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7602B - Uasb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Uasb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7602B
CN115557602B CN202211154072.2A CN202211154072A CN115557602B CN 115557602 B CN115557602 B CN 115557602B CN 202211154072 A CN202211154072 A CN 202211154072A CN 115557602 B CN115557602 B CN 115557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eparator
assembly
water
infus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540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57602A (zh
Inventor
李诗恬
姜中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540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7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57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7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57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7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46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using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66Particular arrangements for anaerobic reac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UASB反应器,该UASB反应器,若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输液组件的输液头发生堵塞,三相分离器在重力作用下沿罐体的高度方向会向下滑动,直至滑动到第二工作位置处被限位组件限制位置,此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到三相分离器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则会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工作,将容纳腔内的污水泵送至输液头处对输液头进行疏通,此时,同时通过输液管向输液头处输送污水处对输液头进行疏通,第一水泵泵送污水的水压和输液管泵送污水的水压共同作用于输液头,足够将输液头疏通,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有输液头堵塞造成的影响UASB反应器正常进行的情况,有效提高了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UASB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UASB反应器。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针对此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现有技术中的UASB反应器按照进水路径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底部进水的UASB反应器,一种是顶部进水的UASB反应器,这两种形式的UASB反应器其均主要包括罐体、三相分离器、进水组件和排水组件等。其中,对于底部进水的UASB反应器而言,在UASB反应器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罐体内的污泥床堵塞罐体的进水口的情况,如若罐体内的污泥床堵塞罐体的进水口,则会影响UASB反应器正常进行,从而降低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UASB反应器,以解决在UASB反应器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罐体内的污泥床堵塞罐体的进水口的情况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UASB反应器,其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污泥床;
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三相分离器、限位组件和第一调节组件,所述三相分离器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而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将所述三相分离器限定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或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三相分离器的重量以使所述三相分离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位置,所述三相分离器能分离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并将所述气体输送至位于所述罐体外的水封罐,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上;
输液组件和排液组件,所述输液组件和所述排液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罐体,所述输液组件用于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罐体内,所述排液组件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所述罐体,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所述输液组件、所述污泥床、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排液组件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
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外的第一水泵,所述排液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的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水泵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所述输液组件包括输液管以及设置于输液管的输液头,所述输液头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口和所述输液管均连通;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霍尔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水泵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依据所述霍尔传感器传输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多个三相分离器本体,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能分离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所述壳体设有气体收集室,多个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均与所述气体收集室连通,所述UASB反应器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体收集室和所述水封罐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与所述水封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滑动插接,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收集室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储水室、水源、进水管和抽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室和所述水源连通,所述抽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室和所述水源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第二水泵,以及设置于所述抽水管的第三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三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包括呈三角形的集气罩,以及与所述集气罩连接的分离板,所述集气罩和所述分离板形成集气腔,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能由所述分离板进入所述集气腔;
