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8384A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68384A CN115368384A CN202211046871.8A CN202211046871A CN115368384A CN 115368384 A CN115368384 A CN 115368384A CN 202211046871 A CN202211046871 A CN 202211046871A CN 115368384 A CN115368384 A CN 1153683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percent
- organic
- layer
- synthe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式的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在对有机物质施加电能时发出光的现象。即,在阳极(anode)与阴极(cathode)之间配置有机物层时,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会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会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当该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
1987年,邓等人提出了分为空穴层和发光层的功能层的层叠结构的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目前使用的大部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基板、阳极、从阳极接收空穴的空穴注入层、传输空穴的空穴传输层、空穴与电子进行再结合而发出光的发光层、传输电子的电子传输层、从阴极接收电子的电子注入层和阴极。这样以多层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理由是,由于空穴与电子的移动速度不同,因此如果制造适当的空穴注入层和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则能够有效传输空穴和电子,元件内实现空穴与电子的均衡,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材料的性质常常限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效率和工作电压。因为较富含电子的发光层可以导致更好的效率,在此,希望具有导致电子更好地注入到发光层中的可利用的电子传输材料。
此外,通常还需要改进所述材料的可加工性,因为现有技术的电致发光器件种所用的许多材料在电致发光器件制造过程中倾向于在气相沉积源上结晶,并因此堵塞所述气相沉积源。因此这些材料仅在技术复杂度提高的情况下才能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为与电子传输材料有关的最早报告,可以举出二唑衍生物(PBD)。之后报告了,三唑衍生物(TAZ)和菲咯啉衍生物(BCP)表现出电子传输性。可应用于电子传输层的物质作为有机单分子物质,报告了对于电子的稳定性和电子移动速度相对优异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为良好的候选物质,稳定性优异且电子亲和度大的Alq3为最优异的物质,目前也是最基本使用的物质。在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的欧洲公开专利第0700917号中,已经报告应用了这样的金属络合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的蓝色发光层或蓝绿色发光层。
此外,作为以往的可应用于电子注入层和传输层的物质,报告了很多具有咪唑基、唑基、噻唑基的有机单分子物质。已知,由柯达公司于1996年发表的美国注册专利第5,645,948号中记载的TPBI为具有咪唑基的代表性电子传输层用物质,其结构中,在苯的1,3,5取代位置上含有三个N-苯基苯并咪唑基,就功能而言,不仅具有传输电子的能力,而且具有阻断从发光层跨越来的空穴的功能,但在应用于实际元件时存在热稳定性低的问题。
由此,为了克服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问题而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特性,继续要求对于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可用作电子注入和传输用物质的更加稳定且有效的物质的开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且电子注入和电子传输能力优异的有机化合物。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有机化合物而显示低驱动电压和高发光效率且寿命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该有机化合物的具体通式如下式Ⅰ所示:
式Ⅰ中,Q选自式(2)所示的结构;
R1、R2、R5和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中的一种:卤素、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1~C10的硫代烷氧基、羰基、羧基、硝基、氰基、氨基、C6~C30的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60的单环芳基、C6~C60的稠环芳基、C6~C60的芳氧基、C5~C60的单环杂芳基、C5~C60的稠环杂芳基、C1~C40烷基甲硅烷基、C6~C60芳基甲硅烷基、C1~C40烷基硼基、C6~C60芳基硼基、C1~C40膦基、C1~C40氧化膦基;
L1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杂芳基中的一种;
当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硝基、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式Ⅰ和式(2)中,R1、R2、R5和R6彼此相同或不同,R1、R2、R5和R6中的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由-L2-A表示,其中L2为单键或二价基团,所述二价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杂芳基中的一种,其中A独立地选自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1~C10的硫代烷氧基、C6~C30的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60的单环芳基、C6~C60的稠环芳基、C6~C60的芳氧基、C5~C60的单环杂芳基、C5~C60的稠环杂芳基、C1~C40烷基甲硅烷基、C6~C60芳基甲硅烷基、C1~C40烷基硼基、C6~C60芳基硼基、C1~C40膦基、C1~C40氧化膦基中的一种;
当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再进一步的,所述R1、R2、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者由-L2-A表示,所述-L2-A选自由下述A1至A73所表示的结构:
*表示与上述通式Ⅰ连接的位点。
更进一步的,上述A1至A73所表示的结构中,所述L2优选为亚苯基、亚萘基、亚联苯基或三亚苯基;再进一步优选的,L2优选为亚苯基或亚联苯基,此时,亚苯基和亚联苯基的结合位置可以为邻-、间-、对-均可。
进一步的,式Ⅰ中,所述L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亚苯基、亚萘基、亚联苯基或三亚苯基,当L1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再进一步的,上述所述的R1、R2、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取代基团中的一种: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环戊基、新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新己基、正庚基、环庚基、正辛基、环辛基、2-乙基己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2,2,2-三氟乙基、苯基、萘基、蒽基、苯并蒽基、菲基、苯并菲基、芘基、窟基、茈基、荧蒽基、并四苯基、并五苯基、苯并芘基、联苯基、偶苯基、三联苯基、三聚苯基、四联苯基、芴基、螺二芴基、二氢菲基、二氢芘基、四氢芘基、顺式或反式茚并芴基、三聚茚基、异三聚茚基、螺三聚茚基、螺异三聚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吡咯基、异吲哚基、咔唑基、茚并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菲啶基、苯并-5,6-喹啉基、苯并-6,7-喹啉基、苯并-7,8-喹啉基、吡唑基、吲唑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萘并咪唑基、菲并咪唑基、吡啶并咪唑基、吡嗪并咪唑基、喹喔啉并咪唑基、嗯唑基、苯并嗯唑基、萘并嗯唑基、蒽并嗯唑基、菲并嗯唑基、1,2-噻唑基、1,3-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哒嗪基、苯并哒嗪基、嘧啶基、苯并嘧啶基、喹喔啉基、1,5-二氮杂蒽基、2,7-二氮杂芘基、2,3-二氮杂芘基、1,6-二氮杂芘基、1,8-二氮杂芘基、4,5-二氮杂芘基、4,5,9,10-四氮杂茈基、吡嗪基、吩嗪基、吩噻嗪基、萘啶基、氮杂咔唑基、苯并咔啉基、菲咯啉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三唑基、1,2,3-噁二唑基、1,2,4-嗯二唑基、1,2,5_嗯二唑基、1,2,3-噻二唑基、1,2,4-噻二唑基、1,2,5-噻二唑基、1,3,4-噻二唑基、1,3,5-三嗪基、1,2,4-三嗪基、1,2,3-三嗪基、四唑基、1,2,4,5-四嗪基、1,2,3,4-四嗪基、1,2,3,5-四嗪基、嘌呤基、蝶啶基、吲嗪基、苯并噻二唑基、9,9-二甲基吖啶基、三芳胺基、金刚烷、氟代苯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氰基苯基、四氢吡咯、哌啶、甲氧基,或者选自以上两种取代基团的组合;
