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8731A -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8731A
CN115368731A CN202210531846.2A CN202210531846A CN115368731A CN 115368731 A CN115368731 A CN 115368731A CN 202210531846 A CN202210531846 A CN 202210531846A CN 115368731 A CN115368731 A CN 115368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mass
polyphenylene ether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18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山美希
望月信介
稻垣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68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8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G65/48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5/485Polyphen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其目的在于提供流动性、耐热性、面冲击强度优异、并且重复加工性也优异的聚酰胺/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a)聚酰胺、(b)聚苯醚、(c)上述(a)聚酰胺与上述(b)聚苯醚的增容剂、以及(d)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且具有小于500的数均分子量(Mn)的多元醇,相对于(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总量100质量份,(d)多元醇的含量为0.3~5质量份,(a)聚酰胺的末端氨基浓度相对于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为0.3~0.5,(a)聚酰胺形成连续相。

Description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背景技术
聚苯醚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质以及耐热性优异,而且尺寸稳定性也优异,因此被广泛使用,但单独的聚苯醚的成型加工性差。
为了改善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等中提出了混配聚酰胺的技术,目前对该聚合物合金进行了各种改良,要求其作为电气电子部件或汽车部件等的金属代替材料用于各种用途中。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聚酰胺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等优异,因此被用于汽车部件、机械部件、电气/电子部件等许多领域中。其中,特别是在设置于汽车发动机舱内的继电器盒中,以往使用的是聚酰胺6,6,但其具有吸水时的尺寸变化增大的问题。
因此,最近逐渐将它们更换成聚酰胺/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由聚苯醚、聚酰胺、乙烯基芳香族-烯烃嵌段共聚物构成的组合物中的聚苯醚和乙烯基芳香族-烯烃嵌段共聚物的分散径控制在特定值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包含聚苯醚、聚酰胺、具有特定的水中溶解度的水可溶性物质的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5-9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79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312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汽车部件、机械部件、电气/电子部件等的现状是,其形状倾向于复杂化,并且具有小型化、薄壁化的趋势。其中在近年来的以继电器盒、连接器等为代表的SMT对应部件中,形状尤其复杂化、小型化、薄壁化。另外,从资源的可持续性的方面出发,正在谋求对于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的设计。因此,对于材料要求注射成型时的流动性、耐热性、面冲击强度、重复加工性,但专利文献1~3中提出的任一技术均未能充分得到在保持可在薄壁部件中实现优异的成型性的流动性的同时,耐热性以及面冲击强度、重复加工性也优异的材料。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流动性、耐热性、面冲击强度优异、并且重复加工性也优异的聚酰胺/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使用了特定聚酰胺的聚酰胺/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中添加聚酰胺与聚苯醚的增容剂、特定的多元醇,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a)聚酰胺;
(b)聚苯醚;
(c)上述(a)聚酰胺与上述(b)聚苯醚的增容剂;以及
(d)多元醇,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且具有小于500的数均分子量(Mn),
相对于上述(a)聚酰胺和上述(b)聚苯醚的总量100质量份,上述(d)多元醇的含量为0.3~5质量份,
上述(a)聚酰胺的末端氨基浓度相对于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为0.3~0.5,
上述(a)聚酰胺形成连续相。
[2]
如[1]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聚酰胺和上述(b)聚苯醚的总量100质量份,上述(a)聚酰胺的含量为40~90质量份,上述(b)聚苯醚的含量为10~60质量份。
[3]
如[1]或[2]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a)聚酰胺的甲酸相对粘度(VR)为30~40。
[4]
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a)聚酰胺为聚酰胺6,6。
[5]
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d)多元醇为二季戊四醇。
[6]
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作为(e)抗冲击改良材料进一步包含嵌段共聚物和/或该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该嵌段共聚物包含至少1个以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为主体的嵌段、以及至少1个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嵌段。
[7]
一种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包含[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8]
如[7]中所述的成型品,其为汽车用电气/电子用途部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流动性、耐热性、面冲击强度优异、并且即使反复挤出后流动性和面冲击强度也优异的聚酰胺/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树脂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包含(a)聚酰胺、(b)聚苯醚、(c)上述(a)聚酰胺与上述(b)聚苯醚的增容剂、以及(d)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且具有小于500的数均分子量(Mn)的1种或2种以上的多元醇,相对于上述(a)聚酰胺和上述(b)聚苯醚的总量100质量份,上述(d)多元醇的含量为0.3~5质量份,上述(a)聚酰胺的末端氨基浓度相对于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为0.3~0.5,上述(a)聚酰胺形成连续相。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通过采取上述构成,能够成为在制成例如注射成型品时可抑制渗出现象、并且流动性、耐热性以及面冲击强度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即使在反复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表现出保持流动性和面冲击强度的特性。
