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5010A - 留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留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5010A
CN115335010A CN202180024252.6A CN202180024252A CN115335010A CN 115335010 A CN115335010 A CN 115335010A CN 202180024252 A CN202180024252 A CN 202180024252A CN 115335010 A CN115335010 A CN 115335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member
shaft
indwelling device
sheath
indw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42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森崇志
江见友裕
山本实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kawa Sumitom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kawa Sumitom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kawa Sumitom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kawa Sumitom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3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5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61F2002/077Stent-grafts having means to fill the space between stent-graft and aneurysm wall, e.g. a slee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002/950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retaining means other than an outer sleeve, e.g. male-female connector between stent and instrument
    • A61F2002/9511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retaining means other than an outer sleeve, e.g. male-female connector between stent and instrument the retaining means being filaments or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A61F2002/966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with additional retain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留置装置(1)的轴状部件(30)具有:被卡合部(33),供筒状治疗工具(10)所具有的卡合部(15)卡合;及限制部(34),协同线状部件(36)来限制卡合在被卡合部(33)上的卡合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部(34)通过解除线状部件(36)对卡合部(15)的缠绕来解除卡合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

Description

留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留置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用于治疗长在血管壁上的瘤等的支架移植物等筒状治疗工具,对用于将筒状治疗工具搬运到患处并将其留置的留置装置也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3)。通常,留置装置在使筒状治疗工具径向收缩的状态下将其搬运到患处,并在患处使筒状治疗工具径向扩张,由此使筒状治疗工具留置在患处。
以往的留置装置中的一种能够留置所谓的前端后开型筒状治疗工具。这种留置装置例如具有可容纳设置于筒状治疗工具的主体部的开口端的腕状部的前端尖头(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上述留置装置在腕状部容纳于前端尖头中的状态下将筒状治疗工具搬运到患处,并在患处使主体部扩张之后,从前端尖头中释放腕状部,以使筒状治疗工具与血管壁接触。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408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49284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62616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作为释放容纳于前端尖头中的腕状部的机构,上述留置装置具有与容纳腕状部的前端尖头连接的轴和保持腕状部以使其能够相对于前端尖头移动的轴这两个轴。