当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硝基、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在本说明书中,Ca~Cb的表达方式代表该基团具有的碳原子数为a~b,除非特殊说明,一般而言该碳原子数不包括取代基的碳原子数。
在本说明书中,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优选为C6~C30芳基,更优选为由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茚基、芴基及其衍生物、荧蒽基、三亚苯基、芘基、苝基、基和并四苯基所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具体地,联苯基选自2-联苯基、3-联苯基和4-联苯基;三联苯基包括对-三联苯基-4-基、对-三联苯基-3-基、对-三联苯基-2-基、间-三联苯基-4-基、间-三联苯基-3-基和间-三联苯基-2-基;所述萘基包括1-萘基和2-萘基;蒽基选自1-蒽基、2-蒽基和9-蒽基;所述芴基选自1-芴基、2-芴基、3-芴基、4-芴基和9-芴基;所述芴基衍生物选自9,9’-二甲基芴、9,9’-螺二芴和苯并芴;所述芘基选自1-芘基、2-芘基和4-芘基;并四苯基选自1-并四苯基、2-并四苯基和9-并四苯基。
本发明中的杂原子,通常指选自N、O、S、P、Si和Se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优选选自N、O、S。
在本说明书中,取代或未取代的作为C5~C60杂芳基优选为C5~C30杂芳基,更优选为含氮杂芳基、含氧杂芳基、含硫杂芳基等,具体的例子可举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呋喃基、吲哚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及其衍生物,其中,所述咔唑基衍生物优选为9-苯基咔唑、9-萘基咔唑苯并咔唑、二苯并咔唑、或吲哚并咔唑。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C1~C30链状烷基优选为C1~C10的链状烷基,更优选为C1~C6的链状烷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己基、正辛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等。
在本说明书中,C3~C30环烷基包括单环烷基和多环烷基,优选为C3-C10的环烷基。
本发明的通式Ⅰ所表示的化合物具体可以优选出下述化合物,但并不限于此,这些化合物仅为代表性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本发明上述化合物作为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功能材料的应用,所述有机电子器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照明元件、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信息标签、电子人工皮肤片材、片材型扫描器或电子纸。
优选的,本发明上述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层和/或在电子传输层上进一步层叠设置的电子传输辅助层。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插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一层或多层有机层,其中,所述有机层包含上述通式Ⅰ中所示的化合物。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阳极层、多个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的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或电子传输辅助层,所述的空穴注入层形成在所述的阳极层上,所述的空穴传输层形成在所述的空穴注入层上,所述的阴极层形成在所述的电子传输层上,所述的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的电子传输层之间为发光层,所述电子传输辅助层设置在所述的电子传输层上;其中,所述的电子传输层和/或在电子传输层上进一步层叠设置的电子传输辅助层中含有上述通式Ⅰ所示的本发明的通式化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在保证器件具有合适的驱动电压和效率的前提下,电子移动性、热稳定性和发光特性优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仅适于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材料来使用,也可以应用于光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照明元件、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信息标签等技术领域。
采用本发明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传输辅助层的情况下,制备的OLED器件具有低启动电压、高发光效率、高色纯度和更优的使用寿命。
上述本发明化合物被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时性能优异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以下的原因:
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为如通式Ⅰ所示的包含氮(N)的“三唑三嗪衍生物”与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氮(N)的“杂芳基衍生物”通过“亚芳基(L2)”结合而形成基本骨架。本发明化合物与现有技术公知的六元杂环结构相比,不仅在电化学上稳定、电子移动性优异,而且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且热稳定性优异。由此,本发明化合物的电子传输能力和发光特性优异,因而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中的任意一层的材料。优选可用作电子传输层和在电子传输层上进一步层叠的电子传输辅助层中的任意一层的材料。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通过包含含有五个氮(N)的“三唑三嗪衍生物”,从而与吸电子基团(Electron Withdrawing Group,EWG)能力(power)弱的含有三个氮(N)的“三嗪衍生物”相比具有更强的电子传输能力,能够显示相对高的发光效率,通过包含含有五个氮(N)的“三唑三嗪衍生物”,从而三唑三嗪虽然不是以往已知的EWG,但能够显示出优异的吸电子基团能力(EWG power)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
由此,在将本发明的通式Ⅰ所示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期待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载流子传输能力(尤其电子传输能力和发光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元件的驱动电压、效率、寿命等,并且作为最新ETL材料能够因高三重态能量而显示出TTF(triplet-triplet fusion,三重态-三重态融合)效果所引起的优异的效率上升。
此外,本发明的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是包含氮(N)的“三唑三嗪衍生物”与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氮(N)的“杂芳基衍生物”通过“亚芳基(L2)”结合而成,由于具有两个EWG(dualEWG concept,双EWG概念),因此能够显示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且在使用这样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具有高效率和快速移动性(mobility)。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通式Ⅰ所示化合物通过导入至上述基本骨架的多种取代基、尤其芳基和/或杂芳基,化合物的分子量显著增加,从而使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由此与以往的发光材料(例如,CBP)相比能够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因此,能够使包含根据本发明的通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性能和寿命特性大大提高。如此性能和寿命特性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最终能够使全彩有机发光面板的性能最大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多个合成实施例为例来详述本发明的上述新化合物的具体制备方法,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并不限于这些合成实施例。
合成实施例
合成实施例1:化合物5的合成
[过程1]B-1-2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依次边搅拌边加入B-1-1(2.68g,10mmol)和20mL的50%水合肼溶液。在60℃下搅拌6h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用水洗至pH=7,得到白色固体B-1-2(2.4g,产率90%),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1-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1-3(0.9g,5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1-3并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3]B-1-5的合成
