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9714A -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9714A
CN115429714A CN202211205166.8A CN202211205166A CN115429714A CN 115429714 A CN115429714 A CN 115429714A CN 202211205166 A CN202211205166 A CN 202211205166A CN 115429714 A CN115429714 A CN 115429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agent component
agent
divalent cation
alg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51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俊基
亓苗
白进轩
魏珊
徐思明
许远远
赵振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yan Cosm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Life Cosmetic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Life Cosmetic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Life Cosmetic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50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4191A/zh
Priority to CN202211205166.8A priority patent/CN1154297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9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9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61K8/733Alginic acid; Sal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12Face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0Halogens;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88Two- or multipart kits
    • A61K2800/882Mixing prior to applic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88Two- or multipart kits
    • A61K2800/884Sequential applic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涉及化妆品领域。面膜材料组合物包括分隔包装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第一剂组分包含海藻酸盐,第二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第三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面膜材料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主要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在一起形成溶液;将溶液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且在涂层表面喷洒溶液形态的第三剂组分,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并成为不流淌的面膜。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在涂抹后,面膜表面立即硬化而不会流淌,故使用者可以自由移动;并且面膜内部缓慢硬化,有利于将面膜中的有效成分传递至皮肤;硬化后的面膜容易剥离干净,故适合薄涂。

Description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背景技术
用于为皮肤提供有效成分的化妆品种类繁多,其中,面膜是一种通过将吸收有效成分的薄层敷于皮肤(尤其是脸部),从而为皮肤提供营养和水分,以达到保湿、舒缓、提拉和冷却效果的化妆品。目前市售的面膜有无纺布型、棉型、水凝胶型、生物纤维素型等类型。大部分面膜都是成形销售,并敷于皮肤使用,比如无纺布型等贴布式面膜。但由于皮肤的不平整性,面膜敷于皮肤时,很难完全贴合,尤其是越厚的面膜就越难完整地敷于不平整皮肤,故为了获得可完整地贴合于皮肤的面膜,面膜做得越来越薄。但是,为了使制得的面膜变薄,需要特殊的技术,成本高。
软膜面膜(modeling mask pack)能够解决贴布式面膜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软膜面膜以未成形的水分散状或者粉末状出售,具体为水分散性聚合物面膜或者由消费者将硅藻土和膨润土直接分散在水中来使用的粉末状等。当消费者将软膜面膜直接涂抹于皮肤时,它会逐渐硬化并与脸型完整地贴合。软膜面膜与其他面膜相比,附着力极其优异,因此具有能够更好的提供营养和水分的优点。
由于目前市售的软膜面膜硬化所需时间长,一旦使用者在涂覆后立即移动,内容物会流淌,故将软膜面膜涂敷于皮肤后,直至面膜硬化到一定程度为止,使用者都无法移动,尤其涂敷于脸部时,使用者需要长时间平躺而无法移动。此外,软膜面膜涂敷于皮肤时,边缘难免会被薄涂,薄涂部分剥离时容易撕裂成很多块,因此,为了干净地将其剥离,软膜面膜必须涂得很厚,但成本也会随之变高。
上述问题是研究软膜面膜的研究人员迄今为止面临的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涂抹后面膜表面立即硬化而不会流淌,故使用者可以自由移动;并且面膜内部缓慢硬化,有利于将面膜中的有效成分传递至皮肤;硬化后的面膜容易剥离干净,故适合薄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其包括分隔包装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第一剂组分包含海藻酸盐,第二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第三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
