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6983A -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6983A
CN115446983A CN202210916028.4A CN202210916028A CN115446983A CN 115446983 A CN115446983 A CN 115446983A CN 202210916028 A CN202210916028 A CN 202210916028A CN 115446983 A CN115446983 A CN 115446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ncrete
peculiar smell
aromatic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60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6983B (zh
Inventor
苏英
朱梦迪
陈佳宇
贺行洋
代飞
杨进
王金付
翟高园
卢思宇
刘森野
段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9160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6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6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6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6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6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40Mix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paring mixtures containing fibres
    • B28C5/402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8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002Apparatus for washing concrete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or simila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exposing the tex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64Mould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urfaces for producing a desired surface of a moulded article, e.g. profiled or polished mould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7/00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Supplying or proportioning the ingredients for mixing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Discharging the mixture
    • B28C7/0007Pretreatment of the ingredients, e.g. by heating, sorting, grading, drying, disintegrating; Preventing generation of du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02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C04B14/04Silica-rich materials; Silicates
    • C04B14/08Diatomaceous ear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凹凸棒土、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氧化石墨烯、助磨剂、去离子水与球形氧化锆混合均匀,湿磨得到浆料;将浆料磁力搅拌后静置分层,取下层溶液与稀释剂和芳香剂混匀,经超声分散得到芳香乳液;稀硫酸处理后的硅藻土粉料与氯化锂溶液混合,冷冻干燥后研磨,得到改性硅藻土;将芳香乳液、改性硅藻土、水泥、硅灰、玻化微珠、细砂、植物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减水剂与水混匀,得到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标准养护硬化后,将基膜撕下,冲洗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本发明制得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具有缓慢释放香气、有效去除异味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墙面装饰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商务会所、高档酒店、写字楼等场所的卫生间一般都通过摆放香薰或精油来掩蔽异味。然而,现有的使用香薰和精油等方式除异味具有一定弊端。首先,香薰和精油存在着作用范围小、作用时间短,需要频繁更换等问题;其次,香薰和精油通常在使用初期气味明显且具有刺激性,长时间吸入影响人们的健康;而摆放一定时间后,释放含量会明显降低,导致无法有效的掩蔽环境中的异味。最后,香薰和精油的摆放会占用平面空间,并影响空间的美感。
现有的一些研究中,通过在室内建筑立面涂装具有吸附功能或香味释放功能的涂层或专门配置除异味装置,来实现对对环境中异味的吸附和掩盖。其中涂层更换起来也比较繁琐,易于脱落,除异味效果一般,作用时间较短;除臭装置作用效果优于涂层,但其需要频繁更换除臭剂,用电量大,成本较高,且占用室内空间,影响室内整体协调。
转印混凝土是一种通过缓凝后冲蚀的技术使得混凝土表面图案露出的一种装饰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可以使成像图片应用于混凝土,图案可随意变化,相比于普通装饰板或墙纸,图案转印混凝土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基于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不仅能够赋予装饰板除异味的功能,延长其发挥作用的时间,而且外观与室内整体空间协调,在实现装饰效果的同时,还能满足建筑物功能多样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凹凸棒土、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氧化石墨烯、助磨剂、去离子水与球形氧化锆混合均匀,于300r/min的转速下,湿磨40~80min,得到浆料;所述凹凸棒土与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2~1:5;
