承弹簧20的内径,第二弹簧座26被设置于支承弹簧20的内侧。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部不落座于第二弹簧座26,而是如上所述落座于壳体本体3a的底部的支承槽3e。由此,在支承弹簧20中,落座于第一弹簧座21的一端部以追随着斜板8的倾侧的方式而移动,落座于支承槽3e的另一端部不以追随着斜板8的倾侧的方式而移动。即,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部以不产生因斜板8的倾侧而引起的移动的方式而被构成。
在斜板8的倾侧角成为最大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第二弹簧座26成为未与壳体本体3a的底部接触而以从底部分离的方式浮起的状态。
外侧弹簧51a的自然长度(自由长度)长于内侧弹簧51b的自然长度。在斜板8的倾侧角成为最大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外侧弹簧51a成为由第一弹簧座21以及第二弹簧座26压缩后的状态,另一方面,内侧弹簧51b成为任意一个端部从弹簧座(在图1中为第一弹簧座21)分离而浮起的状态(作为自然长度的状态)。即,当斜板8的倾侧角从最大的状态起变小时,一开始,仅外侧弹簧51a被压缩,当外侧弹簧51a的长度被压缩成超过内侧弹簧51b的自然长度时,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这两方被压缩。借此,被构成为,经由引导销42而被施加于斜板8的来自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弹性力逐级地提高。
如上所述,作为支承施力部件的支承弹簧20和作为施力部件的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彼此邻接并相对于斜板8被并列地设置。更加具体而言,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被设置于支承弹簧20的径向的内侧。更进一步而言,支承弹簧20的作用力和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以相对于斜板8并列地起作用的方式而被构成。因此,与另行独立地设置用于设置支承弹簧20的空间和用于设置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空间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将设置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设为共同,从而能够进行省空间化。
如图2所示,在壳体本体3a上,形成有供控制滑阀52以自由滑动的方式插入的滑阀收容孔50a。
另外,在壳体本体3a上,形成有供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引导的喷出压力通路10、和向大径活塞32的控制压力室33引导控制压力的控制压力通路11。在喷出压力通路10上,始终被引导有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控制压力通路11经由被形成于盖3b的盖侧通路(省略图示)而与控制压力室33连通。
滑阀收容孔50a与壳体本体3a的内部连通,并且在壳体本体3a的端面开口。滑阀收容孔50a相对于壳体本体3a的端面的开口由罩90闭塞。
控制滑阀52具有:本体部53,其与滑阀收容孔50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突出部54,其被插入至第二弹簧座26。
突出部54的外径被形成为与本体部53相比较小,因本体部53与突出部55的外径差而产生的台阶面55a与第二弹簧座26抵接。
在控制滑阀52的外周,作为环状的槽而分别形成有第一控制端口56a以及第二控制端口56b。另外,在控制滑阀52上,以在径向上贯穿控制滑阀52的方式而形成有与第一控制端口56a连通的第一控制通路57。此外,在控制滑阀52上,形成有从一端部(突出部54)沿着轴向而被设置的轴向通路58。轴向通路58将第一控制通路57、和被形成于第二弹簧座26并在壳体本体3a的内部开口的连接通路26a连通。
这样,第一控制通路57经由轴向通路58以及第二弹簧座26的连接通路26a而与壳体3的内部连通。由此,第一控制通路57内的压力成为流体箱压力。
按压机构60具有:作为辅助施力部件的辅助弹簧70,其以克服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相对于控制滑阀52发挥的作用力的方式而相对于控制滑阀52发挥作用力;调节机构80,其对辅助弹簧70所发挥的作用力进行调节;作为按压部件的按压活塞61,其被收容于在罩90上所形成的收容孔91,并与控制滑阀52的端面抵接。
辅助弹簧70为螺旋弹簧。辅助弹簧70被收容于在罩90上所形成的凹部95。辅助弹簧70的一端落座于在罩90的凹部95中所收容的落座部件75,另一端落座于按压活塞61的端面。辅助弹簧70以被压缩的状态而被设置于落座部件75与按压活塞61之间,并经由按压活塞61而对控制滑阀52发挥作用力。
落座部件75具有:板状的底座部76,其与罩90的凹部95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支承部77,其从底座部76在轴向上突出,并对辅助弹簧70的内周进行支承;轴部78,其从支承部77的顶端在轴向上突出。在与支承部77连接的底座部76的端面落座有辅助弹簧70的一端部。
调节机构80具有:阴螺纹孔81,其被形成于罩90;螺纹部件82,其与阴螺纹孔81螺合,并使落座部件75沿着辅助弹簧70的施力方向进退;螺母83,其对螺纹部件82相对于阴螺纹孔81的螺合位置进行固定。
阴螺纹孔81以贯穿凹部95的底部的方式而被形成,并在凹部95开口。
螺纹部件82从与辅助弹簧70所落座的端面在轴向上的相反侧起与底座部76抵接。螺纹部件82通过调节与阴螺纹孔81的螺合位置,从而沿着其轴向(辅助弹簧70的作用力的方向)而相对于落座部件75进行进退。通过使螺纹部件82进退,从而以辅助弹簧70伸缩的方式使落座部件75进退,进而能够对辅助弹簧70的设定负载(初期负载)进行调节。借此,被构成为能够对辅助弹簧70所发挥的作用力进行调节。通过螺母83与螺纹部件82螺合并相对于罩90被紧固,从而固定了螺纹部件82相对于阴螺纹孔81的螺合位置。
