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3160A - 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23160A CN115323160A CN202211049128.8A CN202211049128A CN115323160A CN 115323160 A CN115323160 A CN 115323160A CN 202211049128 A CN202211049128 A CN 202211049128A CN 115323160 A CN115323160 A CN 1153231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way
- casting
- billet
- compartment
- bl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81—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labs; for bill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 B22D11/124—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for coo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 B22D11/128—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for remov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B22D11/20—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for removing cast stock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1/00—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heat treat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70—Furnaces for ingots, i.e. soaking pi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涉及连铸领域。旨在改善连铸与轧材产能不匹配以及热装率低的问题。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高线辊道对铸机产出的高线铸坯进行输送,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一加热炉输送,或者通过棒一辊道对铸机产出的棒一铸坯进行输送,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二加热炉输送,其中,高线铸坯的产量占铸机总产量的2/5,棒一铸坯的产量占铸机总产量的3/5。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用于实施上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这样能够显著提高铸坯的热装比,可以充分利用铸坯余热,改善连铸与轧材产能不匹配以及热装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提高轧钢加热炉有效热效率是节能降耗极为显著的一项技术。我国各大钢铁企业都很重视这项工艺的应用及改进。
目前,由于炼钢连铸机与轧材棒一或高线的单线生产能力不匹配,且高线棒一产品不一致,连铸机不能同时给2条线送坯。根据初步确定的热送后生产组织安排,高线车间铸坯热送后,每一次连续给高线拉坯有1600吨铸坯不能直接进入加热炉,需要经过冷床下线;每一次连续给棒一热送后有1200吨铸坯不能直接进入加热炉,需要经冷床下线;下线铸坯温度高达750℃。此种情况会导致:1、严重影响轧钢车间的操作环境及厂房结构;2、铸坯冷却后再次入加热炉导致大量能源浪费;3、热装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能够改善连铸与轧材产能不匹配以及热装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其能够改善连铸与轧材产能不匹配以及热装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包括通过高线辊道对铸机产出的高线铸坯进行输送,其中,所述高线铸坯的2/7向第一加热炉输送,所述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一加热炉输送;或者通过棒一辊道对铸机产出的棒一铸坯进行输送,其中,所述棒一铸坯的4/7向第二加热炉输送,所述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二加热炉输送;其中,所述高线铸坯的产量占所述铸机总产量的2/5,所述棒一铸坯的产量占所述铸机总产量的3/5;所述第一加热炉以及所述第一缓冷坑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炉以及所述第二缓冷坑设置在所述棒一辊道的一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一加热炉输送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自动揭盖机取走所述第一缓冷坑内第一隔间上的第一盖板,以打开设有第一钢坯保护架的所述第一隔间;通过第一自动行驶行车夹取所述高线辊道输送到第一台架上的所述高线铸坯,并依次移动放置到所述第一隔间的所述第一钢坯保护架上,直到所述第一隔间装满;通过第一自动揭盖机将取走的所述第一盖板移动盖合到所述第一隔间上;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述高线铸坯的5/7依次装入多个所述第一隔间;其中,所述第一缓冷坑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隔间,每个所述第一隔间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钢坯保护架,每个所述第一隔间的顶部密封盖合有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台架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与所述第一缓冷坑之间。
可选地,所述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一加热炉输送的步骤还包括:通过第一限位开关对沿第一吊轨移动到所述第一隔间上方的所述第一揭盖架进行止位,以使所述第一揭盖架能够夹取或者放下所述第一盖板;通过第二限位开关对沿第二吊轨移动到所述第一台架上的所述第一夹爪进行止位,以使所述第一夹爪能够抓取所述第一台架上的所述高线铸坯;通过第三限位开关对沿所述第二吊轨移动到所述第一隔间上方的所述第一夹爪进行止位,以使所述第一夹爪能够将所述高线铸坯放入所述第一隔间;
