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1845B - 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1845B
CN115431845B CN202210039387.6A CN202210039387A CN115431845B CN 115431845 B CN115431845 B CN 115431845B CN 202210039387 A CN202210039387 A CN 202210039387A CN 115431845 B CN115431845 B CN 115431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at
pose
standard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93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31845A (zh
Inventor
莫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ckwel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31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1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31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1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6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using sensors or detectors for adapting the seat or seat part, e.g. to the position of an occup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76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reaction to emergency situations, e.g. cra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接收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及后排娱乐屏的开启信息,所述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用于表示前排座椅包括乘坐人员,确定乘坐人员在前排座椅的初始位姿信息,根据初始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以在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修正位姿偏差,从而达到避免乘坐人员头部磕碰显示屏的目的,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后排娱乐屏是放置在前排座椅中间、头枕上方靠后的显示屏,是后排乘坐人员的专享娱乐配置,可收看视频、玩游戏、唱歌等。因娱乐屏、座椅布置位置原因,当车辆前排(主驾或副驾,下同)乘员身高较高或座椅坐姿调节的较高,后排娱乐屏打开,前排座椅调整到一定角度时,若车辆发生侧碰,前排乘员随车辆惯性身体会发生侧倾,头部容易撞到娱乐屏上,造成头部磕伤。
因此,针对不同身高的乘员乘坐到前排座椅时的不同情况亟需一种在后排娱乐屏打开的情况下,可以自动灵活调控前排座椅的控制方法,以避免磕碰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车辆发生侧碰时,前排乘员随车辆惯性身体会发生侧倾,头部容易撞到娱乐屏上造成头部磕伤的安全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及后排娱乐屏的开启信息,所述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用于表示前排座椅包括乘坐人员,所述后排娱乐屏是设置在前排座椅之间、头枕上方的显示屏;确定乘坐人员在前排座椅的初始位姿信息,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是乘坐人员不与后排娱乐屏产生干涉时前排座椅的位姿信息;确定所述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时,调节所述前排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
可选的,所述确定乘坐人员在前排座椅的位姿信息,包括,根据所述前排座椅的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和/或图像拍摄装置获取的乘坐人员的图像,确定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根据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所述前后信息以及所述靠背倾角信息,确定所述乘坐人员在所述前排座椅上的位姿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时:通过设置在所述前排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前排座椅的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和/或图像拍摄装置获取的乘坐人员的图像包括:通过设置在所述头枕的头枕传感器,和/或设置在车身的图像拍摄装置,检测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
可选的,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包括:
获取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包括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根据所述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与所述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位姿偏差。
可选的,还包括:接收后排娱乐屏的关闭信息;根据所述后排娱乐屏的关闭信息,通过所述初始位姿信息调节所述前排座椅。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调节所述前排座椅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车辆的车速小于预设车速阈值。
可选的,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向乘坐人员发出座椅位姿即将调节的安全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联动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接收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及后排娱乐屏的开启信息,所述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用于表示前排座椅包括乘坐人员,所述后排娱乐屏是设置在前排座椅之间、头枕上方的显示屏;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乘坐人员在前排座椅的初始位姿信息,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是乘坐人员不与后排娱乐屏产生干涉时前排座椅的位姿信息;
调节单元,确定所述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时,调节所述前排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联动控制装置,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联动控制装置,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座椅的传感信息及后排显示屏的开启信息后,确定乘坐人员在前排座椅的位姿信息,以确保在前排包括乘坐人员且显示屏开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在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的情况下,将调节前排座椅的位姿,以修正位姿偏差,从而避免乘坐人员头部磕碰后排娱乐屏的可能,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能。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位姿信息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联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进行介绍之前,相对本申请的研究背景进行将要介绍: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车辆不仅仅作为日常通行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注重车辆的实用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因此后排娱乐屏的应用前景广泛。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后排娱乐屏是设置在前排座椅中间、头枕上方靠后的显示屏,是后排乘坐人员的专享娱乐配置,可收看视频、玩游戏、唱歌等。
