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9677B -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9677B
CN115609677B CN202211536896.6A CN202211536896A CN115609677B CN 115609677 B CN115609677 B CN 115609677B CN 202211536896 A CN202211536896 A CN 202211536896A CN 115609677 B CN115609677 B CN 115609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driving
rod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368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09677A (zh
Inventor
赵金峰
江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aoy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aoy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aoy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aoy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368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9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9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9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09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9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02Perforating by punching, e.g. with relatively-reciprocating punch and b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5/0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5/08Means for actuating the cutting member to effect the cut
    • B26D5/086Electric, magnetic, piezoelectric, electro-magne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02Perforating by punching, e.g. with relatively-reciprocating punch and bed
    • B26F1/14Punching tools; Punching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26Means for mounting or adjusting the cutting member;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troke of the cutting member
    • B26D2007/2607Means for mounting or adjusting the cutting member;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troke of the cutting member for mounting die cut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的距离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和多个冲棒;距离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多个滑块;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多个传动组件和多个调节块;通过第一驱动组件的同时调整多个滑块,使得无需逐一对滑块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对冲棒位置调整的效率,通过间隔调整滑块上的调节块,使得第二驱动组件可与调节块传动连接,通过调节块带动冲棒伸缩,使设备换型时冲棒可通过收缩和伸出的方式增减冲棒的数量,无需通过工作人员对于冲棒进行拆卸,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换型的时间,提高设备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形注塑件是一种常见的注塑件,圆柱形注塑件在后续加工时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多个孔位的冲孔,通常圆柱形注塑件上的多个冲孔位置为等分设置,在现有的技术中,冲孔装置对于圆柱形注塑件进行冲孔时,需要不断的对于圆柱形注塑件进行等距的旋转,从而可对圆柱形注塑件进行等距的冲孔,由此来达到冲孔作业的需求,但是此种冲孔方式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孔位,使得加工的效率较低,同时在加工时需要对于工件进行旋转,使得冲孔的位置难以得到保障,影响圆柱形注塑件上的多个孔位之间的距离,使得作业的精度不高。