因此,上述留置装置的结构会变得复杂,并且零件数量也增加。并且,上述留置装置的两个轴具有在其中一个轴的中空部内插入有另一个轴的双重结构。因此,在上述留置装置中,容纳筒状治疗工具的护套的直径也会变大。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容纳筒状治疗工具的护套的直径且简化装置结构的留置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留置装置,其将可径向扩张的筒状治疗工具留置在活体管腔内。留置装置具备:护套,可容纳筒状治疗工具;及长轴状部件,构成为能够在护套的内侧沿着护套的轴向进退。轴状部件具有:被卡合部,供筒状治疗工具所具有的卡合部卡合;及限制部,保持缠绕在卡合于被卡合部上的卡合部上的线状部件,并通过线状部件来限制卡合部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部通过解除线状部件对卡合部的缠绕来解除卡合部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小容纳筒状治疗工具的护套的直径且简化装置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中,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留置装置的分解图,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留置装置的组装状态的图,图1(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架移植物的一侧的开口部附近的图。
图2中,图2(a)是表示轴小径部的前端部附近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支架移植物安装于轴小径部的状态的图。
图3中,图3(a)~图3(f)是表示使用留置装置来留置支架移植物的流程的图。
图4是表示通过缠绕线状部件来限制裸露部的第1变形例的图。
图5是表示在第2变形例中支架移植物安装于轴小径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第2变形例中的第1及第2线状部件的配置的图。
图7是表示第2变形例中的轴小径部的前端部附近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夹线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留置装置及筒状治疗工具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留置装置1的分解图,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留置装置1的组装状态的图。图1(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架移植物10的一侧的开口部附近的图。
附图中的各部的形状、尺寸等是示意地表示的形状、尺寸,并不表示实际的形状和尺寸等。在附图中,根据需要,用箭头表示留置装置及筒状治疗工具的轴向Ax。并且,将与轴向Ax大致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另外,根据需要,在附图中,用符号F表示留置装置及筒状治疗工具的一侧,用符号B表示另一侧。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支架移植物10的结构进行说明。
支架移植物10为筒状治疗工具的一例,其用于留置在活体管腔内的狭窄部位或堵塞部位等病变部位来扩张这些病变部位。支架移植物10使用留置装置留置在作为活体管腔的一例的血管的规定位置(例如,血管上长瘤的病变部位)。
支架移植物10具有记得扩张状态的形状的所谓的自扩张型结构。支架移植物10容纳于留置装置1的管状护套20中,并以向径向内侧收缩的状态导入到血管内。支架移植物10在被搬运到血管内的规定位置之后,从护套20中被释放,并向径向外侧扩张。如后述的图3(f)所示,扩张的支架移植物10以与血管的内壁密合的状态留置在血管内。
支架移植物10的整体形状可以为直线形状或与患者的血管的形状对应的弯曲形状。即,支架移植物10可以从留置之前开始假设留置位置而预先弯曲,也可以在留置之后沿着血管的形状弯曲。
支架移植物10具备主体部11,该主体部11形成为轴向Ax的一侧和另一侧连通的筒状。如图1(c)所示,主体部11具有骨架部12和固定于骨架部12的皮膜部13。另外,当支架移植物10留置在血管内时,主体部11的内部空间构成可使患者的血流通过的流路。
骨架部12例如通过将金属细线(线材)缠绕成螺旋状来形成。例如,金属细线以交替形成山部和谷部的方式折返成锯齿状的同时缠绕成螺旋状,由此形成骨架部12。骨架部12构成为能够以从向径向内侧收缩的收缩状态自扩张至向径向外侧扩张的扩张状态的方式变形。
作为构成骨架部12的金属细线的材料,例如可举出以Ni-Ti合金(镍钛合金)、钴铬合金、钛合金及不锈钢等为代表的公知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在将Ni-Ti合金用作骨架部12的材料的情况下,通过使骨架部12成为扩张状态的形状之后对其实施规定的热处理,能够使骨架部12记住扩张状态的形状。另外,骨架部12也可以由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陶瓷或树脂等)形成。
皮膜部13为形成上述流路的管状挠性膜体,其以封堵骨架部12的间隙部分的方式安装于骨架部12。作为形成皮膜部13的材料,例如可举出PTFE(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等。
作为卡合部的一例,主体部11的一侧的开口端11a设置有由金属骨架构成的裸露部15。裸露部15从主体部11的开口端11a朝向轴向Ax的一侧突出。裸露部15发挥如下功能:在留置支架移植物10时,与血管的内壁发生摩擦,以抑制支架移植物10的位移(迁移)。