当然,本申请的后排娱乐屏、前排座椅中的前排、后排仅为相对概念,不具体限定固定的座椅。例如,在普通的5座乘用车车中,前排座椅包括主驾及副驾座椅;后排娱乐屏可以是设置在主驾及副驾座椅之间的车辆顶部的屏幕,该屏幕可以存在关闭和开启两种状态,关闭状态时,屏幕略微突出于车辆顶部或不突出于车辆的顶部,屏幕的显示面板与车辆顶部所在平面平行,开启状态时,屏幕延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方向延伸,屏幕与车辆顶部大致呈90度夹角。
由于后排娱乐屏、座椅布置位置原因,当车辆前排(主驾或副驾,下同)乘员身高较高或座椅坐姿调节的较高,后排娱乐屏打开,前排座椅调整到一定角度时,若车辆发生侧碰,前排座椅的乘座人员随车辆惯性身体会发生侧倾,头部容易撞到后排娱乐屏上,造成头部磕伤。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前排座椅的乘座人员由于车辆惯性可能会造成头部容易撞到后排娱乐屏上,造成头部磕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通过检测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位姿信息,以确保在人员乘坐且后排娱乐屏开启的情况下,预测可能到来的危险,并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以在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的情况下,将调节前排座椅的位姿修正位姿偏差,从而达到避免乘坐人员头部磕碰后排显示屏的目的,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为了获取座椅联动控制的信息,车辆需要包括响应的硬件系统进行支撑。在本申请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座椅联动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包括座椅控制器1、座椅压力传感器2、检测模块3、显示屏4、座椅调节电机5以及车机6。
其中,车辆中每个座椅(在一个例子中,前排座椅)对应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例如,以主驾座椅为例,主驾座椅包括但不限于坐垫压力传感器、头枕压力传感器等,可根据车辆所包含的座椅,设定不同的压力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座椅是否有人。
其中,车辆包括检测模块3,通常检测模块3可包括摄像头,通过设置检测模块3用于判断乘坐人员的身高,并将乘坐人员的身高发给座椅控制器1。
其中,车辆还包括显示屏4,具体地,显示屏4可包括后排娱乐屏系统,后排显示屏系统包括后排娱乐屏及检测和控制后排娱乐屏状态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向座椅控制器1反馈后排显示屏的开启/关闭状态。
其中,车辆中的每个座椅对应至少一个座椅调节电机。例如,以主驾座椅为例,主驾座椅包括但不限于:水平调节电机、高度调节电机、背靠调节电机、坐垫调节电机等,可根据车辆所包含的座椅,设定不同的调节电机。
其中,车辆还包括车机6,用于显示座椅控制器1向乘坐人员发出座椅位姿即将调节的安全提示信息。
具体地,当座椅控制器1接收到座椅中压力传感器2反馈的压力信息及检测和控制后排娱乐屏状态的装置反馈的显示屏开启信息,则通过检测模块3检测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位姿信息;座椅控制器1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若所述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通过车机6显示座椅控制器1向乘坐人员发出座椅位姿即将调节的安全提示信息,并通过控制座椅调节电机5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及后排娱乐屏的开启信息。
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用于表示前排座椅包括乘坐人员,后排娱乐屏是设置在前排座椅之间、头枕上方的显示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在前排座椅中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员乘坐,并结合接收的后排显示屏的开启信号,再进入防止磕碰的判断流程,但是由于个人驾驶习惯的坐姿不同,因此不能够简单通过乘坐人员的身高信息判断是否会出现磕碰的意外情况。
因此,还需要检测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位姿信息,即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坐姿,包括但不仅限于头部相对于头枕高度,是否坐直等等位姿信息,具体地,步骤S101中所述检测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位姿信息,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201,根据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和/或图像拍摄装置获取的乘坐人员的图像,确定出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座椅头部位置设置有传感器,即用于检测乘坐人员头部是否靠着头枕,以及头部靠着头枕的高度,以确定出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图像拍摄装置通常为车内摄像头,通过车内摄像头拍摄乘坐人员的图像,也可计算出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当接收到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时,可基于压力信号计算出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头枕传感器,确保乘坐人员的背部是贴在靠背上的情况下,可基于预设的换算函数将机器视觉中的模型高度计算出来,具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当接收到图像拍摄装置获取的乘坐人员的图像时,可基于乘坐人员的图像计算出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当接收到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以及图像拍摄装置获取的乘坐人员的图像时,可基于压力信号以及乘坐人员的图像,综合计算出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
在该步骤之前,还包括:通过坐垫压力传感器,检测座椅是否有乘坐人员;若检测出座椅有乘坐人员,在通过头枕传感器,和/或图像拍摄装置,检测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
具体地,当接受到坐垫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时,表明座椅上有乘坐人员,因此可继续执行步骤S201,计算出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
步骤S202,确定所述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常座椅可以上下调节高度,前后调节距离,以及座椅倾角,以上任一位置的变动都可以影响到乘坐人员头部与后排娱乐屏的距离,因此需要确定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
步骤S203,根据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乘坐人员在前排座椅上的位姿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头部相对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即可确定头部在车辆中的空间位置信息,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建立坐标轴的方式确定头部的空间坐标,例如以前排座椅的初始位置姿态建立坐标轴,座椅的前后左右高低调节,都会对头部坐标产生影响,例如,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为0,即人头部正好靠到前排座椅的头枕上,假设在前排座椅没有调节的情况下,固定初始化座椅倾角,头部坐标为(0,10,60),此时,若调高座椅5cm,则会产生高度上的变化,即人的头部在车内空间坐标上升,头部坐标变为(0,10,65),前排座椅前后调节以及靠背角度调节都会影响到y轴坐标值,具体换算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能够根据所述头部相对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乘坐人员头部在车辆内的空间坐标的方式都可以选用。