中国专利CN112140221B公开了一种圆形注塑件模具等分冲孔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多个呈等间距设置的滑动槽,多个所述滑动槽呈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多个所述滑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远离滑动块的一端贯穿支撑座,多个所述滑动块上均设置有滑动孔,多个所述滑动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此专利虽然可对于冲棒的间距进行调节,但是其对工件上的冲孔位置进行转换时,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旋转螺纹柱,在通过螺纹柱带动滑块调整,此种调节方式效率较低,增加了设备在进行换型时需要的时间,同时在对圆柱形注塑件件冲孔时,需要根据冲孔的数量和位置都进行调节,当更换注塑件时,需要减少或者增加冲棒,此专利无法针对冲棒进行数量上的调整,使得设备的适配性较低,在每次换型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于冲棒进行增减,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中国专利CN114570968A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离合器加工的从动盘总成打孔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旋转架、旋转轴、第一旋转驱动电机和若干个钻孔机构,旋转轴的周测设置有若干个延伸架,所有延伸架上均设置有导向槽,每个导向槽上均设置有滑动座和丝杆,丝杆与滑动座螺纹配合,所有丝杆均与旋转轴传动连接,钻孔机构安装于滑动座的底部,本申请在从动盘被固定后,通过第一旋转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旋转轴带动所有丝杆,通过丝杆使得滑动座沿导向槽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钻孔机构,使钻孔机构对从动盘进打孔作业,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此结构可通过调节滑动座在导向槽上的位置来匹配不同直径的从动盘,提高设备适配性。然而,此专利由于钻孔机构3只能一直处于竖直放置,无法收缩至水平,导致其整体体积较大,无法实现设备小型化,不利于设备的运输搬运,降低了运输效率,此外,由于钻孔机构3一直暴露在外,也在运输过程中也及其容易损坏,安全性较低。同时呢,钻孔机构3在长期工作时,其容易出现摇摆现象,稳定性一般,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通过第一驱动组件的同时调整多个滑块,使得无需逐一对滑块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对冲棒位置调整的效率,通过间隔调整滑块上的调节块,使得第二驱动组件可与调节块传动连接,通过调节块带动冲棒伸缩,使设备换型时冲棒可通过收缩和伸出的方式增减冲棒的数量,无需通过工作人员对于冲棒进行拆卸,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换型的时间,提高设备的适配性。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和多个冲棒;距离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多个滑块;壳体为圆盘状结构,壳体的底部上设置有与冲棒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一滑槽,多个第一滑槽均等间距环绕于壳体的轴线布置,且每个第一滑槽均沿壳体的径向设置;滑块的数量与冲棒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滑块能滑动的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一驱动组件位于壳体的中央,且每个滑块均与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每个滑块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滑槽平行的第二滑槽,每个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第一滑槽连通的安装孔,冲棒能竖直方向滑动的位于安装孔内;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多个传动组件和多个用于分别调节冲棒在滑块上高度的调节块,传动组件和调节块的数量均与滑块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驱动组件位于壳体的边缘,每个调节块均与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调节块在滑块上滑动;调节块能滑动的位于滑块的第二滑槽上,当调节块向壳体的中央滑动时,冲棒从安装孔内伸出,当调节块向远离壳体的中央的一侧滑动时,冲棒收缩至安装孔内;传动组件位于调节块和第二驱动组件之间,传动组件用于连接和断开调节块与第二驱动组件之间的传动。
优选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一旋转驱动电机、驱动块、四个导柱和多个第一连接杆,第一丝杆呈竖直状态能转动的位于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且第一丝杆位于壳体的中央,四个导柱均呈竖直状态分别位于第一丝杆的旁侧,且四个导柱的轴线均与第一丝杆的轴线平行,第一旋转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壳体的顶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壳体的顶部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驱动块套设于第一丝杆和四个导柱上,驱动块与第一丝杆螺纹配合,驱动块与四个导柱滑动配合,第一连接杆的数量与滑块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于滑块的顶部和驱动块铰接。
优选的,调节块包括滑动板和两个侧板,滑动板能滑动的位于滑块的第二滑槽上,两个侧板分别连接于滑动板的两侧,且滑动板位于两个侧板上远离壳体中央的一侧,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呈倾斜的第三滑槽,每个冲棒的顶部均设置呈水平状态的滑动杆,滑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上的第三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的,滑块上还设置有安装架和第二丝杆,安装架固定连接于驱动块的顶部,第二丝杆呈水平状态能转动的位于安装架内,且第二丝杆上远离第一丝杆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延伸段可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第二滑槽位于安装架的内壁上,滑动板套设于第二丝杆上,且滑动板与第二丝杆螺纹配合。
优选的,每个滑动上的第二丝杆的延伸段均为六棱柱结构,壳体的内部边缘设置有与滑块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安装板,每个安装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驱动杆,驱动杆也为六棱柱结构,且驱动杆的轴线与第二丝杆的轴线同轴设置,每个驱动杆均与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传动组件包括空心的六棱柱状的套管,套管能够沿驱动杆的轴线进行伸缩。