当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一起形成的溶液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且在涂层表面喷洒溶液形态的第三剂组分时,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而不流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将包含海藻酸盐的第一剂组分和包含二价阳离子盐的第二剂组分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敷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以雾状液滴的形式喷洒第三剂组分以形成面膜时,喷洒的同时面膜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丧失流动性而不会流淌,故使用者可以自由移动;并且面膜涂层内部缓慢硬化,从而能很好地将有效成分传递至皮肤;由于喷洒第三剂组分的同时,涂层表面硬化成凝胶,即在面膜表面形成较硬的薄膜,待面膜完全硬化后,在剥离面膜时,能够将边缘剥离干净,故可以薄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剂组分包含0.01wt%-50.00wt%的海藻酸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海藻酸盐以0.01wt%-50.00wt%的混合量在面膜的第一剂组分中,如果海藻酸盐含量低于0.01wt%时,无法与二价阳离子交联形成所需的海藻酸凝胶,或海藻酸凝胶形成得非常弱,不能发挥所需的效果;如果海藻酸盐含量超过50.00wt%时,形成的海藻酸凝胶黏度过高,难以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剂组分包含0.01wt%-10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含量为0.01wt%-100.00wt%,如果含量低于0.01wt%时,无法形成所需的海藻酸凝胶,或海藻酸凝胶形成得非常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剂组分包含0.01wt%-3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的混合量为0.01wt%-30.00wt%,如果二价阳离子盐的含量低于0.01wt%时,无法使面膜表面立即硬化形成所需的海藻酸凝胶或海藻酸凝胶形成得非常弱,无法发挥所需的效果;如果二价阳离子盐的含量超过30.00wt%时,难以溶解为水溶液,从而难以喷洒为雾状液滴,也就难以使面膜表面立即硬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形成的溶液中,海藻酸盐的浓度为0.01wt%-45.00wt%,二价阳离子盐的浓度为0.01wt%-90.00wt%。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溶液中的海藻酸盐和二价阳离子盐含量如果超出此范围,海藻酸凝胶形成得非常弱或混合性非常差,难以发挥作为面膜的预期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海藻酸盐选自海藻酸钠、海藻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分别选择钙盐、镁盐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膜,其主要是由第一方面提供的面膜材料组合物混合而成,面膜一侧表面的二价阳离子浓度高于其他位置的二价阳离子浓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面膜是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敷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以雾状液滴的形式喷洒第三剂组分以形成的,该面膜表面由于喷洒第三剂组分,二价阳离子浓度高于内部的二价阳离子浓度,因此面膜表面相较于内部先硬化成凝胶而不会流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的使用方法,面膜材料组合物包括分隔包装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第一剂组分包含海藻酸盐,第二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第三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在一起形成溶液;
将溶液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且在涂层表面喷洒溶液形态的第三剂组分,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并成为不流淌的面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并涂抹于皮肤之后喷洒第三剂组分时,在喷洒第三剂组分后面膜表面立即硬化,从而即使使用者在涂敷后立即移动,面膜也不会流淌,内部则会缓慢硬化,从而可以将有效成分缓慢地提供至皮肤,使用效果非常好,会产生显著的商品性。
而仅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涂抹使用的方法为现有软膜面膜的代表性例子,其具有现有软膜面膜所具有的如下所有缺点:硬化时间长而发生流淌,因此涂敷后不能移动,或者边缘撕裂成多块,使用效果非常差。
先涂膜第一剂组分再喷洒第三剂组分的使用方法,由于仅面膜表面迅速硬化,难以硬化至内部,故存在取下面膜时仅表面脱落的问题,使用效果非常差,还存在为了使第三剂浸入至面膜内部,需要很长时间的问题,因此不可能将其商业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溶液中的海藻酸盐的浓度为0.01wt%-45.00wt%,二价阳离子盐的浓度为0.01wt%-90.00wt%。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溶液中的海藻酸盐和二价阳离子盐含量如果超出此范围,海藻酸凝胶形成得非常弱或混合性非常差,难以发挥作为面膜的预期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剂组分包含0.01wt%-50.00wt%的海藻酸盐;
