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2536A - 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2536A
CN115582536A CN202211589219.0A CN202211589219A CN115582536A CN 115582536 A CN115582536 A CN 115582536A CN 202211589219 A CN202211589219 A CN 202211589219A CN 115582536 A CN115582536 A CN 115582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plate
base
lifting
casting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92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82536B (zh
Inventor
王磊
李然平
荣勇
时贺
王虎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nt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nt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nt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nti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892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2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2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2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82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2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7/00Casting pl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涉及铸造生产线领域。本发明包括冶金炉、铸造机床、输送带、锁紧机构,铸造机床包括底座和铸造模,铸造模通过锁紧机构锁固安装于底座上,且铸造模的内部设置有铸造型腔,冶金炉安装于底座的一侧。本发明在铸造机床的底座上通过凹槽安装有位于铸造模下方的滚轴,当需要更换铸造模时,能通过滚轴对铸造模进行滚动输送,使铸造模的输送移动更加方便省力,从而便于更换使用不同模具,且滚轴通过升降驱动单元与铸造模锁紧机构传动连接,当铸造模安装锁紧时,锁紧机构通过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滚轴下行隐藏于凹槽内,从而使滚轴不会妨碍铸造模的锁紧固定,保障铸造模安装牢固。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生产线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
中国专利申请CN103100706A公开了一种金属型重力铸造的自动化生产线,可以自动完成重力铸造中的浇注、开模、取件、传送、喷雾、合模等工艺过程,取代了传统重力铸造中的人工操作,可以节省15~30人的人力成本,减少劳动工伤,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例如在上述自动化生产线中,由于金属型重力铸造的铸造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重量较大,因而不方便对铸造模和型腔进行更换,从而限制了生产线的柔性铸造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在铸造机床的底座上通过凹槽安装有位于铸造模下方的滚轴,当需要更换铸造模时,能通过滚轴对铸造模进行滚动输送,使铸造模的输送移动更加方便省力,从而便于更换使用不同模具来铸造生产不同的工件,提高生产线的柔性铸造性能,且滚轴通过升降驱动单元与铸造模锁紧机构传动连接,当铸造模安装锁紧时,锁紧机构通过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滚轴下行隐藏于凹槽内,从而使滚轴不会妨碍铸造模的锁紧固定,保障铸造模安装牢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包括冶金炉、铸造机床、输送带、锁紧机构和模具辅助拆装机构,所述铸造机床包括底座和铸造模,所述铸造模通过所述锁紧机构锁固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铸造模的内部设置有铸造型腔,所述冶金炉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冶炼金属并向所述铸造型腔内输送冶炼制备的金属液;所述模具辅助拆装机构包括凹槽、滚轴和升降驱动单元,所述凹槽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凹槽等距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每个所述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滚轴,每个所述滚轴均通过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与锁紧机构传动连接,当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铸造模锁紧固定时,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滚轴沿所述凹槽下行隐藏,当所述锁紧机构解锁时,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滚轴沿所述凹槽上行,以使所述滚轴将所述铸造模从所述底座顶面顶推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面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部的伸缩端上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板;所述铸造模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模边板,所述下模边板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模边板,所述上模边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