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7427A - 建筑机械 - Google Patents

建筑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7427A
CN115387427A CN202210561841.4A CN202210561841A CN115387427A CN 115387427 A CN115387427 A CN 115387427A CN 202210561841 A CN202210561841 A CN 202210561841A CN 115387427 A CN115387427 A CN 115387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center frame
hydraulic hose
guide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18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田孝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Holding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87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74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02F9/2275Hos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nd protection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6Endless track vehicles with tracks without ground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084Endless-track units or carriages mounted separably, adjustably or extensibly on vehicles, e.g. portable track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2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driving sprockets
    • B62D55/125Final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 E02F3/325Backhoes of the miniature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96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for alternate or simultaneous use of different digging elements
    • E02F3/961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for alternate or simultaneous use of different digging elements with several digging elements or tools mounted on one machin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2Travelling-gear, e.g. associated with slewing ge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2Travelling-gear, e.g. associated with slewing gears
    • E02F9/024Travelling-gear, e.g. associated with slewing gears with laterally or vertically adjustable wheels or tra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08Improving mounting or assembling, e.g. frame elements, disposition of all the components on the super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10Supports for movable superstructures mounted on travelling or walking gears or on other superstructures
    • E02F9/12Slewing or traversing gears
    • E02F9/121Turntables, i.e. structure rotatable about 36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02F9/2271Actuator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nd protection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2Exca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机械。针对从下部行驶体中的中央框架侧延伸并与左右行驶部的行驶马达连接的液压软管,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限制液压软管的移动范围,从而抑制液压软管的破损。对上部装置进行支承的下部行驶体(20B)具有:中央框架(5),对上部装置进行支承;侧框架(70),设置于中央框架的左右两侧,对行驶马达(71)进行支承,并且构成履带式的行驶部(6);以及多个液压软管(90),一端侧与设置于中央框架的旋转接头(56)连接,并且另一端侧与行驶马达连接,中央框架包含:后壁部(53),具有供液压软管贯通的引导孔(53a);以及软管引导件(110),通过位于比引导孔靠下方的位置,且位于液压软管的上侧,而限制液压软管向上方的移动。

Description

建筑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其在下部行驶体的、设置于中央框架的左右两侧的各行驶部具有接受从中央框架侧延伸的液压软管的连接的行驶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作为挖掘作业机等的建筑机械,存在在下部行驶体的、设置于中央框架的左右两侧的各行驶部具有接受从对上部回转体进行支承的中央框架侧延伸的液压软管的连接的行驶马达的建筑机械。行驶马达设置于在中央框架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履带式的行驶部中的后端部,针对各行驶马达连接从设置于中央框架的旋转接头向后方延伸的多个液压软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具备能够变更左右履带式行驶部的左右间隔的可变脚的反铲挖掘机中,为了紧凑地配置与行驶马达连接的液压软管,而使从旋转接头向后方延伸的液压软管与从行驶马达向前方呈突出状设置的液压配管连接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液压软管配置为在从中央框架向后侧延伸的部分朝向左右外侧屈曲。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作为左右履带式行驶部而具备可变脚结构的迷你挖掘机中,在中央框架的后侧,针对与左右各行驶马达连接的左右液压软管组,分别设置了使液压软管组穿过框状的部分来约束液压软管的约束部件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液压软管穿过在以包围旋转接头的方式设置的筒状的部分贯通形成的孔部并向后侧延伸。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47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02009号公报
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在将上述的结构例如应用于具备可变脚结构的装置的情况下,伴随着左右行驶部的左右间隔的扩大、缩小(行驶部的扩缩),容易产生左右各液压软管组中的任意的液压软管相对于其他的液压软管以鼓起的方式突出的状态。突出的液压软管由于与中央框架的边缘部反复接触或与地上的障碍物接触,而容易破损。