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集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体收集室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板远离所述集气腔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凸柱,所述分离板还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凸柱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分离板和所述凸柱,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集气腔。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为螺旋状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当所述三相分离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第一限位环抵接,当所述三相分离器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第二限位环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排液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的第二排液口,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排液口位于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UASB反应器,该UASB反应器,污水持续的由输液组件的输液管经过输液头输送至容纳腔内,污水和容纳腔内的污泥床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和污泥颗粒,三相分离器滑动设置于罐体的容纳腔内,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调节三相分离器的重量,使得三相分离器在污水的水压作用下滑动至第一工作位置,限位组件将三相分离器限定于第一工作位置,以使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三相分离器在第一工作位置进行气水分离,具体地,反应生成的气体经过三相分离器分离,再由三相分离器输送至位于罐体外的水封罐,处理后的污水再由位于罐体上方的排液组件排出罐体外,如此以实现一次污水处理和一次气水分离。
由于输液头位于容纳腔内能和污泥床的污泥颗粒直接接触,故污泥床的污泥颗粒容易堵塞输液头,设置三相分离器滑动位于容纳腔内,如若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输液组件的输液头发生堵塞,则由输液头输入容纳腔内的污水的水压会变小甚至为零,此时,三相分离器在重力作用下沿罐体的高度方向会向下滑动,直至滑动到第二工作位置处被限位组件限制位置,此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到三相分离器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则会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工作,将容纳腔内的污水泵送至输液头处对输液头进行疏通,此时,可同时通过输液管向输液头处输送污水对输液头进行疏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水泵泵送污水的水压和输液管泵送污水的水压共同作用于输液头,足够将输液头疏通,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由输液头堵塞造成的影响UASB反应器正常进行的情况,有效提高了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当三相分离器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三相分离器依旧能够分离容纳腔内的污水和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限位组件将三相分离器限定于第二工作位置不再下滑,以将三相分离器和污泥床分隔开,使得三相分离器依旧能够分离容纳腔内的污水和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UASB反应器沿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UASB反应器沿第二视角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UASB反应器沿第三视角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UASB反应器的排气管的剖视图;
图5是图2在A处的局部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UASB反应器的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UASB反应器的分离板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UASB反应器的输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罐体;11、容纳腔;12、放气管;13、排泥管;
2、三相分离器;21、壳体;211、气体收集室;212、第一通孔;22、三相分离器本体;221、集气罩;222、分离板;2221、凸柱;2222、第二通孔;
3、限位组件;31、第一限位环;32、第二限位环;
4、第一调节组件;41、储水室;42、进水管;
51、霍尔传感器;52、磁石;
6、输液组件;61、输液管;62、输液头;
7、排液组件;71、第一排液口;72、第二排液口;73、第一溢流堰;74、第二溢流堰;75、第一凹槽;76、第二凹槽;
8、第一水泵;
9、排气管;91、第一管;92、第二管;9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是该UASB反应器的主视图。图2是该UASB反应器左视的剖视图。图3是该UASB反应器后视的部分剖视图。图8是该UASB反应器的输液组件6的俯视图。
本发明提供了UASB反应器,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该UASB反应器包括罐体1、分离组件、输液组件6、排液组件7、第二调节组件和控制器,其中,罐体1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设置有污泥床;分离组件包括三相分离器2、限位组件3和第一调节组件4,三相分离器2滑动设置于容纳腔11的内侧壁而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限位组件3用于将三相分离器2限定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第一调节组件4用于调节三相分离器2的重量以使三相分离器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设有霍尔传感器51,霍尔传感器51用于检测三相分离器2的位置,三相分离器2能分离容纳腔11内的气体并将气体输送至位于罐体1外的水封罐,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第一工作位置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之上;输液组件6和排液组件7均设置于罐体1,输液组件6用于将污水输送至罐体1内,排液组件7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罐体1,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输液组件6、污泥床、分离组件和排液组件7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罐体1外的第一水泵8,排液组件7包括设置于罐体1的第一排液口71,第一水泵8的入口与第一排液口71连通,输液组件6包括输液管61以及设置于输液管61的输液头62,输液头62与第一水8的出口和输液管61均连通;控制器与霍尔传感器51和第一水泵8均电连接,控制器能依据霍尔传感器51传输的电信号控制第一水泵8工作。