步骤S102,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姿信息可以是空间坐标,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可以是通过计算确定兼顾乘坐与安全性的头部空间坐标,通常车辆的安全带存在一定弹性空间,因此在车辆急刹车时乘坐人员不可能是被完全固定在座椅上,所以需要考虑由于刹车惯性,或者侧面撞击造成的头部相对靠枕位置偏离,该数据一般由安全碰撞测试后给定,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具体的,步骤S102,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的步骤,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301,获取与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对应的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包括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
步骤S302,根据所述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与所述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位姿偏差。
步骤S103,若所述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安全阈值即以标准的头部空间坐标为圆心的安全范围,例如以准的头部空间坐标为圆心,5cm范围内都可以被视为安全范围,所以可以将安全阈值设置为5cm。
当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例如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高出6cm,已经超过安全阈值,则需要降低座椅高度6cm,此时乘坐人员还可以有1-5cm的调整空间;再例如乘坐人员头部相对座椅未高出,而是靠背倾角过大,使得头部距离后排显示屏的距离过近,因此需要将座椅向前调整,从而将乘坐人员的头部始终保持再安全范围内,以上示例均为修正位姿偏差的模拟情况,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座椅中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息及显示屏开启信息时,检测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位姿信息,以确保在人员乘坐且显示屏开启的情况下,预测可能到来的危险,并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以在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的情况下,将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修正位姿偏差,从而达到避免乘坐人员头部磕碰显示屏的目的,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能。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与所述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位姿偏差还可以同时根据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计算乘坐人员的头部坐标与标准的头部空间坐标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与预设安全阈值的差值,确定位姿偏差。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考虑到乘坐人员身材不同,因此会出现调整至适于该乘坐人员的安全区域时,座椅过于靠前,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接收到座椅控制器发送的复位信息时,调节座椅的位姿至预设初始位姿,便于乘坐人员下车以及其他乘坐人员上车。
例如,该名乘坐人员的身高较为出众,所以头部超出头枕高度大于10cm时,则容易出现刹车惯性后头部碰到后排的显示屏,因此需要主动将座椅向前调节,虽然这样兼顾了安全但对于乘客的乘坐体验有一点的牺牲,且下车不方便,因此需要调节座椅的位姿至预设初始位姿。
此外,若接收到显示屏关闭信息,允许所述乘坐人员对所述座椅进行自适应调节。其中,若接收到显示屏关闭信息说明不用考虑刹车惯性容易出现头部磕碰到后排显示屏的情况,此时允许所述乘坐人员对所述座椅进行自适应调节至舒适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关闭后,本申请考虑到频繁开关显示屏对用户乘坐体验不好,因此在显示屏关闭信息后,允许用户调整座椅到任意位置,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另外,在调节座椅的位姿至预设初始位姿之前,需要对车速进行识别,因此在高速形式状态下,尤其是对主驾驶座位的调整,可能会影响驾驶人员开车姿势的变化,从而影响到腿部对刹车、离合以及油门的控制,因此,如图5所示,还包括,
步骤S401,将车辆的车速与预设车速阈值进行对比。
步骤S402,若所述车速大于所述车速阈值,则延迟执行调节座椅的位姿至预设初始位姿的步骤直至所述车速低于所述车速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车速大于所述车速阈值,则需要延迟执行调节座椅的步骤,直至检测到车速低于车速阈值时,可以将座椅位姿至预设初始位姿的步骤直至所述车速低于所述车速阈值,此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方式,不再赘述。
其中,实时车速的获取可以直接从车辆的转速表中读取,另外车速阈值的设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需要进行安全测试后拟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与此同时,兼顾强制调节座椅位姿前,即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向乘坐人员发出座椅位姿即将调节的安全提示信息,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坐人员不在座椅强制调节的过程中出现夹手,甚至误操作脚踏装置的安全隐患出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联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检测单元51,用于若接收到座椅中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息及显示屏开启信息,检测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位姿信息;
确定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
调节单元53,用于若所述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检测单元51具体用于若接收到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则控制图像拍摄装置获取乘坐人员的图像,以确定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根据所述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位姿信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确定单元52具体用于获取与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对应的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包括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根据所述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与所述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位姿偏差。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调节单元53还用于若接收到座椅中压力传感器复位信息,则调节座椅的位姿至预设初始位姿。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调节单元53还用于若接收到显示屏关闭信息,则调节座椅的位姿至预设初始位姿。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还包括:判断单元54。
判断单元54用于将车辆的车速与预设车速阈值进行对比。
调节单元53还用于若判断单元54判断出所述车速大于所述车速阈值,则延迟执行调节座椅的位姿至预设初始位姿的步骤直至所述车速低于所述车速阈值。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的还包括:发送单元55。
发送单元55用于向乘坐人员发出座椅位姿即将调节的安全提示信息。
图6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装置可以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座椅联动控制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图6所示实施例的座椅联动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计算设备,实际应用中,如图7中所示,该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601以及处理组件602;
