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5165A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5165A
CN115485165A CN202180030292.1A CN202180030292A CN115485165A CN 115485165 A CN115485165 A CN 115485165A CN 202180030292 A CN202180030292 A CN 202180030292A CN 115485165 A CN115485165 A CN 115485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bag
fluid
shoulder
vehicle sea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02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贡载
朴喜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146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1267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85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5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86Side-rests
    • B60N2/99Side-rests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43Back-rests or cushions shape of the back-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4Hydro-pneumatic adjustments of the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A47C7/467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adjustable by fluid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4Supports for the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5Lumbar supports using inflatable blad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7Lumbar supports having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bowed by applied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任务)提供一种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的车辆座椅。(解决方案)在设置有座椅坐垫(3)和座椅靠背(4)的车辆座椅(1)中,座椅靠背包括: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左和右侧构件(22);横向延伸并与左和右侧构件连接的下横跨构件(24),在下横跨构件上方横向延伸并与左和右侧构件连接的横跨构件(25);至少一个线材构件(31),其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连接到下横跨构件和横跨构件;以及支承在线材构件的上部的至少一个肩部支承构件(32)。肩部支承构件包括:第一板部件(32A),其面向前后方向并且连接到线材构件的上部;以及第二板部件(32C),其面向前后方向并且通过柔性部件(32B)与第一板部件连接。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包括腰部支承构件以及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的座椅靠背。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一体地形成在腰部支承构件的上端处。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包括横向延伸的单个肩部支承构件的座椅靠背。在专利文献2中,肩部支承构件独立于腰部支承构件,并且与送风机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5-209082A
[专利文献2]JP2015-209062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完成的任务
肩部支承构件能够通过沿着乘员的肩部移动和变形而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的肩部支承构件连接至腰部支承构件,所以存在难以移动和变形的问题。同样地,专利文献2的肩部支承构件与送风机连接,因此存在难以移动和变形的问题。因此,存在专利文献1和2的肩部支承构件不能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的问题。
鉴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的车辆座椅。
完成任务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1),其设置有座椅坐垫(3)和座椅靠背(4),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左和右侧部构件(22);横向延伸并连接至所述左和右侧构件的下横跨构件(24);在所述下横跨构件上方横向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左和右侧构件的横跨构件(25);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下横跨构件和所述横跨构件的至少一个线材构件(31);以及被支承在所述线材构件的上部上的至少一个肩部支承构件(32),并且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面向前后方向并连接至所述线材构件的所述上部的第一板部件(32A);以及面向所述前后方向并经由柔性部件(32B)连接至所述第一板部件的第二板部件(32C)。
根据这个方面,第二板部件能够利用柔性部件的变形而相对于第一板部件移位。因此,当肩部支承构件被就座人员的肩部推动时,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能够沿着肩部移动。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的车辆座椅。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面向所述前后方向的板状腰部支承构件(44)被支承在所述线材构件的下部上。
根据这个方面,通过使用支承腰部支承构件的线材构件来支承肩部支承构件是可能的。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线材构件包括经由弯曲部相对于彼此倾斜的第一部(31A)和第二部(31B),并且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板部件包括锁定所述第一部的第一锁定部(34)和锁定所述第二部的第二锁定部(35)。
根据这个方面,由于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锁定相对于彼此倾斜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因此能够固定肩部构件相对于线材构件的位置。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板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之间的安置部件(36),所述安置部件接触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
根据这个方面,由于接触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安置部件,能够更加可靠地固定肩部构件相对于线材构件的位置。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柔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左和右侧构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侧构件的前方。
根据这个方面,第一板构件能够沿着就座人员的背部相对于第二板构件向后移位。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柔性部件沿着所述侧构件的横向内侧边缘向上和向下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第一板部件能够向后移位而不干扰侧构件。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柔性部件具有狭缝(39),所述狭缝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贯穿所述柔性部件并且向上和向下延伸且下端开口。
根据这个方面,第一板构件能够容易地相对于第二板构件移位。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在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在供给液体时膨胀的流体袋组件(52)。
根据这个方面,流体袋能够改变设置在肩部支承构件的前方的衬垫的形状。由此,车辆座椅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面向前方的支承表面(32F),流体供给装置(53)连接至所述流体袋组件,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被称为第一侧而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被称为第二侧,所述流体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表面上的第一流体袋(56);第二流体袋(57),其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中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袋的第一连接部件(61)并且与所述第一流体袋连通;以及第三流体袋(58),其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中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流体袋的第二连接部件(62)并且与所述第二流体袋连通,以及在所述流体袋组件收缩的状态下,当在垂直于所述支承面的方向上观看时,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二侧边缘(62A)每一个直线地延伸并且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缘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所述第二侧上的侧边缘,所述第二侧边缘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在所述第二侧上的侧边缘。
