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1043A -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1043A
CN115491043A CN202211088091.XA CN202211088091A CN115491043A CN 115491043 A CN115491043 A CN 115491043A CN 202211088091 A CN202211088091 A CN 202211088091A CN 115491043 A CN115491043 A CN 115491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osilicone
parts
carbon black
white carbon
extru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80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子祥
周建民
刘晓敏
侯志伟
邹伟
田志钢
吴炳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Xin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Xinyuan Chemical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Xin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Xinyuan Chemical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Xin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Xinyuan Chemical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Xin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80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1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1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1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22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 C08K7/24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inorganic
    • C08K7/26Silicon- 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8Ingredients agglomerated by treatment with a binding ag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氟硅橡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挤出氟硅混炼胶按重量份组成如下: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羟基氟硅油预混的白炭黑20~80份,分散剂0.2~35份,钙镁粉1~20份、锂基海泡石1~20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0.5~10份、耐热添加剂1~20份、交联剂0.2~5份。本发明通过对配方中不同原材料以及处理工艺的应用,在保证氟硅制品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同时,又能有效的降低氟硅混炼胶挤出加工过程中的气泡率以及膨胀率,显著提高挤出制品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氟硅橡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硅橡胶是由带有氟化烷基的-Si-O-Si-链节所构成,除了具有优异的耐候、耐热和耐低温性之外,受氟化烷基的影响,使其具有优异的耐介质燃料油侵蚀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力、汽车、航天等领域。但正是因为含有氟化烷基链节,使得氟硅橡胶的挤出加工性变得较差,例如挤出胶管、胶条等产品时,往往会出现气泡多,膨胀率大的问题。改善氟硅橡胶挤出加工性差的办法,一般是通过挤出产品时,反复调整硫化温度、压力或者挤出牵引速度以及口型板大小的方式来实现,但此类方法不但消耗大量人工,并且效率低下,废品率很高。
中国专利CN102070906A公开了一种挤出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提到了使用生胶、白炭黑、羟基硅油、含氢硅油、六甲基二硅氮烷等经过混炼工艺,制成混炼胶,解决挤出用混炼胶的机械性能低的问题。
中国专利CN103468001A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挤出汽车胶管的硅橡胶,通过羟基硅油和乙烯基硅油的配合使用,获得一种具有挺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硅橡胶。
以上两个专利都采用了硅橡胶生胶作为基胶,其中含有大量二甲基硅氧链节,导致耐介质溶剂时,其溶胀率大,限制了在耐油领域的使用,同时他们都是采用在捏合过程中直接加入控制剂的方式,该方式做出的混炼胶应用在挤出工艺领域时,会导致制品中含有很多气泡。
中国专利CN110982282A公开了一种氟硅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通过使用含氟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对氟硅生胶进行改性的方式,从而提高了耐介质性、耐热性、力学性能以及改善了粘辊性。也正是由于在生胶上接枝引入大量含氟基团,从而导致其不适合用于挤出工艺,会造成较大的挤出制品膨胀率。其使用含氟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对氟硅生胶进行改性的方式会导致含氟量的大增,其加工混炼难度大增,并且如果其应用在挤出工艺领域时,会导致制品的膨胀率变大,不利于产品控制。