该UASB反应器,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污水持续的由输液组件6的输液管61经过输液头62输送至容纳腔11内,污水和容纳腔11内的污泥床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和污泥颗粒,三相分离器2滑动设置于罐体1的容纳腔11内,通过第一调节组件4调节三相分离器2的重量,使得三相分离器2在污水的水压作用下滑动至第一工作位置,限位组件3将三相分离器2限定于第一工作位置,以使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三相分离器2在第一工作位置进行气水分离,具体地,反应生成的气体经过三相分离器2分离,再由三相分离器2输送至位于罐体1外的水封罐,处理后的污水再由位于罐体1上方的排液组件7排出罐体1外,如此以实现一次污水处理和一次气水分离。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由于输液头62位于容纳腔11内能和污泥床的污泥颗粒直接接触,故污泥床的污泥颗粒容易堵塞输液头62,设置三相分离器2滑动位于容纳腔11内,如若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输液组件6的输液头62发生堵塞,则由输液头62输入容纳腔11内的污水的水压会变小甚至为零,此时,三相分离器2在重力作用下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会向下滑动,直至滑动到第二工作位置处被限位组件3限制位置,此时,霍尔传感器51检测到三相分离器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则会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8工作,将容纳腔11内的污水泵送至输液头62处对输液头62进行疏通,此时,可同时通过输液管61向输液头62处输送污水对输液头62进行疏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水泵8泵送污水的水压和输液管61泵送污水的水压共同作用于输液头62,足够将输液头62疏通,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由输液头62堵塞造成的影响UASB反应器正常进行的情况,有效提高了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当三相分离器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三相分离器2依旧能够分离容纳腔11内的污水和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限位组件3将三相分离器2限定于第二工作位置不再下滑,以将三相分离器2和污泥床分隔开,使得三相分离器2依旧能够分离容纳腔11内的污水和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一旦输液头62发生堵塞,三相分离器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在短时间件内滑落至第二工作位置。从而该UASB反应器的输液头62一旦发生堵塞,能在短时间内监测到输液头62发生堵塞,并疏通输液头62。
具体地,如图5所示,霍尔传感器51固定设置于罐体1外。
具体地,如图2所示,限位组件3包括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容纳腔11的内侧壁的第一限位环31和第二限位环32,当三相分离器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三相分离器2与第一限位环31抵接,当三相分离器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三相分离器2与第二限位环32抵接。如此设置,以实现将三相分离器2限定至第一工作位置,或将三相分离器2限定至第二工作位置。
其中,如图2-4所示,三相分离器2包括壳体21和设置于壳体21的多个三相分离器本体22,三相分离器本体22能分离容纳腔11内的气体,壳体21设有气体收集室211,多个三相分离器本体22均与气体收集室211连通,UASB反应器还包括排气管9,排气管9的两端分别与气体收集室211和水封罐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由三相分离器本体22分离的气体进入气体收集室211,再由排气管9输送至罐体1外的水封罐,以实现分离容纳腔11内反应生成的气体。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气体收集室211为弧形腔室。
具体地,如图2-4所示,排气管9包括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第一管91的一端伸出罐体1与水封罐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管92滑动插接,第二管92的另一端与气体收集室211连通。通过设置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滑动插接,第二管92的另一端与三相分离器2的壳体21的气体收集室211连通,具体地,第二管92的另一端与壳体21固定连接且与气体收集室211连通,以保证三相分离器2在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滑动的过程中也能将容纳腔11内的气体输送至罐体1外的水封罐。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2-4所示,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密封圈93,密封圈93用于密封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之间的缝隙。如此设置,以避免在通过排气管9输送气体的过程中,气体由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的连接处泄漏。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以第二管92的外侧壁嵌设密封圈93为例,密封圈93与第一管91的内侧壁沿周向紧密接触,以避免气体由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的连接处泄漏。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也可在第一管91的内侧壁嵌设密封圈93,密封圈93与第二管92的外侧壁沿周向紧密接触,以避免气体由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的连接处泄漏。
优选地,密封圈9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密封圈93沿第一管91的轴向间隔分布。如此设置,能够提升密封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之间的缝隙的性能;其次,多个密封圈93相互独立,使得多个密封圈93形成冗余保护,可以理解的是,即使其中一个密封圈93失效,其他密封圈93依旧能够有效工作,从而提升密封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的连接处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仅示例性的以第二管92的外侧壁沿轴向间隔设置两个密封圈93为例。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调节组件4包括设置于壳体21的储水室41、水源、进水管42和抽水管,进水管42的两端分别与储水室41和水源连通,抽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水室41和水源连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向储水室41内输送水或将储水室41内的水抽离调节三相分离器2的重量,以使在正常情况下三相分离器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进行气水分离。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储水室41为弧形腔室。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调节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进水管42的第二水泵,以及设置于抽水管的第三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二水泵工作,使得第二水泵将水输送至储水室41以增加三相分离器2的重量;控制器也能够控制第三水泵工作,使得第三水泵将储水室41内的水分抽出以减小三相分离器2的重量,如此设置,以实现调节三相分离器2的重量,使得在正常情况下三相分离器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进行气水分离。
