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0725A -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0725A
CN115490725A CN202210914636.1A CN202210914636A CN115490725A CN 115490725 A CN115490725 A CN 115490725A CN 202210914636 A CN202210914636 A CN 202210914636A CN 115490725 A CN115490725 A CN 115490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ona
solvent
preparing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46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0725B (zh
Inventor
韩立彪
张健秋
王鑫
王腾
韩道青
戴小强
葛前建
刘辉
张永彬
樊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ngfa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ngf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ngfa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ngf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46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072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2638 priority patent/WO20240211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0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0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0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28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 one or more P—C bonds
    • C07F9/46Phosphinous acids [R2POH], [R2P(= O)H]: Thiophosphinous acids including[R2PSH]; [R2P(=S)H]; Aminophosphines [R2PNH2];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28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 one or more P—C bonds
    • C07F9/50Organo-phosphines
    • C07F9/53Organo-phosphine oxides; Organo-phosphine thioxides
    • C07F9/5325Aromatic phosphine oxides or thioxides (P-C aromatic link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气氛下,将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第二步:向所述第一步中所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金属钠,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充分反应生成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R2PONa以及R系有机物,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分离反应生成的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R2PONa以及R系有机物,得R2PONa。它可弥补以前使用R3PO与钠反应的制备方法制备出R1R2PONa所带来的各种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磷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各种用途。三苯基氧化膦Ph3P(O)是维生素制造过程中使用Wittig(维蒂希)反应产生的大量副产的工业废弃物,由于三苯基氧膦没有好的用途,大量的三苯基氧膦,通常作为固废焚烧处理,这会造成磷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
现有资料中记载,Ph3P(O)与钠的反应虽然可以在低温液氨中进行生成有利用价值的Ph2PONa(1:Esteban R.N.Bornancini等人、 J.Org.Chem.1990,55,2332-2326;2:Marek Stankevic等人、Tetrahedron 67(2011)8671-8678),但是,液氨的毒性高,容易迅速气化,反应操作繁杂;另外,这个条件下也会因过度还原等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还有资料中记载, Ph3P(O)可以和NaH-LiI反应生成使Ph3P(O)还原而产生Ph2PONa,但是NaH昂贵,而且这个反应过程必须同时使用LiI,此工艺繁杂(Ciputra Tejo等人、 Chem.Commun.,2018,54,1782-1785)。
Figure BDA0003772897470000011
PhNa会和溶剂反应生成RONa等。RONa和Ph2PONa难分离,只能混合物用。
还有文献杂志中记载,在THF等极性醚溶剂里,Ph3P(O)和Na反应可生成 Ph2PONa。但是,该反应使用块状钠,会伴随许多副产物(Zhang,J.et al J. Org.Chem.2020,85,14166-14173)。还有的资料中记载通过使用微米钠,可以高选择性可得到Ph2PONa,从而达到高收率生产各种膦氧化合物(Zhang, J.-Q.et al COMMUNICATIONS CHEMISTRY| (2020)3:1|https://doi.org/10.1038/s42004-019-0249-6|www.nature.com /commschem),但是,该反应中会生成的PhNa,会消耗溶剂,同时,生成的杂质RONa可溶解在溶剂里面,不好将Ph2PONa从溶剂中分离出来,Ph2PONa与 RONa无法有效的分离。
