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9866B -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9866B
CN115429866B CN202110621563.2A CN202110621563A CN115429866B CN 115429866 B CN115429866 B CN 115429866B CN 202110621563 A CN202110621563 A CN 202110621563A CN 115429866 B CN115429866 B CN 1154298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15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9866A (zh
Inventor
贾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15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986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6578 priority patent/WO20222532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9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9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9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9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9Scutellaria (skullc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3Apiaceae or Umbelliferae (Carrot family), e.g. dill, chervil, coriander or cumin
    • A61K36/233Bupleu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2Artemisia, e.g. wormwood or sagebru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5Auckland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5Paeoniaceae (Peony family), e.g. Chinese peon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0Polygonaceae (Buckwheat family), e.g. spineflower or dock
    • A61K36/704Polygonum, e.g. knotw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0Polygonaceae (Buckwheat family), e.g. spineflower or dock
    • A61K36/708Rheum (rhubar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1Ranunculaceae (Buttercup family), e.g. larkspur, hepatica, hydrastis, columbine or goldense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4Rubiaceae (Madder family)
    • A61K36/744Garden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61K36/752Citrus, e.g. lime, orange or lem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88Araceae (Arum family), e.g. caladium, calla lily or skunk cabbage
    • A61K36/8888Pinell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906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 A61K36/9068Zingiber, e.g. garden ging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4841Filling 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485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9Complex extraction schemes, e.g. fractionation or repeated extraction st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1Concentration or drying of the extract, e.g. Lyophilisation, freeze-drying or spray-dr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3Liquid-solid separation, e.g. centrifugation, sedimentation or crystalliz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黄芪,柴胡等十余味药材组成,本发明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胆囊炎的病因病机,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为治法,以复杂之方治复杂之证,故本药组方药味较多,采用君二臣四的配伍原则,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草药应用领域,临床上主要用于胆囊炎,症见肢体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晨僵,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肢体麻木、重着,皮下结节,畏寒恶风,神疲乏力等。
背景技术
胆囊炎是指胆囊壁的急慢性炎症反应,胆囊炎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胆道系统受到结石阻塞、细菌感染、病毒性肝炎、化学损害、寄生虫、胆囊壁血管病变、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失治迁延而引起,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胆囊壁慢性炎症,使囊壁充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程呈慢性迁延性,有反复急性发作特点,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或不适、腹胀、嗳气、厌油腻等,右上腹部有轻度压痛及叩击痛等体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日渐加大,社会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胆囊炎在国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成年人慢性胆囊炎患病率在10%以上,老年人可达40%左右,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在 1:2 以上,40岁以上肥胖者多见,尤其是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免疫力下降,往往易并发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发作,威胁健康并影响生活质量。有学者指出长期的慢性胆囊炎可导致腺上皮细胞增生、异型,最终发展为原位癌至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萎缩或胆囊壁结节状增厚者发生胆囊壁肥厚型腺癌危险性较高,而胆囊炎伴胆囊腺瘤者则可引起腺瘤癌变。因此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应该引起广大患者的关注与重视,积极开展该病的防治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慢性胆囊炎分为结石性和非结石性,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1)胆囊结石:由于结石导致反复的胆囊管梗阻,并造成胆囊黏膜损伤, 出现反复的胆囊壁炎性反应、瘢痕形成和胆囊功能障碍。对老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严重程度与结石最大径呈正相关,而与结石数量和年龄呈负相关,孤立的大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高风险预测因素。(2)细菌感染: 正常胆汁应该是无菌的,当胆囊或胆管出现结石嵌顿、梗阻,则可能导致肠道细菌逆行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胆囊动力学异常、胆囊缺血以及其他原因,如:病毒、 寄生虫感染是少数胆囊炎的病因之一。饮食因素也参与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生,如长期饥饿、暴饮暴食、营养过剩等。
现代医学对慢性胆囊炎多采用内科治疗,给予低脂饮食,以减少胆汁的分泌,减轻胆囊的负担,或口服利胆药物,通过松弛oddi括约肌,加速胆汁排出,减轻疼痛,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常用利胆药物主要有熊去氧胆酸、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茴三硫等。对有发热、胆汁细菌培养阳性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 2010 年度原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显示,胆汁中革兰阴性菌对于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药物的耐药率高达 56.6%-94.1%,因此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常需进行胆汁培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抗生素药品的不断增加,在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临床工作中,抗生素换代频繁,药品种类及数量的滥用时常可见,这种抗生素滥用状态,导致胆道常见菌群的混乱,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解痉止痛药虽能暂时缓解疼痛症状,但存在促使 Oddi括约肌痉挛进而增加胆管内压力的风险,且不改变疾病转归,并可能掩盖病情。由于胆囊炎患者多数有结石梗阻,故排石、溶石、抑制胆石形成对胆囊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现代内科的抗菌解痉治疗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但仍难以从根本上抑制胆结石的进程和发展。针对胆囊有结石、胆囊管通畅,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者可采用溶石疗法,此外随着腹腔镜等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保留胆囊取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兴起,但术后复发率高。对于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出现纤维化、萎缩、胆囊功能完全丧失,尤其合并较大结石或多发结石、胆囊积水或有胆囊壁钙化者,多认为行胆囊切除术为最有效的根治方法,但手术适应于症状发作较为严重或疑有癌变者,而切除胆囊后出现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十二指肠液的胃反流等副作用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对仅有消化不良症状且其功能正常或稍有减退者,或病人有心、肝、肺等严重疾病或者全身情况不利于手术者,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中医根据临床表现,胆囊炎可归于“胁痛”、“胆胀”范畴,急性胆囊炎可归于“胁痛”范畴,慢性胆囊炎归属于“胆胀”范畴。经过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对其病因病机和治疗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采用中医药治疗胆囊炎取得了明显疗效,证实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控制症状、缓解病情,并具有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因此采用中医药治疗胆囊炎极具发展前景。
目前已上市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品种包括复方中药和单味提取药物,其中复方中药大多定位于肝胆湿热、气滞郁结等,采用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清热利胆等治法,其中从少阳、阳明合病,采用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同时,和胃止痛的研究较少。我们根据历代医家的治疗经验,认为少阳枢机不利、阳明里实肝胆湿热是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机,采用经方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结合临床应用经验开展新制剂的研制,为慢性胆囊炎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新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以《伤寒杂病论》代表性方药大柴胡汤、茵陈蒿汤为基础加减配伍,针对胆囊炎“少阳阳明合病,肝胆湿热蕴结”的病机,确立“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治法,以大柴胡汤治疗少阳阳明合病,和解少阳、清热理气、内泻阳明热结,缓解胆囊炎所出现的右上腹疼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症,在此基础上配以茵陈蒿汤加强清热利湿之功。该处方组方理论独具特色,制剂工艺先进,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胆胀”范畴,其病位在胆,与脾胃、肝等脏器密切相关,尤以湿热为主要病机。胆为足少阳经脉,《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少阳为枢”,盖少阳为半表半里之枢机,输转一身之阳气。同时胆为中精之府,“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难经·四十二难》),胆汁依赖肝气的疏泄而藏入于胆,溢于肠,以助食物的消化,故《东医宝鉴》谓:“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胆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同时胆又为“奇恒之腑”,“藏而不泻”,可见胆的功能特性既可贮藏胆汁,又有排泄胆汁的双重作用。若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砂石阻滞、胆腑不通,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感受外邪、蕴结胆腑等均可导致少阳枢机不利,胆失通降,胆火内蕴,日久化湿生热,引起胃失和降、肠失传导而致少阳阳明合病之症。主要病位在少阳胆,与阳明胃密切相关,多因饮食失节、情志不遂、砂石阻滞、感受外邪等所致,以少阳阳明合病,肝胆湿热蕴结为主要病机。