S2、将所述浆料磁力搅拌5~10h后静置分层,去除上层清液获得下层溶液;向所述下层溶液与稀释剂和芳香剂混匀,经超声分散得到芳香乳液;
S3、稀硫酸处理后的硅藻土,经清洗、干燥和研磨,得到粉料,将所述粉料与氯化锂溶液按照5~15:1的质量比混合,冷冻干燥后研磨,得到改性硅藻土;
S4、将所述芳香乳液、所述改性硅藻土、水泥、硅灰、玻化微珠、细砂、植物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减水剂按一定该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S5、将所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的总体思路如下:
考虑到摆放香薰或精油来掩蔽异味存在着占用空间、需要频繁更换、作用效果有限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加装于室内建筑立面的图案转印混凝土,一方面,该混凝土板中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凹凸棒复合缓释芳香剂材料和硅藻土能够与空气中潮湿空气相结合,降低空气湿度,与空气中的异味分子相结合,同时芳香剂还可以掩蔽空气中的异味,当空气中湿度降低后,板内发挥作用后的芳香剂材料可以被还原,继续发挥除异味的作用;另一方面,其内部含有芳香剂及载体,通过载体控制芳香剂的缓慢释放,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获得长效的除异味效果。此外,图案转印混凝土板通过冲蚀形成图案,提高了混凝土板内气体释放与吸收的界面孔隙,而且所构成图案十分美观该,同时作为室内建筑墙面的一部分,使室内整体空间协调统一,赋予建筑物功能多样化。
在本发明中,首先将凹凸棒土作为芳香剂的载体,为了提高凹凸棒土负载芳香剂的效率,并实现一定的缓释功能,本发明对凹凸棒土进行化学-物理双重改性。其中,加入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氧化石墨烯对凹凸棒土进行化学改性,能够去除凹凸棒土晶体通道中的杂质,解离凹凸棒石棒晶束,可以显著提升改性效率,进而提高凹凸棒土对芳香剂的负载能力,同时借助湿磨处理,利用机械力将凹凸棒土磨细,增大其比表面积。此外,湿磨过程中升高的温度能够协助提升化学改性的效果。其次,本发明的原料中还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改性硅藻土,改性后的硅藻土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相当于在图案转印混凝土板中形成一道过滤系统,不仅对室内环境起到吸湿和净化异味的作用,还能对芳香剂中香味成分的释放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本发明通过改性凹凸棒土与改性硅藻土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于图案转印混凝土板中芳香剂的负载及缓慢释放,赋予混凝土板长效、稳定的除异味功能。
在上述操作中,将凹凸棒土与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设置为1:2~1:5,能够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阳离子属性对芳香剂-凹凸棒复合材料的表面电位进行调控,进而制备表面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凹凸棒复合缓释芳香剂材料;将湿磨的转速设置为300r/min、湿磨时间控制在40~80min,能够确保产物浆料的中值粒径在较小的范围。
在一些较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凹凸棒土10~3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0~60份、氧化石墨烯5~10份、助磨剂1~5份、去离子水50~150份,以及球形氧化锆100~300份。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棒土的目数为800目,所述助磨剂选自乙二醇、三乙醇胺、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球形氧化锆的粒径为1.5~1.8mm;优选地,所述浆料的中值粒径小于8μm,本发明利用湿磨处理增大了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其对芳香剂的负载能力。
在一些较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浆料C、稀释剂和芳香剂三者的重量之比为50~100:2~5:10~30。在该比例条件下,便于芳香剂进入凹凸棒土,凹凸棒土对芳香剂的负载效率最大,且凹凸棒土整体负载量均匀。
优选地,所述稀释剂选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芳香剂可以是固体芳香剂和/或液体芳香剂。在一些较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芳香剂为芳香精油,所述芳香精油选自薰衣草精油、茶叶精油、薄荷精油、玫瑰精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超声分散的温度为15~25℃,超声分散的时间为5~10min,所述超声分散的频率为20kHZ。在本发明中,超声分散操作有助于芳香剂与凹凸棒土的充分接触,增加了芳香剂进入凹凸棒土孔隙中的机会,进而实现更好的负载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稀硫酸浓度为0.01~0.03mol/L,干燥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为2~4h,硅藻土原料的粒径为25~35μm,制得的改性硅藻土的粒径为0.5~2μm。所述氯化锂溶液中,氯化锂的质量分数为10~30%;冷冻干燥的时间为3~5h,所述冷冻干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在所述步骤S3中,利用稀硫酸对硅藻土进行酸洗能够扩大硅藻土的孔洞,有助于发挥其吸附和过滤能力。氯化锂对硫酸处理后的硅藻土进行进一步的改性,实现对于其孔结构的进一步修饰,起到芳香剂缓释与保护的作用。真空条件下冷冻干燥处理,能够有效的保留改性硅藻土的孔隙结构。
在一些较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各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芳香乳液10~30份、改性硅藻土50~100份、水泥150~300份、硅灰10~30份、玻化微珠20~50份、细砂200~300份、植物纤维5~10份、羧甲基纤维素2~5份、减水剂1~3份和水50~100份。
在上述原料中,玻化微珠的加入能够作为轻质骨料,提高砂浆的和易流动性和强度;植物纤维的加入可以增强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抗裂能力。
