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9338B -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9338B
CN115449338B CN202211289678.7A CN202211289678A CN115449338B CN 115449338 B CN115449338 B CN 115449338B CN 202211289678 A CN202211289678 A CN 202211289678A CN 115449338 B CN115449338 B CN 1154493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ilicone sealant
carbon black
white carbon
auxiliary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896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9338A (zh
Inventor
张世祖
朱瑞华
杨莹
方淑琴
吴军
周游
赵翠
沃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an Chemical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an Chemical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an Chemical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an Chemical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896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93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9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9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9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93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该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0‑85份、增塑剂15‑40份、第一助剂0.1‑0.2份、交联剂4‑6份、第二助剂0.5‑2份、白炭黑5‑10份、硅烷偶联剂0‑3份、锡催化剂0.1‑0.4份。该脱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原料成本低廉,工艺操作简便,成品性能优异,也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制备获得具有优异触变性状的膏体或者具有优异流淌性状的流体。

Description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单组份醇型硅酮密封胶因为其本身固化过程中仅脱除醇类小分子,对多数基材无腐蚀作用、无刺激性气味和广泛的粘接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加装、医疗器卫生等领域。其中作为透明体系醇型硅酮密封胶在建筑家装领域、消费电子、医疗卫生方面等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醇型硅酮密封胶其本身不具有良好的储存性,通常在室温存储期不到6个月,同时存在表干时间长,消粘慢,固化速率慢等问题。近年来,为提高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储存稳定性同时改善固化性能,各厂商做出了不同类型改进方案,目前,常用的改进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1)采用新型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但是制备方法繁琐;2)采用新型醇型交联剂,但是成本较常规醇型交联剂高很多;3)采用疏水处理气相白炭黑,但是也是价格高昂;4)采用羟基清除剂,但是效果有限。
本发明专利现提出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成本低廉,工艺操作简便,成品性能优异,也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制备获得具有优异触变性状的膏体或者具有优异流淌性状的流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
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0-85份、增塑剂15-40份、第一助剂0.1-0.2份、交联剂4-6份、第二助剂0.5-2份、白炭黑5-10份、硅烷偶联剂0-3份、锡催化剂0.1-0.4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助剂为四甲基胍(TMG)、二乙胺、三乙胺、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DBN)、三乙烯二胺(DABCO)、1,8-二偶氮杂双螺环[5.4.0]十一-7-烯(DBU)、N,N,N',N'-四甲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助剂为(HO)b O=P-[(O-SiR3R4)c-O-E-R5]3-b,其中,R3、R4、R5为包括直链的、支链的、环形的C1-C14烷烃基,E为-CO-、-CH2-的结构的任一一种,b为1或2,c为1-5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时的粘度为20000-100000mPa·s。
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为25℃时的粘度为3-1000mPa·s的白油、甲基硅油、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白炭黑为亲水型白炭黑;
优选地,所述亲水型白炭黑的比表面50-300m2/g,且150℃下挥发分≤0.5%。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丙基)胺、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有机锡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二醋酸锡、二丁基二辛锡、二丁基氧化锡、二新癸酸二甲基锡、二丁基锡双(乙酰乙酸乙酯)、二丁基锡双(乙酰丙酮)、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交联剂为(R1)a Si(OR2)4-a,其中所述R1为直链的、支链的、环形的烷烃基或者卤代烷烃基,所述R2为甲基或乙基,a为0-2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在室温条件下存储期大于15个月。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重量份计,
将增塑剂15-40份、交联剂4-6份和第一助剂0.1-0.2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白炭黑6-10份投入所述第一混合物,得到基料;
将所述基料、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0-85份及第二助剂1.0-2.0份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硅烷偶联剂0-3份、锡催化剂0.1-0.4份投入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得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合物的形成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搅拌2-10min;
和/或所述基料的形成条件为先在室温及常压混合均匀,再在室温-50℃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30-60min;
和/或所述第二混合物的形成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搅拌15-30min;
和/或所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形成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搅拌10-25min
本发明的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原料成本低廉,无需采用新型醇型交联剂及疏水处理气相白炭黑等昂贵的物料;
(2)本申请工艺操作简便;
(3)制备的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可以长期储存性,室温条件下存储期大于15个月。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
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0-85份、增塑剂15-40份、第一助剂0.1-0.2份、交联剂4-6份、第二助剂0.5-2.0份、白炭黑5-10份、硅烷偶联剂0-3份、锡催化剂0.1-0.4份。
1.本发明的原料成本低廉,采用该组分的成品性能优异,具有多种应用形态,可以是具有优异触变性状的膏体或者具有优异流淌性状的流体,方便应用。
2.当交联剂用量低于4份,不利于胶样储存,高于6份,一方面过多的交联剂不会参与胶样体系的固化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多余的交联剂会自交联在胶样固化的表面形成非弹性体,且胶条固化后会产生裂纹。
当偶联剂大于3份,其与交联剂过量一样,多余的偶联剂会自交联,且造成浪费。
增塑剂作为胶样流动性调节的有效手段,当小于15份时,不利于胶样的流动性,即胶样稠不利于施工,当大于40份时,流动性过大,也不利于施工。
白炭黑小于5份,补强效果差,高于10份,流动性变差,同时会影响处理剂用量和时间。
