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5817A - 托盘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托盘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65817A CN115465817A CN202111563036.7A CN202111563036A CN115465817A CN 115465817 A CN115465817 A CN 115465817A CN 202111563036 A CN202111563036 A CN 202111563036A CN 115465817 A CN115465817 A CN 1154658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device
- pallet
- pallet clamping
- housing
- support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1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12—Platforms; Forks; Other load supporting or gripping members
- B66F9/18—Load gripping or retain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夹紧装置,其用于将托盘夹紧于设于叉车的一对货叉,所托盘夹紧装置可以包括:外壳,其分别配置于所述一对货叉;卡止部件,其至少一部分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凸出而固定所述托盘;弹簧部件,其对所述卡止部件朝向所述货叉的横向内侧弹性地加压;以及解除部件,其对所述弹簧加压以解除所述卡止部件的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盘夹紧装置,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将托盘固定于叉车的货叉的托盘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通过叉车移动货物,使用叫作托盘的托架。
在货物装载于托盘上的状态下,将货叉插入托盘的通道来提升托盘。
然而,在货叉插入于托盘的状态下,在没有单独的固定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托盘和货物的重量支撑,因而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托盘脱离货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托盘固定于叉车的货叉的托盘夹紧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夹紧装置,其用于将托盘夹紧于设于叉车的一对货叉,所述托盘夹紧装置可以包括:外壳,其与所述一对货叉分别相邻地配置;卡止部件,其至少一部分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凸出而固定所述托盘;弹簧部件,其对所述卡止部件朝向所述货叉的横向内侧弹性地加压;以及解除部件,其对所述弹簧加压以解除所述卡止部件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卡止部件可以包括:一对主板,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而相互平行地配置;支撑板,其配置于所述主板的外侧端部;以及第一限位器,其配置于所述主板的内侧端部。
优选地,所述主板上可以形成有引导所述卡止部件的横向移动的导向突起。
优选地,所述解除部件可以通过所述支撑板向压缩所述弹簧部件的方向加压。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可以与所述解除部件接触,在外侧面配置有固定所述弹簧部件的外侧端的座环。
优选地,所述座环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朝向前方偏心。
优选地,所述主板的外侧端部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朝向后方偏心。
优选地,所述解除部件可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且以通过一侧被拉动部件向后方拉动来对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加压的方式转动。
优选地,所述解除部件可以包括:轴部,其能够转动地结合于所述主板;接触部,其向远离所述轴部的方向延伸形成而对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加压;以及拉动部,其通过被拉动部件向后方拉动来使所述接触部以所述轴部为基准转动。
优选地,所述解除部件可以包括凹部,该凹部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拉动部之间向内侧凹入地形成。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可以形成有引导所述导向突起的横向移动的导向狭缝。
优选地,所述导向狭缝的内周面上可以形成有与所述导向突起的外侧端部接触以限制所述导向突起的移动的卡止凸台。
优选地,所述拉动部件可以被设置为一端与所述拉动部连接以通过作业者的操作使所述解除部件转动。
优选地,所述托盘夹紧装置可以包括支架,其使所述外壳能够在横向上移动地结合于配置在所述叉车的前方的滑架。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可以形成有在横向上延伸形成的移动狭缝,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移动狭缝结合于所述滑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可以在作业过程将托盘固定于货叉以防止安全事故。
此外,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器和卡止凸台结构来防止托盘因外力而强制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的叉车的图。
