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6845A - 加工机械和滑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加工机械和滑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6845A
CN115666845A CN202080100898.3A CN202080100898A CN115666845A CN 115666845 A CN115666845 A CN 115666845A CN 202080100898 A CN202080100898 A CN 202080100898A CN 115666845 A CN115666845 A CN 115666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axis direction
processing machine
rail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08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西达裕
山崎太
栗谷龙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MG Mor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MG Mor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MG Mor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MG Mor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66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68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8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 B23Q11/0825Relatively slidable coverings, e.g. telescop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8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 B23Q11/0891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arranged between the working area and the ope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加工机械具备:罩体(21),其设置有开口部,划分形成加工区域(110);第1门(31),其能够在使开口部开口的第1位置(J)与封堵开口部的第2位置(K)之间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第2门(41),其从加工区域(110)的内侧与第1门(31)重叠地配置,能够在使开口部开口的第1位置(J)和第3位置(L)之间沿着水平方向滑动,该第3位置(L)相对于第2位置(K)位于第1位置(J)的相反侧,在该第3位置(L)处,该第2门(41)与第1门(31)一起封堵开口部;以及轨道构件(61),其包括与第1门(31)卡合的槽部(62)和抵接部(63),设置于第2门(41),设为能够使第2门(41)相对于第1门(31)在水平方向上滑动。槽部(62)和抵接部(63)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

Description

加工机械和滑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机械和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19319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开闭门的机床。开闭门由导轨和在导轨上滑行的门滑轮支承成可左右滑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31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这样公知有具备由轨道构件支承成可滑动的门的加工机械。在这样的加工机械中,由于轨道构件的布局,存在轨道构件暴露于加工区域内的随着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难以使门顺利地滑动。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机床中,导轨设置于将开闭门支承成可滑动的机架(基座构件)。在该情况下,可能产生需要在基座构件确保用于设置作为纵长体的导轨的空间等各种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可使门顺利地滑动动作的加工机械。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消除由于将轨道构件设置于将移动体支承成可滑动的基座构件而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的滑动机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加工机械具备:罩体,其设置有开口部,划分形成加工区域;第1门,其能够在使开口部开口的第1位置和封堵开口部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预定方向滑动;第2门,其从加工区域的内侧与第1门重叠地配置,能够在使开口部开口的第1位置与第3位置之间沿着预定方向滑动,该第3位置相对于第2位置位于第1位置的相反侧,在该第3位置处,该第2门与第1门一起封堵开口部;以及轨道构件,其包括与第1门卡合的卡合部,设置于第2门,能够使第2门相对于第1门沿着预定方向滑动。卡合部配置于加工区域的外侧。
根据如此构成的加工机械,与第1门卡合的轨道构件的卡合部配置于加工区域的外侧,因此,能够防止卡合部暴露于加工区域内的随着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由此,卡合部保持清洁,因此,能够使第2门相对于第1门顺利地滑动动作。
另外,优选的是,第2门包括在第1门和第2门定位到第1位置的情况下面对第1门的外表面。轨道构件以不从外表面朝向第1门突出的方式设置于第2门。
