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5497B -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5497B
CN115555497B CN202211417493.XA CN202211417493A CN115555497B CN 115555497 B CN115555497 B CN 115555497B CN 202211417493 A CN202211417493 A CN 202211417493A CN 115555497 B CN115555497 B CN 1155554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component
driver
pin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74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55497A (zh
Inventor
时文静
李加林
陈忠源
胡秋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174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5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55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5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55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5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00Bending wire other than coiling; Straightening w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23/00Feeding wire in wire-work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引脚弯折装置,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治具移动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导轨和传送驱动器,元器件承载治具用于放置元器件,元器件承载治具由传送驱动器驱动,并经由传送导轨提供导向;引脚折弯机构设置于传送导轨旁边,包括弯折推杆组件和弯折驱动器,当元器件承载治具到达引脚折弯机构的位置时,弯折驱动器带动弯折推杆组件沿垂直于元器件引脚的方向移动,从而折弯元器件承载治具上的元器件引脚;本发明借助机械结构输送元件器件进行上料,并实现引脚弯折,能够批量地完成引脚弯折,稳定可靠地上料并实现对引脚弯折。

Description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的引脚长度过长会造成组装后整个元器件的高度较高,易发生碰撞或容易倾倒的问题。所以在组装之前需要将引脚进行折弯处理,从而降低电子元器件的高度,增加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对引脚进行弯折操作时,往往需要借助人工操作逐个弯折引脚,操作效率较低,而且无法保证弯折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的折弯设备一般采用振动盘上料或者编带上料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元器件有尺寸或形状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元器件,目前都是依靠人力进行电子元器件上料,良率较低,进而影响整个电路板的良率和产能。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稳定可靠地上料并实现对引脚弯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脚弯折装置,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元器件上料和弯折,稳定可靠地上料并实现对引脚弯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包括:
治具移动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导轨和传送驱动器,元器件承载治具由所述传送驱动器驱动,并经由所述传送导轨提供导向;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用于放置元器件;
引脚折弯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导轨旁边,包括弯折推杆组件和弯折驱动器,所述弯折驱动器带动所述弯折推杆组件沿垂直于元器件引脚的方向移动,用于折弯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上的元器件引脚。
可选地,所述引脚折弯机构还包括折弯滑轨和传动连杆,所述弯折推杆组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折弯滑轨,所述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弯折驱动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弯折推杆组件,所述弯折驱动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连杆带动所述弯折推杆组件平移。
可选地,所述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弯折驱动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弯折推杆组件;
所述弯折驱动器的输出端沿竖向伸缩运动,所述弯折推杆组件沿水平方向运动。
可选地,还包括引脚弯折辅助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导轨旁边,配合所述引脚折弯机构;
所述引脚弯折辅助机构包括压板和下压驱动器,所述下压驱动器带动所述压板升降,所述压板能够压在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放置的元器件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压板的下部设置若干弯折避让通孔,所述弯折推杆组件能够插入所述弯折避让通孔。