催化剂大于0.4份,胶样固化表面结皮过快,不利用施工使用,小于0.1份,固化慢影响施工进程和效率。
第一助剂用量低于0.1份,会增加处理时长,影响处理程度,导致反应不完全,高于0.2份,体系过高的碱性会致使107胶、甲基硅油等Si-O-Si断裂,第二助剂作为第一助剂的淬灭剂,第一助剂用量过高时,也会增加第二助剂的用量;且,过高的第二助剂用量会致使体系酸性过高,也会进一步致使Si-O-Si断裂,第二助剂用量过低则无法完全淬灭第一助剂,造成碱性环境,使后续107的烷氧基化不会发生,同时会在混合阶段直接交联固化。
本发明通过引入第一助剂作为交联剂处理亲水型白炭黑的促进剂,使得白炭黑表面存在的硅羟基得以烷基化也使得白炭黑本身吸附的微量水分得以消除,增加了白炭黑与物料的相容性;进一步引入第二助剂,其本身为硅基磷酸酯类化合物,一方面作为第一助剂的淬灭剂/中和剂避免后续其对后续制胶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在过量的交联剂存在的情况下对后续加入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胶)进行烷氧基化,延长成品的储存稳定性;采用本发明中所阐述的物料配比可得到具有长期储存性的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其可在室温条件下存储期达到15个月以上,且在室温存储15个月以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固化粘接以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剂为四甲基胍(TMG)、二乙胺、三乙胺、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DBN)、三乙烯二胺(DABCO)、1,8-二偶氮杂双螺环[5.4.0]十一-7-烯(DBU)、N,N,N',N'-四甲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助剂为(HO)b OP-[(O-SiR3R4)c-O-E-R5]3-b,其中,R3、R4、R5为包括直链的、支链的、环形的C1-C14烷烃基,E为-CO-、-CH2-的结构的任一一种,b为1或2,c为1-5的正整数。
具体地,所述第二助剂可以为 等。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胶)25℃时的粘度为20000-100000mPa·s。
107胶的粘度过低,则其羟基含量高,处理剂用量和时间均会增加,同时制备的样品硬度偏高,拉伸伸长率会降低;粘度过高,会加大增塑剂的用量,同时其分子量大,羟基量少,活性相应偏低,不仅会增加催化剂用量,且无法调节出合适的固化表现。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增塑剂为25℃时的粘度为3-1000mPa·s的白油、甲基硅油、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增塑剂粘度过低会在胶样固化后随时间渗出,越低越容易渗出,粘度过高则会造成胶样固化后长时间发粘。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白炭黑为亲水型白炭黑;
一方面价格低廉,另一方面由于疏水白炭黑如果处理剂未处理干净会影响制胶,同时处理程度也会影响性能表现。
优选地,所述亲水型白炭黑的比表面50-300m2/g,且150℃下挥发分≤0.5%。
所述白炭黑的比表面积过低,补强效果差,比表面积过高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会延长处理时间时间且影响处理效果。
挥发分过高(大于0.5%)则后续会影响107胶烷氧基化,在烷氧基化的同时,多余未处理干净的水分会同时引发烷氧基化的107胶自交联。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丙基)胺、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锡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二醋酸锡、二丁基二辛锡、二丁基氧化锡、二新癸酸二甲基锡、二丁基锡双(乙酰乙酸乙酯)、二丁基锡双(乙酰丙酮)、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为(R1)a Si(OR2)4-a,其中所述R1为直链的、支链的、环形的烷烃基或者卤代烷烃基,所述R2为甲基或乙基,a为0-2的正整数。
具体地,所述交联剂可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重量份计,
步骤一,将增塑剂15-40份、交联剂4-6份和第一助剂0.1-0.2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白炭黑6-10份投入所述第一混合物,得到基料;
步骤三,将所述基料、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0-85份及第二助剂1.0-2.0份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将硅烷偶联剂0-3份、锡催化剂0.1-0.4份投入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得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
如果不分步进行,混合过程中会直接交联固化为弹性体,无法形成本申请的密封胶。
具体地,步骤一中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搅拌2-10min;
步骤二的条件为先在室温及常压混合均匀,再在室温-50℃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30-60min;
步骤三的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搅拌15-30min;
步骤四的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搅拌10-25min。
在工艺步骤一中引入第一助剂作为交联剂处理亲水型白炭黑的促进剂,使得白炭黑表面存在的硅羟基得以烷基化也使得白炭黑本身吸附的微量水分得以消除,增加了白炭黑与物料的相容性;在工艺步骤二引入第二助剂,其本身为硅基磷酸酯类化合物,在步骤一物料反应混合完全后,一方面作为第一助剂的淬灭剂/中和剂避免后续其对后续制胶的影响,另一方面第二助剂可以在步骤一中过量的交联剂存在的情况下对后续加入的107胶进行烷氧基化,延长成品的储存稳定性;采用本发明中所阐述的物料配比以及工艺制备方法才可制备得到具有长期储存性的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
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本申请的方案,特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具体实施例中的所有份数均为以重量计算,且单位为g。
实施例1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由以下组分组成:以重量份计,100mPa·s的甲基硅油3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TMG 0.1份,15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6.5份,80000mPa·s107胶70份、1.0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8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3份。
将100mPa·s的甲基硅油3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TMG0.1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8MPa条件下混合5min,再投入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6.5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均匀,接着在室温和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30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80000mPa·s107胶70份、助剂1.0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15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8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3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15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
实施例2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350mPa·s的甲基硅油25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份、三乙胺0.1份、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沉淀法白炭黑10份、50000mPa·s107胶70份、1.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2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3份。
将350mPa·s的甲基硅油25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份、三乙胺0.1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6MPa条件下混合5min,再投入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沉淀法白炭黑10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均匀,接着在室温和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45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50000mPa·s107胶70份、1.5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30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2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3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5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2。