在以上各种有益改进中,均未涉及到对氟硅混炼胶用于挤出加工工艺生产时,易产生气泡和膨胀率大的问题的有益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氟硅混炼胶使用挤出加工工艺时,易产生气泡以及膨胀率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氟硅混炼胶挤出加工时的气泡率和膨胀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如下: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预混白炭黑20~80份,分散剂0.2~35份,钙镁粉1~20份、锂基海泡石1~20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0.5~10份、耐热添加剂1~20份、交联剂0.2~5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其中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纯度≥90%;
优选的,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其中氟硅生胶为由-ViMeSiO-链节单元和-RFMeSiO-链节单元共聚而成,其中RF为CF3CH2CH2-。封端可以为-SiOMe3、-SiOViMe2、-SiOMe2OH基团;
优选的,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的粘均分子量50万~120万,乙烯基含量0.1mol%~1.0mol%。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带有搅拌、加热、测温以及降温的设备中,投入氟硅生胶以及滴加全氟辛基三氯硅烷,氟硅生胶与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的重量比为100:(2~50),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的滴加速度按照80~100滴/min进行,待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全部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h并开始升温至60℃,再搅拌4h,之后进行真空脱低沸处理4h。物料经降温,取出备用。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预混白炭黑,采用羟基氟硅油预混处理白炭黑,羟基氟硅油通式为OH(RFMeSiO)mH,羟基含量5mol%~10mol%,3≤m≤20,其中白炭黑为气相白炭黑,BET比表面积不低于300m2/g。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预混白炭黑,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高速搅拌设备中,投入全部白炭黑和使用雾化装置加入羟基氟硅油,白炭黑和羟基氟硅油的重量比为(5~80):(1~20);开始搅拌,转速保持在400~500r/min,待羟基氟硅油全部加入后,加压到1.5~3atm,控温60~90℃,期间不能混入氨气、氯气以及其他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是为了能够保证分子的活性,能充分的使羟基氟硅油上的羟基与白炭黑上的、孤立羟基、临位羟基以及双重羟基形成氢键结合,过低的压力和温度控制会导致分子活性低,不利于其充分结合,过高的压力和温度控制会导致羟基氟硅油自身或与白炭黑发生缩合反应,致使羟基氟硅油失去控制剂作用或者接枝到白炭黑上。在以上压力和温度下持续搅拌3h,转速保持在700~800r/min,高速搅拌结束后,物料经降温,取出备用,该白炭黑需达到放入水中无疏水和油层出现的情况。该处理方式得到的预混白炭黑,其白炭黑上的羟基可与羟基氟硅油中的羟基充分的以氢键结合而非接枝其上,在混炼胶制作过程中非常易于分散,并且用其所制的混炼胶,不会出现使用疏水白炭黑时,混炼胶板结发硬、粘棍、气泡多、膨胀率大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分散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羟基硅油、六甲基二硅氧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氟硅油、乙烯基氟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钙镁粉,要求粒度>500目,锰含量<0.3%。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锂基海泡石,要求粒度>500目,pH=8~10,悬浮度>97%。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耐热添加剂为氧化铁、氧化铈、氢氧化铈、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交联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二枯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纯度≥95%,低聚物含量<0.5%。
根据本发明,上述挤出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组成重量份数,精确称取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预混的白炭黑、分散剂、钙镁粉、锂基海泡石、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耐热添加剂以及适量交联剂;
(2)向捏合机中投入全部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以及占预混白炭黑总量四分之一的预混白炭黑和全部的分散剂,开始搅拌,直到预混白炭黑完全分散到氟硅生胶中;
(3)继续加入占总量四分之一的预混白炭黑,以及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并搅拌,直到预混白炭黑完全分散到氟硅生胶中;
(4)再加入占预混白炭黑总量四分之一的预混白炭黑以及全部的钙镁粉并搅拌,直到预混白炭黑和钙镁粉完全分散到氟硅生胶中;
(5)再加入占预混白炭黑总量四分之一的预混白炭黑以及全部的锂基海泡石并搅拌,直到预混白炭黑和锂基海泡石完全分散到氟硅生胶中;
(6)按照以上加料顺序和方式,待物料搅拌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在物料温度达到160-180℃时,持续热处理2~3h;
(7)物料达到热处理温度的同时,对物料进行负压抽真空处理,压力保持在-0.095~-0.1MPa,过程中保持热处理温度,直至热处理过程结束;
(8)完成负压真空热处理过程后,待物料降温至60℃以下时,按组成重量份数加入耐热添加剂,混炼均匀;