优选地,所述植物纤维选自棕榈纤维、秸秆、谷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减水剂选自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木质磺酸素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减水率≥2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基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将缓凝剂按照设计图案转印在基膜上得到转印图案,所述转印图案内缓凝剂浓度依据需要缓凝的深度而变化,不同缓凝深度的差值不小于0.5mm。
进一步的,所述转印基膜图案可通过改变缓凝剂浓度,厚度,以及缓凝剂种类来改变。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为5~10mm,振动时间大于25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以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的凹凸棒土为载体对芳香剂进行负载,通过对凹凸棒土进行化学-物理结合方式进行改性,提高其对芳香性物质的负载能力,同时能够对板材内发挥作用后的阳离子型凹凸棒复合缓释芳香剂材料进行还原;通过在原料中加入改性硅藻土,改性硅藻土既能够发挥自身的吸附能力形成过滤系统,对环境起到除湿和除异味的效果;又能对芳香剂内芳香物质的释放起到缓释和保护的作用。通过改性凹凸棒土与改性硅藻土的协同作用,有效的延长了芳香剂的作用时间,使混凝土板中的香味可稳定持续地释放6个月以上。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具有提高了混凝土板内气体释放与吸收的界面孔隙、有益于板内芳香物质的释放、能够与室内整体空间协调等特点,在具有装饰效果的同时,其能够发挥香味缓释及除异味的功能,使得建筑材料功能多样化,符合第四代建筑思想。在商务会所、高档酒店、公共卫生区域等场所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步骤1:将10份凹凸棒土、2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份氧化石墨烯、15份乙二醇、50份去离子水、100份粒径为1.5mm的球形氧化锆,转速300r/min,湿磨40min,得到浆料;
步骤2:将50份浆料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磁力搅拌5h,后静置分层,去除上清液,向下层溶液中加入2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薄荷精油混匀,在20℃、20kHZ的频率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芳香乳液;
步骤3:用0.01mol/L的稀硫酸洗涤硅藻土数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在80℃条件下恒温干燥箱干燥2h,研磨得到粉料;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无水氯化锂溶液,按照1:5的比例与粉料混合,进行真空冷冻干燥3h后研磨成粉,得到改性硅藻土;
步骤4:将50份改性硅藻土、10份芳香乳液、150份水泥、10份硅灰、20份玻化微珠、200份河砂、5份棕榈纤维、2份羧甲基纤维素、1份聚羧酸减水剂、加入50份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25s,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实施例2
步骤1:将10份凹凸棒土、3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份氧化石墨烯、3份三乙醇胺、100份去离子水、200份粒径为1.6mm的球形氧化锆,转速300r/min,湿磨60min,得到浆料;
步骤2:将80份浆料C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磁力搅拌7h,后静置分层,去除上清液,向溶液中加入3份硬脂酸镁、20份茶叶精油混匀,在25℃、20kHZ的频率下超声分散5min,得到芳香乳液;
步骤3:用0.02mol/L的稀硫酸洗涤硅藻土数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在100℃条件下恒温干燥箱干燥3h,研磨得到粉料;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无水氯化锂溶液,按照1:10的比例与粉料A混合,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4h后研磨成粉,得到改性硅藻土;
步骤4:将70份改性硅藻土、20份芳香乳液、200份水泥、20份硅灰、30份玻化微珠、250份河砂、8份秸秆、3份羧甲基纤维素、2份萘系减水剂、加入80份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30s,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实施例3
步骤1:将10份凹凸棒土、5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份氧化石墨烯、5份硬脂酸钠、150份去离子水、300份粒径为1.8mm的球形氧化锆,转速300r/min,湿磨80min,得到浆料;
步骤2:将100份浆料C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磁力搅拌10h,后静置分层,去除上清液,向溶液中加入5份微晶纤维素、30份薰衣草精油混匀,在15℃、20kHZ的频率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芳香乳液;
步骤3:用0.03mol/L的稀硫酸洗涤硅藻土数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在150℃条件下恒温干燥箱干燥4h,研磨得到粉料;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无水氯化锂溶液,按照1:15的比例与粉料A混合,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5h后研磨成粉,得到改性硅藻土;
步骤4:将100份改性硅藻土、30份芳香乳液、250份水泥、30份硅灰、50份玻化微珠、300份河砂、10份谷壳、5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木质磺酸素类减水剂、加入100份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35s,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实施例4
步骤1:将30份凹凸棒土、6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份氧化石墨烯、5份乙二醇、150份去离子水、300份粒径为1.8mm的球形氧化锆,转速300r/min,湿磨40min,得到浆料;
步骤2:将100份浆料C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磁力搅拌10h,后静置分层,去除上清液,向溶液中加入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0份玫瑰精油混匀,在15℃、20kHZ的频率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芳香乳液;