根据如此构成的加工机械,可更接近地设置第1门和第2门,因此,能够提高加工区域的密闭性。
另外,优选的是,卡合部包括开口端部,该开口端部在第1门定位到第2位置、第2门定位到第3位置的情况下与第1门相对地配置,朝向沿着预定方向的一方向开口。第2门还包括:门主体部,其供轨道构件设置;和盖构件,其安装于门主体部,封堵开口端部所构成的开口。
根据如此构成的加工机械,在加工机械的装配时,能够使第1门经由开口端部与卡合部卡合。而且,通过将盖构件安装于门主体部,封堵开口端部所构成的开口,能够防止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进入卡合部。
另外,优选的是,盖构件包括朝向第1门延伸、并与第1门构成迷宫构造的迷宫部。
根据如此构成的加工机械,将用于设置迷宫构造的迷宫部一体地设置于封堵开口端部所构成的开口的盖构件,从而能够削减零部件个数。
另外,优选的是,预定方向是水平方向。开口部包括:前方开口部,其配置于加工区域的机械前方;和上方开口部,其与前方开口部相连,配置于加工区域的上方。第2门包括在定位到第3位置的情况下封堵前方开口部的前方门部和封堵上方开口部的上方门部。轨道构件设置于前方门部和上方门部中的前方门部。
根据如此构成的加工机械,前方门部封堵配置于加工区域的机械前方的前方开口部,因此,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易于朝向前方门部飞散。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由于将轨道构件设置于前方门部和上方门部中的前方门部而轨道构件暴露于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
根据本发明的滑动机构具备:基座构件;移动体,其能够在预定方向上滑动;以及轨道构件,其设置于移动体,以移动体能够相对于基座构件在预定方向上滑动的方式与基座构件卡合。
根据如此构成的滑动机构,将轨道构件设置于移动体,从而无需将轨道构件设置于基座构件。由此,能够消除由于将轨道构件设置于基座构件而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使门顺利地滑动动作的加工机械。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消除由于将轨道构件设置于将移动体支承成可滑动的基座构件而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的滑动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加工机械的立体图。
图2是针对图1中的加工机械表示第1门和第2门的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针对图1中的加工机械表示第1门和第2门的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IV-IV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设置到第1门的行驶轮和该行驶轮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中的设置到第1门的行驶轮和该行驶轮的安装构造的另一立体图。
图7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VII-VII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第2门的分解装配图。
图9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IX-I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X-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XI-XI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对相同或与其相当的构件标注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加工机械的立体图。图2是针对图1中的加工机械表示第1门和第2门的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针对图1中的加工机械表示第1门和第2门的闭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1~图3,加工机械100是通过由计算机进行的数值控制使用于工件加工的各种动作自动化的NC(数控:Numerically Control)加工机械。加工机械100是具有使用了固定刀具的车削功能和使用了旋转刀具的铣削功能的组合机床。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加工机械100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轴称为“Z轴”,将与加工机械100的前后方向(进深方向)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轴称为“Y轴”,将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轴称为“X轴”。将图1中的右方向称为“+Z轴方向”,将左方向称为“-Z轴方向”。将图1中的纸面的跟前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里侧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图1中的上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下方向称为“-X轴方向”。X轴、Y轴以及Z轴是相互正交的3轴。
加工机械100具有罩体21。罩体21划分形成加工区域110,并且,构成加工机械100的外观。加工区域110是进行工件的加工的空间,以随着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不向加工区域110的外侧漏出的方式大致密闭。
如图2所示,在罩体21设置有开口部50。开口部50构成使加工区域110内和加工区域110的外侧连通的开口。作业人员可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经由开口部50访问加工区域110内。
开口部50具有前方开口部51和上方开口部52。前方开口部51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机械前方(+Y轴方向侧)。上方开口部52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上方(+X轴方向侧)。上方开口部52与前方开口部51相连。