可选地,所述传送驱动器包括传送电机和传送齿轮,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的侧边设置传动齿条,所述传送齿轮和所述传动齿条啮合传动。
可选地,还包括:
测试机构,包括测试竖移滑块、测试竖移驱动器、测试针脚,所述测试竖移驱动器带动所述测试竖移滑块沿升降;
所述测试针脚安装于所述测试竖移滑块,并连接信号源;所述测试针脚能够接触元器件引脚进行测试。
可选地,沿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的移动路径,所述引脚折弯机构和所述测试机构依次布置。
可选地,还包括:
下料机构,沿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的移动路径,所述测试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依次布置;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取出元器件,并将元器件移入收料盒;
收集模块,沿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的移动路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收集模块依次布置;所述收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
可选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取出夹爪和夹爪驱动器,所述取出夹爪安装于所述夹爪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取出夹爪能够夹取元器件;所述夹爪驱动器能够带动所述取出夹爪移动。
可选地,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设置若干用于容纳元器件的元器件容纳通道,所述元器件容纳通道的内壁设置承托面,元器件能够由所述元器件容纳通道内壁的承托面承托并周向定位。
可选地,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包括上层板和与上层板连接的下层板,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对应分别贯通设置通孔,所述上层板的通孔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下层板的通孔的截面尺寸。
可选地,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所述下层板的侧壁,所述上层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下层板的宽度;
所述下层板两侧外凸于所述上层板的部分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传送导轨配合压接限位。
可选地,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的竖向顶杆能够从下向上插入所述元器件容纳通道,以将所述元器件容纳通道内放置的元器件向上顶起。
可选地,所述收集模块包括用于使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滑动的斜面,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在所述收集模块中的滑动倾斜下落方向垂直于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的长度方向。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脚弯折装置,治具移动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导轨和传送驱动器,元器件承载治具用于放置元器件,元器件承载治具由传送驱动器驱动,并经由传送导轨提供导向;引脚折弯机构设置于传送导轨旁边,包括弯折推杆组件和弯折驱动器,当元器件承载治具到达引脚折弯机构的位置时,弯折驱动器带动弯折推杆组件沿垂直于元器件引脚的方向移动,从而折弯元器件承载治具上的元器件引脚;本发明借助机械结构输送元件器件进行上料,并实现引脚弯折,能够批量地完成引脚弯折,稳定可靠地上料并实现对引脚弯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引脚弯折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元器件承载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引脚折弯机构和引脚弯折辅助机构相互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引脚折弯机构和引脚弯折辅助机构相互配合一个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引脚折弯机构和引脚弯折辅助机构相互配合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引脚折弯机构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引脚弯折辅助机构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压板设置弯折避让通孔的弯折原理示意图;
图12为压板设置支撑块的弯折原理示意图。
图中包括:
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传送导轨11、传送驱动器12、传送电机121、传送齿轮122、引脚折弯机构2、弯折推杆组件21、弯折驱动器22、折弯滑轨23、传动连杆24、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压板31、下压驱动器32、弯折避让通孔33、元器件承载治具4、传动齿条41、元器件容纳通道42、上层板43、下层板44、测试机构5、测试竖移滑块51、测试竖移驱动器52、测试针脚53、下料机构6、取出夹爪61、夹爪驱动器62、顶升组件63、竖向顶杆631、收集模块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引脚弯折装置,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元器件上料和弯折,稳定可靠地上料并实现对引脚弯折。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引脚弯折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结合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脚弯折装置,包括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和引脚折弯机构2等结构;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的功能是传递元器件,引脚折弯机构2的功能是对元器件的引脚进行弯折。