图2是通过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固定于货叉的托盘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固定托盘的柱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由上侧观察图3的状态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a)是示出在通过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固定托盘的状态下的卡止部件的位置的俯视图。
图5(b)是示出在解除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对托盘的固定的状态下的卡止部件的位置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的外壳的内部空间中的每个构成要素的结合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向狭缝的卡止凸台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用于解除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的卡止部件因外力而固着的状态的操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对图8的状态下的解除部件的操作状态的放大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的结合结构的图。
图11是放大图10的右侧的外壳的结合结构而示出的图。
符号说明
1:车体,4:桅杆,6:滑架,8:支撑板,10:货叉,50:托盘,51a:上板,51b:下板,55:柱部,57:通道,100:托盘夹紧装置,110:外壳,111:第一倾斜部,112:上表面,113:下表面,115:内侧面,117:卡止孔,118:导向狭缝,118a:卡止凸台,119:外侧面,120:卡止部件,121:第二倾斜部,122:主板,123:导向突起,125:支撑板,128:第一限位器,140:弹簧部件,145:座环,160:解除部件,161:轴部,163:接触部,166:拉动部,168:凹部,180:拉动部件,190:支架,193:移动狭缝,197: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起见,将通过示例性的附图对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进行描述。在对各图的构成要素记载附图标记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标示于不同的图上,也尽可能量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被限定为通常的或词典上的含义,而是应本着发明人可以为了以最优的方法说明自身的发明而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来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的说明中,可能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样的术语仅用于区分该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而该构成要素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不为该术语所限定。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连接”或“结合”时,应理解为该构成要素可与该另一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结合,但也可能在该构成要素与该另一构成要素之间“连接”或“结合”有又一构成要素。
因此,应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图中所示的构成只不过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例,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因而在本申请时点可能有可以代替这些实施例的多样的均等物和变形例。此外,省略对可能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宗旨不清楚的公知功能及构成的详细说明。
在下文中,可能将货叉10设置于叉车的车体1的方向描述为前方,并将与之相反的方向描述为后方。
在下文中,可能将货叉10延伸的方向描述为长度方向或前后方向,并将与之垂直的方向描述为横向或左右方向。此外,可能将一对货叉10彼此相向的方向描述为内侧,并将与之相反的方向描述为外侧。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进行具体描述。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的叉车的图,图2是通过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固定于货叉10的托盘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固定托盘50的柱部55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由上侧观察图3的状态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a)是示出在通过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固定托盘50的状态下的卡止部件120的位置的俯视图,图5(b)是示出在解除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对托盘50的固定的状态下的卡止部件120的位置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的外壳110的内部空间中的各构成要素的结合关系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向狭缝118的卡止凸台118a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用于解除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的卡止部件120因外力而固着的状态的操作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对图8的状态下的解除部件160的操作状态的放大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的结合结构的图,图11是放大图10的右侧的外壳的结合结构而示出的图。如图1所示,叉车用于提升或运输高重量的货物,其如图1所示具备车体1,在车体1的前方设置有桅杆4。桅杆4具备桅杆导轨和能够沿桅杆导轨上下升降的滑架6,并且提升实际货物的一对货叉10以能够调节间距的方式安装于滑架6。