罩体21具有第1门31、第2门41、侧罩27、以及刀库罩26。
第1门31和第2门41配置于开口部50。第1门31可在使开口部50开口的第1位置J与封堵开口部50的第2位置K之间沿着预定方向滑动。第2门41从加工区域110的内侧与第1门31重叠地配置。第2门41可在使开口部50开口的第1位置J与第3位置L之间沿着预定方向滑动,该第3位置L相对于第2位置K位于第1位置J的相反侧,在该第3位置L处,第2门41与第1门31一起封堵开口部50。
第1门31和第2门41可相互独立地滑动。第1门31和第2门41可在彼此相同的方向上滑动。第1门31和第2门41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第1门31和第2门41可在Z轴方向上滑动。
此外,第1门31和第2门41既可以是利用手动而滑动的手动门,也可以是利用缸或马达等致动器而滑动的自动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开口部50处于闭状态。第1门31配置于在+Z轴方向上与第2门41相邻的位置。第1门31和第2门41与加工区域110内的配置于机械左右的机内罩、配置于加工区域110内的里侧且可随着刀具主轴(未图示)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移动而变形的伸缩罩、以及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上方的顶罩等一起划分形成加工区域110。
第1门31具有前方门部32和上方门部33。在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的情况下,前方门部32封堵图2所示的前方开口部51,上方门部33封堵图2所示的上方开口部52。前方门部32整体上具有与X轴-Z轴平面平行的板形状。在前方门部32设置有透明窗34(参照图1)。上方门部33整体上具有与Y轴-Z轴平面平行的板形状。前方门部32的上端部与上方门部33的前端部(+Y轴方向上的端部)相连而构成角部。
第2门41具有前方门部42和上方门部43。在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前方门部42封堵图2所示的前方开口部51,上方门部43封堵图2所示的上方开口部52。前方门部42整体上具有与X轴-Z轴平面平行的板形状。在前方门部42设置有透明窗44(参照图1)。上方门部43整体上具有与Y轴-Z轴平面平行的板形状。前方门部42的上端部与上方门部43的前端部(+Y轴方向上的端部)相连而构成角部。
定位到第2位置K的第1门31和定位到第3位置L的第2门41在Z轴方向的第1范围310内相互重叠。
更具体而言,第2门4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从加工区域110的内侧与第1门3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重叠。第2门41的前方门部42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与第1门31的前方门部32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对。第2门41的上方门部43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与第1门31的上方门部33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在X轴方向上彼此相对。
如图1~图3所示,侧罩27和刀库罩26在Z轴方向上分别设置于开口部50的两侧。侧罩27设置于在+Z轴方向上与定位到第2位置K的第1门31相邻的位置。在侧罩27的内侧收纳有用于使工件旋转的工件主轴、或用于支承工件的旋转中心的尾座等。刀库罩26设置于在-Z轴方向上与定位到第3位置L的第2门41相邻的位置。在刀库罩26的内侧收纳有用于容纳工件加工用的多个刀具的刀库等。
如图2所示,在第1门31和第2门41定位到第1位置J的情况下,开口部50处于开状态。第1门31和第2门41配置于侧罩27的内侧。加工区域110经由处于开状态的开口部50向加工区域110的外侧开放。
定位到第1位置J的第1门31和定位到第1位置J的第2门41在Z轴方向的第2范围320内相互重叠。第2范围320的Z轴方向上的长度比图3所示的第1范围310的Z轴方向上的长度大。第1门3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从侧罩27突出。第2门4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从第1门31突出。
图4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IV-IV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4,第2门41具有外表面46和内表面47。在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外表面46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内表面47配置于外表面46的里侧且加工区域110的内侧。
内表面47朝向-Y轴方向,外表面46朝向+Y轴方向。在第1门31和第2门41定位到第1位置J的情况下,外表面46在图2所示的第2范围320内面对第1门31。在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外表面46在图3所示的第1范围310内面对第1门31。
第2门41具有门主体部45。在第2门41定位到第2位置K的情况下,门主体部45构成封堵开口部50的第2门41的主要部。门主体部45由前方门部42和上方门部43构成。
加工机械100还具有轨道构件61。轨道构件61设置于第2门41。轨道构件61设置于门主体部45。轨道构件61设置于前方门部42。轨道构件61设置于前方门部42和上方门部43中的前方门部42。
轨道构件61具有Z轴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纵长形状。相比于前方门部42的上方端,轨道构件61在X轴方向上设置于距下方端近的位置。
轨道构件61以不从外表面46朝向第1门31突出的方式设置于第2门41。在内表面47与外表面46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115。轨道构件61收纳于内部空间115。在第2门41设置有在外表面46开口的缺口部49。内部空间115与加工区域110隔着内表面47相互隔开。内部空间115经由缺口部49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相连。