优选的,每个传动组件上还包括弹性件、电磁块和铁块,铁块固定连接于套管上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弹性件套设于驱动杆上,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套管和安装板固定连接,电磁块固定连接于安装板上,电磁块与外部电源连接,当电磁块通电时,电磁块与铁块磁性连接。
优选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齿圈、支撑架、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齿圈套设于壳体的内部,传动轴呈竖直状态能转动的位于齿圈的旁侧,第一齿轮套设于传动轴上,且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支撑架位于传动轴的上方,第二旋转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且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支撑架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有驱动杆均与齿圈传动连接。
优选的,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数量与安装板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旋转轴,旋转轴呈竖直状态可转动的位于安装板与齿圈之间,旋转轴的底部套设有第二齿轮,每个旋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均与齿圈啮合连接,旋转轴的顶部套设于第一锥齿轮,驱动杆上远离滑块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有与第一连接杆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杆,安装座套设于第一丝杆的底部,且安装座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其中一端与安装座铰接,第二连接杆的另外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中部铰接。
优选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监测驱动块移动距离的传感器。
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的同时调整多个滑块,使得无需逐一对于滑块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对于冲棒位置调整的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因更换注塑件所需的换型时间;2.本发明通过间隔调整滑块上的调节块,使得第二驱动组件与调节块传动连接,通过调节块带动冲棒的伸缩,使得在换型时冲棒可通过收缩和伸出的方式对于冲棒的数量进行调整,从而无需通过工作人员对于冲棒进行拆卸,由此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换型的时间,提高设备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的顶视图;
图3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中距离调节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中壳体内部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中距离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中滑块和调节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中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中调节块和冲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中第二驱动组件的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13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14是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0中E处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为:1-壳体;11-第一滑槽;12-冲棒;121-滑动杆;13-安装板;131-驱动杆;1311-第二锥齿轮;14-传感器;2-距离调节机构;21-第一驱动组件;211-第一丝杆;212-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3-驱动块;2131-第一连接杆;214-导柱;215-安装座;2151-第二连接杆;22-滑块;221-安装孔;222-安装架;2221-第二滑槽;223-第二丝杆;2231-延伸段;3-高度调节机构;31-第二驱动组件;311-齿圈;312-支撑架;3121-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3-传动轴;3131-第一齿轮;314-旋转轴;3141-第一锥齿轮;3142-第二齿轮;32-传动组件;321-套管;3211-弹性件;3212-铁块;322-电磁块;33-调节块;331-滑动板;332-侧板;3321-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2、高度调节机构3和多个冲棒12;距离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1和多个滑块22;壳体1为圆盘状结构,壳体1的底部上设置有与冲棒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一滑槽11,多个第一滑槽11均等间距环绕于壳体1的轴线布置,且每个第一滑槽11均沿壳体1的径向设置;滑块22的数量与冲棒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滑块22能滑动的位于第一滑槽11内;第一驱动组件21位于壳体1的中央,且每个滑块22均与第一驱动组件21传动连接;每个滑块22