[(a)聚酰胺]
本实施方式的(a)聚酰胺(以下有时简称为“(a)成分”)只要在聚合物主链的重复单元中具有酰胺键{-NH-C(=O)-}就没有特别限制。
聚酰胺通常通过内酰胺类的开环聚合、二胺与二羧酸的缩聚、ω氨基羧酸的缩聚等而得到,但并不限于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树脂。
作为内酰胺类,具体地说,可以举出ε己内酰胺、庚内酰胺、ω月桂内酰胺等。
作为上述二胺,大致可以举出脂肪族、脂环式和芳香族二胺。作为二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1,11-十一烷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1,13-十三烷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5-甲基九亚甲基二胺、1,9-壬二胺、2-甲基-1,8-辛二胺、乙二胺、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1,8-辛二胺、1,10-癸二胺、1,12-十二烷二胺、3-甲基-1,5-戊二胺、2,2,4-三甲基-1,6-己二胺、2,4,4-三甲基-1,6-己二胺、5-甲基-1,9-壬二胺等脂肪族二胺、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间苯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甲胺、对苯二甲胺等。
作为二羧酸,大致可以举出脂肪族、脂环式和芳香族二羧酸。作为二羧酸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1,13-十三烷二酸、1,3-环己烷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二聚酸等。
另外,作为氨基羧酸,具体地说,可以举出ε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8-氨基辛酸、9-氨基壬酸、11-氨基十一酸、12-氨基十二酸、13-氨基十三酸等。
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内酰胺类、二胺、二羧酸、ω氨基羧酸单独缩聚或制成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后进行缩聚而得到的共聚聚酰胺类均可使用。
另外,也可以适宜地使用通过将这些内酰胺类、二胺、二羧酸、ω氨基羧酸在聚合反应器内聚合至低分子量的低聚物的阶段后利用挤出机等进行高分子量化而成的聚合物。
作为可特别适宜地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a)聚酰胺,可以举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4,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6,6、聚酰胺6/6,12、聚酰胺MXD(间苯二甲胺),6、聚酰胺6,T、聚酰胺9,T、聚酰胺6,I、聚酰胺6/6,T、聚酰胺6/6,I、聚酰胺6,6/6,T、聚酰胺6,6/6,I、聚酰胺6/6,T/6,I、聚酰胺6,6/6,T/6,I、聚酰胺6/12/6,T、聚酰胺6,6/12/6,T、聚酰胺6/12/6,I、聚酰胺6,6/12/6,I等。
这些之中,也可以使用将2种以上的聚酰胺利用挤出机等进行共聚化后的聚酰胺类。其中优选的聚酰胺为选自作为脂肪族聚酰胺的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4,6、聚酰胺11、聚酰胺12;以及作为半芳香族聚酰胺的聚酰胺9,T、聚酰胺6/6,T、聚酰胺6,6/6,T、聚酰胺6,6/6,I、聚酰胺MXD,6中的1种以上,更优选为选自聚酰胺6,6、聚酰胺6、聚酰胺9,T、聚酰胺6,6/6,I中的1种以上的聚酰胺。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a)聚酰胺的分子量的指标,可以使用甲酸相对粘度(VR)。甲酸相对粘度(VR)是(a)聚酰胺的甲酸溶液的相对粘度,是将(a)聚酰胺的甲酸溶液所具有的粘度与甲酸自身所具有的粘度进行比较的相对粘度。VR的数值越高,越评价为高分子量。
在测定VR时,依据ASTM-D789来实施。具体地说,可以将(a)聚酰胺按照8.4质量%溶解在90质量%甲酸(水10质量%)中,使用所得到的溶液在25℃进行测定,采用测定值作为VR值。
(a)聚酰胺的VR优选为25以上45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上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40以下。
通过使(a)聚酰胺的VR为25以上,具有机械性能变得更好的倾向。另一方面,通过使(a)聚酰胺的VR为45以下,具有可在维持机械物性的同时使流动性变得更好、成型加工性变得更好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的(a)聚酰胺也可以为VR不同的2种以上的聚酰胺的混合物。
(a)聚酰胺的末端基团参与与(b)聚苯醚的反应。聚酰胺通常具有氨基或羧基作为末端基团,通常若末端羧基浓度增高,则耐冲击性降低、流动性提高。反之,若末端氨基浓度增高,则耐冲击性提高、流动性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a)聚酰胺的末端氨基浓度相对于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为0.3~0.5。优选为0.3~0.45、更优选为0.3~0.4。通过使该比例为该范围,能够使组合物的流动性和耐冲击性、反复挤出时的流动性和面冲击强度更为良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a)聚酰胺的末端氨基浓度优选为20~80μmol/g、更优选为20~60μmol/g、进一步优选为20~50μmol/g。通过使末端氨基浓度为上述范围,能够使组合物的流动性和耐冲击性、反复挤出时的流动性和面冲击强度更为良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a)聚酰胺的末端羧基浓度优选为40~150μmol/g、更优选为60~120μmol/g、进一步优选为70~110μmol/g。通过使末端羧基浓度为上述范围,能够使组合物的流动性和耐冲击性、反复挤出时的流动性和面冲击强度更为良好。
(a)聚酰胺的这些末端基团的调整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在(a)聚酰胺的聚合时按照构成特定末端浓度的方式添加选自二胺化合物、单胺化合物、二羧酸化合物、单羧酸化合物等中的1种以上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末端氨基和末端羧基的浓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测定,从精度、简便性的方面出发,优选通过1H-NMR根据与各末端基团相对应的特性信号的积分值来求出。例如,作为半芳香族聚酰胺的末端基团浓度定量的具体方法,推荐依据日本特开平7-228689号公报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
在使用半芳香族聚酰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a)聚酰胺的情况下,优选其分子链的末端基团的10~95%利用封端剂进行了封端。分子链的末端基团利用封端剂进行了封端的比例(封端率)的下限值更优选为40%、进一步优选为60%。通过使封端率为10%以上,能够减小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在熔融成型时的粘度变化,具有可得到所获得的成型品的外观、加工时的耐热稳定性等物性优异的效果的倾向。另外,封端率的上限值更优选为90%。通过使封端率为95%以下,具有可得到组合物的耐冲击性和成型品的表面外观优异的效果的倾向。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a)聚酰胺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封端率可以如下求出:分别测定在聚酰胺系树脂中存在的末端羧基、末端氨基、以及利用封端剂进行了封端的末端基团的数目,按照下述式(1)求出该封端率。
封端率(%)=[(α-β)/α]×100···(1)
[式中,α表示分子链的末端基团的总数(单位=摩尔;其通常等于聚酰胺分子数的2倍),β表示未被封端而残留的羧基末端和氨基末端的总数。]
作为封端剂,只要是具有与聚酰胺末端的氨基或羧基的反应性的单官能性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制,从反应性和封闭末端的稳定性等方面出发,优选单羧酸或单胺,从处理的容易性等方面出发,更优选单羧酸。此外还可以使用酸酐、单异氰酸酯、单酰卤化物、单酯类、单醇类等作为封端剂。