结合图3,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包括传送导轨11和传送驱动器12,传送导轨11用于提供导向和支撑,传送驱动器12用于提供驱动力,用于放置元器件的元器件承载治具4由传送驱动器12驱动,并经由传送导轨11提供导向;传送导轨11在Y轴限位元器件承载治具4宽度方向的位置,使元器件承载治具4能够沿传送导轨11平移,传送导轨11的长度大于单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长度,在传送导轨11上可放置多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
结合图2,元器件承载治具4用于放置元器件,对元器件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元器件放置于元器件承载治具4时,元器件引脚朝向上方;元器件引脚朝上放置时,元器件承载治具4用于从下方支撑元器件,并对元器件的四周进行限位,使元器件在的主体部分朝向下方,元器件引脚朝向上方,利用元器件承载治具4对元器件提供沿Z轴方向的支撑,并对元器件进行XOY平面的周向限位。但本发明并不否定将元器件引脚朝下放置的形式,当元器件引脚朝下放置时,需要设置夹持元器件主体部分的结构。图1中以元器件承载治具4在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上平移的方向为X轴方向,与此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为Y轴方向,竖直方向为Z轴方向。通常情况下,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放置一排元器件,此与所指的一排为沿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移动方向,参见图1中的X轴方向,引脚折弯机构2的弯折移动方向垂直于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移动方向,参见图1中的Y轴方向。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排除在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呈阵列放置元器件的情况,也即设置两排以上的元器件,各排当中的元器件位置一一对应形成一列,从而一次性弯折多个元器件引脚,这些实施例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2,其中A表示元器件,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设置用于放置元器件的结构,使若干个元器件排列为一排;每个元器件设置两个引脚,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放置的一排元器件的引脚位于同一直线上,也即各个引脚排列沿X轴方向,引脚弯折时朝向Y轴方向形成折弯。
引脚折弯机构2设置于传送导轨11旁边,引脚折弯机构2并不影响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运动;引脚折弯机构2在X轴方向的位置位于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运动路径上,也即元器件承载治具4在某一时刻会经过引脚折弯机构2,当经过引脚折弯机构2时,元器件承载治具4停止位移,并利用引脚折弯机构2对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的元器件引脚进行弯折,使元器件引脚的长度减小。
具体地,引脚折弯机构2包括弯折推杆组件21和弯折驱动器22等结构,弯折驱动器22带动弯折推杆组件21沿垂直于元器件引脚的方向移动,用于折弯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的元器件引脚。弯折推杆组件21和弯折驱动器22分别安装于相应的支架结构,弯折驱动器22用于提供驱动力,使弯折推杆组件21沿横向移动,结合图3、图4、图5,弯折推杆组件21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当弯折推杆组件21沿Y轴方向移动时,弯折推杆组件21的端部能够接触元器件引脚,弯折推杆组件21的端部对元器件引脚施加横向的推力,元器件引脚的端部从Z轴方向转折为Y轴方向,元器件引脚出现弯折部分。
结合图5、图6,弯折推杆组件21设置有多根推杆,弯折推杆组件21的多根推杆固定为一体,保持同步移动,每根推杆分别正对一个元器件,可以接触一个元器件上的两个引脚,同时将同一个元器件上的两个元器件引脚弯折。本发明的附图中展示的弯折推杆组件21共设置四根推杆,能够一次性弯折四个元器件的元器件引脚。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展示的情况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推杆,至少需要设置一个推杆,推杆的数量越多,能够同时弯折相应数量的元器件,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
上述结构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放置多个元器件,各个元器件沿直线排列,并且保证元器件引脚位于同一直线上,当元器件承载治具4放置于传送导轨11时,元器件引脚所在的直线沿X轴方向。在传送驱动器12的驱动下,元器件承载治具4沿传送导轨11平移,移动方向为X轴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传送驱动器12驱动元器件承载治具4,可以仅设置一个传送驱动器12,传送驱动器12直接驱动某一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由元器件承载治具4之间沿X轴方向的推力驱动其他的元器件承载治具4平移;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传送驱动器12,每个传送驱动器12驱动不同的元器件承载治具4。当元器件承载治具4沿传送导轨11平移至引脚折弯机构2所处的位置时,传送驱动器12暂时停止驱动,使需要被弯折的元器件正对引脚折弯机构2,每个元器件正对弯折推杆组件21的其中一个推杆,弯折驱动器22带动弯折推杆组件21沿Y轴方向平移,使元器件引脚弯折;弯折后弯折驱动器22带动弯折推杆组件21反向移动,回复到初始位置。