参照图2,装载货物的托盘50是形成有能够插入这样的货叉10的通道57的结构,并且可以在通道57之间配置有在托盘50的上板51a与下板51b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柱部55。在货叉10插入于通道57的状态下,可以控制货叉10来提升托盘50。然而,由于货叉10中没有固定托盘50的结构物,因而存在在作业过程中托盘50可能脱离货叉10的问题。
参照图3至图9,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设置于叉车的货叉10,用于将托盘固定于货叉10来防止作业过程中托盘50脱离,托盘夹紧装置100可以包括外壳110、卡止部件120、弹簧部件140、解除部件160以及拉动部件180。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10可以与一对货叉10分别相邻地配置。外壳110可以在每个货叉10中被配置为与彼此相向的内侧面相邻。即,外壳110可以在一对货叉10之间以彼此相向的形态被配置为一对。可以在外壳110的内部形成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在外壳110的内部空间配置弹簧部件140,并且可以容纳卡止部件120和解除部件160的至少一部分。当一对货叉10插入至托盘50的通道57时,托盘50的柱部55将位于一对外壳11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10可以通过支架190结合于滑架6。外壳110可以以能够通过支架190在横向上移动的方式结合于滑架6。可以在支架190上形成有在横向上延伸形成的移动狭缝193,外壳110通过这样的移动狭缝193利用固定螺栓197螺栓结合于滑架6,由此可以以能够相对于滑架6在横向上移动的方式结合。在本发明中,如此通过支架190使外壳110能够移动地结合于滑架6,从而可以以对应于托盘50的柱部55的间距的方式调节一对外壳110之间的间距。
在一实施例中,滑架6上形成有垂直方向的支撑板8,外壳110的外侧面119的后端部可以结合于这样的支撑板8的内侧面或外侧面。例如,在外壳110沿移动狭缝193向横向内侧移动的状态下,如图8的左侧所示的外壳110,外侧面119的后端部可以结合于支撑板8的内侧面。或者,在外壳110沿移动狭缝193向横向外侧移动的状态下,如图8的右侧所示的外壳110,外侧面119的后端部可以结合于支撑板8的外侧面。即,在一实施例中,一对外壳110固定于滑架6,而不是货叉10,从而可以以不同于一对货叉10之间的间距的间距配置。
可以在外壳110的前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部111,该第一倾斜部111引导托盘50的柱部55使其能够被容易地容纳至一对外壳110之间。第一倾斜部111可以形成为从货叉10的内侧面趋向内侧朝后方倾斜。外壳110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结合于货叉10的内侧面,外壳110的内侧面115可以形成为面对托盘50的柱部55的外周面。
可以在外壳110的内侧面115的一侧以贯通卡止部件120的方式形成卡止孔117。通过卡止孔117,可以使卡止部件120从外壳110凸出。在一实施例中,卡止孔117可以形成在外壳110的内侧面115中与上述前表面的倾斜部相邻的位置。
可以在外壳110的上表面112形成用于引导卡止部件120的横向移动的导向狭缝118。导向狭缝118可以形成在外壳110的上表面112中与所述卡止孔117对应的位置。导向狭缝118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外壳110的上表面112且在横向上延伸规定的长度。可以在导向狭缝118容纳形成于卡止部件120的导向突起123,通过使导向突起123沿导向狭缝118移动,可以使卡止部件120可以向横向内侧或外侧移动。在一实施例中,导向狭缝118的前后方向宽度可以形成为大于或等于导向突起123的前后方向宽度。虽然这里描述为导向狭缝118形成于外壳110的上表面112,但也可以形成于下表面113,也可以在上表面112和下表面113均形成有导向狭缝118。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导向狭缝118的内周面形成至少一个向后方凹入地形成的卡止凸台118a。可以在卡止凸台118a安放导向突起123的外侧端部。这里,也可以将形成于导向狭缝118的卡止凸台118a描述为第二限位器。通过使导向突起123的外侧端部安放于卡止凸台118a,可以限制导向突起123的移动。
更具体而言,在通过托盘50的柱部55通过卡止部件120固定于货叉10的状态下执行作业的过程中,外力可能以使托盘50脱离的方式施作用。通过这样的外力,卡止部件120的内侧端部向前方移动,外侧端部向后方移动,使得卡止部件120旋转,在该过程中,卡止部件120被强制推动至横向外侧,从而可能会发生托盘50脱离的问题。
但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即使在因非意图的外力致使卡止部件120旋转而被推动的情况下,卡止部件12的外侧端部也可以被安放于导向狭缝118的卡止凸台118a,从而可以限制外力引起的卡止部件120的旋转和/或卡止部件120的横向外侧的后退。
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托盘50的脱离,与上述卡止凸台118a的结构一并提出弹簧的位置和限位器结构。关于利用卡止凸台118a、弹簧及第一限位器128来防止托盘50的脱离的具体操作机构,将在后面描述。
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卡止部件120用于当托盘50的柱部55插入一对外壳110之间时,向外壳110的内侧方向凸出而卡止于柱部55,由此固定柱部55以防止脱离。
参照图2,卡止部件120可以被设置为能够在至少一部分容纳于外壳110的内部的状态下向横向内侧或外侧移动。具体地,卡止部件120可以包括:一对主板122,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而相互平行地配置;支撑板125,其配置于所述主板122的外侧端部;以及第一限位器128,其配置于所述主板122的内侧端部。
主板122上可以形成有导向突起123。导向突起123可以插入于上述外壳110的导向狭缝118来引导卡止部件120的横向移动。主板122的内侧端部上可以形成有第二倾斜部121。第二倾斜部121可以以与上述外壳110的第一倾斜部111连续的方式形成为趋向内侧向后方倾斜。