关于作为封端剂使用的单羧酸,只要具有与氨基的反应性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酸、十四酸、棕榈酸、硬脂酸、特戊酸、异丁酸等脂肪族单羧酸;环己烷甲酸等脂环式单羧酸;苯甲酸、甲基苯甲酸、α-萘甲酸、β-萘甲酸、甲基萘甲酸、苯乙酸等芳香族单羧酸;它们的任意的混合物等。这些之中,从反应性、封闭末端的稳定性、价格等方面出发,优选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酸、十四酸、棕榈酸、硬脂酸、苯甲酸,特别优选乙酸、苯甲酸。
关于作为封端剂使用的单胺,只要具有与羧基的反应性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甲胺、乙胺、丙胺、丁胺、己胺、辛胺、癸胺、硬脂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丁胺等脂肪族单胺;环己胺、二环己胺等脂环式单胺;苯胺、甲苯胺、二苯胺、萘胺等芳香族单胺;它们的任意的混合物等。这些之中,从反应性、沸点、封闭末端的稳定性、价格等方面出发,优选丁胺、己胺、辛胺、癸胺、硬脂胺、环己胺、苯胺,特别优选丁胺、己胺、辛胺。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由(a)聚酰胺对树脂组合物所赋予的耐热稳定性,可以在树脂组合物中存在除铁以外的过渡金属和/或卤素。
关于过渡金属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优选铜、铈、镍、钴,特别优选铜。另外,在卤素中可以优选使用溴或碘。
在设全部树脂组合物为100质量%时,除铁元素以外的过渡金属的优选量为1质量ppm以上且小于200质量ppm。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ppm以上且小于100质量ppm。另外,卤素的优选量同样为500质量ppm以上且小于1500质量ppm、更优选为700质量ppm以上且小于1200质量ppm。
作为这些过渡金属和/或卤素向树脂组合物中的添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在将聚酰胺/聚苯醚树脂组合物熔融混炼时以粉体形式进行添加的方法;在聚酰胺的聚合时进行添加的方法;在聚酰胺中以高浓度添加制成母粒后,将该母粒添加到树脂组合物中的方法等,可以采用任一方法。这些方法中优选的方法为在聚酰胺的聚合时进行添加的方法;或者在聚酰胺中以高浓度添加制成母粒后进行添加的方法。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过渡金属和/或卤素以外,还可以没有问题地使用公知的有机稳定剂。
作为有机稳定剂的示例,可以举出以IRGANOX 1098(Ciba Specia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等为代表的受阻酚系抗氧化剂、以Irgafos 168(Ciba Specia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等为代表的磷系加工热稳定剂、以HP-136(Ciba Specialty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为代表的内酯系加工热稳定剂、硫系耐热稳定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等。这些有机稳定剂中,更优选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磷系加工热稳定剂、或者其合用。
这些有机稳定剂的优选混配量相对于(a)聚酰胺100质量份为0.001~1质量份。
[(b)聚苯醚]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b)聚苯醚(以下有时简称为“(b)成分”)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苯基-1,4-亚苯基醚)、聚(2,6-二氯-1,4-亚苯基醚)等,进而还可以举出2,6-二甲基苯酚与其他酚类的共聚物(例如日本特公昭52-17880号公报中记载的与2,3,6-三甲基苯酚的共聚物、与2-甲基-6-丁基苯酚的共聚物)等聚苯醚共聚物。
这些之中,特别优选的聚苯醚为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2,6-二甲基苯酚与2,3,6-三甲基苯酚的共聚物、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关于(b)聚苯醚的制造方法,只要可通过公知的方法得到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使用亚铜盐与胺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将例如2,6-二甲苯酚进行氧化聚合来制造的、美国专利第3306874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美国专利第3306875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3257357号说明书以及美国专利第3257358号说明书、日本特开昭50-51197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2-17880号公报及日本特公昭63-152628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制造方法等。
本实施方式中的(b)聚苯醚的比浓粘度(0.5g/dL氯仿溶液、30℃、利用乌氏粘度管测定)的优选范围为0.30~0.80dL/g、更优选为0.35~0.75dL/g、最优选为0.38~0.55dL/g。(b)聚苯醚的比浓粘度处于该范围时,耐冲击性、耐热性等特性优异,是优选的。
本实施方式的(b)聚苯醚中,也可以优选地使用2种以上的比浓粘度不同的聚苯醚共混而成的共混物。
另外,为了(b)聚苯醚的稳定化,也可以适当地使用公知的各种稳定剂。稳定剂的示例为氧化锌、硫化锌等金属系稳定剂、受阻酚系稳定剂、磷系稳定剂、受阻胺系稳定剂等有机稳定剂,相对于(b)聚苯醚100质量份,它们的优选混配量小于5质量份。
此外,也可以将能够添加在(b)聚苯醚中的公知的添加剂等以相对于(b)聚苯醚100质量份小于10质量份的量进行添加。
[(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量比]
本实施方式中,关于(a)聚酰胺和(b)聚苯醚的优选含量,在设两者的总量为100质量份时,(a)聚酰胺为40~90质量份、(b)聚苯醚为10~60质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a)聚酰胺为50~75质量份、(b)聚苯醚为25~50质量份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a)聚酰胺为50~70质量份、(b)聚苯醚为30~50质量份的范围内。(a)与(b)的含有比为该范围时,耐热性、流动性、面冲击强度的平衡优异,是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树脂组合物中的这些含量可以使用傅利叶变换型红外分光(FT-IR)通过校正曲线法来求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设树脂组合物整体为100质量%,树脂组合物中的(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合计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
[(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分散形态]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包含(a)聚酰胺的相构成连续相。另一方面,包含(b)聚苯醚的相可以为分散相。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a)聚酰胺的连续相的形成可以如下进行判定:对于将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试验片,按照(a)聚酰胺被染色的方式进行染色,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以3000倍至25000倍的倍率进行观察,由此进行判定,具体地说,可以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判定。
[(c)增容剂]
本实施方式的(c)增容剂(以下有时简称为“(c)成分”)是指与(b)聚苯醚、(a)聚酰胺、或者这两者发生相互作用的多官能性的化合物。该相互作用可以为化学性相互作用(例如接枝化)、或者物理性相互作用(例如分散相的表面特性的变化)。在任一种情况下,所得到的聚酰胺-聚苯醚混合物均显示出改良的相容性。
