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40A - 数字信号译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字信号译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40A
CN1153440A CN96101452A CN96101452A CN1153440A CN 1153440 A CN1153440 A CN 1153440A CN 96101452 A CN96101452 A CN 96101452A CN 96101452 A CN96101452 A CN 96101452A CN 1153440 A CN1153440 A CN 1153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signal
signal
circuit
cod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1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188C (zh
Inventor
和田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1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errors at the de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errors at the decoder
    • H04N19/89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errors at the decoder in combination with error concealment

Abstract

用于防止误差反映在被译码信号上的一种数字信号译码装置,这种误差不能借助误差校正方法进行校准。一数字信号的不可校正部分或包括该误差部分的数据部分由包括一同步代码的特定代码所替换,并输出到译码装置。由于能识别该同步代码的该译码装置也能识别该特定代码,借助于在译码时间确认误差的存在就能执行一种合适的误差处理。因此,通过使用译码装置,可防止不能充分加以校正的误差反映到一译码的信号上。

Description

数字信号译码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来对于在一种记录介质上记录或从该介质再现活动图象信号的一种记录/再现装置使用的更为可取的数字信号译码装置,所说记录介质例如是磁-光盘或者磁带,还涉及通过一传输通道用于传输或接收活动图象信号的一种电视会议系统的接收机。
通常,为有效使用传输线,一种例如用于传输活动图象到远处的电视会议系统、可视电话系统、或广播系统的系统已经采用利用视频信号间的线性相关或内部帧相关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和编码的方法。例如,通过使用线性相关,有可能借助正交变换(例如,DCT[离散余弦变换])编码处理来压缩视频信号。此外,借助使用内部帧相关,能进一步压缩该视频信号。
通常,在时间上相邻的各帧的图象之间无很大的变化。即当计算其间之差时,该差信号是小的。因此,该差信号被编码,而且该被编码的值被进行压缩。然而,只传送该差信号将不能恢复原始图象。因此,将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即通过将每一帧的图象变换到I-图象,P-图象,以及B-图象这三种帧格式的任何一种来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和编码。
图1A和1B表示上述编码方法。对于这种压缩和编码方法,一系列帧组合每17帧为一组(帧F1-F17)进行处理。该处理单元被称作为一组图象。该图象按照始于第一帧F1,以及接着的第四帧F4,然后从F4到F17帧轮流编码成B-图象或P-图象的顺序编码成I-图象,B-图象,和P-图象。
对于这种情况,I-图象是直接对一帧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而得到的图象。况且,如图1A所示,P-图象基本上就是对时间上超前该P-图象的I图象的视频信号之间的差进行编码所得到的图象,或者是对时间上超前该P-图象的视频信号之间的差进行编码所得到的图象。此外,如图1B中所示,B-图象基本上是对一时间上超前的帧以及一时间上随后的帧的平均值的视频信号之间的差进行编码所得到的图象。这种编码方法被称作为双向预测编码。
按照这种连结关系,B-图象除使用双向预测编码方法外还使用以下三种类型的编码方法。第一种处理方法是直接传送原始帧F2的数据作为传输数据,这被称作为和I-图象的处理情况相同的内部编码。第二种处理方法是计算和传送来自时间上随后的帧F3的差,这被称作为后向预测编码。第三种处理方法是传送来自时间超前帧F1的差,这被称作为前向预测编码。
在编码时,在这四种编码方法之中,由用于最小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编码的数据来用于B-图象。
一种实际的编码装置还将帧格式(I-图象,P-图象,B-图象)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字块格式信号,并按位流方式传送。
图2A-2C表示块格式。如图2A所示,对于每行(line)由H点构成的V行被汇编入一个帧格式视频信号。
一帧的视频信号被分成每片包括16行的N片。每片由M个微块所组成。每个微块由相应16×16个图象元素(点)的一亮度信号组成,而亮度信号被分成每块包括8×8个点的块Y[1]-Y[4]。16×16个点的亮度信号相应8×8个点的彩色信号Cb和Cr
译码装置将对通过一种记录介质或一种传输线转换成位流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并译码。如果有一个误差包括在从记录介质或类似物体读出的位流中,则该误差部分能反映在再现的图象上。因此,如图3所示,通常一种误差检测和校正代码附加电路1A以及一种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2A分别装设到编码装置1和译码装置2上,由此可校正不严重的误差。
如果附加的误差校正代码的长度越长,则借助等效于该增加的长度值校正误差的能力增长越大。但是,由于传输数据的量随代码长度增加而增加,因此通常使用适当长度的误差校正码。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当大量数据误差在位流S2中产生时,不可能通过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2A来校正这种误差。对于该种情况,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即位流S2中包括的误差将在再现图象上反映出来。
虽然这些问题是在常规再现时产生的,但是在特定再现时间中,例如图象快速前向再现或快速反向再现的时间中还存在着除以上问题之外的下列问题。那就是,在特定再现情况下,转换单元(磁盘等的存取单元)能停止在微块的中间。在该情况下,使用下述方法,即将包括一同步代码的一误差起始代码DES插入到位流S2中,由此,译码电路能识别微块中的终点。但是,在包括该误差起始代码DES的微块中能产生下列问题。
通常,由一译码电路和一IDCT(反相离散余弦变换)电路构成的反相量化器是在块单元中工作以及一运动补偿电路是在微块中工作。此外,以下进行的说明将假定,包括不完整微块的位流S2被输入到置于该译码电路输入级的一可变长度译码电路中。
如图4A所示,对于一微块“1”的情况,在“1-1”和“1-6”之间的块中微块数据被完成。但对于一微块2的情况,一块“2-2”未被完成,并由误差起始代码DES所中断。
在该情况下,如图4C所示,对于在其中一位流呈现到其终端的微块“1”,在完成该微块“1”的标题的处理过程之后,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将一帧/场DCT特性位,量化尺度,一预测模式,运动矢量,以及帧/场预测特征位提供到在后级的电路。之后,如图4D所示,只要当每一块的处理终止,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即将图象提供到反相量化电路。
另一方面,如在微块“2”中所示,当该位流被定界时,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通过包括一同步代码的误差起始代码DES检测该位流的定界范围。但是,由于微块“2”未被完成,因此不可能完成该块“2-2”的处理。因而更不可能完成该微块“2”的处理。