根据这个方面,由于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因此改变第二流体袋的膨胀方向和第三流体袋的膨胀方向是可能的。因此,能够使流体袋组件在膨胀时的形状多样化。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侧上比所述第一侧边缘更远。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使流体袋组件在膨胀时的形状多样化。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三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长。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使流体袋组件在膨胀时的形状多样化。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流体供给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袋,所述第一流体袋和所述第二流体袋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连通孔(61B)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流体袋和所述第三流体袋通过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连通孔(62B)连接。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用于连接空气供给装置和流体袋组件的结构制造得简单。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袋、所述第二流体袋和所述第三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流体袋组件在收缩时的形状制造得简单。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袋包括向一侧突出的凸舌(56D),并且所述凸舌紧固到与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面垂直的侧表面。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在尺寸上将肩部支承部制造得紧凑,并且能够在尺寸上将流体袋组件制造得紧凑。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一对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并且所述流体袋组件包括一对左和右流体袋组件,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布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的左部和右部上,使得所述第一侧指向横向向内和向下,并且在所述流体袋组件收缩的状态下,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中的每一个在横向向外的方向上倾斜地向下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流体袋组件能够使座椅靠背的与就座人员的肩部对应的部分横向向内且向下鼓起。由此,能够提供与就座人员的肩部的位置和形状相符合的座椅靠背。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件和所述侧构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触。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固定第二板部件在座椅靠背中的位置。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第二板部件沿着所述侧构件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由于第二板构件存在于就座人员的肩部与侧构件之间,所以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件包括在其后部中向后突出的对接部(37),并且所述第二板部件在所述对接部处接触所述侧构件。
根据这个方面,第二板部件和侧构件能够可靠地彼此接触。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件和所述侧构件经由缓冲材料(38)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触。
根据这个方面,缓冲材料防止第二板部件和侧构件之间的摩擦和咔嗒声,由此防止产生噪音。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件的后表面设置有加强结构(41)。
根据这个方面,提高接触侧构件的第二板部件的刚度是可能的。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线材构件包括一对左和右线材构件,并且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与所述左和右线材构件对应的一对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
根据这个方面,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能够以沿着就座人员的肩部的方式彼此独立地移位。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的车辆座椅。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件的横向内侧边缘朝向向上方向横向向外地倾斜。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在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的上部之间形成空间。诸如送风机之类的装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空间中。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送风机(46)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的中央部中,并且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送风机的左侧和右侧。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流体袋组件和送风机以不干扰彼此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靠背内。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送风机包括:设置有叶轮的送风机主体(36);以及从所述送风机主体延伸的管道(46B),其中所述送风机主体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的所述中央部中,所述管道在所述送风机主体的一侧上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管道的左侧或右侧。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流体袋组件和送风机以不干扰彼此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靠背内。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座椅靠背的左和右侧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侧安全气囊(48),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左和右侧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侧安全气囊(49),所述第一侧安全气囊和所述第二侧安全气囊中的每个向上和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侧安全气囊的上端安置成比所述第二侧安全气囊的上端高,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的每一个的下端安置成比所述第二侧安全气囊的上端高。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流体袋组件和侧安全气囊以不干扰彼此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靠背内。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左和右流体袋组件中的每一个在其横向内侧边缘上具有横向向外凹陷的凹部,并且所述送风机的左和右侧部设置在相应的凹部中。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以高密度设置流体袋组件和送风机。
发明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1),其设置有座椅坐垫(3)和座椅靠背(4),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左和右侧部构件(22);横向延伸并连接至所述左和右侧构件的下横跨构件(24);在所述下横跨构件上方横向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左和右侧构件的横跨构件(25);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下横跨构件和所述横跨构件的至少一个线材构件(31);以及被支承在所述线材构件的上部上的至少一个肩部支承构件(32),并且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面向前后方向并连接至所述线材构件的所述上部的第一板部件(32A);以及面向所述前后方向并经由柔性部件(32B)连接至所述第一板部件的第二板部件(32C)。