关于这一点,根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由于左右液压软管组成为分别被约束部件约束的状态,因此被认为能够抑制液压软管伴随着行驶部的扩缩而产生的突出。然而,利用在包围旋转接头的筒状部分形成的孔部与设置于其后方的约束部件而对液压软管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高度成为相同程度。因此,液压软管的中间部容易伴随着行驶部的扩缩而以向上下中的任一方鼓起的方式突出。例如,伴随着行驶部的左右间隔的缩小而以向上侧鼓起的方式突出的液压软管,由于与在中央框架的上方设置的上部回转体的底面部接触,而容易破损。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左右约束部件设置为伴随着行驶部的扩缩而与行驶部一体地左右移动。因此,用于限制液压软管的移动的构造变得复杂,另外,存在砂土等啮入可动部而妨碍行驶部顺畅的动作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从下部行驶体中的中央框架侧延伸并与左右行驶部的行驶马达连接的液压软管,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限制液压软管的移动范围,从而能够抑制液压软管的破损的建筑机械。
本发明所涉及的建筑机械具备上部装置、以及对上述上部装置进行支承的下部行驶体,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行驶体具有:中央框架,对上述上部装置进行支承;侧框架,设置于上述中央框架的左右两侧,对行驶马达进行支承,并且经由多个旋转体接受履带的卷绕而构成履带式的行驶部;以及多个液压软管,一端侧与设置于上述中央框架的旋转接头连接,并且另一端侧与上述行驶马达连接,上述中央框架包含:壁部,具有供上述液压软管贯通的开口部;以及软管引导件,通过位于比上述开口部靠下方的位置,且位于上述液压软管的上侧,而限制上述液压软管向上方的移动。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建筑机械在上述建筑机械的基础上,上述软管引导件设置于上述中央框架中的上述液压软管的延伸侧的端部。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建筑机械在上述建筑机械的基础上,上述中央框架具有形成上述液压软管的配设空间的左右侧壁部,上述软管引导件架设于上述左右侧壁部之间。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建筑机械在上述建筑机械的基础上,上述中央框架具有引导板部,该引导板部相对于上述软管引导件设置于上述旋转接头侧,通过位于上述液压软管的上侧,而限制上述液压软管向上方的移动。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建筑机械在上述建筑机械的基础上,左右的上述行驶部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上述中央框架移动以变更彼此之间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针对从下部行驶体中的中央框架侧延伸并与左右行驶部的行驶马达连接的液压软管,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限制液压软管的移动范围,从而能够抑制液压软管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掘作业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后方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后部的左右中央位置处的左侧面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后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使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左右行驶部之间的间隔缩窄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软管引导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后方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后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局部放大后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行驶体的后部的左右中央位置处的左侧面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件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挖掘作业机(建筑机械);5…中央框架;6…行驶部;20A…上部回转体(上部装置);20B…下部行驶体;41…上表面部;42…侧壁部;53…后壁部(壁部);53a…引导孔(开口部);55…后侧空间部;56…旋转接头;70…侧框架;71…行驶马达;72…履带;75…从动轮;76…转动轮;88…驱动轮;90…液压软管;90A…液压软管组;100…液压缸;110…软管引导件;200…引导部件;210…软管引导部;220…引导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在对下部行驶体中的设置于中央框架的左右两侧的各行驶部的行驶马达连接从中央框架侧延伸的液压软管而成的结构中,通过设置限制液压软管的移动的结构,而抑制液压软管的不必要的动作的结构。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以作为回转作业车的挖掘作业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建筑机械不局限于挖掘作业机,例如,也能够广泛地应用于推土机、紧凑型履带装载机、滑移装载机等其他建筑机械。
[第1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使用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掘作业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挖掘作业机1是相对小型的所谓的迷你挖掘机,具备能够自行的行驶车体、安装于行驶车体的作为作业部的挖掘装置3以及排土装置4。
挖掘作业机1具有:形成行驶车体中的构成基台部的行驶框架的中央框架5、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一对履带式的行驶部6、6、以及设置在中央框架5上的回转台7。回转台7构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状,并设置为通过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回转支承部5a而能够绕上下方向的轴线向左右任意方向回转。
在回转台7上设置有用于对行驶部6、6、挖掘装置3以及排土装置4进行驾驶操作的驾驶部8。在驾驶部8的地板部8a上的后部,设置有作为座椅架的驾驶席支承台9,在驾驶席支承台9上设置有驾驶席10。
在驾驶部8的地板部8a上的前部,设置有由就坐于驾驶席10的操作人员操作的操作部11。在操作部11设置有用于对挖掘作业机1的行驶进行操作的行驶杆、变速踏板等行驶操作部、用于对挖掘装置3、排土装置4进行操作的作业操作杆等作业操作部、以及对作业机的操作进行锁定的锁定杆等各种操作件。
驾驶席支承台9兼作发动机罩,在驾驶席支承台9的内部设置有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2。另外,在驾驶席支承台9的内部设置有对发动机12的燃料进行收容的燃料箱、对供给至挖掘作业机1所具备的各种液压缸等的工作油进行收容的工作油箱等。
挖掘装置3是设置于挖掘作业机1的前侧的前作业装置。挖掘装置3经由托架16使基端部支承于在回转台7的前端的左右中央部设置的支承托架15。挖掘装置3具有构成其基端部的动臂17、与动臂17的末端侧连结的斗杆18以及安装于斗杆18的末端部的铲斗19。
另外,挖掘装置3具有使动臂17转动动作的动臂缸21、使斗杆18转动动作的斗杆缸22以及使铲斗19转动动作的铲斗缸23。这些缸均构成为液压缸。
排土装置4安装于中央框架5的前侧。排土装置4具有:包含在左右行驶部6、6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臂31的支承框架30、设置于支承框架30的末端侧的作为排土板的刮板32、以及经由支承框架30使刮板32升降的刮板缸33。
如图2所示,构成支承框架30的左右臂31使后端部以左右方向为转动轴方向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在中央框架5的前表面部的左右两端设置的臂支承托架34。左右臂的前端部分别固定于刮板32的背面侧的左右中间部的左右两侧。这样在前侧支承刮板32的支承框架30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中央框架5进行升降转动。