已经被弯折的元器件随元器件承载治具4继续沿X轴方向移动,使新的尚未被弯折的元器件移动到正对引脚折弯机构2的位置,继续进行下一次弯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将元器件引脚进行弯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图4、图5、图6,本发明的引脚折弯机构2还包括折弯滑轨23和传动连杆24,折弯滑轨23的长度方向沿Y轴方向,弯折推杆组件21滑动装配于折弯滑轨23,结合图6,弯折推杆组件21的若干根推杆固定安装于同一个支撑支座上,此支座上设置若干用于固定限位推杆的固定位,在支座的底部与折弯滑轨23相互配合,弯折推杆组件21能够沿折弯滑轨23平移滑动。图6中在弯折推杆组件21的底座下表面设置滑槽,折弯滑轨23卡入滑槽;也可以在折弯滑轨23设置滑槽,弯折推杆组件21的底座设置凸出的滑块滑动卡装到折弯滑轨23。
传动连杆2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和弯折推杆组件21,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连杆24带动弯折推杆组件21平移。传动连杆24作为中间传动结构,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连杆24的其中一端运动,传动连杆24的另一端进而带动弯折推杆组件21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传动连杆24作为中间传动结构是一种优选的方案,弯折推杆组件21可以直接连接于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由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直接带动弯折推杆组件21移动。这些具体的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4、图5、图6,图中的双向箭头表示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和弯折推杆组件21的移动方向。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沿竖向伸缩运动,弯折推杆组件21沿水平方向运动;在这种结构中,传动连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和弯折推杆组件21;图4中,传动连杆24的右端随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做竖直升降运动,传动连杆24的左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传动连杆24的中间做空间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与传动连杆24之间的夹角、以及弯折推杆组件21与传动连杆24之间的夹角不断变化。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沿竖向移动,弯折驱动器22可采用气缸等形式,弯折驱动器22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可以减小横向空间的占用,有利于降低整个引脚弯折装置的横向空间占用。结合图4、图5、图6,传动连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和弯折推杆组件21,图中传动连杆24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除了转轴连接之外,还可以通过球铰连接,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2、图7,本发明的引脚弯折装置还包括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设置于传送导轨11旁边,配合引脚折弯机构2,引脚折弯机构2和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在X轴方向位于相同的位置,引脚折弯机构2和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分别位于传送导轨11的两侧;在折弯位置,元器件承载治具4位于引脚折弯机构2和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之间。
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包括压板31和下压驱动器32,压板31连接于下压驱动器32的输出部,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的机架可以设置轨道,压板31滑动安装于轨道,以保证压板31上长移动的稳定性。下压驱动器32的输出部带动压板31升降运动,压板31能够压在元器件承载治具4放置的元器件本体上。结合图11,在弯折之前,压板31的下端能够压在元器件本体上,也即压在元器件本体的上表面,保证弯折近程中元器件保持稳定不偏移。弯折时弯折推杆组件21朝向压板31的方向移动,也即图11中弯折推杆组件21向左侧平移,弯折推杆组件21对元器件引脚施加弯折作用力。
结合图4、图7,本发明在压板31的下部设置若干弯折避让通孔33,弯折避让通孔33的贯通方向沿Y轴方向,弯折避让通孔33的贯通方向与弯折推杆组件21的移动方向同向,可以保证弯折推杆组件21折弯时能够插入弯折避让通孔33。
如图7所示,弯折避让通孔33是一个封闭的开孔,如图11所示,弯折避让通孔33的截面尺寸略大于弯折推杆组件21的截面尺寸,弯折避让通孔33下方的实体部分能够对元器件引脚的根部提供支撑,保证弯折后元器件引脚的根部保持竖直状态,元器件引脚弯折后形成90度的弯角。
上述设置的压板31具有两个功能,一个功能是压在元器件本体的上表面,使元器件本体在弯折过程中位置稳定,不发生斜;另一个功能是对元器件引脚提供支撑,结合图11,压板31和弯折推杆组件21分别位于元器件引脚的两侧,弯折避让通孔33下方的壁面与弯折推杆组件21在Z轴方向的位置相互错开,弯折避让通孔33下方的壁面在下方、弯折推杆组件21在上方,弯折推杆组件21向左移动时插入弯折避让通孔33,对元器件引脚施加剪切作用,形成90度弯角。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图11,元器件引脚的顶端高度低于弯折避让通孔33的上边缘,保证元器件引脚弯折后能够伸入弯折避让通孔33。在这种实施例中,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还可相应设置横向移动装置,横向移动装置能够带动压板31或同时带动下压驱动器32和压板31沿Y轴方向移动,以在弯折后将压板31和弯折后的元器件引脚沿Y轴方向抽出分离。