鉴于上述认识,慢性胆囊炎其病机为“少阳阳明合病,肝胆湿热蕴结”,确立“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治法,以《伤寒杂病论》两剂代表性方药大柴胡汤、茵陈蒿汤为基础加减配伍,以大柴胡汤治疗少阳阳明合病,和解少阳、清热理气、内泻阳明热结,缓解胆囊炎所出现的右上腹疼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症,在此基础上配以茵陈蒿汤加强清热利湿之功。
依据慢性胆囊炎“少阳阳明合病,肝胆湿热蕴结”的中医病机特点,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为治法,以复杂之方治复杂之证,故本药组方药味较多,采用君二臣四的配伍原则。
君药:黄芩、柴胡。黄芩: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为少阳药,具有清热燥湿、和解清里之功,强调其在清热燥湿方面的功效。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效和解少阳,疏肝理气,为和解之要药,通达表里,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以之为君和解少阳,疏理气机最为适宜。方中黄芩与柴胡相配共为君药,辛开苦降,升降相应,共奏和解少阳、清热燥湿之效。
臣药:大黄、枳壳、茵陈、虎杖。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助柴胡和解半表之功,助黄芩攻半里之效。枳壳:苦、酸、性微寒,归肺、脾、肝、胃、大肠经,功效疏肝理气、行滞消积,将大柴胡汤中枳实易为枳壳,与大黄配伍,内泻热结,行气消痞,是为阳明热结于胁下痞硬满痛,大便不解,呕不止而设,是为臣药。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为清热利湿之要药,本品苦泄下降,性寒清热,善清利少阳阳明湿热,气寒清热,味苦燥湿,与黄芩相伍,加强清热之效。虎杖:微、微寒,归肝、胆、肺经,功效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与黄芩、茵陈相伍,加强清热利湿之功。
佐药:栀子、金钱草、白芍、木香、半夏。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清热利湿、泻火除烦,以山栀子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病安”,方中取其清热之功;方中以栀子佐助黄芩以加强清热之功,佐助茵陈加强利湿之效。金钱草: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利尿除石,本品清少阳之火,又能除下焦湿热,有清热利湿利尿之效,尤善治疗砂石内结,消肿止痛。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方中佐以白芍酸寒,土中泻木,白芍与柴胡合用,以敛阴和阳,调达少阳气机,且能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同时助黄芩清肝胆之湿热,且白芍配大黄又可疗胁肋实痛。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为治气之要药,功在行气止痛,本品气香醒脾,味辛能行,味苦主泄,走三焦和胆经,故既能行气健脾又能疏肝利胆,佐助枳壳加强理气之功,佐助白芍缓急止痛。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消痞、降逆止呕,胃气上逆,浊阴不降,故配伍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使药: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温中止呕,半夏与生姜配伍,取 《金匮要略》小半夏汤之意,和胃降逆止呕。综上所述,诸药合用,能和解少阳胆经之郁热,清泄阳明实热,共奏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芩69-205份、柴胡69-205份、大黄52-155份、枳壳69-205份、 茵陈69-205份、虎杖86-255份、栀子69-205份、金钱草171-515份、白芍69-205份、木香69-205份、半夏52-155份、生姜17-52份。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芩90-150份、 柴胡90-150份、大黄80-120份、枳壳90-150份、茵陈90-150份、 虎杖120-200份、栀子90-150份、金钱草250-400份、白芍90-150份、木香90-150份、姜半夏80-120份、生姜25-40份。
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也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芩128份、柴胡128份、大黄120份、枳壳128份、茵陈128份、虎杖200份、栀子150份、金钱草250份、白芍128份、木香128份、姜半夏90份、生姜4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芩137份、柴胡137份、大黄103份、枳壳137份、茵陈137份、虎杖171份、 栀子137份、金钱草342份、白芍137份、木香137份、姜半夏103份、生姜34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优选为:黄芩150份、柴胡70份、大黄90份、枳壳90份、茵陈150份、虎杖100份、栀子110份、金钱草500份、白芍80份、木香200份、姜半夏110份、生姜20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冻干粉针、颗粒剂或散剂。
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是由以下步骤制成: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5-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8-12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2-4次,第一次提取1-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分别提取1-3小时,每次加7-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60-80%乙醇提取2-4次,第一次加10-14倍量提取2-4小时,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分别加8-12倍量各提取1-3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步骤A所得的细粉,步骤B所得挥发油,步骤D所得的干燥粉共同构成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组分。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胶囊剂,制备工艺为: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活性组分是由以下步骤制成: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5-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8-12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提取1-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3小时,每次加7-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60-80%乙醇提取2-4次,第一次加10-14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8-12倍量各提取1-3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步骤A所得的细粉,步骤B所得挥发油,步骤D所得的干燥粉共同构成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组分。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工艺为: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5-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8-12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提取1-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3小时,每次加7-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60-80%乙醇提取2-4次,第一次加10-14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8-12倍量各提取1-3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E、将步骤A所得细粉、步骤D所得浸膏粉,混匀,干燥,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混匀,装胶囊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工艺优选为: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6-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9-11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5小时,每次加8-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60-80%乙醇提取3次,第一次加11-13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9-11倍量各提取1-3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E、将步骤A所得细粉、步骤D所得浸膏粉,混匀,干燥,步骤B所得挥发油以二氧化硅吸附,混匀,装胶囊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优选的可以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促进胆汁流量、增加胆汁分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降低血清AST、ALT、S/L、ALP、LDH水平,降低TBA、TBIL、D-BIL、Ca 、β-GCD、CHO和CHOL水平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传统的汤剂煎制麻烦,口感差,质量不稳定,不便于患者携带和服用,使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会选择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或其他剂型。本品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为使患者便于携带和服用,结合处方中药味性质,选择了胶囊剂作为本处方的剂型。理由如下:
1、本处方用于治疗的疾病属慢性病而非临床急重症;
2、胶囊剂较之其它剂型相比辅料用量少,较易成型,溶出速率及生物利用度均较好,胶囊剂体积小,剂量准确,药物含量差异较小,携带、运输、储藏和服用均较方便。
为了说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功效,用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功能性试验。
试验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鉴定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功效,将实施例1制得样品进行下列功效评价实验。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石胆酸所致豚鼠胆囊炎模型的影响
摘要
【目的】采用石胆酸所致豚鼠胆囊炎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的作用。【方法】72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消炎利胆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0.77、1.54、3.08g生药/kg×day)。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15天灌服石胆酸造模,之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5天取材检测:血清AST、ALT、ALP、LDH水平,胆汁中CHOL、T-BIL、D-BIL、TBA、Ga2+浓度,计算胆汁容积和肝脏系数,并对胆囊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动物体重显著下降,肝细胞出现肿胀,胆囊壁固有层可见轻微的出血现象,并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采集胆汁时明显感到模型动物胆汁有沙粒感,血清AST、ALT、S/L 、ALP、LDH均升高,胆汁中TBA显著降低,TBIL、D-BIL、CHOL、Ca2+水平显著升高。消炎利胆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上述变化。其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体重、肝脏系数、CHOL、Ca2+、AST、ALP、LDH作用较强,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肝系数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豚鼠胆汁TBA水平,低、中剂量组血清ALP水平,中、高剂量组血清LDH水平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低、中、高剂量组胆汁Ca、CHOL水平、血清AST水平与模型组相应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病理学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治疗组基本都为胆囊壁固有层间质疏松,轻度水肿,可见轻微的出血现象,与模型组比,病变均比较轻。【结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石胆酸所致豚鼠胆囊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实验目的
采用石胆酸豚鼠胆囊炎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的作用。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
1.1.1 名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缩写:CHLD,供试品号:TN-0908。
1.1.2 理化性质:棕黄色颗粒及粉末。
1.1.3 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1.1.4拟临床用量:每日15.4g生药/人;规格:3.82g生药/g干膏粉。
1.1.5 来源和批号: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81101。
1.1.6 供试品保管:密封保存。
阳性药、工具药及主要试剂
1.2.1阳性药:
消炎利胆片:糖衣片,规格:100片/瓶,1片0.25g,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243,批号:L8D002,生产日期:2008.12.17,有效期至:2010.11,有效期24个月,临用时用0.5%CMC-Na溶解。
1.2.2工具药:
石胆酸(LCA,Lithocholic acid),SIGMA,L6250-25g,CAS 434-13-9;C24H40O3,FW376.58;mp 183℃,minimum 97% titration.Product of Italy.