并且,裸露部15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固定用销(还称为倒钩)16。固定用销16通过钩挂在血管的内壁上来负责辅助将裸露部15固定于血管的功能。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留置装置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如图1(a)、图1(b)所示,留置装置1具备管状护套20和配置于护套20的内侧的管状轴30。
护套20能够在其内侧容纳收缩状态的支架移植物10。护套20具有护套主体部21和设置于护套主体部21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毂22。毂22具有用于将护套20固定于轴30的螺母(未图示)和进行针对后述的线状部件36的操作的操作部件(未图示)等。
护套主体部21为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的管体。作为护套主体部21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选自氟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及聚氯乙烯系树脂等中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合成树脂(弹性体)、在这些树脂中混合其他材料而成的树脂化合物、由这些合成树脂形成的多层结构体、以及这些合成树脂和金属线的复合物等。
轴30为比护套20更长的轴状部件,其构成为能够沿着轴向Ax进退。轴30具有轴主体部31和形成于轴主体部31的一侧的轴小径部32。作为轴30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树脂(塑料及弹性体等)以及金属等具有适当的硬度及柔软性的各种材料。
轴小径部32与轴主体部31同轴,并且直径小于轴主体部31。在留置装置1中,支架移植物10容纳于形成在轴小径部32的外周与护套主体部21的内周之间的空间。并且,在轴30的轴主体部31及轴小径部32沿着轴向Ax形成有用于插入后述的导线40的孔(未图示)。
并且,轴小径部32的一侧的端部安装有封闭护套20的一侧的端部开口的前端尖头35。
图2(a)是表示轴小径部32的前端部附近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将支架移植物10安装于轴小径部32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2(a)、图2(b)中,省略了前端尖头35的图示。
轴小径部32从一侧的端部依次具有钩片33和线状部件保持体34。
钩片33为被卡合部的一例,其形成为基端侧从轴小径部32沿着径向立起且其前端部弯向轴小径部32的一侧而突出的形状。钩片33在轴小径部32的周向上隔着间隔设置有多个。如图2(b)所示,能够将裸露部15的端部钩挂到各钩片33上与其卡合。
线状部件保持体34为从轴小径部32沿着径向立起且沿着轴向Ax延伸的平板状小片。线状部件保持体34上开有用于沿着周向插入线状部件36的保持孔34a。线状部件36由具有规定的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以适用尼龙纤维或氟纤维等缝合线、镍钛合金或不锈钢制金属细线、树脂制绳索状部件。
在图2的例子中,轴小径部32上隔着180度的间隔配置有两个线状部件保持体34。另外,轴小径部32上的线状部件保持体34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也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如图2(b)所示,当将支架移植物10安装于轴小径部32时,支架移植物10的裸露部15钩挂在轴小径部32的钩片33上与其卡合。然后,从卡合在钩片33上的裸露部15的外侧沿着周向缠绕线状部件36。通过缠绕线状部件36,裸露部15向径向外侧的扩张被线状部件36束缚而被限制,并且支架移植物10的一侧的端部固定于轴小径部32。
上述线状部件36以穿过线状部件保持体34的保持孔34a并横跨多个裸露部15的方式沿着周向缠绕。由来自裸露部15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向径向外侧的力作用于缠绕在裸露部15上的线状部件36,但通过使线状部件36穿过线状部件保持体34的保持孔34a,可将线状部件36保持于线状部件保持体34。由此,限制线状部件36向径向外侧位移,从而能够轻易维持线状部件36在裸露部15上的缠绕状态。
如此,线状部件保持体34发挥协同线状部件36来限制卡合在钩片33上的裸露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的限制部的功能。
并且,线状部件36的另一侧穿过护套20与设置于护套20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毂22的操作部件连接。通过操作毂22的操作部件,能够将线状部件36拉向另一侧。若将线状部件36拉向另一侧,则可解除线状部件36的缠绕,使裸露部15成为可径向扩张的状态。
在此,参考图3(a)~图3(f)对使用留置装置将支架移植物10留置在血管50内的流程进行说明。在图3的例子中,示出在弯曲的血管50上的形成有瘤51的病变部位留置支架移植物10的情况。另外,图3中各图的纸面左侧对应于一侧,图3中各图的纸面右侧对应于另一侧。
首先,以通过形成有瘤51的病变部位的方式在血管50内配置导线40。然后,相对于容纳有收缩状态的支架移植物10的留置装置1,将导线40从留置装置1的一侧的端部插入留置装置1。然后,如图3(a)~图3(c)所示,使留置装置1沿着导线40从另一侧朝向一侧在血管内前进,以使留置装置1的一侧的端部通过形成有瘤51的病变部位。