除了上述在压板31设置弯折避让通孔33之外,还可以在压板31的表面设置支撑块34,结合图12,支撑块34沿Y轴方向凸出于压板31的壁面,弯折时支撑块34接触到元器件本体,支撑块34对元器件引脚提供支撑。这些具体的实施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本发明的传送驱动器12包括传送电机121和传送齿轮122,传送电机121的本体安装于机架上,传送齿轮122设置的传送电机121的输出轴,传送电机121的输出轴带动传送齿轮122转动,传送齿轮122的转轴沿Z轴方向。
结合图2、图3,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侧边设置传动齿条41,传送齿轮122和传动齿条41啮合传动,当传送齿轮122转动时,通过齿轮传动齿条的相互啮合,将电机输出的旋转转变为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平移运动。本发明带动元器件承载治具4运动利用齿轮传动齿条结构实现,可以实现特定空间的前提下定矩前移的功能。不采用气缸可以减小横向空间占用;但本发明并不排除采用气缸驱动元器件承载治具4运动的技术方案,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引脚弯折装置还包括测试机构5,结合图1、图8,测试机构5位于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运动路径旁边,传送导轨11带动承载治具4经过测试机构5。测试机构5包括测试竖移滑块51、测试竖移驱动器52、测试针脚53等结构,测试竖移驱动器52带动测试竖移滑块51沿升降运动;测试针脚53安装于测试竖移滑块51,并连接信号源,当测试针脚53下降到位后能够接触元器件引脚;当测试竖移驱动器52带动测试竖移滑块51上下移动时,测试针脚53同步上升和下降,在需要测试时测试针脚53下降,非测试状态测试针脚53上升。测试时测试针脚53能够接触元器件引脚进行测试,测试针脚53的两个针脚与两个元器件引脚分别导电接触,形成信号回路,充当模拟电路,可以对元器件进行测试。测试后识别出元器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沿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移动路径,引脚折弯机构2和测试机构5依次布置,元器件承载治具4沿传送导轨11运动时,先经过引脚折弯机构2、后经过测试机构5,元器件承载治具4到达引脚折弯机构2和测试机构5时分别进行相应的操作。结合图1,元器件承载治具4沿X轴方向移动,元器件承载治具4先经过引脚折弯机构2、再经过测试机构5,使用时先对元器件引脚进行弯折,再对弯折后的元器件进行测试。元器件引脚弯折之后,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损坏,在弯折之后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在弯折过程之后,可以识别出因弯折操作所造成的损坏,区分出合格元器件和不合格元器件。需要指出的是,引脚折弯机构2和测试机构5先后布局的形式具有上述的优势,但本发明并不排除先设置测试机构5进行测量后设置引脚折弯机构2进行折弯的情况。
测试竖移滑块51上可以设置若干对测试针脚53,结合图8,其中设置有三对针脚53,每对针脚53正对一个元器件,能够同时对三个元器件进行测试。
本发明的引脚弯折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6和收集模块7,沿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移动路径,测试机构5和下料机构6依次布置,下料机构6和收集模块7依次布置;如图1所示,沿X轴方向,下料机构6位于测试机构5之后,收集模块7位于下料机构6之后,元器件承载治具4移动时依次经过测试机构5、下料机构6和收集模块7。
结合图9,下料机构6设置于传送导轨11旁边,用于取出检测后不合格的元器件,并将不合格的元器件移入收料盒;当测试机构5对各个元器件完成测试之后,区别出合格元器件和不合格元器件,利用下料机构6取出不合格的元器件,在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保留合格元器件,通常情况下,不合格元器件的数量少于合格元器件的数量,将不合格元器件取出的工作量更少,操作更为简便。需要指出的是,利用下料机构6也可以取出合格元器件,在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保留不合格元器件;或者利用下料机构6将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放置的元器件全部取出,并根据合格情况与不合格情况分类,分别将合格元器件和不合格元器件分别放置;本文中以下料机构6取出不合格元器件为例进行说明。
收集模块7设置于传送导轨11旁边,收集模块7用于接收元器件承载治具4,进入收集模块7的元器件承载治具4中仅保留合格的元器件,不合格的元器件已经被提前去除,在收集模块7中可以存放多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当元器件承载治具4存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将元器件承载治具4一次性全部取出,同步取出元器件承载治具4当中放置的合格元器件。
结合图9,下料机构6包括取出夹爪61和夹爪驱动器62,夹爪驱动器62安装于机架,机架为固定支撑结构,取出夹爪61安装于夹爪驱动器62的输出端,取出夹爪61能够夹取元器件,取出夹爪61能够开合运动以夹取或放松元器件;夹爪驱动器62的输出端能够带动取出夹爪61移动,夹爪驱动器62在取出夹爪61的驱动下能够进行升降运动和平移运动,参见图9,取出夹爪61至少能够沿Z轴和Y轴方向移动,取出夹爪61并不必需具有X轴移动的能力。当不合格的元器件到达下料机构6的正下方,夹爪驱动器62带动取出夹爪61下降,取出夹爪61闭合夹取元器件;之后夹爪驱动器62驱动取出夹爪61上升并平移,将元器件转移到收料盒。收料盒位于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的旁边,可以收纳不合格的元器件。具体地,收料盒可以利用磁吸定位的方式安装于机架结构,方便安装和拆除;也可以采用挂钩等其他形式。收料盒是一个朝上开口的筒形结构,在收料盒的侧壁安装磁铁,可以将收料盒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于移动传送机构1的机架或下料机构6的机架等位置,当下料机构6将判断为不合格的元器件取出后,转移放置到收料盒当中,收料盒存储到一定量后可以取出。收料盒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具体数量不限。收料盒中并未在图中展示,需要说明的是,收料盒可以是筒形盒体,在其顶端设置开口,放入收料盒的元器件的朝向并不确定;当然,收料盒也可以如元器件承载治具4所示的结构,在收料盒中设置对应的孔位,将元器件定位放置孔位当中,保证元器件排列整齐。