罩90的收容孔91以与被形成于壳体本体3a的滑阀收容孔50a同轴的方式而被设置。另外,罩90的收容孔91与凹部95连续且与凹部95同轴地被形成,并且面向滑阀收容孔50a。在罩90的收容孔91中,也收容有控制滑阀52的一端部。
按压活塞61通过经由控制滑阀52而被传递来的外侧弹簧51a的作用力而被按压于收容孔91与凹部95之间的台阶面。借此,由外侧弹簧51a的作用力实施的向图中左方向的控制滑阀52的预定以上的移动被按压活塞61限制。
另外,在按压活塞61上,形成有供落座部件75的轴部78插入的轴部插入孔62。通过轴部78被插入至按压活塞61的轴部插入孔62,从而在按压活塞61上,由轴部78和轴部插入孔62的内壁形成有对被用于马力控制的信号压力进行引导的信号压力室60a。
信号压力室60a经由被形成于按压活塞61的外周的连通端口64、将信号压力室60a和连通端口64连通的信号压力通路65、以及被形成于罩90的罩通路90a而与喷出压力通路10连通。由此,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自压)作为信号压力而被引导至信号压力室60a。
被引导至信号压力室60a的信号压力作用于与轴部78对置的信号压力室60a的内壁部。由此,控制滑阀52经由按压活塞61通过与轴部78的截面积(换言之,轴部插入孔62的截面积)的量相当的受压面积而受到信号压力,并通过信号压力而在压缩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方向上被施力。这样,按压活塞61受到由被引导至信号压力室60a的信号压力产生的推力,并以克服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的方式而按压控制滑阀。
如上所述,控制滑阀52通过由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实施的作用力而在从斜板8分离的方向(图中左方向)上被施力。控制滑阀52经由按压活塞61,通过被引导至信号压力室60的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和由辅助弹簧70产生的作用力而向靠近斜板8的方向被施力。即,控制滑阀52以由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辅助弹簧70的作用力、以及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实施的作用力平衡的方式而移动。这样,通过使辅助弹簧70的作用力和由信号压力60a的信号压力产生的推力作用于控制滑阀52,从而能够对由调节器50产生的马力控制特性进行调节。
当具体地说明控制滑阀52的移动时,控制滑阀5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图1以及图2(后述的图3也相同)示出了控制滑阀52为第二位置的状态。控制滑阀52伴随着从图1以及图2所示的第二位置起向图中右方向移动的情况而切换至第一位置。
第一位置为减小斜板8的倾侧角而使活塞泵100的喷出容量减少的位置。在第一位置处,壳体本体3a的喷出压力通路10和控制压力通路11经由控制滑阀52的第二控制端口56b而连通,控制滑阀52的第一控制通路57和控制压力通路11的连通被切断。由此,在第一位置处,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被引导至倾侧机构30的控制压力室33。
第二位置为增大斜板8的倾侧角而使活塞泵100的喷出容量上升的位置。在第二位置处,控制压力通路11和控制滑阀52的第一控制通路57经由第一控制端口56a而连通,喷出压力通路10和控制压力通路11的连通被切断。由此,在第二位置处,流体箱压力被引导至控制压力室33。
接着,针对活塞泵100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活塞泵100中,实施以下马力控制,即,通过调节器50以将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保持为恒定的方式而控制活塞泵100的喷出容量(斜板8的倾侧角)的马力控制。
调节器50的控制滑阀52通过由信号压力室60a的信号(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实施的作用力和由辅助弹簧70实施的作用力以成为第一位置的方式而被施力,并且,通过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以成为第二位置的方式而被施力。
在由信号压力室60a的信号压力以及辅助弹簧70实施的作用力被保持为外侧弹簧51a的作用力以下的状态下,调节器50的控制滑阀52位于第二位置,斜板8的倾侧角被保持为最大(参照图1)。
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伴随着以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进行驱动的液压缸的负载上升而上升。从斜板8的倾侧角被保持为最大的状态起,当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上升时,由信号压力室60a的信号压力以及辅助弹簧70实施的作用力的合力高于外侧弹簧51a的作用力。借此,控制滑阀52向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方向(图中右方向)移动。
当控制滑阀5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喷出压力从喷出压力通路10被引导至控制压力通路11,因此,控制压力上升。更加具体而言,随着控制滑阀52移动至第一位置,控制滑阀52的第二控制端口56b相对于控制压力通路11的开口面积(流路面积)增加。由此,随着控制滑阀52向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方向(图中右方向)的移动量变大,被引导至控制压力通路11的控制压力上升。由于被引导至控制压力通路11的控制压力上升,因此,大径活塞32(参照图1)以克服支承弹簧20的作用力的方式而朝向斜板8移动,斜板8在倾侧角变小的方向上倾侧。由此,活塞泵100的喷出容量减少。