截至目前为止,上述文献中记载,Ph3PO和Na反应会产生Ph2PONa,均只是被假设提出,没有得到过纯的Ph2PONa。Ph2PONa的结构也从来没有被确凿无疑地证明过,如表征一个化合物的构造不可缺少的氢谱和碳谱,至今为止 Ph2PONa从来没有被报道过。
再者,Ph3PO和Na反应会产生的副产RONa和Ph2PONa一起溶解在溶液里面,由于RONa和Ph2PONa具有类似的反应性,还会形成竞争反应,还会影响 Ph2PONa参与反应的利用率。如想利用Ph3PO和Na反应的反应产物Ph2PONa与 Me3SiCl反应,制备Ph2POSiMe3时,RONa也会和Me3SiC反应生成ROSiMe3,这不但会造成原料浪费,还使得产物Ph2POSiMe3的后续分离纯化步骤复杂。
Figure BDA0003772897470000021
RONa和Ph2PONa会形成竞争反应,生成副产物ROSiMe3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现有在THF等极性醚溶剂里,Ph3P(O)和Na反应可生成 Ph2PONa的制备方法中存在如下缺陷:
1.使用块状金属钠时,会导致Ph2PONa选择性低,还会伴随产生很多副产物;
2.Ph3P(O)与金属钠反应时,THF溶剂还会遭破坏;
3.Ph3P(O)与金属钠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和推测反应产物Ph2PONa均可溶在溶剂中,无法得到纯的Ph2PONa,更无法去验证这个Ph2PONa的用途及应用价值。
4.通过现有的Ph3P(O)与金属钠制备方法所得的反应产物去制备 Ph2POSiMe3,很难得到纯净的Ph2POSiMe3,同时若想通过Ph3P(O)与金属钠反应产物去制备Ph2POSiMe3,常常需要加入过量的Me3SiCl才行,这会造成原料浪费。
上述技术问题,一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可弥补以前使用R3PO与钠反应的制备方法制备出R1R2PONa所带来的各种缺陷。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气氛下,将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
R3PO为R1R2R3PO,R1、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芳香族或脂肪族取代基,R1、 R2和R3中至少一个为芳香族取代基,R1、R2和R3可相同也可不同;
所述质子化合物选自水、醇、有机酸或无机酸;
所述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2-3∶1;
第二步:向所述第一步中所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金属钠,膦氧类化合物 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充分反应生成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R2PONa 以及R系有机物,R2PONa结构中含有两个R,R1、R2和R3中的任意两个R为R2PONa 中的两个R,剩余一个R为R系有机物中的R;
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分离反应生成的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R2PONa 以及R系有机物,得R2PON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步中的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进行混合后,混合物中的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反应生成络合物,络合物生成后,再进行第二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步中的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进行混合后,混合物中的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不反应生成络合物,直接进入第二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步中,在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反应前,可向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为烷烃、芳烃或有机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步中,在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反应前,不向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为烷烃、芳烃或有机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溶剂为非醚类有机溶剂时,所述第三步中,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二溶剂将生成的R1R2PONa进行溶解,然后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最后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第二溶剂和R系有机物得固体R2PONa;所述第二溶剂为R2PONa可溶但质子化合物钠盐不溶的有机醚。
也就是说,若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在无第一溶剂或在R2PONa不溶、质子化合物钠盐也不溶的第一溶剂条件下,所述第三步中,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二溶剂将生成的R1R2PONa进行溶解,然后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最后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第二溶剂和R系有机物得固体R2PONa;所述第二溶剂为R2PONa可溶但质子化合物钠盐不溶的有机醚。