加工机械100具有多个轨道构件61(61A、61B)。轨道构件61A和轨道构件61B在内部空间115中沿着上下方向相对地配置。轨道构件61B设置于比轨道构件61A靠上方的位置。轨道构件61A设置于缺口部49所构成的开口的正下方。轨道构件61B设置于缺口部49所构成的开口的正上方。
轨道构件61A由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多根沿着直线弯折的板材构成。轨道构件61B由块构成。
轨道构件61A具有槽部62。槽部62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槽部62朝向+X轴方向(上方)开口。轨道构件61B具有抵接部63。抵接部63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形状。抵接部63由朝向-X轴方向(下方)且与Y-Z轴平面平行的平面构成。
槽部62和抵接部63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槽部62和抵接部63配置于内部空间115。槽部62和抵接部63与加工区域110隔着内表面47相互隔开。槽部62和抵接部63与本发明中的“卡合部”相对应。
图5和图6是表示图4中的设置到第1门的行驶轮和该行驶轮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参照图4~图6,加工机械100还具有第1行驶轮64(64A、64B)和第2行驶轮65。
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设置于第1门31。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设置于前方门部32。
相比于前方门部32的上方端,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在X轴方向上设置于距前方门部32的下方端近的位置。相比于第1门3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距第1门3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近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配置于第1范围310。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例如由凸轮从动件构成。
第1行驶轮64设置成能以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21为中心旋转。第1行驶轮64A和第1行驶轮64B以在Z轴方向上相互设置有间隔的方式配置。
第2行驶轮65设置成能以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22为中心旋转。第2行驶轮65设置于比第1行驶轮64靠上方的位置。第2行驶轮65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第1行驶轮64A与第1行驶轮64B之间。
槽部62和抵接部63与第1门31卡合。轨道构件61使第2门41可相对于第1门31滑动。
更具体而言,第1行驶轮64嵌合于槽部62。第1行驶轮64A和第1行驶轮64B在沿着Z轴方向相互设置有间隔的位置处嵌合于槽部62。第1行驶轮64嵌合于槽部62,从而限制了第1门31和第2门41的Y轴方向上的相互的位置关系。第2行驶轮65配置于抵接部63的下方。第2行驶轮65与抵接部63抵接。第2行驶轮65与抵接部63抵接,从而限制了第1门31和第2门41的X轴方向上的相互的位置关系。
第1行驶轮64(64A、64B)一边以旋转轴线121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槽部62移动,第2行驶轮65一边以旋转轴线122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抵接部63移动,从而第2门41被支承成可在Z轴方向上滑动。
加工机械100还具有第1块66和第2块69。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借助第1块66和第2块69安装于第1门31(前方门部32)。
第1块66安装于前方门部32。第1块66在Y轴方向上与缺口部49所构成的开口相对地设置。第2块69安装于第1块66。第2块69从第1块66向-Y轴方向突出,经由缺口部49进入内部空间115。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安装于第2块69。
加工机械100还具有框架67和螺栓68。框架67安装于前方门部32。框架67设置于第1块66的下方。螺栓68在X轴方向上延伸。螺栓68的+X轴方向上的端部紧固于第1块66。螺栓68的-X轴方向上的端部紧固于框架67。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螺栓68从框架67突出的突出长度变化,能够使第1块66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变化。由此,能够调整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轨道构件61的槽部62和抵接部63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因此,如图3所示,在第1门31定位于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于第3位置L而在加工区域110中执行工件加工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槽部62和抵接部63暴露于随着工件加工而产生的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由此,可使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分别沿着槽部62和抵接部63顺利地旋转,因此,能够使第2门41的滑动动作的可靠性提高。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轨道构件61的槽部62和抵接部63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的结构在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易于飞散的前方门部42中采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起到使第2门41的滑动动作的可靠性提高的效果。
