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2886A - 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2886A
CN115592886A CN202210864234.5A CN202210864234A CN115592886A CN 115592886 A CN115592886 A CN 115592886A CN 202210864234 A CN202210864234 A CN 202210864234A CN 115592886 A CN115592886 A CN 115592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old
layer
optic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42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天恕
吴彦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ESIGHT OPTICAL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ESIGHT OPTIC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ESIGHT OPTICAL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ESIGHT OPTICAL (XIAM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59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2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42Mounting of moulds; Mould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29C2045/1415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using vacuum or s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其将至少一气流通道配置于模仁上,该气流通道具有第一通道开口及第二通道开口。将该模仁置入于模具装置内,将第一通道开口对应组装于该模具装置;将至少一薄膜组件结合于该模仁上,当第一通道开口及模具装置进行抽气时,第二通道开口对应吸附固定该薄膜组件;将至少一成型材料灌注结合成型于该薄膜组件上形成灌注成型体,以便获得已结合薄膜物件,以改善现有市面上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无法提供简化加工作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transparent)、半透明(semi-transparent)或非透明(non-transparent)物件构造(article structure)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结合薄膜(film-combined)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适用于制造各种成型构造、各种壳体构造(housing structure)或各种光学透镜装置(optical lens device)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出成形模具装置及其物件,例如:美国专利第US-5098281号之“Injection mold capable of shearing film gate within mold”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射出成形模具装置。该射出成形模具装置具有一射出成形模具,且该射出成形模具主要包含一模穴(mold cavity)、一树脂薄膜浇口(film gate of resin)及一浇口刀(gatecutter)。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之该模穴包含一模件(die),而该模件具有一搪孔(bore),且该搪孔具有一轴心(axis)及一直径(diameter)。该树脂薄膜浇口形成于该射出成形模具内,且其利用该浇口刀之单独移动(movement)方式进行该树脂薄膜浇口之剪切动作(shearing)。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之该浇口刀具有一台阶式圆柱形状(steppedcylindrical form),而该台阶式圆柱形状具有一主圆柱体部(main cylindricalportion)及一共柱端圆柱体部(coaxial end cylindrical portion),且该主圆柱体部具有一较大直径及该共柱端圆柱体部具有一较小直径。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之该射出成形模具在关闭时,将该共柱端圆柱体部置入对抵于该模件(confronting die)之搪孔内,并在该共柱端圆柱体部及已对抵模件之搪孔之间保留形成一环状间隙(annular gap),且该环状间隙具有一径向尺寸(radial size),且该径向尺寸形成一浇口厚度(gate thickness)。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将置入于该已对抵模件之搪孔内之该浇口刀(共柱端圆柱体部)之部分之一外周缘面(outer peripheral surface)则形成为一浇口区(gateland)。
前述专利第US-5098281号之该射出成形模具仅采用该模穴、树脂薄膜浇口及浇口刀之构造及其如何操作射出成形作业而已,其并非可用以进行选择结合薄膜及射出成形产品(例如:制造塑料产品或其类似特性产品)。
现有的另一制备共聚物吹制薄膜之方法及其物件,例如:美国专利第 US-5658526号之“Method to prepare blown films of vinyl aromatic/conjugated diolefinblock copolymer”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制备乙烯芳香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吹制薄膜之方法。该制备乙烯芳香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吹制薄膜之方法采用一圆形模具(circular die)。