当斜板8向倾侧角变小的方向倾侧时,引导销42以对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进行压缩的方式追随着斜板8而向图中左方向移动。换言之,当斜板8在倾侧角变小的方向上倾侧时,引导销42以经由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朝向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方向对控制滑阀52进行施力的方式而进行移动。借此,当控制滑阀52被押回而向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时,经由控制压力通路11而向控制压力室33被供给的控制压力减少。当伴随着控制压力的减少,而使由控制压力施加于斜板8的作用力与从支承弹簧20和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被施加于斜板8的作用力的合力平衡时,大径活塞32的移动(斜板8的倾侧)停止。这样,当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上升时,喷出容量减少。
相反地,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伴随着以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进行驱动的液压缸的负载降低而降低。当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降低时,由信号压力室60a的信号压力以及辅助弹簧70实施的作用力的合力低于由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实施的作用力。借此,控制滑阀52向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当控制滑阀5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控制压力通路11与处于流体箱压力的第一控制通路57连通,因此,控制压力降低。通过控制压力降低,从而使斜板8在倾侧角因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而变大的方向上倾侧。
当斜板8在倾侧角变大的方向上倾侧时,受到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的引导销42以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伸长的方式而追随着斜板8并向图中右方向移动。借此,控制滑阀52从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所受到的作用力变小。因此,控制滑阀52受到信号压力室60a的信号压力,并向压缩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方向移动。即,控制滑阀52以追随着引导销42的方式而向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当控制滑阀52再次位于第一位置而使控制压力上升,而使由控制压力施加于斜板8的作用力与从支承弹簧20和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被施加于斜板8的作用力平衡时,大径活塞32的移动(斜板8的倾侧)停止。这样,当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降低时,喷出容量增加。
如上所述,以通过活塞泵100的喷出压力上升、从而使活塞泵100的喷出容量减少,并且通过喷出压力降低、从而使喷出容量增加的方式而实施马力控制。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起到了以下所示的效果。
在活塞泵100中,支承弹簧20与调节器50的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邻接,并相对于斜板8被并列地设置。具体而言,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被设置于支承弹簧20的内侧。因此,无需独立地设置用于设置支承弹簧20的空间和用于设置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空间,从而能够进行省空间化。因此,能够将活塞泵100小型化。
另外,由于无需独立地设置用于设置支承弹簧20的空间,因此,能够削减对用于形成设置支承弹簧20的空间的壳体3的加工。由此,能够将活塞泵100的制造低成本化。
另外,在活塞泵100中,支承弹簧20的一端根据斜板8的倾侧而移动,另一方面,另一端以即便斜板倾侧也不移动的方式被构成。由于这样另一端不相对于斜板8的倾侧而移动,因此,能够使支承弹簧20相对于斜板8的倾侧的伸缩的举动(动作)稳定,并能够使支承弹簧20的作用力稳定地发挥。
另外,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通过引导机构40而在沿着控制滑阀52的中心轴的方向上被导向,并作用于斜板8。借此,能够将作用于控制滑阀52的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设为沿着控制滑阀52的中心轴的方向,从而能够抑制由该作用力阻碍控制滑阀52的移动的情况。由此,降低了在控制滑阀52中产生的滑动摩擦,能够抑制控制滑阀52的磨损。另外,通过降低控制滑阀52的滑动摩擦,从而能够改善调节器50的迟滞。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能够将变形例所示的结构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组合、或者将在以下的不同的变形例中所说明的结构彼此组合。
首先,对图3所示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所示的变形例中,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滑阀52被收容于在壳体本体3a上所形成的滑阀收容孔50a。