液压升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若干个滑槽,且若干个所述滑槽对称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面的两侧,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卡装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到所述滑槽上方的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两组驱动板,且两组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面的两侧;每个所述滑块的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到所述滑槽外部的推拉杆,且分布于所述底座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推拉杆均固定连接于该侧的所述驱动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辅助拆装机构还包括升降滑板、丝杆和升降驱动齿条,所述升降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升降滑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端板,所述滚轴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所述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凹槽槽底的端部位置,且所述丝杆与所述升降滑板的端部之间通过螺纹孔螺纹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驱动齿轮,所述升降驱动齿条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上,且所述升降驱动齿条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齿条的齿面与所述升降驱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丝杆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的两端,同时所述升降驱动齿条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升降驱动齿条分别与所述底座两侧的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旋转驱动齿条,所述旋转驱动齿条的上端贯穿所述升降滑板延伸到所述滚轴的端部,所述滚轴端部的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旋转驱动齿条啮合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齿条与所述滑块之间通过平滑连接条固定连接,且所述平滑连接条的长度大于所述压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和所述下模边板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纹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铸造机床的底座上通过凹槽安装有位于铸造模下方的滚轴,当需要更换铸造模时,能通过滚轴对铸造模进行滚动输送,使铸造模的输送移动更加方便省力,从而便于更换使用不同模具来铸造生产不同的工件,提高生产线的柔性铸造性能;且滚轴通过升降滑板和丝杆升降式安装于凹槽内,当需要将铸造模锁紧固定时,能通过丝杆驱动升降滑板和滚轴沿凹槽下滑,使得滚轴隐藏于凹槽内,不会妨碍铸造模的锁紧固定,保障铸造模安装牢固。
2.本发明中丝杆上安装有升降驱动齿轮,而凹槽内滑动安装有与升降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升降驱动齿条,且升降驱动齿条与铸造模的锁紧机构传动连接,当需要更换铸造模且锁紧机构解锁时,锁紧机构能通过齿轮齿条同步驱动丝杆旋转,进而驱动滚轴沿丝杆上行,使得滚轴上端露出到凹槽外部,进而通过滚轴将铸造模顶起,之后即可通过滚轴对铸造模进行滚动输送,从而使铸造模的拆卸移动更加方便;相应的,当需要将铸造模锁紧安装时,随着锁紧机构进行锁定,锁紧机构通过齿轮齿条同步驱动丝杆反向旋转,进而驱动滚轴沿丝杆下行复位,使滚轴重新隐藏,不会妨碍铸造模的锁紧固定。
3.本发明中滚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驱动齿轮,而凹槽内固定安装有与旋转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旋转驱动齿条,当滚轴上行对铸造模进行支撑时,齿轮齿条相对移动,进而驱动齿轮及滚轴进行旋转,而滚轴在旋转过程中能对铸造模进行输送,从而在铸造模解锁上行过程中直接对铸造模进行移动输送;相应的,当需要安装铸造模时,将铸造模放置于底座端部的滚轴和输送带上,之后通过锁紧机构对铸造模锁紧,且此时锁紧机构驱动丝杆反向旋转,进而驱动滚轴沿丝杆下行复位,同时旋转驱动齿条驱动旋转驱动齿轮及滚轴反向旋转,滚轴在下行复位及反向旋转过程中对铸造模进行输送,直至滚轴下行隐藏到凹槽内,且此时铸造模输送到底座中部的待安装位置,并由锁紧机构将铸造模在底座上锁紧固定,从而完成铸造模的输送安装;在拆卸安装过程中无需人工推动铸造模进行移动输送,利用生产线自身的输送带将铸造模移动到位或撤走,能进一步提高铸造模拆卸的便捷性,进而提高铸造模的拆装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铸造机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床底座的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床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机床底座的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图7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冶金炉;2、铸造机床;21、底座;22、支架;23、顶板;24、下模;25、上模;26、液压升降板;27、液压缸;28、下模边板;29、上模边板;3、输送带;4、锁紧机构;41、驱动板;42、连接板;43、压板;44、滑槽;45、滑块;46、推拉杆;5、模具辅助拆装机构;51、凹槽;52、滚轴;53、升降滑板;54、端板;55、升降驱动齿轮;56、丝杆;57、升降驱动齿条;58、旋转驱动齿条;59、旋转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包括冶金炉1、铸造机床2、输送带3、锁紧机构4和模具辅助拆装机构5,所述铸造机床2包括底座21和铸造模,所述铸造模通过所述锁紧机构4锁固安装于所述底座21上,且所述铸造模的内部设置有铸造型腔,所述冶金炉1安装于所述底座21的一侧用于冶炼金属并向所述铸造型腔内输送冶炼制备的金属液;其中,底座21一侧还安装有用于取件的六轴机械手,该生产线工作时,冶金炉1将冶炼制备的金属液输送到铸造模的铸造型腔内,当金属液冷却定型后,即可得到铸造工件,之后由六轴机械手将铸造模内的工件夹取放置到输送带3上,由输送带3将工件输送走;