前述专利第US-5658526号之该共聚物吹制薄膜之方法包含:首先,提供一嵌段共聚物组合物(elastomeric composition),且该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一个乙烯芳香烃嵌段(block copolymer of vinyl aromatic)及至少一个共轭二烯嵌段(conjugatedblock copolymer)。
前述专利第US-5658526号之该共聚物吹制薄膜之方法包含:接着,将该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熔化(melting)于一挤压机或一押出机(extruder)内,以便获得一已熔化之嵌段共聚物组合物。
前述专利第US-5658526号之该共聚物吹制薄膜之方法包含:接着,将该已熔化之嵌段共聚物组合物自该挤压机通过该圆形模具,而该圆形模具包含一圆形出口及一锥形通道,且该锥形通道引导至该圆形出口,且该圆形出口具有一开口宽度,其约2.28×10-2英寸,且该锥形通道具有一线性缩小锥形,其长度约 1英寸,且该线性缩小锥形自一中心远离该圆形出口之一中心形成一角度,自该圆形出口垂直之线条其角度约10°,且该模具具有一气压源(source of gas pressure),且该气压源为该圆形出口之内。
前述专利第US-5658526号之该共聚物吹制薄膜之方法包含:接着,利用一冷却气流(cooling gas stream)冷却已通过模具之已挤压组合物(extruded composition)。
前述专利第US-5658526号之该制备乙烯芳香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吹制薄膜之方法仅采用该圆形模具及其如何操作吹制薄膜作业而已,其并非可用以进行选择结合薄膜及射出成形产品(例如:制造塑料产品或其类似特性产品)。
现有的另一含薄膜之成形物品及其成形方法,例如:专利合作条约(PCT) 第WO-2014/203917号之“Film,film molding method,mold,molding comprising film,andmolding method therefor”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薄膜、一种薄膜成形方法、一种薄膜成形用模具、一种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及其成形方法。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之该薄膜成形用模具包含一下模、一上模及一固定框,而该下模具有一凸部,且该上模具有一推压构件,且在合模时该推压构件位于该凸部之一外侧。另外,该固定框将一薄膜固定在该上模及下模之间,利用该薄膜成形用模具将该薄膜形成一预定立体形状。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之该薄膜成形方法采用该成形用模具,其包含加热步骤、初次赋形步骤及二次赋形步骤。于该加热步骤中在该上模之推压物件后退的状态下,将该薄膜固定于该固定框后进行加热而软化。于该初次赋形步骤中在该上模及下模进行合模时,利用该推压物件至少在该凸部之外侧前进推压该薄膜,以便进行初次赋形。于该二次赋形步骤中利用该上模侧所导入气体的压力,在合模后于该凸部之外侧至少于该下模之凸部之外侧对该薄膜进行二次赋形。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之该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之成形方法:将该薄膜之一表面进行印刷,且相对于该薄膜之表面,于该薄膜之一相反侧具有一硬涂层,以便形成一硬涂层薄膜。该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之成形方法包含:加工步骤、嵌入步骤及成形步骤。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于该加工步骤中对应一射出成形模具之一腔体形状进行该硬涂层薄膜之加工。于该嵌入步骤中在该射出成形模具之一腔体内将该硬涂层薄膜嵌入,如此该硬涂层面接触于该腔体而形成一薄膜基材。于该成形步骤中利用射出成形方式将该薄膜基材一体化于一射出成形材料,以便成形为一成形物品。
前述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之该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及其成形方法仅采用该下模、上模及固定框之构造及其如何制作包含薄膜之成形物品作业而已,其并非可用以进行选择结合薄膜及射出成形产品(例如:制造塑料产品或其类似特性产品)。
现有的另一PC薄膜控制面板之制作方法及其成型模具,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I298288号之“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之制作方法及其成型模具”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之制作方法及其成型模具。
前述专利第TW-I298288号之该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之制作方法包含:准备一PC薄膜雏板步骤,而该PC薄膜雏板包含一外层面及一内层面,且该PC 薄膜雏板于预定功能操作及状态显示位置处适当凸起形成数个状态窗口,再将一预定图案或一预定文字印刷于该PC薄膜雏板之外层面之一预定位置上。
前述专利第TW-I298288号之该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之制作方法包含:贴覆一双面胶步骤,并于该PC薄膜雏板之内层面上贴覆该双面胶,且于该双面胶上配置具有一离型纸,以形成一已贴覆双面胶之PC薄膜雏板,以便在该离型纸撕下后,将该双面胶贴覆于一物体预定表面上。
前述专利第TW-I298288号之该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之制作方法包含:加热塑型步骤,将该已贴覆双面胶之PC薄膜雏板置入一成型模具中进行加热塑型,且该成型模具适当具有一预定曲面,以便将该已贴覆双面胶之PC薄膜雏板适当成型为一预定曲面,以形成一曲面PC薄膜雏板。
前述专利第TW-I298288号之该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之制作方法包含:自成型模具脱膜成品步骤,将该曲面PC薄膜雏板自该成型模具进行适当脱膜,即可获得一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