与此相对,在图3所示的变形例中,将套筒160安装于在壳体本体3a上所形成的安装孔3f,在被形成于套筒160的套筒收容孔150a中收容有控制滑阀52。另外,虽然在变形例中,按压机构60不具有辅助弹簧70以及调节机构80,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也可以设置有辅助弹簧70以及调节机构80。以下,关于图3的变形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图3的变形例中,调节器150具有被安装于在壳体本体3a上所形成的安装孔3f的套筒160。
套筒160通过以与壳体本体3a的安装孔3f滑动接触的方式而被插入,并与被形成于安装孔3f的阴螺纹103螺合,从而被安装于壳体本体3a。在套筒160上,形成有供控制滑阀52插入的滑阀收容孔150a、经由被设置于外周的第一端口160a而与控制压力通路1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161a、和经由被设置于外周的第二端口160b而与喷出压力通路10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61b。第一端口160a以及第二端口160b分别为在套筒160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圆环状的槽。第一连通孔161a和第二连通孔161b分别与滑阀收容孔150a交叉,并与滑阀收容孔150a连通。
被形成于套筒160的套筒收容孔150a的一端在壳体本体3a的内部开口。滑阀收容孔150a的另一端由被安装成与套筒160螺合的插头170密封。
在插头170上设置有轴部178。另外,在与插头170对置的控制滑阀52的端部形成有供插头170的轴部178插入的轴部插入孔62。由插头170的轴部178和控制滑阀52的轴部插入孔62的内壁形成信号压力室60a。
另外,在滑阀160上,形成有供支承弹簧20的端部落座的落座部165、和从落座部165突出并对支承弹簧20的内周进行支承的突出部166。突出部166被形成为小于支承弹簧20的内径,并被插入至支承弹簧20的内侧。落座部165为环状的平面,且为由突起部166形成的台阶面。另外,支承弹簧20的外周由壳体本体3a的内周面支承。因此,套筒160也可以仅仅通过突起部166对支承弹簧20的内周进行支承。
即便是这种变形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支承弹簧20的一端部以落座于第一弹簧座21且追随着斜板8的倾侧的方式而移动。由于套筒160通过螺纹紧固而被固定于壳体本体3a,因此,落座于套筒160的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部不产生由斜板8的倾侧引起的移动。因此,即便是图3所示的变形例,也起到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部进行支承的突起部166被形成于套筒160。与将对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槽3e形成于壳体本体3a的底部的上述实施方式相比,在套筒160上设置突起部166的本变形例这一方能够容易地实施加工。另外,未被限定于此,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在本变形例中,以使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部落座于壳体本体3a的底部的支承槽3e的方式而构成。
接着,对其他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活塞泵100具有对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换言之,第一弹簧座21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引导机构40。虽然为了被施加于斜板8的支承弹簧20的作用力的方向的稳定和控制滑阀52的磨损的抑制而设置引导机构40是优选的,但是,引导机构40并非是必须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与斜板8抵接的球面状的抵接部设置于第一弹簧座21,并使第一弹簧座21与斜板8直接抵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弹簧20和倾侧机构30的相对于斜板8的径向的位置一致。换言之,支承弹簧20和倾侧机构30以隔着斜板8的方式而对置。然而,在活塞泵100中,该结构并非是必须的。例如,倾侧机构30也可以与支承弹簧20相同地被设置于斜板8的滑动接触面8a侧(与斜板8相比靠图1中左侧),并被配置于角度间隔与支承弹簧20分离了180度的位置。即,支承弹簧20和倾侧机构30只要被构成为,以彼此在相反方向上使斜板8倾侧的方式而发挥作用力,就能够设为任意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被设置于支承弹簧20的内侧(支承弹簧20的径向的内侧、且支承弹簧所存在的轴向的范围内)。与此相对,支承弹簧20和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位置关系只要彼此邻接并相对于斜板8被并列地设置,就未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如,支承弹簧20既可以被设置于外侧弹簧51a和内侧弹簧51b的径向之间(外侧弹簧51a的内侧且内侧弹簧51b的外侧),也可以被设置于内侧弹簧51b的内侧。另外,支承弹簧20和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也可以被设置于彼此的外侧(一方在另一方的外侧,另一方在一方的外侧)。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无需另行独立地设置用于设置支承弹簧20的空间和用于设置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空间,因此,能够进行省空间化,并能够将活塞泵100小型化。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总结说明。