另外,轨道构件61以不从第2门41的外表面46朝向第1门31突出的方式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可更接近地设置第1门31和第2门41,因此,在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加工区域110的密闭性。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从加工区域110的漏出。
轨道构件61设置于作为可在Z轴方向上滑动的移动体的第2门41。根据这样的结构,无需将作为纵长体的轨道构件61设置于作为将第2门41支承成可滑动的基座构件的第1门31,因此,能够减小第1门31的设计上的制约。
图7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VII-VII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所示的第2门的分解装配图。
参照图7和图8,门主体部45(前方门部42)还具有侧面48。侧面48朝向+Z轴方向。侧面48的-Y轴方向上的端部与内表面47相连,侧面48的+Y轴方向上的端部与外表面46相连。
槽部62和抵接部63具有开口端部70。在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开口端部70位于图3所示的第1范围310的端部。开口端部70在Y轴方向上与第1门31相对地配置。开口端部70朝向沿着Z轴方向的一方向开口。开口端部70朝向+Z轴方向开口。开口端部70在侧面48中构成开口。
第2门41还具有盖构件71。盖构件71安装于门主体部45。盖构件71利用螺栓等以可相对于门主体部45拆装的方式设置。盖构件71安装于前方门部42。盖构件71以封堵开口端部70所构成的开口的方式设置。
盖构件71具有盖主体部72和迷宫部73。盖主体部72具有与X轴-Y轴平面平行的板形状。盖主体部72与侧面48叠置,从而封堵开口端部70所构成的开口。
迷宫部73从盖主体部72朝向第1门31延伸,在其顶端处弯折而向-Z轴方向突出。迷宫部73具有与X轴-Y轴平面平行的板材和与X轴-Z轴平面平行的板材构成角部的弯折构造。
第1门31具有内表面37。内表面37面对第2门41的外表面46。第1门31具有迷宫构件76。迷宫构件76从内表面37朝向第2门41(外表面46)延伸,在其顶端处弯折而向+Z轴方向突出。在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迷宫部73和迷宫构件76通过在Z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彼此设置间隙地相对,构成迷宫构造。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加工机械100(罩体21)的装配时,能够经由开口端部70将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分别插入于槽部62和抵接部63。进一步将盖构件71安装于盖主体部72,利用盖主体部72封堵开口端部70所构成的开口,从而能够防止来自加工区域110的切屑或切削油等异物进入槽部62。
另外,与第1门31的迷宫构件76一起构成迷宫构造的迷宫部73一体地设置于盖构件71。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零部件个数的增大而削减加工机械100的制造成本。
图9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IX-I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9,加工机械100还具有支承构件80、下部轨道81、以及多个行驶轮82、83、84。
支承构件80设置于第1门31和第2门41的下方。支承构件80固定于加工区域110内的油盘(未图示)。下部轨道81由支承构件80支承。下部轨道81在Z轴方向上延伸。下部轨道81在Z轴方向上跨在第1位置J、第2位置K以及第3位置L之间地延伸。
行驶轮82设置于第2门41。行驶轮82设置于前方门部42。行驶轮82设置于比轨道构件61靠下方的位置。相比于第2门4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行驶轮82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距第2门4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近的位置。
行驶轮83和行驶轮84设置于第1门31。行驶轮83和行驶轮84设置于前方门部32。行驶轮83和行驶轮84设置于比第1行驶轮64和第2行驶轮65靠下方的位置。行驶轮83和行驶轮84在Z轴方向上相互分开地设置。相比于第1门3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行驶轮83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距第1门3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近的位置。行驶轮84设置于在+Z轴方向上与行驶轮83分开的位置。相比于第1门3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行驶轮84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距第1门3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近的位置。
行驶轮82、83、84设置成能以与Y轴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线123为中心旋转。行驶轮82、83、84例如由具备朝向旋转轴线123的半径方向内侧凹陷、且在旋转轴线123的周向上延伸的槽形状的滑轮构成。
行驶轮82、83、84载置于下部轨道81。行驶轮82一边以旋转轴线123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下部轨道81移动,从而第2门41被支承成可在Z轴方向上滑动。行驶轮83、84一边以旋转轴线123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下部轨道81移动,从而第1门31被支承成可在Z轴方向上滑动。