根据这个方面,第二板部件能够利用柔性部件的变形而相对于第一板部件移位。因此,当肩部支承构件被就座人员的肩部推动时,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能够沿着肩部移动。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的车辆座椅。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面向所述前后方向的板状腰部支承构件(44)被支承在所述线材构件的下部上。
根据这个方面,通过使用支承腰部支承构件的线材构件来支承肩部支承构件是可能的。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线材构件包括经由弯曲部相对于彼此倾斜的第一部(31A)和第二部(31B),并且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板部件包括锁定所述第一部的第一锁定部(34)和锁定所述第二部的第二锁定部(35)。
根据这个方面,由于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锁定相对于彼此倾斜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因此能够固定肩部构件相对于线材构件的位置。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板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之间的安置部件(36),所述安置部件接触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
根据这个方面,由于接触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安置部件,能够更加可靠地固定肩部构件相对于线材构件的位置。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柔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左和右侧构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侧构件的前方。
根据这个方面,第一板构件能够沿着就座人员的背部相对于第二板构件向后移位。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柔性部件沿着所述侧构件的横向内侧边缘向上和向下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第一板部件能够向后移位而不干扰侧构件。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柔性部件具有狭缝(39),所述狭缝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贯穿所述柔性部件并且向上和向下延伸且下端开口。
根据这个方面,第一板构件能够容易地相对于第二板构件移位。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在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在供给液体时膨胀的流体袋组件(52)。
根据这个方面,流体袋能够改变设置在肩部支承构件的前方的衬垫的形状。由此,车辆座椅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面向前方的支承表面(32F),流体供给装置(53)连接至所述流体袋组件,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被称为第一侧而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被称为第二侧,所述流体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表面上的第一流体袋(56);第二流体袋(57),其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中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袋的第一连接部件(61)并且与所述第一流体袋连通;以及第三流体袋(58),其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中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流体袋的第二连接部件(62)并且与所述第二流体袋连通,以及在所述流体袋组件收缩的状态下,当在垂直于所述支承面的方向上观看时,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二侧边缘(62A)每一个直线地延伸并且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缘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所述第二侧上的侧边缘,所述第二侧边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在所述第二侧上的侧边缘。
根据这个方面,由于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因此改变第二流体袋的膨胀方向和第三流体袋的膨胀方向是可能的。因此,能够使流体袋组件在膨胀时的形状多样化。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侧边缘设置成在所述第二侧上比所述第一侧边缘更远。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使流体袋组件在膨胀时的形状多样化。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三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长。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使流体袋组件在膨胀时的形状多样化。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流体供给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袋,所述第一流体袋和所述第二流体袋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连通孔(61B)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流体袋和所述第三流体袋通过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连通孔(62B)连接。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用于连接空气供给装置和流体袋组件的结构制造得简单。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袋、所述第二流体袋和所述第三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流体袋组件在收缩时的形状制造得简单。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袋包括向一侧突出的凸舌(56D),并且所述凸舌紧固到与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面垂直的侧表面。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在尺寸上将肩部支承部制造得紧凑,并且能够在尺寸上将流体袋组件制造得紧凑。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一对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并且所述流体袋组件包括一对左和右流体袋组件,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布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的左部和右部上,使得所述第一侧指向横向向内和向下,并且在所述流体袋组件收缩的状态下,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中的每一个在横向向外的方向上倾斜地向下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流体袋组件能够使座椅靠背的与就座人员的肩部对应的部分横向向内且向下鼓起。由此,能够提供与就座人员的肩部的位置和形状相符合的座椅靠背。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件和所述侧构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触。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固定第二板部件在座椅靠背中的位置。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第二板部件沿着所述侧构件延伸。
根据这个方面,由于第二板构件存在于就座人员的肩部与侧构件之间,所以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件包括在其后部中向后突出的对接部(37),并且所述第二板部件在所述对接部处接触所述侧构件。
根据这个方面,第二板部件和侧构件能够可靠地彼此接触。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件和所述侧构件经由缓冲材料(38)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触。
根据这个方面,缓冲材料防止第二板部件和侧构件之间的摩擦和咔嗒声,由此防止产生噪音。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件的后表面设置有加强结构(41)。
根据这个方面,提高接触侧构件的第二板部件的刚度是可能的。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线材构件包括一对左和右线材构件,并且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与所述左和右线材构件对应的一对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