将B-1-4(4.3g,1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3.2g,10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1-5(2.8g,产率65%),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4]B-1-6的合成
将B-1-5(2.1g,5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2.8g20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B-1-6(1.8g,产率85%)。
[过程5]以下化合物5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B-1-6(2mmol),B-1-7(0.9g,2mmol),用乙醇(100ml)做溶剂,加入9%碳酸钾水溶液(9ml),和四三苯基膦钯(46mg,0.04mmol)作为催化剂,加热回流12个小时,冷却后过滤用乙醇冲洗滤饼得到终产物化合物5(0.92g,70%收率,HPLC分析纯度99.40%)。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56.24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8.64%;H:4.30%;N:17.06%;实验值:C:78.61%;H:4.40%;N:16.69%。
合成实施例2:化合物6的合成
[过程1]B-6-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6-3(2.1g,10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6-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6-5的合成
将B-6-4(3.5g,5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1.6g,5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6-5(2.3g,产率65%)。
[过程3]化合物6的合成
将B-6-5(2.3g,3.3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1.9g,13.2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6(1.8g,产率80%)。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96.25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5.85%;
H:4.05%;N:20.10%;实验值:C:75.90%;H:4.10%;N:20.00%。
合成实施例3:化合物11的合成
[过程1]B-11-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11-3(0.9g,5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11-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11-5的合成
将B-11-4(4.3g,1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3.2g,10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11-5(2.8g,产率65%)。
[过程3]B-11-6的合成
将B-11-5(2.1g,5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2.8g20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B-11-6(1.8g,产率85%)。
[过程4]以下化合物11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B-11-6(2mmol),B-11-7(0.72g,2mmol),用乙醇(100ml)做溶剂,加入9%碳酸钾水溶液(9ml),和四三苯基膦钯(46mg,0.04mmol)作为催化剂,加热回流12个小时,冷却后过滤用乙醇冲洗滤饼得到终产物化合物11(0.9g,产率78%,HPLC分析纯度99.66%)。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578.22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0.95%;H:4.53%;N:14.52%;实验值:C:80.91%;H:4.51%;N:14.58%。
合成实施例4:化合物12的合成
[过程1]B-12-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12-3(1.3g,10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12-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12-5的合成
将B-12-4(3.1g,5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1.6g,5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12-5(2.3g,产率65%)。
[过程3]化合物12的合成
将B-12-5(2.0g,3.2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1.8g,12.8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12(1.36g,产率68%)。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20.22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3.54%;
H:3.90%;N:22.57%;实验值:C:73.51%;H:3.92%;N:22.58%。
合成实施例5:化合物23的合成
[过程1]B-23-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23-3(0.9g,5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23-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23-5的合成
将B-23-4(4.3g,1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3.2g,10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23-5(2.9g,产率60%)。
[过程3]B-23-6的合成
将B-23-5(2.1g,5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2.8g20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B-23-6(1.89g,产率79%)。
[过程4]化学式23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B-23-6(2mmol),B-23-7(0.72g,2mmol),用乙醇(100ml)做溶剂,加入9%碳酸钾水溶液(9mL),和四三苯基膦钯(46mg,0.04mmol)作为催化剂,加热回流12个小时,冷却后过滤用乙醇冲洗滤饼得到终产物化合物23(0.95g,产率75%,HPLC分析纯度99.52%)。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30.23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8.08%;H:4.16%;N:17.77%;实验值:C:78.15%;H:4.20%;N:17.65%。
合成实施例6:化合物24的合成
[过程1]B-24-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24-3(1.84g,10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24-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24-5的合成
将B-24-4(5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1.6g,5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24-5(2.2g,产率65%)。
[过程3]化学式24的合成
将B-24-5(2.2g,3.2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1.8g,12.8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24(1.29g,产率60%)。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20.22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5.21%;
H:3.91%;N:20.88%;实验值:C:75.11%;H:3.90%;N:20.99%。
合成实施例7:化合物65的合成
[过程1]B-65-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65-3(1.4g,5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65-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65-5的合成
将B-65-4(5.3g,1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3.2g,10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65-5(2.9g,产率55%)。
[过程3]B-65-6的合成