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1平行的第二滑槽2221,每个滑块22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1连通的安装孔221,冲棒12能竖直方向滑动的位于安装孔221内;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1、多个传动组件32和多个用于分别调节冲棒12在滑块22上高度的调节块33,传动组件32和调节块33的数量均与滑块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驱动组件31位于壳体1的边缘,每个调节块33均与第二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31用于带动调节块33在滑块22上滑动;调节块33能滑动的位于滑块22的第二滑槽2221上,当调节块33向壳体1的中央滑动时,冲棒12从安装孔221内伸出,当调节块33向远离壳体1的中央的一侧滑动时,冲棒12收缩至安装孔221内;传动组件32位于调节块33和第二驱动组件31之间,传动组件32用于连接和断开调节块33与第二驱动组件31之间的传动。
当需要调节冲棒12的位置时,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组件21,第一驱动组件21同时带动多个滑块22,使得所有滑块22分别沿多个第一滑槽11进行滑动,通过滑块22的移动带动其安装孔221内的冲棒12,由于多个第一滑槽11均等间距环绕于壳体1的轴线,且每个第一滑槽11均沿壳体1的径向设置,使得冲棒12可针对不同直径的圆柱形注塑件进行等间距的位置调整,再通过直线驱动器带动壳体1向圆柱形注塑件下压,直线驱动器优选为液压缸或者气缸,通过壳体1带动多个冲棒12同时对于圆柱形注塑件进行等分冲孔,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1的同时调整多个滑块22,使得无需逐一对于滑块22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对于冲棒12位置调整的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因更换注塑件所需的换型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适配性,当需要对于冲棒12的数量进行调整时,先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1带动所有滑块22移动至壳体1的边缘,滑块22的移动带动了调节块33的移动,当滑块22移动至第二驱动组件31的旁侧时启动传动组件32,通过传动组件32连接需要调节冲棒12高度的调节块33和第二驱动组件31之间的传动,无需调节冲棒12高度的调节块33则与第二驱动组件31断开,此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1带动调节块33在滑块22的第二滑槽2221上滑动,当需要增加壳体1上的冲棒12的数量时,调节块33沿第二滑槽2221向壳体1的中央滑动,冲棒12被调节块33带动从安装孔221内伸出并穿过第一滑槽11,当需要减少壳体1上的冲棒12的数量时,调节块33沿第二滑槽2221向远离壳体1的中央的一端滑动,冲棒12被调节块33带动收缩至安装孔221内,通过上述调整方式对于壳体1下方的冲棒12的数量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通过直线驱动器带动壳体1,通过壳体1带动冲棒12对于圆柱形的注塑件的表面进行等分冲孔作业,上述调整是通过间隔调整滑块22上的调节块33的方式,已满足等分冲孔的作业需求,通过传动组件32灵活的断开和连接调节块33与第二驱动组件31之间的传动,使得设备还可用于不同间距的冲孔作业,由此可更进一步的提高设备的适配性,使得在换型时冲棒12可通过收缩和伸出的方式对于冲棒12的数量进行调整,从而无需通过工作人员对于冲棒12进行拆卸,由此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换型的时间。
如图3至图6、图11和图14所示:第一驱动组件21包括第一丝杆211、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驱动块213、四个导柱214和多个第一连接杆2131,第一丝杆211呈竖直状态能转动的位于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且第一丝杆211位于壳体1的中央,四个导柱214均呈竖直状态分别位于第一丝杆211的旁侧,且四个导柱214的轴线均与第一丝杆211的轴线平行,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顶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贯穿通过壳体1的顶部与第一丝杆211固定连接,驱动块213套设于第一丝杆211和四个导柱214上,驱动块213与第一丝杆211螺纹配合,驱动块213与四个导柱214滑动配合,第一连接杆2131的数量与滑块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接杆2131的两端分别于滑块22的顶部和驱动块213铰接。
通过启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带动了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211的转动,通过第一丝杆211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螺纹配合的驱动块213,使得驱动块213沿四个导柱214的轴线进行滑动,四个导柱214起到对于驱动块213进行导向的作用,驱动块213的移动会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一连接杆2131,通过第一连接杆2131带动了与其铰接的滑块22,使得滑块22沿第一滑槽11进行滑动,当驱动块213向第一丝杆211的底部移动时,第一连接杆2131拉动滑块22沿第一滑槽11向第一丝杆211的方向滑动,当驱动块213向第一丝杆211的底板移动时,第一连接杆2131推动滑块22沿第一滑槽11向远离第一丝杆211的一端滑动,从而由此带动滑块22的安装孔221内的冲棒12,使得冲棒12可针对不同直径的圆柱形注塑件进行调整,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1的同时调整多个滑块22,使得无需逐一对于滑块22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对于冲棒12位置调整的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因更换注塑件所需的换型时间,通过第一丝杆211上的驱动块213与其螺纹配合,使得驱动块213具有自锁的特性,使得驱动块213在被第一丝杆211调节完位置后可保持固定,使得滑块22的位置得到保障,确保滑块22上的冲棒12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如图3至图9所示:调节块33包括滑动板331和两个侧板332,滑动板331能滑动的位于滑块22的第二滑槽2221上,两个侧板332分别连接于滑动板331的两侧,且滑动板331位于两个侧板332上远离壳体1中央的一侧,两个侧板332上均设置有呈倾斜的第三滑槽3321,每个冲棒12的顶部均设置呈水平状态的滑动杆121,滑动杆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332上的第三滑槽3321滑动配合。