1.3 实验系统
1.3.1 动物种系:健康DH豚鼠
1.3.2 动物级别:清洁级
1.3.3 动物性别和数量:雌雄各半,72只
1.3.4 动物年龄:约6周龄
1.3.5 动物体重: 290~310g
1.3.6 动物来源:购于北京科宇动物养殖中心。
1.3.7 动物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接收日期:0126916,北京科宇动物养殖中心,2009.08.23
1.3.8 饲养条件:动物饲养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光照12小时/天,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豚鼠笼养,5只/笼。
1.3.9 检疫过程:检疫过程:新领到的动物检疫期5天。在检疫期间观察动物饮水、摄食和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疾病和死亡征兆。
1.3.10 饲料: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SCXK-(军)2005-005。
1.3.11 饮水:普通用水灌装饮水瓶,供动物自由饮用。每日冲洗饮水瓶并换水一次。
1.3.12 动物标识:动物识别采用5%苦味酸标记。
2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依据
2.1.1 采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药学,药理学,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药理实验方法学》及相关文献确定。
2.1.2 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无
本品临床拟用量15.4g生药/天,即0.257g生药/kg,实验中设定豚鼠的用药剂量为临床用量的12、6、3倍,即3.08、1.54、0.77g生药/kg×day(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消炎利胆组。溶媒均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
根据以上剂量设置情况,将豚鼠分为下列6组,见表1:
2.3 给药方法
灌胃给药,与临床推荐的口服途径相一致。每天上午8~9点按体重给药,每天一次。
2.4供试品配制和保存
各受试药用0.5%CMC-Na混悬成实验用浓度: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80.64mg干膏粉/ml、40.32mg干膏粉/ml、20.16mg干膏粉/ml;消炎利胆片组浓度为0.045g/ml,以上各药给药量均为10ml/kg体重,给药前配制一次,分装后2~8℃保存备用。
2.5供试品的给予
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15日,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剂对照(0.5%羧甲基纤维素钠)。
2.6观测的指标、时间和内容
造模:豚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每组按照300mg/kg体重灌服LCA,每天一次,连续15天,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自由采食和饮水,供给充足青菜。
治疗:造模后第8天,每组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1ml/100g,每日一次,连续15天,处死前一天称重,禁食12小时。
取材检测:给药第15天,水合氯醛麻醉豚鼠,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用注射器吸取胆囊胆汁计量容积,取肝脏称重,收集胆汁,测定总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取胆囊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
2.7相关工作人员通知
购买动物时通知动物室,在动物出现异常情况时通知病理室进行处理。
2.8仪器系统
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日本日立
H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 武汉千屏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BX41显微镜 奥林巴斯
RM2126RT切片机 上海莱卡仪器有限公司
TSJ-Ⅲ型脱水机 常州中威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BMJ-Ⅲ型包埋机 常州中威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DP-Ⅲ摊片烤片机 孝感德立森电子有限公司
BT224S赛多利斯精密分析天平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DT2000电子天平 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
AL204梅特勒精密分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
SL2001N电子天平 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服务有限公司
2.9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s T3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豚鼠体重、肝重、肝脏系数和胆汁容积的影响
如附表2所示,实验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显著下降(P<0.01),脏脏显著增大(P<0.05),肝脏系数明显升高(P<0.01),胆囊中胆汁容积明显减少。各治疗组均有逆转该变化的趋势,其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系数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胆汁容积与模型组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值得注意的是模型组胆汁容积与正常组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并无出现胆汁淤积现象。
3.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豚鼠胆汁生化指标(TBIL、D-BIL、TBA、Ca和CHOL)的影响
如附表3、附图3、4、5所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胆汁中TBIL、D-BIL、Ca和CHOL水平明显升高,TBA水平显著下降;其中TBIL、D-BIL、Ca增高至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的2倍,CHOL 浓度增高近5倍。各治疗组均能逆转上述变化;消炎利胆组豚鼠胆汁TBA、CHOL水平与模型组豚鼠胆汁TBA、CHOL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豚鼠胆汁TBA水平,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豚鼠胆汁Ca、CHOL水平与模型组相应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
3.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豚鼠血清生化指标(AST、ALT、S/L、ALP和LDH)的影响
如表4、附图1、2所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ALT及其比值S/L、ALP、LDH水平均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均能逆转上述变化;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豚鼠血清AST水平与模型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豚鼠血清ALP水平与模型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剂量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剂量组豚鼠血清LDH水平与模型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
3.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豚鼠胆囊病理的影响
正常组胆囊壁黏膜层、肌层、外膜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黏膜轻度水肿,胆囊壁固有层轻微的充血属于豚鼠胆囊的正常现象,但可见轻微的出血现象,并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各剂量组及消炎利胆组豚鼠胆囊病变基本都为胆囊壁固有层间质疏松,轻度水肿,可见轻微的出血现象。与模型组比,各给药组病变均比较轻。
4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石胆酸所致豚鼠胆囊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讨论
胆囊炎是最常见的胆系疾病之一,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占炎性急腹症的第二位。约95%的急性胆囊炎是因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并继发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因长期或间断地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明显的慢性炎症改变及或功能障碍,其中急性胆囊炎症消退后遗留下来的病理状态,是慢性胆囊炎的常见类型。85%-95%慢性胆囊炎为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化学刺激、神经因素等因素为常见诱因。
石胆酸诱发豚鼠胆囊炎的模型为结石性胆囊炎模型,口服石胆酸可对肝脏产生毒性,使肝细胞变性和坏死、肝细胞功能下降、胆汁代谢障碍、内源性 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活性明显增高、Ca2+等增多,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诱发动物胆囊炎或结石形成。模型成功的动物,剖检时胆囊内可发现有悬浮物或若干泥沙样结石。AST、ALT、S/L 、ALP、LDH均升高提示肝损伤,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梗阻型黄疸,胆囊炎、胆结石;肝功能指标TBIL、D-BIL增高提示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中胆汁酸降低,总胆固醇、游离钙浓度升高提示胆汁淤积,利于析出形成结石。另外该实验肝脏、胆囊病理显示模型动物肝细胞普遍肿胀,胆囊黏膜轻度水肿,胆囊壁固有层可见轻微的出血现象,并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采集胆汁时明显感到模型动物胆汁有沙粒感,个别很浑浊,提示可能有结石形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均有逆转上述指标的趋势,治疗组胆囊未见中性粒细胞聚集,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林可霉素致豚鼠胆囊炎的影响
摘 要
【目的】豚鼠皮下注射林可霉素注射液可复制急性胆囊炎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胆囊炎药效评价,实验采用豚鼠皮下注射林可霉素注射液复制胆囊炎模型,评价本发明中药组合物(CHLD)对胆囊炎的作用。【方法】豚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CHLD设0.77、1.54、3.08g生药/kg剂量组,另设溶媒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药7次,每天一次;除溶媒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的第6、7天皮下注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30mg/kg,第8天乌来糖麻醉豚鼠,称体重、胆囊重量、肝脏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取血清和胆汁进行成分分析,摘取胆囊,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模型对照组胆囊壁的黏膜层可见明显水肿,部分标本可见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大量纤维素性的渗出,伴有大量炎细胞灶性浸润,变性、坏死严重,尚未达到肌层,胆囊内可见上皮脱落;CHLD 1.54、3.08g生药/kg剂量则在胆囊壁的黏膜层可见轻度水肿、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可见少量纤维素性的渗出,伴有小灶性炎细胞浸润、变性、坏死,病灶尚未涉及肌层,胆囊内偶见上皮脱落。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予CHLD干预后,各组胆囊重量有降低的趋势,而CHLD 0.77、1.54、3.08g生药/kg剂量组则可显著降低胆囊系数。CHLD1.54、3.08g生药/kg剂量则可使升高的AST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CHLD 3.08g生药/kg剂量可使升高的AST/ALT、LDH的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CHLD 0.77、1.54、3.08g生药/kg剂量组动物胆汁中TBA含量显著升高,胆红素及钙离子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受试物还可使胆汁中升高的β-GCD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林可霉素诱导的胆囊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实验目的
豚鼠皮下注射林可霉素注射液可复制急性胆囊炎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胆囊炎药效评价,实验采用豚鼠皮下注射林可霉素注射液复制胆囊炎模型,评价受试物对胆囊炎的作用。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
1.1.1 名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缩写:CHLD,供试品号:TN-0908。
1.1.2 理化性质:棕黄色颗粒及粉末。
1.1.3 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1.1.4 拟临床用量:口服,临床人拟使用剂量为15.4g生药/日。
1.1.5 含量及规格:3.9g生药/g干膏粉。
1.1.6 来源和批号: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30101。
1.1.7 供试品保管:密封保存。
1.2阳性药、工具药及主要试剂
消炎利胆片:广东省罗浮山白鹤制药厂,国药准字Z44021899,产品批号:1305024,规格:100片/瓶,1片0.25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苦味酸,台山市化工厂有限公司,20120501。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市售,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012,产品批号:079130121,规格:2ml: 0.6g,10支装。
总胆红素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31221,规格100T/50样。
钙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31218,规格96T。
胆汁酸测试盒(TBA):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31221,规格R1A36ml*2,R1B4ml*2,R2:10ml*2。
总胆固醇试剂盒(CHO):北京北化康泰临床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30115,注册证号:京药监械(准)字2009第2400070号,执行标准号:YZB/京0397-201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号:京药监械生产许20000106号。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31223,规格50T/48样。
生化试剂检测盒均来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谷草转氨酶(AST),13-0715p;谷丙转氨酶(ALT),13-0530p;TBA,13-0924P;直接胆红素(DBIL),13-1010p;乳酸脱氢酶(LDH),13-0627p;总胆红素(TBIL),13-0608p;碱性磷酸酶(ALP),13-0411P。
1.3实验系统
1.3.1 动物种系:Hartley豚鼠。
1.3.2动物级别:普通级。
1.3.3 动物性别和数量:雌雄各半,96只,其中84只用于实验,12只用于模型预试。
1.3.4 动物年龄:100天。
1.3.5 动物体重:290-330g。
1.3.6 动物来源:北京隆安实验动物养殖中心。
1.3.7 动物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接收日期:合格证号No.11401400000148,发证单位是北京隆安实验动物养殖中心,动物接收日期是2013年12月03日,合格证是2014年01月09日补开。
1.3.8 饲养条件:动物饲养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光照12小时/天,温度20~26℃,相对湿度40~70%。豚鼠笼养,4只/笼。
1.3.9 检疫过程:新领到的动物检疫期4天。检疫期间动物饮水和摄食正常、健康状况良好,无疾病和死亡征兆。