活塞泵100具备:缸体2,其与轴1一起旋转;多个缸2b,其被形成于缸体2,并以在轴1的周向上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被配置;活塞5,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缸2b内,并在缸2b的内部划分出容积室6;斜板8,其以将容积室6扩大缩小的方式而使活塞5往复移动,且能够倾侧;倾侧机构30,其根据被供给的控制压力而对斜板8进行施力;支承弹簧20,其以克服倾侧机构30的作用力的方式发挥作用力,从而对斜板8进行支承;调节器50,其根据活塞泵100的自压而对被引导至倾侧机构30的控制压力进行控制,调节器50具有: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其追随着斜板8的倾侧而伸缩;控制滑阀52,其根据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而移动,并对控制压力进行调节,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和支承弹簧20彼此邻接,且相对于斜板8被并列地设置。
另外,在活塞泵100中,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分别为螺旋弹簧,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被设置于支承弹簧20的内侧。
由于在上述结构中,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和支承弹簧20邻接且被并列地设置,因此,无需独立地设置用于收容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空间和用于收容支承弹簧20的空间,从而能够进行省空间化。因此,能够将活塞泵100小型化。
另外,活塞泵还具备对从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作用于斜板8的作用力进行导向的引导机构40,引导机构40具有:引导销42,其将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传递至斜板8;引导孔41a,其中心轴被形成为与控制滑阀52的中心轴平行,引导销42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所述引导孔41a中。
在该结构中,支承弹簧20、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通过引导机构40而在沿着控制滑阀52的中心轴的方向上被导向,并作用于斜板8。借此,能够将作用于控制滑阀52的外侧弹簧51a以及内侧弹簧51b的作用力设为沿着控制滑阀52的中心轴的方向,从而能够抑制由该作用力阻碍控制滑阀52的移动的情况。
另外,在活塞泵100中,支承弹簧20的一端通过斜板8的倾侧而移动,另一端通过斜板8的倾侧也不移动。
另外,活塞泵100还具备对缸体2进行收容的壳体3,在壳体3上,形成有供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落座且对支承弹簧20进行支承的支承槽3e。
另外,在活塞泵100中,调节器150具有被安装于在壳体本体3a上所形成的安装孔3f的套筒160,套筒160具有:落座部165,其供支承弹簧20的端部落座;突起部166,其从落座部165突出并对支承弹簧20的内周进行支承。
由于在上述结构中,支承弹簧20的另一端通过斜板8的倾侧也不移动,因此,由斜板8的倾侧实施的支承弹簧20的伸缩的举动稳定,能够使支承弹簧20所发挥的作用力稳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表示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是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的意思。

Claims (6)

1.一种液压旋转机,具备:
缸体,其与驱动轴一起旋转;
多个缸,其形成于所述缸体,并以在所述驱动轴的周向上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
活塞,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所述缸内,并在所述缸的内部划分出容积室;
斜板,其以将所述容积室扩大缩小的方式而使所述活塞往复移动,且能够倾侧;
倾侧机构,其根据被供给的控制压力而对所述斜板进行施力;
支承施力部件,其以克服所述倾侧机构的作用力的方式发挥作用力,从而对所述斜板进行支承;
调节器,其根据所述液压旋转机的自压而对被引导至所述倾侧机构的所述控制压力进行控制,
所述调节器具有:
施力部件,其追随着所述斜板的倾侧而伸缩;
控制滑阀,其根据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移动,并对所述控制压力进行调节,
所述施力部件和所述支承施力部件彼此邻接,且相对于所述斜板被并列地设置,
所述支承施力部件不相对于所述控制滑阀发挥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旋转机,其中,
所述支承施力部件以及所述施力部件分别为螺旋弹簧,
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于所述支承施力部件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旋转机,其中,
还具备对从所述支承施力部件以及所述施力部件作用于所述斜板的作用力进行导向的引导机构,
所述引导机构具有:
引导销,其将所述支承施力部件以及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传递至所述斜板;
引导孔,其中心轴形成为与所述控制滑阀的中心轴平行,所述引导销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被插入至所述引导孔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旋转机,其中,
所述支承施力部件的一端通过所述斜板的倾侧而移动,另一端通过所述斜板的倾侧也不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旋转机,其中,