第一限位器128可以在一对主板122之间沿这样的第二倾斜部121配置。第一限位器128如上述用于当卡止部件120因外力而旋转时,限制这样的旋转。第一限位器128的前端部与形成于外壳110的前表面的第一倾斜部111相接,从而可以限制卡止部件120的旋转。此外,在第一限位器128与外壳110的卡止孔117相接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导向突起123可以处于卡止于导向狭缝118的卡止凸台118a的状态,卡止部件120通过第一限位器128和卡止凸台118a不再进一步进行旋转和/或横向推动。
支撑板125可以在主板122的外侧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垂直地配置。支撑板125的内侧面115可以与解除部件160接触而被解除部件160加压,外侧面可以被弹簧部件140弹性地支撑。支撑板125可以被弹簧部件140向内侧弹性地加压支撑。可以在支撑板125的外侧面配置固定弹簧部件140的内侧端部的座环145。
座环145可以被配置为在支撑板125的外侧面中朝向前方偏心。座环145被配置为在支撑板125的外侧面中偏向前端部侧。此外,主板122的外侧端部可以被配置为在支撑板的内侧面115中朝向后方偏心。主板122的外侧端部被配置为在支撑板125的内侧面115中偏向后端部侧。这样的相对于支撑板125的座环145和主板122的配置结构用于防止因托盘50的柱部55脱离的外力致使卡止部件120旋转。
参照图3,弹簧部件140可以配置于外壳110的内部,并朝向外侧弹性地加压并支撑卡止部件120。在一实施例中,弹簧部件140可以被设置为螺旋弹簧。弹簧部件140的一端部可以固定于外壳110,另一端部可以通过座环145结合于卡止部件120的支撑板125。当作业者通过操作拉动部件180来使解除部件160旋转时,弹簧部件140可以被压缩。当弹簧部件140被压缩时,卡止部件120可以移动至横向外侧而被容纳至外壳110的内部,托盘50的固定可以被解除。
参照图3,解除部件160用于与弹簧部件140的弹性力对抗而使卡止部件120向外侧方向移动,其可以被设置为能够向压缩弹簧部件140的方向加压。
参照图4至图9,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解除部件160可以被设置为能够转动地结合于外壳110的内部,并且通过使一侧被拉动部件180向后方拉动来对所述支撑板125的内侧面115加压。
具体地,解除部件160可以包括能够转动地结合于所述主板122的轴部161、向远离所述轴部161的方向延伸形成而对所述支撑板125的内侧面115加压的接触部163、通过被拉动部件180向后方拉动来使所述接触部163以所述轴部161为基准转动的拉动部166。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里分别描述了轴部161、接触部163以及拉动部166,但这是将一体地形成的解除部件160的各区域在概念上区分而描述的,而这些部件并非物理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解除部件160可以如图3所述地被设置为大致三角形的形状,但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解除部件160的接触部163与拉动部166之间形成有向内侧凹入地形成的凹部168。凹部168是用于当导向突起123卡止于导向狭缝118的卡止凸台118a而处于固着状态时通过作业者的操作对支撑板125的后端部加压以解除固着状态的结构。
拉动部件180可以被设置为连接配置于驾驶室的内部的踏板和解除部件160的拉动部166。拉动部件180的一端可以与拉动部166连接,而另一端可以与踏板连接。通过作业者操作踏板,使得与拉动部件180连接的解除部件160的拉动部166被朝向后方拉动,并且解除部件160以轴部161为基准转动。
下面对利用本发明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托盘夹紧装置100固定托盘50的分方式或解除该固定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作业者操作踏板以拉动拉动部件180而使得卡止部件120通过解除部件160的旋转向横向外侧移动并容纳于外壳110的内部的状态下,当一对货叉10向托盘50的通道57之间进入到底时,托盘50的柱部55位于一对外壳110之间。
当作业者再次操作踏板以解除拉动部件180的拉动时,卡止部件120通过弹簧部件140的弹性力向横向内侧移动,使得卡止部件120的内侧端部向外壳110的外部凸出。此时,在托盘50的柱部55位于一对外壳110之间的状态下,卡止部件120向外壳110的外部凸出,因而无法再次脱离外壳110之间,由此可以使托盘50固定于货叉10。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作业者不操作踏板,当在作业过程中外力向托盘50脱离的方向、即朝向前方施作用时,卡止部件120可以在强制地旋转时向横向外侧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通过卡止部件120的第一限位器128限制卡止部件120的旋转,并通过导向狭缝118的卡止凸台118a的结构限制向卡止部件120的横向外侧的移动,从而可以防止因作用于托盘50的外力而强制解除固定状态。
此外,当在因这样的外力致使卡止部件120旋转的状态下导向突起123固着于导向狭缝118的卡止凸台118a时,若作业者操作踏板来拉动拉动部件180,则由于解除部件160的凹部168,支撑板125的后端部被加压,从而可以从状态解除。
当作业结束后为了解除托盘50的固定状态而由作业者再次操作踏板来拉动拉动部件180时,解除部件160旋转,从而可以向压缩弹簧部件140的方向对支撑板125加压。当支撑板125被向横向外侧加压时,卡止部件120被容纳于外壳110的内部,并且可以解除托盘50的柱部55的固定状态。
并不因上文中描述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有构成要素结合为一个或结合为一个而动作的就意味着本发明一定限于这些实施例。即,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范围,所有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一个以上选择性地结合而动作。此外,除非另有相反的记载,以上记载的“包括”、“构成”或“具有”等术语意指该构成要素可以包含在内,因而应解释为还可以包括别的构成要素,而不是排除别的构成要素。除非不同地定义,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在内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如词典中定义的术语的通常使用的术语应被解释为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除非在本发明中清楚地定义,不解释为理想的或过于形式性的含义。