将B-65-5(2.6g,5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2.8g20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B-65-6(2.1g,产率81%)。
[过程4]化学式65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B-65-6(2mmol),B-65-7(0.72g,2mmol),用乙醇(100ml)做溶剂,加入9%碳酸钾水溶液(9ml),和四三苯基膦钯(46mg,0.04mmol)作为催化剂,加热回流12个小时,冷却后过滤用乙醇冲洗滤饼得到终产物化合物65(1.0g,产率75%,HPLC分析纯度99.37%)。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80.24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9.39%;H:4.15%;N:16.46%;实验值:C:79.30%;H:4.08%;N:16.62%。
合成实施例8:化合物66的合成
[过程1]B-66-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66-3(2.3g,10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66-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66-5的合成
将B-66-4(5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1.6g,5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66-5(2.2g,产率60%)。
[过程3]化学式66的合成
将B-66-5(2.2g,3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1.66g,12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66(1.19g,产率55%)。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20.25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6.65%;H:3.92%;N:19.43%;实验值:C:76.58%;H:3.90%;N:19.52%。
合成实施例9:化合物88的合成
[过程1]B-88-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88-3(5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88-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88-5的合成
将B-88-4(10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10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88-5。
[过程3]B-88-6的合成
将B-88-5(5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20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B-88-6(产率81%)。
[过程4]化学式88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B-88-6(2mmol),B-88-7(2mmol),用乙醇(100ml)做溶剂,加入9%碳酸钾水溶液(9ml),和四三苯基膦钯(46mg,0.04mmol)作为催化剂,加热回流12个小时,冷却后过滤用乙醇冲洗滤饼得到终产物化合物88(1.02g,产率70%,HPLC分析纯度99.10%)。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29.26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2.28%;H:4.28%;N:13.43%;实验值:C:82.33%;H:4.30%;N:13.37%。
合成实施例10:化合物90的合成
[过程1]B-90-4的合成
将B-1-2(1.3g,5mmol)和B-90-3(10mmol)溶于30mL乙醇中,在N2氛围下90℃搅拌6h。得到的溶液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白色固体B-90-4并用于下步反应。
[过程2]B-90-5的合成
将B-90-4(5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少量多次加入碘苯乙二酸酯(1.6g,5mmol),室温搅拌6h后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固体产物。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淡绿色固体B-90-5(2.2g,产率60%)。
[过程3]化学式90的合成
将B-90-5(3mmol)溶于1,2-二氯苯(20mL)中,氮气保护下加入碳酸钾(1.66g,12mmol),190℃加热搅拌48h。将减压蒸馏后得到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过滤去除杂质后通过柱层析纯化(洗脱液为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90(1.16g,产率50%)。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70.27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7.91%;H:3.92%;
N:18.17%;实验值:C:77.99%;H:3.96%;N:18.05%。
合成实施例11:化合物113的合成
与化合物65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7过程1中B-65-3替换为6-bromoanthracene-2-carbaldehyde,所得白色固体化合物113,其余方法相近。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80.24。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9.39%;H:4.15%;N:16.46%;实验值:C:79.45%;H:4.19%;N:16.36%。
合成实施例12:化合物114的合成
与化合物66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8过程1中将B-65-3替换为6-bromoanthracene-2-carbaldehyde,所得白色固体化合物114。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20.25。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6.65%;H:3.92%;N:19.43%;实验值:C:76.58%;H:3.90%;N:19.52%。
合成实施例13:化合物119的合成
与化合物65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7过程1中B-65-3替换为7-bromoanthracene-2-carbaldehyde,其余方法相近。所得白色固体化合物119,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80.24。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9.39%;H:4.15%;N:16.46%;实验值:C:79.42%;H:4.20%;N:16.38%。
合成实施例14:化合物120的合成
与化合物66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8过程1中将B-65-3替换为6-bromoanthracene-2-carbaldehyde,所得白色固体化合物120。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20.25。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6.65%;H:3.92%;N:19.43%;实验值:C:76.68%;H:3.95%;
N:19.37%。
合成实施例15:化合物125的合成
与化合物5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1过程1中B-1-1替换为B-125-1,得到B-125-2,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125,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04.27。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3.50%;H:4.58%;N:11.92%;实验值:C:83.55%;H:4.62%;N:11.83%。
合成实施例16:化合物126的合成
与化合物6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2过程1中B-1-2替换为B-12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126,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46.27。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7.20%;H:4.05%;N:18.76%;实验值:C:77.24%;H:4.10%;N:18.66%。
合成实施例17:化合物131的合成
与化合物11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4过程1中B-1-2替换为B-12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131,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30.23。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8.08%;H:4.16%;N:17.77%;实验值:C:78.12%;H:4.20%;N:17.68%。