作为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增容剂的示例,详细记载于日本特开平8-4886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9-124926号公报等中,这些公知的增容剂全部可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在这些各种增容剂中,作为特别合适的增容剂的示例,可以举出选自柠檬酸、马来酸、衣康酸和它们的酸酐中的1种以上。其中更优选马来酸酐和柠檬酸。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c)增容剂的优选含量,在设(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总量为100质量份时,该含量为0.01~20质量份、更优选为0.1~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5质量份。
[(d)多元醇]
本实施方式的(d)多元醇(以下有时简称为“(d)成分”)只要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且具有小于500的数均分子量(Mn)就没有特别限定。
具体地说,可以举出山梨糖醇、甘露醇、季戊四醇等糖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等糖醇多聚体、N,N,N’,N’-四(2-羟基乙基)己二酰胺、N,N’-双(2-羟基乙基)己二酰胺、六亚甲基羟基硬脂酰胺等含酰胺基的多元醇、聚氧乙烯十二烷基胺、聚氧乙烯十八烷基胺等含氨基的多元醇、聚氧乙烯烯丙醚等具有聚亚烷基醚单元的烯丙醚、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十三烷基醚、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聚氧乙烯油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环氧氯丙烷醚、聚氧乙烯双酚A醚、聚氧乙烯乙二醇、聚氧丙烯双酚A醚、聚氧乙烯聚氧丙二醇醚等具有聚亚烷基醚单元的2元醇。
通过含有(d)成分,具有可兼顾注射成型时的流动性、耐热性以及面冲击强度、进而可保持反复挤出时的流动性和面冲击强度的倾向。其机理尚不明确,据推定,分子内的OH基起作用,通过缓和(a)聚酰胺的分子间力,在保持耐热性的同时提高流动性,并且通过提高(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界面结合力使面冲击强度优异,进而通过使(b)聚苯醚可塑化,保持了反复挤出时(b)聚苯醚分散相的分散尺寸,由此保持了面冲击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从相容性的方面出发,(d)多元醇优选包含酰胺结构、醚结构、酯结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从注射成型时的流动性和面冲击强度良好的方面、以及保持耐热性的方面出发,(d)成分的数均分子量(Mn)小于500,优选为400以下、特别优选为350以下。另外,优选为130以上、更优选为1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d)成分的数均分子量(Mn)是指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值。
另外,(d)成分优选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二级醇以下的醇、更优选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一级醇。进一步优选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一级醇。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d)多元醇的含量,在设(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总量为100质量份时,该含量为0.3~5质量份,优选为0.5~3质量份、更优选为0.5~2质量份。通过为上述范围的含量,具有可充分发挥出(d)成分的添加效果、且能够进一步防止渗出的倾向。
[(e)抗冲击改良材料]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进一步包含(e)抗冲击改良材料(以下有时简称为“(e)成分”)。本实施方式中的(e)抗冲击改良材料是指包含以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至少1个芳香族乙烯基聚合物嵌段和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至少1个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的非氢化嵌段共聚物和/或该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芳香族乙烯基聚合物嵌段,“以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为主体”是指该嵌段中的50质量%以上为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的嵌段。更优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90质量%以上。
另外,关于上述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的“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也同样地是指50质量%以上为共轭二烯单体单元的嵌段。更优选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90质量%以上。
另外,上述芳香族乙烯基聚合物嵌段例如可以是在芳香族乙烯基聚合物嵌段中无规地结合有少量的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共聚物嵌段。另外,上述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可以是例如在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中无规地结合有少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嵌段。
作为用于形成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可以使用从它们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特别优选苯乙烯。
作为用于形成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的共轭二烯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1,3-戊二烯等,可以使用从它们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优选丁二烯、异戊二烯以及它们的组合。
上述嵌段共聚物的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部分的微结构中,1,2-乙烯基含量或者1,2-乙烯基含量与3,4-乙烯基含量的总量(全部乙烯基键合量)优选为5~80%、更优选为10~50%、进一步优选为15~40%。
需要说明的是,全部乙烯基键合量可以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上述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氢化嵌段共聚物)的制造中使用的非氢化嵌段共聚物优选为芳香族乙烯基聚合物嵌段(a)与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b)具有选自a-b型、a-b-a型、a-b-a-b型中的键合形式的嵌段共聚物。这些之中,也可以将具有不同键合形式的嵌段共聚物组合使用。这些之中,更优选具有选自a-b-a型、a-b-a-b型中的键合形式,进一步优选具有a-b-a型的键合形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e)抗冲击改良材料优选为部分进行了氢化的嵌段共聚物(部分氢化嵌段共聚物)。
部分氢化嵌段共聚物是指通过对上述非氢化嵌段共聚物进行氢化处理而将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的脂肪族双键控制在大于0%且小于100%的范围的物质。该部分氢化嵌段共聚物的优选氢化率为50%以上且小于100%,更优选为80%以上且小于100%,最优选为98%以上且小于100%。其处于该范围时,能够特别合适地用于连接器、断路器、磁体开关等的电气/电子部件、继电器盒所代表的汽车领域的电装部件、航空器内的部件。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50,000以上且小于300,000。其处于该范围时,能够得到流动性、冲击强度优异的组合物。