但是,由于该反相量化电路和IDCT电路是在各块中工作,除非块“2-2”的处理完成,否则它们的工作都将出现故障。此外,由于该运动补偿电路在每一个微块中工作,除非该微块“2”的处理完成,否则该电路的工作可能出现故障。
对于这种情况,将考虑一种方法,其中,提供一个用来储存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对一个微块的处理结果的存储器电路,之后,当对一个微块的处理完全终结时,该数据被提供到后级的一个电路。利用这种方法,将有可能防止该后级电路因无数据提供到该后级电路而被损坏,即使出现一个不完整的微块,也不致损坏。
然而由于该方法对一个块要求一存储器电路设置在读可变长度译码电路之后,它不可避免地会使电路规模增加或者处理电路的数量增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它能防止包括在一位流中的误差反映在译码屏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它能连续进行译码而不附加任何电路,即使对于一未完成的微块也是如此。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通过提供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可达到,该装置包括:误差检测和校正装置,用于通过一条传输通道输入一个数字信号、用于校正和输出包括在该数字信号中的误差部分、以及用于通过一个特征位信号指示出不可校正误差部分的位置;数据替换装置,用于在由特征位信号指示的不可校正误差部分或包括该具有特定代码的不可校正误差部分中替换一具有相同数据长度的数字信号部分作为包括一同步代码的特定代码,以及当该不可校正误差部分包括在由该误差检测和校正装置输出的数字信号中的时候,用于输出该特定代码;以及译码装置,用于输入由该数据替换装置输出的一数字信号,并用该特定代码对该数字信号译码。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字信号译码装置中,用于通过一传输通道输入该数字信号,以便利用该数字信号和一预测数字信号的一译码信号产生一输出信号,当数据组由预定代码定界并且未被完成的时候,译码装置用于输出该预测数字信号,而不是输出具有组成该数字信号一预定长度的未完成数据组的译码信号。
在该数字信号中包括该误差部分的数据部分或不可校正的误差部分由包括一同步代码的特定代码替换并输出到该译码装置。这样替换的特定代码包括一同步代码,并总是能由该译码装置所检测。因此在译码时能够实现对存在误差和误差校正的确认。
此外,当组成数字信号的预定长度数据组由于预定代码对其定界而未被完成时,译码装置输出被预测数字信号而不是该未完成数据组的译码信号。因此,有可能不必附加特定电路来处理该未完成数据组就得到不受未完成数据组中数据影响的输出信号。
理所当然,当结合附图理解时,根据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用性将更为明显,其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标号或字母表示。
附图简要说明:
图1A和1B为说明过去常用来压缩图象数据的图象类型的示意图;
图2A-2C为说明图象数据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一方块图,作为一个例子表示普通视频信号编码和译码装置的结构;
图4A-4D为表示由一普通可变长度译码电路进行处理的各种处理类型的时序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数字信号译码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数字信号译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7为说明一可变长度译码电路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8为一流程图,说明用于正常工作的处理程序的一个例子;
图9为一流程图,说明用于特定再现的处理程序或包括一不可校正误差的数据处理的一个例子;
图10为一流程图,说明用于特定再现的处理程序或包括一不可校正误差的数字处理的一个例子;
图11A到11H为表示由一可变长度译码电路进行处理的各种处理类型的时序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1)第一实施例(1-1)总体结构
图5表示一种译码装置12的电路结构。该译码装置12具有一译码电路部分13,用于通过替换一误差部分来防止误差反映在一输出图象上,该误差部分不可能通过具有包括一同步代码的误差起始代码DES的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进行充分校正。
该译码电路部分13由一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14,一不可校正的特征位转换电路15,以及一译码电路16所构成。以下描述每个电路。
该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14检测包括在从传输通道输入的记录介质3或位流S2中的误差是否存在,当检测到一误差时,使用一误差校正代码校正该误差。用在该实施例中的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14在输出一位流DBS的同时输出一不可校正特征位DEF,并通知不可校正误差部分的后级电路。
该不可校正特征位转换电路15输入该位流DES和不可校正特征位DEF,并用误差起始代码DES替换不能由该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14充分校正的误差部分。具体地说,一误差起始代码产生电路15A接受该不可校正的特征位DEF,以便检测不能由该检测和校正电路14充分校正的误差部分,当检测该误差部分时产生该误差起始代码DES并输出该代码DES到一开关电路15B。根据误差代码DES,该开关电路15B用该误差起始代码DES替换包括在位流S2中的一个误差部分,或替换一包括该误差部分并具有与该误差起始代码DES相同数据长度的数据部分。
顺便说及,如果不能由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14充分校正的误差部分的长度超过该误差起始代码,则许多误差起始代码(K×DES)被直接写在该误差部分上。
在该实施例中,误差起始代码DES由“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1 10110100”表示的32位代码所组成。上述代码由目前通常使用的视频信号编码方法所确定,其中,32位之外的初始的24位用作同步代码。此外,最后8位用作一属性代码,该代码表示同步代码代表的含义。对于该种情况,“10110100”位用作表示一误差的一个属性代码。
按照这种连接关系,这种代码不会出现在一可变长度编码位流中任何的代码组合中,而在译码电路16中在任何译码状态下能被发现。
这样,该不可校正特征位转换电路15用误差起始代码DES替换所述位流中的误差部分以及包括该误差部分并相应于该误差起始代码DES长度的部分。这是由于:如果该误差起始代码DES简单地插入到该误差部分,与通过等效于该误差起始代码DES由编码装置产生的位流的数据量相比较,则在插入误差起始代码DES之后,位流的数据量将增加。通常,由于校验-接收缓冲器容量时,所述译码装置是用于控制位流产生的一个系统,如上所述,当该数据量增加时,接收缓冲器损坏的可能性是不能回避的。
此外,如果一特征位附加到该误差部分,则需要用于储存该特征位缓冲器,以便将特征位附加到位流,由此充分地复盖该误差部分。因此,引起该缓冲器容量增加的问题。
但是,如该实施例所示,当用误差起始代码DES替换位流DES时,与由编码装置产生的位流量相等的位流量储存在接收缓冲器中,因此可防止接收缓冲器被损坏。
此外,该实施例用误差起始代码DES替换所述不可校正的特征位DEF恰好在接收缓冲器(图6中的17)之前,以便防止为储存该位流DBS并因此储存该不可校正的特征位而使接收缓冲器容量增加。
以下描述译码电路16。该译码器16通过接收缓冲器输入从不可校正的特征位转换电路15输出的位流S3,以执行各种译码处理:可变长度译码处理;反相量化处理;反相离散余弦转换处理;运动补偿处理,等。
当从位流S3鉴别误差起始代码DES时,根据一系列译码处理,译码电路16这样工作,使得包括误差的图象不从输出端输出。(1-2)简要说明译码处理