所述第二溶剂可为THF等有机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溶剂为R2PONa可溶但质子化合物钠盐不溶的有机醚时,所述第三步中,反应结束后,直接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得有机相,最后对有机相进行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和R系有机物得固体R2PON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溶剂选自正己烷、正庚烷、聚乙烯、聚丙烯、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THF、二氧杂环乙烷、MeOCH2CH2OMe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苯和二氧杂环乙烷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进一步的,R1、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 C3-C20环烷基、C7-C20的芳烷基、C6-C20的芳基或C2-C20的杂环基。
进一步的,R1、R2和R3独立选自带C1-C6长链或支链烷基的苯基、含N、O、 S原子的杂环芳烃以及C1-C20长链或支链烷基。
进一步的,金属钠与膦氧类化合物R3PO的摩尔比为0.1-5∶1。
进一步的,金属钠与膦氧类化合物R3PO的摩尔比为1-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溶剂与膦氧类化合物R3PO的重量比为0.5-20∶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溶剂与膦氧类化合物R3PO的重量比为2-5∶1。
进一步的,所述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170℃。
进一步的,所述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150℃。
进一步的,所述质子化合物的结构式为X-OH或Y-H。
进一步的,质子化合物选自X-OH结构时,所述第二步中,膦氧类化合物 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充分反应生成NaOH、质子化合物钠盐RX和
Figure BDA0003772897470000061
R2PONa,反应式为:R3为R1R2R3,R1、R2、R3分别独立选自芳香族或脂肪族取代基。
Figure BDA0003772897470000062
上述制备过程为:R3Na+X-OH→NaOH+R3X, R1R2R3PO与金属钠反应生成R1R2PONa和R3Na,R3Na不与第一溶剂发生反应,R3Na 与反应体系中的质子化合物X-OH反应生成R3X和NaOH;
当将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X-OH混合获得的混合物在无第一溶剂或第一溶剂是非醚类有机溶剂时,在反应结束后,分离之前,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二溶剂将生成的R1R2PONa进行溶解;第二溶剂为有机醚;R1R2PONa 易溶于第二溶剂,NaOH不溶于有机醚以及第一溶剂,然后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NaOH,最后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第二溶剂和生成的R系有机物R3X得固体R1R2PONa。
当将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X-OH混合获得的混合物是在第一溶剂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溶剂为有机醚,R1R2PONa溶于有机醚,NaOH不溶于有机醚,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NaOH得有机相,最后对有机相进行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和生成R系有机物R3X得固体R1R2PONa, R1R2PONa为R2PONa。
进一步的,若质子化合物选自Y-H结构时,所述第二步中,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充分反应生成质子化合物钠盐NaY、RH和
Figure BDA0003772897470000063
R2PONa,反应式为:R3为R1R2R3,R1、R2、R3分别独立选自芳香族或脂肪族取代基。
Figure BDA0003772897470000071
上述制备过程为:R3Na+Y-H→NaY+R3H, R1R2R3PO与金属钠反应生成R1R2PONa和R3Na,R3Na不与反应体系中的第一溶剂发生反应,其与反应体系中的质子化合物Y-H反应生成NaY和R系有机物R3H;
当将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Y-H混合获得的混合物在无第一溶剂或第一溶剂是非醚类有机溶剂时,在反应结束后,分离之前,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二溶剂将生成的R1R2PONa进行溶解;第二溶剂为有机醚;质子化合物钠盐NaY不溶于有机醚,然后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质子化合物钠盐 NaY得有机相,最后对有机相进行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第二溶剂和生成的 R系有机物R3X得固体R1R2PONa,R1R2PONa为R2PONa。
当将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Y-H混合获得的混合物在第一溶剂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溶剂为有机醚,R1R2PONa溶于有机醚,质子化合物钠盐NaY不溶于有机醚,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质子化合物钠盐 NaY得有机相,最后对有机相进行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第二溶剂和生成的 R系有机物R3X得固体R1R2PONa,R1R2PONa为R2PONa。
进一步的,所述质子化合物是水、H2O、MeOH、EtOH、MeCO2H、HCl和PhSH 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质子化合物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R3PO与质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1.5∶1。
进一步的,R1、R2和R3均选自苯基。