还具备对所述缸体进行收容的外壳部件,
在所述外壳部件上形成有支承槽,所述支承槽供所述支承施力部件的另一端落座且对所述支承施力部件进行支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旋转机,其中,
所述调节器具有被安装于在外壳部件上所形成的安装孔的套筒,
所述套筒具有:
落座部,其供所述支承施力部件的端部落座;
突起部,其从所述落座部突出并对所述支承施力部件的内周进行支承。
CN202180037494.9A 2020-05-26 2021-03-11 液压旋转机 Active CN115667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1537A JP7026167B2 (ja) 2020-05-26 2020-05-26 液圧回転機
JP2020-091537 2020-05-26
PCT/JP2021/009845 WO2021240952A1 (ja) 2020-05-26 2021-03-11 液圧回転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7715A CN115667715A (zh) 2023-01-31
CN115667715B true CN115667715B (zh) 2023-07-25

Family

ID=78723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7494.9A Active CN115667715B (zh) 2020-05-26 2021-03-11 液压旋转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7832B2 (zh)
EP (1) EP4160012A1 (zh)
JP (1) JP7026167B2 (zh)
CN (1) CN115667715B (zh)
WO (1) WO20212409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2517B2 (ja) * 2020-05-26 2023-09-28 Kyb株式会社 液圧回転機
JP7295925B2 (ja) * 2021-11-12 2023-06-21 Kyb株式会社 液圧回転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0227A (en) * 1963-08-09 1966-05-10 American Brake Shoe Co Torque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 power units
US3803987A (en) * 1972-11-14 1974-04-16 Abex Corp Servoactuated hydraulic transducer apparatus
JPH01114990U (zh) * 1987-12-25 1989-08-02
JP2008240518A (ja) * 2007-03-23 2008-10-09 Kayaba Ind Co Ltd 馬力制御レギュレータ、馬力制御装置、及び、ピストンポンプ
DE102011117543A1 (de) * 2011-11-03 2013-05-08 Robert Bosch Gmbh Axialkolbenmaschine
CN103930673A (zh) * 2011-11-25 2014-07-1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斜板式活塞泵
JP2020051380A (ja) * 2018-09-28 2020-04-02 Kyb株式会社 液圧回転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5985A (en) * 1957-06-20 1959-12-08 New York Air Brake Co Pump
US3221660A (en) * 1963-08-20 1965-12-07 Amato Michael A D Automatic control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US3426686A (en) * 1966-04-04 1969-02-11 Ulrich Mfg Co Pump
US3738779A (en) * 1971-06-28 1973-06-12 Caterpillar Tractor Co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having pressure compensation control means
US3830594A (en) * 1971-06-28 1974-08-20 Caterpillar Tractor Co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having pressure compensator control method
DE2141724A1 (de) * 1971-08-20 1973-03-01 Bosch Gmbh Robert Steuer- und regeleinrichtung fuer eine hydropumpe
US4028010A (en) * 1974-06-21 1977-06-07 Caterpillar Tractor Co. Reversible, variable-displacement piston pump with positioner means for automatic return to zero displacement
US4072442A (en) * 1975-07-04 1978-02-07 Takeshi Horiuchi Variable delivery hydraulic pump
US4097196A (en) * 1976-06-01 1978-06-27 Caterpillar Tractor Co. Pilot operated pressure compensated pump control
US4212596A (en) * 1978-02-23 1980-07-15 Caterpillar Tractor Co. Pressurized fluid supply system