当调节块33的滑动板331沿第二滑槽2221向壳体1的中央滑动时,滑动板331的移动带动了与其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板332,通过两个侧板332的滑动带动了第三滑槽3321,通过第三滑槽3321的移动带动了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杆121,使得滑动杆121沿第三滑槽3321进行滑动,由于冲棒12能滑动的位于安装孔221内,通过滑动杆121的移动带动了冲棒12从安装孔221内伸出并穿过第一滑槽11,当调节块33向反方向滑动时,冲棒12回到安装孔221内,通过调节块33在滑块22上的移动,就可对于冲棒12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对于冲棒12的数量进行增减,通过滑动板331位于两个侧板332上远离壳体1中央的一侧,使得滑块22在靠近壳体1的中央的位置时,调节块33的移动不会受到干涉,避免调节块33与壳体1中第一驱动组件21的接触,从而可以更好的利用调节块33的位移,合理的利用空间。
如图3至图9、图13所示:滑块22上还设置有安装架222和第二丝杆223,安装架222固定连接于驱动块213的顶部,第二丝杆223呈水平状态能转动的位于安装架222内,且第二丝杆223上远离第一丝杆21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2231,延伸段2231可通过传动组件32与第二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第二滑槽2221位于安装架222的内壁上,滑动板331套设于第二丝杆223上,且滑动板331与第二丝杆223螺纹配合。
当传动组件32使得第二驱动组件31与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连接后,第二驱动组件31可带动第二丝杆223转动,通过第二丝杆223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螺纹配合的滑动板331,使得滑动板331沿第二滑槽2221进行滑动,从而通过滑动板331带动第三滑槽3321,第三滑槽3321带动冲棒12进行升降,由此来调节冲棒12的数量,由于第二丝杆223与滑动板331螺纹配合具有自锁的特性,使得滑动板331在调节完成后可通过自锁保持其位置固定,确保冲棒12在调节后可稳定的位于壳体1的下方或安装孔221内,从而方便对于冲棒12的数量进行调节。
如图3至图5、图12和图13所示:每个滑动上的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均为六棱柱结构,壳体1的内部边缘设置有与滑块22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安装板13,每个安装板13的顶部均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驱动杆131,驱动杆131也为六棱柱结构,且驱动杆131的轴线与第二丝杆223的轴线同轴设置,每个驱动杆131均与第二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传动组件32包括空心的六棱柱状的套管321,套管321能够沿驱动杆131的轴线进行伸缩。
通过安装板13支撑驱动杆131,当需要对于冲棒12的数量进行调节时,第一驱动组件21会带动滑块22向壳体1的边缘滑动,直至滑块22移动至第一滑槽11上远离第一丝杆211的一端,此时通过滑动套管321断开和连接第二丝杆223与驱动杆131之间的传动,当套管321沿驱动杆131的轴线向靠近滑块22的一端移动时,此时第二丝杆223上的延伸段2231与驱动杆131传动连接,当套管321沿驱动杆131的轴线向远离滑块22的一端移动时,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无法与驱动杆131传动连接,使得需调节冲棒12高度的调节块33可被第二丝杆223带动,通过调节块33带动冲棒12的伸缩,由此来增加或者减少冲棒12的数量,提高设备的适配性,通过套管321、驱动杆131和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均为六棱柱结构,使得套管321在驱动杆131上滑动时可保持动力的传递,已确保第二丝杆223可被驱动杆131带动。
如图3至图5、图12和图13所示:每个传动组件32上还包括弹性件3211、电磁块322和铁块3212,铁块3212固定连接于套管321上靠近安装板13的一端,弹性件3211套设于驱动杆131上,且弹性件3211的两端分别与套管321和安装板13固定连接,电磁块322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3上,电磁块322与外部电源连接,当电磁块322通电时,电磁块322与铁块3212磁性连接。
当需要调节套管321的位置时,通过外部电源与电磁块322通电,使得电磁块322具有磁性,通过磁性吸附铁块3212向其移动,铁块3212会带动套管321沿驱动杆131的轴线向安装板13移动,直至铁块3212与电磁块322吸附,此时弹性件3211被压缩,同时套管321的移动使得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无法与驱动杆131保持传动连接,当电磁块322断开与外部的电源时,电磁块322失去磁性,弹性架的复位会带动铁块3212,铁块3212带动套管321沿驱动杆131的轴线向远离安装板13的一端移动,从而使得套管321上远离安装板13的一端与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连接,使得驱动杆131可带动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转动,通过第二丝杆223带动调节块33,通过调节块33带动冲棒12进行伸缩,由此来增加或者减少冲棒12的数量,以提高设备的适配性。