进一步的,Ph2PONa的中文名称为二苯基次磷酸钠。
Ph2PONa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772897470000072
其在空气下或遇水会发生反应,其需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气氛下进行保存。
钠在Ph3PO与质子化合物的混合物体系中,在有无第一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分离纯化可制备出纯度为99%以上的Ph2PONa,制备出的纯净的Ph2PONa 可用于制备其他膦氧化合物,并可获得一个较好的收率。
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Ph2PONa纯度要远优于背景技术中记载,例如Ph2PONa制备过程中,质子化合物为水,第一溶剂选为THF溶剂;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气氛下,Ph3PO先与金属钠进行反应生成Ph2PONa和PhNa;生成的 PhNa活性较活泼,PhNa与水反应生成苯和NaOH,NaOH不溶于THF溶剂,Ph2PONa 溶于THF溶剂中,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气氛下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NaOH,最后减压旋蒸去除THF溶剂和苯后,得纯净的固体Ph2PONa;
Ph3PO+Na=Ph2PONa+PhNa,PhNa+H2O=PhH+NaOH。
背景技术中记载在THF等极性醚溶剂里,Ph3P(O)和Na反应可生成 Ph2PONa,该过程会产生较多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与产物Ph2PONa会溶解在溶剂中,不易将Ph2PONa与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分离,最后无法获得较纯的Ph2PONa;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Ph2PONa 纯度要远优于背景技术中记载。
Figure BDA0003772897470000081
由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R2PONa作为中间体在制备其他膦氧基化合物的应用。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纯净的R1R2PONa可作为制备其他膦氧基化合物的中间体;
R1R2PONa通过与R4Z反应制备R1R2POR4
R1R2PONa+R4Z→R1R2POR4+NaZ;
R4Z为芳香族或脂肪族化合物,R1R2PONa可与R4Z反应制备生成R1R2POR4和NaZ,R1R2POR4溶于有机溶剂,NaZ不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一特性,反应结束后,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溶剂,过滤将NaZ分离,后利用减压旋蒸将有机溶剂去除,水洗,即得到R1R2POR4
R1R2PONa通过与Z1-R5-Z2反应制备R1R2POR5POR1R2
Z1R5Z2为芳香族或脂肪族化合物,R1R2PONa可与Z1R5Z2反应制备生成R1R2POR5POR1R2、NaZ1和NaZ2,NaZ1和NaZ2不溶于有机溶剂,R1R2POR5POR1R2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一特性,过滤将NaZ1和NaZ2分离出去,后利用减压旋蒸将有机溶剂去除,得到R1R2POR5POR1R2
Z、Z1和Z2均为卤素基团。
R1R2PONa通过与H2O反应制备R1R2POH,
R1R2PONa+H2O→R1R2POH+NaOH;
R1R2PONa可与H2O反应制备生成R1R2POH和H2O,R1R2POH溶于有机溶剂,NaOH 不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一特性,反应结束后,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溶剂,过滤将NaOH分离,后利用减压旋蒸将有机溶剂去除,即得到R1R2POH。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通过使金属钠与R3PO与质子化合物的混合物体系反应,R3PO与金属钠反应生成得R3Na可与质子化合物迅速反应生成的 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R2PONa以及R系有机物,R系有机物易于旋蒸去除,反应结束后,分离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R2PONa以及R系有机物,利用NaOH 或质子化合物钠盐不溶于有机醚溶剂,R2PONa以及R系有机物溶于有机醚溶剂这一特征,最后分离,得到的R1R2PONa较为纯净。
(2)通过本发明开发的将钠与R3PO反应制备纯净的膦基化合物R1R2PONa 的制备方法,可以更高效的利用制备出的纯净的R1R2PONa去制造一系列的磷化合物,减少因之前制备的R1R2PONa不纯,导致需消耗一倍以上的R1R2PONa 的摩尔倍数原料与R1R2PONa反应制备其他磷化合物,进而减少由R1R2PONa作为原料制备其他磷化合物的成本。
(3)本发明开发的制备方法,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控,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4)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弥补以前使用R3PO与钠反应的制备方法制备出R1R2PONa所带来的各种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Ph2PONa的结构式;
图2为本发明的Ph2PONa的产品图;
图3为本发明的Ph2PONa的H谱图;
图4为本发明的Ph2PONa的C谱图;
图5为本发明的Ph2PONa的P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三苯基氧膦为例制备Ph2PONa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Ph2PONa的制造,分离及精制
在氮气氮气下,将10mmol三苯基氧膦、10mmol水,THF 20mL混合搅拌30分钟后,室温下,把金属钠20mmol切成小块,加入混合溶液中;室温下搅拌一夜,得含白色沉淀的深橙色溶液;然后在氮气气氛下,过滤除去白色沉淀NaOH,后减压除去溶剂等挥发物,得淡黄色固体Ph2PONa,收率92%.