树脂组合物中的(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数均分子量的评价方法如下所示。即,使用对(a)聚酰胺显示出良溶解性、并且对(b)聚苯醚和(e)抗冲击改良材料显示出难溶性的溶剂,例如使用甲酸水溶液等,以不溶组分的形式提取出组合物中的(b)聚苯醚和(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混合物,进一步使用对(e)抗冲击改良材料显示出良溶解性、并且对(b)聚苯醚显示出难溶性的溶剂,例如使用氯仿从该不溶组分中提取出(e)抗冲击改良材料。将其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装置[GPC SYSTEM21: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利用紫外分光检测器[UV-41: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利用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求出数均分子量。
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条件可以如下所述[溶剂:氯仿、温度:40℃、柱:样品侧(K-G,K-800RL,K-800R)、参比侧(K-805L×2根)、流量10mL/分钟、测定波长:254nm、压力15~17kg/cm2)]。
另外,在测定数均分子量时,可能会检测到由于聚合时的催化剂失活所致的低分子量成分,这种情况下,低分子量成分不包含在分子量计算中。该低分子量成分是指分子量3000以下的成分。通常,所计算出的正确的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为1.0~1.1的范围内。
关于这些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作为(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这些嵌段共聚物,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就可以将键合形式不同的共聚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种类不同的共聚物、共轭二烯化合物种类不同的共聚物、1,2-键合乙烯基含量或1,2-键合乙烯基含量与3,4-键合乙烯基含量不同的共聚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成分含量不同的共聚物、氢化率不同的共聚物等各共聚物混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作为(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这些嵌段共聚物也可以为全部或部分改性的嵌段共聚物。
此处所说的经改性的嵌段共聚物是指被在分子结构内具有至少1个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以及至少1个羧酸基、酸酐基、氨基、羟基或缩水甘油基的至少一种改性化合物进行了改性的嵌段共聚物。
作为该经改性的嵌段共聚物的制法,可以举出: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或不存在下,(1)在嵌段共聚物的软化点温度以上、250℃以下的温度范围与改性化合物熔融混炼进行反应的方法;(2)在嵌段共聚物的软化点以下的温度下使嵌段共聚物与改性化合物在溶液中反应的方法;(3)在嵌段共聚物的软化点以下的温度下,在嵌段共聚物与改性化合物不熔融的情况下进行反应的方法等,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一种方法,优选(1)的方法,进而在(1)中最优选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进行的方法。
作为此处所说的“在分子结构内具有至少1个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以及至少1个羧酸基、酸酐基、氨基、羟基或缩水甘油基的至少一种改性化合物”,可以使用与在经改性的聚苯醚中所述的改性化合物相同的化合物。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优选含量,在设(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总量为100质量份时,该优选含量为3~20质量份、更优选为5~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10质量份。
[阻燃剂]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进一步包含阻燃剂。作为阻燃剂,可以举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无机阻燃剂;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它们的盐等含氮环状化合物;磷酸三苯脂、氢氧化三苯基磷酸脂、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它们的衍生物等有机磷酸酯类;多磷酸铵、多磷酸三聚氰胺等磷酸系含氮化合物;日本特开平11-181429号公报中记载的磷腈系化合物;硼酸锌等硼酸化合物;硅油类;红磷;国际公开第2007/055147号中记载的次膦酸盐类;这些的混合物;等等。其中优选含氮环状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磷酸系含氮化合物、磷腈系化合物、硼酸化合物、硅油类、次膦酸盐类,更优选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及其衍生物、次膦酸盐类、这些的混合物。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的阻燃剂的含量,相对于(a)聚酰胺与(b)聚苯醚的总量100质量份,该含量优选为5~30质量份。特别是在包含(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情况下,相对于(a)聚酰胺、(b)聚苯醚以及(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总量100质量份,该含量优选为5~25质量份。
[着色剂]
本实施方式中,对树脂组合物的着色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选自公知的有机系染料/颜料以及无机颜料中的1种以上的着色剂。
作为有机染料/颜料,例如可以举出偶氮色淀颜料、苯并咪唑酮颜料、二芳基化物颜料、缩合偶氮颜料等偶氮系颜料、酞菁蓝、酞菁绿等酞菁系颜料、异吲哚啉酮颜料、喹酞酮颜料、喹吖啶酮颜料、苝颜料、蒽醌颜料、紫环酮颜料、二噁嗪紫等稠合多环系颜料、吖嗪系颜料、炭黑等。
其中,作为炭黑,优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收量小于250mL/100g、优选小于150mL/100g,且氮吸附比表面积小于900m2/g、进一步优选小于400m2/g。它们处于该范围时,能够得到着色性、机械强度、阻燃性特别优异的组合物。
此处所说的DBP吸收值以及氮吸附比表面积分别是指利用ASTM D2414、JIS K6217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的值。
作为吖嗪系染料,例如可以举出比色指数中的溶剂黑5(C.I.50415、CASNo.11099-03-9)、溶剂黑7(C.I.50415:1、CAS No.8005-20-5/101357-15-7)、酸性黑2(C.I.50420、CAS No.8005-03-6/68510-98-5)。
作为无机颜料,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铬等除氧化铁以外的金属氧化物、钛黄、钴青、群青等复合金属氧化物等。
关于上述着色剂的优选添加量,在设树脂组合物整体为100质量%时,炭黑为2质量%以下、吖嗪系染料为2质量%以下、无机颜料为8质量%以下。关于更优选的量,炭黑为1质量%以下、吖嗪系染料为1质量%以下、无机颜料为5质量%以下。
通过以上述添加量进行添加,能够良好地保持耐冲击性、机械特性的平衡。另外,在需要阻燃性的用途的情况下,从阻燃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添加量。
[其他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在任意阶段添加无机填充材料、其他添加剂成分。