根据这个方面,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能够以沿着就座人员的肩部的方式彼此独立地移位。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的车辆座椅。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件的横向内侧边缘朝向向上方向横向向外地倾斜。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在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的上部之间形成空间。诸如送风机之类的装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空间中。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送风机(46)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的中央部中,并且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送风机的左侧和右侧。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流体袋组件和送风机以不干扰彼此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靠背内。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送风机包括:设置有叶轮的送风机主体(36);以及从所述送风机主体延伸的管道(46B),其中所述送风机主体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的所述中央部中,所述管道在所述送风机主体的一侧上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管道的左侧或右侧。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流体袋组件和送风机以不干扰彼此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靠背内。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座椅靠背的左和右侧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侧安全气囊(48),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左和右侧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侧安全气囊(49),所述第一侧安全气囊和所述第二侧安全气囊中的每个向上和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侧安全气囊的上端安置成比所述第二侧安全气囊的上端高,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的每一个的下端安置成比所述第二侧安全气囊的上端高。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将流体袋组件和侧安全气囊以不干扰彼此的方式设置在座椅靠背内。
在上述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左和右流体袋组件中的每一个在其横向内侧边缘上具有横向向外凹陷的凹部,并且所述送风机的左和右侧部设置在相应的凹部中。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以高密度设置流体袋组件和送风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座椅的框架的透视图;
图3是座椅靠背框架的前视图;
图4是省略了流体袋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前视图;
图5是示出流体袋组件和肩部支承构件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肩部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透视图;
图7是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的后视图;
图8是流体袋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示出处于收缩状态的流体袋组件(A)、处于部分膨胀状态的流体袋组件(B)、处于膨胀状态的流体袋组件(C)的说明图;
图10是处于膨胀状态的流体袋组件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改进的肩部支承构件的后表面的透视图;
图12是处于膨胀状态的流体袋组件的截面图;
图13是处于膨胀状态的流体袋组件的截面图;以及
图14是根据部分改进的实施例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在其中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应用于汽车的座椅的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上下方向是沿着竖直方向的方向。此外,前后方向是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方向,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安置的方向是向后方向,并且与向后方向相反的方向是向前方向。此外,横向方向是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基于向前方向来定义。
如图1所示,座椅1包括设置在汽车的底板2上的座椅坐垫3和从座椅坐垫3的后部向上延伸的座椅靠背4。座椅坐垫3支承乘员的臀部,而座椅靠背4支承乘员的背部。如图2所示,座椅坐垫3可以通过滑轨5设置在底板2上。滑轨5包括连接至底板2的左和右下轨5A以及分别由左和右下轨5A支承以便是可滑动地移动的左和右上轨5B。座椅坐垫3与左和右上轨5B连接。升降装置可以置于座椅坐垫3和上轨5B之间。
座椅坐垫3包括形成骨架的座椅坐垫框架11、支承在座椅坐垫框架11上的衬垫12和覆盖衬垫12的表面的表皮构件13。座椅靠背4包括形成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15、支承在座椅靠背框架15上的衬垫16和覆盖衬垫16的表面的表皮构件17。座椅坐垫框架11和座椅靠背框架15经由倾斜装置19彼此联接并且构成座椅1的框架20。在下文描述中,座椅靠背4布置成处于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中座椅靠背4向上和向下延伸。
如图2和3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5包括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左和右后侧构件22、横向延伸并连接至左和右后侧构件22中的每一个的上端的上横跨构件23、横向延伸并连接至左和右后侧构件22中的每一个的下部的下横跨构件24、以及在上横跨构件23和下横跨构件24之间横向延伸并连接至左和右后侧构件22中的每一个的中间横跨构件25。
左和右后侧构件22的下部由具有面向左和右的表面的钣金构件形成。左和右后侧构件22的上部和上横跨构件23由连续的管构件形成。管构件包括横向延伸的中央部和相对于中央部弯曲并向下延伸的左和右端部。管构件的左和右端部连接至左和右钣金构件的横向向内朝向的表面。
上横跨构件23设置有一对左和右头枕支承构件27。每个头枕支承构件27形成为管状形状并且向上和向下延伸。每个头枕支承构件27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上横跨构件23的前表面。头枕支承构件27布置在上横跨构件23的横向中央部中以横向间隔开。树脂轴环(在附图中未示出)安装在每个头枕支承构件27上。从头枕29延伸的一对左和右支柱29A(见图1)经由轴环插入头枕支承构件27中并由其支承。
如图2和3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5包括至少一个线材构件31,其向上和向下延伸并连接至下横跨构件24和中间横跨构件25。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一对左和右线材构件31。每个线材构件31由金属杆制成并具有柔性。左和右线材构件31每一个包括经由弯曲部相对于彼此倾斜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在本实施例中,左和右线材构件31每一个包括连接至中间横跨构件25的左和右端部中的一个并向下延伸的上端部31A、从上端部31A的下端横向向内且向下以倾斜的方式延伸的上中间部31B、从上中间部31B的下端向下延伸的下中间部31C、从下中间部31C的下端横向向外且向下延伸并连接至下横跨构件24的下端部31D。上端部31A和上中间部31B经由弯曲部相对于彼此倾斜。因此,上端部31A对应于第一部,而上中间部31B对应于第二部。左和右下端部31D可以通过连接部31E彼此连接。
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肩部支承构件32设置在线材构件31的上部上。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设置在横向对应的线材构件31上。
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优选地由例如金属或树脂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肩部支承构件32由树脂制成。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形成为两侧对称的形状。以下,将对右肩部支承构件32进行描述。
如图4至图6所示,肩部支承构件32包括面向前后方向并连接至线材构件31的上部的第一板部件32A和面向前后方向并经由柔性部件32B连接至第一板部件32A的第二板部件32C。在右肩部支承构件32中,第一板部件32A向右和向上倾斜地延伸,第二板部件32C布置到右侧并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柔性部件32B在第一板部件32A和第二板部件32C之间向上和向下延伸。第一板部件32A的横向内侧边缘32D朝向向上方向横向向外倾斜。第一板部件32A的内侧边缘32D设置有向后突出的板形紧固部件32E。紧固部件32E沿着内侧边缘32D延伸。
柔性部件32B具有比第一板部件32A和第二板部件32C的柔性更高的柔性。利用柔性部件32B的弹性变形,第一板部件32A可以相对于第二板部件32C移位。