前述专利第TW-I298288号之该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之成型模具包含一母模及一公模,且该母模适当对合于该公模。该母模选择由一金属材质所制成,而该母模具有一内模面,且将该内模面适当成型为一预定曲面。
前述专利第TW-I298288号之该公模选择由一导热系数较佳之金属所制成,而该公模具有一外模面,且将该外模面适当成型为一预定曲面,且该公模之外模面对合于该母模之内模面,且该公模于一预定位置适当设置至少一加热孔。
然而,前述专利第TW-I298288号之该具曲面之PC薄膜控制面板之制作方法及其成型模具仅采用该母模及公模之构造及其如何制作曲面PC薄膜雏板作业而已,其并非可用以进行选择结合薄膜及射出成形产品(例如:制造塑料产品或其类似特性产品),且其无关于薄膜及射出成形产品。
现有的另一模内装饰模具之抽气吸附方法及其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TW-201309452号之“模内装饰模具之抽气吸附方法及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发明专利申请案,其揭示一种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及一种模内装饰模具之抽气吸附方法。
前述专利第TW-201309452号之该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包含数个气孔及一抽气装置,而数个该气孔贯穿于一前端面上,且该前端面为一平整端面,且数个该气孔于该前端面上呈现对称及均匀之分布,且于各该气孔之另一端连接至一抽气装置。
前述专利第TW-201309452号之该模内装饰模具之抽气吸附方法:于模内装饰加工中利用一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贴靠于一薄膜,且利用自该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所提供一吸附力,以便将该薄膜贴附固定于该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上。
前述专利第TW-201309452号之该模内装饰模具之抽气吸附方法:该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之一前端面上贯穿设置数个气孔,如此在固定该薄膜时,将各该气孔之一端对应贴靠在该薄膜上,且而后自于各该气孔之另一端连接至一抽气装置,以便该抽气装置抽取一气体,如此提供一吸附固定力于该薄膜上。
然而,前述专利第TW-201309452号之该模内装饰模具之抽气吸附方法采用该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及抽气装置之架构,及其如何于该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上吸附固定薄膜直接进行各种表面加工作业(例如:薄膜印刷、薄膜高压成型、薄膜冲切或其它类似表面加工作业)而已,其并非可用以将薄膜进行结合固定于其模具或其配件(例如:公模、母模、模仁或其它模具配件)上,因而其具有加工作业复杂的缺点(例如:模具结合配置模内装饰薄膜吸附模具、模具结合配置抽气装置或其它模具结合复杂配置设计)。
虽然前述美国专利第US-5098281号、美国专利第US-5658526号、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I298288号及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TW-201309452号皆已揭示各种习用成型模具应用于结合薄膜,但其必然存在进一步改良之需求,以便提供一种结合薄膜之透明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显然,前述美国专利第US-5098281号、美国专利第US-5658526号、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第WO-2014/203917号、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I298288号及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TW-201309452号仅为本发明技术背景之参考及说明目前技术发展状态而已,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其提供一种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其将至少一气流通道配置于模仁上,该气流通道具有第一通道开口及第二通道开口。将该模仁置入于模具装置内,将第一通道开口对应组装于该模具装置;将至少一薄膜组件结合于该模仁上,当第一通道开口及模具装置进行抽气时,第二通道开口对应吸附固定该薄膜组件;将至少一成型材料灌注结合成型于该薄膜组件上形成灌注成型体,以便获得已结合薄膜物件,以改善现有市面上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无法提供简化加工作业的技术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至少一气流通道贯穿设置于模仁,所述气流通道设有第一通道开口、第二通道开口;
步骤S2:将所述模仁置入模具装置内,且所述第一通道开口与所述模具装置对应组装;
所述模具装置设有抽气通道,且所述抽气通道的设置与所述第一通道开口或其周围区域对应;
步骤S3:将至少一个薄膜组件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开口,所述第一通道开口、所述模具装置进行抽气;
从而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吸附固定所述薄膜组件,将所述薄膜组件结合在所述第二通道开口上;
步骤S4:将至少一成型材料灌注于所述薄膜组件上形成灌注成型体,所述薄膜组件、所述灌注成型体结合形成已结合薄膜物件,获得成品。
进一步的,步骤S3的薄膜组件设有两个,包括第一薄膜组件、第二薄膜组件,所述第一薄膜组件、所述第二薄膜组件与步骤S4的灌注成型体结合形成已结合薄膜物件;
所述第一薄膜组件、所述第二薄膜组件可选择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膜组件和/或所述第二薄膜组件形成光学薄膜,从而所述第一薄膜组件和/或所述第二薄膜组件可提供相应的光学功能,包含抗反射层、偏光层、变色层、抗蓝光层、抗蓝紫外光层、抗红外线层或其它功能性薄膜层;