其中,所述第一自动揭盖机包括第一吊轨、第一揭盖架以及多个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吊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冷坑上,所述第一揭盖架可移动且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吊轨上,所述多个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吊轨上,且所述多个第一限位开关与多个所述第一隔间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自动行驶行车包括第二吊轨、第一夹爪、第二限位开关以及多个第三限位开关;所述第二吊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台架与所述第一缓冷坑的上方,所述第一夹爪可移动且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吊轨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以及所述多个第三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吊轨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台架的上方,所述多个第三限位开关与多个所述第一隔间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二加热炉输送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二自动揭盖机取走所述第二缓冷坑内第二隔间上的第二盖板,以打开设有第二钢坯保护架的所述第二隔间;通过第二自动行驶行车夹取所述高线辊道输送到第二台架上的所述高线铸坯,并依次移动放置到所述第二隔间的所述第二钢坯保护架上,直到所述第二隔间装满;通过第二自动揭盖机将取走的所述第二盖板移动盖合到所述第二隔间上;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述棒一铸坯的3/7依次装入多个所述第二隔间;
其中,所述第二缓冷坑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二隔间,每个所述第二隔间内设置有所述第二钢坯保护架,每个所述第二隔间的顶部密封盖合有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台架设置在所述棒一辊道与所述第二缓冷坑之间。
可选地,所述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还包括:通过依次连接的接坯辊道、汇流辊道、盘旋爬升辊道以及直线段辊道将所述铸机产出的所述高线铸坯以及所述棒一铸坯交替向所述高线辊道或者所述棒一辊道输送;所述接坯辊道、所述盘旋爬升辊道以及所述直线段辊道依次连接,所述高线辊道以及所述棒一辊道均与所述直线段辊道连接。
可选地,通过转折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使所述直线段辊道与所述高线辊道连通,或者使所述直线段辊道与所述棒一辊道连通。其中,所述转折器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所述棒一辊道以及所述直线段辊道的交叉处。
可选地,通过多个接坯流道分别间隔预设时间接收所述铸机产出的所述高线铸坯或者所述棒一铸坯,并依次输送到所述盘旋爬升辊道;其中,所述接坯辊道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接坯流道。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用于实施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包括高线辊道、高线辊道、第一加热炉、第一缓冷坑、第二加热炉以及第二缓冷坑;所述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一缓冷坑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的一侧,所述高线辊道用于将所述高线铸坯向所述第一加热炉或者所述第一缓冷坑输送;所述第二加热炉以及所述第二缓冷坑设置在所述棒一辊道的一侧;所述棒一辊道用于将所述棒一铸坯向所述第二加热炉或者所述第二缓冷坑输送。
可选地,所述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还包括第一自动揭盖机、第一自动行驶行车、第一台架、多个第一钢坯保护架以及多个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缓冷坑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隔间,每个所述第一隔间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钢坯保护架,每个所述第一隔间的顶部密封盖合有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台架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与所述第一缓冷坑之间;所述第一自动揭盖机用于夹取或者放下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自动行驶行车用于将所述第一台架上的所述高线铸坯夹取到所述第一隔间内。
可选地,所述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坯辊道、汇流辊道、盘旋爬升辊道以及直线段辊道,所述高线辊道以及所述棒一辊道均与所述直线段辊道连接,所述直线段辊道用于向所述高线辊道输送所述高线铸坯,或者所述直线段辊道用于向所述棒一辊道输送所述棒一铸坯。
本发明实施例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包括:通过高线辊道对铸机产出的高线铸坯进行输送,其中,高线铸坯的2/7向第一加热炉输送,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一加热炉输送;或者通过棒一辊道对铸机产出的棒一铸坯进行输送,其中,棒一铸坯的4/7向第二加热炉输送,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二加热炉输送;其中,高线铸坯的产量占铸机总产量的2/5,棒一铸坯的产量占铸机总产量的3/5;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一缓冷坑设置在高线辊道的一侧,第二加热炉以及第二缓冷坑设置在棒一辊道的一侧。