刮板缸33是液压缸,具有缸筒33a、以及在一端侧具有活塞且以经由活塞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缸筒33a内的缸杆33b。刮板缸33在左右臂31之间,在俯视观察时以将伸缩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并且将缸筒33a侧(底部侧)作为前侧、将缸杆33b侧(杆侧)作为后侧的朝向被设置。
刮板缸33以前后架设于中央框架5与刮板32之间的状态被设置。具体而言,刮板缸33使杆侧的端部以左右方向为转动轴方向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在中央框架5的前端部的左右中央部设置的主体侧支承托架36。另外,刮板缸33使底部侧的端部以左右方向为转动轴方向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在刮板32的背面侧的左右中央部设置的刮板侧支承托架37。
缸筒33a内被活塞划分成作为底部侧的空间的底部侧室、以及作为杆侧的空间的杆侧室。刮板缸33的底部侧室以及杆侧室分别与用于进行从设置在行驶车体侧(本机侧)的工作油箱供给的压力油的供排的液压软管38a、38b的一端侧连通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中,刮板缸33通过压力油对底部侧室以及杆侧室每一个的供排而进行伸缩。通过刮板缸33的伸缩,刮板32经由支承框架30进行升降转动。此外,在缸筒33a的上侧安装有从上侧覆盖刮板缸33的缸罩39。
在具备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挖掘作业机1中,通过就坐于驾驶席10的操作人员对行驶杆、作业操作杆等进行适当的操作,由此进行所希望的动作、作业。具体而言,例如,通过行驶杆的操作,使挖掘作业机1进行前后直行行驶、左右转弯行驶。另外,通过作业操作杆的操作,进行挖掘装置3的挖掘作业,或者排土装置4的排土作业、整地作业。
作为回转作业机的挖掘作业机1,作为回转结构,而具备作为上部装置的上部回转体20A、以及将上部回转体20A支承为能够回转的下部行驶体20B。上部回转体20A搭载在下部行驶体20B上,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0B以沿着上下方向的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回转。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掘作业机1中,上部回转体20A是包含回转台7、设置在回转台7上的驾驶部8、以及设置于回转台7的前侧的挖掘装置3的部分。另外,下部行驶体20B是包含中央框架5、左右行驶部6、6、以及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前侧的排土装置4的部分。
使用图2~图7,对下部行驶体20B的结构进行说明。下部行驶体20B具有对上部回转体20A进行支承的中央框架5、以及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左右两侧的侧框架70。在下部行驶体20B中,中央框架5以及左右侧框架70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
对中央框架5进行说明。中央框架5整体大致构成为箱状,具有水平状的上表面部41、铅垂状的左右侧壁部42以及水平状的底面部43。上表面部41以及左右侧壁部42,由使左右中间部成为上表面部41并且使左右两侧向下侧呈直角状屈曲而形成侧壁部42的一体的板状部件形成。
中央框架5的前下部由以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并在前后呈并列状配置的四棱筒状的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构成。第1前支承筒部44设置于前侧,在第1前支承筒部44的后侧设置有第2前支承筒部45。
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分别由长度以及大小相互相同的方形钢管或者方形钢管状的部件构成,通过熔接等方式使对置的侧面部彼此相互固定。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在使左右两端部与在左右侧壁部42的前下部形成的切口部42a嵌合的状态下通过熔接等方式固定于左右侧壁部42。
通过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而分别形成有在左右方向贯通的四棱筒状的支承孔44a、45a(参照图5)。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的长度与中央框架5的左右宽度大致一致。
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使各自的上表面44b、45b形成共面状并位于比上表面部41低的位置。两支承筒部的上表面44b、45b在上下方向位于上表面部41与底面部43之间的大致中央高度位置。在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与上表面部41之间的左右中央部,夹设有对刮板缸33的后侧进行支承的主体侧支承托架36的后部,主体侧支承托架36从第1前支承筒部44朝向前方突出。由第1前支承筒部44的前表面部44c形成中央框架5的前表面部。
在第2前支承筒部45与上表面部41之间设置有铅垂状的前壁部46。前壁部46是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板状的部分,以在前后方向位于第2前支承筒部45的上表面45b的大致中央部并通过熔接等方式分别固定于第2前支承筒部45的上表面45b以及上表面部41的下侧面的状态被设置。前壁部46设置为在主视观察时封堵由上表面部41、左右侧壁部42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形成的横长矩形状的开口部分整体。
中央框架5的后下部由以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并在前后呈并列状配置的四棱筒状的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构成。第1后支承筒部51设置于前侧,在第1后支承筒部51的后侧设置有第2后支承筒部52。
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构成为与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在前后方向对称。即,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分别由长度以及大小与第1前支承筒部44等大致相同的方形钢管或者方形钢管状的部件构成,通过熔接等方式使对置的侧面部彼此相互固定。
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在使左右两端部与在左右侧壁部42的后下部形成的切口部42b嵌合的状态下通过熔接等方式固定于左右侧壁部42。切口部42b以将下侧作为敞开侧的方式形成为凹状。由此,在左右侧壁部42,形成切口部42b后侧边部的侧壁部42的后缘部的下部,成为从第2后支承筒部52的后表面部52c向后侧突出的突出片部42c。
利用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分别形成在左右方向贯通的四棱筒状的支承孔51a、52a(参照图5)。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的长度与中央框架5的左右宽度大致一致。
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使各自的上表面51b、52b形成共面状并位于比上表面部41低的位置。两支承筒部的上表面51b、52b在上下方向位于上表面部41与底面部43之间的大致中央高度位置。由第2后支承筒部52的后表面部52c形成中央框架5的后表面部。
在第1后支承筒部51与上表面部41之间以与前壁部46在前后方向对置的方式设置有铅垂状的后壁部53。后壁部53是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板状部分,在前后方向位于第1后支承筒部51的上表面51b的前侧的缘部,以通过熔接等方式分别固定于第1后支承筒部51的上表面51b以及上表面部41的下侧面的状态被设置。后壁部53设置为在后视观察时封堵由上表面部41、左右侧壁部42以及第1后支承筒部51形成的横长矩形状的开口部分整体。
在上表面部41的后部,在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的上方的部分,形成有将后侧作为敞开侧的凹部41a。凹部41a具有随着从前侧朝向后侧而使左右宽度逐渐变宽的大致梯形状的形状,以切除上表面部41的大部分后部的方式形成。凹部41a使沿着左右方向的前侧的缘部41b在前后方向位于第1后支承筒部51的上方。