实施例3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100mPa·s的甲基硅油40份、苯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DBU0.15份、比表面积2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8.5份、80000mPa·s107胶75份、2.0份、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4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4份。
将100mPa·s的甲基硅油40份、苯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DBU0.15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8MPa条件下混合5min,再投入比表面积2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8.5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均匀,接着在45℃和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40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80000mPa·s107胶75份、第二助剂1.5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30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4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4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5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3。
实施例4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100mPa·s的甲基硅油40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TMG0.15份、比表面积3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6.5份、20000mPa·s107胶70份、2.0份、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4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6份、二丁基锡双(乙酰丙酮)0.2份。
将100mPa·s的甲基硅油40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TMG0.15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6MPa条件下混合5min,再投入比表面积3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6.5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接着在室温和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40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20000mPa·s107胶70份、2.0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30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4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6份、二丁基锡双(乙酰丙酮)0.2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0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4。
实施例5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100mPa·s的甲基硅油40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三乙胺0.1份、比表面积2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8份、80000mPa·s107胶70份、1.0份、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4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6份、二丁基锡双(乙酰丙酮)0.2份。
将100mPa·s的甲基硅油40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三乙胺0.1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6MPa条件下混合5min,再投入比表面积2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8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均匀,接着在室温和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35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80000mPa·s107胶70份、1.0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0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4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6份、二丁基锡双(乙酰丙酮)0.2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0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5。
实施例6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350mPa·s的甲基硅油1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三乙胺0.1份、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2份和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沉淀法白炭黑4份、5000mPa·s107胶70份、1.0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2份。
将350mPa·s的甲基硅油1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三乙胺0.1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6MPa条件下混合5min,再投入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2份和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沉淀法白炭黑4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接着在室温和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35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5000mPa·s107胶70份、1.0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30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2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0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6。
实施例7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100mPa·s的甲基硅油15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三乙胺0.1份、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2份和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沉淀法白炭黑4份、10000mPa·s107胶70份、1.5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2份。