(9)在开炼机上向上述氟硅混炼胶按重量组成份数添加交联剂,薄通均匀,得到挤出氟硅混炼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保证了氟硅制品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同时,又减少了氟硅混炼胶在挤出加工工艺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并且使膨胀率降低到了3%以下。且本发明是从混炼胶配方的角度来解决制品挤出成型过程中遇到的气泡和膨胀率问题,避免了挤出加工过程中再遇到问题,所以能够显著提高挤出制品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合格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以及体现本发明的优越性,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的阐述说明,但以下实施例并不能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中份数都指重量份数。
实施例中,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其中氟硅生胶为由-ViMeSiO-链节单元和-RFMeSiO-链节单元共聚而成,其中RF为CF3CH2CH2-。封端可以为-SiOMe3、-SiOViMe2、-SiOMe2OH基团;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的粘均分子量50万~120万,乙烯基含量0.1mol%~1.0mol%。
实施例中,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带有搅拌、加热、测温以及降温的设备中,投入氟硅生胶以及滴加全氟辛基三氯硅烷,氟硅生胶与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的重量比为100:(2~50),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的滴加速度按照80~100滴/min进行,待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全部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h并开始升温至60℃,再搅拌4h,之后进行真空脱低沸处理4h。物料经降温,取出备用。
实施例中,所述的预混白炭黑,采用羟基氟硅油预混处理白炭黑,羟基氟硅油通式为OH(RFMeSiO)mH,羟基含量5mol%~10mol%,3≤m≤20,其中白炭黑为气相白炭黑,BET比表面积不低于300m2/g。所述的预混白炭黑,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高速搅拌设备中,投入全部白炭黑和使用雾化装置加入羟基氟硅油,白炭黑和羟基氟硅油的重量比为(5~80):(1~20);开始搅拌,转速保持在400~500r/min,待羟基氟硅油全部加入后,加压到1.5~3atm,控温60~90℃,期间不能混入氨气、氯气以及其他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是为了能够保证分子的活性,能充分的使羟基氟硅油上的羟基与白炭黑上的、孤立羟基、临位羟基以及双重羟基形成氢键结合,过低的压力和温度控制会导致分子活性低,不利于其充分结合,过高的压力和温度控制会导致羟基氟硅油自身或与白炭黑发生缩合反应,致使羟基氟硅油失去控制剂作用或者接枝到白炭黑上。在以上压力和温度下持续搅拌3h,转速保持在700~800r/min,高速搅拌结束后,物料经降温,取出备用,该白炭黑需达到放入水中无疏水和油层出现的情况。该处理方式得到的预混白炭黑,其白炭黑上的羟基可与羟基氟硅油中的羟基充分的以氢键结合而非接枝其上,在混炼胶制作过程中非常易于分散,并且用其所制的混炼胶,不会出现使用疏水白炭黑时,混炼胶板结发硬、粘棍、气泡多、膨胀率大的情况。
实施例1
取乙烯基摩尔含量0.3%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投入捏合机中,同时分批次加入预混的气相白炭黑42份,六甲基二硅氮烷0.4份,钙镁粉3份,锂基海泡石2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1份,待物料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70℃,使用-0.095~-0.1MPa负压真空热处理2.5h。真空热处理结束后,待物料温度降至60℃时,加入1份氧化铈,混炼均匀。在开炼机上添加0.9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薄通均匀,下片。使用120℃*10min的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一段硫化,200℃*4h的二段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二段硫化,制得试样A。使用挤出机通过高温烘道定型,再经低温烘道一段硫化,挤出胶管,对胶管进行200℃*4h的二段硫化,随机取胶管并割成1cm2大小样品件,制得试样B。测试试样A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试样B的气泡率以及膨胀率。
实施例2
取乙烯基摩尔含量0.15%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投入捏合机中,同时分批次加入预混的气相白炭黑48份,六甲基二硅氮烷0.6份,钙镁粉6份,锂基海泡石4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1.6份,待物料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70℃,使用-0.095~-0.1MPa负压真空热处理2.5h。真空热处理结束后,待物料温度降至60℃时,加入1份氧化铈,混炼均匀。在开炼机上添加0.9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薄通均匀,下片。使用120℃*10min的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一段硫化,200℃*4h的二段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二段硫化,制得试样A。使用挤出机通过高温烘道定型,再经低温烘道一段硫化,挤出胶管,对胶管进行200℃*4h的二段硫化,随机取胶管并割成1cm2大小样品件,制得试样B。测试试样A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试样B的气泡率以及膨胀率。
实施例3