所述模具辅助拆装机构5包括凹槽51、滚轴52和升降驱动单元,所述凹槽51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凹槽51等距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21的顶面,每个所述凹槽51内均转动安装有滚轴52,每个所述滚轴52均通过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与锁紧机构4传动连接,当所述锁紧机构4将所述铸造模锁紧固定时,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滚轴52沿所述凹槽51下行隐藏,当所述锁紧机构4解锁时,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滚轴52沿所述凹槽51上行,以使所述滚轴52将所述铸造模从所述底座21顶面顶推脱离;
当需要更换铸造模,以通过本申请生产线铸造不同工件时,首先将锁紧机构4解锁,使锁紧机构不再将铸造模锁紧固定于底座21上,且锁紧机构4解锁时,通过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滚轴52上行,使得滚轴52的上端延伸到凹槽51外部,进而通过滚轴52将铸造模顶起,之后即可推动铸造模移动,将铸造模在滚轴52上向输送带3一侧滚动输送,直至铸造模完全移动到输送带3上,并由输送带3送走,即完成铸造模的拆卸过程,其中,输送带3为由双向电机驱动的双向输送带,当安装新的铸造模时,首先将铸造模稳定摆放于输送带3上,由输送带3将铸造模向底座21一侧移动,当铸造模移动到滚轴52上时,推动铸造模在滚轴52上持续移动,直至铸造模移动到待安装位置,之后通过锁紧机构4开始对铸造模进行锁紧固定,且锁紧机构4工作时,通过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滚轴52下行复位,使得滚轴52重新隐藏于凹槽51内,从而使滚轴52不会妨碍铸造模的锁紧固定,保障铸造模安装牢固。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顶面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架22,所述支架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23,所述顶板23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27,所述液压缸27底部的伸缩端上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板26;所述铸造模包括下模24和上模25,所述下模2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模边板28,所述下模边板28通过所述锁紧机构4安装于所述底座21上,所述上模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模边板29,所述上模边板2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液压升降板26上;当铸造工件时,通过液压缸27驱动液压升降板26和上模25下行,使上模25与下模24合模,铸造型腔闭合,且铸造型腔通过输送管与冶金炉1连通,之后将冶金炉1内的金属液通过输送管送入铸造型腔内,当金属液冷却定型后,即可得到铸造工件,之后通过液压缸27驱动液压升降板26和上模25上行复位,使得上下模分开,同时铸造型腔打开,从而方便六轴机械手将型腔内的工件取出。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若干个滑槽44,且若干个所述滑槽44对称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21顶面的两侧,每个所述滑槽44内均滑动卡装有滑块45,每个所述滑块4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到所述滑槽44上方的连接板42,每个所述连接板4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压板43;当需要将铸造模锁紧安装时,首先将滑块45沿滑槽44向铸造模一侧滑动,进而带动连接板42和压板43向下模边板28方向移动,直至压板43滑动抵接于下模边板28的顶面,从而将下模边板28压紧固定于底座21上,完成下模24的锁紧安装,之后通过液压缸27驱动液压升降板26下行,使液压升降板26紧贴于上模25的顶面,再通过螺栓将上模边板29锁紧安装于液压升降板26上,即能完成上模25的锁紧安装;相应的,当需要拆卸更换铸造模时,首先通过液压缸27驱动液压升降板26和上模25下行,使上模25与下模24合模,之后旋转取下连接于液压升降板26和上模边板29之间的螺栓,使上模25与液压升降板26分离,之后将滑块45沿滑槽44向外滑动复位,进而带动连接板42和压板43向外移动复位,使得压板43不再压紧固定于下模边板28表面,从而使下模24与底座21之间不再锁紧固定。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4还包括两组驱动板41,且两组所述驱动板41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21顶面的两侧;每个所述滑块45的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到所述滑槽44外部的推拉杆46,且分布于所述底座21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推拉杆46均固定连接于该侧的所述驱动板41上;通过驱动板41和推拉杆46配合,能推拉驱动底座21一侧的多个滑块45同时进行滑动,进而带动底座21一侧的多个压板43同时移动进行铸造模的锁定或解锁,从而使铸造模的锁定和解锁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其中,驱动板41使用时可由人工手动推动移动,还能在底座21的一侧安装与驱动板41连接的液压伸缩轴,通过液压伸缩轴驱动驱动板41进行移动,当采用液压伸缩轴时,能够实现铸造模的自动拆装更换,便于生产线的柔性铸造生产。