在以上那样的中央框架5的后部结构中,由上表面部41的后部、左右侧壁部42的后部、第1后支承筒部51的上表面51b、第2后支承筒部52的上表面52b、以及后壁部53,形成将后侧作为敞开侧的大致扁平矩形状的后侧空间部55。后侧空间部55是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的上方的空间部分,通过上表面部41的凹部41a使上侧的大部分敞开。
底面部43由以从下侧将构成中央框架5的前部的第1前支承筒部44以及第2前支承筒部45与构成中央框架5的后部的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之间封堵的方式设置的板状部件构成。构成底面部43的板状部件,通过熔接等方式固定于第1前支承筒部44及第2前支承筒部45、和第1后支承筒部51及第2后支承筒部52的各支承筒部的下表面部。
在中央框架5中,由底面部43、第2前支承筒部45、设置在第2前支承筒部45上的前壁部46、第1后支承筒部51、设置在第1后支承筒部51上的后壁部53以及左右侧壁部42,形成使上侧敞开的中央空间部5b。在上表面部41形成有用于使中央空间部5b的上侧敞开的圆形状的开口部41c。开口部41c在俯视观察时与沿着圆周形状的回转支承部5a形成为同心状。
在中央框架5的中央空间部5b,在底面部43上立设有圆筒状的旋转接头56。旋转接头56以相对于上表面部41的开口部41c的俯视形状亦即圆周形状成为同心状的方式配置于底面部43的中央部。旋转接头56具有使上端位于比在上表面部41的上侧设置的回转支承部5a靠上方的位置的高度。
在回转支承部5a设置有回转轴承60,来作为上部回转体20A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0B的回转支承装置。即,上部回转体20A经由回转轴承60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支承于下部行驶体20B。回转轴承60以在上表面部41的开口部41c的圆周形状的中心穿过的上下方向的规定的回转轴为旋转中心线构成为圆环状。
回转轴承60具有相互配置为同心并且设置为经由钢球等多个滚动体进行相对旋转的圆环状的内圈61以及外圈62。内圈61在上表面部41上经由圆环状的支撑板63被螺栓64在多处固定于上表面部41。外圈62被螺栓65在多处固定于上部回转体20A的底面部(省略图示)的规定部位。通过外圈62相对于内圈61的以规定的回转轴为中心的旋转,上部回转体20A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0B进行回转。
挖掘作业机1作为回转支承装置的驱动源而具备回转用马达(未图示)。回转用马达经由齿轮等而与内圈61或者外圈62卡合,而使回转轴承60旋转驱动。上部回转体20A通过回转用马达的驱动力而进行回转动作。回转用马达例如是电动马达、液压马达。
对侧框架70进行说明。侧框架70具有构成其主体部分的侧框架主体部73、以及作为对行驶马达71进行支承的部分的马达支承框架部74。侧框架70是以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的框架结构,在前后方向具有比中央框架5长的尺寸。
侧框架主体部73具有上表面部以及左右侧面部,由这些表面部构成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大致四棱筒状的外形的框架部分。侧框架主体部73在前端部通过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的规定的旋转轴将从动轮75支承为能够旋转。
侧框架主体部73将下侧作为敞开侧,并通过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的规定的旋转轴,将在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设置的多个转动轮76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动轮76在使下部从侧框架主体部73的下缘部向下方突出的状态下支承于侧框架主体部73的左右侧面部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三个转动轮76。
马达支承框架部74作为与侧框架主体部73一体的部分而设置于侧框架主体部73的后侧。马达支承框架部74具有:作为相对于侧框架主体部73的固定部分的安装面部81、设置于安装面部81的后侧并对行驶马达71进行支承的马达支承面部82、设置于马达支承面部82的左右方向内侧的外周罩部83、以及设置于外周罩部83的左右方向内侧的内侧面罩84(参照图6)。此外,在图6中,将右侧的马达支承框架部74的后部以剖切状的截面示出。
安装面部81是以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的铅垂状的矩形板状的部分,通过熔接等方式固定于侧框架主体部73的后端部。安装面部81使左右方向的内侧的部分从侧框架主体部73的左右内侧的侧面部即内侧面部73a向左右内侧突出。
马达支承面部82是以左右方向为板厚方向的铅垂状的板状部分,作为板面形状,具有使后部沿着圆弧状并且使前部随着从后侧朝向前侧而逐渐减小上下方向的尺寸而成的末端略微变窄的形状。马达支承面部82以与安装面部81一同在俯视观察时形成大致T字状的方式相对于安装面部81以固定于左右大致中央部的位置的状态设置。
外周罩部83是在侧面观察时具有沿着马达支承面部82的板面形状的形状的弯曲板状的部分,使上下两处的前缘部与安装面部81连接。利用安装面部81的左右内侧的部分、马达支承面部82和外周罩部83,形成将左右内侧作为敞开侧的空间部85(参照图6)。
内侧面罩84是具有与马达支承面部82大致相同的形状、尺寸的板状部件,设置为以与马达支承面部82对置的方式封堵空间部85的左右内侧。内侧面罩84在外缘部的多处被螺栓86固定于外周罩部83,并被安装为能够装卸。此外,螺栓86贯通内侧面罩84,并且螺合到在外周罩部83的内周部设置的未图示的螺母部。
行驶马达71支承于以上那样的结构的马达支承框架部74。行驶马达71是通过工作油的供排而进行驱动的液压马达,具备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形的马达主体部71a、以及设置于马达主体部71a的中心轴方向的一侧的软管连接部71b(参照图6)。
行驶马达71以将马达主体部71a的中心轴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并且将软管连接部71b作为左右内侧的朝向,并且以贯通马达支承面部82的状态设置。通过螺栓87将设置于马达主体部71a的凸缘部71c在多处固定于马达支承面部82,由此行驶马达71相对于马达支承面部82以固定的状态被设置(参照图6)。
行驶马达71使软管连接部71b位于空间部85内,并且使马达主体部71a的大部分位于马达支承面部82的左右外侧。在行驶马达71的马达主体部71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驱动轮88。驱动轮88设置于马达主体部71a的位于比马达支承面部82靠左右外侧的部分,接受行驶马达71的驱动力而以左右方向为旋转轴方向进行旋转。驱动轮88是链轮,与从动轮75以及多个转动轮76一同接受履带72的卷绕,而对履带72给予驱动力。
如以上那样,侧框架70对行驶马达71进行支承,并且经由作为多个旋转体的从动轮75、多个转动轮76以及驱动轮88接受橡胶制的履带72的卷绕而构成履带式的行驶部6。在左右行驶部6中,驱动轮88通过行驶马达71的驱动力进行旋转驱动,由此行驶部6进行行驶驱动。
行驶马达71与从中央框架5侧向后侧延伸的多个工作油供排用的液压软管90连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行驶马达71与4根液压软管90连接。4根液压软管90是用于使行驶马达71旋转的2根工作油供给用的液压软管(前进用液压软管、后退用液压软管)、从行驶马达71排出的排出用的液压软管(回油用软管)以及先导油用软管。液压软管90例如是在橡胶制、树脂制的软管主体的外侧卷绕钢线而成的结构,具有柔软性。
各液压软管90的一端侧与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旋转接头56连接。各液压软管90的一端侧经由接头部件91而与设置于旋转接头56的周壁部的规定部位的连接口连通连接。
各液压软管90的另一端侧与左右任意的行驶马达71连接。液压软管90的另一端侧经由接头管92而与设置于行驶马达71的软管连接部71b的规定部位的连接口连通连接。软管连接部71b是以形成大致长方体状的突出形状的方式从马达主体部71a突出的部分,在前表面部以及上表面部或下表面部经由接头管92而接受液压软管90的另一端侧的连接。
与左右各行驶马达71连接的合计8根液压软管90配设为,从在中央框架5的中央空间部5b内立设的旋转接头56穿过中央空间部5b内并左右各4根呈束状贯通后壁部53向后侧延伸,朝向相对于中央框架5位于左右外侧的左右行驶马达71从前侧至后侧向左右扩展。
后壁部53具有供液压软管90贯通的开口部即引导孔53a。引导孔53a是使中央空间部5b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部,在后壁部53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形成于两处。引导孔53a是以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在后壁部53的上部,形成于左右方向的中间部的左右两侧。在各引导孔53a贯通有由与各行驶马达71连接的4根液压软管90构成的液压软管组90A。