和/或,第二剂组分包含0.01wt%-10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
和/或,第三剂组分包含0.01wt%-3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海藻酸盐以0.01wt%-50.00wt%的混合量在面膜的第一剂组分中,如果海藻酸盐含量低于0.01wt%时,无法与二价阳离子交联形成所需的海藻酸凝胶,或海藻酸凝胶形成得非常弱,不能发挥所需的效果;如果海藻酸盐含量超过50.00wt%时,形成的海藻酸凝胶黏度过高,难以使用。
第二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含量为0.01wt%-100.00wt%,如果含量低于0.01wt%时,无法形成所需的海藻酸凝胶,或海藻酸凝胶形成得非常弱。
第三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的混合量为0.01wt%-30.00wt%,如果二价阳离子盐的含量低于0.01wt%时,无法使面膜表面立即硬化形成所需的海藻酸凝胶或海藻酸凝胶形成得非常弱,无法发挥所需的效果;如果二价阳离子盐的含量超过30.00wt%时,难以溶解为水溶液,从而难以喷洒为雾状液滴,也就难以使面膜表面立即硬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海藻酸盐选自海藻酸钠、海藻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分别选择钙盐、镁盐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海藻酸凝胶的模拟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试验例1中实施例的面膜与比较例的面膜的流淌性比较照片;
图3为试验例2中实施例的面膜与比较例的面膜的沾染性比较照片;
图4为试验例3中实施例的面膜与比较例的面膜的剥离性比较照片;
图5为试验例4中实施例的面膜与比较例的面膜的吸收度比较照片;
图6为试验例5中实施例的面膜与比较例的面膜的剥离性比较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具体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其包括分隔包装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第一剂组分包含海藻酸盐,第二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第三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当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一起的溶液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且在涂层表面喷洒溶液形态的第三剂组分时,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而不流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是指一般的情况下第一剂组分与第二剂组分混合成溶液涂抹于皮肤后会出现粘手和流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喷洒溶液形态的第三剂组分,喷洒后可即刻实现面膜不粘手,从而保证面膜不流淌。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是指涂层表面(表面厚度0.1mm的部分)在喷洒第三剂组分后的非常短的时间(0.1秒)内,海藻酸盐的凝胶化程度(海藻酸盐中的金属盐与二价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的比例)达到90%以上,从而保证面膜不流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不流淌”是指将第一剂与第二剂混合形成的溶液涂抹至面部再用第三剂组分喷洒后,面膜在90°的角度放置的条件下,表面几乎没有变化。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不流淌”是指在喷洒第三剂组分后,面膜以90°的角度放置5分钟的时间内,面膜的边缘基本保持涂覆时的边界形态,没有发生明显的边缘某处向外流动的现象,即面膜边缘相较于涂覆时的流动距离不大于5mm。
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材料组合物是指可以形成的面膜的材料组合,通常是指可以直接售卖的产品,该产品中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是分开隔离包装的,比如采用同一包装袋分别密封包装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该面膜材料组合物在使用前,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不会发生混合,也就不会交联硬化成凝胶。
海藻酸(alginic acid)作为约占褐藻类干燥体的30wt%-60wt%的天然产物,为水溶性的线性聚糖醛酸(polyuronic acid)。海藻酸是D-甘露糖醛酸和L-古罗糖醛酸的多糖嵌段共聚物,市售中的海藻酸是聚糖醛酸的金属盐,就海藻酸盐而言,每单位糖醛酸具有羧基,并且在水溶液中解离成阴离子。如图1所示,溶于水的海藻酸盐形成蛋盒(egg box)结构,并与二价以上的阳离子(比如Ca2+)发生离子交联来形成海藻酸凝胶,具体是以海藻酸在古罗糖醛酸嵌段上,将二价以上的阳离子囊括于蛋黄位置的方式形成类似草绳拴鸡蛋形状。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将包含海藻酸盐的第一剂组分和包含二价阳离子盐的第二剂组分混合时,可形成海藻酸凝胶。对于使用海藻酸盐与二价阳离子盐离子交联以形成凝胶的事实,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公知常识。所形成的凝胶还可用作食品,且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具有不溶于水的特性,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具有透明的性质,故适用于面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是指溶解时释放出二价阳离子的盐,是指二价阳离子和二价阴离子结合形成的盐,其中,作为二价阳离子可选择钙、镁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来混合,与二价阳离子结合的阴离子只要可以与钙、镁结合形成盐,可以为任何阴离子。