所述第一薄膜组件和/或所述第二薄膜组件设有光学偏振层,所述光学偏振层包含至少一表面微小结构或至少一表面微结构,且所述表面微小结构选自凹槽状微小结构、沟状微小结构、棱柱状微小结构、凸条状微小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步骤S3的薄膜组件设有至少一开口窗,步骤S4的灌注成型体覆盖所述开口窗,且所述开口窗上或其周围设有图案、文字、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窗为光学薄膜窗口,从而所述开口窗可提光学功能,包含抗反射层、偏光层、变色层、抗蓝光层、抗蓝紫外光层、抗红外线层或其它功能性薄膜层;
所述开口窗具有光学偏振层,所述光学偏振层包含至少一表面微小结构或至少一表面微结构,该表面微小结构选自凹槽状微小结构、沟状微小结构、棱柱状微小结构、凸条状微小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模仁为透气钢模仁;
所述气流通道连接至少一支气流通道或设有至少一支旁支气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装置设有排气通道装置、排气阀门装置、抽气装置、灌注通道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组件的材料选自聚碳酸酯塑料、聚酰胺6材料、聚酰胺12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薄膜组件包含图案、文字、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薄膜组件选自光学薄膜、光学结构薄膜、复合光学薄膜或其它功能性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材料选自高温液体材料,所述高温液体材料经由材料加热装置及其接口设备输送至所述模仁及所述模具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化生产工作流程,提升产品生产效率,益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适用于各种透明、半透明或非透明物件,包括各种材质成型(molding)构造、各种壳体(housing)装置、各种眼镜装置(glasses)、各种墨镜或太阳眼镜装置(sunglasses)、各种虚拟游戏机穿戴眼镜装置、各种护目镜装置(goggles)、各种智能眼镜装置(smart glasses)或其它光学眼镜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实施例2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其中:1-薄膜组件,1a-第一薄膜组件,1b-第二薄膜组件,10-模仁,11- 气流通道,12-开口窗,2-灌注成型体,20-模具装置,3-已结合薄膜物件,3a- 已结合薄膜物件,A-第一通道开口,B-第二通道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发明结合薄膜之物件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以适当技术手段(例如:自动化方式、半自动化方式或手动方式) 将至少一气流通道11贯穿设置于模仁10,且该气流通道11设有第一通道开口 A、第二通道开口B。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模仁10选自透气钢模仁或具类似功能的模仁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气流通道11可选择连接至少一支气流通道或具有类似功能的旁支(或横向)气流通道(图中未示出)。
步骤S2:以适当技术手段(例如:自动化方式、半自动化方式或手动方式) 将模仁10置入模具装置20内,且第一通道开口A与该模具装置20对应组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模具装置20设有抽气通道,且该抽气通道与第一通道开口A或其周围区域对应,以便于在模具装置20内组装模仁10,且模仁10及模具装置20可进行共同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模具装置20设有排气通道装置、排气阀门装置、抽气装置或其它相关模具装置(例如:灌注通道或其相关灌注输送装置)。
步骤S3:以适当技术手段(例如:自动化方式、半自动化方式或手动方式) 将至少一个薄膜组件1结合于该模仁10(例如:第二通道开口B)上:将该薄膜组件1置于第一通道开口A,第一通道开口A、模具装置20进行抽气,第二通道开口B对应吸附(例如:真空吸附)固定该薄膜组件1,从而将薄膜组件1 结合于该模仁10上。
步骤S4:以适当技术手段(例如:自动化方式、半自动化方式或手动方式) 将至少一成型材料灌注结合成型于该薄膜组件1上,以灌注成型手段21或其它适当技术手段(例如:射出成型方式)形成灌注成型体2,以获得已结合薄膜物件3。即:薄膜组件1与灌注成型体2结合形成已结合薄膜物件3。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成型材料选自高温液体材料,且该高温液体材料经由材料加热装置(heater device)及其接口设备(例如:材料保温装置或材料绝热装置)输送至模仁10及模具装置2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是采用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所生产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包含薄膜组件1、灌注成型体2,该薄膜组件1、灌注成型体2结合形成已结合薄膜物件3。
依据各种不同需求,本实施例2的薄膜组件1可选择具有预定厚度及其它尺寸规格,而该薄膜组件1的正反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薄膜组件1由一种预定材料制成,该预定材料选自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料、聚酰胺6(PA6)材料、聚酰胺 12(PA12)材料或其任意组合,且该薄膜组件1可选择由预定加工制程(例如:吹制技术、多层压合技术或其它加工技术手段)适当加工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薄膜组件1包含图案、文字、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该薄膜组件1可选自光学薄膜、光学结构薄膜、复合光学薄膜或其它功能性薄膜。