1.3.10 饲料: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由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11002900003040。
1.3.11 饮水:普通用水灌装饮水瓶,供动物自由饮用。每日冲洗饮水瓶并换水一次。
1.3.12 垫料: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13 动物标识:5%苦味酸标记。
2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依据
2.1.1采用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1]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2.1.2 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人临床拟使用剂量为15.4g生药/日,人按60kg体重计算,则拟临床使用剂量为0.257g生药/kg,供试品干膏粉含量为3.9g生药/g干膏粉,批号20130101。
2.2剂量与分组
动物按体重分层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溶媒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CHL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4只;CHLD低、中、高剂量组拟设定0.77、1.54、3.08g生药/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3、6、12倍,阳性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根据其说明书确定给药剂量为0.45g/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0.075g/kg)的6倍,溶媒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溶媒,溶媒均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CMC-Na)。根据以上剂量设置情况,实验分组结果见附表5。
2.3给药方法
经口给药,与临床推荐给药途径一致。
2.4供试品配制和保存
各受试药用0.5%CMC-Na配制成实验用浓度(表5),各药配制后置2~8℃保存备用。
2.5供试品的给予
灌胃给药,10ml/kg,溶媒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5%CMC-Na,其余各组按表1给予,每天给药1次,连续7天。
2.6观测的指标、时间和内容
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7天,除溶媒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的第6、7天皮下注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30mg/kg,第8天乌来糖麻醉豚鼠(取材前禁食不禁水12h),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
称体重、胆囊重量、肝脏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
收集胆汁,测定总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测定pH4.5条件下β-葡萄糖苷酸酶(β-GCD) 活性。
摘取胆囊,石蜡切片及冰冻切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
2.7相关工作人员通知
购买动物前通知动物室准备检疫,在动物出现异常情况时通知病理室协同进行处理。
2.8仪器系统
BT224S赛多利斯精密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仪器编号:YL-E-059。
AL204梅特勒精密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
YP-3000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
酶标仪,Molecular Devices,SpectraMax® M2。
2.9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则采用Dunnett双侧检验;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分布或方差齐的目的,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对豚鼠胆囊HE检查结果:溶媒对照组胆囊壁的黏膜层、肌层和外膜界限明确,结构整齐,黏膜层表面被覆为单层柱状上皮,可见小的褶皱,本组各动物的胆囊黏膜均未见明显水肿、变性、坏死等现象;模型对照组胆囊壁的黏膜层可见明显水肿,部分标本可见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大量纤维素性的渗出,伴有大量炎细胞灶性浸润,变性、坏死严重,尚未达到肌层,胆囊内可见上皮脱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则在胆囊壁的黏膜层可见轻度水肿、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可见少量纤维素性的渗出,伴有小灶性炎细胞浸润、变性、坏死,病灶尚未涉及肌层,胆囊内偶见上皮脱落。典型病理照片见附图。
3.2对体重、胆囊、肝脏及脏器系数的影响:各组动物体重、肝脏重量无明显差异,肝脏系数也无明显改变;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物胆囊重量及胆囊系数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予CHLD干预后,各组胆囊重量有降低的趋势,而CHLD低、中、高剂量组则可显著降低胆囊系数(P<0.01),结果见附表6。
3.3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了血清中AST、ALT、AST/ALT、LDH、TBA、TBIL、DBIL、ALP的含量,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AST、ALT、AST/ALT、LDH、TBA、TBIL、DBIL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AST、ALT、AST/ALT含量升高的作用显著(P<0.01),LDH含量也有升高的趋势,ALP含量则有所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HLD中、高剂量则可使升高的AST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CHLD高剂量可使升高的AST/ALT、LDH的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CHLD低、中、高剂量对TBA、TBIL、DBIL、ALP的含量则无明显改变;结果见附表7、附表8。
3.4对胆汁成分的影响:采用酶标仪检测了胆汁中TBA、CHO、总胆红素、钙离子的含量和β-GCD的活性,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物注射林可霉素后,胆汁成分发生明显改变,胆汁中TBA含量显著降低(P<0.01),胆红素及钙离子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β-GC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1),胆汁中CHO则无明显改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HLD低、中、高剂量组动物胆汁中TBA含量显著升高(P<0.01),胆红素及钙离子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CHLD中、高剂量还可使胆汁中升高的β-GCD活性显著降低(P 0.01);结果见附表9。
4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林可霉素诱导的胆囊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讨论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性病变;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可由结石、慢性感染、化学刺激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所致,当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胆囊内浓缩的粘液或结石进入胆囊管或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时,可呈急性胆囊炎的典型症状,故本研究拟采用林可霉素诱导豚鼠急性胆囊炎模型,观察受试物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防治作用。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方案应以抗感染为主,非结石性胆囊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可口服硫酸镁或中药利胆[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则是以黄芩、大黄、柴胡、木香等组成中药复方制剂,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主治胆囊炎,前期药效实验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利胆作用,本实验采用林可霉素诱导豚鼠产生急性胆囊炎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该模型的防治作用。
病理HE染色观察到林可霉素诱导的豚鼠急性胆囊炎模型动物胆囊壁的黏膜层可见明显水肿,部分标本可见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大量纤维素性的渗出,伴有大量炎细胞灶性浸润,变性、坏死严重,尚未达到肌层,胆囊内可见上皮脱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则在胆囊壁的黏膜层可见轻度水肿、粘膜下层和固有层可见少量纤维素性的渗出,伴有小灶性炎细胞浸润、变性、坏死,病灶尚未涉及肌层,胆囊内偶见上皮脱落,有较强的改善作用;从胆囊重量及胆囊脏器系数也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胆囊重量增加、胆囊系数升高,而给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干预后,胆囊重量减轻、胆囊系数降低,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林可霉素诱导的豚鼠急性胆囊炎的病理损伤有改善作用。剖检动物时,模型对照组动物的胆囊内可发现有悬浮物或若干泥沙样结石,胆囊结石多是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结石,胆囊炎常伴有肝损伤,检测血清指标发现,模型对照组动物血清AST、AST/ALT水平升高,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则可使升高的AST、AST/ALT水平降低。
酶在药物诱发胆囊炎和胆结石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成石性胆囊炎模型中,内源性β-GCD在细胞胞浆内、细胞间和胆汁中活性明显升高,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特征性病变,炎症过程中,肝细胞、胆管细胞、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等变性、坏死和增生时,β-GCD参与细胞降解、修复和增生的功能加强,因而活性会增强,β-GCD与胆囊炎炎症程度、成石时间和致石率也密切相关[5],本次实验分析胆汁成分时,检测了胆汁中内源性β-GCD的活性,发现模型对照组动物胆汁中β-GCD活性明显升高,提示胆囊炎形成的可靠性,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则可使β-GCD活性降低,进一步揭示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有治疗作用。
实验中摘取胆囊时由于操作原因造成胆囊壁破裂,部份动物胆汁取样量不足,部份指标检测时样本量不足,故报告中阳性对照、CHLD中剂量组部份指标动物数不足14只。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
摘 要
【目的】以正常大鼠胆汁流量为监测指标,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利胆作用。【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溶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HLD低、中、高剂量组(1.027、2.054、4.108g生药/kg),大鼠胆总管插管后十二指肠给药1次,分别收集给药后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胆汁流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30min、60min,CHLD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胆汁流量(P<0.01);给药后90min、120min、180min,CHLD中、高剂量也可不同程度增加正常大鼠胆汁流量(P<0.05,P<0.01);给予CHLD低剂量后,各时间点胆汁流量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9.3%-10.6%,给予CHLD中、高剂量后,各时间点胆汁流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分别达21.1%-27.0%、17.3%-29.2%。【结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实验条件下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有促进作用,具有利胆的作用。
实验目的
以正常大鼠胆汁流量为监测指标,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利胆作用。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
1.1.1 名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缩写:CHLD,供试品号:TN-0908。
1.1.2 理化性质:棕黄色颗粒及粉末。
1.1.3 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1.1.4含量及规格: 3.9g生药/g干膏粉。
1.1.5 来源和批号: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30101。
1.1.6 供试品保管:密封保存。
1.1.7 溶媒:0.5%CMC-Na。
1.2阳性药、工具药及主要试剂
苦味酸,台山市化工厂有限公司,20120501。
消炎利胆片,市售,糖衣片,规格为0.25g/片,100片/瓶 ,用法用量:6片/次,3次/日,生产厂家:广东省罗浮山白鹤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1899。
1.3实验系统
1.3.1 动物种系:SD大鼠。
1.3.2 动物级别:SPF级。
1.3.3 动物性别和数量:雌雄各半,100只。
1.3.4 动物年龄:10~12周龄。
1.3.5 动物体重:280~310g。
1.3.6 动物来源: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3.7 动物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接收日期:合格证号11400500002448;发证单位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接收日期是2013年11月08日。
1.3.8 饲养条件:动物饲养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光照12小时/天,温度20~26℃,相对湿度40~70%。大鼠笼养,5只/笼。
1.3.9 检疫过程:新领到的动物检疫期14天,在检疫期间动物饮水、摄食正常,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疾病和死亡征兆。
1.3.10 饲料: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由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09-0012。
1.3.11 饮水:普通用水灌装饮水瓶,供动物自由饮用;每日冲洗饮水瓶并换水一次。
1.3.12 垫料: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13 动物标识:苦味酸标记。
2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依据
2.1.1 采用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2]中的有关规定和内容。
2.1.2 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临床拟使用剂量为15.4g生药/日,人按60kg体重计算,则拟临床使用剂量为0.257g生药/kg,供试品干膏粉含量为3.9g生药/g干膏粉,批号20130101。
2.2剂量与分组
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溶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CHL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拟设定临床人用剂量的4、8、16倍,即1.027、2.054、4.108g生药/kg,溶媒组给予同等体积的溶媒,阳性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根据其说明书确定给药剂量0.6g/kg,相当于人用剂量的8倍。剂量设置见表10。
2.3给药方法
十二指肠给药。
2.4供试品配制和保存
各受试药用0.5%CMC-Na配制成实验用浓度(表10),各药配制后置2~8℃保存备用。
2.5供试品的给予