取乙烯基摩尔含量0.3%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投入捏合机中,同时分批次加入预混的气相白炭黑34份,六甲基二硅氮烷0.2份,钙镁粉4份,锂基海泡石1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2.5份,待物料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70℃,使用-0.095~-0.1MPa负压真空热处理2.5h。真空热处理结束后,待物料温度降至60℃时,加入1份氧化铈,混炼均匀。在开炼机上添加0.9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薄通均匀,下片。使用120℃*10min的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一段硫化,200℃*4h的二段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二段硫化,制得试样A。使用挤出机通过高温烘道定型,再经低温烘道一段硫化,挤出胶管,对胶管进行200℃*4h的二段硫化,随机取胶管并割成1cm2大小样品件,制得试样B。测试试样A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试样B的气泡率以及膨胀率。
实施例4
取乙烯基摩尔含量0.3%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投入捏合机中,同时分批次加入预混的气相白炭黑38份,六甲基二硅氮烷0.8份,钙镁粉4份,锂基海泡石6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1份,待物料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70℃,使用-0.095~-0.1MPa负压真空热处理2.5h。真空热处理结束后,待物料温度降至60℃时,加入1份氧化铈,混炼均匀。在开炼机上添加0.9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薄通均匀,下片。使用120℃*10min的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一段硫化,200℃*4h的二段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二段硫化,制得试样A。使用挤出机通过高温烘道定型,再经低温烘道一段硫化,挤出胶管,对胶管进行200℃*4h的二段硫化,随机取胶管并割成1cm2大小样品件,制得试样B。测试试样A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试样B的气泡率以及膨胀率。
实施例5
取乙烯基摩尔含量0.3%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投入捏合机中,同时分批次加入预混的气相白炭黑5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1份,钙镁粉8份,锂基海泡石3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4份,待物料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70℃,使用-0.095~-0.1MPa负压真空热处理2.5h。真空热处理结束后,待物料温度降至60℃时,加入1份氧化铈,混炼均匀。在开炼机上添加0.9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薄通均匀,下片。使用120℃*10min的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一段硫化,200℃*4h的二段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二段硫化,制得试样A。使用挤出机通过高温烘道定型,再经低温烘道一段硫化,挤出胶管,对胶管进行200℃*4h的二段硫化,随机取胶管并割成1cm2大小样品件,制得试样B。测试试样A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试样B的气泡率以及膨胀率。
实施例6
取乙烯基摩尔含量0.5%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投入捏合机中,同时分批次加入预混的气相白炭黑55份,六甲基二硅氮烷1.2份,钙镁粉4份,锂基海泡石7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4份,待物料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70℃,使用-0.095~-0.1MPa负压真空热处理2.5h。真空热处理结束后,待物料温度降至60℃时,加入1份氧化铈,混炼均匀。在开炼机上添加0.9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薄通均匀,下片。使用120℃*10min的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一段硫化,200℃*4h的二段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二段硫化,制得试样A。使用挤出机通过高温烘道定型,再经低温烘道一段硫化,挤出胶管,对胶管进行200℃*4h的二段硫化,随机取胶管并割成1cm2大小样品件,制得试样B。测试试样A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试样B的气泡率以及膨胀率。
实施例7
取乙烯基摩尔含量0.2%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投入捏合机中,同时分批次加入预混的气相白炭黑32份,六甲基二硅氮烷0.3份,钙镁粉3份,锂基海泡石3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2份,待物料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70℃,使用-0.095~-0.1MPa负压真空热处理2.5h。真空热处理结束后,待物料温度降至60℃时,加入1份氧化铈,混炼均匀。在开炼机上添加0.9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薄通均匀,下片。使用120℃*10min的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一段硫化,200℃*4h的二段硫化条件进行试片的二段硫化,制得试样A。使用挤出机通过高温烘道定型,再经低温烘道一段硫化,挤出胶管,对胶管进行200℃*4h的二段硫化,随机取胶管并割成1cm2大小样品件,制得试样B。测试试样A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试样B的气泡率以及膨胀率。
对比例1
对比例1和实施例7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处理的疏水的气相白炭黑32份,替代配方中的预混的气相白炭黑32份,其他配方中成分和实施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和实施例7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非1.5~3atm、60~90℃预混条件的预混的气相白炭黑32份,替代配方中的预混的气相白炭黑32份,其他配方中成分和实施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和实施例7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羟基氟硅油6份,气相白炭黑32份,替代配方中的预混的气相白炭黑32份,其他配方中成分和实施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及对比例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与对比例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3835988500000081