存储组件601中存储有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处理组件602调用执行,以实现图2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
其中,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当然处理组件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图2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
存储组件601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的操作。存储组件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座椅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及后排娱乐屏的开启信息,所述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用于表示前排座椅包括乘坐人员,所述后排娱乐屏是设置在前排座椅之间、头枕上方的显示屏,所述开启信息表示所述后排娱乐屏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后排娱乐屏在开启状态时延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方向延伸;
确定乘坐人员在前排座椅的初始位姿信息,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是乘坐人员不与后排娱乐屏产生干涉时前排座椅的位姿信息;
确定所述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时,调节所述前排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
所述确定乘坐人员在前排座椅的初始位姿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前排座椅的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和/或图像拍摄装置获取的乘坐人员的图像,确定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
确定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
根据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所述前后信息以及所述靠背倾角信息,确定所述乘坐人员在所述前排座椅上的初始位姿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包括:
获取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包括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
根据所述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与所述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位姿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时:通过设置在所述前排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前排座椅的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和/或图像拍摄装置获取的乘坐人员的图像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头枕的头枕传感器,和/或设置在车身的图像拍摄装置,检测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座椅的高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后排娱乐屏的关闭信息;
根据所述后排娱乐屏的关闭信息,通过所述初始位姿信息调节所述前排座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调节所述前排座椅之前,还包括,
确定车辆的车速小于预设车速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向乘坐人员发出座椅位姿即将调节的安全提示信息。
6.一种座椅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接收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及后排娱乐屏的开启信息,检测乘坐人员在座椅上的初始位姿信息,所述前排座椅的传感信息用于表示前排座椅包括乘坐人员,所述后排娱乐屏是设置在前排座椅之间、头枕上方的显示屏,所述开启信息表示所述后排娱乐屏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后排娱乐屏在开启状态时延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方向延伸;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与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确定位姿偏差,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是乘坐人员不与后排娱乐屏产生干涉时前排座椅的位姿信息;
调节单元,确定所述位姿偏差超过预设安全阈值时,调节所述前排座椅的位姿以修正所述位姿偏差;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前排座椅的头枕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和/或图像拍摄装置获取的乘坐人员的图像,确定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确定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根据所述乘坐人员的头部相对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所述前排座椅的高度信息、所述前后信息以及所述靠背倾角信息,确定所述乘坐人员在所述前排座椅上的初始位姿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所述预设的标准位姿信息包括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根据所述座椅的高度信息、前后信息以及靠背倾角信息,与所述标准座椅的高度信息、标准前后信息以及标准靠背倾角信息确定位姿偏差。
7.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以及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用以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联动控制方法。
CN202210039387.6A 2021-09-28 2022-01-13 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4318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2119 2021-09-28
CN202111144211 2021-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1845A CN115431845A (zh) 2022-12-06
CN115431845B true CN115431845B (zh) 2024-04-16

Family

ID=84241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9387.6A Active CN115431845B (zh) 2021-09-28 2022-01-13 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31845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2494A (ja) * 2005-07-21 2007-02-01 Denso Corp 表示器の角度制御装置
JP2007237858A (ja) * 2006-03-07 2007-09-20 Nissan Motor Co Ltd 画像情報提供装置、画像情報提供方法及び画像情報提供装置付き車両
JP2010203837A (ja) * 2009-03-02 2010-09-16 Mazda Motor Corp 車室内状態の認識装置
CN101903211A (zh) * 2008-12-18 2010-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媒体播放显示装置
CN102301198A (zh) * 2009-01-30 2011-12-28 株式会社藤仓 乘客姿势检测装置及乘客姿势检测方法
CN205092936U (zh) * 2015-11-18 2016-03-16 上海伟世通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双模式的车载娱乐信息系统