以下核磁及元素分析表征,证实所得化合物为纯Ph2PONa。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得到的纯Ph2PONa。
二苯基次磷酸钠(Sodium diphenylphosphinite,Ph2ONa).淡黄色固体,融点355℃(分解)。1H NMR(400MHz,d8-THF):δ7.47-7.44(m,4H), 7.18-7.14(m,4H),7.07-7.03(m,2H);13C{1H}NMR(100MHz,d8-THF):δ155.1(d,Jp-c=40.0Hz),128.1(d,Jp-c=20.0Hz),127.6(d,Jp-c= 4.4Hz),126.2.31P NMR(162MHz,d8-THF):δ91.2.Elemental analysis,calculated for C12H10NaOP:C,64.29;H,4.50.Found:C,64.56;H,4.68.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将水换成MeOH实施反应,得到95%收率(31P NMR 收率)的Ph2PONa。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将水换成乙醇EtOH实施反应,得到97%收率 (31P NMR收率)的Ph2PONa。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将水换成异丙醇i-PrOH实施反应,得到93%收率(31P NMR收率)的Ph2PONa。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将水换成叔丁醇t-BuOH实施反应,得到91%收率(31P NMR收率)的Ph2PONa。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将水换成醋酸CH3CO2H实施反应,得到90%收率(31P NMR收率)的Ph2PONa。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将THF换成MeOCH2CH2OMe实施反应,得到98%收率(31P NMR收率)的Ph2PONa。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将THF换成二氧杂环乙烷dioxane实施反应,得到93%收率(31P NMR收率)的Ph2PONa。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将THF换成甲苯实施反应,得到90%收率(31P NMR收率)的Ph2PONa。
通过实施例1-9可以发现,R3PO可与不同的质子化合物在无溶剂或有第一溶剂的条件下与金属钠可进行反应制备R1R2PONa,制备出的R1R2PONa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实施例10是由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Ph2PONa 去制备Ph2P(O)H的实施例。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实施反应后,向混合反应液里面加饱和氯化氨溶液10mL,后用醋酸乙酯萃取,减压除去挥发物,得到98%收率的Ph2P(O)H。
实施例11-13是由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 R1R2PONa与Z1R5Z2芳香族或脂肪族化合物去制备R1R2POR5POR1R2的实施例。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实施反应后,向混合反应液里面加ClCH2CH2Cl15 mL,搅拌5小时后,减压除去挥发物,水洗,得95%收率的 Ph2P(O)CH2CH2P(O)Ph2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实施反应后,向混合反应液里面加ClCH2CH2Cl 20 mL,搅拌5小时后,减压除去挥发物,水洗,得95%收率的 Ph2P(O)CH2CH2P(O)Ph2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实施反应后,向混合反应液里面加 1,4-ClCH2C6H4CH2Cl10mL,搅拌5小时后,减压除去挥发物,水洗,得91%收率的Ph2P(O)CH2C6H4CH2P(O)Ph2
实施例14是由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R1R2PONa 与R4Z芳香族或脂肪族化合物去制备R1R2POR4的实施例。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同样条件下,反应结束后,滤过除去NaOH后,向反应液里面加1当量TMSCl 10mmol,搅拌5小时后,减压除去挥发物,得98%收率的油状Ph2POTMS。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气氛下,将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
R3PO为R1R2R3PO,R1、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芳香族或脂肪族取代基,R1、R2和R3中至少一个为芳香族取代基;
所述质子化合物选自水、醇、有机酸或无机酸;
所述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2-3:1;
第二步:向所述第一步中所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金属钠,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充分反应生成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R2PONa以及R系有机物,R2PONa结构中含有两个R,R1、R2和R3中的任意两个R为R2PONa中的两个R,剩余一个R为R系有机物中的R;
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分离反应生成的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R2PONa以及R系有机物,得R2PO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进行混合后,混合物中的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反应生成络合物,络合物生成后,再进行第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进行混合后,混合物中的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不反应生成络合物,直接进入第二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在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反应前,可向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为烷烃、芳烃或有机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在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反应前,不向膦氧类化合物R3PO与质子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为烷烃、芳烃或有机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为非醚类有机溶剂时,所述第三步中,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二溶剂将生成的R1R2PONa进行溶解,然后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最后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第二溶剂和R系有机物得固体R2PONa;所述第二溶剂为R2PONa可溶但质子化合物钠盐不溶的有机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为R2PONa可溶但质子化合物钠盐不溶的有机醚时,所述第三步中,反应结束后,直接进行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NaOH或质子化合物钠盐,得有机相,最后对有机相进行减压旋蒸去除第一溶剂和R系有机物得固体R2PONa。