通过将高温铸坯直送入加热炉或缓冷坑,提高铸坯的热装比,可以充分利用铸坯余热,节约燃料消耗,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天车作业率。通过缓冷坑建设、生产组织优化,系统地解决了连铸与轧材产能不匹配、热装率低的问题,实现了热装率的大幅度提升。热装比已经成为衡量钢铁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推动了炼钢-轧钢生产的一体化管理,使钢的生产向连续化、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用于实施上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能够改善连铸与轧材产能不匹配以及热装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中的第一缓冷坑、第一自动揭盖机以及第一自动行驶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100-接坯辊道;110-汇流辊道;120-盘旋爬升辊道;130-直线段辊道;140-高线辊道;150-棒一辊道;160-铸机;200-第一缓冷坑;210-第一隔间;220-第一钢坯保护架;230-第一盖板;300-第一自动揭盖机;400-第一自动行驶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包括:通过高线辊道140对铸机160产出的高线铸坯进行输送,其中,高线铸坯的2/7向第一加热炉输送,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200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一加热炉输送;或者通过棒一辊道150对铸机160产出的棒一铸坯进行输送,其中,棒一铸坯的4/7向第二加热炉输送,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二加热炉输送;其中,高线铸坯的产量占铸机160总产量的2/5,棒一铸坯的产量占铸机160总产量的3/5;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一缓冷坑200设置在高线辊道140的一侧,第二加热炉以及第二缓冷坑设置在棒一辊道150的一侧。
铸机160日产4800t/天,高线铸坯日产约2000吨,棒一铸坯日产约3000吨。每一次往高线路线送坯,13炉连续送往高线路线,开启7流红送模式,2流直接进第一加热炉(约750t),5流入第一缓冷坑200存储(约1200t),13炉送完后,高线停止红送,开始使用缓冷坑的存坯。铸机160换钢种,同时辊道转向往棒一路线送坯19炉,开启7流红送模式,4流直接进第二加热炉(约1600t),3流入第二缓冷坑存储(约1250t)。棒一铸坯19炉红送完成,辊道红送又转向高线路线,如此反复。
因此,“通过高线辊道140对铸机160产出的高线铸坯进行输送,其中,高线铸坯的2/7向第一加热炉输送,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200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一加热炉输送”与“通过棒一辊道150对铸机160产出的棒一铸坯进行输送,其中,棒一铸坯的4/7向第二加热炉输送,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二加热炉输送”的顺序不分先后。
通过缓冷坑的建设,可以起到连铸坯“蓄水池”的作用。下线铸坯通过缓冷坑保温,提高入炉温度,保证了连铸坯的热装率。利用缓冷坑的缓冲作用,将铸机160流铸坯全部通过热送辊道输送至棒一辊道150和高线辊道140。
本实施例中,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200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一加热炉输送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自动揭盖机300取走第一缓冷坑200内第一隔间210上的第一盖板230,以打开设有第一钢坯保护架220的第一隔间210;通过第一自动行驶行车400夹取高线辊道140输送到第一台架上的高线铸坯,并依次移动放置到第一隔间210的第一钢坯保护架220上,直到第一隔间210装满;通过第一自动揭盖机300将取走的第一盖板230移动盖合到第一隔间210上;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高线铸坯的5/7依次装入多个第一隔间210;其中,第一缓冷坑200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隔间210,每个第一隔间210内设置有第一钢坯保护架220,每个第一隔间210的顶部密封盖合有第一盖板230;第一台架设置在高线辊道140与第一缓冷坑200之间。
因下线铸坯温度高达800℃以上,采用现有的天车吊具有如下隐患:一是原天车为磁铁盘,无法吊高温铸坯;二是下线铸坯量大,需24小时下线及入炉操作,人工吊运工作量大。故而在缓冷坑设计时,专门设计了自动行驶行车以第一自动揭盖机300,实现从台架上将铸坯放入和取出缓冷坑的全自动。
缓冷坑内采用铸坯焊接成钢坯保护架,每个隔间装载18层铸坯,每层铸坯7根。缓冷坑上方设置一个自动行驶行车及自动揭盖机。
本实施例中,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200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一加热炉输送的步骤还包括:通过第一限位开关对沿第一吊轨移动到第一隔间210上方的第一揭盖架进行止位,以使第一揭盖架能够夹取或者放下第一盖板230;通过第二限位开关对沿第二吊轨移动到第一台架上的第一夹爪进行止位,以使第一夹爪能够抓取第一台架上的高线铸坯;通过第三限位开关对沿第二吊轨移动到第一隔间210上方的第一夹爪进行止位,以使第一夹爪能够将高线铸坯放入第一隔间210;
其中,第一自动揭盖机300包括第一吊轨、第一揭盖架以及多个第一限位开关,第一吊轨设置在第一缓冷坑200上,第一揭盖架可移动且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吊轨上,多个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第一吊轨上,且多个第一限位开关与多个第一隔间210一一对应;第一自动行驶行车400包括第二吊轨、第一夹爪、第二限位开关以及多个第三限位开关;第二吊轨设置在第一台架与第一缓冷坑200的上方,第一夹爪可移动且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二吊轨上,第二限位开关以及多个第三限位开关设置在第二吊轨上,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第一台架的上方,多个第三限位开关与多个第一隔间210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第二加热炉输送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二自动揭盖机取走第二缓冷坑内第二隔间上的第二盖板,以打开设有第二钢坯保护架的第二隔间;通过第二自动行驶行车夹取高线辊道140输送到第二台架上的高线铸坯,并依次移动放置到第二隔间的第二钢坯保护架上,直到第二隔间装满;通过第二自动揭盖机将取走的第二盖板移动盖合到第二隔间上;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棒一铸坯的3/7依次装入多个第二隔间;