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进行十二指肠给药,给药体积均为10ml/kg体重,给药1次。
2.6观测的指标、时间和内容
试验前24h禁食不禁水,动物麻醉后仰卧位固定,沿腹正中线切口2cm开腹,找出胃幽门部,翻转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降部肠系膜中找到胆管,止血钳分离后穿二根丝线,结扎乳头部,向肝脏方向作V形切口,插入引流管,见有胆汁流出即为插管成功,丝线结扎固定导管,另一端插入10mL刻度离心管收集胆汁,术后以止血钳夹闭腹壁,以浸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保温;稳定20min后,收集30min胆汁作为给药前正常值,然后各组大鼠十二指肠给药,收集给药后30、60、90、120、180min的胆汁流量。
2.7相关工作人员通知
购买动物时通知动物室准备检疫。
2.8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则采用Dunnett双侧检验,若方差不齐的数据则采用改进的Dunnett T3双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3结果
3.1 对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30min、60min,CHLD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P<0.01);给药后90min、120min、180min,CHLD中、高剂量也可不同程度增加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P<0.05,P<0.01),结果见附表11。
3.2 胆汁流量增加百分比:给予CHLD低剂量后,各时间点胆汁流量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9.3%-10.6%,给予CHLD中、高剂量后,各时间点胆汁流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分别达21.1%-27.0%、17.3%-29.2%,结果见附表12。
/>
4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实验条件下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有促进作用,具有利胆的作用。
5讨论
胆汁是重要的消化液,机体内一些大分子及脂类等代谢产物需经肝脏处理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胆结石的形成及其防治亦与胆汁密切相关;胆汁淤滞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胆汁淤滞,增加胆汁流量可以降低胆结石的形成;胆汁流量和利胆作用实验反映了药物在避免胆汁淤滞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正常大鼠十二指肠给予受试物的方法,评价受试物的利胆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受试物中、高剂量组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利胆作用与阳性组相近;随时间延长,各组百分率呈递减趋势,与文献报道一致。上述结果说明受试物对大鼠胆汁流量有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利胆功效,实验中发现受试物组分泌的胆汁较对照组颜色偏深,为深褐色,是否服用受试物后胆汁成分发生变化或胆汁中含有部分受试物代谢产物所致,还须开展相关实验进一步证实。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利胆作用的影响
摘 要
【目的】小鼠利胆实验是一种对小鼠充满胆汁的胆囊简单称重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于对利胆药物进行标准化评价,实验采用小鼠利胆实验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CHLD)对小鼠利胆作用的影响,评价受试物的利胆作用。【方法】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受试物设1.283、2.566、5.132g生药/kg剂量组,另设溶媒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药一次;给药后1h,脱颈椎处死动物,将整个胆囊连同胆管一起取出,称重,然后,取出内容物,滤纸上干燥,再次称重。充盈状态的胆囊与空胆囊的重量差,即可表示测定时间内胆汁分泌量。【结果】与溶媒对照比较,CHLD 1.283、2.566、5.132g生药/kg剂量组均有增加小鼠胆汁重量的作用,其中CHLD 2.566、5.132g生药/kg剂量组增加小鼠胆汁重量作用明显(P<0.05),增加幅度分别为42.4%、66.6%、60.1%。【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增加小鼠胆汁分泌的作用。
实验目的
小鼠利胆实验是一种对小鼠充满胆汁的胆囊简单称重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于对利胆药物进行标准化评价,实验采用小鼠利胆实验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利胆作用的影响,评价受试物的利胆作用。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
1.1.1 名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缩写:CHLD,供试品号:TN-0908。
1.1.2 理化性质:棕黄色颗粒及粉末。
1.1.3 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1.1.4 拟临床用量:口服,临床人拟使用剂量为15.4g生药/日。
1.1.5 含量及规格:3.9g生药/g干膏粉。
1.1.6 来源和批号: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30101。
1.1.7 供试品保管:密封保存。
1.2阳性药、工具药及主要试剂
消炎利胆片:广东省罗浮山白鹤制药厂,国药准字Z44021899,产品批号:1305024,规格:100片/瓶,1片0.25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苦味酸,台山市化工厂有限公司,20120501。
1.3实验系统
1.3.1 动物种系:KM小鼠。
1.3.2动物级别:SPF。
1.3.3 动物性别和数量:雌雄各半,100只。
1.3.4 动物年龄:4~6周龄。
1.3.5 动物体重:15-25g。
1.3.6 动物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
1.3.7 动物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接收日期:合格证号No.11804700000406,发证单位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接收日期是2013年10月28日。
1.3.8 饲养条件:动物饲养于饲养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光照12小时/天,温度20~26℃,相对湿度40~70%。小鼠笼养,5只/笼。
1.3.9 检疫过程:新领到的动物检疫期4天。检疫期间动物饮水和摄食正常、健康状况良好,无疾病和死亡征兆。
1.3.10 饲料: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由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11002900003040。
1.3.11 饮水:普通用水灌装饮水瓶,供动物自由饮用。每日冲洗饮水瓶并换水一次。
1.3.12 垫料: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13 动物标识:5%苦味酸标记。
2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依据
2.1.1采用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2.1.2 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人临床拟使用剂量为15.4g生药/日,人按60kg体重计算,则拟临床使用剂量为0.257g生药/kg,供试品干膏粉含量为3.9g生药/g干膏粉,批号20130101。
2.2剂量与分组
动物按体重分层随机区组法分为5组,即溶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CHL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拟设定临床人用剂量的5、10、20倍,即1.283、2.566、5.132g生药/kg,阳性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根据其说明书确定给药剂量为0.75g/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0.075g/kg)的10倍,溶媒组给予同等体积的溶媒。根据以上剂量设置情况,实验分组结果见附表13。
2.3给药方法
灌胃给药。
2.4供试品配制和保存
各受试药用0.5%CMC-Na配制成实验用浓度(附表13),各药配制后置2~8℃保存备用。
2.5供试品的给予
灌胃给药,10ml/kg,溶媒对照组给予0.5%CMC-Na,其余各组按表13给予,给药1次。
2.6观测的指标、时间和内容
实验前24h禁食不禁水,口服灌胃给药,给药后1h,脱颈椎处死动物,剖腹暴露肝脏,分离胆囊管和胆管,结扎胆囊管,将胆囊取出腹腔,如果已有大量胆汁,将整个胆囊连同胆管一起取出,称重,然后,取出内容物,用蒸馏水清洗胆囊壁,滤纸上干燥,再次称重。充盈状态的胆囊与空胆囊的重量差,即可表示测定时间内胆汁分泌量。
2.7相关工作人员通知
购买动物前通知动物室准备检疫,在动物出现异常情况时通知病理室协同进行处理。
2.8仪器系统
BT224S赛多利斯精密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仪器编号:YL-E-059。
AL204梅特勒精密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
YP-3000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9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则采用Dunnett双侧检验;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分布或方差齐的目的,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与溶媒对照比较,CHLD 1.283、2.566、5.132g生药/kg剂量组均有增加小鼠胆汁重量的作用,其中CHLD 2.566、5.132g生药/kg剂量组增加小鼠胆汁重量作用明显(P<0.05),增加幅度分别为42.4%、66.6%、60.1%,结果见附表14。
4结论
在实验条件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增加小鼠胆汁分泌的作用。
5讨论
胆道感染、胆石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囊/胆管结石等,其发病与胆汁代谢障碍、胆汁淤滞、胆囊收缩功能下降或胆道梗阻等相关,胆囊收缩功能下降或胆汁浓聚,不利于胆汁的排泄,从而加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通过利胆作用加速胆汁分泌和排泄可改善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小鼠胆囊称重法可对利胆药物进行标准化评价,本次实验观察到CHLD有增长小鼠胆汁重量作用的趋势,提示其有一定的利胆作用,需配合其他相关实验进行综合评价。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摘 要
【目的】采用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炎症增殖期的作用。【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消炎利胆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日,末次给药0.5h,造模,测定致炎前、致炎后0.5、1、2、4、6h大鼠右后足的容积,计算肿胀率、抑制率。【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各时间点右后足容积明显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h、2h、4h、6h明显肿胀(P<0.01或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抗炎作用在0.5~6h显示了一定的时效关系;2h、4h、6h抑制率数据显示在所研究的剂量范围内(1.027 ~4.108g生药/kg·.d)抗炎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结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目的
采用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抗炎活性。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
1.1.1 名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缩写:CHLD,供试品号:TN-0908。
1.1.2 理化性质:棕黄色颗粒及粉末。
1.1.3 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1.1.4拟临床用量:每日15.4g生药/人;规格:3.82g生药/g干膏粉。
1.1.5 来源和批号: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81101。
1.1.6 供试品保管:密封保存。
1.2阳性药、工具药及主要试剂
1.2.1阳性药:
醋酸地塞米松:0.75mg/片,临床用量:口服,一次3mg,一日4次。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61121。
消炎利胆片:糖衣片,规格:100片/瓶,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243,批号:L8D002,生产日期:2008.12.17,有效期至:2010.11,有效期24个月,临用时用0.5%CMC-Na溶解。
1.2.2工具药:
角叉菜胶(CARRAGEENAN),SIGMA ,批号:046K0165,实验时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1.3实验系统
1.3.1 动物种系:健康SD大鼠
1.3.2 动物级别:清洁级
1.3.3 动物性别和数量:雄性,70只
1.3.4 动物年龄:6~8周龄
1.3.5 动物体重:计划160~180g,实际购买160~170g
1.3.6 动物来源: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
1.3.7 动物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接收日期:911103,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接收日期:2009.11.18
1.3.8 饲养条件:动物饲养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光照12小时/天,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大鼠笼养,5只/笼。
1.3.9 检疫过程:新领到的动物检疫期3天。在检疫期间观察动物饮水、摄食和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疾病和死亡征兆。
1.3.10 饲料: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SCXK-(军)2005-005。
1.3.11 饮水:普通用水灌装饮水瓶,供动物自由饮用。每日冲洗饮水瓶并换水一次。
1.3.12 垫料: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13 动物标识:动物识别采用5%苦味酸标记。
2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依据
2.1.1 采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药学,药理学,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药理实验方法学》及相关文献确定。
2.1.2 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无
2.2 剂量与分组
本品临床拟用量15.4g生药/天,即0.257g生药/kg,实验中设定大鼠的用药剂量为临床用量的16、8、4倍,即4.108、2.054、1.027g生药/kg×day。(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对照组、消炎利胆对照组。溶媒均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
根据以上剂量设置情况,将大鼠分为7组,见附表15:
2.3 给药方法
灌胃给药,与临床推荐的口服途径相一致。每天上午按体重给药,每天一次。
2.4供试品配制和保存
各受试药用0.5%CMC-Na混悬成实验用浓度: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0.1076g干膏粉/ml、0.0538g干膏粉/ml、0.0269g干膏粉/ml,地塞米松组浓度为0.001g /ml,消炎利胆片组浓度为0.06g/ml,以上各药给药量均为10ml/kg体重,实验前配制, 2~8℃保存备用。
2.5供试品的给予
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5日,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剂对照(0.5%羧甲基纤维素钠)。
2.6观测的指标、时间和内容
用记号笔在大鼠右后肢踝关节周围作一标记,将大鼠右后肢浸入容器,用毛细管放大测量法测定每只动物右后足容积(ml)作为检测指标。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除正常对照组在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0.05ml/只生理盐水外,其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0.05ml/只1%角叉菜致炎,测定致炎前、致炎后0.5、1、2、4、6h大鼠右后足的容积(ml),以致炎前后差值进行组间比较。