请参阅图3-图4、图7-图8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辅助拆装机构5还包括升降滑板53、丝杆56和升降驱动齿条57,所述升降滑板53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51内,所述升降滑板5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端板54,所述滚轴52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端板54之间;所述丝杆56转动安装于所述凹槽51槽底的端部位置,且所述丝杆56与所述升降滑板53的端部之间通过螺纹孔螺纹传动连接,所述丝杆5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驱动齿轮55,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51的侧壁上,且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的一端与所述滑块4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的齿面与所述升降驱动齿轮55啮合传动连接;当滑块45沿滑槽44向外滑动使铸造模解锁时,滑块45带动升降驱动齿条57向外移动,而升降驱动齿条57向外移动时啮合驱动升降驱动齿轮55旋转,进而由升降驱动齿轮55带动丝杆56旋转,丝杆56旋转过程中通过螺纹传动驱动升降滑板53沿凹槽51向上滑动,同时升降滑板53带动滚轴52向上移动,使滚轴52的上端逐渐露出到凹槽51的外部,进而通过滚轴52对底座21上的铸造模顶起并进行滚动支撑;相应的,当滑块45沿滑槽44向内滑动对铸造模进行锁定时,滑块45带动升降驱动齿条57向内移动复位,而升降驱动齿条57向内移动时啮合驱动升降驱动齿轮55反向旋转,进而由升降驱动齿轮55带动丝杆56反向旋转,丝杆56反向旋转过程中通过螺纹传动驱动升降滑板53沿凹槽51向下滑动复位,同时升降滑板53带动滚轴52向下移动复位,使滚轴52的上端逐渐下行隐藏到凹槽51的内部,进而使滚轴52上的铸造模支撑放置于底座21上。
请参阅图3-图4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5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丝杆56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51的两端,同时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分别与所述底座21两侧的滑块45固定连接,通过在凹槽51两端均设置有丝杆56,使得升降滑板53和滚轴52升降移动时受力更加稳定,从而使滚轴52能平稳进行升降,进而能通过多个滚轴52配合将铸造模平稳顶起并进行输送。
请参阅图4-图6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旋转驱动齿条58,所述旋转驱动齿条58的上端贯穿所述升降滑板53延伸到所述滚轴52的端部,所述滚轴52端部的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旋转驱动齿条58啮合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齿轮59;当铸造模解锁并由滚轴52向上移动进行滚动支撑时,滚轴52带动旋转驱动齿轮59同步上行,且旋转驱动齿条58在旋转驱动齿轮59上行时驱动旋转驱动齿轮59旋转,进而带动滚轴52旋转,而滚轴52在旋转过程中能对其上的铸造模进行输送,从而在铸造模解锁上行过程中直接对铸造模进行移动输送;相应的,当需要安装铸造模时,将铸造模放置于底座21端部的滚轴52和输送带3上,之后通过锁紧机构4对铸造模锁紧,且此时滚轴52沿凹槽51下行,同时旋转驱动齿条58驱动旋转驱动齿轮59及滚轴52反向旋转,使滚轴52在下行复位及反向旋转过程中将铸造模向底座21中部输送,直至滚轴52下行隐藏到凹槽51内,铸造模输送到底座21中部的待安装位置,并由压板43将铸造模在底座21上锁紧固定,从而完成铸造模的输送安装。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与所述滑块45之间通过平滑连接条固定连接,且所述平滑连接条的长度大于所述压板43的宽度;其中,当压板43开始抵接于下模边板28上时,平滑连接条的一端移动到升降驱动齿轮55一侧,而此时升降驱动齿条57与升降驱动齿轮55脱离,不再驱动升降驱动齿轮55旋转,而之后压板43继续沿下模边板28顶面滑动,直至压板43完全挤压抵接于下模边板28顶面,在此过程中,升降驱动齿条57持续移动远离升降驱动齿轮55,使得压板43完全锁紧时,升降驱动齿条57与升降驱动齿轮55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当压板43向外移动解锁时,由于升降驱动齿条57与升降驱动齿轮55为脱离状态,因而不会立马驱动滚轴52上行并将铸造模向上顶起,从而能防止铸造模上行与压板43抵接锁死,确保压板43能正常解锁。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43和所述下模边板28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纹孔,当压板43将下模边板28抵接固定时,能在螺纹孔内安装螺栓将压板43和下模边板28进一步锁紧固定,提高下模边板28安装的牢固性。
使用方式:
当需要更换铸造模时,首先通过液压缸27驱动液压升降板26和上模25下行,使上模25与下模24合模,之后旋转取下连接于液压升降板26和上模边板29之间的螺栓,使上模25与液压升降板26分离,再通过液压缸27驱动液压升降板26上行复位;
之后同时向外拉动底座21两侧的驱动板41,通过驱动板41和推拉杆46配合将滑块45沿滑槽44向外拉动,进而带动连接板42和压板43向外移动,使得压板43不再压紧固定于下模边板28表面,从而使铸造模解锁,并在解锁后通过驱动板41继续拉动滑块45向外移动;
在解锁过程中,滑块45带动升降驱动齿条57向外移动,当压板43完全与下模边板28脱离后,升降驱动齿条57与升降驱动齿轮55开始啮合,之后升降驱动齿条57持续向外移动并啮合驱动升降驱动齿轮55旋转,进而由升降驱动齿轮55带动丝杆56旋转,丝杆56旋转过程中通过螺纹传动驱动升降滑板53沿凹槽51向上滑动,同时升降滑板53带动滚轴52向上移动,使滚轴52的上端逐渐露出到凹槽51的外部,进而通过滚轴52对底座21上的铸造模顶起并进行滚动支撑;
而在滚轴52向上移动时,滚轴52带动旋转驱动齿轮59同步上行,且旋转驱动齿条58在旋转驱动齿轮59上行时驱动旋转驱动齿轮59旋转,进而带动滚轴52旋转,而滚轴52在旋转过程中能对其上的铸造模进行输送,从而在铸造模解锁上行过程中直接对铸造模进行移动输送,直至将铸造模移动输送到输送带3上,最终由输送带3将铸造模送走;
相应的,当需要安装铸造模时,将铸造模放置于输送带3上,由输送带3将铸造模向底座21一侧输送,直至铸造模的一端有部分支撑于底座21顶面的滚轴52上时,再同时向内推动底座21两侧的驱动板41,通过驱动板41和推拉杆46配合将滑块45沿滑槽44向内推动,进而带动连接板42和压板43向内移动,同时滑块45带动升降驱动齿条57向内移动复位,而升降驱动齿条57向内移动时啮合驱动升降驱动齿轮55反向旋转,进而由升降驱动齿轮55带动丝杆56反向旋转,丝杆56反向旋转过程中通过螺纹传动驱动升降滑板53沿凹槽51向下滑动复位,同时升降滑板53带动滚轴52向下移动复位,使滚轴52的上端逐渐下行隐藏到凹槽51的内部;