合成实施例18:化合物143的合成
与化合物23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5过程1中B-1-2替换为B-12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143,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80.24。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9.39%;H:4.15%;N:16.46%;实验值:C:79.44%;H:4.20%;N:16.36%。
合成实施例19:化合物185的合成
与化合物65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7过程1中B-1-2替换为B-12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185,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30.26。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0.53%;H:4.14%;N:15.33%;实验值:C:80.56%;H:4.18%;N:15.26%。
合成实施例20:化合物208的合成
与化合物88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9过程1中B-1-2替换为B-12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208,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79.28。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3.16%;H:4.27%;N:12.57%;实验值:C:83.19%;H:4.30%;N:12.51%。
合成实施例21:化合物245的合成
与化合物5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1过程1中B-1-1替换为B-245-1,得到B-245-2,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245,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56.27。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0.93%;H:4.26%;N:14.81%;实验值:C:80.97%;H:4.31%;N:14.72%。
合成实施例22:化合物246的合成
与化合物6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2过程1中B-1-2替换为B-24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246,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96.28。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8.38%;H:4.05%;N:17.58%;实验值:C:78.41%;H:4.06%;N:17.53%。
合成实施例23:化合物251的合成
与化合物11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4过程1中B-1-2替换为B-24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251,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80.24。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9.39%;H:4.15%;N:16.46%;实验值:C:79.41%;H:4.18%;N:16.41%。
合成实施例24:化合物263的合成
与化合物23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5过程1中B-1-2替换为B-24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263,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30.26。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0.53%;H:4.14%;N:15.33%;实验值:C:80.57%;H:4.19%;N:15.24%。
合成实施例25:化合物305的合成
与化合物65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7过程1中B-1-2替换为B-24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305,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80.27。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1.52%;H:4.13%;N:14.35%;实验值:C:81.55%;H:4.21%;N:14.24%。
合成实施例26:化合物328的合成
与化合物88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9过程1中B-1-2替换为B-245-1,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328,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829.30。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3.94%;H:4.25%;N:11.81%;实验值:C:83.97%;H:4.28%;N:11.75%。
合成实施例27:化合物365的合成
与化合物11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3过程1中的B-11-3替换为10-bromoanthracene-9-carbaldehyde,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365,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680.24。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9.39%;H:4.15%;N:16.46%;实验值:C:79.42%;H:4.16%;N:16.42%。
合成实施例28:化合物366的合成
与化合物12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4过程1中的B-12-3替换为anthracene-9,10-dicarbaldehyde,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365,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20.25。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6.65%;H:3.92%;N:19.43%;实验值:C:76.68%;H:3.94%;N:19.38%。
合成实施例29:化合物394的合成
与化合物11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3过程1中的B-11-3替换为6-bromo-9-phenyl-9H-carbazole-3-carbaldehyde,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394,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45.27。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8.91%;H:4.19%;N:16.90%;实验值:C:78.93%;H:4.22%;N:16.85%。
合成实施例30:化合物395的合成
与化合物12的合成方法类似,将实施例4过程1中的B-12-3替换为anthracene-9,10-dicarbaldehyde,后续合成步骤相同。所得白色固体365,MALDI-TOF-MS结果:分子离子峰:785.28。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76.42%;H:3.98%;N:19.61%;实验值:C:76.46%;H:4.00%;N:19.58%。
下面通过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具体应用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测试实际使用性能来展示和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以下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层有机材料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层有机材料层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射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然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包括更少数量的有机层。EML包含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有机发光器件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通过PVD(物理气相沉积法)例如溅镀或电子束蒸镀在基板上沉积导电金属或其合金,以形成阳极,在其上形成有机材料曾,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以及电子传输层,并且在其上沉积能够用作阴极的材料。