下面描述上述结构的一系列借助译码装置12进行的译码处理。首先,该译码装置12通过设置在第一级的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14校正存在于位流S2中的代码误差。在该情况下,当存在不可能由误差校正代码充分予以校正的误差部分时,该误差校正电路14用误差起始代码DES替换包括该误差部分的预定长度数据,以便将该代码加到译码电路16。在这种情况下,译码电路部分13按序并按预定译码程序对位流S3进行译码。但是,当包括该误差起始代码DES时,该译码电路部分13确认该代码的位置,并选择各种处理以使无误差反映在被译码的图象上。
根据以上结构,包括不可校正的数据误差的数据部分用误差起始代码DES替换,从而该代码能够由译码电路部分13鉴别,因此,有可能选择处理方式以防止不能由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14充分校正的数据误差反映到被译码的图象上。由此,有可能实现用这种图象数据译码装置得到比普通装置质量更高的图象。(2)译码电路的详细说明(2-1)一般结构
这里将描述在前面部分中描述的译码电路16的一种电路实例。该译码电路16通过用预测图象替代一未完成的微块使连续地进行译码不损坏处理成为可能,即使该微块出现在特定再现时间(例如在快速前向再现或快速反相再现时间)也是如此。此外,在该情况中,由于预测图象替代可该未完成的微块,则该未完成的微块被防止反映在另外的图象上。
图6表示译码电路16的一个例子。译码电路16通过在接由缓冲器17中的误差检测和校正电路14和不可校正的特征位转换电路15捕获图象数据输入的位流S3,以便替存位流S3。
可变长度电路18是该实施例的主电路,它通过对由接收缓冲器17读出的数据组进行可变长度译码得到量化步骤S4,活动矢量S5,前置模式(注视在微块类型中的前置的信息)S6,帧/场前置标识S7(以后称为前置标识S7),以及帧/场DCT标识S8(以后称为DCT标识S8)。
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通过将这些各种不同译码信息类型之中的量化步骤S4加到反相量化电路19,以及将活动矢量S5,预测模式S6,预测特征位S7,和DCT特征位S8加到活动补偿电路部分20来控制后级处理电路。此外,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提供DCT输出数据表征位S9(以后称为表征码特征位S9),用于防止在检测写在不可校正误差部分上的误差起始代码DES时间上的相应的图象数据从最后输出级输出到活动补偿电路部分20。
反相量化电路19根据由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提供的量化步骤S4反相地量化由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译码的图象数据,并输出反相量化数据到IDCT电路21。该IDCT电路21根据反相量化电路19的输入数据(DCT系数)执行反相DCT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加到构成活动补偿电路部分20的初级的帧/场DCT字块重调电路22。该帧/场DCT字块重调电路22重新调整相应图象格式的数据。
根据表征码特征位S9的指令,计算单元23对表征码指定的微块执行图象数据S10的表征码运算,该图象数据S10是通过反相量化电路19,IDCT电路21,以及DCT字块重调电路22输入的。对于该情况,该表征码运算被定义为一种处理,为的是不附加图象数据S10到从活动补偿电路24提供的一测图象S11,或所附加为0的图象数据S10到该图象S11。根据上述表征码运算,只有一个预测图象作为再现图象S12的输出从该计算单元23输出,即使任何类型的图象数据从该帧/场DCT字块重调电路22输出也是如此。
根据帧存储器25读出的一个图象,活动补偿电路24产生相应于通过DCT字块重调电路22提供的图象数据S10的帧格式的预测图象S11,并将该图象S11加到计算单元23。
例如,当为I-图象时,图象数据S10是该计算单元23的输出,作为再现图象S12的输出,并储存在帧存储器25的前向预测图象部分25B中,以便产生下次输入的图象数据预测的图象数据(用于P或B-图象的数据)。
当该输入的图象数据S10是用于使用在该数据S10之前的一帧图象数据的数据作为前置图象数据,并且它也是用于前向预测模式的数据时,活动补偿电路24从帧存储器25的前向预测图象部分25B读出前一帧的图象数据(用于I-图象的数据)。
活动补偿电路24根据由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提供的活动矢量S5活动-补偿从帧存储器25读出的图象数据,并输出它作为预测图象数据S11。
计算单元23将该预测图象数据S11和IDCT电路提供的图象数据(差数据)S10相加,并输出作为输出再现图象S12的附加输出。
这个附加输出,即被译码的P-图象的图象数据储存在帧存储器25的反向预测图象部分25A中,以便产生下次输入的图象数据(用于B-图象或P-图象的数据)的预测图象数据。按这种连接,当用于P-图象的图象数据按内部图象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计算单元23直接输出类似于I-图象图象数据的图象数据。此外该图象数据被储存在反向预测图象部分25B中。
对于该情况,P-图象并不输出到在后级的格式转换电路(未示),因为它是下次显示到B-图象的一个图象。
当下次输入的B-图象按前向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活动补偿电路24从前向预测图象部分25B读出对应于预测模式S6的用于I-图象的图象数据,并且通过活动矢量S5活动补偿该图象数据,以便产生预测图象S11。
另一方面,当B-图象按反向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活动补偿电路24从反向预测图象25A读出对应于预测模式S6的用于P-图象的图象数据,并且通过活动矢量S5活动补偿该图象数据,以便产生预测图象SV。
此外,当B-图象按双向预测模式进行编码时,活动补偿电路24从前向预测图象部分25B和反向预测图象部分25A读出对应预测模式S6的用于I-图象和P-图象的图象数据,并且通过活动矢量S5活动补偿该图象数据,以便产生预测图象S11。
这样,活动补偿图象数据从活动补偿电路24输出到计算单元23作为预测图象11,并附加到IDCT电路21的输出。
但是,对于该情况,从计算单元23的附加输出是用于B-图象的图象数据,并非用于产生其他图象的预测图象。因此该附加输出并不储存在帧存储器25中。
在用于B-图象的这些图象输出之后,活动补偿电路24从反向预测图象部分25A读出用于P-图象的图象数据,并且将它加到计算单元23。但是,P-图象并非活动补偿的。
按这种连接,相应于在编码装置侧的预测模式开关电路和DCT模式开关路并未在译码电路16中表示出来。但是活动补偿电路24执行相应上述电路的处理,即,用于恢复状态的处理,其中,奇偶场中的线信号对初始状态彼此分开,其中,按需要混合两个线信号。
虽然上面描述了亮度信号的处理,相同的是还应用了彩色差信号的处理。但在该情况下,使用了活动矢量,它是由等分用于垂直和水平亮度信号的活动矢量而得到的。(2-2)用可变长度译码电路处理每个微块(2-2-1)处理摘要
以下参照图7-10描述用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的处理。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从步骤SP1开始译码。在步骤SP2,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对连续输入的位流的微块标题译码。
之后,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3以确定误差起始代码DES是否出现在该标题部分。
如果在步骤SP3得到肯定的结果(即,当误差起始代码存在),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立即进行到步骤SP4,以终止该微块的处理。
但是,如果得到相反结果(即当误差起始代码未被发现),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前进到步骤SP5,以确定微块标题的处理是否终止。当得到相反结果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反回到步骤SP2,并重复处理的一系列类型。
另一方面,如果得到肯定的结果(即,如果微块标题的处理终止),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6,以得到量化尺度S4和DCT特征位S8,并将它们写入反相量化电路19和帧/场DCT字块重调电路22。