接着,如图3(d)~图3(e)所示,在留置装置1中,保持束缚着支架移植物10的裸露部15的轴30的位置的同时,以朝向另一侧拉出护套20的方式使该护套20移动。其结果,支架移植物10从留置装置1的护套20中被释放。通过从护套20中释放到外部,支架移植物10的主体部11向径向外侧自扩张。由此,扩张的主体部11与血管50的内壁面密合。
图3(e)中示出了整个支架移植物10从护套20中被释放的状态。在图3(e)的状态下,支架移植物10以从血管50的内侧覆盖形成有瘤51的病变部位的方式固定于血管。
另外,在上述图3(a)~图3(e)的阶段,处于裸露部15的径向扩张因线状部件36缠绕在裸露部15的外侧而均被限制的状态。
然后,在留置装置1中解除线状部件36的缠绕,由此解除裸露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其结果,裸露部15通过自扩张力扩张至径向外侧与血管50的内壁分别接触(参考图3(f))。由此,裸露部15及固定用销16与血管50的内壁发生摩擦来抑制支架移植物10从留置位置位移。
然后,如图3(f)所示,将护套20及导线40抽到另一侧,从血管内取出留置装置1。通过以上流程来完成支架移植物10的留置。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留置装置1的效果进行叙述。
在本实施方式的留置装置1中,轴30的轴小径部32具有支架移植物10的裸露部15所卡合的钩片33和线状部件保持体34。线状部件保持体34协同线状部件36来限制卡合在钩片33上的裸露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并且,线状部件保持体34通过解除线状部件36对裸露部15的缠绕来解除裸露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操作线状部件36来进行从裸露部15的径向扩张被限制的状态向该限制被解除的状态的切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解除裸露部15的径向扩张限制,例如无需在护套20内设置具有双重结构的轴的机构等。因此,简化了留置装置1的装置结构,从而能够通过减少零件数量来提高组装作业性或抑制制造成本。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无需在护套20内设置具有双重结构的轴的机构,因此相较于具有双重结构的轴的留置装置,能够进一步缩小护套20的外径。因此,在留置支架移植物10的手术中,能够将留置装置1的护套20更顺畅地导入到血管内,从而能够减少对患者的身体的侵袭性。
并且,如上所述具有双重结构的轴的留置装置的双重结构部分不易弯曲,从而不易导入到弯曲的血管内。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留置装置1不具有如上所述的双重结构的轴,因此相应地容易弯曲,从而能够更轻易地导入到弯曲的血管内。
并且,在如上所述具有双重结构的轴的留置装置中,例如,当在弯曲的血管内留置支架移植物10时,由于轴整体沿着血管的弯曲而弯曲,因此其中一个轴和另一个轴会在周向上的一部分位置发生偏向而抵接,有可能会发生妨碍到两者的顺畅的滑动的现象。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不具有双重结构的轴,从而能够通过解除线状部件36的缠绕来实现裸露部15的径向扩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弯曲的血管内留置支架移植物10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在不弯曲的血管内留置支架移植物10的情况相同地顺畅地进行裸露部15的径向扩张,从而能够提高留置装置1的动作的可靠性。
接着,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使用两个线状部件将裸露部15限制成能够从缩径状态转换为扩径状态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通过缠绕线状部件来限制裸露部15的第1变形例的图。在第1变形例中,由缠绕在裸露部15的外周面上的第1线状部件36a和卡合在第1线状部件36a上的第2线状部件36b来限制裸露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
第1线状部件36a以仅其本身是无法保持缠绕状态的方式缠绕在裸露部15的外周面上,其通过与第2线状部件36b卡合被保持成不会脱落。即,第2线状部件36b保持第1线状部件36a,以使其不会从裸露部15及轴小径部32脱落。
具体而言,第1线状部件36a沿着周向缠绕在裸露部15的外周面上,并且每旋转一周便弯向反方向缠绕。第1线状部件36a的弯曲部以沿着轴向Ax排列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第2线状部件36b以缝合第1线状部件36a的各弯曲部的方式沿着轴向Ax配置。即,第2线状部件36b分别插入于第1线状部件36a的弯曲部。并且,第2线状部件36b的另一侧穿过护套20内与设置于护套20的另一侧的端部的毂22的操作部件连接,第2线状部件36b能够沿着轴向拉出。
在图4的例子中,一边将弯曲部钩挂在沿着轴向Ax配置的第2线状部件36b上,一边缠绕第1线状部件36a,由此使第1线状部件36a与第2线状部件36b卡合。此时,通过适当拉伸第1线状部件36a的两端而对其赋予张力,能够缩小裸露部15的直径。
并且,第1线状部件36a通过与第2线状部件36b之间的卡合来保持缠绕状态。因此,若通过拉出第2线状部件36b来解除第1线状部件36a与第2线状部件36b之间的卡合,则第1线状部件36a会从轴小径部32自然地脱落。由此,能够解除裸露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