以上说明仅仅是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均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性的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修改和变形。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为这些实施例所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解释,与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被解释为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托盘夹紧装置,其用于将托盘夹紧于设于叉车的一对货叉,所述托盘夹紧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与所述一对货叉分别相邻地配置;
卡止部件,其至少一部分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凸出而固定所述托盘;
弹簧部件,其对所述卡止部件朝向所述货叉的横向内侧弹性地加压;
解除部件,其对所述弹簧加压以解除所述卡止部件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包括:
一对主板,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而相互平行地配置;
支撑板,其配置于所述主板的外侧端部;以及
第一限位器,其配置于所述主板的内侧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上形成有引导所述卡止部件的横向移动的导向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件通过所述支撑板向压缩所述弹簧部件的方向加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与所述解除部件接触,在外侧面配置有固定所述弹簧部件的外侧端的座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环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朝向前方偏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的外侧端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朝向后方偏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且以通过一侧被拉动部件向后方拉动来对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加压的方式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件包括:
轴部,其能够转动地结合于所述主板;
接触部,其向远离所述轴部的方向延伸形成而对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加压;以及
拉动部,其通过被拉动部件向后方拉动来使所述接触部以所述轴部为基准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件包括凹部,该凹部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拉动部之间向内侧凹入地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上形成有引导所述导向突起的横向移动的导向狭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狭缝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导向突起的外侧端部接触以限制所述导向突起的移动的卡止凸台。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动部件被设置为一端与所述拉动部连接以通过作业者的操作使所述解除部件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其使所述外壳能够在横向上移动地结合于配置在所述叉车的前方的滑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托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形成有在横向上延伸形成的移动狭缝,
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移动狭缝结合于所述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1-0075848 | 2021-06-11 | ||
KR1020210075848A KR102611740B1 (ko) | 2021-06-11 | 2021-06-11 | 팔레트 클램프 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65817A true CN115465817A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099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63036.7A Pending CN115465817A (zh) | 2021-06-11 | 2021-12-20 | 托盘夹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96460A1 (zh) |
EP (1) | EP4101807B1 (zh) |
KR (1) | KR102611740B1 (zh) |
CN (1) | CN115465817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93137A (en) * | 1968-06-13 | 1970-02-03 | Shepard Co Lewis | Pallet clamping device |
JP3783627B2 (ja) * | 2002-01-16 | 2006-06-07 | 日本輸送機株式会社 | パレットロック装置 |