CN106218531A (zh) * 2016-08-26 2016-12-14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屏幕及其显示方法
EP3470260A1 (fr) * 2017-10-16 2019-04-17 FAURECIA Sièges d'Automobile Système de gestion des réglages de siège dans un véhicule
CN110001539A (zh) * 2019-03-26 2019-07-12 上海物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双屏交互系统
CN209159477U (zh) * 2018-11-23 2019-07-26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驾驶姿态的装置
CN110539670A (zh) * 2019-09-25 2019-12-06 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载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51950A (zh) * 2020-02-13 2020-06-09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乘员分类保护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67681A (zh) * 2020-03-25 2020-06-12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共享汽车智能座椅调节方法
CN111409517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座椅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3199619U (zh) * 2020-05-07 2021-05-14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后座网络互联装置
CN213423969U (zh) * 2020-08-21 2021-06-11 董秀园 基于姿态识别的智能座椅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449B1 (en) * 1996-08-16 2001-06-12 Rosen Products Llc Display unit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2494A (ja) * 2005-07-21 2007-02-01 Denso Corp 表示器の角度制御装置
JP2007237858A (ja) * 2006-03-07 2007-09-20 Nissan Motor Co Ltd 画像情報提供装置、画像情報提供方法及び画像情報提供装置付き車両
CN101903211A (zh) * 2008-12-18 2010-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媒体播放显示装置
CN102301198A (zh) * 2009-01-30 2011-12-28 株式会社藤仓 乘客姿势检测装置及乘客姿势检测方法
JP2010203837A (ja) * 2009-03-02 2010-09-16 Mazda Motor Corp 車室内状態の認識装置
CN205092936U (zh) * 2015-11-18 2016-03-16 上海伟世通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双模式的车载娱乐信息系统
CN106218531A (zh) * 2016-08-26 2016-12-14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屏幕及其显示方法
EP3470260A1 (fr) * 2017-10-16 2019-04-17 FAURECIA Sièges d'Automobile Système de gestion des réglages de siège dans un véhicule
CN209159477U (zh) * 2018-11-23 2019-07-26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驾驶姿态的装置
CN110001539A (zh) * 2019-03-26 2019-07-12 上海物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双屏交互系统
CN110539670A (zh) * 2019-09-25 2019-12-06 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载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51950A (zh) * 2020-02-13 2020-06-09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乘员分类保护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67681A (zh) * 2020-03-25 2020-06-12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共享汽车智能座椅调节方法
CN111409517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座椅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3199619U (zh) * 2020-05-07 2021-05-14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后座网络互联装置
CN213423969U (zh) * 2020-08-21 2021-06-11 董秀园 基于姿态识别的智能座椅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1845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8221B2 (en) User discrimination control of vehicle infotainment system
US10501048B2 (en) Seatbelt buckling detection
US7740096B2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seat components
CN104709213B (zh) 用于在大型动物碰撞中保护车辆乘客的设备和方法
CN106956620B (zh) 驾驶员坐姿自动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11497697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US201701975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 seat monitoring
CN110816368B (zh) 车辆电动座椅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8260506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a passenger seat in a motor vehicle
CN109890654A (zh) 预撞击座椅致动器系统和方法
CN113665440A (zh) 一种自适应式乘坐空间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JP2019170623A (ja) ドライバ状態判定装置
US1094677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drest of vehicle seat
CN107960068B (zh) 乘坐物用座椅单元
US2007028248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s in vehicles
CN115431845B (zh) 座椅联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10104327A (ko) 시트 포지션 조절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284078B1 (ko) 자동차 시트 조절장치 및 자동차용 시트 조절방법
JP6775135B2 (ja) ドライバ状態検出装置
WO2015092977A1 (ja) 視線検出装置、および視線検出方法
KR20210013743A (ko) 차량의 안전장치 지원 장치
CN115303149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调控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4852002B (zh) 侧碰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US9855908B2 (en) Load limiter configura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model
KR101409226B1 (ko) 차량용 시트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