如图6所示,第一板部件32A包括锁定作为第一部的上端部31A的第一锁定部34和锁定作为第二部的上中间部31B的第二锁定部35。此外,第一板部件32A包括在第一锁定部34和第二锁定部35之间的安置部件36,使得安置部件36接触上端部31A和上中间部31B。第一锁定部34包括从第一板部件32A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一对第一弹性爪34A和从第一板部件32A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第一接触部件34B。所述一对第一弹性爪34A彼此相对,并且将上端部31A夹在它们之间。第一接触部件34B从前方接触被夹在所述一对第一弹性爪34A之间的上端部31A,以从而确定第一板部件32A相对于上端部31A的位置。所述一对第一弹性爪34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第二锁定部35包括从第一板部件32A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一对第二弹性爪35A和从第一板部件32A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第二接触部件35B。所述一对第二弹性爪35A彼此相对,并将上中间部31B夹在它们之间。第二接触部件35B从前面接触被夹在所述一对第二弹性爪35A之间的上中间部31B,以从而确定第一板部件32A相对于上中间部31B的位置。所述一对第二弹性爪35A沿着上中间部31B横向向内和向下延伸。
安置部件36包括从第一板部件32A的后表面向后突出的管状基部36A和从基部36A的后端边缘的一部分进一步向后突出的壁部36B。当从后部观看时,壁部36B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弯曲成横向向内凸出。通过基部36A的后端边缘从前面接触上端部31A和上中间部31B、壁部36B的上端边缘从左侧接触上端部31A、并且壁部36B的下端边缘从上方和左侧接触上中间部31B,固定了肩部支承构件32相对于线材构件31的位置。
如图4所示,当从前面观看时,第一板部件32A和柔性部件32B设置在左和右后侧构件22之间,并且第二板部件32C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右后侧构件22的前面。优选地,当从前面观看时,第二板部件32C沿着右后侧构件22延伸。第二板部件32C和右后侧构件22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触。第二板部件32C包括在其后部中向后突出的对接部37,并且第二板部件32C在对接部37处接触右后侧构件22。优选地,对接部37形成为向后延伸的管状形状并且在后端边缘处接触右后侧构件22的前表面。
优选地,当从前面观看时,柔性部件32B沿着右后侧构件22的横向内侧边缘向上和向下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柔性部件32B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其中并且向上和向下延伸且下端开口的狭缝39。由于狭缝39,第一板部件32A和第二板部件32C在其上端部处经由柔性部件32B彼此连接。由此,第一板部件32A能够相对于第二板部件32C的下部向前和向后移位。
向后突出的边缘壁42可以设置在第一板部件32A和第二板部件32C的边缘部分上。边缘壁42提高了第一板部件32A和第二板部件32C的刚度。
在线材构件31的下部上支承着面向前后方向的且具有板状形状的腰部支承构件44。即,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设置在腰部支承构件44上。腰部支承构件44设置在座椅靠背4的下部中,并且支承乘员的臀部。优选地,腰部支承构件44由树脂制成。
在座椅靠背4的上部的中央部中,设置有送风机46。送风机46包括设置有叶轮的送风机主体46A和从送风机主体46A延伸的管道46B。送风机46安装到托架46C,托架46C连接至上横跨构件23和中间横跨构件25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实施例中,托架46C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具有连接至上横跨构件23的横向中央部的上端和连接至中间横跨构件25的横向中央部的下端。送风机主体46A例如可以是离心式风扇。送风机主体46A形成为扁平的圆筒形,并且固定到托架46C的前表面,使得其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送风机主体46A设置在座椅靠背4的上部的中央部中。更具体地说,送风机主体46A设置在上横跨构件23和中间横跨构件25之间。而且,送风机主体46A优选地关于横向方向设置在左和右头枕支承构件27之间。此外,送风机46布置在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之间。
管道46B具有连接至送风机主体46A的后表面的中央部的一端和形成吸入口46D的另一端。管道46B包括在托架46C和右头枕支承构件27后方从一端向右延伸的横向部件46E和从横向部件46E的右端向下和向前延伸的竖直部件46F。即,管道46B在送风机主体46A的一侧上向上和向下延伸。吸入口46D设置在竖直部件46F的下端处。竖直部件46F在送风机主体46A的右侧的位置处向上和向下延伸,吸入口46D安置成比送风机主体46A的下端低。在另一实施例中,横向部件46E可以从所述一端向左延伸,使得竖直部件46F设置到送风机主体46A的左侧。在本实施例中,送风机主体46A从中央部经由管道46B吸入空气,并从外周部排出空气。所排出的空气流动通过的管道(未图示)连接到送风机主体46A的外周部。在另一实施例中,管道46B可以省略,送风机主体46A可以直接吸入空气。
座椅靠背4的左和右侧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侧安全气囊48,并且座椅靠背4的左和右侧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侧安全气囊4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安全气囊48设置在右后侧构件22的右侧表面上,并且第二侧安全气囊49设置在左后侧构件22的左侧表面上。第一侧安全气囊48和第二侧安全气囊49中的每一个都向上和向下延伸。第一侧安全气囊48的上端安置成比第二侧安全气囊49的上端高。并且,第一侧安全气囊48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比第二侧安全气囊49长。在本实施例中,座椅1是车辆的左座椅,第一侧安全气囊48是远离车辆的侧壁的远侧安全气囊,以及第二侧安全气囊49是靠近车辆的侧壁的近侧安全气囊。
在座椅1中,膨胀和收缩的流体袋组件52设置在框架20和表皮构件13、17之间。流体袋组件52设置在肩部支承构件32的前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流体袋组件52包括由所述一对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和流体袋组件52组成的组以及连接至左和右流体袋组件52的单个流体供给装置53。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和流体袋组件52的组设置在肩部支承构件32和衬垫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被供给到流体袋组件52的流体是空气,并且流体供给装置53包括空气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流体可以是液体,例如水或油。流体供给装置53优选地设置在左和右后侧构件22中的一个的内侧表面上。优选地,用于驱动倾斜装置19的驱动装置19A设置在左和右后侧构件22中的另一个的内侧表面上。即,流体供给装置53和驱动装置19A设置在不同的后侧构件22的内侧表面上。优选地,驱动装置19A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构。
肩部支承构件32每一个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面向前方的支承表面32F。支承表面F由第一板部件32A、柔性部件32B和第二板部件32C的前表面构成。这里,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被称为第一侧,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被称为第二侧。在本实施例中,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设置在座椅靠背4的上部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上使得各个支承面32F朝向前方且使第一侧横向向内且向下地指向。每个肩部支承构件32包括垂直于支承表面32F的侧表面51B。在本实施例中,肩部支承构件32沿第一方向延伸。
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分别布置在送风机46的左侧和右侧。此外,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设置到管道46B的左侧和右侧。右肩部支承构件32布置到管道46B的右侧,并且左肩部支承构件32布置到管道46B的左侧。优选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的下端每一个安置成高于腰部支承构件44的上端。同样优选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的下端每一个安置成高于第二侧安全气囊49的上端。
如图5和8所示,流体袋组件52包括第一流体袋56、第二流体袋57和第三流体袋58。第一流体袋56设置在肩部支承构件32的支承表面32F上。第二流体袋57在第一侧上的端部中包括连接至第一流体袋56的第一连接部61并与第一流体袋56连通。第三流体袋58在第一侧上的端部中包括连接至第二流体袋57的第二连接部62并与第二流体袋57连通。第一至第三流体袋56至58中的每一个都通过焊接重叠的片材的边缘部分而形成。例如,流体袋可以由相互重叠并且其边缘部分彼此结合的两个片材形成。另外,流体袋也可以由被折叠使得折叠部重叠且其边缘部分彼此结合的单个片材形成。
第一流体袋56包括相互重叠的第一片材56A和第二片材56B。第一片材56A和第二片材56B通过第三连接部件56C彼此连接,第三连接部件56C沿着相应的边缘部分延伸并形成闭合环形。第三连接部件56C优选地是在其处第一片材56A和第二片材56B彼此焊接或粘合的部件。作为两端开口的管的引入管63插入在第一片材56A和第二片材56B的边缘部分之间,以便横跨第三连接部件56C。气密地密封导入管63的外周表面、第一片材56A和第二片材56B。
第一流体袋56在第一片材56A处接触支承表面32F,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片材56A和第二片材56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间部中横向突出的凸舌56D。在本实施例中,凸舌56D设置在第一片材56A和第二片材56B中的每一个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横向内侧边缘上。第一片材56A和第二片材56B的凸舌56D优选地彼此连接。凸舌56D弯曲成沿着肩部支承构件32的紧固部件32E,并且借助于诸如夹子或铆钉之类的紧固构件65紧固到紧固部件32E。第一流体袋56通过凸舌56D固定到肩部支承构件32。当在与肩部支承构件32的支承表面32F垂直的方向上观看时,第一流体袋56在第一侧上的端部布置在与肩部支承构件32在第一侧上的端部重合的位置中,并且第一流体袋56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布置在与肩部支承构件32在第二侧上的端部重合的位置中。