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选自正己烷、正庚烷、聚乙烯、聚丙烯、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THF、二氧杂环乙烷、MeOCH2CH2OMe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苯和二氧杂环乙烷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和R3分别独立选自C1-C2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C3-C20环烷基、C7-C20的芳烷基、C6-C20的芳基或C2-C20的杂环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和R3独立选自带C1-C6长链或支链烷基的苯基、含N、O、S原子的杂环芳烃以及C1-C20长链或支链烷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钠与膦氧类化合物R3PO的摩尔比为0.1-5:1。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与膦氧类化合物R3PO的重量比为0.5-20: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17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化合物的结构式为X-OH或Y-H。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质子化合物选自X-OH结构时,所述第二步中,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充分反应生成NaOH、质子化合物钠盐RX和R2PONa。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质子化合物选自Y-H结构时,所述第二步中,膦氧类化合物R3PO、质子化合物和金属钠进行充分反应生成质子化合物钠盐NaY、RH和R2PONa。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化合物是水、H2O、MeOH、EtOH、MeCO2H、HCl和PhSH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混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化合物为水。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3PO与质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1.5:1。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和R3均选自苯基。
22.由权利要求1-5及7-2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的R2PONa作为中间体在制备其他膦氧基化合物的应用。
CN202210914636.1A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490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4636.1A CN115490725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CT/CN2022/112638 WO2024021190A1 (zh) 2022-07-29 2022-08-16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4636.1A CN115490725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0725A true CN115490725A (zh) 2022-12-20
CN115490725B CN115490725B (zh) 2023-07-18

Family

ID=84465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4636.1A Active CN115490725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0725B (zh)
WO (1) WO2024021190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47014B1 (zh) * 1970-03-17 1972-11-27
CN113474350A (zh) * 2019-02-28 2021-10-01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有机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47014B1 (zh) * 1970-03-17 1972-11-27
CN113474350A (zh) * 2019-02-28 2021-10-01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有机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QIU ZHANG ET AL.: "Selective C−P(O) Bond Cleavage of Organophosphine Oxides by Sodiu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1190A1 (zh) 2024-02-01
CN115490725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9774B (zh) 一种膦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7318871B2 (ja) アンモニアの製造方法、モリブデン錯体及び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化合物
CN109369722B (zh) 一种双亚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381950B (zh) 一种催化氧化制备香兰素的方法
CN113444039B (zh)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制备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的方法
CN115490725A (zh) 一种膦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437125B (zh) 一种Tezacaftor中间体II的制备方法
CN108467408B (zh) 一种具有羟基苯基官能团的二芳基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3988134B2 (ja) β−燐化ニトロキシドラジカルの製造方法
CN101735827A (zh) 一种无卤芳基磷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7844B (zh) 一种偶氮二甲酸二烷基酯的制备方法
CN115490726B (zh) 一种二苯基磷氧氢的制备方法
EP2678344B1 (de) Cyclopropenyl-yliden stabilisierte phospheniumkationen
CN113024605A (zh) 一种六苯氧基环三磷腈阻燃剂的合成方法
CN117777198A (zh) 一种基于磷杂芴结构的三芳基膦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10540A (zh) 一种减少钠使用量的膦基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632552B (zh) Buchwald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89058B (zh) 一种手性氯代砜亚胺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JP2002371088A (ja) スルホン酸アミン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75548A (zh) 一类基于肟的通过[2+2+2]环加成合成吡啶衍生物的方法
CN116947921A (zh) 一种制备联烯基磷酸酯化合物的方法
KR20230060027A (ko) 비대칭형 포스페이트계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CN117603258A (zh) 一种l-草铵膦及其盐的合成方法
JP2024060692A (ja) ジ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CN106699713B (zh) 一种制备2-羟基-4-甲基四氢吡喃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