进一步具体地,进水管42的一部分位于罐体1内,另一部分与罐体1连接且位于罐体1外。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罐体1内的部分进水管42足够长,能够满足三相分离器2在容纳腔11内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而不影响向储水室41内输送水。优选地,位于罐体1内的部分进水管42与分离器的罐体1密封连接。以避免容纳腔11内的污水进入储水室41内。优选地,位于罐体1内的部分进水管42以及与罐体1连接且位于罐体1外的部分进水管42为弹簧软管或硬质管。
进一步具体地,抽水管的一部分位于罐体1内,另一部分与罐体1连接且位于罐体1外。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罐体1内的部分抽水管足够长,能够满足三相分离器2在容纳腔11内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而不影响将储水室41内的水抽离。优选地,位于罐体1内的部分抽水管与分离器的罐体1密封连接。以避免容纳腔11内的污水进入储水室41内。优选地,位于罐体1内的部分抽水管以及与罐体1连接且位于罐体1外的部分抽水管为弹簧软管或硬质管。
进一步具体地,三相分离器2的壳体21的下端固定嵌设有磁石52,磁石52能与霍尔传感器51发生电磁感应。如此设置,以实现通过霍尔传感器51监测三相分离器2是否到达第二工作位置。
其中,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三相分离器本体22包括呈三角形的集气罩221,以及与集气罩221连接的分离板222,集气罩221和分离板222形成集气腔,容纳腔11内的气体能由分离板222进入集气腔;壳体2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通孔212,集气腔通过第一通孔212与气体收集室211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分离板222的数量为三个,其中包括两个呈三角形的第一分离板,以及一个呈矩形的第二分离板,集气罩221、第二分离板和两个第一分离板形成集气腔。容纳腔11内的气体由分离板222进入集气腔内,再由第一通孔212进入气体收集室211,再由气体收集室211依次经过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输送至水封罐,以实现收集气体;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集气罩221呈三角形,位于集气罩221上方的污泥颗粒可在集气罩221的引导下重新沉积至污泥床。其中,图6和图7仅示例性的给出了第一分离板的结构。
具体地,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分离板222上远离集气腔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凸柱2221,分离板222还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222,多个凸柱2221和多个第二通孔2222一一对应设置,第二通孔2222贯穿分离板222和凸柱2221,第二通孔2222连通容纳腔11和集气腔。具体地,容纳腔11内的气体由分离板222上的第二通孔2222进入集气腔内,再由第一通孔212进入气体收集室211,再由气体收集室211依次经过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输送至水封罐,以实现收集气体;通过在分离板222上远离集气腔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凸柱2221,凸柱2221便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的水分以水滴的形式积聚,使得水滴重新汇聚至污水中,从而减小了气体中的水分含量。
优选地,第二分离板和两个第一分离板上均设有多个凸柱2221。如此设置,能进一步提高气水分离的效率。
优选地,第二通孔2222为螺旋状通孔。如此设置,能够延长气体和第二通孔2222的内侧壁接触的时长,使得气体中的水分在第二通孔2222的内侧壁聚集,并与水滴的形式在重力作用下向凸柱2221的自由端流动,并最终重新汇聚至污水中,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气体中的水分含量。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通孔2222也可为直孔或其他形状的孔。其中,图6和图7仅示例性的以第二通孔2222为直孔为例。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三相分离器本体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三相分离器本体22分为多行排列,每一行间隔设有多个三相分离器本体22,相邻两行的多个三相分离器本体22交错分布。设置三相分离器本体22的数量为多个,以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气水的分离效率;设置相邻两行的多个三相分离器本体22交错分布,对于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行三相分离器本体22而言,位于上方一行的相邻两个三相分离器本体22的集气罩221聚集反应生成的污泥颗粒,位于下方一行的三相分离器本体22的集气罩221引导聚集的污泥颗粒滑落至污泥床。
其中,如图2所示,排液组件7还包括设置于罐体1的第二排液口72,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第二排液口72位于第一排液口71的上方。设置第二排液口72的目的在于可将进过处理后的污水排出罐体1;当UASB反应器正常工作时,罐体1内的污水始终处于几乎能将容纳腔11充满的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11内的污水始终能够没过第一排液口71和第二排液口72,如若输液组件6的输液头62发生堵塞,三相分离器2就会向下滑动,设置第一排液口71位于第二排液口72的下方,以保证输液组件6的输液头62发生堵塞时,容纳腔11内的污水依旧能够没过第一排液口71。
优选地,如图2所示,排液组件7还包括第一溢流堰73和第二溢流堰74,第一溢流堰73设置于罐体1的内侧壁且与罐体1的内侧壁形成第一凹槽75,第一排液口71和第一凹槽75连通;第二溢流堰74设置于罐体1的内侧壁且与罐体1的内侧壁形成第二凹槽76,第二排液口72和第二凹槽76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UASB反应器正常工作时,第一凹槽75和第二凹槽76内均充满污水;如若输液组件6的输液头62发生堵塞,且罐体1内的污水的水位位于第一排液口71的下方,第一凹槽75内充满的污水也可用于疏通输液头62,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8将第一凹槽75内的污水泵送至输液头62处疏通输液头62。
优选地,排液组件7还包括与第二排液口72连通的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第一排液管与输液管61连通,第二排液管与外界连通。具体地,第二排液口72处设置有两位三通阀,两位三通阀的入口与第二排液口72连通,两位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口与第一排液管连通,另一出口与第二排液管连通,且两位三通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可控制第二排液口72与输液管61连通,或与外界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排液口72与输液管61连通时,可对容纳腔11内的污水进行多次重复处理,直至污水的PH值达标,COD值达标,BOD5值达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输液管61呈环形,输液头6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输液头62沿输液管6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均连通。如此设置,以加快通过输液头62向容纳腔11内输送污水的速度,以进一步提高UASB反应器的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以设置六个输液头62为例。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罐体1的底部还设有排泥管13。可以理解的是,排泥管13用于排放容纳腔11内的污泥,当UASB反应器正常工作时,排泥管13处于封闭状态。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罐体1的顶部还设有放气管12。可以理解的是,放气管12用于排放容纳腔11内的气体,当UASB反应器正常工作时,放气管12处于封闭状态。
优选地,输液管61、第一排液口71处、第二排液口72处、放气管12和排泥管13均设有开关阀。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1),所述罐体(1)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污泥床;