肿胀率=(致炎后右后足容积-致炎前右后足容积)/致炎前右后足容积×100%
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肿胀率-给药组平均肿胀率)/对照组平均肿胀率×100%
2.7 相关工作人员通知
购买动物时通知动物室,在动物出现异常情况时通知病理室进行处理。
2.8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s T3检验行两两比较;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由表16可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致炎后0.5h、1h、2h、4h、6h模型组大鼠足跖明显肿胀,其中1h、2h、4h、6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各受试药在0.5~6h均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尤以地塞米松作用最强(P<0.01或P<0.05),但是地塞米松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其他各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消炎利胆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2h起,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剂量4h起肿胀体积差值即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
由表17、图6可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致炎后0.5h、1h、2h、4h、6h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率明显增高,其中1h、2h、4h、6h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或P<0.05),各治疗组1~6h肿胀率均有所下降,尤以地塞米松肿胀率最低(P<0.01),消炎利胆片1h、2h、4h肿胀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但肿胀率随时间逐渐增高;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剂量1h、2h、4h、6h,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2h、4h、6h肿胀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肿胀率增高趋势缓于消炎利胆片。
由表18、图7可见,各受试药柴抗炎作用均能持续至造模6h,其中地塞米松各时间点抑制率最高,其中2h抗炎作用最强,抑制率达到112.65%;消炎利胆片1h抗炎作用最强,抑制率为55.82%,此后抑制率逐渐下降,6h下降至21.6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剂量抑制率在0.5h为45.02%,1h最高达70.17%,6h抑制率为29.2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剂量4h作用最强,抑制率为54.37%,6h抑制率36.50%;高剂量4h作用最强,抑制率为55.64%,6h抑制率54.90%。
4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讨论
炎症模型主要根据炎症发展的三个不同时相而设计:(1)以增加血管通透性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急性炎症模型;(2)以白细胞游走为主要特征的验证模型;(3)以肉芽组织增生为特征的各种慢性炎症模型。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可产生与炎症早期相似病理变化,属于急性炎症模型。
本实验显示虽然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抗炎作用没有地塞米松组明显,但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不影响大鼠的食欲、体重;数据显示抗炎作用比消炎利胆片起效晚,作用持久。这与耳肿胀实验数据相符(由于耳肿胀为给药后0.5h造模,15分钟后处死检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抗炎作用不明显)。是否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慢性炎症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确证。
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摘 要
【目的】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抗炎活性。【方法】KM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组、消炎利胆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日,于末次给药后30min造模。计算肿胀度、抑制率。【结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耳肿胀程度分别为9.1±1.8mg、8.3±2.2mg、7.8±2.0mg,抑制率分别为28.9%、35.0%、38.7%,与对照组比较肿胀度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临床剂量5~20倍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抗炎作用。
实验目的
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抗炎活性。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
1.1.1 名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缩写:CHLD,供试品号:TN-0908。
1.1.2 理化性质:棕黄色颗粒及粉末。
1.1.3 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1.1.4拟临床用量:每日15.4g生药/人;规格:3.82g生药/g干膏粉。
1.1.5 来源和批号: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81101。
1.1.6 供试品保管:密封保存。
1.2阳性药、工具药及主要试剂
1.2.1阳性药:
醋酸地塞米松:0.75mg/片,临床用量:口服,一次3mg,一日4次。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61121。
消炎利胆片:糖衣片,规格:100片/瓶,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243,批号:L8D002,生产日期:2008.12.17,有效期至:2010.11,有效期24个月,临用时用0.5%CMC-Na溶解。
工具药:
二甲苯: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208。
1.3实验系统
1.3.1 动物种系:健康KM小鼠
1.3.2 动物级别:清洁级
1.3.3 动物性别和数量:雄性,72只
1.3.4 动物年龄:6~8周龄
1.3.5 动物体重:计划购买体重18~20g,实际接收17~21g,分组时体重23.5~29.0g。
1.3.6 动物来源:购于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
1.3.7 动物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接收日期:911012、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2009.11.04。
1.3.8 饲养条件:动物饲养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光照12小时/天,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小鼠笼养,12只/笼。
1.3.9 检疫过程:新领到的动物检疫期3天。在检期间观察动物饮水、摄食和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疾病和死亡征兆。
1.3.10 饲料: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SCXK-(军)2005-005。合格证号:0010816
1.3.11 饮水:普通用水灌装饮水瓶,供动物自由饮用。每日冲洗饮水瓶并换水一次。
1.3.12 垫料: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13 动物标识:动物识别采用5%苦味酸标记。
2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依据
2.1.1 采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药学,药理学,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药理实验方法学》及相关文献确定。
2.1.2 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无
2.2 剂量与分组
本品临床拟用量15.4g生药/天,即0.257g生药/kg,实验中设定小鼠的用药剂量为临床用量的20、10、5倍,即5.132、2.566、1.283g生药/kg×day。(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溶媒均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
根据以上剂量设置情况,将小鼠分为下列6组,见附表19:
2.3 给药方法
灌胃给药,与临床推荐的口服途径相一致。每天上午8~9点按体重给药,每天一次。
2.4供试品配制和保存
各受试药用0.5%CMC-Na混悬成实验用浓度: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0.1344g干膏粉/ml、0.0672 g干膏粉/ml、0.0336g干膏粉/ml,消炎利胆片组浓度为0.075g/ml,地塞米松组浓度为0.001g /ml,以上各药给药量均为10ml/kg体重,实验前配制一次,2~8℃保存备用。
2.5供试品的给予
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5日,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剂对照(0.5%羧甲基纤维素钠)。
2.6观测的指标、时间和内容
KM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消炎利胆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5日,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于末次给药后30min将100%二甲苯0.02ml涂在小鼠右耳前后两面,左耳作对照,15min后将小鼠断颈处死,用6mm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用电子天平称重。
肿胀度=每鼠右耳重-左耳重
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肿胀度)/对照组平均肿胀度×100%
2.7 相关工作人员通知
购买动物时通知动物室,在动物出现异常情况时通知病理室进行处理。
2.8仪器系统
AL204电子天平 METTLER POLEDO
打孔器 泉州万达实验仪器设备厂
2.9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s T3检验行两两比较;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由附表20可见,各组小鼠造模后右耳与左耳相比均明显肿胀(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醋酸地塞米松组耳肿胀程度只有4.4±2.6mg(P<0.01),抑制率高达65.4%;消炎利胆组肿胀程度8.7±3.1mg(P<0.01),抑制率32.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耳肿胀程度分别为9.1±1.8mg、8.3±2.2mg、7.8±2.0mg,抑制率分别为28.9%、35.0%、38.7%,肿胀度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4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临床剂量5~20倍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抗炎作用。
5讨论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基本病理变化为变质、渗出和增生。局部表现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反应有发热、血中白细胞变化等。
一般而言,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抗炎作用以对炎症中晚期为著,而清热药的抗炎作用则以对早期为最强。
二甲苯所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模型,对甾体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敏感,适于抗炎药的初筛。二甲苯作为化学致炎剂,可引起某些炎症介质,如组胺、激肽及纤维蛋白溶解酶的释放。这些介质的释放可引起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及炎症细胞的浸润,造成耳部急性渗出性炎性水肿
本实验数据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抗炎作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热板反应的影响
摘 要
【目的】采用小鼠热板实验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镇痛作用。【方法】将筛选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消炎利胆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日,阿司匹林组仅实验当天给药一次,分别测定给药前、给药30min、60min、90min痛阈。
【结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末次给药前、给药后30min、60min、90min痛阈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显示了一定的时效关系,其中中剂量对提高小鼠热板反应痛阈值较明显。【结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热板反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实验目的
采用小鼠热板实验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中枢镇痛作用。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
1.1.1 名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缩写:CHLD,供试品号:TN-0908。
1.1.2 理化性质:棕黄色颗粒及粉末。
1.1.3 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1.1.4拟临床用量:每日15.4g生药/人;规格:3.82g生药/g干膏粉。
1.1.5 来源和批号: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81101。
1.1.6 供试品保管:密封保存。
1.2阳性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片, 批号:5018090440,生产日期:2009.04.29,有效期至:2010.04.28,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原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提供。
消炎利胆片:糖衣片,规格:100片/瓶,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243,批号:L8D002,生产日期:2008.12.17,有效期至:2010.11,有效期24个月,临用时用0.5%CMC-Na溶解。
1.3实验系统
1.3.1 动物种系:健康ICR小鼠。
1.3.2 动物级别:SPF级。
1.3.3 动物性别和数量:雌性,72只。
1.3.4 动物年龄:6~8周龄。
1.3.5 动物体重:18~20g 。
1.3.6 动物来源: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1.3.7 动物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接收日期:0166772,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接收日期:2010.04.02。
1.3.8 饲养条件:动物饲养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光照12小时/天,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小鼠笼养,6只/笼。
1.3.9 检疫过程:新领到的动物检疫期3天。在检疫期间观察动物饮水、摄食和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疾病和死亡征兆。
1.3.10 饲料: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SCXK-(军)2005-005。
1.3.11 饮水:普通用水灌装饮水瓶,供动物自由饮用。每日冲洗饮水瓶并换水一次。
1.3.12 垫料: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依据