从表1中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挤出氟硅橡胶不但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还有效降低了气泡率和膨胀率。
通过对比实施例7和对比例1-3的数据可知,对比例1的膨胀率和气泡率明显增加,说明预混白炭黑对降低膨胀率和气泡率有重要影响。在预混白炭黑的制备过程中,处理压力和温度对于预混白炭黑的性能影响较大。同时,该性能并非是将羟基氟硅油和气相白炭黑简单混合就可以实现。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了部分技术特征的组合,但并未进行所有可能的组合,故不能以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知,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对技术特征进行替换以及组合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如下:
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100份,预混白炭黑20~80份,分散剂0.2~35份,钙镁粉1~20份、锂基海泡石1~20份、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0.5~10份、耐热添加剂1~20份、交联剂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其中氟硅生胶为由-ViMeSiO-链节单元和-RFMeSiO-链节单元共聚而成,RF为CF3CH2CH2-,封端为-SiOMe3、-SiOViMe2或-SiOMe2OH基团;
优选的,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的粘均分子量50万~120万,乙烯基含量0.1mol%~1.0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带有搅拌、加热、测温以及降温的设备中,投入氟硅生胶以及滴加全氟辛基三氯硅烷,氟硅生胶与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的重量比为100:(2~50),全氟辛基三氯硅烷的滴加速度按照80~100滴/min进行,待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全部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h并开始升温至60℃,再搅拌4h,之后进行真空脱低沸处理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混白炭黑,采用羟基氟硅油预混处理白炭黑;
优选的,羟基氟硅油通式为OH(RFMeSiO)mH,羟基含量5mol%~10mol%,3≤m≤20,所述的白炭黑为气相白炭黑,BET比表面积不低于3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混白炭黑,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高速搅拌设备中,投入全部白炭黑和使用雾化装置加入羟基氟硅油,白炭黑和羟基氟硅油的重量比为(5~80):(1~20);开始搅拌,转速保持在400~500r/min,待羟基氟硅油全部加入后,加压到1.5~3atm,控温60~90℃,在以上压力和温度下持续搅拌3h,转速保持在700~800r/min,高速搅拌结束后,物料降温,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羟基硅油、六甲基二硅氧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氟硅油、乙烯基氟硅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钙镁粉,要求粒度>500目,锰含量<0.3%;
优选的,所述的锂基海泡石,要求粒度>500目,pH=8~10,悬浮度>9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热添加剂为氧化铁、氧化铈、氢氧化铈、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二枯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挤出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组成重量份数,精确称取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预混的白炭黑、分散剂、钙镁粉、锂基海泡石、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耐热添加剂以及适量交联剂;
(2)向捏合机中投入全部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处理的氟硅生胶以及占预混白炭黑总量四分之一的预混白炭黑和全部的分散剂,开始搅拌,直到预混白炭黑完全分散到氟硅生胶中;
(3)继续加入占总量四分之一的预混白炭黑,以及3,5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硅烷并搅拌,直到预混白炭黑完全分散到氟硅生胶中;
(4)再加入占预混白炭黑总量四分之一的预混白炭黑以及全部的钙镁粉并搅拌,直到预混白炭黑和钙镁粉完全分散到氟硅生胶中;
(5)再加入占预混白炭黑总量四分之一的预混白炭黑以及全部的锂基海泡石并搅拌,直到预混白炭黑和锂基海泡石完全分散到氟硅生胶中;
(6)按照以上加料顺序和方式,待物料搅拌混合均匀后,持续搅拌并加热升温,在物料温度达到160-180℃时,持续热处理2~3h;
(7)物料达到热处理温度的同时,对物料进行负压抽真空处理,压力保持在-0.095~-0.1MPa,过程中保持热处理温度,直至热处理过程结束;
(8)完成负压真空热处理过程后,待物料降温至60℃以下时,按组成重量份数加入耐热添加剂,混炼均匀;
(9)在开炼机上向上述氟硅混炼胶按重量组成份数添加交联剂,薄通均匀,得到挤出氟硅混炼胶。