其中,第二缓冷坑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二隔间,每个第二隔间内设置有第二钢坯保护架,每个第二隔间的顶部密封盖合有第二盖板;第二台架设置在棒一辊道150与第二缓冷坑之间。
本实施例中,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还包括:通过依次连接的接坯辊道100、汇流辊道110、盘旋爬升辊道120以及直线段辊道130将铸机160产出的高线铸坯以及棒一铸坯交替向高线辊道140或者棒一辊道150输送;接坯辊道100、汇流辊道110、盘旋爬升辊道120以及直线段辊道130依次连接,高线辊道140以及棒一辊道150均与直线段辊道130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转折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使直线段辊道130与高线辊道140连通,或者使直线段辊道130与棒一辊道150连通。其中,转折器设置在高线辊道140、棒一辊道150以及直线段辊道130的交叉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接坯流道分别间隔预设时间接收铸机160产出的高线铸坯或者棒一铸坯,并依次输送到盘旋爬升辊道120;其中,接坯辊道100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接坯流道。
铸机160、接坯辊道100、汇流辊道110、盘旋爬升辊道120以及直线段辊道130依次设置,高线辊道140以及棒一辊道150均与直线段辊道130连接。全程输送铸坯的过程如下:
1)、接坯辊道100输送过程中:先到先出,后到的按到的顺序自动排队,最先送出的一定是“队列1”显示的流次,后面的向上覆盖。放钢间隔时间为接坯辊道100上每一根铸坯送出的间隔时间。放钢倒计时为前一根铸坯送走后计时时间到0秒时,下一支“队列一”铸坯开始送出的计时,其他流次以此类推。
2)、接坯辊道100,接坯辊道100上设置检测器
①接坯辊道100,共分为七组M1011-M1017,七个接坯流道,每一组为单独控制启动及停止,辊道速度分为高速和低速两种模式,低速为等待铸机160出坯或者正在接受铸机160出坯,高速为接坯完成后将铸坯送出的速度。
②检测器作用是铸坯信息跟踪与辊道自动运行的判断条件。此处共分为第一排检测器LG1011-LG1017及第二排检测器LG1021-LG1027。例如:LG1011显示共色时,表示铸机160辊道正在将第一流铸坯送出至第一流接坯辊道100;当LG1021显示红色时,表示第一流辊道接坯完成,辊道上会显示绿色有钢标志,等待条件满足时即可出坯(其他2-7组控制过程与此相同)。
③接坯辊道100只有其中一流显示有钢时,在第二排检测器感应到信号后会直接切换为高速运转出坯,如有大于且等于两支铸坯在排队,则排队的辊道会停止等待出坯指令,待条件满足直接启动高速出坯。第二排检测器信号消失,辊道上的有钢标志会自动消失,辊道开始低速运转,等待接坯。
3)、盘旋爬升辊道120,包括汇流段、盘旋爬升段以及检测器。
①汇流段、盘旋爬升段包括M101-M118,共分为18组,手动状态下分组单独控制启动与停止。正常送钢速度为5米/秒。
②此区域检测器分为两组,当LD101和LD102同时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106-M112区域辊道,此区域会显示绿色有钢标志,铸坯信息跟踪传递,同时这两个检测器的有钢信号消失是接坯辊道100送出下一支正在排队的前提条件。
③当LD103和LD104同时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113-M118区域辊道,此区域会显示绿色有钢标志,铸坯信息跟踪传递,同时M106-M112区域有钢标志消失。
4)、直线段辊道130、检测器和转折器三个部分。
①直线段辊道130分为M119-M129,共分为11组,手动状态下分组单独控制启动与停止。正常送钢速度为5米/秒。
②此区域检测器分为四组。当LD105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119-M121的中间辊道区域,此区域会显示绿色有钢标志,铸坯信息跟踪传递,同时M113-M118区域辊道有钢标志会消失。
③当LD106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121-M123区域辊道,此区域会显示绿色有钢标志,铸坯信息跟踪传递,同时M119-M121中间辊道区域有钢标志会消失。
④当LD107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124-M126区域辊道,此区域会显示绿色有钢标志,铸坯信息跟踪传递,同时M121-M123辊道区域有钢标志会消失。
⑤当LD108C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127-M202区域辊道,此区域会显示绿色有钢标志,铸坯信息跟踪传递,同时M124-M126辊道区域有钢标志会消失。
⑥转折器的功能是在三角区选择红送铸坯送至棒一车间或者高线车间。手动状态下,选择“棒一方向”,转折器会将去往棒一方向的辊道让开至畅通,动作过程中点击停止按钮会随时停在任意位置等待确认,但是在红送开始前,必须保证转折器选择“棒一方向”已经到位才可以开始。
5)、棒一辊道150设置检测器,后端还设置有取钢机以及第二台架。
①棒一辊道150分为M201-M210,共分为10组,手动状态下分组单独控制启动与停止。正常送钢速度为5米/秒(其中M208/M209/M210速度根据铸坯定位需要为自动调速)。
②此区域检测器共分为六组。当LD201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203-M204区域,当LD202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205-M207区域辊道,当LD203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正在进入M208区域辊道,同时M208辊道速度自动调为M209速度相同,当LD204变为红色时,表示铸坯开始进入M209辊道并将M209速度降至低速状态,当LD205变为红色时,M209辊道停止,定位完成,铸坯被取钢机移动到M210辊道后,LD206检测到有钢变为红色,此时M210辊道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会自动将铸坯送走。
③取钢机的作用是将红送辊道M209的铸坯移动至M210辊道。其动作有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两种(操作台和电脑画面均可操作,注意控制方式选择,HIM控制为电脑上操作,操作台控制为CT2操作台按钮控制)。主要有四个动作:上升—前进—下降—后退(按正常取钢方向顺序),还具有单步正循环功能。自动状态下,按设置的动作条件运行。手动模式下主要有四个动作:前进—上升—后退—下降(按铸坯入炉程序)以及前进—上升—再前进—下降—后退(按铸坯剔废程序)。自动状态下,按设置的动作条件运行。