而在滚轴52下行过程中,旋转驱动齿条58驱动旋转驱动齿轮59及滚轴52反向旋转,使滚轴52通过反向旋转将铸造模向底座21中部输送,直至滚轴52下行隐藏到凹槽51内,铸造模输送到底座21中部的待安装位置;之后驱动板41持续向内移动,直至压板43移动抵接于下模边板28的顶面,将下模边板28夹紧固定于底座21上,完成下模24的安装,再通过液压缸27驱动液压升降板26下行,使液压升降板26紧贴于上模25的顶面,并通过螺栓将上模边板29锁紧安装于液压升降板26上,完成上模25的锁紧安装,即完成了铸造模的整个拆卸更换过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发明。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冶金炉(1)、铸造机床(2)、输送带(3)、锁紧机构(4)和模具辅助拆装机构(5),所述铸造机床(2)包括底座(21)和铸造模,所述铸造模通过所述锁紧机构(4)锁固安装于所述底座(21)上,且所述铸造模的内部设置有铸造型腔,所述冶金炉(1)安装于所述底座(21)的一侧用于冶炼金属并向所述铸造型腔内输送冶炼制备的金属液;
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若干个滑槽(44),且若干个所述滑槽(44)对称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21)顶面的两侧,每个所述滑槽(44)内均滑动卡装有滑块(45),每个所述滑块(4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到所述滑槽(44)上方的连接板(42),每个所述连接板(4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压板(43);
所述模具辅助拆装机构(5)包括凹槽(51)、滚轴(52)和升降驱动单元,所述凹槽(51)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凹槽(51)等距分布设置于所述底座(21)的顶面,每个所述凹槽(51)内均转动安装有滚轴(52),每个所述滚轴(52)均通过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与锁紧机构(4)传动连接;
所述模具辅助拆装机构(5)还包括升降滑板(53)、丝杆(56)和升降驱动齿条(57),所述升降滑板(53)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51)内,所述升降滑板(5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端板(54),所述滚轴(52)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端板(54)之间;
所述丝杆(56)转动安装于所述凹槽(51)槽底的端部位置,且所述丝杆(56)与所述升降滑板(53)的端部之间通过螺纹孔螺纹传动连接,所述丝杆(5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驱动齿轮(55),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51)的侧壁上,且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的一端与所述滑块(4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的齿面与所述升降驱动齿轮(55)啮合传动连接;
当所述锁紧机构(4)将所述铸造模锁紧固定时,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滚轴(52)沿所述凹槽(51)下行隐藏,当所述锁紧机构(4)解锁时,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滚轴(52)沿所述凹槽(51)上行,以使所述滚轴(52)将所述铸造模从所述底座(21)顶面顶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顶面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架(22),所述支架(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23),所述顶板(23)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27),所述液压缸(27)底部的伸缩端上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板(26);
所述铸造模包括下模(24)和上模(25),所述下模(2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模边板(28),所述下模边板(28)通过所述锁紧机构(4)安装于所述底座(21)上,所述上模(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模边板(29),所述上模边板(2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液压升降板(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4)还包括两组驱动板(41),且两组所述驱动板(41)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21)顶面的两侧;
每个所述滑块(45)的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到所述滑槽(44)外部的推拉杆(46),且分布于所述底座(21)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推拉杆(46)均固定连接于该侧的所述驱动板(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丝杆(56)对称分布于所述凹槽(51)的两端,同时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分别与所述底座(21)两侧的滑块(4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旋转驱动齿条(58),所述旋转驱动齿条(58)的上端贯穿所述升降滑板(53)延伸到所述滚轴(52)的端部,所述滚轴(52)端部的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旋转驱动齿条(58)啮合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齿轮(5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齿条(57)与所述滑块(45)之间通过平滑连接条固定连接,且所述平滑连接条的长度大于所述压板(43)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3)和所述下模边板(28)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纹孔。