在此,第1线状部件36a及第2线状部件36b可以适用与上述线状部件36相同的线状部件。另外,为了提高滑动性以便于拉出第2线状部件36b,第1线状部件36a和第2线状部件36b优选由不同材料形成。并且,第2线状部件36b优选由具有规定的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形成,第1线状部件36a优选由刚性比第2线状部件36b低的材料形成。例如,第1线状部件36a可以适用尼龙纤维或氟纤维等缝合线、树脂制绳索状部件等,第2线状部件36b可以适用镍钛合金或不锈钢制金属细线等。并且,第1线状部件36a也可以形成为具有宽度的带状。
另外,图4所示的变形例中的第1线状部件36a的缠绕方式仅为一例,也可以适用其他缠绕方式。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在第2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及第1变形例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重复说明均省略。
与使用图4说明的第1变形例相同地,第2变形例构成为使用两个线状部件将裸露部15限制成能够从缩径状态转换为扩径状态。在第2变形例中,也由缠绕在裸露部15的外周面上的第1线状部件36a和卡合在第1线状部件36a上的第2线状部件36b来限制裸露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
另外,并无特别限定,但在第2变形例中,第1及第2线状部件36a、36b也可以为与第1变形例相同的结构。
图5是表示将支架移植物10安装于第2变形例中的轴小径部3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说明第2变形例中的第1及第2线状部件36a、36b的配置的图。图7是表示第2变形例中的轴小径部32的前端部附近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夹线部60的放大图。
如图7所示,第2变形例中的轴小径部32从一侧的端部依次具有钩片33和作为限制部的一例的夹线部60。夹线部60具有安装于轴小径部32的圆筒状基部61和保持第2线状部件36b的保持片62。图7所示的夹线部60隔着180度的间隔具有两个保持片62。
夹线部60的保持片62为从基部61沿着径向突出且沿着轴向Ax延伸的平板状小片。保持片62上开有用于沿着周向插入第2线状部件36b的孔62a。
并且,夹线部60的基部61形成有接收穿过保持片62的孔62a的第2线状部件36b的切口部(接收部)61a。如图8所示,切口部61a是在比基部61的周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切开的,在基部61的周面上横跨保持片62的两侧连续形成。并且,切口部61a从基部61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沿着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图7、图8所示的切口部61a呈在底面露出轴小径部32a的形状。然而,切口部61a也可以为具有形成于基部61的底而在底面不露出轴小径部32a的形状。
在图8的例子中,切口部61a在基部61的周面上横跨保持片62形成为螺旋状。由此,在使第2线状部件36b穿过保持片62的孔62a的状态下,能够利用位于比孔62a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的切口部61a的空间来接收沿着轴向Ax延伸的第2线状部件36b。
在第2变形例中,第2线状部件36b在轴向Ax上沿着轴30配设。第2线状部件36b的一侧卡止于前端尖头35等,另一侧穿过支架移植物10的内侧与毂22的操作部件连接。第2线状部件36b能够通过来自操作部件的操作沿着轴向拉向另一侧。
并且,如图5、图6所示,第2线状部件36b穿过轴小径部32上的夹线部60的保持片62的孔62a。因此,第2线状部件36b以保持片62的孔62a为通过点来规定轴小径部32上的路径。
并且,如图6所示,轴30在轴向上隔着规定间隔设置有插入第2线状部件36b的导线环38。通过将第2线状部件36b插入导线环38并贴着轴30配设,第2线状部件36b容易在血管的弯曲部等追随轴30的动作,从而能够抑制第2线状部件36b与轴30背离而挠曲。通过抑制第2线状部件36b的挠曲,释放支架移植物10时拉出第2线状部件36b的操作也会变得容易。另外,还可以将第1线状部件36a插入导线环38。
当将支架移植物10安装于轴小径部32时,将支架移植物10的裸露部15钩挂到轴小径部32的钩片33上与其卡合。然后,从卡合在钩片33上的裸露部15及第2线状部件36b的外侧沿着周向缠绕第1线状部件36a,从而缩小裸露部15的直径,并且限制在径向上的扩张。第2变形例中的第1线状部件36a在轴向Ax上缠绕在钩片33与夹线部60之间的位置。另外,第1线状部件36a的一端穿过支架移植物10的内侧延伸至轴30的另一侧。
并且,第1线状部件36a以经由第2线状部件36b的外侧捆扎裸露部15的方式打结。第1线状部件36a的结通过与第2线状部件36b卡合而被保持成不会脱落。由此,裸露部15的骨架能够保持闭合状态。当释放支架移植物10时,通过拉出第2线状部件36b来解除第1线状部件36a与第2线状部件36b之间的卡合。其结果,第1线状部件36a的结会被解开,从而解除第1线状部件36a对裸露部15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
由于经由因穿过夹线部60而沿着径向突出的第2线状部件36b,因此第2变形例中的第1线状部件36a的结会向径向外侧被提起,从而不易下沉到骨架侧(径向内侧)。由此,当释放支架移植物10时,第1线状部件36a容易分离到裸露部15的外侧,从而可抑制第1线状部件36a与裸露部15缠在一起的现象。
并且,第2变形例中的第1线状部件36a的结在夹线部60的一侧被穿过夹线部60后的第2线状部件36b固定。因此,还可抑制第1线状部件36a移动并朝向另一侧的夹线部60和支架移植物10滑落。
并且,夹线部60能够利用切口部61a的空间接收穿过保持片62的孔62a的第2线状部件36b。因此,能够抑制第2线状部件36b从夹线部60的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量,从而容易在径向上紧凑地捆扎裸露部15。