CN202211088091.XA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491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8091.XA CN115491043A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8091.XA CN115491043A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1043A true CN115491043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8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8091.XA Pending CN115491043A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104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0116A (zh) * 2013-12-30 2014-04-23 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炼时防粘辊的高强度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346A (zh) * 2018-12-26 2019-05-17 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1808430A (zh) * 2020-08-24 2020-10-23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0116A (zh) * 2013-12-30 2014-04-23 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炼时防粘辊的高强度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346A (zh) * 2018-12-26 2019-05-17 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1808430A (zh) * 2020-08-24 2020-10-23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全利;邬继荣;张国栋;胡应乾;王华兰;华西林;: "高温硫化氟硅橡胶的研制与储存性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5, pages 455 *
耿新玲;刘金岭;孙霞容;王珍;刘佳丽;苏正涛;: "氟硅橡胶混炼工艺与性能研究",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no. 03, pages 70 - 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5311B (zh) 一种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9762346B (zh) 一种氟硅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942781B (zh) 一种uv固化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210215B (zh) 一种低拉伸永久变形的导电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EP4215558A1 (en) Aqueous polyurethane emulsion,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743352A (zh) 聚氨酯及其复合物原位改性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29336A1 (zh) 一种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的制备方法
CN112250924A (zh) 一种环保回收高耐磨橡塑材料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CN112625248A (zh) 一种有机硅尼龙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070A (zh) 基于纳米碳酸钙的电线电缆皮的加工工艺
CN109880050B (zh) 一种石墨烯类物质改性的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E60301584T2 (de) Vernetzbare Fluorkautschukzusammensetzung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N115491043A (zh) 一种挤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5059A (zh) 一种高撕裂强度加成型液体氟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889B (zh) 低挥发物含量和低体积变化的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390104A1 (en) High-blasting-volum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ndo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1187508B (zh) 一种耐热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KR101174389B1 (ko) 이형 효과를 개선시킨 가류 블래더용 고무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3637313A (zh) 一种抗老化的pc薄膜标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4561A (zh) 一种高性能白炭黑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52222B (zh) 一种可3d打印的聚氨酯/硅橡胶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2512A (zh) 生物质粒子复合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6552B (zh) 改性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输送带
CN117024701B (zh) 一种聚氨酯发泡抛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36041B (zh) 一种复合绝缘子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