左右液压软管组90A贯通内侧面罩84而与行驶马达71的软管连接部71b连接。在内侧面罩84的前端部形成有供液压软管组90A贯通的孔部84a。
如以上那样,下部行驶体20B具有使一端侧与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旋转接头56连接,并且使另一端侧与左右任意的行驶马达71连接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根)液压软管90。
这样将旋转接头56与行驶马达71之间连接的各液压软管90,具有位于设置有旋转接头56的中央空间部5b内的部分、位于形成于中央框架5的后部的后侧空间部55内的部分、以及从后侧空间部55向后侧延伸并与行驶马达71连接的后侧延伸部。液压软管90的后侧延伸部包含从后侧空间部55向后侧延伸并向外部露出的部分、以及位于设置有行驶马达71的软管连接部71b的空间部85内的部分。
接受液压软管90的另一端侧的连接的行驶马达71的软管连接部71b,相对于后壁部53的引导孔53a位于下方且左右外侧。因此,从左右引导孔53a向后侧延伸的左右液压软管组90A,配置为在俯视观察时随着从前侧朝向后侧而从左右方向的内侧向外侧逐渐扩展(参照图2)。另外,从左右引导孔53a向后侧延伸的左右液压软管组90A,配置为在后视观察时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从左右方向的内侧向外侧逐渐扩展(参照图3)。
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将前部形成为以在后侧空间部55内从左右内侧朝向外侧的方式配置成倾斜状的倾斜部。另外,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将后部形成为以在后面观察时穿过后表面部52c的左右两上侧的角部的后方并朝向位于左右外侧的行驶马达71的方式配置成弯曲状的弯曲部。此外,这样的左右液压软管组90A的形态为,如后述那样构成为可变脚的左右行驶部6使彼此之间的间隔扩展的状态。
从设置于上部回转体20A并与发动机12机械式地连结的促动器驱动用的泵与先导泵经由控制阀以及变速用的电磁阀而排出的压力油,穿过旋转接头56,并通过液压软管组90A所含的油供给用的液压软管90而供给至左右行驶马达71。由此,左右行驶马达71驱动,从而挖掘作业机1基于左右行驶部6进行前后直行行驶、左右转弯行驶。从行驶马达71排出的油,通过排出用的液压软管90经由旋转接头56返回配置于上部回转体20A的工作油箱。其中,行驶马达71的变速用的电磁阀,由设置于操作部11的1档、2档切换开关等变速操作部操作。
在下部行驶体20B中,左右行驶部6构成为能够变更左右间隔的可变脚。具体而言,构成各行驶部6的左右侧框架70相对于中央框架5以能够在左右方向平行移动的方式被连结支承,并构成为左右行驶部6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间隔通过侧框架7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的变更而变更。
侧框架70被前后2根支承脚94、95以能够相对于中央框架5在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收纳支承。支承脚94、95由方形钢管或者方形钢管状的部件构成,以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通过熔接等方式将左右外侧的端部固定于侧框架主体部73的内侧面部73a,并以能够滑动移动的方式插嵌于构成中央框架5的支承筒部(44、45、51、52)。此外,在各支承脚94、95的相对于内侧面部73a的连接部分的下侧,从内侧面部73a突出地设置有从下侧对支承脚94、95进行支承的支承突片部96(参照图5)。
左右侧框架70所具有的合计4根支承脚94、95交错地插嵌于中央框架5所具有的4根支承筒部(44、45、51、52)。即,左侧的侧框架70的前侧的支承脚94插嵌于第1前支承筒部44,左侧的侧框架70的后侧的支承脚95插嵌于第1后支承筒部51。另外,右侧的侧框架70的前侧的支承脚94插嵌于第2前支承筒部45,右侧的侧框架70的后侧的支承脚95插嵌于第2后支承筒部52。
左右侧框架70之间的间隔通过架设于左右侧框架70之间的可变脚用的液压缸100的伸缩动作而变化。液压缸100具有缸筒101、以及在一端侧具有活塞102(参照图5)且以经由活塞102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缸筒101内的缸杆103。液压缸100在左右侧框架70之间,以将伸缩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并且将缸筒101侧(底部侧)作为右侧,将缸杆103侧(杆侧)作为左侧的朝向被设置。
液压缸100使底部侧的端部经由支承托架104支承于右侧的侧框架70的内侧面部73a,使杆侧的端部经由支承托架105支承于左侧的侧框架70的内侧面部73a。液压缸100在前后方向位于旋转接头56的后方,以通过形成于左右侧壁部42的开口部42d(参照图4)而在回转支承部5a内贯通的状态被设置。
缸筒101内被活塞102划分成作为底部侧空间的底部侧室、以及作为杆侧空间的杆侧室。液压缸100的底部侧室以及杆侧室,分别与用于进行从设置于上部回转体20A的工作油箱供给的压力油的供排的液压软管的一端侧连通连接。在这样的结构中,液压缸100通过压力油相对于底部侧室以及杆侧室每一个的供排而进行伸缩。
另外,在左右各侧框架70与中央框架5之间,设置有限制左右侧框架70的扩开方向的移动的前后2根止动棒106。各止动棒106使左右外侧的一端侧通过螺母等固定部件107而固定于侧框架主体部73的内侧面部73a的上缘部。
各止动棒106贯通侧壁部42并使左右内侧的另一端侧位于中央空间部5b内,在止动棒106的另一端侧的端部,设置有相对于圆棒状的主体部分扩径的扩径状部分即卡止部108。止动棒106通过使卡止部108相对于侧壁部42从内侧卡止,由此在规定的位置限制侧框架70相对于中央框架5的左右向外的移动。
通过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进行左右行驶部6的宽度方向的间隔的扩大、缩小,通过液压缸100的伸缩动作,能够切换使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扩大而打开左右行驶部6的状态、与使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缩窄而关闭左右行驶部6的状态。这样,在挖掘作业机1中,左右行驶部6、6设置为能够以变更彼此之间的间隔的方式相对于中央框架5移动。
左右行驶部6的开闭的切换是根据挖掘作业机1的作业场所等而通过设置于操作部11的可变脚操作杆等操作件而进行。此外,挖掘作业机1以在上部回转体20A的回转动作中使回转台7的后端部收纳于关闭状态的左右行驶部6的宽度内的方式具有后方小回转型的结构。
在具备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挖掘作业机1中,与左右行驶马达71连接的多个液压软管90因作业中或行驶中的机体的振动而振动,或者伴随着左右行驶部6的开闭动作而变形及移动。针对于这样的多个液压软管90的振动或变形及移动,作为用于限制液压软管90的移动范围的结构,挖掘作业机1具备接下来的结构。
即,在挖掘作业机1中,中央框架5包含:后壁部53,其是具有供多个液压软管90贯通的引导孔53a的壁部;以及作为引导部件的软管引导件110,其位于比引导孔53a靠下方的位置,并且位于多个液压软管90的上侧,由此限制液压软管90向上方的移动。
在后壁部53中,相对于分别以横长的长孔形成的左右引导孔53a,4根液压软管90以大致横向排列配置的状态进行贯通(参照图3)。即,引导孔53a的上下方向(短边方向)的尺寸比液压软管90的直径的2倍大小小,4根液压软管90中的位于引导孔53a内的部分以及引导孔53a的前后的附近部分,成为不上下重叠而是在横向并排为大致一列的状态。
软管引导件110是直线棒状的部分,在引导孔53a的后下方的位置,以将长度方向作为左右方向的朝向设置于规定的位置。软管引导件110设置为将具有圆形状的横截面形状的直线圆棒状的部件固定于中央框架5的规定部位。软管引导件110例如具有与液压软管90的外径相同程度的外径尺寸。关于软管引导件110的外径,从抑制液压软管90相对于软管引导件110的钩挂的观点来看,软管引导件110的外径尺寸优选比液压软管90中卷绕于外周侧的钢线的卷绕间距大。
软管引导件110在上下方向位于比形成于后壁部53的上部的引导孔53a靠下方的位置。即,软管引导件110将其上缘的高度位置形成为比引导孔53a的上缘部低的位置。另外,软管引导件110在上下方向位于比后壁部53的上下中央位置靠下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下方向,软管引导件110的上缘的高度位置成为与引导孔53a的下缘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参照图3)。
中央框架5针对软管引导件110的支承结构具有如下的结构。即,中央框架5具有形成液压软管90的配设空间即后侧空间部55的左右侧壁部42,软管引导件110架设于左右侧壁部42之间。