CN202211589219.0A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Active CN115582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9219.0A CN115582536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9219.0A CN115582536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2536A true CN115582536A (zh) 2023-01-10
CN115582536B CN115582536B (zh) 2023-02-28

Family

ID=8478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9219.0A Active CN115582536B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253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9032A (ja) * 1995-12-21 1997-06-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金型交換用搬送台車
CN102729367A (zh) * 2012-06-21 2012-10-17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换模装置
CN208116718U (zh) * 2018-01-26 2018-11-20 东莞市高鑫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压铸模具
CN209736611U (zh) * 2019-04-12 2019-12-06 天津伍联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铸塑车间用换型台车
CN112222372A (zh) * 2020-09-28 2021-01-15 张阿伟 一种压铝铸件
CN213257061U (zh) * 2020-09-02 2021-05-25 沈阳兴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铸造用开模机
CN114289694A (zh) * 2021-12-07 2022-04-08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旋转和升降的铸坯输送转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9032A (ja) * 1995-12-21 1997-06-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金型交換用搬送台車
CN102729367A (zh) * 2012-06-21 2012-10-17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换模装置
CN208116718U (zh) * 2018-01-26 2018-11-20 东莞市高鑫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压铸模具
CN209736611U (zh) * 2019-04-12 2019-12-06 天津伍联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铸塑车间用换型台车
CN213257061U (zh) * 2020-09-02 2021-05-25 沈阳兴达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铸造用开模机
CN112222372A (zh) * 2020-09-28 2021-01-15 张阿伟 一种压铝铸件
CN114289694A (zh) * 2021-12-07 2022-04-08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旋转和升降的铸坯输送转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2536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6665B (zh) 一种高压连体坐便器生产线
CN215619745U (zh) 一种注塑加工用防变形脱模机构
CN112643856A (zh) 一种耐火砖成型压模装置的操作方法
CN202498624U (zh) 一种高压连体坐便器生产线
CN115582536B (zh) 一种多功能柔性铸造生产线
CN115682718A (zh) 一种镍基合金的真空冶炼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4353134U (zh) 一种耐火砖成型压模装置
CN113414297A (zh) 一种自动金属冲压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30067A (zh) 一种可快速换模的扳手铸造加工装置
CN213137685U (zh) 一种车门拉手的注塑模具
CN213257061U (zh) 一种产品铸造用开模机
CN219632602U (zh) 一种低变形超薄粉末冶金件模具
CN219820359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模具移动装置
CN218314706U (zh) 一种用于硫化机的模具驱动机构
CN220075698U (zh) 一种热压模具用工装组件
CN111070595A (zh) 一种塑件脱螺纹用注塑模具
CN218748430U (zh) 一种用于低温结合刚玉莫来石砖生产的辅助组件
CN220362752U (zh) 一种耐火砖模具
CN117183059B (zh) 一种耐火砖烧制用脱模模具
CN220409515U (zh) 一种便于注塑模模仁从平衡支撑块顶出的组合式顶出工装
CN218744010U (zh) 一种铝型材热挤压成型设备
CN219583418U (zh) 工业仪表壳体模具
CN220028593U (zh) 一种具有温度感应功能的电机轴的制造模具
CN219698883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食品加工成型装置
CN21796821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底板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