之后,如步骤SP7所示,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处理在微块标题后面的每一个字块,以产生用于每一个字块的图象数据。
接着,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8,以确定是否包括误差起始代码DES
如果在步骤SP8得到相反的结果(即,如果未发现误差起始代码),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9,以确定是否所有字块的处理终止,并重复处理步骤SP7中的一系列处理,直到所有字块的处理终止(即直到肯定的结果)。
如果在SP9得到肯定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进行到步骤SP10,以执行正常的子程序处理。以下将描述步骤SP10的处理细节。当处理结束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4,以终止微块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8得到肯定的结果,并且误差起始代码确定包括在微块中,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11,以产生一伪码数据和控制,因此,通过输出该伪数据作为图象数据完成微块的处理。但是,除非在步骤SP11产生伪数据,译码电路16将花费许多时间去控制后级处理电路的运行时间,该后级处理电路像反相量化电路19一样在字块和微块中运行,因此不能回避电路将变得复杂的事实。
之后,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12,以确定相应于所有字块的伪数据是否产生,并返回步骤SP11,以便继续产生该伪数据,直到得到肯定的结果。
之后,如果在步骤SP12得到肯定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13,以执行包括误差起始代码的一微块的子程序处理。以下描述该子程序的处理细节。当这些处理终止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4,以终止该微块的处理。(2-2-2)通过不包括误差起始代码的微块执行的子程序处理
以下参照图8描述在用于正常运行的步骤SP10的处理过程细节。
首先,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从步骤SP21开始处理。接着,在步骤SP22,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确定能否在被处理和目前预测的微块之前通过使用立即设置的微块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预测特征位S7得到预测图象。
如果在这里得到相反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步骤SP23,以便设置DCT输出数据表征码特征位到“0”,由此从位流得到的图象数据的输出,并将该位流的数据写到一后级处理路作为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预测特征位S7。之后,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终止在步骤SP24的一系列运行。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22得到肯定结果,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25,以执行与步骤SP23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SP25的处理终止后,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确定指定作为在步骤SP26处理的预测模式是否使用在目前图象中的图象数据。如果得到肯定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24,以终止该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26得到相反结果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将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预测特征位S7写入一存储器。(2-2-3)由包括误差起始代码的微块执行的子程序处理
以下参照图9和10描述由于误差起始代码DES而出故障时的处理。该处理是产生预测的图象输出替代位流图象的处理,以下四种方法可考虑为其产生方法。
步骤SP32和SP33表示第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在空间相同位置的预测的图象作为前向图象。
步骤SP35-SP37表示第二种方法,该方法在显示时间之前使用在空间和图象的一帧位置相同的预测的图象。
第三种方法使用由使用预测模式,活动矢量,以及一微块的预测特征位得到的预测图象,在其中在先预测已被执行。
第四种方法表示在步骤SP40-SP42中,使用由使用该预测模式,活动矢量,以及一被处理的微块的预测特征位得到的预测的图象。
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从步骤SP31开始处理,以便通过该四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产生一预测的图象。在步骤SP32,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确定是否需要使用在空间和前向图象位置相同的预测图象。
如果在这里得到肯定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前进到步骤SP33,以便设置DCT特征位S9到“1”,并根据包括伪数据等的位流的输出阻止一图象。此外,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设置预测模式S6到前向预测模式,以及设置活动矢量到“0”。按这种连接,预测特征位S7被固定到一场,或者被设置成同图象结构那样。
当这些处理结束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34,以便终止这种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得到步骤SP32得到相反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35,以确定用第二种方法产生一预测图象。即,该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确定是否在显示时间之前使用在空间和图象的一帧位置相同的预测的图象。
如果在这里得到肯定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36,以便确定微块属于的图象的图象类型是否为其在先图象不是B-图象的I-图象,P-图象,或B-图象。对于该情况,如果得到相反的结果(即,在先于译码的图象是B-图象),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返回到步骤SP32,以便重复该确定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得到肯定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的处理进行到步骤SP37,以便根据输出阻止由位流得到的图象数据,并且设置预测模式S6到前向预测侧。也是对于这种情况,活动矢量S5被设置到0,这是由于使用了在空间相同位置的图象数据。此外,预测特征位S7被固定到一个场,或者使用与一图象结构相同的特征位。在这些处理结束之后,处理在步骤SP34终止。
但是,当在步骤SP35得到相反结果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38,以便确定是否用第三种方法产生一预测的图象。即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确定是否使用由使用预测模式,活动矢量,以及一微块的预测特征位得到的一预测的图象,在该微字块中,在先的预测已被执行。