构成软管引导件110的棒状部件通过熔接使左右两端部固定于侧壁部42的内壁面42e。但是,构成软管引导件110的棒状部件相对于侧壁部42的固定构造不被特别地限定,也可以是使用螺栓等固定件的构造。另外,构成软管引导件110的棒状部件不局限于圆棒,也可以是例如具有椭圆形状或者四边形状、六边形状等多边形状的横截面形状的部件。
另外,针对软管引导件110的配置位置,软管引导件110设置于中央框架5中的液压软管90的延伸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框架5中的液压软管90的延伸侧是后侧,软管引导件110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后端部。
具体而言,软管引导件110相对于支承软管引导件110的左右侧壁部42,支承于后缘部的上部位置。即,如图5所示,软管引导件110以支承于从第2后支承筒部52的后表面部52c向后侧突出的突出片部42c的上方位置的状态被设置。
详细而言,侧壁部42的后缘部的上侧成为前高后低的倾斜边部,在由该倾斜边部与形成突出片部42c的铅垂状的边部形成的钝角状的角部附近设置软管引导件110。软管引导件110的支承位置位于第2后支承筒部52的后上侧的角部的上方。这样的软管引导件110的支承位置在前后方向成为比上表面部41的后端缘部靠后方的位置。
相对于如以上那样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后侧空间部55的后缘的上部的软管引导件110,左右液压软管组90A以穿过软管引导件110的下侧的方式被配置。即,左右液压软管组90A经过第2后支承筒部52的后上侧的角部与软管引导件110之间的间隙向中央框架5的后侧延伸。
因此,从在上下方向位于比软管引导件110高的位置的引导孔53a向后侧延伸的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在后侧空间部55内配置为前高后低的倾斜状,穿过软管引导件110的下侧,在软管引导件110的后侧进一步前高后低地倾斜并向左右外侧扩展,而与各行驶马达71连接。这样,多个液压软管90在前后方向,使比后壁部53靠后侧的部分形成前高后低的倾斜状,在软管引导件110的配设部位,使软管引导件110位于多个液压软管90的上侧。
根据具备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挖掘作业机1,针对从下部行驶体20B中的中央框架5侧延伸并与左右行驶部6的行驶马达71连接的液压软管90,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限制液压软管90的移动范围,从而能够抑制液压软管90的破损。
在挖掘作业机1中,中央框架5具备具有供液压软管90贯通的引导孔53a的后壁部53、以及相对于后壁部53位于后下方的软管引导件110。根据这样的结构,液压软管90与软管引导件110接触,由此能够限制液压软管90向比软管引导件110靠上侧的位置移动,因此能够约束液压软管90。由此,针对液压软管90的从后壁部53向后侧延伸的延伸部分,能够防止液压软管90伴随着机体的振动或左右行驶部6的开闭动作而向比引导孔53a靠上方的位置移动。
尤其是由于软管引导件110设置于比引导孔53a低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液压软管90向比引导孔53a靠上方的位置移动。因此,能够抑制例如液压软管90伴随着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的缩小而以向上侧鼓起的方式突出变形而与上部回转体20A的底面部接触而引起液压软管90的破损。
另外,软管引导件110在中央框架5中例如形成直线棒状的部分,不变更左右行驶部6等的结构,便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由此,软管引导件110作为用于限制与行驶马达71连接的液压软管90向上方移动的结构,相对于现有的结构也能够容易地设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掘作业机1针对左右行驶部6具有能够变更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的可变脚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例如,伴随着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的缩小,左右各液压软管组90A中的任意的液压软管90相对于其他液压软管90欲以向上侧鼓起的方式挠曲,但通过具有后壁部53以及软管引导件110,能够限制液压软管90的移动范围。
尤其是由于液压软管90通过第2后支承筒部52与软管引导件110之间的间隙向后方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的缩小而导致的液压软管90向上方或者下方的挠曲。由此,能够使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向机体的中心侧退避。
如图3所示,在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的扩大状态下,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在后面观察时成为从上侧至下侧平缓地扩展的状态。从图3所示的状态起,如图7所示,左右行驶部6缩小间隔时,通过后壁部53以及软管引导件110,能够限制左右液压软管组90A相对于上下的移动范围,从而能够使左右液压软管组90A以向左右内侧突出的方式挠曲而向机体的中心侧退避。
如图7所示,在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的缩小状态下,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在软管引导件110的附近部分以相互向左右中央部汇集的方式挠曲,以形成所谓大致X状形态的方式弯曲。即,左右液压软管组90A从前侧至后侧从左右引导孔53a延伸并逐渐朝向左右中央部侧,在软管引导件110的附近部分相互接近,之后以朝向左右外侧折返的形态朝向行驶马达71侧。
这样,能够限制左右液压软管组90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范围,因此能够抑制液压软管90与上部回转体20A的底面部接触、或与中央框架5的边缘部接触、或与地上的障碍物接触,从而能够防止液压软管90的破损。
另外,软管引导件110设置于中央框架5的后侧的端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扩大伴随着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的缩小等而挠曲的液压软管90所能退避的区域。即,软管引导件110设置于相对于后壁部53分离的位置,由此能够扩大能够对液压软管90的挠曲等带来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范围,从而容易确保允许通过软管引导件110限制向上方的移动的液压软管90的挠曲的空间。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供从后壁部53向后侧延伸的多个液压软管90通过的后侧空间部55的下表面的部分,在前后配置有供左右侧框架70的后侧的支承脚95插嵌支承的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将软管引导件110设置于相对于后壁部53向后方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扩大能够对液压软管90的挠曲等所带来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范围,从而能够有效地扩大能够使液压软管90的挠曲退避的区域。
另外,软管引导件110以横向架设于中央框架5的左右侧壁部42之间的状态被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在左右行驶部6扩大间隔时,通过左右侧壁部42,能够防止液压软管90向中央框架5的外侧伸出。由此,能够保护液压软管9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软管引导件110设置为圆棒状的部分。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接受液压软管90的接触的软管引导件110消除边缘,因此能够抑制液压软管90的受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壁部53中的用于供液压软管90贯通的引导孔53a形成为横长的长孔。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穿过各引导孔53a的多个(4根)液压软管90以横向排列配置,因此能够减小中央框架5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从而能够使机体紧凑。
另外,软管引导件110也可以在固定于左右侧壁部42的两端部具有形成规定形状的固定用部分。具体而言,例如,如图8所示的变形例那样,软管引导件110也可以在左右两端部具有屈曲部111来作为相对于侧壁部42的固定部分。