第二流体袋57包括相互叠置的第三片材57A和第四片材57B。第三片材57A和第四片材57B通过第四连接部件57C彼此连接,第四连接部件57C沿着相应的边缘部分延伸并形成闭合环形。第四连接部件57C优选地是在其处第三片材57A和第四片材57B彼此焊接或粘合的部件。第二流体袋57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重叠在第一流体袋56上。第二流体袋57的第三片材57A接触第一流体袋56的第二片材56B。当从与肩部支承构件32的支承表面32F垂直的方向观看时,第二流体袋57在第一侧上的端部布置在与第一流体袋56在第一侧上的端部重合的位置中,第二流体袋57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布置在与第一流体袋56在第二侧上的端部重合的位置中。
第三片材57A在第一侧上的端部和第二片材56B在第一侧上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部件61彼此连接。第一连接部件61优选地是在其处第三片材57A和第二片材56B彼此焊接或粘合的部件。第一连接部件61具有作为第二侧上的侧边缘的第一侧边缘61A。第一侧边缘61A直线地延伸。第一流体袋56和第二流体袋57通过穿过第一连接部件61的第一连通孔61B连接。第一连通孔61B形成在第二片材56B和第三片材57A中。
第三流体袋58包括相互重叠的第五片材58A和第六片材58B。第五片材58A和第六片材58B通过第五连接部件58C彼此连接,第五连接部件58C沿相应的边缘部分延伸并形成闭合环形。第五连接部件58C优选地是在其处第五片材58A和第六片材58B彼此焊接或粘合的部件。第三流体袋58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重叠在第二流体袋57上。第三流体袋58的第五片材58A与第二流体袋57的第四片材57B接触。当从与肩部支承构件32的支承面32F垂直的方向观看时,第三流体袋58在第一侧上的端部相对于第二流体袋57在第一侧上的端部向第二侧偏移,并且第三流体袋58在第二侧上的端部设置在与第二流体袋57在第二侧上的端部重合的位置中。即,第二流体袋57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三流体袋58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长。
第五片材58A在第一侧上的端部和第四片材57B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间部通过第二连接部件62彼此连接。第二连接部件62优选地是在其处第四片材57B和第五片材58A彼此焊接或粘合的部件。第二连接部件62具有作为第二侧上的侧边缘的第二侧边缘62A。第二侧边缘62A直线地延伸。第二流体袋57和第三流体袋58通过穿过第二连接部件62的第二连通孔62B连接。第二连通孔62B形成在第四片材57B和第五片材58A中。
左和右流体袋组件52的引入管63经由导管67连接至流体供给装置53。流体袋组件52在被供给液体时膨胀,而在液体被排放时收缩。
如图3和图9(A)所示,在流体袋组件52收缩的状态下,当从与肩部支承构件32的支承表面32F垂直的方向上观看时,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二侧边缘62A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即,当从与肩部支承构件32的支承表面32F垂直的方向上观看时,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一方向之间限定的角度不同于第二侧边缘62A和第一方向之间限定的角度。而且,第二侧边缘62A设置成在第二侧上比第一侧边缘61A更远。
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二侧边缘62A优选地安置成低于送风机主体46A的中心轴线。而且,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二侧边缘62A优选地安置成低于第一侧安全气囊48的上端。此外,流体袋组件52的上端优选地安置成低于送风机主体46A的中心轴线。而且,流体袋组件52的上端优选地安置成低于第一侧安全气囊48的上端。
第一至第三流体袋56至58每一个具有平面形状,并且在收缩状态下相互重叠。当驱动流体供给装置53并且向流体袋组件52供给空气时,流体袋组件52膨胀。从流体供给装置53经由导管67供给的空气通过穿过引入管63流入第一流体袋56,通过穿过第一连通孔61B从第一流体袋56流入第二流体袋57,并且通过穿过第二连通孔62B从第二流体袋57流入第三流体袋58。由此,流体袋组件52膨胀。
在膨胀状态下,第一至第三流体袋56至58中的每一个的厚度从边缘部朝向中央部逐渐增大。作为结果,如图10所示,在膨胀状态下,第二流体袋57绕第一侧边缘61A弯曲,使得第二流体袋57在第二侧上的端部与第一流体袋56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分离。而且,第三流体袋58绕第二侧边缘62A弯曲,使得第三流体袋58在第二侧上的端部与第二流体袋57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分离。因此,流体袋组件52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在垂直于肩部支承构件32的支承表面32F的方向上比流体袋组件52在第一侧上的端部展开得更多。
在左和右流体袋组件52收缩的状态下,当从前面观看时,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二侧边缘62A中的每一个都在横向向外的方向上倾斜地向下延伸。因此,在膨胀时,第二流体袋57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围绕第一侧边缘61A横向向内和向下移动或旋转。同样,在膨胀时,第三流体袋58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围绕第二侧边缘62A横向向内和向下移动或旋转。由于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二侧边缘62A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所以第二流体袋57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和第三流体袋58在第二侧上的端部沿不同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在膨胀时,第二流体袋57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向前且横向向内和向下移动,而第三流体袋58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向前且横向向内移动。因此,流体袋组件52如图9(A)到9(C)所示膨胀。
如图2所示,座椅坐垫框架11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和右坐垫侧构件71、横向延伸并使左和右坐垫侧构件71的前端彼此联接的前构件72、横向延伸并使左和右坐垫侧构件71的后端彼此联接的后构件73、以及支承在前构件72上以可向前和向后移动的可移动框架74。在前构件72和后构件73之间,延伸有用于支承乘员臀部的肩部支承件75。肩部支承件75优选地包括由树脂制成的板状构件和连接至板状构件的多个线材弹簧。
可移动框架74包括设置在前构件72的上表面上并被支承为可相对于前构件72向前和向后移动的上板74A,以及从上板74A的前端向下延伸以设置在前构件72前方的前板74B。上板74A的后部的左端和右端比上板74A的中央部更向后地延伸。当在横向方向上观看时,前板74B形成为向前凸出的弧形形状。
如图12和13所示,在前构件72的上表面的横向中央部中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容纳凹部72A。容纳凹部72A的前端和后端可以到达前构件72的前端和后端。在前构件72的上表面的位于容纳凹部72A的左侧和右侧的部分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和右轨道77A。左和右轨道77A中的每一个都设置有滑块77B,以便可相对于轨道77A向前和向后移动。前构件72的上板74A通过螺栓78连接至左和右滑块77B。从而,可移动框架74设置在前构件72上,以便通过滑块77B和轨道77A可向前和向后移动。容纳凹部72A设置在前构件72的位于上板74A下方的部分中。
随着上板74A向前和向后移位,可移动框架74相对于前构件72在初始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可移动框架74从初始位置向前移动以到达突出位置。此外,可移动框架74从突出位置向后移动以返回到初始位置。
座椅坐垫3的衬垫12设置成覆盖可移动框架74的上表面和前表面。当可移动框架74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突出位置时,可移动框架74相对于衬垫12滑动。即使当可移动框架74处于突出位置时,衬垫12也具有足够的长度来覆盖可移动框架74的前板74B。优选地,当可移动框架74处于初始位置时,衬垫12的前边缘比可移动框架74的前板74B的下边缘更向下延伸。
座椅1还包括用于使可移动框架74相对于前构件72向前和向后运动的致动器80。致动器80包括向前推动可移动框架74的第一致动器81、向后推动可移动框架74的第二致动器82、容纳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的壳体85、以及用于控制由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中的每一个产生的推动力的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如图12所示,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中的每一个由流体袋组件形成,该流体袋组件在被供给压缩空气时膨胀,并且在压缩空气被排放时收缩。优选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压缩机、将压缩机连接至第一致动器81的连接管、将压缩机连接至第二致动器82的连接管、设置在每个连接管中的控制阀、用于控制压缩机和控制阀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将信号输入到电子控制单元的操作开关等。
壳体85设置在容纳凹部72A中,并且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壁85A、从底壁85A的前端向上延伸的前壁85B、以及从底壁85A的后端向上延伸的后壁85C。底壁85A紧固到容纳凹部72A的底部。此外,壳体85优选包括分别沿着底壁85A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和右端壁85D,并且每个端壁都连接至前壁85B和后壁85C。底壁85A、前壁85B、后壁85C以及左和右端壁85D彼此配合以形成向上开口的盒结构。