另外,上述有机发光器件还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随后在基板上沉积阴极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层以及阳极材料。然而制备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少量的有机材料层可采用溶剂法代替沉积法由各种聚合物材料形成,所述溶剂法例如旋转涂覆法(spin coating)、浸涂法(dip coating)、刮刀涂覆法(doctor blade coating)、丝网印刷法(screen printing)、喷墨印刷法(inkjetprinting)或热转移法(heat transfer)。
任何合适的材料可以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中的正极,并且所述用于正极的材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金属,例如钒(V)、铬(Cr)、铜(Cu)、锌(Zn)和金(Au),或其合金;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例如ZnO:Al和SnO2:Sb;导电聚合物,例如聚噻吩、聚(3-甲基噻吩)、聚[3,4-(亚乙基-1,2-二氧基)噻吩](PEDT)、聚吡咯和聚苯胺;以及炭黑。
任何合适的材料可以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中的负极,并且所述用于负极的材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金属,例如镁(Mg)、钙(Ca)、钠(Na)、钾(K)、钛(Ti)、铟(In)、钇(Y)、锂(Li)、钆(Gd)、铝(Al)、银(Ag)、锡(Sn)、铅(Pb),或其合金;以及多层结构材料,例如LiF/Al和LiO2/A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HTL和HIL可以分别包含空穴传输材料和空穴注入材料,各自均具有高的(或良好的)空穴迁移率并且能够降低空穴注入势垒。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中,EIL和ETL可以分别包含电子注入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各自均具有高的(或良好的)电子迁移率并且能够促进完全的电子注入。
器件实施例
OLED包括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电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层。该有机材料又可以分为多个区域。比如,该有机材料层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区、发光层、电子传输区。
在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下方或者第二电极上方可以使用基板。基板均为具有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防水性、透明度优异的玻璃或聚合物材料。此外,作为显示器用的基板上也可以带有薄膜晶体管(TFT)。
第一电极可以通过在基板上溅射或者沉积用作第一电极的材料的方式来形成。当第一电极作为阳极时,可以采用铟锡氧(ITO)、铟锌氧(IZO)、二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等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和它们的任意组合。第一电极作为阴极时,可以采用镁(Mg)、银(Ag)、铝(Al)、铝-锂(Al-Li)、钙(Ca)、镁-铟(Mg-In)、镁-银(Mg-Ag)等金属或合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
有机材料层可以通过真空热蒸镀、旋转涂敷、打印等方法形成于电极之上。用作有机材料层的化合物可以为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和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空穴传输区位于阳极和发光层之间。空穴传输区可以为单层结构的空穴传输层(HTL),包括只含有一种化合物的单层空穴传输层和含有多种化合物的单层空穴传输层。空穴传输区也可以为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阻挡层(EBL)中的至少一层的多层结构。
空穴传输区的材料可以选自、但不限于酞菁衍生物如CuPc、导电聚合物或含导电掺杂剂的聚合物如聚苯撑乙烯、聚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Pani/DBSA)、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4-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聚苯胺/樟脑磺酸(Pani/CSA)、聚苯胺/聚(4-苯乙烯磺酸盐)(Pani/PSS)、芳香胺衍生物等。
空穴注入层位于阳极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空穴注入层可以是单一化合物材料,也可以是多种化合物的组合。
发光层包括可以发射不同波长光谱的的发光染料(即掺杂剂,dopant),还可以同时包括主体材料(Host)。发光层可以是发射红、绿、蓝等单一颜色的单色发光层。多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发光层可以按照像素图形进行平面排列,也可以堆叠在一起而形成彩色发光层。当不同颜色的发光层堆叠在一起时,它们可以彼此隔开,也可以彼此相连。发光层也可以是能同时发射红、绿、蓝等不同颜色的单一彩色发光层。
根据不同的技术,发光层材料可以采用荧光电致发光材料、磷光电致发光材料、热活化延迟荧光发光材料等不同的材料。在一个OLED器件中,可以采用单一的发光技术,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发光技术的组合。这些按技术分类的不同发光材料可以发射同种颜色的光,也可以发射不同种颜色的光。
OLED有机材料层还可以包括发光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区。电子传输区可以为单层结构的电子传输层(ETL),包括只含有一种化合物的单层电子传输层和含有多种化合物的单层电子传输层。电子传输区也可以为包括电子注入层(EIL)、电子传输层(ETL)、空穴阻挡层(HBL)中的至少一层的多层结构。
本发明器件实施例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层采用本发明的这类三唑三嗪衍生物材料。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过程如下:
将涂布了ITO透明导电层的玻璃板在商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丙酮: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除油,在洁净环境下烘烤至完全除去水份,用紫外光和臭氧清洗,并用低能阳离子束轰击表面;
把上述带有阳极的玻璃基片置于真空腔内,抽真空至1×10-5~5×10-4Pa,在上述阳极层膜上真空蒸镀MoO3空穴注入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膜厚为5nm;
在空穴注入层之上真空蒸镀TAPC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总膜厚为30nm;
在空穴传输层之上真空蒸镀器件的发光层,本发明的发光层中包括主体材料和染料材料,主体材料选自PhCzTrz,将YH-201作为染料材料。调节上述主体材料的蒸镀速率均为0.1nm/s,调节发光层中的染料蒸镀速率为主体蒸镀速率的1%-5%比例设定,发光层蒸镀总膜厚为20-80nm;
在发光层之上真空蒸镀器件的电子传输材料,采用现有技术的化合物Bphen或TPBi,或者采用本发明的如通式Ⅰ所述的这类三唑三嗪衍生物材料,其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总膜厚为40nm;
在电子传输层(ETL)上真空蒸镀厚度为5nm的M1:Ag作为电子注入层,厚度为150nm的Al层作为器件的阴极。
实施例1
将涂布了ITO透明导电层的玻璃板在商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丙酮: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除油,在洁净环境下烘烤至完全除去水份,用紫外光和臭氧清洗,并用低能阳离子束轰击表面;
把上述带有阳极的玻璃基片置于真空腔内,抽真空至1×10-5~9×10-3Pa,在上述阳极层膜上真空蒸镀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膜厚为10nm;
在空穴注入层之上真空蒸镀TAPC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总膜厚为30nm;
在空穴传输层之上真空蒸镀器件的发光层,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染料材料,调节主体材料PhCzTrz蒸镀速率均为0.1nm/s,染料YH201蒸镀速率3%比例设定,发光层蒸镀总膜厚为30nm;
在发光层之上真空蒸镀器件的电子传输层材料化合物5,其蒸镀速率为0.1nm/s,蒸镀总膜厚为30nm;
在电子传输层(ETL)上真空蒸镀LiF作为电子注入层,其蒸镀速率为0.01nm/s。