④第二台架是接受取钢机下线入第二缓冷坑的铸坯,取钢机每下线一支铸坯到第二台架后,第二台架自动走一次拨钢程序,待接受第七支铸坯时,自动走一次大步距,再返回初始位待命,如取钢机再下线,第二台架再按以上程序移钢。高线流程与棒一类似,故不赘述。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的工作原理是:连铸铸坯的物理热通过热送辊道直接送入加热炉被充分利用,但产量不匹配导致的下线红钢,不能任由铸坯散热;而建设缓冷坑对红坯进行保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加缓冷坑后将下线铸坯直接放置到缓冷坑内,能够减少对周边的散热,保证铸坯回装时的温度。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包括以下优点:
通过建设全自动缓冷坑,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情况下,打破原来连铸与轧机产能不匹配的枷锁,实现连铸与轧材的100%匹配,使得连铸钢坯的物理热被充分利用。既保证了回装温度,提高了热装比,节约煤气消耗;又避免了下线热坯散热对周边设备、厂房结构等造成的热辐射损伤。
本轧材厂2021年新建了一条连铸至棒一、高线的铸坯热送辊道输送线,致力于提升连铸坯的热装率,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已从2022年1月份开始,在钢铁轧材厂实施,铸坯热装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元月份,400℃以上热装率,棒一81.3%,高线70.3%,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10。用于实施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包括高线辊道140、高线辊道140、第一加热炉、第一缓冷坑200、第二加热炉以及第二缓冷坑;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一缓冷坑200设置在高线辊道140的一侧,高线辊道140用于将高线铸坯向第一加热炉或者第一缓冷坑200输送;第二加热炉以及第二缓冷坑设置在棒一辊道150的一侧;棒一辊道150用于将棒一铸坯向第二加热炉或者第二缓冷坑输送。
本实施例中,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10还包括第一自动揭盖机300、第一自动行驶行车400、第一台架、多个第一钢坯保护架220以及多个第一盖板230;第一缓冷坑200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隔间210,每个第一隔间210内设置有第一钢坯保护架220,每个第一隔间210的顶部密封盖合有第一盖板230;第一台架设置在高线辊道140与第一缓冷坑200之间;第一自动揭盖机300用于夹取或者放下第一盖板230;第一自动行驶行车400用于将第一台架上的高线铸坯夹取到第一隔间210内。
本实施例中,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10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坯辊道100、汇流辊道110、盘旋爬升辊道120以及直线段辊道130,高线辊道140以及棒一辊道150均与直线段辊道130连接,直线段辊道130用于向高线辊道140输送高线铸坯,或者直线段辊道130用于向棒一辊道150输送棒一铸坯。
棒一方向:
接坯辊道100处铸坯经汇流辊道110至盘旋上升辊道→直线段辊道130→三角区转折器转向棒一方向→棒一方向车间外下降辊道→棒一车间内辊道→棒一取钢机机前辊道→取钢机将铸坯从取钢机机前辊道取放至取钢机北侧机前辊道→第二台架机前辊道→入炉辊道排队入炉(若第二台架后入炉辊道位有铸坯等待入炉,则将第二台架前辊道上铸坯移送至第二台架上,每剔除1根铸坯第二台架托臂在低位运行1个335mm的小步距,当第二台架上集齐7只铸坯时第二台架托臂运行1个1925mm的大步距,第二自动行驶行车夹起该组铸坯根据自动定位系统移动到该组铸坯的存放位置,将铸坯放入第二缓冷坑的第二隔间内,完成一个单元的铸坯入坑动作)。第二台架反向上料时第二自动行驶行车将7只铸坯铸坯摆放在第二台架下料位处,托臂将铸坯往前运行一个1590mm大步距,第二台架机前辊道启动将最前端铸坯输送至下一待入炉辊道位上;第二台架托臂将剩余铸坯往前拖行1个160mm小步距,第二台架机前辊道开启将最前端铸坯放置取钢机机前辊道上,如此循环6次将剩余6根铸坯送入第二台架机前辊道上,将7根铸坯上料完成后天车夹钳继续上坯。
高线方向:
接坯辊道100处铸坯经汇流辊道110至盘旋上升辊道→直线段辊道130→三角区转折器转向高线方向→高线方向车间外辊道→高线车间内辊道→高线第一台架机前辊道→第一取钢机将铸坯从第一台架机前辊道取放至第一取钢机前辊道→入炉辊道排队入炉(若入炉辊道位有铸坯等待入炉,则后来铸坯停留在第一台架机前辊道上第一取钢机机前辊道上不停留铸坯,若后方铸坯位有铸坯到来,第一取钢机将第一台架机前辊道上铸坯取放至第一台架上,每剔除1只铸坯第一台架托臂在中位运行1个200mm小步距(小步距完成后返回初始点),当第一台架上集齐7只铸坯时第一台架托臂运行一个1560mm大步距,可以自动行驶行车夹起该组铸坯根据自动定位系统移动到该组铸坯的存放位置,将铸坯放入第一缓冷坑200的第一隔间210,完成一个单元的铸坯入坑动作)。第一台架反向上料时天车夹钳将7只铸坯铸坯摆放在第一台架下料位处,托臂往前运行一个1560mm大步距,第一取钢机向前取钢将第一台架上最前端铸坯放置第一取钢机机前辊道上;第一台架托臂将剩余铸坯往前拖行1个160mm小步距,第一取钢机向前取钢将第一台架上最前端铸坯放置第一取钢机机前辊道上,如此循环上料,7根铸坯上料完成后天车夹钳继续上坯。
铸坯跟踪范围包括铸坯从热送辊道线剔出到第一台架开始至缓冷坑堆放,以及从缓冷坑中提取送至第一台架上;系统为范围内的每一块铸坯建立一个记录,这些记录在计算机内以铸坯的进出顺序依次排列,铸坯进入第一台架,系统获取铸坯的基本信息,建立一个新的记录,而当铸坯从缓冷坑取出送至第一台架时,则删除相应的铸坯记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高线辊道(140)对铸机(160)产出的高线铸坯进行输送,其中,所述高线铸坯的2/7向第一加热炉输送,所述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200)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一加热炉输送;
或者通过棒一辊道(150)对铸机(160)产出的棒一铸坯进行输送,其中,所述棒一铸坯的4/7向第二加热炉输送,所述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二加热炉输送;
其中,所述高线铸坯的产量占所述铸机(160)总产量的2/5,所述棒一铸坯的产量占所述铸机(160)总产量的3/5;所述第一加热炉以及所述第一缓冷坑(200)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140)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炉以及所述第二缓冷坑设置在所述棒一辊道(15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200)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一加热炉输送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一自动揭盖机(300)取走所述第一缓冷坑(200)内第一隔间(210)上的第一盖板(230),以打开设有第一钢坯保护架(220)的所述第一隔间(210);