在可移动框架74的上板74A的后端的中央部中,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受压板74C。受压板74C设置在前壁85B和后壁85C之间。而且,受压板74C布置在左和右端壁85D之间。第一致动器81设置在前壁85B和受压板74C之间,以及第二致动器82设置在受压板74C和后壁85C之间。
根据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的伸展和回缩,受压板74C相对于前壁85B和后壁85C移动,并且可移动框架74相对于前构件72向前和向后移动。
当压缩空气被供给到与其对应的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时,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膨胀。当控制阀处于保持状态时,阻止了空气流到与其对应的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并且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保持尺寸。当控制阀处于排放状态时,与其对应的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中的压缩空气被排放到外部,并且第一致动器81和第二致动器82收缩。
盖构件86的后端连接至容纳凹部72A的后部。盖构件86包括紧固到容纳凹部72A的在壳体85的后壁85C之后的部分的凸缘86A、在后壁85C之后从凸缘86A的前边缘向上延伸的竖直板部件86B、以及从竖直板部件86B的上端向前延伸以设置在可移动框架74的上板74A上方的横向板部件86C。横向板部件86C覆盖上板74A的后部。横向板部件86C从下方支承衬垫12。
在上述座椅1的肩部支承构件32中,第二板部件32C能够利用柔性部件32B的变形而相对于第一板部件32A移位。因此,当肩部支承构件32被就座人员的肩部推动时,第一板部件32A和第二板部件32C能够沿着肩部移动。由此,能够提供能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的座椅1。
由于当从前面观看时,第一板部件32A和柔性部件32B设置在左和右后侧构件22之间,并且第二板部件32C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后侧构件22的前方,所以第一板部件32A能够沿着就座人员的背部相对于第二板部件32C向后移位。另外,当从前面观看时,由于柔性部件32B沿着后侧构件22的横向内侧边缘向上和向下延伸,因此第一板部件32A能够向后移位而不会干扰后侧构件22。由于柔性部件32B具有狭缝39,因此第一板部件32A能够容易地相对于第二板部件32C移位。
由于第二板部件32C和后侧构件22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触,所以第二板部件32C在座椅靠背4中的位置能够被固定。在从前面观看时,第二板部件32C沿着后侧构件22延伸。由于第二板部件32C存在于就座人员的肩部和后侧构件22之间,所以能够舒适地支承就座人员的肩部。
由于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分别设置在左和右线材构件31上,所以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32能够以沿着就座人员的肩部的方式彼此独立地移位。
流体袋组件52能够使座椅靠背4的与就座人员的肩部对应的部分横向向内和向下鼓起。由此,能够提供与就座人员的肩部的位置和形状相符合的座椅靠背4。由于左和右流体袋组件52中的每一个都向前以及横向向内和向下膨胀,因此根据就座人员的体形,流体袋组件52布置在不干扰诸如送风机装置、腰部支承构件44和近侧安全气囊之类的其它装置的位置中。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座椅1中,由于第一侧边缘61A和第二侧边缘62A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所以改变第二流体袋57的膨胀方向和第三流体袋58的膨胀方向是可能的。从而,能够使流体袋组件52在膨胀时的形状多样化。第一至第三流体袋56至58在第一连接部件61和第二连接部件62处连接,并且第一连通孔61B和第二连通孔62B分别形成在第一连接部件61和第二连接部件62中,由此结构简单。第一流体袋56的凸舌56D被弯曲并固定到垂直于支承表面32F的侧表面51B,由此能够在尺寸上将肩部支承构件51制造得紧凑。
流体袋组件52能够使座椅靠背4的与就座人员的肩部对应的部分横向向内和向下鼓起。由此,能够提供与就座人员的肩部的位置和形状相符合的座椅靠背4。由于左和右流体袋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向前以及横向向内和向下膨胀,因此根据就座人员的体形,流体袋组件52布置在不干扰诸如送风机装置、腰部支承构件44和近侧安全气囊之类的其它装置的位置中。
以上已经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改进和变化。在另一实施例中,上横跨构件23和中间横跨构件25可以一体地形成。此外,可以省略中间横跨构件25,并且线材构件31的上端可以连接至上横跨构件23。
如图11所示,第二板部件32C和右后侧构件22通过缓冲材料38在前后方向上彼此接触。缓冲材料38优选地是具有柔性的构件,例如无纺布或橡胶片。缓冲材料38优选地插入在对接部37和右后侧构件22的前表面之间。在第二板部件32C经由缓冲材料38接触右后侧构件22的前表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摩擦声和卡嗒声的产生。
此外,第二板部件32C的后表面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41。加强结构41提高了第二板部件32C的刚度。优选地,加强结构41是从第二板部件32C的后表面突出的肋。加强结构41优选地设置在第二板部件32C的后表面的上部上。
流体袋组件52可以设置在座椅坐垫3和/或头枕29中。并且,流体袋组件52可以包括四个或更多个流体袋,而不限于三个流体袋56到58。例如,流体袋组件52可以包括连接至第三流体袋58的第四流体袋和连接至第四流体袋的第五流体袋。
在对上述实施例的部分进行改进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流体袋组件52可以设置成靠近送风机46的外缘。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每个流体袋组件52在其横向内侧边缘中具有横向向外凹陷的凹部101,并且送风机46的左和右侧部设置在相应的凹部101中。每个凹部101优选地形成为沿着送风机46的外边缘的形状。例如,优选的是,送风机100形成为圆柱形,并且每个凹部101形成为具有与送风机100的半径相同的的半径的弧形。因此,在避免流体袋组件52和送风机46之间的干扰同时增加每个流体袋组件52的尺寸是可能的。此外,腰部支承构件44的支承板102可以横向延伸,使得左端和右端到达左和右后侧构件22。送风机46可以被支承在支承板102上。此外,腰部支承构件44的支承板102可以构成每个流体袋组件52的肩部支承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流体袋组件52连接至支承板102。
附图标记列表
1座椅
3座椅坐垫
4座椅靠背
15座椅靠背框架
22后侧构件
23上横跨构件
24下横跨构件
25中间横跨构件
31线材构件
31A上端部
31B上中间部
31C下中间部
31D下端部
31E连接部
32肩部支承构件
32A第一板部件
32B柔性部件
32C第二板部件
32D内侧边缘
32E紧固部件
34第一锁定部
35第二锁定部
36安置部件
37对接部
38缓冲材料
39狭缝
41加强结构
44腰部支承构件
46送风机
52流体袋组件

Claims (15)

1.一种车辆座椅,其设置有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
左和右侧构件,其向上和向下延伸;
下横跨构件,其横向延伸并连接至所述左和右侧构件;
横跨构件,其在所述下横跨构件上方横向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左和右侧构件;
至少一个线材构件,其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连接至所述下横跨构件和所述横跨构件;以及
至少一个肩部支承构件,其被支承在所述线材构件的上部上,以及
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
第一板部件,其面向前后方向并且连接至所述线材构件的所述上部;以及
第二板部件,其面向所述前后方向并且经由柔性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面向所述前后方向的板状腰部支承构件被支承在所述线材构件的下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线材构件包括经由弯曲部相对于彼此倾斜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并且
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板部件包括锁定所述第一部的第一锁定部和锁定所述第二部的第二锁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一板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之间的安置部件,所述安置部件接触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柔性部件布置在所述左和右侧构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侧构件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柔性部件沿着所述侧构件的横向内侧边缘向上和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柔性部件具有狭缝,所述狭缝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贯穿所述柔性部件并且向上和向下延伸且下端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在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在供给液体时膨胀的流体袋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面向前方的支承表面,
流体供给装置连接至所述流体袋组件,
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被称为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被称为第二侧,
所述流体袋组件包括:
第一流体袋,其设置在所述支承表面上;