步骤3:用0.03mol/L的稀硫酸洗涤硅藻土数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在150℃条件下恒温干燥箱干燥4h,研磨得到粉料;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无水氯化锂溶液,按照1:15的比例与粉料A混合,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5h后研磨成粉,得到改性硅藻土;
步骤4:将100份改性硅藻土、30份芳香乳液、250份水泥、30份硅灰、50份玻化微珠、300份河砂、10份棕榈纤维、5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减水剂、加入100份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25s,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实施例5
步骤1:将20份凹凸棒土、4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份氧化石墨烯、3份三乙醇胺、120份去离子水、200份粒径为1.8mm的球形氧化锆,转速300r/min,湿磨40min,得到浆料;
步骤2:将100份浆料C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磁力搅拌10h,后静置分层,去除上清液,向溶液中加入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0份薰衣草精油混匀,在15℃、20kHZ的频率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芳香乳液;
步骤3:用0.03mol/L的稀硫酸洗涤硅藻土数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在150℃条件下恒温干燥箱干燥4h,研磨得到粉料;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无水氯化锂溶液,按照1:15的比例与粉料A混合,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5h后研磨成粉,得到改性硅藻土;
步骤4:将100份改性硅藻土、30份芳香乳液、250份水泥、30份硅灰、50份玻化微珠、300份河砂、10份棕榈纤维、5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聚羧酸系减水剂、加入100份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30s,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对比例1
步骤1:将20份凹凸棒土、4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份氧化石墨烯、3份三乙醇胺、120份去离子水、200份粒径为1.8mm的球形氧化锆,转速300r/min,湿磨40min,得到浆料;
步骤2:将100份浆料C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磁力搅拌10h,后静置分层,去除上清液,向溶液中加入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0份薰衣草精油混匀,在15℃、20kHZ的频率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芳香乳液;
步骤3:用0.03mol/L的稀硫酸洗涤硅藻土数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在150℃条件下恒温干燥箱干燥4h,研磨得到粉料;
步骤4:将100份粉料、30份芳香乳液、250份水泥、30份硅灰、50份玻化微珠、300份河砂、10份棕榈纤维、5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聚羧酸系减水剂、加入100份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25s,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对比例2
步骤1:将20份凹凸棒土、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0份薰衣草精油混匀,在15℃、20kHZ的频率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芳香乳液;
步骤2:用0.03mol/L的稀硫酸洗涤硅藻土数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在150℃条件下恒温干燥箱干燥4h,研磨得到粉料;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无水氯化锂溶液,按照1:15的比例与粉料A混合,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5h后研磨成粉,得到改性硅藻土;
步骤3:将100份改性硅藻土、30份芳香乳液、250份水泥、30份硅灰、50份玻化微珠、300份河砂、10份棕榈纤维、5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聚羧酸系减水剂、加入100份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25s,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对比例3
步骤1:将20份凹凸棒土、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30份薰衣草精油混匀,在15℃、20kHZ的频率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到芳香乳液;
步骤2:用0.03mol/L的稀硫酸洗涤硅藻土数次,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在150℃条件下恒温干燥箱干燥4h,研磨得到粉料;
步骤3:将100份粉料、30份芳香乳液、250份水泥、30份硅灰、50份玻化微珠、300份河砂、10份棕榈纤维、5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聚羧酸系减水剂、加入100份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步骤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25s,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5及对比例1-3制得的混凝土板分别放置于同等大小的密闭房间内进行对比,分别测试不同混凝土板的散香持久性和室内空气变化情况,并按照《混凝土外墙挂板JC/T2356-2016》的要求对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相关结果如下表1-3所示:
表1
初期 30天 90天 180天
实施例1 1级 1级 3级 4级
实施例2 1级 2级 3级 4级
实施例3 1级 1级 3级 4级
实施例4 1级 1级 2级 3级
实施例5 1级 1级 2级 3级
对比例1 1级 2级 4级 4级
对比例2 1级 2级 3级 4级
对比例3 2级 3级 4级 4级
上表中,1级代表香气较浓,2级代表香气温和,3级代表略有香气,4级代表气味消失。