通过第一自动行驶行车(400)夹取所述高线辊道(140)输送到第一台架上的所述高线铸坯,并依次移动放置到所述第一隔间(210)的所述第一钢坯保护架(220)上,直到所述第一隔间(210)装满;
通过第一自动揭盖机(300)将取走的所述第一盖板(230)移动盖合到所述第一隔间(210)上;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述高线铸坯的5/7依次装入多个所述第一隔间(210);
其中,所述第一缓冷坑(200)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隔间(210),每个所述第一隔间(210)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钢坯保护架(220),每个所述第一隔间(210)的顶部密封盖合有所述第一盖板(230);所述第一台架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140)与所述第一缓冷坑(2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线铸坯的5/7向第一缓冷坑(200)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一加热炉输送的步骤还包括:
通过第一限位开关对沿第一吊轨移动到所述第一隔间(210)上方的所述第一揭盖架进行止位,以使所述第一揭盖架能够夹取或者放下所述第一盖板(230);
通过第二限位开关对沿第二吊轨移动到所述第一台架上的第一夹爪进行止位,以使所述第一夹爪能够抓取所述第一台架上的所述高线铸坯;
通过第三限位开关对沿所述第二吊轨移动到所述第一隔间(210)上方的所述第一夹爪进行止位,以使所述第一夹爪能够将所述高线铸坯放入所述第一隔间(210);
其中,所述第一自动揭盖机(300)包括第一吊轨、第一揭盖架以及多个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吊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冷坑(200)上,所述第一揭盖架可移动且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吊轨上,所述多个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吊轨上,且所述多个第一限位开关与多个所述第一隔间(210)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自动行驶行车(400)包括第二吊轨、第一夹爪、第二限位开关以及多个第三限位开关;所述第二吊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台架与所述第一缓冷坑(200)的上方,所述第一夹爪可移动且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吊轨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以及所述多个第三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吊轨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台架的上方,所述多个第三限位开关与多个所述第一隔间(210)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一铸坯的3/7向第二缓冷坑输送暂存后再向所述第二加热炉输送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二自动揭盖机取走所述第二缓冷坑内第二隔间上的第二盖板,以打开设有第二钢坯保护架的所述第二隔间;
通过第二自动行驶行车夹取所述高线辊道(140)输送到第二台架上的所述高线铸坯,并依次移动放置到所述第二隔间的所述第二钢坯保护架上,直到所述第二隔间装满;
通过第二自动揭盖机将取走的所述第二盖板移动盖合到所述第二隔间上;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述棒一铸坯的3/7依次装入多个所述第二隔间;
其中,所述第二缓冷坑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二隔间,每个所述第二隔间内设置有所述第二钢坯保护架,每个所述第二隔间的顶部密封盖合有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台架设置在所述棒一辊道(150)与所述第二缓冷坑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依次连接的接坯辊道(100)、汇流辊道(110)、盘旋爬升辊道(120)以及直线段辊道(130)将所述铸机(160)产出的所述高线铸坯以及所述棒一铸坯交替向所述高线辊道(140)或者所述棒一辊道(150)输送;
所述接坯辊道(100)、所述盘旋爬升辊道(120)以及所述直线段辊道(130)依次连接,所述高线辊道(140)以及所述棒一辊道(150)均与所述直线段辊道(13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转折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使所述直线段辊道(130)与所述高线辊道(140)连通,或者使所述直线段辊道(130)与所述棒一辊道(150)连通;
其中,所述转折器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140)、所述棒一辊道(150)以及所述直线段辊道(130)的交叉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多个接坯流道分别间隔预设时间接收所述铸机(160)产出的所述高线铸坯或者所述棒一铸坯,并依次输送到所述盘旋爬升辊道(120);
其中,所述接坯辊道(100)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接坯流道。
8.一种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线辊道(140)、高线辊道(140)、第一加热炉、第一缓冷坑(200)、第二加热炉以及第二缓冷坑;
所述第一加热炉以及第一缓冷坑(200)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140)的一侧,所述高线辊道(140)用于将所述高线铸坯向所述第一加热炉或者所述第一缓冷坑(200)输送;
所述第二加热炉以及所述第二缓冷坑设置在所述棒一辊道(150)的一侧;所述棒一辊道(150)用于将所述棒一铸坯向所述第二加热炉或者所述第二缓冷坑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还包括第一自动揭盖机(300)、第一自动行驶行车(400)、第一台架、多个第一钢坯保护架(220)以及多个第一盖板(230);