本实施例具体为30nm的本发明的化合物5作为电子传输层,厚度为150nm的Al层作为器件的阴极。使其具有如下结构: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5(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6,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6(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1,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1(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2,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2(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23,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23(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24,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24(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65,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65(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66,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66(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88,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88(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90,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90(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13,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13(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14,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14(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19,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19(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20,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20(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25,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25(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26,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26(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31,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31(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43,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43(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19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185,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185(30nm)/LiF(1nm)/Al(150nm)。
实施例20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层材料由化合物5替换为本发明的化合物208,器件结构如下:
ITO/MoO3(10nm)/TAPC(30nm)/PhCzTrz:YH-201(30nm)/化合物208(30nm)/LiF(1nm)/Al(150nm)。
对比实施例1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材料由化合物1替换为现有技术中的化合物TPBi。
对比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材料由化合物1替换为现有技术中的化合物Bphen。
对比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将电子传输材料由化合物1替换为现有技术中的化合物DPPyA。
上述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见下表1:
由表1可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中其他材料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化合物的实施例1-20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于对比例1-3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压有所降低、效率有较大幅度提升并且寿命有相应的提高。
以上实验数据表明,本发明的有机材料是性能良好的有机发光功能材料,有望推广商业化应用。
尽管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理解,在本发明构思的引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所附权利要求概括了本发明的范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化合物,如下式Ⅰ所示:
式Ⅰ中,Q选自式(2)所示的结构;
R1、R2、R5和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中的一种:卤素、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1~C10的硫代烷氧基、羰基、羧基、硝基、氰基、氨基、C6~C30的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60的单环芳基、C6~C60的稠环芳基、C6~C60的芳氧基、C5~C60的单环杂芳基、C5~C60的稠环杂芳基、C1~C40烷基甲硅烷基、C6~C60芳基甲硅烷基、C1~C40烷基硼基、C6~C60芳基硼基、C1~C40膦基、C1~C40氧化膦基;
L1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杂芳基中的一种;
当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硝基、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式Ⅰ、式(2)中,R1、R2、R5和R6彼此相同或不同,R1、R2、R5和R6中的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由-L2-A表示,其中L2为单键或二价基团,所述二价基团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杂芳基中的一种,其中A选自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1~C10的硫代烷氧基、C6~C30的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60的单环芳基、C6~C60的稠环芳基、C6~C60的芳氧基、C5~C60的单环杂芳基、C5~C60的稠环杂芳基、C1~C40烷基甲硅烷基、C6~C60芳基甲硅烷基、C1~C40烷基硼基、C6~C60芳基硼基、C1~C40膦基、C1~C40氧化膦基中的一种;
当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式A1至A73中,所述L2选自亚苯基、亚萘基、亚联苯基或三亚苯基;
所述L2优选为亚苯基或亚联苯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式Ⅰ中,所述L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亚苯基、亚萘基、亚联苯基或三亚苯基,当L1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所述的R1、R2、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取代基团中的一种: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环戊基、新戊基、正己基、环己基、新己基、正庚基、环庚基、正辛基、环辛基、2-乙基己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2,2,2-三氟乙基、苯基、萘基、蒽基、苯并蒽基、菲基、苯并菲基、芘基、窟基、茈基、荧蒽基、并四苯基、并五苯基、苯并芘基、联苯基、偶苯基、三联苯基、三聚苯基、四联苯基、芴基、螺二芴基、二氢菲基、二氢芘基、四氢芘基、顺式或反式茚并芴基、三聚茚基、异三聚茚基、螺三聚茚基、螺异三聚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吡咯基、异吲哚基、咔唑基、茚并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菲啶基、苯并-5,6-喹啉基、苯并-6,7-喹啉基、苯并-7,8-喹啉基、吡唑基、吲唑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萘并咪唑基、菲并咪唑基、吡啶并咪唑基、吡嗪并咪唑基、喹喔啉并咪唑基、嗯唑基、苯并嗯唑基、萘并嗯唑基、蒽并嗯唑基、菲并嗯唑基、1,2-噻唑基、1,3-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哒嗪基、苯并哒嗪基、嘧啶基、苯并嘧啶基、喹喔啉基、1,5-二氮杂蒽基、2,7-二氮杂芘基、2,3-二氮杂芘基、1,6-二氮杂芘基、1,8-二氮杂芘基、4,5-二氮杂芘基、4,5,9,10-四氮杂茈基、吡嗪基、吩嗪基、吩噻嗪基、萘啶基、氮杂咔唑基、苯并咔啉基、菲咯啉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三唑基、1,2,3-噁二唑基、1,2,4-嗯二唑基、1,2,5_嗯二唑基、1,2,3-噻二唑基、1,2,4-噻二唑基、1,2,5-噻二唑基、1,3,4-噻二唑基、1,3,5-三嗪基、1,2,4-三嗪基、1,2,3-三嗪基、四唑基、1,2,4,5-四嗪基、1,2,3,4-四嗪基、1,2,3,5-四嗪基、嘌呤基、蝶啶基、吲嗪基、苯并噻二唑基、9,9-二甲基吖啶基、三芳胺基、金刚烷、氟代苯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氰基苯基、四氢吡咯、哌啶、甲氧基,或者选自以上两种取代基团的组合;