当在这里得到肯定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进行到步骤SP39,以便分别设置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特征位S7预测模式,活动矢量,以及储存在一存储器中的预测特征位。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38得到相反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40,以便确定是否用第四种方法产生一预测的图象,即,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确定是否使用由使用预测模式,活动矢量,以及一被处理微块的预测特征位得到的一预测的图象。
如果在步骤SP40得到肯定的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41,以便确定该预测模式是否在一图象中。如果在步骤SP41得到相反结果,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42,以便设置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读出该被处理的微块的标题的预测特征位S7。
当这些一系列的处理终止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进行到步骤SP34,以终止目前微块的处理。(2-3)译码例子
在该部分,参照图11A-11H详细描述译码电路16的具体的处理。对于这种情况,如图11A中所示,假定微块“2”由一误差起始代码所中断。并且在其中该微块的数据是未完成的一位流输入到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
对于这种情况,假定微块“1”包括从字块“1-1”到字块“1-6”的全部数据,并且微块数据是完成的。另一方面,对于微块“2”的情况,微块“2-2”是未完成的,并且由误差起始代码DES所中断。
首先,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输入在其中始终出现位流的微块“1”。对于这种情况,处理该微块“1”的微块标题使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提供DCT特征位18,量化尺度S4,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预测特征位S7到一后级电路,并因此每当处理每一个字块时,又提供图象数据到反相量化电路19。
但是实际上,对微块“1”,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不能检测位流始终出现,直到微块标题“1”的处理终止之后,通过按序处理字块“1-1”-“1-6”,所有字块的处理结束为止。因此,不能确定微块的数据是否能加到一后级电路,直到微块“1”的所有字块的处理结束为止。因此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在随后的时间上输出各种特征位和数据。
首先,如图11C所示,当微块标题的处理结束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将量化尺度S4和DCT特征位S8中的DCT特征位S8,量化尺度S4,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预测特征位S7写入反相量化电路19和帧/场DCT字块重调电路22。
之后,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按每个字块开始进行处理,以得到每个字块被译码的图象。
对于这种情况,由于用于微块的存储器电路并不在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的后级被配置,所以该译码的图象数据直接加到反相量化电路19。但是,由于在其后级的反相量化电路19和IDCT电路21的运行假定一字块(8象素×8条线)作为单元,所以也可将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处理的图象数据通过用于一字块的存储器电路加到反相量化电路19。
每当每一字块的图象数据如图11D所示那样馈送时,反相量化电路19,IDCT电路21,帧/场DCT字块重调电路22执行每一个处理。
当微块“1”的全部处理结束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将所有由微块标题得的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预测特征位S7,以及表征码特征位S9,输出到活动补偿电路部分20。
对于这种情况,由于该微块“1”是被完成的微块,由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输出的表征码特征位S9被指定到“0”(即先表征码)。该表征码S9在图11E所示的时间产生。上述处理在步骤SP1-SP10进行。
活动补偿电路部分20按这些特征位执行译码。
计算单元23在图11F所示时间接收通过反相量化电路19,IDCT电路21,以及帧/场DCT块重调电路22的图象数据。对于这种情况,呈现在特征位的输入和到计算单元23的数据输入之间的时间差为用于由活动补偿电路24处理所要求的延迟时间。
之后,在如图11F和11G所示的时间,计算单元23将从一位流得到的图象数据S10和从活动补偿电路24读出的预测的图形S11相加并将相加结果作为输出的再现图象S12。对于这种情况,由于该表征码特征位S9表示“缺表征码”图象数据S10和S11被加到微块“1”。
之后,将描述对于包括误差起始代码的微块“2”的处理。
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检测在一位流中由包括一同步代码的误差起始代码DES产生的非正常定界。在图11B和11C中,描述的一种情况是该误差起始代码DES是在字块“2-2”的处理的中间发现的。
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以类似于微块“1”的情况处理微块标题“2”和字块“2-1”。该字块“2-1”不是伪数据。
当微块标题“2”的处理结束类似于微块“1”的情况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在图11C所示时间将量化尺度S4和DCT特征位S8加到后级电路。之后,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处理字块“2-1”,并将用于字块“2-1”的图象数据加到反相量化电路19。
当处理字块“2-2”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发现误差起始代码。此时,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产生用于位流损坏的微块“2”的剩余部分的一伪数据,由此先完善了涉及反向量化电路19和IDCT电路21按字块执行处理和活动补偿电路24按微块执行处理的微块“2”。该状态表示在图11B中。
对于这种情况,包括例如一个0值的伪数据输出到反相量化电路19作为块“2-2”的剩余图象数据,其中发现误差起始代码,以及剩余块“2-3”,“2-4”,“2-5”,和“2-6”的图象数据。按这种连接,由于微块“2”的图象数据由表征码特征位S9指定,因此,它并不用来在计算单元23中作运算,有可能使用零以外的任何数作为伪数据值。
反相量化电路19,IDCT电路21,以及帧/场DCT字块重调电路22根据包括该伪数据的图象数据执行每一个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提供到计算单元23。
在当微块“2”的全部处理完成时,输出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预测特征位S7,以及使用在活动补偿电路24中的表征特征位S9。对于这种情况,全部的处理将被定义为产生直到“2-6”字块的伪数据。
如上所述,由于微块“2”被误差起始代码DES所中断,由此异常图象数据被进行处理,形成控制,结果由于复制预测图象而使该异常图象数据不影响再现。该预测图象的复制是由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预测特征位S7,以及表征码特征位S8,并且还使用活动补偿电路24和计算单元23的一种处理。