DE102004040065A1 (de) * | 2004-08-18 | 2006-02-23 |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 Flurförderzeug mit Palettengreifer |
AU2006267041B2 (en) * | 2005-07-13 | 2011-07-21 |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 Pallet clamping device |
KR101098733B1 (ko) * | 2009-12-14 | 2011-12-23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오더피커 지게차용 팰릿 고정장치 |
KR20120071038A (ko) * | 2010-12-22 | 2012-07-02 |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조명기능이 포함된 지게차 포크 팔렛 고정 장치 |
DE102014109892A1 (de) * | 2014-02-25 | 2015-08-27 | Kion Warehouse Systems Gmbh | Flurförderzeug |
SE541226C2 (en) * | 2017-06-15 | 2019-05-07 | Pmc Attachment Ab | A clamping device for a forklift and a forklift having such a clamping device |
US10647559B2 (en) * | 2018-05-24 | 2020-05-12 |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 Fork integrated pallet clamp |
-
2021
- 2021-06-11 KR KR1020210075848A patent/KR1026117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1-12-20 CN CN202111563036.7A patent/CN115465817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3-25 US US17/704,577 patent/US2022039646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3-29 EP EP22165108.6A patent/EP4101807B1/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396460A1 (en) | 2022-12-15 |
KR20220166941A (ko) | 2022-12-20 |
KR102611740B1 (ko) | 2023-12-07 |
EP4101807B1 (en) | 2024-07-17 |
EP4101807A1 (en) | 2022-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41795B2 (ja) |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装着装置 | |
EP2196430B1 (en) | Electric vehicle | |
CN107531405B (zh) | 集装箱固定装置 | |
EP3739658B1 (en) |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work vehicle | |
EP1621391B1 (en) | Seat slide device | |
JP2010125867A (ja) |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固定構造 | |
CN115465817A (zh) | 托盘夹紧装置 | |
CN108867729B (zh) | 前装载机的装卸结构、前装载机和作业车 | |
JP5159446B2 (ja) | 杭打機及びリーダの組立方法 | |
JP2020069911A (ja) | バッテリーキャリア | |
JP3892660B2 (ja) | ローダ | |
JP5252745B2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 | |
JP3215158U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フォーク | |
CN214492507U (zh) | 车辆的电池包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815017U (zh) | 一种用于自动上料设备中的上料装置 | |
JP7439743B2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フォーク | |
JP2018122973A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 | |
US20150123054A1 (en) | Rack for transporting jack stands | |
CN113047709B (zh) | 车载抽屉及车辆 | |
JP2019137479A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 | |
CN217554947U (zh) | 催化剂模块装卸设备及系统 | |
JP6578147B2 (ja) | 運搬台車 | |
CN218662158U (zh) | 台车结构 | |
CN220056241U (zh) | 一种叉车机罩的锁紧装置 | |
JP4047463B2 (ja) | リーチ式バッテリ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バッテリ前引き出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Republic of Korea Address after: Incheon Wide Area City, Korea Applicant after: Doosan Bobcat Korea Co.,Ltd. Address before: Incheon Wide Area City, Korea Applicant before: Doosan Industrial Vehic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Republic of Korea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