依据各种不同需求,本实施例2的灌注成型体2可选择具有预定厚度及其它尺寸规格,而该灌注成型体2的正反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灌注成型体2由一种预定材料制成,该预定材料选自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料、聚酰胺6(PA6)材料、聚酰胺12(PA12)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PMMA)塑料、 Trident材料、一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COP)塑料、环状烯烃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塑料或其任意组合。
当薄膜组件1的第一表面与灌注成型体2的第二表面结合已结合薄膜物件 3,该已结合薄膜物件3可选择具有一预定厚度及其它尺寸规格,且该已结合薄膜物件3可选择制成已成型构件或已成型待加工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已结合薄膜物件3可选择由复合多种材料或复合匹配多种材料制成,且该薄膜组件1的预定材料与该灌注成型体2的预定材料之间可选择适当具有材料特性匹配性或兼容性。
实施例3:
参照图2,本实施例3的构造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3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包含第一薄膜组件1a、第二薄膜组件1b、灌注成型体2,该第一薄膜组件1a、第二薄膜组件1b、灌注成型体2结合形成已结合薄膜物件3a。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第一薄膜组件1a、第二薄膜组件1b可选择相同或不相同材料制成,该材料选自聚碳酸酯塑料、聚酰胺6材料、聚酰胺材料或其任意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第一薄膜组件1a和/或第二薄膜组件1b可形成光学薄膜,从而第一薄膜组件1a、第二薄膜组件1b可提供各种光学功能,包含抗反射层、偏光层、变色层、抗蓝光层、抗蓝紫外光层、抗红外线层或其它功能性薄膜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第一薄膜组件1a和/或第二薄膜组件1b具有光学偏振层,该光学偏振层包含至少一表面微小结构(miniature structure) 或至少一表面微结构(microstructure),且该表面微小结构选自凹槽状微小结构、沟状微小结构、棱柱状微小结构、凸条状微小结构或其任意组合体。
实施例4:
参照图3,本实施例4的构造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薄膜组件1可形成装饰薄膜组件或具类似装饰功能之薄膜组件,且该薄膜组件1 可提供各种光学功能,包含抗反射层、偏光层、变色层、抗蓝光层、抗蓝紫外光层、抗红外线层或其它功能性薄膜层。
此外,该薄膜组件1包含至少一开口窗12,该灌注成型体2覆盖于该开口窗12上,且在开口窗12上或其周围设有图案、文字、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开口窗12为光学薄膜窗口,从而该开口窗 12可提各种光学功能,包含抗反射层、偏光层、变色层、抗蓝光层、抗蓝紫外光层、抗红外线层或其它功能性薄膜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该开口窗12具有光学偏振层,该光学偏振层包含至少一表面微小结构或至少一表面微结构,该表面微小结构选自凹槽状微小结构、沟状微小结构、棱柱状微小结构、凸条状微小结构或其任意组合体。
本发明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适用于各种透明、半透明或非透明物件,包括各种材质成型(molding)构造、各种壳体(housing)装置、各种眼镜装置(glasses)、各种墨镜或太阳眼镜装置(sunglasses)、各种虚拟游戏机穿戴眼镜装置、各种护目镜装置(goggles)、各种智能眼镜装置(smart glasses)或其它光学眼镜装置,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之应用范围。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若干个气流通道贯穿设置于模仁,所述气流通道设有第一通道开口、第二通道开口;
步骤S2:将所述模仁置入模具装置内,且所述第一通道开口与所述模具装置对应组装;
所述模具装置设有抽气通道,且所述抽气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开口或其周围区域对应设置;
步骤S3:将至少一个薄膜组件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开口,所述第一通道开口、所述模具装置进行抽气;
从而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吸附固定所述薄膜组件,将所述薄膜组件结合在所述第二通道开口上;
步骤S4:将至少一成型材料灌注于所述薄膜组件上形成灌注成型体,所述薄膜组件、所述灌注成型体结合形成已结合薄膜物件,获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薄膜组件设有两个,包括第一薄膜组件、第二薄膜组件,所述第一薄膜组件、所述第二薄膜组件与步骤S4的灌注成型体结合形成已结合薄膜物件;
所述第一薄膜组件、所述第二薄膜组件可选择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组件和/或所述第二薄膜组件形成光学薄膜,从而所述第一薄膜组件和/或所述第二薄膜组件可提供相应的光学功能,包含抗反射层、偏光层、变色层、抗蓝光层、抗蓝紫外光层、抗红外线层或其它功能性薄膜层;
所述第一薄膜组件和/或所述第二薄膜组件设有光学偏振层,所述光学偏振层包含至少一表面微小结构或至少一表面微结构,且所述表面微小结构选自凹槽状微小结构、沟状微小结构、棱柱状微小结构、凸条状微小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薄膜组件设有若干个开口窗,步骤S4的灌注成型体覆盖所述开口窗,且所述开口窗上或其周围设有图案、文字、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窗为光学薄膜窗口,从而所述开口窗可提光学功能,包含抗反射层、偏光层、变色层、抗蓝光层、抗蓝紫外光层、抗红外线层或其它功能性薄膜层;