将100mPa·s的甲基硅油15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三乙胺0.1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6MPa条件下混合5min,再投入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2份和比表面积150m2/g的亲水型沉淀法白炭黑4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均匀,接着在室温和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35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10000mPa·s107胶70份、1.5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5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2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0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7。
实施例8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1000mPa·s的乙烯基硅油30份、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DBN0.2份、比表面积5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10份、100000mPa·s的107胶85份、0.5份、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
将1000mPa·s的乙烯基硅油30份、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DBN0.2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85条件下混合2min,再投入比表面积5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5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均匀,接着在室温和真空度-0.060MPa条件下混合60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100000mPa·s的107胶85份、0.5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60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0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1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60MPa条件下混合搅拌10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8。
实施例9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包括:以重量份计,600mPa·s的乙烯基硅油25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DABCO 0.15份、比表面积2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8份、80000mPa·s的107胶80份、1.0份、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份、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丙基)胺1份、二丁基二醋酸锡0.1份、二丁基二辛锡0.1份。
将600mPa·s的乙烯基硅油25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DABCO 0.15份投入捏合机中,在室温及真空度-0.07MPa条件下混合10min,再投入比表面积2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8份,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均匀,接着在室温和真空度-0.07MPa条件下混合45min得基料,然后将基料、80000mPa·s的107胶80份、1.0份投入动力混合机中,室温条件及在真空-0.07MPa条件下混合搅拌20min,最后待物料混合均匀后将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份、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丙基)胺1份、二丁基二醋酸锡0.1份、二丁基二辛锡0.1份投入搅拌机内,在真空度-0.07MPa条件下混合搅拌16min后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9。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替换为端三甲氧基硅烷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不引入第二助剂,其他条件相同,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0。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引入第二助剂,其他条件相同,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1。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替换为端三甲氧基硅烷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他条件相同,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2。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引入第一助剂,其他条件相同,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3。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引入第二助剂,且引入化学除水剂(0.5份六甲基二硅氮烷),其他条件相同,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4。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替换为为疏水处理气相法白炭黑,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5。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替换为疏水处理气相法白炭黑,不引入第一助剂其他条件相同,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6。
对比例8
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7包括(以重量份计):50mPa·s的甲基硅油1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7份、TMG 0.5份,400m2/g的亲水型气相法白炭黑20份,10000mPa·s107胶60份、0.2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8份、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的化合物0.6份。
制备步骤等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7。
对比例9
将实施例1的所有物料全部直接混合,室温及真空度-0.085MPa条件下混合搅拌65min,得到透明醇型硅酮密封胶18。
各案例样品各测试性能数据以及室温存储后的测试数据见下表-1和表-2(注:○为100%粘接,△为部分粘接,×为完全不粘。)
表1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新制备样品性能
表2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室温存储15个月后性能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
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0-85份、增塑剂15-40份、第一助剂0.1-0.2份、交联剂4-6份、第二助剂0.5-2份、白炭黑5-10份、硅烷偶联剂0-3份、锡催化剂0.1-0.4份;
所述第一助剂为四甲基胍(TMG)、二乙胺、三乙胺、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DBN)、三乙烯二胺(DABCO)、1,8-二偶氮杂双螺环[5.4.0]十一-7-烯(DBU)、N,N,N',N'-四甲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助剂为(HO)bOP-[(O-SiR3R4)c-O-E-R5]3-b,其中,R3、R4、R5为包括直链的、支链的、环形的C1-C14烷烃基,E为-CO-、-CH2-的结构的任一一种,b为1或2,c为1-5的正整数;
所述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时的粘度为20000-100000mPa·s;
所述白炭黑为亲水型白炭黑,所述亲水型白炭黑的比表面50-300m2/g,且150℃下挥发分≤0.5%;
所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增塑剂15-40份、交联剂4-6份和第一助剂0.1-0.2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白炭黑6-10份投入所述第一混合物,得到基料;
将所述基料、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0-85份及第二助剂1.0-2.0份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硅烷偶联剂0-3份、锡催化剂0.1-0.4份投入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得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25℃时的粘度为3-1000mPa·s的白油、甲基硅油、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丙基)胺、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烷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锡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二醋酸锡、二丁基二辛锡、二丁基氧化锡、二新癸酸二甲基锡、二丁基锡双(乙酰乙酸乙酯)、二丁基锡双(乙酰丙酮)、双(乙酰基氧基)二丁基锡与正硅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交联剂为(R1)a Si(OR2)4-a,其中所述R1为直链的、支链的、环形的烷烃基或者卤代烷烃基,所述R2为甲基或乙基,a为0-2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在室温条件下存储期大于15个月。