第1门31和第2门41由单一的下部轨道81从下方支承。行驶轮82、行驶轮83以及行驶轮84在Z轴方向上排列成一列。不管第1门31和第2门41的位置如何,行驶轮82配置于比行驶轮83和行驶轮84靠-Z轴方向的位置。
图10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X-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10,加工机械100还具有轨道构件86和行驶轮88。
轨道构件86设置于第1门31。轨道构件86设置于上方门部33。轨道构件86具有Z轴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纵长形状。轨道构件86具有槽部87。槽部87朝向+Y轴方向开口,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
行驶轮88设置于第2门41。行驶轮88设置于上方门部43。相比于第2门4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行驶轮88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距第2门4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近的位置。在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行驶轮88配置于图3中的第1范围310。
行驶轮88设置成能以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24为中心旋转。行驶轮88例如由凸轮从动件构成。轨道构件86通过行驶轮88来承受第2门41的重量。
槽部87与第2门41卡合。更具体而言,行驶轮88嵌合于槽部87。行驶轮88一边以旋转轴线124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轨道构件86移动,从而第2门41被支承成可在Z轴方向上滑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设置于第1门31的轨道构件86通过行驶轮88承受第2门41的重量。由此,在图3所示的第1门31定位到第2位置K、第2门41定位到第3位置L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2门41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向下方倾斜。
图11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XI-XI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的加工机械的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11,加工机械100具有支承构件91、顶部轨道92、多个行驶轮94(94A、94B)、顶部轨道96、以及多个行驶轮98(98A、98B)。
支承构件91设置于在-Y轴方向上与上方门部33和上方门部43相邻的位置。支承构件91固定于在加工机械100的顶部配置的框架材(未图示)。顶部轨道92和顶部轨道96设置于支承构件91。
顶部轨道92在Y轴方向上与上方门部43相对地设置。顶部轨道96在Y轴方向上与上方门部33相对地设置。顶部轨道92设置于顶部轨道96的下方。顶部轨道92和顶部轨道96具有Z轴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纵长形状。顶部轨道92在Z轴方向上跨在第1位置J、第2位置K以及第3位置L之间地设置。顶部轨道96在Z轴方向上跨在第1位置J和第2位置K之间地设置。
顶部轨道92具有多个槽部93(93A、93B)。槽部93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槽部93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槽部93A朝向-X轴方向开口,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槽部93B朝向+Y轴方向开口,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槽部93A设置于比槽部93B靠上方的位置。
顶部轨道96具有多个槽部97(97A、97B)。槽部97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槽部97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槽部97A朝向-X轴方向开口,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槽部97B朝向+Y轴方向开口,呈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槽形状。槽部97A设置于比槽部97B靠上方的位置。
行驶轮94设置于第2门41。行驶轮94设置于上方门部43。行驶轮94例如由凸轮从动件构成。行驶轮94A设置成能以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25为中心旋转。行驶轮94B设置成能以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26为中心旋转。行驶轮94A和行驶轮94B成对而设置于在Z轴方向上分开的两个部位。
行驶轮94嵌合于槽部93。行驶轮94A嵌合于槽部93A,行驶轮94B嵌合于槽部93B。行驶轮94A一边以旋转轴线125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槽部93A移动,行驶轮94B一边以旋转轴线126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槽部93B移动,从而第2门41被支承成可在Z轴方向上滑动。
行驶轮98设置于第1门31。行驶轮98设置于上方门部33。行驶轮98例如由凸轮从动件构成。行驶轮98A设置成能以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27为中心旋转。行驶轮98B设置成能以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28为中心旋转。行驶轮98A和行驶轮98B成对而设置于在Z轴方向上分开的两个部位。
行驶轮98嵌合于槽部97。行驶轮98A嵌合于槽部97A,行驶轮98B嵌合于槽部97B。行驶轮98A一边以旋转轴线127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槽部97A移动,行驶轮98B一边以旋转轴线128为中心旋转一边沿着槽部97B移动,从而第1门31被支承成可在Z轴方向上滑动。