第一剂组分包含0.01wt%-50.00wt%的海藻酸盐,余量通常为溶剂,海藻酸盐选自海藻酸钠、海藻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来投入溶剂形成第一剂组分。当然第一剂组分除了含有一定量的海藻酸盐,还可以含有溶剂以外适用于皮肤的任何物质。
第二剂组分包含0.01wt%-10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含有部分二价阳离子盐,余量为溶剂,或者全部为二价阳离子盐,二价阳离子盐选择钙盐、镁盐中的至少一种来投入溶剂形成第二剂组分。
第三剂组分包含0.01wt%-3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余量通常为溶剂,二价阳离子盐选择钙盐、镁盐中的至少一种来投入形成第三剂组分。当然第一剂组分除了含有一定量的海藻酸盐,还可以含有溶剂以外适用于皮肤的任何物质。
含有海藻酸盐的第一剂组分和含有二价阳离子盐的第二剂组分的混合比例没有特别限定,当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时,混合物中的海藻酸盐的浓度为0.01wt%-45.00wt%,二价阳离子盐的浓度为0.01wt%-90.00wt%。
为了使面膜材料组合物可以直接使用,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通常均为水溶液,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可以直接混合成溶液,第二剂组分可以直接喷洒使用,无需配制,使用方便。第二剂组分还可以包含增稠剂和保湿剂,以便于在皮肤表面形成涂层,并保湿,第三剂组分则不包含增稠剂和保湿剂,第三剂组分能够喷洒成液滴,使面膜表面快速硬化。将上述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以分隔包装的方式形成产品直接售卖,使用者只需将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全部进行混合、涂抹于皮肤,再喷洒第三剂组分,就能够在皮肤上形成本申请的面膜,使用方便,无需另外配制。示例性地,商品化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包括分隔包装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第一剂组分是包含0.1wt%-10wt%海藻酸盐和水配制而成的水溶液,第二剂组分是包含0.1wt%-10wt%二价阳离子盐和水配制而成的水溶液,第三剂组分是包含0.1wt%-10wt%二价阳离子盐和水配制而成的水溶液。
当然,面膜材料组合物中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之一或全部还可以不配制为水溶液,具体组分也可以相应调整,比如可以将第二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以本身以粉末形态存在,在使用时,直接加入为水溶液的第一剂组分中形成混合溶液;甚至还可以将第三剂组分中的二价阳离子盐以本身以粉末形态存在,使用前,先配制成水溶液,再喷洒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面膜,其主要是上述的面膜材料组合物混合而成,面膜一侧表面的二价阳离子浓度高于其他位置的二价阳离子浓度。
本申请实施例请求保护的面膜是指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敷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以雾状液滴的形式喷洒第三剂组分后形成的面膜。通过实施本申请的技术,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涂覆的涂层表面喷洒第三剂组分时,面膜表面立即硬化,从而即使使用者在涂敷后立即移动,面膜也不会流淌,面膜内部则会缓慢硬化,从而可以将有效成分缓慢地提供至皮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的使用方法,面膜材料组合物是指上述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具体包括分隔包装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第一剂组分包含海藻酸盐,第二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第三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第一剂组分包含0.01wt%-50.00wt%的海藻酸盐;第二剂组分包含0.01wt%-10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第三剂组分包含0.01wt%-3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溶液中的海藻酸盐的浓度为0.01wt%-45.00wt%,二价阳离子盐的浓度为0.01wt%-90.00wt%。
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在一起形成溶液;
将溶液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且在涂层表面喷洒溶液形态的第三剂组分,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并成为不流淌的面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的混合比例,从而可以自由调节面膜内部的硬化时间,并且通过调节第三剂组分的浓度,可以调节面膜表面的硬化时间。
而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使用的面膜、将第三剂组分喷洒在第一剂组分上的面膜不包括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中。