如图3至图5、图10、图12、图13和图15所示:第二驱动组件31包括齿圈311、支撑架312、传动轴313、第一齿轮3131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21,齿圈311套设于壳体1的内部,传动轴313呈竖直状态能转动的位于齿圈311的旁侧,第一齿轮3131套设于传动轴313上,且第一齿轮3131与齿圈311啮合连接,支撑架312位于传动轴313的上方,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21固定连接于支撑架312,且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21的输出轴贯穿通过支撑架312与传动轴313固定连接,所有驱动杆131均与齿圈311传动连接。
通过启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21,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21的输出轴带动了与其固定连接的传动轴313,传动轴313的转动带动了第一齿轮3131,第一齿轮3131带动了齿圈311的转动,通过齿圈311的转动带动了所有驱动杆131,从而使得多个安装板13上的驱动杆131可同步带动多个第二丝杆223,通过第二丝杆223带动调节块33的滑动,通过调节块33带动需要调节高度的冲棒12,由此来增加或者减少冲棒12的数量,以提高设备的适配性,从而无需通过工作人员对于冲棒12进行拆卸,由此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换型的时间。
如图3至图5、图10、图12、图13和图15所示:第二驱动组件31还包括数量与安装板13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旋转轴314,旋转轴314呈竖直状态可转动的位于安装板13与齿圈311之间,旋转轴314的底部套设有第二齿轮3142,每个旋转轴314上的第二齿轮3142均与齿圈311啮合连接,旋转轴314的顶部套设于第一锥齿轮3141,驱动杆131上远离滑块22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1311,第二锥齿轮1311与第一锥齿轮3141啮合连接。
通过齿圈311的转动可同步带动多个第二齿轮3142的转动,第二齿轮3142的转动带动了旋转轴314的转动,旋转轴314的转动带动了第一锥齿轮3141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3141的转动带动了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311,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1311带动驱动杆131的转动,再配合传动组件32带动第二丝杆223与驱动杆131的连接,使得驱动杆131可带动第二丝杆223的转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1同步带带动多个驱动杆131,驱动杆131带动第二丝杆223,第二丝杆223带动调节块33,调节块33带动冲棒12的伸缩,由此来提高对于加或者减少冲棒12的数量的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换型的时间。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驱动组件21包括安装座215和有与第一连接杆213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杆2151,安装座215套设于第一丝杆211的底部,且安装座215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151的其中一端与安装座215铰接,第二连接杆2151的另外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31的中部铰接。
通过安装座215和第二连接杆2151的设置,使得驱动块213在沿导柱214的轴线进行滑动时,驱动块213会带动第一连接杆2131,第一连接杆2131的中部会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连接杆2151,使得第二连接杆2151以其与安装座215的铰接点为圆心进行摆动,由此使得第一连接杆2131对于滑块22的推动和拉动更加的稳定,同时可增加第一连接杆2131和驱动块213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延长第一连接杆2131的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11所示: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监测驱动块213移动距离的传感器14。
通过传感器14对于驱动块213在第一丝杆211上的滑动距离进行监测,监测的结构会发送信号给后端的控制器,通过后端的控制器对于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进行控制,通过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带动第一丝杆211转动,通过第一丝杆211调节驱动块213的位置,从而方便调节由驱动块213带动的滑块22,由此来对滑块22上的冲棒12的位置进行精确的调节,以提高对于圆柱形注塑件的加工精度,传感器14优选为距离传感器14。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

1.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2)、高度调节机构(3)和多个冲棒(12);
距离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1)和多个滑块(22);
壳体(1)为圆盘状结构,壳体(1)的底部上设置有与冲棒(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一滑槽(11),多个第一滑槽(11)均等间距环绕于壳体(1)的轴线布置,且每个第一滑槽(11)均沿壳体(1)的径向设置;
滑块(22)的数量与冲棒(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滑块(22)能滑动的位于第一滑槽(11)内;
第一驱动组件(21)位于壳体(1)的中央,且每个滑块(22)均与第一驱动组件(21)传动连接;
每个滑块(22)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1)平行的第二滑槽(2221),每个滑块(22)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第一滑槽(11)连通的安装孔(221),冲棒(12)能竖直方向滑动的位于安装孔(221)内;