屈曲部111是相对于软管引导件110中的沿着左右方向横向架设于左右侧壁部42之间的直线状的主体部分110a以与主体部分110a一同形成直角状的方式朝向后侧屈曲的部分。屈曲部111是沿着侧壁部42的内壁面42e的直线状的部分。屈曲部111成为通过熔接而固定于侧壁部42的部分。这样在左右具有屈曲部111的软管引导件110,由将两端部弯折的一体的棒状部件构成。
根据这样在软管引导件110的左右端部具有屈曲部111的结构,能够相对于左右侧壁部42可靠地固定软管引导件110。此外,屈曲部111相对于侧壁部42的固定构造不特别地限定,也可以是使用了螺栓等固定件的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软管引导件110是直线棒状的部分,但软管引导件110的形状不特别地限定。软管引导件110例如也可以是屈曲或者弯曲的棒状的部分、板状的部分等。
[第2实施方式]
使用图9~图1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与第1实施方式的关系中,用于限制液压软管90的移动范围的结构不同。
如图9~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央框架5具有作为软管引导件的软管引导部210与板状的引导板部220。
软管引导部21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软管引导件110相同地,由直线棒状的部件构成。另外,软管引导部210与软管引导件110相同地,位于比后壁部53的引导孔53a靠下方的位置,在中央框架5的后端部,以位于左右侧壁部42之间的状态被设置。
引导板部220相对于软管引导部210设置于作为旋转接头56侧的前侧,通过位于多个液压软管90的上侧,而限制液压软管90向上方的移动。引导板部220由大致矩形状的板状部件构成,在后侧空间部55内,设置为位于左右液压软管组90A的上方。换句话说,左右液压软管组90A穿过引导板部220以及软管引导部210的下侧的空间并向后侧延伸。
引导板部220设置于上表面部41的下侧,整体上形成平坦的面部。引导板部220在左右方向设置于遍布左右侧壁部42之间的整体范围。另外,引导板部220使后缘部接近后壁部53的后侧,而在前后方向设置于遍布后壁部53与软管引导部210之间的大致整体范围。引导板部220的后缘部在前后方向位于比上表面部41的后端缘部靠后方的位置。
形成于上表面部41的后部的凹部41a的整体成为被引导板部220从下侧覆盖的状态。即,引导板部220具有包含上表面部41的凹部41a的形成部位整体的宽度,在俯视观察时,设置为相对于上表面部41从下侧封堵凹部41a整体。
引导板部220设置为前高后低的倾斜状。引导板部220的倾斜成为沿着从引导孔53a向后侧延伸并穿过软管引导部210的下侧的液压软管90的前高后低的倾斜而成的倾斜。换句话说,引导板部220以与引导孔53a和软管引导部210的高度关系对应的倾斜设置为后倾状。引导板部220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在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例如为10°左右。
引导板部220在上下方向设置为在后视观察时覆盖后壁部53的引导孔53a的整体或者大致整体。即,如上述那样,设置为后倾状的引导板部220在上下方向使前侧的缘端位于比引导孔53a的上缘部靠上方的位置,使后侧的缘部位于与引导孔53a的下缘部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此外,引导板部220以使成为上缘部的前侧的缘部位于上表面部41的下方而整体上在与上表面部41之间隔开间隙的状态被设置。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引导板部220与软管引导部210一同构成一体的引导部件200。在引导部件200中,通过熔接将具有圆形状的横截面形状的直线圆棒状部件固定于形成引导板部220的板状部件的后端缘部,由此设置软管引导部210。
软管引导部210例如具有与液压软管90的外径相同程度的外径尺寸。引导板部220的厚度(板厚)小于软管引导部210的直径。引导板部220的厚度例如为软管引导部210的直径的约1/3左右。软管引导部210设置为相对于引导板部220在侧面观察时使上缘端位于将引导板部220的上表面220a向后侧延长而得的延长线上。
软管引导部210以及引导板部220在左右方向具有相互大致相同的长度。软管引导部210以及引导板部22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是与左右侧壁部42之间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引导部件200通过将引导板部220固定于左右侧壁部42而安装于中央框架5。引导板部220在左右两缘部具有屈曲面部222来作为相对于左右侧壁部42的固定部分。
屈曲面部222是在引导板部220中相对于平面状的主体面部221以与主体面部221一同形成直角状的方式朝向下侧屈曲而成的部分。屈曲面部222是沿着侧壁部42的内壁面42e的平面状部分,且是相对于主体面部221窄幅的部分。这样在左右具有屈曲面部222的引导板部220由将两缘部弯折的一体的板状部件构成。在引导板部220中,主体面部221的下表面221a成为供液压软管90配设的配设侧的面,成为在液压软管90向上方挠曲的情况下接受液压软管90的接触的面。
引导板部220以使左右屈曲面部222分别从内壁面42e侧重叠于左右侧壁部42的状态,被从侧壁部42的左右外侧螺合的固定螺栓223固定于侧壁部42。基于固定螺栓223的固定部相对于左右屈曲面部222各设置于前后两处。在各屈曲面部222的前后两处形成有用于供固定螺栓223贯通的孔部222a。另外,在左右侧壁部42各自的与孔部222a对应的位置,在前后两处形成有用于供固定螺栓223贯通的孔部(省略图示)。
固定螺栓223贯通侧壁部42以及屈曲面部222,螺合于位于屈曲面部222内侧的螺母部224。其中,螺母部224既可以是相对于屈曲面部222的内侧面通过熔接等方式固定螺母状部件而设置的部分,也可以是与屈曲面部222分体的部件。
这样,将引导板部220固定于左右侧壁部42,由此一体的引导部件200被安装于中央框架5。其中,软管引导部210作为引导部件200的一部分而与引导板部220一同被设置,成为不直接固定于左右侧壁部42的状态。
在引导板部220在左右具有屈曲面部222的结构中,构成引导板部220的板状部件,将接受构成软管引导部210的棒状部件的熔接的部分设为主体面部221的后缘部以及左右屈曲面部222的后缘部的上部的至少任意的部分。换句话说,构成软管引导部210的棒状部件熔接于引导板部220中的主体面部221的部分和屈曲面部222的部分中的任意的一方或者双方。
根据具备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掘作业机1,能够有效地限制液压软管90的移动范围,从而能够抑制液压软管90的破损。
中央框架5具有软管引导部210以及引导板部220,由此通过软管引导部210以及引导板部220能够限制液压软管90向上侧移动,因此能够约束液压软管90。由此,针对液压软管90的从后壁部53向后侧延伸的延伸部分,能够可靠地抑制液压软管90伴随着机体的振动或左右行驶部6的开闭动作而产生的向上方的挠曲,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液压软管90。
另外,左右液压软管组90A穿过第1后支承筒部51以及第2后支承筒部52与引导板部220以及软管引导部210之间向后方延伸。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左右行驶部6的间隔的缩小导致的液压软管90向上方或者下方的挠曲,从而能够使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向机体的中心侧可靠地退避。
另外,中央框架5具有引导板部220,由此能够通过引导板部220从上侧覆盖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因此能够保护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免受来自外部的土、石或雨水等影响。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1后支承筒部51、第2后支承筒部52、左右侧壁部42、上表面部41以及引导板部220,而形成覆盖后侧空间部55的上下左右的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保护位于后侧空间部55内的液压软管90的部分。
另外,引导板部220与软管引导部210一同构成为一体的引导部件200,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相对于中央框架5的安装、拆卸。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液压软管90的维护等。
另外,引导板部220与软管引导部210一同构成为一体的引导部件200,因此无需在设置软管引导部210时进行熔接等,从而能够容易地设置软管引导部210。
另外,通过设置引导板部220,由此在中央框架5中,能够覆盖左右液压软管组90A的上侧。由此,能够减少左右液压软管组90A向外部露出的部分,因此能够提高挖掘作业机1的外观设计性。