仅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的方法为现有软膜面膜的代表性例子,即其具有现有软膜面膜所具有的如下所有缺点:硬化时间长而发生流淌,因此涂敷后不能移动,或者边缘撕裂成多块。
仅将第三剂组分喷涂到第一剂组分的方法,由于仅表面迅速硬化,难以硬化至内部,故存在取下面膜时仅表面脱落的问题,还存在为了使第三剂组分浸入至内部,需要很长时间的问题,因此不可能将其商业化。
综上,仅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或将第三剂组分喷洒在第一剂组分上而形成的面膜效果非常差,尤其是将面膜涂敷于皮肤时,边缘难免会被薄涂,因此面膜在使用后剥离时,薄的部分会被撕裂成多块的缺点。但当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形成面膜(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并涂敷于皮肤之后喷洒第三剂组分)时,会产生显著的商品性。在实施本申请的使用方法时,在喷洒第三剂组分的同时,面膜表面硬化成凝胶,从而在面膜表面形成较硬的薄膜,面膜在剥离时可以干净地去除,因此本申请的面膜可以薄涂。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面膜材料组合物
1、第一剂组分的制备
对用于形成面膜的含有海藻酸盐的第一剂组分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按照表1所示的不同第一剂组分的原料配比,将各原料:作为分散剂的纯净水、海藻酸盐(选自于海藻酸钠、海藻酸钾)、作为保湿剂的丁二醇、作为防腐剂的己二醇以及作为染料的蓝1一起称量混合后,加热至80℃,搅拌10分钟,使其均质化后,冷却至30℃,依次得到第一剂a-d,密封保存。
表1不同第一剂组分的原料配比
原料 第一剂a 第一剂b 第一剂c 第一剂d
水/wt% 至100 至100 至100 至100
海藻酸钠/wt% 0.10 5.00 5.00 30.00
海藻酸钾/wt% - - 5.00
丁二醇/wt% 5.00 5.00 5.00 5.00
1,2-己二醇/wt% 2.00 2.00 2.00 2.00
蓝1/wt% 0.01 0.01 0.01 0.01
2、第二剂组分的制备
对用于形成面膜的含有二价阳离子的第二剂组分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按照表2所示的不同第二剂组分的原料配比,将各原料:作为分散剂的纯净水、用于增稠的黄原胶、作为保湿剂的丁二醇、作为防腐剂的己二醇,以及二价阳离子盐(选自于氯化钙、氯化镁)一起称量混合后,加热至80℃,搅拌10分钟,使其均质化后,冷却至30℃,依次得到第二剂a-e(第二剂组分以100wt%二价阳离子盐使用也是可以的),密封保存。
表2不同第二剂组分的原料配比
原料 第二剂a 第二剂b 第二剂c 第二剂d 第二剂e
水/wt% 至100 至100 至100 至100 -
黄原胶/wt% 1.00 1.00 1.00 1.00 -
丁二醇/wt% 5.00 5.00 5.00 5.00 -
1,2-己二醇/wt% 2.00 2.00 2.00 2.00 -
氯化钙/wt% 0.10 5.00 - 5.00 100.00
氯化镁/wt% - - 5.00 5.00 -
3、第三剂组分的制备
对用于形成面膜的含有二价阳离子的第三剂组分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按照表3所示的不同第三剂组分的原料配比,将各原料:作为分散剂的纯净水、作为防腐剂的己二醇,以及二价阳离子盐(选自于氯化钙、氯化镁)全部一起称量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使其均质化后,依次得到第三剂a-e,密封保存。
表3不同第三剂组分的原料配比
原料 第三剂a 第三剂b 第三剂c 第三剂d 第三剂e
水/wt% 至100 至100 至100 至100 至100
1,2-己二醇/wt% 2.00 2.00 2.00 2.00 2.00
氯化钙/wt% 0.10 5.00 - 5.00 30.00
氯化镁/wt% - - 5.00 5.00 -
二、关于面膜的试验
试验例1:流淌性试验
作为代表普通软膜面膜的比较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后涂抹于皮肤形成的面膜;作为代表本申请的实施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喷洒第三剂b形成的面膜。然后,使比较例和实施例的面膜以90°的角度放置5分钟后,由此比较面膜的流淌程度,并拍照得到图2的照片。
从图2所示的面膜流淌程度结果可以确认:实施例的面膜(左图)表面立即硬化,且没有流淌;对比例的面膜(右图)发生了流淌。
试验例2:沾染性试验
作为代表普通软膜面膜的比较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后涂抹于皮肤形成的面膜;作为代表本申请的实施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喷洒第三剂b形成的面膜。然后,立即用纸巾按压面膜,由此比较面膜的沾染程度,并拍照得到图3的照片。
从图3所示的面膜沾染程度结果可以确认:实施例的面膜(左图)表面立即硬化,可以马上避免沾染问题;对比例的面膜(右图)存在明显的沾染问题。
试验例3:边缘撕裂试验
作为代表普通软膜面膜的比较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后涂抹于皮肤形成的面膜;作为代表本申请的实施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喷洒第三剂b形成的面膜。然后,经过15分钟后,将比较例和实施例的面膜从皮肤剥离以比较边缘撕裂程度,并拍照得到图4的照片。
从图4所示的面膜沾染程度结果可以确认:实施例的面膜(左图)剥离时边缘可以干净地脱落;而对比例的面膜(右图)剥离时边缘被撕裂成很多块。由此可以得出: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可以比普通软膜面膜涂得更薄。
试验例4:有效成分的皮肤传递试验
作为代表普通软膜面膜的比较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后涂抹于皮肤形成的面膜;作为代表本申请的实施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喷洒第三剂b形成的面膜。然后,经过10分钟后,将比较例和实施例的面膜从皮肤剥离同时比较面膜中的蓝1在皮肤着色程度,并拍照得到图5的照片。
从图5所示的面膜沾染程度结果可以确认:在剥离掉比较例和实施例的面膜后,观察到的二者的着色程度相近。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表面立即硬化时,面膜的内部并没有立即硬化,而是缓慢硬化,而普通软膜面膜的表面和内部都是缓慢硬化,二者从面膜内部传递至皮肤的有效成分几乎是相同的。