取出夹爪61能够开闭运动,两个取出夹爪61闭合时夹持元器件引脚或元器件本体,将不合格的元器件取出。
结合图2,本发明的元器件承载治具4设置若干用于容纳元器件的元器件容纳通道42,元器件容纳通道42沿Z轴方向开设,元器件容纳通道42的内壁设置承托面,元器件容纳通道42的内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元器件容纳通道42的内径上大下小,元器件能够由元器件容纳通道42内壁的承托面承托。图2所示的结构中,元器件容纳通道42的内壁沿Z轴具有两段不同的尺寸,上方的径向尺寸较大,下方的径向尺寸较小,在上下两段之间形成支撑的台阶,上方的内径较大,元器件本体可以放置到上方,元器件本体的径向尺寸大于元器件容纳通道42的下方部分,实现支撑和周向限位。元器件容纳通道42的上下两个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2中的元器件容纳通道42上方横截面为圆形,下方横截面为正方形。
除了附图中采用的两段不尺寸之外,在元器件容纳通道42的内壁还可以设置为锥形逐渐变化的结构,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2,元器件承载治具4包括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相互连接形成一体;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均为板状结构,两者相互固定为一体,并且可以拆卸,形成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可以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焊接固定的形式;当然,整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也可以采用一个整体板材加工制成。元器件承载治具4由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相对固定形成,在加工元器件容纳通道42时,分别在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贯通设置尺寸不同的通孔,能够满足元器件容纳通道42不的内径梯度,方便加工过程。
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对应分别贯通设置通孔,上层板43的通孔的截面尺寸大于下层板44的通孔的截面尺寸。上层板43贯通设置的通孔和下层板44贯通设置的通孔的中心相对,共同形成元器件容纳通道42。在上层板43和下层板44对应分别贯通设置通孔之间形成一个台阶,此台阶从下方支撑元器件,上层板43的通孔内壁对元器件形成周向限位。元器件本体可以放入上层板43贯通设置的通孔,元器件本体无法进入下层板44贯通设置的通孔。
在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传动齿条41,结合图2,传动齿条41设置于下层板44的侧壁,上层板43的宽度小于下层板44的宽度;传动齿条41位于下层板44一侧超出上层板43的部分,传动齿条41具有若干沿直线排列的齿牙。
下层板44两侧外凸于上层板43的部分的上表面能够与传送导轨11配合压接限位,下层板44两侧均从Y轴方向超出上层板43,整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纵截面呈“凸”字形。
结合图3,传送导轨11上设置纵截面为“L”形的压块,压块从左右两侧限位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Y轴位置,并且能够压在下层板44的上表面,限位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Z轴位置,可以实现稳定的限位导向效果。
结合图10,下料机构6还包括顶升组件63,顶升组件63的竖向顶杆631能够从下向上插入元器件容纳通道42,以将元器件容纳通道42内放置的元器件向上顶起。顶升组件63可以利用气缸等形式实现驱动,竖向顶杆631为杆件,顶升组件63的输出端能够带动竖向顶杆沿Z轴方向移动。元器件容纳通道42沿Z轴方向贯通设置,能够容纳竖向顶杆631从下向上插入。
当不合格的元器件到达顶升组件63的上方后,顶升组件63驱动竖向顶杆631上升将不合格的元器件向上顶起,被顶起的元器件仍然在元器件容纳通道42之内,只是高度略高于其他合格的元器件,不合格的元器件的高度更高,可以更方便地被取出夹爪61夹取。
结合图10,顶升组件63至少设置一个竖向顶杆631,若有需要,也可以在顶升组件63设置两个或更多竖向顶杆631,每个竖向顶杆631正对一个元器件容纳通道42;设置多个竖向顶杆631,能够同时将不同位置的多个不合格元器件同时向上顶出,此时取出夹爪61能够同时夹出多个元器件,能够方便快捷地取出多个元器件。若只设置一个竖向顶杆631,则每次只能向上顶出一个元器件。
结合图1,收集模块7包括用于使元器件承载治具4滑动的斜面,元器件承载治具4在收集模块7中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长度方向,且滑动方向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结合图1,元器件承载治具4在收集模块7中的滑动方向沿YOZ平面。当一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沿X轴方向移动到收集模块7的斜面顶端后,元器件承载治具4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缓慢滑动下落,滑动到收集模块7的斜面底部边缘停止,若干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依次排列,当收集模块7中排列的元器件承载治具4到达一定数量后,可以将若干个元器件承载治具4一次性取出。
在收集模块7的下边缘和左右两边缘分别向上凸出设置挡边结构,左右两侧的挡边结构用于在元器件承载治具4倾斜下落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下边缘的挡边结构在元器件承载治具4下落后实现限位的作用,通过下边缘和左右两边缘的三个挡边结构形成U形结构,从而实现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导向和限位。