5.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
将增塑剂15-40份、交联剂4-6份和第一助剂0.1-0.2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白炭黑6-10份投入所述第一混合物,得到基料;
将所述基料、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0-85份及第二助剂1.0-2.0份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将硅烷偶联剂0-3份、锡催化剂0.1-0.4份投入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得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
其中,所述第一助剂为四甲基胍(TMG)、二乙胺、三乙胺、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DBN)、三乙烯二胺(DABCO)、1,8-二偶氮杂双螺环[5.4.0]十一-7-烯(DBU)、N,N,N',N'-四甲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助剂为(HO)bOP-[(O-SiR3R4)c-O-E-R5]3-b,其中,R3、R4、R5为包括直链的、支链的、环形的C1-C14烷烃基,E为-CO-、-CH2-的结构的任一一种,b为1或2,c为1-5的正整数;
所述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时的粘度为20000-100000mPa·s;
所述白炭黑为亲水型白炭黑,所述亲水型白炭黑的比表面50-300m2/g,且150℃下挥发分≤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物的形成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搅拌2-10min;
和/或所述基料的形成条件为先在室温及常压混合均匀,再在室温-50℃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30-60min;
和/或所述第二混合物的形成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搅拌15-30min;
和/或所述脱醇型硅酮密封胶的形成条件为室温及真空度-0.085—-0.060MPa时混合搅拌10-25min。
CN202211289678.7A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449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9678.7A CN115449338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9678.7A CN115449338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9338A CN115449338A (zh) 2022-12-09
CN115449338B true CN115449338B (zh) 2023-11-07

Family

ID=84311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9678.7A Active CN115449338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933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9298A (zh) * 2016-07-05 2016-09-28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性硅酮密封胶的生产工艺
CN109280533A (zh) * 2018-08-09 2019-01-29 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 单组份脱醇型透明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62511A (zh) * 2018-12-25 2019-05-17 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279A (zh) * 2022-04-20 2022-06-28 江门市胜鹏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107胶的胶黏剂组合物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9298A (zh) * 2016-07-05 2016-09-28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性硅酮密封胶的生产工艺
CN109280533A (zh) * 2018-08-09 2019-01-29 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 单组份脱醇型透明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62511A (zh) * 2018-12-25 2019-05-17 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72279A (zh) * 2022-04-20 2022-06-28 江门市胜鹏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107胶的胶黏剂组合物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9338A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81504B1 (en) Self-adhering silicone rubber with low compression set
CN110003842B (zh)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室温硫化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JP2577150B2 (ja) 改良された室温硬化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
CN109135660B (zh) 一种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0533B (zh) 单组份脱醇型透明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24589A (zh) 一种液态光学透明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JPH10212409A (ja) 生強度を迅速に発現するアルコキシ官能シーラント
CN106519246B (zh) 多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RU2012104397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иликонового клея, склеивающего при надавливании
CN110577747B (zh) 室温硫化氟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511B (zh)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4056A (zh) 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EP0747459A1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curing the same
JPH02133491A (ja) シリコーンシーラントの製造方法
EP1302512B1 (en) Non-staining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KR100347296B1 (ko) 알코올의 제거에 의해 가교시켜 엘라스토머를 얻을수 있는오르가노폴리실록산 조성물
CN115449338B (zh) 一种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CN113956840A (zh) 一种脱醇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20202A (zh) 一种耐黄变防霉单组分室温硫化硅酮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057A (zh) 单组分型改性液体硅橡胶、用于形成其的组合物及应用
CN107868469B (zh) 耐水-紫外粘接脱醇型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制备方法
CN109652007B (zh) 一种抗渗油双组分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897A (zh) 一种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0068A (zh) 一种可湿气固化的改性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63493A (zh) 一种醇型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