这样产生的被预测的图象S11包括如前面部分(步骤SP32-33)所述的前向图象那样在空间相同的位置上的预测图象,在空间相同位置上作为在显示时间之前的一帧的预测图象(步骤SP35-37),紧接在由误差起始代码DES中断,以及由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被预测特征位S7得到的一微块之前的预测的图象(SP38-39),以及由使用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由处理的微块标题得到的预测图象(步骤SP40-42)。
可变长度译码电路18得到该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用于得到这些预测图象SV的预测特征位S7,并将它们输出到活动检测电路24。此外,在该情况下,表征码特征位S9的指定示为“表征码存在”(即是“1”)。
按此连结,当微块“2”包括的只是目前图象中的数据而未使用预测时,过程将被改变,以便借助于该预测模式S6,活动矢量S5,以及相邻微块的预测特征位S7产生一预测的图象。
活动补偿电路24按照如图11G所示的特征位产生一预测的图象。此外,计算单元23相加并输出从反相量化电路19等类似电路输入的图象数据S10和从活动补偿电路24输入的预测的图象S11。但是,由于“表征码的存在”是由表征码特征位S9所指定,所以图象数据S10不用于计算,而该预测图象S11直接被输出,并作为输出的再现图象S12。
按照以上结构,可实现一种图象数据译码装置,能够运行由误差起始代码DES限定的未完成的微块,而不损坏按字块或微块方式工作的译码电路16的内部电路的工作。此外,该实施例并不要求任何特殊的定时控制电路用于准确地运行内部电路。因此不必关心电路体积的增加。
此外,由于再现的图象并不受用预测图象取代一未完成微块的图象数据部分以输出该微块的影响,因此与一般设备相比可实现能得到高质量图象的一种图象数据译码装置。(3)其他的实施例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误差起始代码DES使用表示成“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10110100”的32位的代码。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是任何包括一同步代码的代码都能使用。此外,该码的长度也不仅仅限制到32位,可以使用长度大于32位的一个代码。
此外,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译码电路16的工作能回避由于将误差起始代码DES插入一位流而受到损坏。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除非误差起始代码DES能用于例如特殊再现的其他处理。
因此,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分立余弦转换数据在编码的时间被译码。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还能广泛地应用来译码正交的转换数据。
因此,在上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记录介质3或传输线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译码,然而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而是还能应用到附加到该视频信号的伴音信号或控制信号。
如上所述,按本发明,一数字信号的不可校正的误差部分或包括该不可校正误差部分的数据部分用包括一同步代码的特定代码所替代,并输出到译码装置,由此可得到在译码时能确认误差存在的一种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并执行适当的误差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当组成一数字信号的一预定长度数据组合由一预定的代码所限定,并且是未完成时,译码装置输出一预测的数字信号替代该未完成数据组的译码信号。因此,有可能得到一种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它能得到一个不受该数据组影响的输出信号而不附加用于处理该数据组的专用电路。
一旦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本技术领域专业人员而言可以指向多种改变和修正,以便使所有这样的改变和修正落入本发明的附加权利要求的真正的精神和范围之内,而这将是明显的。

Claims (15)

1、一种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包括:
误差检测和校正装置,用于通过一传输通道输入一数字信号,用于校正和输出包括在所说数字信号中的一误差部分,以及用于通过一特征位信号指示一不可校正误差部分的位置;
数据替换装置,用于替换具有相同数据长度的一数字信号部分作为包括一同步代码的一特定代码,该同步代码是由所说特征位信号指示的一不可校正误差部分,或者是包括具有所说特定代码的所说不可校正误差部分的数据部分,以及当所说不可校正误差部分包括在由所说误差检测和校正装置输出的一数字信号中时,用于输出该特定代码;以及
译码装置,用于输入从所说数据替换装置输出的一数字信号,以及用于借助所说特定代码对所说数字信号译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数据替换装置正好提供在用于储存所说数字信号的一接收缓冲器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数据替换装置提供:
一代码产生部分,用于根据所说特征位信号,在所说不可校正误差部分产生所说特定代码,以及
一替换部分,用于检测所说特定代码的输入,以及用于相应在所说特定代码在具有所说特定代码的所说数字信号中被检测的位置替换具有一预定数据长度的一数字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所说特定代码是一误差起始代码。
5、一种数字信号译码装置,用于通过一传输通道输入一数字信号,以便借助于所说数字信号的一译码信号以及一预定的数字信号产生一输出信号,包括:
译码处理装置,当所说数据组由一预定的代码所限定,并且它是未完成的时候,用于输出所说前置数字信号,替代组成所说数字信号的一预定长度数据组的译码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译码处理装置具有一可变长度译码电路,当所有用于所说预定的长度数据组的处理完成时,所说可变长度译码电路传输用于产生所说前置数字信号的各种特征位信号到后级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一用于阻止使用所说数字信号的译码信号的输出阻止特征位包括在所说各种特征位信号中。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可说可变长度译码电路插入一伪数据于所说未完成数据组的有缺陷的部分,由此当输入所说未完成数据组时,结束后级电路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处在所说可变长度译码电路后级的电路具有一计算电路,用于计算所说数字信号和所说预测数字信号的译码信号,由此产生一个输出信号,以及当所说译码信号的使用由所说输出阻止特征位所阻止时,所说计算电路把相应预定长度数据组的所说译码信号的值视作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在所说可变长度译码电路后级的电路具有一计算电路,用于计算所说数字信号和所说预测数字信号的译码信号,以产生一输出信号,而当所说译码信号由所说输出阻止特征位阻止时,所说计算电路不使用相应预定长度数据组的所说译码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5的该数字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数字信号是一视频信号;以及
所说预测数字信号是在空间相同位置作为一前向图象的图象。
12、根据权利要求5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数字信号是一视频信号;以及
所说预测数字信号是在空间相同位置作为在显示时间前的一预测图象-帧的预测图象。
13、根据权利要求5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数字信号是一视频信号;以及