2.1.1 采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药学,药理学,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药理实验方法学》及相关文献确定。
2.1.2 委托单位提供资料:临床拟用剂量:每日生药15.4g /人,口服,人体重以60kg计,折合0.2567g生药·kg-1
2.2剂量与分组
本品临床拟用量15.4g生药/天,即0.257g生药/kg,实验中设定小鼠的用药剂量为临床用量的20、10、5倍,即5.132、2.566、1.283g生药/kg×day。(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溶媒均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
根据以上剂量设置情况,将小鼠分为下列6组,见表21:
2.3 给药方法
灌胃给药,与临床推荐的口服途径相一致。每天上午按体重给药,每天一次。
2.4供试品配制和保存
各受试药用0.5%CMC-Na混悬成实验用浓度: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0.1344g干膏粉/ml、0.0672 g干膏粉/ml、0.0336g干膏粉/ml,消炎利胆片组浓度为0.075g/ml,以上各药给药量均为10ml/kg体重,实验前配制一次,2~8℃保存备用。阿司匹林浓度为30mg/ml,现用现配,给药一次。
2.5供试品的给予
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3日,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剂对照(0.5%羧甲基纤维素钠)。
2.6观测的指标、时间和内容
将体重20g左右雌性小鼠放在恒温(55℃)热板仪上,以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实验前筛选动物,间隔5min,测2次痛阈取平均值,作为基础痛阈,将基础痛阈小于5s或大于30s的动物剔除。按小鼠痛阈均衡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组(阿司匹林、消炎利胆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0.1ml/10g,连续5天,阿司匹林组仅实验当天一次给药,分别测定给药前、给药30min、60min、90min痛阈。
2.7相关工作人员通知
购买动物时通知动物室,在动物出现异常情况时通知病理室进行处理。
2.8仪器系统
SL-2001电子台秤 上海科学器材有限公司
AB204电子天平 METTLER POLEDO
秒表 深圳市惠波工贸有限公司
BCY-2热板测痛仪 河北医科大学仪器厂
血球计数仪 江阴市文林医疗器械五金厂
2.9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s T3检验行两两比较;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由表22可见,各组末次给药前痛阈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组在给药后30min、60min、90min均显示有差异(P<0.05);除低剂量组,其余各给药组给药后痛阈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其中中剂量组在给药90min后显示有差异(P<0.05)。
4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热板反应造成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5讨论
本实验中发现各受试药物对热板反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在检测的0min、30min、60min、90min显示出一定时效关系。
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醋酸扭体的影响
摘 要
【目的】采用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模型,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镇痛效果。【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消炎利胆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3天(阿司匹林只在第3天给药),末次给药1h,腹腔注射冰醋酸溶液,观察小鼠的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计算抑制率。【结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延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低、中、高剂组潜伏期、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低、中、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41.58%、44.85%、34.77%。【结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缓解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实验目的
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观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外周镇痛作用。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
1.1.1 名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缩写:CHLD,供试品号:TN-0908。
1.1.2 理化性质:棕黄色颗粒及粉末。
1.1.3 拟临床适应症: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1.1.4拟临床用量:每日15.4g生药/人;规格:3.82g生药/g干膏粉。
1.1.5 来源和批号: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81101。
1.1.6 供试品保管:密封保存。
1.2阳性药、工具药及主要试剂
1.2.1阳性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片, 批号:018090313,生产日期:2009.04.29,有效期至:2010.04.28,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原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提供。
消炎利胆片:糖衣片,规格:100片/瓶,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243,批号:L8D002,生产日期:2008.12.17,有效期至:2010.11,有效期24个月,临用时用0.5%CMC-Na溶解。
1.2.2工具药:
冰醋酸:乙酸(分析纯),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批号:20060403。
1.3实验系统
1.3.1 动物种系:健康ICR小鼠。
1.3.2 动物级别:SPF级。
1.3.3 动物性别和数量:雌雄各半,72只。
1.3.4 动物年龄:6~8周龄。
1.3.5 动物体重:18~20g 。
1.3.6 动物来源: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1.3.7动物合格证号及发证单位、接收日期:0166771、0166772,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接收日期:2010.04.02。
1.3.8 饲养条件:动物饲养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光照12小时/天,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小鼠笼养,6只/笼。
1.3.9 检疫过程:新领到的动物检疫期3天。在检疫期间观察动物饮水、摄食和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疾病和死亡征兆。
1.3.10 饲料: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SCXK-(军)2005-005。
1.3.11 饮水:普通用水灌装饮水瓶,供动物自由饮用。每日冲洗饮水瓶并换水一次。
1.3.12垫料: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13标识:动物识别采用5%苦味酸标记。
2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依据
2.1.1 采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药学,药理学,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药理实验方法学》及相关文献确定。
2.1.2 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无
2.2 剂量与分组
本品临床拟用量15.4g生药/天,即0.257g生药/kg,实验中设定小鼠的用药剂量为临床用量的20、10、5倍,即5.132、2.566、1.283g生药/kg×day。(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溶媒均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根据以上剂量设置情况,将小鼠分为下列6组,见表23:
2.3 给药方法
灌胃给药,与临床推荐的口服途径相一致。每天上午按体重给药,每天一次。
2.4供试品配制和保存
各受试药用0.5%CMC-Na混悬成实验用浓度: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0.1344g干膏粉/ml、0.0672 g干膏粉/ml、0.0336g干膏粉/ml,消炎利胆片组浓度为0.075g/ml,以上各药给药量均为10ml/kg体重,实验前配制一次, 2~8℃保存备用。阿司匹林浓度为30mg/ml,现用现配,给药一次。
2.5供试品的给予
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3日,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剂对照(0.5%羧甲基纤维素钠)。
2.6观测的指标、时间和内容
如表23,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各组均灌胃给药,0.1ml/10g,连续3天(阿司匹林只在第3天给药),各组小鼠均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0.6%的冰醋酸溶液0.1ml/10g,观察小鼠的扭体潜伏期和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扭体反应表现为小鼠出现腹部内凹、躯体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等行为反应。
按下式计算药物对扭体反应的抑制率评判药物镇痛效果:抑制率%=[(空白对照组扭体均数-受试药组扭体均数)/空白对照组扭体均数]×100%。
2.7相关工作人员通知
购买动物时通知动物室,在动物出现异常情况时通知病理室进行处理。
2.8仪器系统
SL-2001电子台秤 上海科学器材有限公司
AB204电子天平 METTLER POLEDO
秒表 深圳市惠波工贸有限公司
2.9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s T3检验行两两比较;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由表24可见,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扭体次数也有所减少。阿司匹林组与模型组比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消炎利胆组潜伏期、扭体次数,与模型组比无统计学差异,抑制率仅为19.16%。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组均可以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P<0.05)、减少扭体次数(P<0.01);低、中、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41.58%、44.85%、34.77%。
4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缓解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5试验结果
石胆酸致豚鼠胆囊炎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08、1.54、0.77 g生药/kg·day(临床用量的12、6、3倍)能明显升高体重、降低肝系数,升高胆汁量,对抗胆汁中TBIL、D-BIL、Ca和CHOL的升高和TBA的降低,对抗血清中AST、ALT及其比值S/L、ALP、LDH的升高,改善胆囊的病理变化,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石胆酸致胆囊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林可霉素注射液致豚鼠胆囊炎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08、1.54、0.77 g生药/kg·day(临床用量的12、6、3倍)可降低胆囊系数,降低血清AST含量、AST/ALT、LDH含量,升高胆汁中TBA含量,降低胆汁β-GCD活性、胆红素及钙离子的含量,改善胆囊的病理变化,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林可霉素致胆囊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上二个实验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治疗胆囊炎的作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4.11、2.05、1.03g生药/kg·day(临床用量的16、8、4倍)能促进正常大鼠胆汁分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胆汁流量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283、2.566、5.132g生药/kg·day(临床用量的20、10、5倍)能促进正常小鼠胆汁分泌。以上二个实验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利胆的作用。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抑制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13、2.57、1.28 g生药/kg·day(临床用量的20、10、5倍)能降低耳肿胀度,以上二个实验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抗炎的作用。小鼠热板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提高小鼠热板反应痛阈值;小鼠醋酸扭体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以上二个实验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镇痛的作用。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利胆、抗炎、镇痛、改善胆囊病理变化、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豚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图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豚鼠血清S/L的影响
图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汁中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影响
图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豚鼠TBA的影响
图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胆囊炎豚鼠胆汁中Ca和CHOL的影响
图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图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的影响(抑制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料药配方为:黄芩128g、柴胡128g、大黄120g、枳壳128g、茵陈128g 、虎杖200g、栀子150g、金钱草250g、白芍128g、木香128g 、姜半夏90g、生姜40g。
制备工艺: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7倍量水,提取挥发油10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5小时,每次加9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70%乙醇提取3次,第一次加12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10倍量各提取2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E、将步骤A所得细粉、步骤D所得浸膏粉,混匀,步骤B所得挥发油用二氧化硅吸附挥发油混匀,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2:
原料药配方为:黄芩137g、柴胡137g、大黄103g、枳壳137g、茵陈137g、虎杖171g、栀子137g 、金钱草342g、白芍137g、木香137g 、姜半夏103g、生姜34g。