JPS57501394A (zh) * 1980-09-12 1982-08-05
US4355510A (en) * 1980-09-12 1982-10-26 Caterpillar Tractor Co. Unloading means for flow-pressure compensated valve
US4381647A (en) * 1980-09-12 1983-05-03 Caterpillar Tractor Co. Load-plus valve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s
US4381176A (en) * 1981-08-13 1983-04-26 Abex Corporation Destroking start valve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JPH04284180A (ja) * 1991-03-11 1992-10-0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ピストンポンプ
JPH0526151A (ja) * 1991-07-16 1993-02-0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油圧駆動装置
JPH0687676U (ja) * 1993-05-28 1994-12-22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ポンプ
JPH0735031A (ja) 1993-07-13 1995-02-03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産業車両の油圧装置
KR100223522B1 (en) * 1996-12-17 1999-10-15 Mando Machine Co Ltd A brake system in a vehicle
US6033188A (en) * 1998-02-27 2000-03-07 Sauer Inc. Means and method for varying margin pressure as a function of pump displacement in a pump with load sensing control
US6623247B2 (en) * 2001-05-16 2003-09-23 Caterpill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hydraulic pump
JP2019199847A (ja) * 2018-05-17 2019-11-21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油圧ポンプ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0227A (en) * 1963-08-09 1966-05-10 American Brake Shoe Co Torque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 power units
US3803987A (en) * 1972-11-14 1974-04-16 Abex Corp Servoactuated hydraulic transducer apparatus
JPH01114990U (zh) * 1987-12-25 1989-08-02
JP2008240518A (ja) * 2007-03-23 2008-10-09 Kayaba Ind Co Ltd 馬力制御レギュレータ、馬力制御装置、及び、ピストンポンプ
DE102011117543A1 (de) * 2011-11-03 2013-05-08 Robert Bosch Gmbh Axialkolbenmaschine
CN103930673A (zh) * 2011-11-25 2014-07-1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斜板式活塞泵
JP2020051380A (ja) * 2018-09-28 2020-04-02 Kyb株式会社 液圧回転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88531A (ja) 2021-12-13
CN115667715A (zh) 2023-01-31
US11767832B2 (en) 2023-09-26
EP4160012A1 (en) 2023-04-05
US20230204017A1 (en) 2023-06-29
WO2021240952A1 (ja) 2021-12-02
JP7026167B2 (ja)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5514B (zh) 液压旋转机
CN115667715B (zh) 液压旋转机
US9726158B2 (en) Swash plate pump having control pins in series
US20230193886A1 (en) Hydraulic pump
US11952988B2 (en) Fluid pressure rotating machine
JP7431667B2 (ja) 液圧回転機
WO2023085258A1 (ja) 液圧回転機
JP4917938B2 (ja) 馬力制御レギュレータ、馬力制御装置、及びピストンポンプ
JP2002202063A (ja) 斜板式ピストンポンプ
CN112912624B (zh) 液压旋转机
US20040101417A1 (en) Volume control apparatus of radial piston pump or motor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WO2023002887A1 (ja) 容量制御弁
JP7437209B2 (ja) ポンプ制御圧レギュレータ
JP2023150339A (ja) 液圧回転機
JP2020084786A (ja) 液圧回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