所述开口窗具有光学偏振层,所述光学偏振层包含至少一表面微小结构或至少一表面微结构,该表面微小结构选自凹槽状微小结构、沟状微小结构、棱柱状微小结构、凸条状微小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为透气钢模仁;
所述气流通道连接若干个气流通道或设有若干个旁支气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装置设有排气通道装置、排气阀门装置、抽气装置、灌注通道中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组件的材料选自聚碳酸酯塑料、聚酰胺6材料、聚酰胺12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薄膜组件包含图案、文字、数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薄膜组件选自光学薄膜、光学结构薄膜、复合光学薄膜或其它功能性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材料选自高温液体材料,所述高温液体材料经由材料加热装置及其接口设备输送至所述模仁及所述模具装置。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制造的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
CN202210864234.5A 2022-03-30 2022-07-21 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5928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2329A TW202339152A (zh) 2022-03-30 2022-03-30 結合薄膜之物件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TW111112329 2022-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2886A true CN115592886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4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4234.5A Pending CN115592886A (zh) 2022-03-30 2022-07-21 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92886A (zh)
TW (1) TW20233915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152A (zh) 202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48249A2 (en) Method and die for forming a shaped component
US9944030B2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guide plate
CN102958300A (zh) 树脂与纤维的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JPH07137091A (ja) 模様が封入された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20210162720A1 (en) Wooden decorative board, molded article having wooden decorative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lded article
US20090324908A1 (en) Plastic article having decorative pattern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plastic article
CN115592886A (zh) 结合薄膜之物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CN207942622U (zh) 汽车空调触摸板imr工艺注塑模具
US7736567B2 (en) Method of molding product with surface film
JP2002316339A (ja) 偏光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10435172A (zh) 一种二次注塑多胶膜成型工艺
KR101895253B1 (ko) 필름이 내재된 플라스틱 제품 제조 방법 및 필름이 내재된 플라스틱 제품 제조용 이중 사출 금형
JP2014504973A (ja) 溶融プラスティックでのプラスティックフィルムのインサート成型用金型
JPH08290439A (ja) 射出成形同時絵付方法及び装置
CN101407098A (zh) 模具及应用该模具成型成型品的方法
CZ20011572A3 (cs) Způsob výroby rozptylného stínidla, rozptylné stínidlo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způsobu
JPH115230A (ja) 射出成形同時絵付装置
WO2012020621A1 (ja) 転写加飾品の製造方法、転写加飾装置及び転写加飾品
JPH10156870A (ja) 射出成形同時絵付装置及び方法
TWI784636B (zh) 汽車捲簾門製造方法
CN210282996U (zh) 一种带挡板的iml工艺成型模具
US20080197529A1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molding plastics on soft cloth
TWI232156B (en) Method for forming microstructure optical elements
KR101615323B1 (ko) 필름이 내재된 플라스틱 제품 제조 방법
JPH10180798A (ja) 射出成形同時絵付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