作为无机填充材料,可以举出玻璃纤维、钛酸钾纤维、石膏纤维、黄铜纤维、陶瓷纤维、硼晶须纤维、云母、滑石、氧化硅、碳酸钙、高岭土、煅烧高岭土、硅灰石、硬硅钙石、磷灰石、玻璃珠、玻璃鳞片、氧化钛等纤维状、粒状、板状或针状的无机质增强材料。这些无机填充材料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之中,作为更优选的无机填充材料,可以举出玻璃纤维、碳纤维、玻璃珠。另外,无机填充材料也可以使用利用硅烷偶联剂等表面处理剂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物质。其中,天然矿石系填充材料通常可能会含有微量的铁元素,因此需要选择使用进行精制而除去了铁元素的材料。
关于无机填充材料的优选的具体添加量,在设树脂组合物整体为100质量%时,该添加量分别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
另外,作为无机填充剂整体,在设树脂组合物整体为100质量%时,该无机填充剂整体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下。
作为其他添加剂成分的示例,有聚酯、聚烯烃等其他热塑性树脂、增塑剂(低分子量聚烯烃、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类等)、以及抗静电剂、成核剂、流动性改良剂、抗滴落剂、增强剂、各种过氧化物、铺展剂、铜系热稳定剂、受阻酚系氧化劣化防止剂所代表的有机系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等。
作为其他添加剂成分的优选的具体添加量,在设树脂组合物整体为100质量%时,分别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
另外,作为其他添加剂成分整体,在设树脂组合物整体为100质量%时,该其他添加剂成分整体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下。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渗出现象的评价,优选在实验后添加剂不会渗出到成型品的表面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渗出现象的评价具体地说利用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进行。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落锤冲击强度(J),其为更大的值时会显示出面冲击强度的提高,是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落锤冲击强度是指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的值。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熔体体积流动速率(cc/10min)为更大的值时,会显示出流动性的提高,是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熔体体积流动速率是指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的值。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负荷挠曲温度(DTUL)(℃),其为更大的值时会显示出耐热性的提高,是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负荷挠曲温度(DTUL)是指通过后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的值。
(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作为用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组合物的具体的加工机械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辊、捏合机、布雷本登塑性计、班伯里混炼机等,其中优选双螺杆挤出机,特别是最优选具备上游侧供给口和1处以上的下游侧供给口的双螺杆挤出机。
作为熔融混炼温度,优选为280~340℃的范围内。
用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熔融混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在将(b)聚苯醚和(c)增容剂熔融混炼后,加入(a)聚酰胺和(d)多元醇进行熔融混炼。另外,在树脂组合物含有(e)抗冲击改良材料的情况下,在上述熔融混炼中,优选与(b)聚苯醚和(c)增容剂一起进行熔融混炼。
具体地说,优选使用相对于原料的流动方向在上游部、中游部分别各具有1个、合计2个供给口的双螺杆挤出机,从上游供给口供给(b)聚苯醚、(c)增容剂、以及任选的(e)抗冲击改良材料,从中游供给口供给(a)聚酰胺和(d)多元醇。
(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将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使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模压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和流延成型等通常针对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方法进行成型,由此可以制造出具有各种形状的成型品。
即,本实施方式的成型品包含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
例如,可以在料筒温度(a)被调整为聚酰胺的熔点以上350℃以下的范围内的注射成型机的料筒内将树脂组合物熔融,注射到特定形状的模具内,由此制造出特定形状的成型品。
另外,可以在料筒温度被调整为上述范围内的挤出机内将树脂组合物熔融,由喷头喷嘴纺出,由此制造出纤维状的成型品。
此外,可以在料筒温度被调整为上述范围内的挤出机内将树脂组合物熔融,由T模挤出,由此制造出膜状或片状的成型品。
另外,也可以在利用这样的方法制造的成型品的表面形成由涂料、金属、其他种类的聚合物等形成被覆层,以该形态进行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可以适宜地用作汽车用途、电气及电子用途、产业物资器材用途、工业材料用途以及日用和家庭品用途等各种部件的成型材料。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评价方法如下所示。
[原材料]
(a)聚酰胺
(a-1)使用VR为36、末端氨基浓度为27μmol/g、末端羧基浓度为81μmol/g、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为0.33的聚酰胺6,6。
(a-2)使用VR为45、末端氨基浓度为36μmol/g、末端羧基浓度为90μmol/g、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为0.4的聚酰胺6,6。
(a-3)使用VR为36、末端氨基浓度为45μmol/g、末端羧基浓度为80μmol/g、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为0.56的聚酰胺6,6。
(a-4)使用VR为45、末端氨基浓度为53μmol/g、末端羧基浓度为95μmol/g、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为0.56的聚酰胺6,6。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a)聚酰胺的VR,依据ASTM-D789,将(a)聚酰胺按照8.4质量%溶解在90质量%甲酸(水10质量%)中,使用所得到的溶液在25℃进行测定。
另外,关于(a)聚酰胺的末端氨基浓度和末端羧基浓度,依据日本特开平7-228689号公报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测定方法,通过1H-NMR进行测定。
(b)聚苯醚(PPE)
使用将2,6-二甲苯酚进行氧化聚合而得到的聚苯醚树脂。该聚苯醚树脂的比浓粘度(0.5g/dL、氯仿溶液、30℃测定)为0.40dL/g。
(c)增容剂
马来酸酐(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Crystal MAN”)
(d)多元醇
使用二季戊四醇(Perstorp公司制造、“Dipenta-90”)(熔点217~222℃、数均分子量254.28的6元醇、含有醚结构)。
(e)抗冲击改良材料
使用由聚苯乙烯-氢化聚丁二烯-聚苯乙烯的各嵌段形成的共聚物(TSRC(Nanton)Industries.Ltd制造,“TAIPOL 6154-364-A”)。
[评价方法]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进行的各评价试验如下进行。
(1)基于(a)聚酰胺的连续相的形成
将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粒料供给到料筒温度设定为270~290℃的小型注射成型机(商品名:IS-100GN、TOSHIBA MACHINE公司制造)中,在模具温度90℃、注射压力70MPa、挤出时间20秒、冷却时间15秒的条件下制作评价用ISO哑铃形试样。