进而,在支架移植物10中,在皮膜部13的一侧端部设置有插入第1线状部件36a的引导环17。通过将第1线状部件36a配置成穿过引导环17,能够在释放支架移植物10时限制第1线状部件36a的动作。由此,当回收第1线状部件36a时,能够抑制第1线状部件36a钩挂在骨架的谷部上的现象。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进以及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线状部件保持体34的保持孔34a保持线状部件36并限制线状部件36向径向外侧位移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限制线状部件36向径向外侧位移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溶解性粘结体来固定缠绕裸露部15的线状部件36,并随着外露于护套20的该粘结体溶解,解除线状部件36对裸露部15的束缚。在此,作为上述粘结体,例如可以采用医用粘结剂等。并且,上述粘结体例如可以在体温程度的温度下开始溶解,也可以通过与水分或血液等体液中所含的成分接触开始溶解。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筒状治疗工具,例示了留置在血管内使用的支架移植物10。然而,筒状治疗工具也可以留置在血管以外的活体管腔(例如,消化道等)。并且,筒状治疗工具也可以为骨架部12未被皮膜部13覆盖的所谓的裸支架。
此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认为是示例,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表示的,而不是上述说明,并且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符号说明
1-留置装置,10-支架移植物(筒状治疗工具),11-主体部,12-骨架部,13-皮膜部,15-裸露部(卡合部),20-护套,30-轴,31-轴主体部,32-轴小径部,33-钩片(被卡合部),34-线状部件保持体(限制部),34a-保持孔(保持部),36、36a、36b-线状部件,40-导线,50-血管(活体管腔),51-瘤,60-夹线部(限制部),61-基部,61a-切口部(接收部),62-保持片,62a-孔(保持部)。

Claims (4)

1.一种留置装置,其将可径向扩张的筒状治疗工具留置在活体管腔内,具备:
护套,可容纳所述筒状治疗工具;及
长轴状部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护套的内侧沿着该护套的轴向进退,
所述轴状部件具有:
被卡合部,供所述筒状治疗工具所具有的卡合部卡合;及
限制部,协同线状部件来限制卡合在所述被卡合部上的所述卡合部在径向上的扩张,
所述限制部通过解除所述线状部件对所述卡合部的缠绕来解除所述卡合部在径向上的扩张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包括保持所述线状部件的保持部,并且限制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线状部件在径向上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留置装置,其中,
所述线状部件具有缠绕在所述卡合部上的第1线状部件和保持所述第1线状部件以使其不会从所述卡合部脱落的第2线状部件,
所述限制部通过卡合所述第1线状部件和所述第2线状部件来限制所述卡合部在径向上的扩张,并且通过解除所述第1线状部件与所述第2线状部件之间的卡合来解除所述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装置,其中,
所述第2线状部件沿着所述轴状部件的轴向配设,并且与所述卡合部一并被所述第1线状部件缠绕,
所述保持部以从所述轴状部件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其保持所述第2线状部件,并且在比保持所述第2线状部件的位置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有接收所述第2线状部件的接收部。
CN202180024252.6A 2020-03-27 2021-03-26 留置装置 Pending CN1153350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7471 2020-03-27
JP2020-057471 2020-03-27
PCT/JP2021/013026 WO2021193955A1 (ja) 2020-03-27 2021-03-26 留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5010A true CN115335010A (zh) 2022-11-11

Family

ID=7789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4252.6A Pending CN115335010A (zh) 2020-03-27 2021-03-26 留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23047A1 (zh)
EP (1) EP4129246A4 (zh)
JP (1) JPWO2021193955A1 (zh)
CN (1) CN115335010A (zh)
CA (1) CA3173321A1 (zh)
WO (1) WO202119395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81456A4 (en) * 1993-01-27 1996-08-07 Instent Inc VASCULAR AND CORONARY EXTENDERS.