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1)、多个传动组件(32)和多个用于分别调节冲棒(12)在滑块(22)上高度的调节块(33),传动组件(32)和调节块(33)的数量均与滑块(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第二驱动组件(31)位于壳体(1)的边缘,每个调节块(33)均与第二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31)用于带动调节块(33)在滑块(22)上滑动;
调节块(33)能滑动的位于滑块(22)的第二滑槽(2221)上,当调节块(33)向壳体(1)的中央滑动时,冲棒(12)从安装孔(221)内伸出,当调节块(33)向远离壳体(1)的中央的一侧滑动时,冲棒(12)收缩至安装孔(221)内;
传动组件(32)位于调节块(33)和第二驱动组件(31)之间,传动组件(32)用于连接和断开调节块(33)与第二驱动组件(31)之间的传动;
第一驱动组件(21)包括第一丝杆(211)、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驱动块(213)、四个导柱(214)和多个第一连接杆(2131),第一丝杆(211)呈竖直状态能转动的位于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且第一丝杆(211)位于壳体(1)的中央,四个导柱(214)均呈竖直状态分别位于第一丝杆(211)的旁侧,且四个导柱(214)的轴线均与第一丝杆(211)的轴线平行,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顶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贯穿通过壳体(1)的顶部与第一丝杆(211)固定连接,驱动块(213)套设于第一丝杆(211)和四个导柱(214)上,驱动块(213)与第一丝杆(211)螺纹配合,驱动块(213)与四个导柱(214)滑动配合,第一连接杆(2131)的数量与滑块(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连接杆(2131)的两端分别于滑块(22)的顶部和驱动块(213)铰接;
调节块(33)包括滑动板(331)和两个侧板(332),滑动板(331)能滑动的位于滑块(22)的第二滑槽(2221)上,两个侧板(332)分别连接于滑动板(331)的两侧,且滑动板(331)位于两个侧板(332)上远离壳体(1)中央的一侧,两个侧板(332)上均设置有呈倾斜的第三滑槽(3321),每个冲棒(12)的顶部均设置呈水平状态的滑动杆(121),滑动杆(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332)上的第三滑槽(3321)滑动配合;
滑块(22)上还设置有安装架(222)和第二丝杆(223),安装架(222)固定连接于驱动块(213)的顶部,第二丝杆(223)呈水平状态能转动的位于安装架(222)内,且第二丝杆(223)上远离第一丝杆(21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段(2231),延伸段(2231)可通过传动组件(32)与第二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第二滑槽(2221)位于安装架(222)的内壁上,滑动板(331)套设于第二丝杆(223)上,且滑动板(331)与第二丝杆(223)螺纹配合;
每个滑动上的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均为六棱柱结构,壳体(1)的内部边缘设置有与滑块(22)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安装板(13),每个安装板(13)的顶部均设置有呈水平状态的驱动杆(131),驱动杆(131)也为六棱柱结构,且驱动杆(131)的轴线与第二丝杆(223)的轴线同轴设置,每个驱动杆(131)均与第二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传动组件(32)包括空心的六棱柱状的套管(321),套管(321)能够沿驱动杆(131)的轴线进行伸缩;
每个传动组件(32)上还包括弹性件(3211)、电磁块(322)和铁块(3212),铁块(3212)固定连接于套管(321)上靠近安装板(13)的一端,弹性件(3211)套设于驱动杆(131)上,且弹性件(3211)的两端分别与套管(321)和安装板(13)固定连接,电磁块(322)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3)上,电磁块(322)与外部电源连接,当电磁块(322)通电时,电磁块(322)与铁块(3212)磁性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31)包括齿圈(311)、支撑架(312)、传动轴(313)、第一齿轮(3131)和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21),齿圈(311)套设于壳体(1)的内部,传动轴(313)呈竖直状态能转动的位于齿圈(311)的旁侧,第一齿轮(3131)套设于传动轴(313)上,且第一齿轮(3131)与齿圈(311)啮合连接,支撑架(312)位于传动轴(313)的上方,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21)固定连接于支撑架(312),且第二旋转驱动电机(3121)的输出轴贯穿通过支撑架(312)与传动轴(313)固定连接,所有驱动杆(131)均与齿圈(311)传动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31)还包括数量与安装板(13)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旋转轴(314),旋转轴(314)呈竖直状态可转动的位于安装板(13)与齿圈(311)之间,旋转轴(314)的底部套设有第二齿轮(3142),每个旋转轴(314)上的第二齿轮(3142)均与齿圈(311)啮合连接,旋转轴(314)的顶部套设于第一锥齿轮(3141),驱动杆(131)上远离滑块(22)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轮(1311),第二锥齿轮(1311)与第一锥齿轮(3141)啮合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21)包括安装座(215)和有与第一连接杆(213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杆(2151),安装座(215)套设于第一丝杆(211)的底部,且安装座(215)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151)的其中一端与安装座(215)铰接,第二连接杆(2151)的另外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31)的中部铰接;