当上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硝基、C1~C30的链状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
8.权利要求1-7中化合物作为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功能材料的应用,所述有机电子器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照明元件、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信息标签、电子人工皮肤片材、片材型扫描器或电子纸。
9.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和/或电子注入材料的应用。
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插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一层或多层有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中包括至少一种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多层有机层包括依次形成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空穴注入层形成在所述阳极层上,所述的阴极层形成在所述的电子传输层上;其中,所述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中含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46871.8A CN115368384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67645.3A CN111909154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N202211046871.8A CN115368384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67645.3A Division CN111909154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68384A true CN115368384A (zh) | 2022-11-22 |
CN115368384B CN115368384B (zh) | 2023-08-08 |
Family
ID=7328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46871.8A Active CN115368384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N202010767645.3A Active CN111909154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67645.3A Active CN111909154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53683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51771A (zh) * | 2020-11-24 | 2022-05-27 | 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99794A1 (en) * | 2010-12-31 | 2013-11-14 | Ho-Kuk Jung | Compound for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
CN106661024A (zh) * | 2015-06-29 | 2017-05-10 | 株式会社斗山 | 有机发光化合物以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CN109071555A (zh) * | 2016-04-29 | 2018-12-21 | 株式会社斗山 | 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CN111187201A (zh) * | 2020-01-22 | 2020-05-22 | 清华大学 | 一种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2020
- 2020-08-03 CN CN202211046871.8A patent/CN115368384B/zh active Active
- 2020-08-03 CN CN202010767645.3A patent/CN1119091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99794A1 (en) * | 2010-12-31 | 2013-11-14 | Ho-Kuk Jung | Compound for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
CN106661024A (zh) * | 2015-06-29 | 2017-05-10 | 株式会社斗山 | 有机发光化合物以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CN109071555A (zh) * | 2016-04-29 | 2018-12-21 | 株式会社斗山 | 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CN111187201A (zh) * | 2020-01-22 | 2020-05-22 | 清华大学 | 一种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9154B (zh) | 2022-10-14 |
CN115368384B (zh) | 2023-08-08 |
CN111909154A (zh) | 2020-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7046658A1 (en) | New binaphthalene derivatives,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WO2009028902A2 (en) | Organic metal complexs derivativ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ing the same | |
CN113651836B (zh) |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3788852A (zh) | 一种发光材料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EP2155760A2 (en) | Organic metal complexes derivativ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ing the same | |
CN112174968B (zh) | 用于发光器件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1943949B (zh) |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2442037B (zh) | 一种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 |
CN111909154B (zh)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1253373A (zh)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应用及采用其的器件 | |
CN112745301B (zh) | 有机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0746425B (zh) |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5677673A (zh) | 嘧啶取代苯甲腈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3444090A (zh) | 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3880848A (zh) | 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4105785A (zh) |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4478267A (zh) | 用于发光器件的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2661760B (zh) | 用于有机电子材料的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2778300B (zh) | 有机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2979650B (zh) | 有机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2442012B (zh) | 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器件 | |
CN113968848A (zh) |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3402521A (zh) | 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4315877A (zh)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7545292A (zh) |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