所说预测数字信号是紧接在由所说预定代码限定的所说不完整数据组之前的一图象,并且借助于一预测数据组的各种特征位信号而得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5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数字信号是一视频信号;以及
当完成所说数据组的所说标题部分的处理时,所说预测数字信号是借助由一标题指定的各种特征位信号得到的。
15、根据权利要求5的该数字信号译码装置,其中:
所说预定代码是一误差起始代码。
CNB961014520A 1995-01-25 1996-01-25 数字信号译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661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003295A JP3518700B2 (ja) 1995-01-25 1995-01-25 デイジタル信号復号装置
JP030032/95 1995-01-25
JP030032/1995 1995-0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40A true CN1153440A (zh) 1997-07-02
CN1166188C CN1166188C (zh) 2004-09-08

Family

ID=12292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61014520A Expired - Lifetime CN1166188C (zh) 1995-01-25 1996-01-25 数字信号译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714952A (zh)
EP (1) EP0724363B1 (zh)
JP (1) JP3518700B2 (zh)
KR (1) KR100420235B1 (zh)
CN (1) CN1166188C (zh)
DE (1) DE69636152T2 (zh)
SG (1) SG63538A1 (zh)
TW (1) TW3035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47C (zh) * 1995-04-04 2003-08-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与设备以及复制方法与设备
CN1992534B (zh) * 2002-08-20 2010-06-16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误差校正码的译码方法及其程序和设备
CN102890645A (zh) * 2011-07-20 2013-01-23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储存装置、存储器控制器与数据写入方法
WO2012092902A3 (zh) * 2012-02-14 2013-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2144A (ja) * 1996-10-03 1998-04-28 Sony Corp 再生装置、誤り訂正装置及び誤り訂正方法
JP3263625B2 (ja) * 1997-03-28 2002-03-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ビデオレコーダ
US6499060B1 (en) 1999-03-12 2002-1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dia coding for loss recovery with remotely predicted data units
JP2001357637A (ja) * 2000-06-14 2001-12-26 Sony Corp 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AU2001269125A1 (en) * 2000-07-17 2002-01-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ding of a data stream
US7372964B2 (en) 2001-10-10 2008-05-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cluding secret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tion thereof
JP3688628B2 (ja) 2001-11-09 2005-08-31 株式会社東芝 信号処理方法及び装置、信号再生方法及び装置、記録媒体
JP3939136B2 (ja) * 2001-11-28 2007-07-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音声再生回路、デコード回路、音声再生装置及び音声再生方法
KR100480051B1 (ko) * 2002-06-17 2005-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신호 디코딩 방법
US6973602B1 (en) * 2002-09-05 2005-12-06 Ciena Corporation Link and path-level error performance monitoring
JP2005039480A (ja) * 2003-07-18 2005-02-10 Toshiba Corp コンテンツ記録方法、記録媒体、コンテンツ記録装置
US8085844B2 (en) * 2003-09-07 2011-1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gnaling reference frame distances
KR20050040448A (ko) * 2003-10-28 2005-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에러 검출 기능을 가진 비디오 디코딩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JP4407472B2 (ja) * 2004-10-29 2010-0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符号化及び復号装置並びに符号化及び復号方法
US8634413B2 (en) 2004-12-30 2014-01-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e of frame caching to improve packet loss recovery
EP2000897A4 (en) 2006-03-03 2009-10-28 Ibm READING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READ ERROR,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JP2009111932A (ja) * 2007-10-31 2009-05-21 Panasonic Corp 動画像復号化装置
CN101488827B (zh) * 2008-01-14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数据报错的方法和装置
KR20100004792A (ko) * 2008-07-04 2010-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손상된 정보를 저장하는 방법, 손상된 정보를 저장할 수있는 정보 처리 장치, 손상된 정보를 저장 가능하게송신하는 정보 저장 장치, 손상된 정보를 저장하기 위한소프트웨어가 기록된, 정보 처리 장치로 읽을 수 있는 매체
EP2141703B1 (en) * 2008-07-04 2013-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pying data
TWI442778B (zh) * 2010-02-05 2014-06-21 Acer Inc 視訊解碼裝置