对于3个上述ISO哑铃形试样进行下述染色。
由3个上述ISO哑铃形的中央部切出长度(树脂流动方向)5mm×宽度5mm×厚度4mm的试验片。为了使该试验片增加长度,将长度5mm×宽度5mm×厚度4mm的高抗冲聚苯乙烯的试验片用速干胶粘接,制作长度10mm×宽度5mm×厚度4mm的染色用试验片。利用超薄切片机(Reichert Nissei公司制造的ULTRACUT-N)在染色用试验片的树脂组合物侧的短侧面制作薄膜切片切出用的1mm见方的平面。
接着,将上述染色用试验片浸渍在装入了耐热容器中的10质量%磷钨酸水溶液中,在水浴中以80℃×4小时的条件用热水烫后提起,冷却至常温。其后将染色用试验片从耐热容器中取出,进行水洗、干燥。
接着,使用安装了带有水的金刚石小刀的上述超薄切片机,从上述染色用试验片的薄膜切片切出用的平面在水上切出1mm见方、厚度85nm的薄膜,用SEM观察用Cu网捞出该薄膜。将载置有该薄膜的Cu网摆放在不锈钢网上。
通过该染色操作,(a)聚酰胺、(c)增容剂以及(d)多元醇被染色,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时观察到它们为白色。另外,(b)聚苯醚及(e)抗冲击改良材料未被染色,在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时,(b)聚苯醚及(e)抗冲击改良材料观察到为黑色。需要说明的是,(e)冲击改良剂被认为包含在(b)聚苯醚所形成的分散相中。
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商品名“SU8220”、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造)在拍摄倍率5千倍、加速电压4.0kV的设定下拍摄上述染色后的试验片。对所得到的观察图像进行观察,将包含(a)聚酰胺的相形成连续相(观察到白色的连续相)的情况判定为“〇”。
(2)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
对于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粒料,依据ISO1133在280℃、负荷2.16kg条件下测定MVR(cc/10min)。
值越大,判定为流动性越优异。
(3)反复挤出后的流动性
对于下述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反复挤出后的树脂组合物的粒料,依据ISO1133,在280℃、负荷2.16kg条件下测定MVR(cc/10min)。
将与反复挤出前的粒料比较,MVR的保持率为90%以上的情况记为“◎(优异)”、为80%以上且小于90%的情况记为“〇(良好)”、为小于80%的情况记为“×(不良)”,对反复挤出后的流动性进行评价。
(4)落锤冲击强度
将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粒料供给至料筒温度被设定为270~290℃的小型注射成型机(商品名:IS-100GN、TOSHIBA MACHINE公司制造)中,在模具温度90℃、注射压力70MPa、挤出时间20秒、冷却时间15秒的条件下成型为75mm×75mm×3mm的平板。
对于所得到的平板,在23℃的环境下依据JIS K 7211-1使用前端直径20mmΦ的锤实施落锤冲击试验,测定试验片的破坏所需要的全部吸收能量(J)。
值越大,判定为面冲击强度越优异。
(5)反复挤出后的落锤冲击强度
将下述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反复挤出后的树脂组合物的粒料供给至料筒温度设定为270~290℃的小型注射成型机(商品名:IS-100GN、TOSHIBA MACHINE公司制造)中,在模具温度90℃、注射压力70MPa、挤出时间20秒、冷却时间15秒的条件下成型为75mm×75mm×3mm的平板。
对于所得到的平板,在23℃的环境下依据JIS K 7211-1使用前端直径20mmΦ的锤实施落锤冲击试验,测定试验片的破坏所需要的全部吸收能量(J)。
将与反复挤出前的粒料比较,全部吸收能量的保持率为90%以上的情况记为“◎(优异)”、为80%以上且小于90%的情况记为“〇(良好)”、为小于80%的情况记为“×(不良)”,对反复挤出后的面冲击强度进行评价。
(6)负荷挠曲温度(DTUL)
将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粒料供给至料筒温度被设定为270~290℃的小型注射成型机(商品名:IS-100GN、TOSHIBA MACHINE公司制造)中,在模具温度90℃、注射压力70MPa、挤出时间20秒、冷却时间15秒的条件制作评价用ISO哑铃形试样。另外,将该ISO哑铃形试样进行切削,制作负荷挠曲温度(DTUL)测定用试样。使用上述负荷挠曲温度测定用试样,进行负荷挠曲温度DTUL(ISO 75、0.45MPa负荷)的测定。
值越大,判定为耐热性越优异。
(7)渗出
将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粒料供给至料筒温度被设定为270~290℃的小型注射成型机(商品名:IS-100GN、TOSHIBA MACHINE公司制造)中,在模具温度80℃、注射压力70MPa、挤出时间10秒、冷却时间15秒的条件下成型为50mm×90mm×2mm的平板。
将所制作的成型品装入120℃的烘箱中,经过100小时后确认是否有粉状物在成型品表面析出(渗出)。
将完全未发生渗出的情况评价为“◎(优异)”,将部分地发生渗出的情况评价为“〇(良好)”,将在整个面发生渗出的情况评价为“×(不良)”。
[实施例1~6、比较例1~4]
作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装置,使用双螺杆挤出机ZSK-25(科倍隆公司制造)。在该双螺杆挤出机中,相对于原料的流动方向,设置上游部1处、中游部1处合计2处的供给口,此时,在位于中游供给口的料筒单元块的紧前面的单元块和模头紧前面的料筒单元块设置真空排气口。另外,原料向中游部的供给口的供给方法为使用强制侧加料器从挤出机侧开放口进行供给的方法。
使(a)~(e)成分为表1所示的组成,将(b)、(c)、(e)成分从上游部的供给口供给至如上所述进行了设定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将(a)、(d)成分从中游部的供给口供给至如上所述进行了设定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在挤出温度280~320℃、螺杆转速400rpm、吐出量20kg/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为了调整所得到的粒料的水分含量,在挤出后在设定为120℃的除湿干燥机中进行干燥,之后装入覆铝的防湿袋中。此时粒料的水分含量大致为250~400ppm。使用该粒料进行各评价试验。
接着,将所得到的粒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在挤出温度280、螺杆转速300rpm、吐出量20kg/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的粒料,将该操作重复2次,得到反复挤出后的粒料。
为了调整所得到的粒料的水分含量,在挤出后在设定为120℃的除湿干燥机中进行干燥,之后装入覆铝的防湿袋中。此时粒料的水分含量大致为250~400ppm。使用该粒料,进行反复挤出后的流动性的评价、落锤冲击强度的试验。
将树脂组合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Figure BDA0003644745840000221
工业实用性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得到渗出得到抑制、耐热性、流动性、面冲击强度优异、在薄壁部件中具有优异的成型性的树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即使在反复挤出后也容易保持流动性和面冲击强度,材料的再资源化优异。其结果,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能够适宜地用作汽车用途、电气及电子用途、产业物资器材用途、工业材料用以途及日用和家庭品用途等各种部件的成型材料等,具有工业实用性。

Claims (8)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a)聚酰胺;
(b)聚苯醚;
(c)所述(a)聚酰胺与所述(b)聚苯醚的增容剂;以及
(d)多元醇,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且具有小于500的数均分子量(Mn),
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和所述(b)聚苯醚的总量100质量份,所述(d)多元醇的含量为0.3质量份~5质量份,
所述(a)聚酰胺的末端氨基浓度相对于末端羧基浓度的比例即末端氨基浓度/末端羧基浓度为0.3~0.5,