试验例5:第二剂组分的使用效果
为了确认在仅使用第一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不使用第二剂组分所形成的面膜与本发明实施例的面膜效果之间的差异,将第一剂b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喷洒第三剂形成的面膜作为比较例,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喷洒第三剂b形成的面膜作为实施例。然后,经过10分钟后,剥离比较例和实施例的面膜,并拍照得到图6的照片。
从图6所示的剥离程度结果可以确认: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表面立即硬化,内部缓慢硬化,可以干净地剥离去除;对比例的面膜仅表面硬化,内部并没有硬化。由此可以得知对比例的面膜没有商品价值,该试验还可作为第三剂组分仅能够使面膜表面硬化的证据。
试验例6:使用效果的比较
为了比较普通软膜面膜与本申请面膜的品质,以30名20-40岁的女性为对象,让她们分别使用普通软膜面膜与本申请的面膜后进行评价,求出平均值。其中,作为代表普通软膜面膜的比较例,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后涂抹于面部形成的面膜;作为代表本申请的实施例,其是将第一剂b和第二剂b混合形成溶液并涂抹于面部肤形成涂层之后,在涂层表面喷洒第三剂b形成的面膜。
表4不同面膜的使用效果
评价项目 比较例 实施例
流淌性 0.2 5.0
沾染性 0.3 4.9
剥离的便利性 3.5 4.8
保湿感 4.5 4.6
整体使用感 1.5 4.7
评分标准:5(非常好)、4(好)、3(中等)、2(差)、1(非常差)。
由表4所示的结果可知,本申请的实施例(即本申请的面膜组合物形成的面膜)在流淌性、沾染性及剥离的便利性等方面明显优于比较例的普通软膜面膜,且整体使用感也更加优异。
但是,在保湿感方面,实施例与比较例相似,由此可见面膜表面立即硬化在使用效果方面仅有优点而没有缺点。
另外,按照试验例6相同的使用方法,采用第一剂a-d中的任意一种、第二剂a-e任意一种和第三剂a-e任意一种搭配而成的面膜组合物,形成面膜的使用感均较佳,与上述实施例的使用效果相当。
综合上述所有实验可知,当将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混合并涂抹于皮肤之后在其表面喷洒第三剂组分时,表面会立即硬化而不流淌,故可以自由移动;由于能够将边缘剥离干净,故可以薄涂;并且内部缓慢硬化,从而可以将有效成分传递至皮肤,由此,相比于仅使用第一剂组分和第二剂组分的面膜、仅使用第一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的面膜或者普通的面膜具有显著提高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面膜材料组合物在涂抹后,面膜表面立即硬化而不会流淌,故使用者可以自由移动;并且面膜内部缓慢硬化,有利于将面膜中的有效成分传递至皮肤;硬化后的面膜容易剥离干净,故适合薄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隔包装的第一剂组分、第二剂组分和第三剂组分,所述第一剂组分包含海藻酸盐,所述第二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所述第三剂组分包含二价阳离子盐;
当将所述第一剂组分和所述第二剂组分一起形成的溶液涂抹于皮肤形成涂层,且在所述涂层表面喷洒溶液形态的所述第三剂组分时,所述涂层表面立即硬化为凝胶而不流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剂组分包含0.01wt%-50.00wt%的海藻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剂组分包含0.01wt%-10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剂组分包含0.01wt%-30.00wt%的二价阳离子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剂组分和所述第二剂组分混合形成的溶液中,海藻酸盐的浓度为0.01wt%-45.00wt%,二价阳离子盐的浓度为0.01wt%-90.0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盐选自海藻酸钠、海藻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第二剂组分和所述第三剂组分中的所述二价阳离子盐分别选择钙盐、镁盐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面膜,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由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膜材料组合物混合而成,所述面膜一侧表面的二价阳离子浓度高于其他部分的二价阳离子浓度。
CN202211205166.8A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Pending CN1154297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5042.0A CN115554191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CN202211205166.8A CN115429714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5166.8A CN115429714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5042.0A Division CN115554191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9714A true CN115429714A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04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5166.8A Pending CN115429714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CN202211395042.0A Pending CN115554191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5042.0A Pending CN115554191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42971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4063A (zh) * 2011-05-11 2012-11-14 博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海藻酸盐膜层的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600113A (zh) * 2014-06-24 2016-01-01 萬能學校財團法人萬能科技大學 三劑型面膜