本发明提供的引脚弯折装置,利用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传递和转移元器件承载治具4,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和元器件承载治具4之间利用齿轮和齿条实现传动,相对于传统的链条驱动结构更加紧凑,更不易损坏。当元器件承载治具4到达引脚折弯机构2时通过弯折推杆组件21对元器件引脚批量弯折,弯折的过程中配合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利用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的压板31支撑元器件引脚的根部,从而使元器件引脚形成90度的弯折角度。弯折之后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继续输送元器件承载治具4,到达测试机构5时,利用测试竖移滑块51下压并将引脚与控制器通电导通,形成模拟电路进行测试,判断元器件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元器件在经过下料机构6时,先通过竖向顶杆631向上顶起,再利用取出夹爪61夹取并转移到收料盒,在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的元器件为合格元器件,继续输送到收集模块7当中进行暂时存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具移动传送机构(1),包括传送导轨(11)和传送驱动器(12),元器件承载治具(4)由所述传送驱动器(12)驱动,并经由所述传送导轨(11)提供导向;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用于放置元器件;
引脚折弯机构(2),设置于所述传送导轨(11)旁边,包括弯折推杆组件(21)和弯折驱动器(22),所述弯折驱动器(22)带动所述弯折推杆组件(21)沿垂直于元器件引脚的方向移动,用于折弯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上的元器件引脚;
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设置于所述传送导轨(11)旁边,配合所述引脚折弯机构(2);所述引脚弯折辅助机构(3)包括压板(31)和下压驱动器(32),所述下压驱动器(32)带动所述压板(31)升降,所述压板(31)能够压在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放置的元器件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折弯机构(2)还包括折弯滑轨(23)和传动连杆(24),所述弯折推杆组件(21)滑动装配于所述折弯滑轨(23),所述传动连杆(2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和所述弯折推杆组件(21),所述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连杆(24)带动所述弯折推杆组件(21)平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和所述弯折推杆组件(21);
所述弯折驱动器(22)的输出端沿竖向伸缩运动,所述弯折推杆组件(21)沿水平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1)的下部设置若干弯折避让通孔(33),所述弯折推杆组件(21)能够插入所述弯折避让通孔(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驱动器(12)包括传送电机(121)和传送齿轮(122),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侧边设置传动齿条(41),所述传送齿轮(122)和所述传动齿条(41)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试机构(5),包括测试竖移滑块(51)、测试竖移驱动器(52)、测试针脚(53),所述测试竖移驱动器(52)带动所述测试竖移滑块(51)沿升降;
所述测试针脚(53)安装于所述测试竖移滑块(51),并连接信号源;所述测试针脚(53)能够接触元器件引脚进行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移动路径,所述引脚折弯机构(2)和所述测试机构(5)依次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料机构(6),沿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移动路径,所述测试机构(5)和所述下料机构(6)依次布置;所述下料机构(6)用于取出元器件,并将元器件移入收料盒;
收集模块(7),沿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移动路径,所述下料机构(6)和所述收集模块(7)依次布置;所述收集模块(7)用于接收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6)包括取出夹爪(61)和夹爪驱动器(62),所述取出夹爪(61)安装于所述夹爪驱动器(62)的输出端,所述取出夹爪(61)能够夹取元器件;所述夹爪驱动器(62)能够带动所述取出夹爪(61)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设置若干用于容纳元器件的元器件容纳通道(42),所述元器件容纳通道(42)的内壁设置承托面,元器件能够由所述元器件容纳通道(42)内壁的承托面承托并周向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包括上层板(43)和与上层板连接的下层板(44),所述上层板(43)和所述下层板(44)对应分别贯通设置通孔,所述上层板(43)的通孔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下层板(44)的通孔的截面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条(41)设置于所述下层板(44)的侧壁,所述上层板(43)的宽度小于所述下层板(44)的宽度;
所述下层板(44)两侧外凸于所述上层板(43)的部分的上表面能够与所述传送导轨(11)配合压接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6)还包括顶升组件(63),所述顶升组件(63)的竖向顶杆(631)能够从下向上插入所述元器件容纳通道(42),以将所述元器件容纳通道(42)内放置的元器件向上顶起。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脚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模块(7)包括用于使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滑动的斜面,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在所述收集模块(7)中的滑动倾斜下落方向垂直于所述元器件承载治具(4)的长度方向。