所述(a)聚酰胺形成连续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和所述(b)聚苯醚的总量100质量份,所述(a)聚酰胺的含量为40质量份~90质量份,所述(b)聚苯醚的含量为10质量份~60质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聚酰胺的甲酸相对粘度(VR)为30~4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聚酰胺为聚酰胺6,6。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d)多元醇为二季戊四醇。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作为(e)抗冲击改良材料进一步包含嵌段共聚物和/或该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该嵌段共聚物包含至少1个以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为主体的嵌段、以及至少1个以共轭二烯单体单元为主体的嵌段。
7.一种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品,其为汽车用电气/电子用途部件。
CN202210531846.2A 2021-05-19 2022-05-16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Pending CN1153687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4919 2021-05-19
JP2021084919A JP2022178259A (ja) 2021-05-19 2021-05-19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8731A true CN115368731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6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1846.2A Pending CN115368731A (zh) 2021-05-19 2022-05-16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2283A1 (zh)
JP (1) JP2022178259A (zh)
CN (1) CN11536873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24A (zh) * 1994-03-25 1996-07-10 通用电气公司 含有相容聚苯醚聚酰胺树脂掺混物的可挤塑的热塑性组合物
US20030116757A1 (en) * 2000-04-26 2003-06-26 Takaaki Miyoshi Conduc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3890097A (zh) * 2011-08-31 2014-06-25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多元醇和聚酰胺的组合物
CN106029782A (zh) * 2014-04-14 2016-10-12 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以及将其成型而成的成型体
CN107001791A (zh) * 2014-12-16 2017-08-01 株式会社可乐丽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1620A (zh) * 2013-06-25 2013-10-16 中山赛特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高流动性的玻璃纤维增强ppo/p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453147B2 (ja) * 2015-04-03 2019-01-1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24A (zh) * 1994-03-25 1996-07-10 通用电气公司 含有相容聚苯醚聚酰胺树脂掺混物的可挤塑的热塑性组合物
US20030116757A1 (en) * 2000-04-26 2003-06-26 Takaaki Miyoshi Conduc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3890097A (zh) * 2011-08-31 2014-06-25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多元醇和聚酰胺的组合物
CN106029782A (zh) * 2014-04-14 2016-10-12 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以及将其成型而成的成型体
CN107001791A (zh) * 2014-12-16 2017-08-01 株式会社可乐丽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78259A (ja) 2022-12-02
US20220372283A1 (en)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7245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品和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US20150183991A1 (en) Flame-retardant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of the same
KR101565860B1 (ko) 세미방향족 성형 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US20090275682A1 (en) Resin Composition Excellent in Flame Retardance
JP4621648B2 (ja) 耐熱性樹脂組成物
EP1170335B1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BRPI0804185B1 (pt) composição de moldagem de poliamida, mistura de poliamidas, material peletizado, pó, moldagem e processo para a preparação de uma composição de moldagem de poliamida
JP5284176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2008038125A (ja) 難燃性に優れた樹脂組成物
JP2011012206A (ja) 樹脂組成物、そのペレット混合物及び製造方法
JP2008038149A (ja) 難燃性に優れた樹脂組成物
JPWO2015020142A1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KR101500824B1 (ko) 폴리아미드 및 폴리아미드 조성물
JP5348692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からなる成形品
JP6592253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品
JPWO2008081878A1 (ja) 難燃性高耐熱樹脂組成物
CN115368731A (zh)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JP7223159B2 (ja) 強化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高温時引張強度の向上方法
JP2020139110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CN112639024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JP2012180476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5590706B2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2015199873A (ja) 強化高分子量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WO2023224046A1 (ja) 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7154109A (ja) 押出加工性に優れる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