US9223643B2 (en) * 2010-03-04 2015-12-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tent interrup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8987A (ja) * 1990-08-16 1992-03-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誤り修整方法
US5222069A (en) * 1990-09-20 1993-06-22 Ampex Systems Corporation Miscorrection arrangement for the concealment of misdetected or miscorrected digital signals
DE69126396T2 (de) * 1990-10-25 1997-1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ufzeichnungs- und Wiedergabegerät für Videosignale
US5488418A (en) * 1991-04-10 1996-01-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ncoder and decoder
JPH04358486A (ja) * 1991-06-04 1992-12-11 Toshiba Corp 高能率符号化信号処理装置
US5416804A (en) * 1991-08-21 1995-05-1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Digital signal decoder using concatenated codes
JP2706398B2 (ja) * 1992-02-14 1998-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のディジタル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JPH0698313A (ja) * 1992-09-14 1994-04-08 Sony Corp 動画像復号化装置
JP3158740B2 (ja) * 1992-11-20 2001-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ビデオ信号の送信方法及びダビング方法
JPH06325503A (ja) * 1993-05-11 1994-1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ジタルデータの処理方法
US5576765A (en) * 1994-03-17 1996-11-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deo decod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47C (zh) * 1995-04-04 2003-08-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与设备以及复制方法与设备
CN1992534B (zh) * 2002-08-20 2010-06-16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误差校正码的译码方法及其程序和设备
CN102890645A (zh) * 2011-07-20 2013-01-23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储存装置、存储器控制器与数据写入方法
CN102890645B (zh) * 2011-07-20 2015-11-25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储存装置、存储器控制器与数据写入方法
WO2012092902A3 (zh) * 2012-02-14 2013-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US9059735B2 (en) 2012-02-14 2015-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coding method and decod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636152D1 (de) 2006-06-29
SG63538A1 (en) 1999-03-30
JPH08204584A (ja) 1996-08-09
TW303571B (zh) 1997-04-21
CN1166188C (zh) 2004-09-08
US5714952A (en) 1998-02-03
DE69636152T2 (de) 2007-05-03
EP0724363B1 (en) 2006-05-24
KR100420235B1 (ko) 2004-05-22
EP0724363A2 (en) 1996-07-31
EP0724363A3 (en) 2000-09-27
KR960030710A (ko) 1996-08-17
JP3518700B2 (ja) 200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188C (zh) 数字信号译码装置
CN1044064C (zh) 图象信号编码与解码方法以及图象信号编码与解码装置
CN1108611C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输出装置
CN1507750A (zh) 图像编码方法及设备和图像解码方法及设备
CN1189049A (zh) 数据视频家用系统编译码器系统的编码方法及编码器
CN1881452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程序、记录介质、及数据记录介质
CN1138402A (zh) 将已数据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存入存储器/从存储器检索出并在纵向记录载体上对该信进行记录和再现
CN197641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55192C (zh) 复制数字视频信号的方法
CN1106082C (zh)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US20090232470A1 (en) Video contents editing apparatus, controller, and method
CN1375129A (zh) 用于将n-比特源字编码/解码为对应的m-比特信道字的设备以及将m-比特信道字编码/解码为n-比特源字的设备
JP2001157204A (ja) 動画像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
CN1147158C (zh) 图象信号处理、记录方法和设备
CN1076929C (zh) 图象信号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516851A (zh) 检测水印的方法和设备
CN1079568C (zh) 再现数字盒式磁带录像机的视频段的装置和方法
CN1292590C (zh) 信号记录装置和方法、信号重现装置和方法、媒体和信息总集
US8199807B2 (en) Contents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contents providing method
CN1856073A (zh) 用于在数字广播接收器中存储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US757730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digital images using parallel processing of bit-planes
JP2689555B2 (ja) 画像復元装置
CN1182248A (zh) 处理数字编码图像的方法及装置和译码图像缓冲存储装置
CN1190314A (zh) 数字视频家用系统编译码器系统的译码器和译码方法
JP2002366014A (ja) 情報符号化装置、その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その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