表2
组别 臭气浓度降低(%) 空气湿度降低(%) 180天后板材质量变化(g)
实施例1 76.2 49.7 -390.9
实施例2 71.5 42.3 -360.5
实施例3 75.8 48.6 -372.6
实施例4 87.9 63.2 -200.7
实施例5 88..6 64.7 -196.7
对比例1 55.7 37.8 -406.9
对比例2 53.2 39.3 -422.7
对比例3 54.6 30.9 -487.6
上表中,表中臭气主要包括硫化氢、甲硫醇等气体;空气湿度变化根据:一般通风条件下卫生间湿度在25%至35%之间;淋浴后,湿度可以达到85%左右;通过板材质量变化来判断芳香物质消耗量。
表3
组别 密度(g/cm3) 板是否干缩 强度(MPa)
实施例1 1.8 25.8
实施例2 1.9 23.4
实施例3 1.7 22.8
实施例4 1.8 29.8
实施例5 1.9 30.6
对比例1 2.0 20.1
对比例2 1.9 21.6
对比例3 2.2 20.6
由表1-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混凝土板的抗压强度均符合《混凝土外墙挂板JC/T2356-2016》,同时与对比例1-3相比,实施例1-5制得的混凝土板能够持久且缓慢散发香气,且香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实施例1-5中,实施例4和5不仅抗压强度更高,而且香味持续更久,能够持续散发香味达6个月以上。
上述实施例可以充分说明,本发明采用改性后硅藻土与改性后凹凸棒土负载芳香剂相结合制备的混凝土板除异味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强度符合规范要求,为室内环境除异味带来提供一种新方法,产品符合第四代建筑理念。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凹凸棒土、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氧化石墨烯、助磨剂、去离子水与球形氧化锆混合均匀,于300r/min的转速下,湿磨40~80min,得到浆料;所述凹凸棒土与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2~1:5;
S2、将所述浆料磁力搅拌5~10h后静置分层,去除上层清液获得下层溶液;向所述下层溶液与稀释剂和芳香剂混匀,经超声分散得到芳香乳液;
S3、稀硫酸处理后的硅藻土,经清洗、干燥和研磨,得到粉料,将所述粉料与氯化锂溶液按照5~15:1的质量比混合,冷冻干燥后研磨,得到改性硅藻土;
S4、将所述芳香乳液、所述改性硅藻土、水泥、硅灰、玻化微珠、细砂、植物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减水剂按一定该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
S5、将所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混凝土浇筑在基膜上,充分振动,经过标准养护后,得到硬化的混凝土基体,将基膜从混凝土基体上撕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混凝土基体表面,即得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凹凸棒土10~3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0~60份、氧化石墨烯5~10份、助磨剂1~5份、去离子水50~150份和球形氧化锆100~3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的目数为800目;所述助磨剂选自乙二醇、三乙醇胺、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球形氧化锆的粒径为1.5~1.8mm;所述浆料的中值粒径小于8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浆料、稀释剂和芳香剂三者的重量之比为(50~100):(2~5):(10~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选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芳香剂选自固体芳香剂和/或液体芳香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分散的温度为15~25℃,超声分散的时间为5~10min,所述超声分散的频率为20k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氯化锂溶液中,氯化锂的质量分数为10~30%;所述冷冻干燥的时间为3~5h,冷冻干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所述改性硅藻土的粒径为0.5~2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各原料的质量份数为:芳香乳液10~30份、改性硅藻土50~100份、水泥150~300份、硅灰10~30份、玻化微珠20~50份、细砂200~300份、植物纤维5~10份、羧甲基纤维素2~5份、减水剂1~3份和水50~100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选自棕榈纤维、秸秆、谷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减水剂选自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木质磺酸素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减水率≥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基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将缓凝剂按照设计图案转印在基膜上得到转印图案,所述转印图案内缓凝剂浓度依据需要缓凝的深度而变化,不同缓凝深度的差值不小于0.5mm;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为5~10mm,振动时间大于25s。
CN202210916028.4A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446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6028.4A CN11544698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6028.4A CN11544698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6983A true CN115446983A (zh) 2022-12-09
CN115446983B CN115446983B (zh) 2023-06-23

Family

ID=84296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6028.4A Active CN11544698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698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1480A (ja) * 1993-08-20 1995-03-07 Nippon Soda Co Ltd 脱臭乾燥剤