汇总以上进行了说明的、加工机械100的构造和适用于加工机械100的滑动机构的构造。本实施方式中的加工机械100具备:罩体21,其设置有开口部50,划分形成加工区域110;第1门31,其能够在使开口部50开口的第1位置J与封堵开口部50的第2位置K之间沿着作为预定方向的水平方向滑动;第2门41,其从加工区域110的内侧与第1门31重叠地配置,能够在使开口部50开口的第1位置J与第3位置L之间沿着水平方向滑动,该第3位置L相对于第2位置K位于第1位置J的相反侧,在该第3位置L处,该第2门41与第1门31一起封堵开口部50;以及轨道构件61,其包括作为与第1门31卡合的卡合部的槽部62和抵接部63,设置于第2门41,能够使第2门41相对于第1门31在水平方向上滑动。槽部62和抵接部63配置于加工区域110的外侧。
另外,适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加工机械100的滑动机构具备:作为基座构件的第1门31;作为移动体的第2门41,其能够在作为预定方向的水平方向上滑动;以及轨道构件61,其设置于第2门41,以第2门41能够相对于第1门31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方式与第1门31卡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第1门31和第2门4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中的第1门和第2门也可以例如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
另外,本发明中的加工机械并不限于组合机床,例如,既可以是车床,也可以是立式加工中心或卧式加工中心,也可以是可进行工件的附加加工(AM(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加工)和工件的去除加工(SM(减材制造: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加工)的AM/SM混合加工机。
另外,本发明中的滑动机构并不限于加工机械的门,例如,也可适用汽车的门或自动门。
应该认为此次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的点都是例示,并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图在于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具备可开闭的门的加工机械或门等滑动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
21、罩体;26、刀库罩;27、侧罩;31、第1门;32、42、前方门部;33、43、上方门部;34、44、透明窗;37、47、内表面;41、第2门;45、门主体部;46、外表面;48、侧面;49、缺口部;50、开口部;51、前方开口部;52、上方开口部;61、61A、61B、86、轨道构件;62、87、93、93A、93B、97、97A、97B、槽部;63、抵接部;64、64A、64B、第1行驶轮;65、第2行驶轮;66、第1块;67、框架;68、螺栓;69、第2块;70、开口端部;71、盖构件;72、盖主体部;73、迷宫部;76、迷宫构件;80、91、支承构件;81、下部轨道;82、83、84、88、94、94A、94B、98、98A、98B、行驶轮;92、96、顶部轨道;100、加工机械;110、加工区域;115、内部空间;121、122、123、124、125、126、127、128、旋转轴;310、第1范围;320、第2范围;J、第1位置;K、第2位置;L、第3位置。

Claims (6)

1.一种加工机械,其具备:
罩体,其设置有开口部,划分形成加工区域;
第1门,其能够在使所述开口部开口的第1位置和封堵所述开口部的第2位置之间沿着预定方向滑动;
第2门,其从所述加工区域的内侧与所述第1门重叠地配置,能够在使所述开口部开口的所述第1位置与第3位置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滑动,该第3位置相对于所述第2位置位于所述第1位置的相反侧,在该第3位置处,该第2门与所述第1门一起封堵所述开口部;以及
轨道构件,其包括与所述第1门卡合的卡合部,设置于所述第2门,能够使所述第2门相对于所述第1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滑动,
所述卡合部配置于所述加工区域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机械,其中,
所述第2门包括在所述第1门和所述第2门定位到所述第1位置的情况下面对所述第1门的外表面,
所述轨道构件以不从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第1门突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2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机械,其中,
所述卡合部包括开口端部,该开口端部在所述第1门定位到所述第2位置、所述第2门定位到所述第3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第1门相对地配置,朝向沿着所述预定方向的一方向开口,
所述第2门还包括:门主体部,其供所述轨道构件设置;和盖构件,其安装于所述门主体部,封堵所述开口端部所构成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机械,其中,
所述盖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1门延伸、并与所述第1门构成迷宫构造的迷宫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机械,其中,
所述预定方向是水平方向,
所述开口部包括:前方开口部,其配置于所述加工区域的机械前方;和上方开口部,其与所述前方开口部相连,配置于所述加工区域的上方,
所述第2门包括在定位到所述第3位置的情况下封堵所述前方开口部的前方门部和封堵所述上方开口部的上方门部,
所述轨道构件设置于所述前方门部和所述上方门部中的所述前方门部。
6.一种滑动机构,其具备:
基座构件;
移动体,其能够在预定方向上滑动;以及
轨道构件,其设置于所述移动体,以所述移动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预定方向上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基座构件卡合。