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三相分离器(2)、限位组件(3)和第一调节组件(4),所述三相分离器(2)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的内侧壁而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所述限位组件(3)用于将所述三相分离器(2)限定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或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用于调节所述三相分离器(2)的重量以使所述三相分离器(2)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设有霍尔传感器(51),所述霍尔传感器(51)用于检测所述三相分离器(2)的位置,所述三相分离器(2)能分离所述容纳腔(11)内的气体并将所述气体输送至位于所述罐体(1)外的水封罐,沿所述罐体(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上;
输液组件(6)和排液组件(7),所述输液组件(6)和所述排液组件(7)均设置于所述罐体(1),所述输液组件(6)用于将污水输送至所述罐体(1)内,所述排液组件(7)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所述罐体(1),沿所述罐体(1)的高度方向,所述输液组件(6)、所述污泥床、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排液组件(7)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
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1)外的第一水泵(8),所述排液组件(7)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第一排液口(71),所述第一水泵(8)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液口(71)连通,所述输液组件(6)包括输液管(61)以及设置于输液管(61)的输液头(62),所述输液头(62)与所述第一水泵(8)的出口和所述输液管(61)均连通;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霍尔传感器(51)和所述第一水泵(8)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依据所述霍尔传感器(51)传输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水泵(8)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2)包括壳体(2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21)的多个三相分离器本体(22),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22)能分离所述容纳腔(11)内的气体,所述壳体(21)设有气体收集室(211),多个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22)均与所述气体收集室(211)连通,所述UASB反应器还包括排气管(9),所述排气管(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体收集室(211)和所述水封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9)包括第一管(91)和第二管(92),所述第一管(91)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1)与所述水封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92)滑动插接,所述第二管(92)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收集室(2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21)的储水室(41)、水源、进水管(42)和抽水管,所述进水管(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室(41)和所述水源连通,所述抽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室(41)和所述水源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管(42)的第二水泵,以及设置于所述抽水管的第三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三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22)包括呈三角形的集气罩(221),以及与所述集气罩(221)连接的分离板(222),所述集气罩(221)和所述分离板(222)形成集气腔,所述容纳腔(11)内的气体能由所述分离板(222)进入所述集气腔;
所述壳体(2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通孔(212),所述集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12)与所述气体收集室(21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222)远离所述集气腔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凸柱(2221),所述分离板(222)还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222),多个所述凸柱(2221)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22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222)贯穿所述分离板(222)和所述凸柱(2221),所述第二通孔(2222)连通所述容纳腔(11)和所述集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222)为螺旋状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沿所述罐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的内侧壁的第一限位环(31)和第二限位环(32),当所述三相分离器(2)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三相分离器(2)与所述第一限位环(31)抵接,当所述三相分离器(2)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三相分离器(2)与所述第二限位环(32)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UASB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组件(7)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第二排液口(72),沿所述罐体(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排液口(72)位于所述第一排液口(71)的上方。
CN202211154072.2A 2022-09-21 2022-09-21 Uasb反应器 Active CN115557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4072.2A CN115557602B (zh) 2022-09-21 2022-09-21 Uasb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4072.2A CN115557602B (zh) 2022-09-21 2022-09-21 Uasb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7602A CN115557602A (zh) 2023-01-03
CN115557602B true CN115557602B (zh) 2024-03-22

Family

ID=84740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4072.2A Active CN115557602B (zh) 2022-09-21 2022-09-21 Uasb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5760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59830A1 (en) * 1992-01-22 1993-07-23 Gary E. Steadman Tank for separating water and hydrocarbon fuels from contaminated water