所述第一缓冷坑(200)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第一隔间(210),每个所述第一隔间(210)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钢坯保护架(220),每个所述第一隔间(210)的顶部密封盖合有所述第一盖板(230);所述第一台架设置在所述高线辊道(140)与所述第一缓冷坑(200)之间;
所述第一自动揭盖机(300)用于夹取或者放下所述第一盖板(230);
所述第一自动行驶行车(400)用于将所述第一台架上的所述高线铸坯夹取到所述第一隔间(21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坯辊道(100)、汇流辊道(110)、盘旋爬升辊道(120)以及直线段辊道(130),所述高线辊道(140)以及所述棒一辊道(150)均与所述直线段辊道(130)连接,所述直线段辊道(130)用于向所述高线辊道(140)输送所述高线铸坯,或者所述直线段辊道(130)用于向所述棒一辊道(150)输送所述棒一铸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49128.8A CN115323160B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49128.8A CN115323160B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23160A true CN115323160A (zh) | 2022-11-11 |
CN115323160B CN115323160B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392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49128.8A Active CN115323160B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2316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44119A (zh) * | 2023-11-01 | 2023-12-01 | 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炉自动定位装钢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44770A1 (de) * | 1976-10-07 | 1978-04-13 | Concast Ag | Ausfoerdereinrichtung fuer knueppel oder vorbloecke einer mehrstranggiessanlage fuer stahl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ieb |
DE4041205A1 (de) * | 1990-12-21 | 1992-06-25 | Schloemann Siemag Ag | Verfahren und anlage zum auswalzen von warmbreitband aus stranggegossenen duennbrammen |
WO2006102835A1 (fr) * | 2005-03-28 | 2006-10-05 | Angang Steel Company Limited | Procede de coulage et de laminage en continu d’une tole moyenne |
WO2009003342A1 (fr) * | 2007-07-04 | 2009-01-08 | Baoshan Iron & Steel Co., Ltd. | Procédé à économie d'énergie et très efficace pour couler-laminer en continu des bandes d'acier |
DE102009058917A1 (de) * | 2009-03-02 | 2010-09-09 | Sms Siemag Ag |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Herstellung und/oder zur Verarbeitung einer Bramme bzw. eines Bandes aus metallischem Werkstoff |
EP2767600A1 (de) * | 2013-02-15 | 2014-08-20 | SMS Concast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insbesondere von Stahl-Langprodukten, sowie eine Ein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CN104550237A (zh) * | 2014-11-28 | 2015-04-29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生产棒线材和型材的连铸-直接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5598406A (zh) * | 2014-11-13 | 2016-05-25 | 张学一 | 一种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 |
CN107008750A (zh) * | 2017-04-20 | 2017-08-04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双通道长材连铸连轧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CN109530456A (zh) * | 2018-12-28 | 2019-03-29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铸方坯热送和下线系统 |
CN114888251A (zh) * | 2022-01-12 | 2022-08-12 |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流方坯双热送系统及混合出坯方法 |
-
2022
- 2022-08-30 CN CN202211049128.8A patent/CN1153231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44770A1 (de) * | 1976-10-07 | 1978-04-13 | Concast Ag | Ausfoerdereinrichtung fuer knueppel oder vorbloecke einer mehrstranggiessanlage fuer stahl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ieb |
DE4041205A1 (de) * | 1990-12-21 | 1992-06-25 | Schloemann Siemag Ag | Verfahren und anlage zum auswalzen von warmbreitband aus stranggegossenen duennbrammen |