KR20160055418A (ko) * 2014-11-10 2016-05-18 (주) 네이처인트로 피부 맞춤형 즉석겔을 형성하는 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8210357A (zh) * 2016-12-16 2018-06-29 广州市索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效保水喷雾面膜
CN110446488A (zh) * 2017-03-17 2019-11-12 株式会社资生堂 二剂式化妆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4063A (zh) * 2011-05-11 2012-11-14 博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海藻酸盐膜层的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600113A (zh) * 2014-06-24 2016-01-01 萬能學校財團法人萬能科技大學 三劑型面膜
KR20160055418A (ko) * 2014-11-10 2016-05-18 (주) 네이처인트로 피부 맞춤형 즉석겔을 형성하는 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8210357A (zh) * 2016-12-16 2018-06-29 广州市索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效保水喷雾面膜
CN110446488A (zh) * 2017-03-17 2019-11-12 株式会社资生堂 二剂式化妆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4191A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82714B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cream bleach product
KR100200447B1 (ko) 건선의 치료를 위한 조성물
JPH11513404A (ja) 速乾性の皮膜形成ヨウ素レリース溶液
CA1058050A (en) Process of suspending soluble alignates and compositions so produced
WO1995008980A1 (fr) Produit cosmetique auto-bronzant
KR101885086B1 (ko) 유효성분의 증발을 억제하여 유효성분의 피부흡수를 증진시키는 호일 하이드로겔 마스크팩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0536810A (ja) 水及び有効成分含有ゲル
KR20160096890A (ko) 젤 형태의 모델링 마스크 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5429714A (zh) 一种面膜材料组合物及面膜
CN113018216A (zh) 一种水养冰润软膜粉及其制备方法
JP2878130B2 (ja) 消毒剤組成物
US20020071861A1 (en) System for dermal or transdermal application containing an iota-carrageenan and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JPH032124A (ja) 外用液剤
KR20180054289A (ko) 마스크 팩 코팅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스크 팩
JPH066533B2 (ja) 含水ゲル貼付剤の基剤
TW201438758A (zh) 製造牙膏組成物之方法
CN113350224A (zh) 一种化妆品用仿真鱼子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US2320098A (en) Cosmetic coloring composition
JPH07173032A (ja) パック化粧料
JPS63313709A (ja) 皮膚被覆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S63201109A (ja) ピ−ルオフ型パツク化粧料
JP2926363B2 (ja) ゲル状エナメルリムーバー
JPH06179614A (ja) パック化粧料
JPS6019883B2 (ja) 皮膜型パック剤
EP3355993B1 (en) Oral care compos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6

Address after: Floor 1-3, Building 1, No. 660 Xingro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15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Ruyan Cosme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Room 102, building a, building 3, 333 Guiping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New life cosmetics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