CN202080100898.3A 2020-05-14 2020-05-14 加工机械和滑动机构 Pending CN1156668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9223 WO2021229738A1 (ja) 2020-05-14 2020-05-14 加工機械およびスライド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6845A true CN115666845A (zh) 2023-01-31

Family

ID=7852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0898.3A Pending CN115666845A (zh) 2020-05-14 2020-05-14 加工机械和滑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2252A1 (zh)
EP (1) EP4151360A4 (zh)
JP (1) JP7289989B2 (zh)
CN (1) CN115666845A (zh)
WO (1) WO20212297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6975B2 (ja) * 2019-11-29 2023-07-1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支持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13944A1 (de) * 1985-04-18 1986-10-23 Chiron-Werke Gmbh, 7200 Tuttlingen Verkleidung einer werkzeugmaschine
JP3597977B2 (ja) * 1997-08-27 2004-12-08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工作機械
JPH11247536A (ja) * 1998-02-27 1999-09-14 Hou-Tech Co Ltd 引き扉装置
EP1527846B1 (de) * 2003-11-01 2006-02-01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Maschinelle Anordnung zum Bearbeiten von Werkstücken in einem Arbeitsraum mit Arbeitsraumtrennung
JP4534774B2 (ja) * 2005-01-31 2010-09-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装置および当該ドア装置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JP5515358B2 (ja) * 2009-03-27 2014-06-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JP5786659B2 (ja) * 2011-11-07 2015-09-30 豊和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及び工作機械におけるカバー装置
JP5937391B2 (ja) 2012-03-23 2016-06-22 株式会社岡本工作機械製作所 工作機械用開閉扉の摺動案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2252A1 (en) 2023-06-15
EP4151360A1 (en) 2023-03-22
WO2021229738A1 (ja) 2021-11-18
JPWO2021229738A1 (zh) 2021-11-18
JP7289989B2 (ja) 2023-06-12
EP4151360A4 (en) 2023-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9895A (en) Machine tool
US7229395B2 (en) Cover structure of a machine tool
EP1838486B1 (en) Laser machine tool having a y sliding structure with mass balancing means
US9452501B2 (en) Tool magazine and machine using the same
US7232406B2 (en) Tool changer of machine tool
US9302362B2 (en) Door mechanism of machine tool
US6761515B2 (en) Method for lengthening the machining travel of a machine-tool,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ame and machine-tool using such a device
US7063653B2 (en) Horizontal machining center
CN115666845A (zh) 加工机械和滑动机构
CN108367403A (zh) 复合加工装置和复合加工方法
JP2019069492A (ja) 工作機械用カバー及び工作機械
US8307746B2 (en) Machine tool
JP2000061704A (ja) 工作機械のワーク搬出装置
JP2023083237A (ja) レーザ加工機のハウジング及びハウジングを有するレーザ加工機
CN211889433U (zh) 直线模组、工作台及自动化设备
JP4069626B2 (ja) 蛇腹式カバー
JP2020192649A (ja) ピックアンドプレース装置
CN210997698U (zh) 具有立式刀库的工具机
JP4106904B2 (ja) 直動案内軸受装置のスライダー及び直動案内軸受装置
KR20000014034U (ko) 공작기계의 툴 매거진 도어 개폐장치
KR20230084073A (ko) 레이저 가공 기계를 위한 하우징 및 하우징을 갖는 레이저 가공 기계
WO2022259455A1 (ja) 複合加工機
JPH0811035A (ja) 工作機械のドア装置
JPH0685749U (ja) 工作機械のタレット軸窓遮蔽装置
JPH0611741Y2 (ja) 工作機械の移動台の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