当传动组件(32)使得第二驱动组件(31)与第二丝杆(223)的延伸段(2231)连接后,第二驱动组件(31)可带动第二丝杆(223)转动,通过第二丝杆(223)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螺纹配合的滑动板(331),使得滑动板(331)沿第二滑槽(2221)进行滑动,从而通过滑动板(331)带动第三滑槽(3321),第三滑槽(3321)带动冲棒(12)进行升降,由此来调节冲棒(12)的数量,由于第二丝杆(223)与滑动板(331)螺纹配合具有自锁的特性,使得滑动板(331)在调节完成后可通过自锁保持其位置固定,确保冲棒(12)在调节后可稳定的位于壳体(1)的下方或安装孔(221)内,从而方便对于冲棒(12)的数量进行调节;
通过安装座(215)和第二连接杆(2151)的设置,使得驱动块(213)在沿导柱(214)的轴线进行滑动时,驱动块(213)会带动第一连接杆(2131),第一连接杆(2131)的中部会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连接杆(2151),使得第二连接杆(2151)以其与安装座(215)的铰接点为圆心进行摆动,由此使得第一连接杆(2131)对于滑块(22)的推动和拉动更加的稳定,同时可增加第一连接杆(2131)和驱动块(213)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延长第一连接杆(2131)的使用寿命;
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监测驱动块(213)移动距离的传感器(14)。
CN202211536896.6A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Active CN115609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6896.6A CN115609677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6896.6A CN115609677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9677A CN115609677A (zh) 2023-01-17
CN115609677B true CN115609677B (zh) 2023-05-30

Family

ID=84880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36896.6A Active CN115609677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967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061371U (zh) * 2019-04-27 2020-02-14 江苏利民纸品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集废料的纸板打孔机
CN211541491U (zh) * 2020-01-15 2020-09-22 天津市兰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瓦楞纸生产加工用打孔装置
CN211967736U (zh) * 2020-04-08 2020-11-20 徐宏声 一种服装制作用打孔机装置
CN111452131B (zh) * 2020-05-28 2021-10-01 新昌县才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布打孔设备
CN213829031U (zh) * 2020-09-21 2021-07-30 黑龙江东方学院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辅助固定装置
CN213674439U (zh) * 2020-11-16 2021-07-13 常州登鑫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打孔装置
CN114570968A (zh) * 2022-03-14 2022-06-03 浙江亿嘉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离合器加工的从动盘总成打孔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9677A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69964A (en) Tire vulcanizer
CN112139410B (zh) 一种辗环机芯辊和锥辊一体化结构
CN105312377A (zh) 一种内胆四道折弯设备
CN115609677B (zh) 一种用于圆柱形注塑件的等分冲孔装置
CN107824737A (zh) 一种车架摇摆式单轴铆钉安装设备
CN207273175U (zh) 一种机械制作模具放置装置
US3794542A (en) Stitching apparatus for tire drum building machines
CN116748442A (zh) 一种同步带轮的锻造设备及其锻造工艺
CN106238586A (zh) 一种模具旋转锁紧机构
CN103963330A (zh) 一种高精度乘用轮胎二次法成型机
CN209682016U (zh) 一种移动工装的伸缩机构
CN112024881A (zh) 一种3d打印设备用自由度打印基台的驱动装置
KR200343972Y1 (ko) 타이어의 성형 드럼
CN22097048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固定模具
CN211842990U (zh) 一种快速换装的齿轮传动脱螺纹结构
CN110767976A (zh) 全自动化5g滤波器腔体生产工艺
CN116572462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机
CN218999705U (zh) 一种拉链穿头机模具
CN109605811B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具用夹持装置
CN107962171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生产的智能型重力增压铸造设备
CN22046455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模架定位装置
CN215823937U (zh) 一种钢丝加工用拉伸装置
CN220330771U (zh) 一种机械零件用打磨装置
CN111558811B (zh) 一种冶金铸造连接件生产工艺
CN216828080U (zh) 一种工程机械零件便于调节的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