第二流体袋,其在所述第一侧上的端部中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袋的第一连接部件,并且与所述第一流体袋连通;以及
第三流体袋,其在第一侧上的端部中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流体袋的第二连接部件,并且与所述第二流体袋连通,以及
在所述流体袋组件收缩的状态下,当在垂直于所述支承面的方向上观看时,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每一个直线地延伸并且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缘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所述第二侧上的侧边缘,所述第二侧边缘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在所述第二侧上的侧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侧边缘布置成在所述第二侧上比所述第一侧边缘更远。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三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长。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流体供给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流体袋,
所述第一流体袋和所述第二流体袋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连通孔连接,并且
所述第二流体袋和所述第三流体袋通过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连通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袋、所述第二流体袋和所述第三流体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袋包括向一侧突出的凸舌,并且
所述凸舌紧固到与所述肩部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面垂直的侧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肩部支承构件包括一对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并且所述流体袋组件包括一对左和右流体袋组件,
所述左和右肩部支承构件布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的左部和右部上,使得所述第一侧变成横向内侧和下侧,并且
在所述流体袋组件收缩的状态下,当从前面观看时,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中的每一个在横向向外的方向上倾斜地向下延伸。
CN202180030292.1A 2020-04-22 2021-04-20 车辆座椅 Pending CN1154851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13770P 2020-04-22 2020-04-22
US63/013,770 2020-04-22
JP2020114675A JP2022012670A (ja) 2020-07-02 2020-07-02 流体袋装置及び流体袋装置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JP2020-114675 2020-07-02
PCT/JP2021/016016 WO2021215434A1 (ja) 2020-04-22 2021-04-20 乗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5165A true CN115485165A (zh) 2022-12-16

Family

ID=7826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0292.1A Pending CN115485165A (zh) 2020-04-22 2021-04-20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3187B2 (zh)
CN (1) CN115485165A (zh)
WO (1) WO202121543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28353A1 (de) 2008-06-13 2009-12-1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itz
EP3339090B1 (en) 2013-09-18 2020-08-19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6114245B2 (ja) * 2013-09-18 2017-04-1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989706B2 (ja) 2014-04-25 2016-09-0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221921B2 (ja) 2014-04-25 2017-11-0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617700B2 (ja) * 2014-05-19 2019-12-1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9517777B2 (en) * 2014-11-06 2016-1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ane departure feedback system
JP2017124776A (ja) 2016-01-15 2017-07-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363670B2 (ja) 2016-09-01 2018-07-2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10286825B2 (en) * 2016-09-08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uppor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US10358065B2 (en) * 2016-12-23 2019-07-23 Leggett & Platt Canada Co. Pneumatic four way lumbar
JP6825359B2 (ja) * 2016-12-27 2021-02-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20180326881A1 (en) * 2017-05-11 2018-11-15 Lear Corporation Inflatable support bladder assembly
DE102018127626A1 (de) * 2018-11-06 2020-05-07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Polsterlag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S10765219B1 (en) * 2019-04-17 2020-09-08 Ka Group Ag Lounger having a pneumatic lounging system
DE102021119131A1 (de) * 2021-07-23 2023-01-26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Fahrzeugsitz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7969A1 (en) 2023-05-11
WO2021215434A1 (ja) 2021-10-28
US11993187B2 (en)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5267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5936253B (zh) 具有侧碰撞安全气囊展开机构的车辆座椅总成
JP5085603B2 (ja) シートバック装置
US7784866B2 (en)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US9834166B1 (en)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9849856B1 (en)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JP6558442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200207986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46807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サポート装置
EP2607181B1 (en) Vehicle seat
JP2013129245A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10604043B2 (en) Seat frame
JP7295049B2 (ja) 車両構造
CN115485165A (zh) 车辆座椅
US11267372B2 (en) Holding member for seat air tube
JP613020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2012670A (ja) 流体袋装置及び流体袋装置を備えた乗物用シート
JP2018144519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9715440B (zh) 进气排气阀装置及车辆用座椅装置
JP631427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002332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15431854B (zh) 车辆座椅
JP580996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14829191A (zh) 车辆座椅
JP619982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