WO2002016096A1 (en) * 2000-08-24 2002-02-28 Adchem Industries Pty Limited Mould release compositions
CN105884311A (zh) * 2016-04-25 2016-08-24 许宏俊 一种新型环保壁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6690A (zh) * 2015-06-23 2016-11-16 德国莱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混凝土洗蚀缓凝饰面艺术转印膜
CN107098725A (zh) * 2017-06-07 2017-08-29 合肥励仙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5684A (zh) * 2020-08-25 2021-01-08 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香味缓释型防潮铝箔衬纸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56638A1 (zh) * 2019-09-26 2021-04-01 东南大学 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024071A1 (en) * 2020-07-27 2022-01-27 S3 Concrete Technologies, Inc. Concrete product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1480A (ja) * 1993-08-20 1995-03-07 Nippon Soda Co Ltd 脱臭乾燥剤
WO2002016096A1 (en) * 2000-08-24 2002-02-28 Adchem Industries Pty Limited Mould release compositions
CN106116690A (zh) * 2015-06-23 2016-11-16 德国莱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混凝土洗蚀缓凝饰面艺术转印膜
CN105884311A (zh) * 2016-04-25 2016-08-24 许宏俊 一种新型环保壁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8725A (zh) * 2017-06-07 2017-08-29 合肥励仙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56638A1 (zh) * 2019-09-26 2021-04-01 东南大学 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024071A1 (en) * 2020-07-27 2022-01-27 S3 Concrete Technologies, Inc. Concrete product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112195684A (zh) * 2020-08-25 2021-01-08 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香味缓释型防潮铝箔衬纸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源;张凯峰;孟刚;刘磊;耿飞;魏飞;: "高性能装饰混凝土工艺品试验分析与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 no. 10 *
张鹏;冯竟竟;陈伟;刘虎;杨进波;: "混凝土损伤自修复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材料导报, no. 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6983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8503A (zh) 一种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1969B (zh) 一种光催化无机生态装饰板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3351683A (zh) 一种内墙腻子的制备方法
CN111574865B (zh) 一种无机功能涂料
CN106545142A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柔性饰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1338A (zh) 一种环保陶粒隔墙板、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3083A (zh) 一种多功能石膏基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9956A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作方法
CN105669152A (zh) 室内墙基底层用具有净化功能性找平泥及制备、施工方法
CN109880464A (zh) 一种装修用环保墙面涂料及其涂刷方法
KR100569695B1 (ko) 건축 자재용 황토 모르타르 조성물 및 이의 도포방법
CN106752582A (zh) 一种环保隔音的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0998A (zh) 一种环保型石膏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1208B (zh) 腻子面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JP2004010433A (ja) 建築用ボード原料及び建築用ボード
CN108794070B (zh) 能量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能量瓷砖及制备方法
CN106866178A (zh) 环保阻燃抑菌轻质墙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6983A (zh)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图案转印混凝土板的制备方法
CN110407549A (zh) 一种装修板材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84106A (zh) 一种调湿性硅藻土生态建筑装饰砖及制备方法
KR101128385B1 (ko) 한약재를 이용한 실내 인테리어용 판재 및 보드
CN104826589A (zh) 一种添加稻壳的具有杀菌作用的活性炭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244227A (ja) 漆喰
CN108002812A (zh) 一种抗菌防霉降解甲醛的Bi2O3/贝壳粉复合吸音板
CN108166330A (zh) 一种除甲醛pvc墙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