WO1996036297A1 (fr) * 1995-05-19 1996-11-21 Kanji Inoue Instrument de transplantation, procede pour le courber et procede pour le transplanter
EP1763327B1 (en) 2004-07-02 2018-09-12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Balloon / self-expanding stent graft
US8118852B2 (en) * 2005-07-13 2012-02-21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Introducer for self-expandable medical device
US8052732B2 (en) 2006-11-14 2011-11-08 Medtronic Vascular, Inc. Delivery system for stent-graft with anchoring pins
US8066755B2 (en) * 2007-09-26 2011-11-29 Trivascul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ivoted stent deployment
US9622893B2 (en) * 2012-12-20 2017-04-18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deployment of endovascular grafts
US9095463B2 (en) 2013-02-21 2015-08-04 Medtronic Vascular, Inc. Stent-graft delivery having a tip capture mechanism with elongated cables for gradual deployment and repositioning
EP2777643B1 (en) * 2013-03-15 2016-04-27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Implant introducer with helical trigger wire
WO2015014960A1 (en) * 2013-07-31 2015-02-05 Transcatheter Technologies Gmbh Set comprising a catheter and a valve supporting implant
KR102120646B1 (ko) * 2018-01-10 2020-06-10 주식회사 에스앤지바이오텍 스텐트 삽입장치
WO2019181821A1 (ja) * 2018-03-19 2019-09-26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留置装置及び筒状治療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29246A1 (en) 2023-02-08
US20230123047A1 (en) 2023-04-20
CA3173321A1 (en) 2021-09-30
WO2021193955A1 (ja) 2021-09-30
JPWO2021193955A1 (zh) 2021-09-30
EP4129246A4 (en) 202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2262B2 (en) Device for capturing debris in blood vessels
EP2900150B1 (en) Plication lock delivery system
US9039750B2 (en) Handle control system for a stent delivery system
WO2013125107A1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デリバリー装置
CA2840000C (en) Spring controlled stent delivery system
JP7459421B2 (ja) 消化管ステント
WO2017107990A1 (zh) 支架输送系统及其组件和使用方法
JP5015654B2 (ja) 生体器官拡張器具
JP2024057051A (ja) ステント及びステント留置システム
JP7347894B2 (ja) 留置装置及び筒状治療具
CN115335010A (zh) 留置装置
JP2008272262A (ja) 生体器官拡張器具
JP4327548B2 (ja) ステント
JP7409585B2 (ja) ステント
WO2013118352A1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デリバリー装置
JP4429833B2 (ja) ステント及び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JP2008272261A (ja) 生体器官拡張器具
JP2005211293A (ja) 管状器官の治療具
JP4327573B2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WO2023163122A1 (ja) カテーテル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JP6790717B2 (ja)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
WO2023176909A1 (ja) 留置装置
WO2021177303A1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及びステントグラフト用骨格
WO2022191209A1 (ja) カテーテル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JP7379766B2 (ja) ステ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