制备工艺: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12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14次,第一次提取1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1小时,每次加1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80%乙醇提取3次,第一次加12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10倍量各提取2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E、将步骤A所得细粉、步骤D所得浸膏粉,混匀,干燥,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混匀,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3:
原料药配方:
黄芩150g、柴胡70g、大黄90g、枳壳90g、茵陈150g、虎杖100、栀子110g、金钱草500g、白芍80g、木香200g、姜半夏110g、生姜20g。
制备工艺: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5-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12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提取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3小时,每次加7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8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加14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12倍量各提取2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步骤A所得的细粉,步骤B所得挥发油,步骤D所得的干燥粉共同构成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组分。
实施例4:
原料药配方:
黄芩69g、柴胡205g、大黄52g、枳壳205g、茵陈69g、虎杖255g、栀子69g、金钱草515g、白芍69g、木香205g 、半夏52g、生姜17-52g。
制备工艺:
A、称取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10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4次,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小时,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60%乙醇提取3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8倍量各提取2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E、将步骤A所得细粉、步骤D所得浸膏粉,混匀,干燥,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混匀,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5:
原料药配方:黄芩150g、柴胡150g、大黄80g、枳壳150g、茵陈90g、虎杖200g、栀子90g、金钱草400g、白芍90g、木香150g、姜半夏80g、生姜40g。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10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4次,第一次提取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小时,每次加7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0.05(60℃)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8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10倍量各提取1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E、将步骤A所得细粉、步骤D所得浸膏粉,混匀,干燥,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混匀,制粒整理,即得颗粒剂。

Claims (11)

1.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黄芩128-137份、柴胡128-137份、大黄103-120份、枳壳128-137份、茵陈128-137份、虎杖171-200份、栀子137-150份、金钱草250-342份、白芍128-137份、木香128-137份、姜半夏90-103份、生姜34-4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黄芩128份、柴胡128份、大黄120份、枳壳128份、茵陈128份、虎杖200份、栀子150份、金钱草250份、白芍128份、木香128份、姜半夏90份 、生姜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黄芩137份、柴胡137份、大黄103份、枳壳137份、茵陈137份、虎杖171份、栀子137份、金钱草342份、白芍137份、木香137份、姜半夏103份、生姜3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颗粒剂或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活性组分是由以下步骤制成: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5-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8-12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2-4次,第一次提取1-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分别提取1-3小时,每次加7-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测量相对密度为1.25±0.05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60-80%乙醇提取2-4次,第一次加10-14倍量提取2-4小时,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分别加8-12倍量各提取1-3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步骤A所得的细粉,步骤B所得挥发油,步骤D所得的干燥粉共同构成了该中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胶囊剂的制备工艺为: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5-9倍量水,提取挥发油8-12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提取1-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3小时,每次加7-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测量相对密度为1.25±0.05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60-80%乙醇提取2-4次,第一次加10-14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8-12倍量各提取1-3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E、将步骤A所得细粉、步骤D所得浸膏粉,混匀,干燥,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混匀,装胶囊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胶囊剂的制备工艺优选为:
A、称取姜半夏,粉碎成细粉,60Co辐照灭菌,备用;
B、称取枳壳、生姜,加6-8倍量水,提取挥发油9-11小时,收集、分离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C、称取黄芩、白芍、茵陈、栀子,加水煎煮2-3次,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提取1.5小时,每次加8-10倍量水,提取液滤过,与步骤B所得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测量相对密度1.25±0.05的浸膏,备用;
D、称取柴胡、木香、大黄、虎杖、金钱草,加60-80%乙醇提取3次,第一次加11-13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9-11倍量各提取1-3小时,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清膏,与步骤C所得水提浸膏合并,混匀,干燥,粉碎备用;
E、将步骤A所得细粉、步骤D所得浸膏粉,混匀,干燥,步骤B所得挥发油以二氧化硅吸附,混匀,装胶囊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胆囊炎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促进胆汁流量、增加胆汁分泌药物中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202110621563.2A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429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1563.2A CN115429866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2/096578 WO2022253268A1 (zh) 2021-06-04 2022-06-01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1563.2A CN115429866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9866A CN115429866A (zh) 2022-12-06
CN115429866B true CN115429866B (zh) 2024-01-05

Family

ID=84272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1563.2A Active CN115429866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9866B (zh)
WO (1) WO2022253268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029A (zh) * 2008-11-19 2009-04-29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0949A (zh) * 2011-11-17 2012-03-1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6555A (zh) * 2012-05-30 2013-12-18 付勇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组合物中药
CN103169924B (zh) * 2013-04-12 2014-07-02 王燕 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丸剂
CN104740271A (zh) * 2013-12-25 2015-07-01 储海燕 一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中药制剂
CN108452244A (zh) * 2017-02-22 2018-08-28 郝纪涛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方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029A (zh) * 2008-11-19 2009-04-29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126例;武喜龙;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第13卷(第01期);第28页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张坚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17卷(第07期);第429-430页 *
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78例报告;马兰英;甘肃中医;第17卷(第07期);第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3268A1 (zh) 2022-12-08
CN115429866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0577B (zh) 一种治疗肝胆结石和肾结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263615A (zh) 用于治疗胃病、肠炎、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1874A (zh) 一种治疗肝、胆结石及并发症的中药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47536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29866B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4317B (zh)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医药用途
CN105250748A (zh)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0431578C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制剂
CN103386101B (zh) 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201A (zh) 一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1271A (zh) 一种治疗瘀湿化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940813A (zh) 一种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337901A (zh) 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9924A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灌肠剂
CN102293887A (zh) 治疗胆胃肠病症的清泄舒胶囊
CN103432335B (zh) 一种治疗乳糜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538A (zh) 一种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局部硬结的中药
CN104208291A (zh) 一种治疗热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94927C (zh)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慢性菌痢及肠癌的药物
CN104436063A (zh) 一种治疗湿热淤毒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168847A (zh) 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药
CN105125940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肺脓肿的中药
CN104383467A (zh)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14470144A (zh) 用于抑制前列腺纤维化的前列消汤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469A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0

Address after: 102600 17 Tianfu street,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35 No. 238 Tianshan Avenue, Shijiazhuang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bei, China

Applicant before: HEBEI YILING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050035 No. 238 Tianshan Avenue, Shijiazhuang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bei, China

Applicant after: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00 17 Tianfu street,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9

Address after: 102600 17 Tianfu street,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050035 No. 238 Tianshan Avenue, Shijiazhuang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bei,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Yiling Pharmaceut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