另外,引导板部220以前高后低倾斜的状态被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雨水、清洗机体用的水、砂土等积存在引导板部220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软管引导部210的棒状部件与形成引导板部220的板状部件通过熔接而被相互固定,但在这些部件彼此的固定中也可以使用熔接以外的方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板部220与软管引导部210一同通过一体的引导部件200设置,但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引导板部220以及软管引导部210也可以是相互分体地固定于左右侧壁部42等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框架5中的引导部件200的固定部分是左右侧壁部42,但作为引导部件200的固定部分,也可以使用侧壁部42以外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板部220设置为后倾状,但引导板部220例如也可以设置为水平状、或设置为前倾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板部220设置于上表面部41的下侧,但也可以设置于上表面部41的上侧。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建筑机械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因此,即便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当然也能够根据设计等而进行各种变更。另外,本公开所记载的效果终究为例示,并非限定,另外也可以具有其他效果。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及变形例的结构能够适当地组合。

Claims (5)

1.一种建筑机械,其具备上部装置、以及对所述上部装置进行支承的下部行驶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行驶体具有:
中央框架,对所述上部装置进行支承;
侧框架,设置于所述中央框架的左右两侧,对行驶马达进行支承,并且经由多个旋转体接受履带的卷绕而构成履带式的行驶部;以及
多个液压软管,一端侧与设置于所述中央框架的旋转接头连接,并且另一端侧与所述行驶马达连接,
所述中央框架包含:
壁部,具有供所述液压软管贯通的开口部;以及
软管引导件,通过位于比所述开口部靠下方的位置,且位于所述液压软管的上侧,而限制所述液压软管向上方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引导件设置于所述中央框架中的所述液压软管的延伸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框架具有形成所述液压软管的配设空间的左右侧壁部,所述软管引导件架设于所述左右侧壁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框架具有引导板部,所述引导板部相对于所述软管引导件设置于所述旋转接头侧,通过位于所述液压软管的上侧,而限制所述液压软管向上方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所述行驶部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框架移动以变更彼此之间的间隔。
CN202210561841.4A 2021-05-24 2022-05-23 建筑机械 Pending CN1153874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7235 2021-05-24
JP2021087235A JP2022180239A (ja) 2021-05-24 2021-05-24 建設機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7427A true CN115387427A (zh) 2022-11-25

Family

ID=8158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1841.4A Pending CN115387427A (zh) 2021-05-24 2022-05-23 建筑机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2731A1 (zh)
EP (1) EP4095319A1 (zh)
JP (1) JP2022180239A (zh)
KR (1) KR20220158609A (zh)
CN (1) CN11538742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0552A (ja) * 1995-08-02 1997-04-15 Komatsu Ltd クローラフレームの拡縮装置
JP2002294743A (ja) 2001-03-27 2002-10-09 Kubota Corp 旋回作業機の走行モータへの油圧配管装置
JP2004060195A (ja) * 2002-07-25 2004-02-26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作業機械
JP5041747B2 (ja) * 2006-07-11 2012-10-0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におけるセンターフレーム及びセンター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11074605A (ja) * 2009-09-29 2011-04-14 Kubota Corp 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
JP2013129997A (ja) * 2011-12-21 2013-07-0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油圧ホース配索構造
GB2504135A (en) * 2012-07-20 2014-01-22 Bamford Excavators Ltd Work Machine Chassis
JP2014202009A (ja) 2013-04-08 2014-10-27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ミニショベルの油圧ホース配策構造
JP6032712B2 (ja) * 2013-11-28 2016-11-30 キャタピラー エス エー アール エル 走行装置および作業機械
JP7145657B2 (ja) * 2018-06-22 2022-10-03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80239A (ja) 2022-12-06
US20220372731A1 (en) 2022-11-24
KR20220158609A (ko) 2022-12-01
EP4095319A1 (en) 2022-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6171B2 (ja) 建設機械
JP2004203553A (ja) 自走式作業機械
US20210262193A1 (en) Working vehicle
US8292000B2 (en) Earth moving device for working vehicle
CN115387427A (zh) 建筑机械
JP5356330B2 (ja) 建設機械
JP6224565B2 (ja) 建設機械
JP4908141B2 (ja) 建設機械
US11401687B2 (en) Surface support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a working machine
JP6731383B2 (ja) 作業機械
JP2017214033A (ja) 作業機械
JP7514202B2 (ja) 建設機械
JP2001115488A (ja) 旋回式建設機械
JP4005429B2 (ja) 旋回式建設機械
WO2021192625A1 (ja) 建設機械
JP2002266374A (ja) 建設機械
CN112482459B (zh) 工程机械
JP4648357B2 (ja) 旋回式建設機械
JPH0868075A (ja) 旋回式建設車両
JP2005061061A (ja) 建設機械
JP2004218250A (ja) 建設機械の排土装置
CN113891973A (zh) 建筑机械
JP2008002113A (ja) 建設機械
JP2018145664A (ja) 作業機械
JP2003285651A (ja) ホイール式作業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