WO2006102835A1 (fr) * | 2005-03-28 | 2006-10-05 | Angang Steel Company Limited | Procede de coulage et de laminage en continu d’une tole moyenne |
WO2009003342A1 (fr) * | 2007-07-04 | 2009-01-08 | Baoshan Iron & Steel Co., Ltd. | Procédé à économie d'énergie et très efficace pour couler-laminer en continu des bandes d'acier |
DE102009058917A1 (de) * | 2009-03-02 | 2010-09-09 | Sms Siemag Ag |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Herstellung und/oder zur Verarbeitung einer Bramme bzw. eines Bandes aus metallischem Werkstoff |
EP2767600A1 (de) * | 2013-02-15 | 2014-08-20 | SMS Concast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insbesondere von Stahl-Langprodukten, sowie eine Ein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CN105598406A (zh) * | 2014-11-13 | 2016-05-25 | 张学一 | 一种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 |
CN104550237A (zh) * | 2014-11-28 | 2015-04-29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生产棒线材和型材的连铸-直接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7008750A (zh) * | 2017-04-20 | 2017-08-04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双通道长材连铸连轧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CN109530456A (zh) * | 2018-12-28 | 2019-03-29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铸方坯热送和下线系统 |
CN114888251A (zh) * | 2022-01-12 | 2022-08-12 |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流方坯双热送系统及混合出坯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石鑫越;张春霞;郦秀萍;韩伟刚;周继程;钱卫忠;徐霞;: "沙钢连铸-轧钢区段铸坯热送热装工艺实践", 铸造技术, no. 12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44119A (zh) * | 2023-11-01 | 2023-12-01 | 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炉自动定位装钢方法 |
CN117144119B (zh) * | 2023-11-01 | 2023-12-26 | 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炉自动定位装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23160B (zh) | 2023-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30456B (zh) | 一种连铸方坯热送和下线系统 | |
KR960008867B1 (ko) | 중간두께의 슬라브 연주기와, 직열식 열연스트립 및 플레이트 생산라인에 사용되는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 |
CN115323160A (zh) | 提高连铸坯热装比的方法及系统 | |
CN203999754U (zh) | 一种铜冶炼渣缓冷处理系统 | |
CN110386449B (zh) | 一种钢坯输送系统 | |
ITUD20130127A1 (it) | Impianto siderurgico per la produzione di prodotti metallici lunghi e relativo metodo di produzione | |
CN210794887U (zh) | 一种钢坯输送系统 | |
CN104122873B (zh) | 一种炼钢工艺数据管理系统与方法 | |
US3762462A (en) |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positioning the leader of an ingot in a continuous casting apparatus | |
CN116588612A (zh) | 一种渣包运送轨道、渣包缓冷系统和渣包配送方法 | |
CN201670509U (zh) | 一种自滑式立体仓库 | |
CN209736337U (zh) | 一种连铸方坯热送和下线系统 | |
CN113798450B (zh) | 一种用于铸造工艺的自动浇筑系统 | |
US4064930A (en) |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 using a ladle bogie | |
CN212042069U (zh) | 一种管材连续缠绕及自动组摞系统 | |
CN213496375U (zh) | 一种铝锭铸造机 | |
CN114807494B (zh) | 一种不停产更换炼钢厂接受跨、精炼跨吊车梁的方法 | |
US3791636A (en) | Steel mill melt shop arrangement | |
CN116571700B (zh) | 一种自动化冶炼浇铸系统及浇铸方法 | |
CN219621193U (zh) | 一种渣包运送轨道和渣包缓冷系统 | |
CN114029348B (zh) | 一种钢坯自动分流系统 | |
JPS59130666A (ja) | 金属、特に鋼の薄板スラブの連続鋳造方法 | |
RU15673U1 (ru) |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лини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металлопроката | |
CN104843232A (zh) | 一种铅铸锭堆垛打捆装置与方法 | |
CN217599472U (zh) | 一种电芯分档缓存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