WO1996034678A1 (fr) * 1995-05-04 1996-11-07 Bernard Marinzet Dispositif de mise en pression a actionnement liquide, pour une installation de dessalement d'eau de mer ou d'eaux saumâtres
CN101148291A (zh) * 2007-09-10 2008-03-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
CN201952281U (zh) * 2011-01-10 2011-08-31 复旦大学 一种旋流式膨胀厌氧污泥床废水处理装置
CN105198090A (zh) * 2015-10-27 2015-12-30 浙江达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WO2017118478A1 (en) * 2016-01-06 2017-07-13 Veolia Water Solutions & Technologies Support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in-situ cleaning of a gas separator in an anaerobic bioreactor
CN209065527U (zh) * 2018-06-01 2019-07-05 杨冰川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CN110240275A (zh) * 2019-07-12 2019-09-17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乳制品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0313699U (zh) * 2019-08-09 2020-04-14 上海庞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厌氧反应器
CN112729478A (zh) * 2020-12-25 2021-04-30 苏州焜原光电有限公司 液位检测装置、液氮循环系统及其液位控制装置
CN114409074A (zh) * 2022-02-25 2022-04-29 张正乾 一种一体式高效厌氧反应器及其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L2009001749A1 (es) * 2009-08-20 2009-12-04 Biosigma Sa Biorreactor para produccion continua de soluciones biolixiviantes con altas concentraciones de microorganismos y de iones ferricos, comprende una zona de reaccion compuesta por dos cilindros uno interno y otro externo, ademas de un separador de fases con piezas separadoras interna y externa, chimenea y canaleta anular.
BR112015026109B1 (pt) * 2013-04-16 2022-02-22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Instrumento cirúrgico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59830A1 (en) * 1992-01-22 1993-07-23 Gary E. Steadman Tank for separating water and hydrocarbon fuels from contaminated water
WO1996034678A1 (fr) * 1995-05-04 1996-11-07 Bernard Marinzet Dispositif de mise en pression a actionnement liquide, pour une installation de dessalement d'eau de mer ou d'eaux saumâtres
CN101148291A (zh) * 2007-09-10 2008-03-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厌氧小间距多层三相泥水气分离装置
CN201952281U (zh) * 2011-01-10 2011-08-31 复旦大学 一种旋流式膨胀厌氧污泥床废水处理装置
CN105198090A (zh) * 2015-10-27 2015-12-30 浙江达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WO2017118478A1 (en) * 2016-01-06 2017-07-13 Veolia Water Solutions & Technologies Support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in-situ cleaning of a gas separator in an anaerobic bioreactor
CN209065527U (zh) * 2018-06-01 2019-07-05 杨冰川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有机污水处理装置
CN110240275A (zh) * 2019-07-12 2019-09-17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乳制品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0313699U (zh) * 2019-08-09 2020-04-14 上海庞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厌氧反应器
CN112729478A (zh) * 2020-12-25 2021-04-30 苏州焜原光电有限公司 液位检测装置、液氮循环系统及其液位控制装置
CN114409074A (zh) * 2022-02-25 2022-04-29 张正乾 一种一体式高效厌氧反应器及其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新型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工艺探讨";褚海云等;《江西化工》;20160815(第4期);第51-53页 *
"生态组合池污水处理工艺的工程应用与优化";张武刚等;《工业用水与废水》;20180228;第49卷(第1期);第61-64+7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7602A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3780U (zh) 一种压力式气浮过滤净水装置
CN207210045U (zh) 一种处理含重金属污酸废水的硫化反应装置
CN115557602B (zh) Uasb反应器
CN108310811A (zh) 一种全自动离心式净油机
CN206288980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115228156B (zh) 一种双床介质过滤装置
CN208586181U (zh) 一种新型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19815328U (zh) 一种混合液体分离装置
CN214457484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设备
CN212091633U (zh) 一种用于盐酸再生排气分离装置
CN210583990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15000983U (zh) 一种排放系统装置
CN218709363U (zh) 厌氧罐反应系统
CN111268794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用菌种的自动投料系统及储料罐
CN220745408U (zh) 一种基于多级分离的三相分离器
CN110482830A (zh) 含油污泥、浮渣撬装设备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12133322U (zh) 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
CN220194383U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粉尘的除尘器
CN216198368U (zh) 一种滑油分油装置
CN102092833B (zh) 真空解析连续脱氨塔
CN220320359U (zh) 一种化工管道用机械阀门
CN219002082U (zh) 一种沉淀池表面浮渣收集装置
CN111207599A (zh) 一种节能型热循环隧道窑
CN107662995A (zh) 一种全自动生活污水油脂杂质分离装置
CN216236599U (zh) 污泥脱水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