CN202211417493.XA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Active CN115555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7493.XA CN115555497B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7493.XA CN115555497B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5497A CN115555497A (zh) 2023-01-03
CN115555497B true CN115555497B (zh) 2023-03-10

Family

ID=8476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7493.XA Active CN115555497B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5549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3290A (ja) * 2000-09-22 2002-04-09 Takeshi Yano パンチング装置およびパンチングシステム
CN109103132A (zh) * 2018-08-23 2018-12-28 重庆市嘉凌新科技有限公司 引脚弯折成型机构
CN209303598U (zh) * 2018-12-05 2019-08-27 美磊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用引脚直线折弯机折弯机构
CN112170706A (zh) * 2020-10-30 2021-01-05 深圳市唯真电机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引脚的折弯设备
CN112296212A (zh) * 2020-10-30 2021-02-02 深圳市唯真电机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引脚的加工设备
CN112692188A (zh) * 2020-12-11 2021-04-23 捷和电机(江西)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电感引脚折弯机及加工方法
CN217570637U (zh) * 2022-06-27 2022-10-1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引脚折弯治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3290A (ja) * 2000-09-22 2002-04-09 Takeshi Yano パンチング装置およびパンチングシステム
CN109103132A (zh) * 2018-08-23 2018-12-28 重庆市嘉凌新科技有限公司 引脚弯折成型机构
CN209303598U (zh) * 2018-12-05 2019-08-27 美磊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用引脚直线折弯机折弯机构
CN112170706A (zh) * 2020-10-30 2021-01-05 深圳市唯真电机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引脚的折弯设备
CN112296212A (zh) * 2020-10-30 2021-02-02 深圳市唯真电机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引脚的加工设备
CN112692188A (zh) * 2020-12-11 2021-04-23 捷和电机(江西)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电感引脚折弯机及加工方法
CN217570637U (zh) * 2022-06-27 2022-10-1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引脚折弯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5497A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21225U (zh) 一种用于芯片老化测试的芯片摆盘设备
CN112108401A (zh) 一种用于芯片老化测试的芯片摆盘设备
CN114194809B (zh) 电芯测试加工设备
CN111299075A (zh) 一种接线盒整形组装设备
CN111940323A (zh) 一种用于芯片老化测试的芯片摆盘装置
CN109888596B (zh) 一种用于充电连接头全自动组装的基体上料装置及方法
CN114505681A (zh) 连接器的自动组装方法
CN116706206B (zh) 刀片电池高精度堆叠设备及堆叠方法
CN109273964B (zh) 插座组装设备
CN115527908A (zh) 封装辅助装置
CN115172206A (zh) 一种晶圆生产设备及方法
CN115555497B (zh) 一种引脚弯折装置
CN116100743B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自动集成生产系统
CN112238057A (zh) 多工位检测装置
CN107537784B (zh) 一种电池阻抗测试机
JPS60153308A (ja) プリント板給排装置
CN116040274A (zh) 双层料盒治具升降式交换收放板设备及收放板方法
CN212093019U (zh) 一种接线盒整形组装设备
CN216029109U (zh) 一种油杯组件快速组装机
CN215683134U (zh) 嵌铜机及铜块取出装置
CN211505635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其老化测试设备
KR100612501B1 (ko) 알파칩 핸들러
CN220161694U (zh) 一种机器人抓手
CN220165113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13730292U (zh) 一种微型弹簧自动夹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