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6789B -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6789B
CN115246789B CN202210932228.9A CN202210932228A CN115246789B CN 115246789 B CN115246789 B CN 115246789B CN 202210932228 A CN202210932228 A CN 202210932228A CN 115246789 B CN115246789 B CN 115246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acid
alkali
palla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22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6789A (zh
Inventor
杨满勋
谢建树
陆世红
夏广新
刘彦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Group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Group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Group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Group Qingdao Guof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22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6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6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6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so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iso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so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isoquinoline ring system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nitrogen-containing ring
    • C07D217/26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诺得司他,即[(4‑羟基‑1‑甲基‑7‑苯氧基异喹啉‑3‑甲酰基)氨基]乙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成本低廉、方法简单,且安全性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10199046.3,申请日为2019年3月1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诺得司他,即[(4-羟基-1-甲基-7-苯氧基异喹啉-3-甲酰基)氨基]乙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诺得司他为人工合成的异喹啉衍生物,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HIF-PHI)通过调控脯氨酸羟化酶(PHD)对缺氧诱导因子(HIF)的羟基化作用,抑制HIF蛋白降解,维持HIF的生物学作用。目前已有多种HIF-PHI在临床试验,初步结果较为满意。EPO血浓度监测发现使用少量HIF-PHI后,EPO水平仅为正常2-3倍,而血色素水平则稳步上升。同时随着血色素改变,血压没有同步上升。
国际专利申请WO2013013609(专利权人:浙江贝达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有所报导,以4-硝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这条合成路线,在合成噁唑环时会产生异构体,分离困难,需要经过柱层析纯化;在氯化反应过程中,使用剧毒的三氯氧膦进行氯化的方法不符合目前提倡的“绿色合成”路线(即低毒、低污染的化学合成)将被淘汰;在甲基化过程中,选用三甲基硼作为甲基化试剂,此方法反应试剂昂贵,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国际专利申请WO2014014834(专利权人:FibroGen.,Inc.)中有所报导,以4-羟基-7-苯氧基异喹啉-3-甲酸甲酯为原料,这条合成路线,在第二步会产生多种杂质,分离纯化相对比较困难,并且三废较多,回收处理比较麻烦;在第三和第四两步要使用特种设备——高压釜,工业化生产成本较高,风险较大。
专利CN104892509A(专利权人: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有所报导,以酪氨酸为原料,这条路线中,醚化反应容易生成氨基取代物,给纯化带来困难,并且引入酚羟基时用到双氧水氧化,给工业化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专利CN106478504A(专利权人:上海勋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有所报导,以1-(3-苯氧基苯基)乙胺为原料,在关环步骤中,反应温度在190℃以上,工业化生产条件难以达到,且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现有技术已经报道了几种制备诺得司他的方法,但是,它们大多都具有一种或多种缺点,诸如涉及使用特殊设备、昂贵试剂和大量的保护和脱保护步骤。针对现存的工艺缺陷,需要寻求能够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制备诺得司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制备诺得司他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化合物IV与甲基化试剂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V;
(5)化合物V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
(6)化合物VI与氨基乙腈或氨基乙腈的盐,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VII;
其中,
Y为-NR2R3或-OCH2CH2CH2CH3,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叔丁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苯基和苄基;进一步优选为H或叔丁基;
所述氨基乙腈的盐为氨基乙腈与有机酸或无机酸成的盐,所述盐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和乙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X为卤素,优选为氯、溴或碘。
优选地,在步骤(6)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7)化合物VII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II;
步骤(7)中,
所述的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优选地,在步骤(4)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化合物III与卤化试剂发生卤化反应,生成化合物IV;
其中,Y的定义如前所述。
步骤(3)中,
R2和R3的定义与前述相同。
所述的卤化试剂选自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N-碘代丁二酰亚胺、溴素和单质碘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
所述的卤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至溶剂的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0.5~24h;
优选地,在步骤(3)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当Y为-NR2R3时,化合物II与胺HNR2R3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III,R2和R3的定义与前述相同;
当Y为-OCH2CH2CH2CH3时,化合物d与甲苯-4-磺酰胺乙酸丁酯在碱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e-1;化合物e-1在碱存在下发生关环反应,得到化合物III;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中,缩合试剂选自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2-(7-氮杂-1H-苯并三氮唑-1-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和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2~24h;
优选地,所述取代反应中,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碳酸钾;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乙腈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乙腈;
优选地,所述的取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优选地,所述关环反应中,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和乙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甲醇钠;
优选地,所述的关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这样一种诺得司他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化合物I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II;
(2)化合物II与胺HNR2R3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III;
(3)化合物III与卤化试剂发生卤化反应,生成化合物IV;
(4)化合物IV与甲基化试剂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V;
(5)化合物V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
(6)化合物VI与氨基乙腈或氨基乙腈的盐,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VII;
(7)化合物VII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II;
其中,
R1为羧基保护基,优选为羧酸酯的酯残基,更优选为比较容易裂解产生对于的游离羧基的任何酯残基,具体可以列举的有:甲基、甲氧甲基、乙基、乙氧乙基、碘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乙氧乙基、甲硫乙基、甲磺酰乙基、三氯乙基、叔丁基等1~8个碳的烷基;丙烯基、烯基、异丙烯基、己烯基、苯丙烯基、二甲基己烯基等3~8个碳的链烯基;苄基、甲基苄基、二甲基苄基、甲氧基苄基、乙氧基苄基、硝基苄基、氨基苄基、二苯甲基、苯乙基、三苯甲基、二叔丁基羟基苄基、2-苯并[c]呋喃酮基、苯甲酰甲基等7~19个碳的芳烷基;苯基、甲苯基、二异丙基苯基、二甲苯基、三氯苯基、五氯苯基、2,3-二氢茚基等6~12个碳的芳基;R1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进一步优选为甲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叔丁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苯基和苄基;进一步优选为H或叔丁基;
氨基乙腈的盐选自氨基乙腈与有机酸或无机酸成的盐,所述盐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和乙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X为卤素,优选为氯、溴或碘;
步骤(1)中,
所述的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2)中,
所述的缩合试剂选自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2-(7-氮杂-1H-苯并三氮唑-1-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和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3)中,
所述的卤化试剂选自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N-碘代丁二酰亚胺、溴素和单质碘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
所述的卤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至溶剂的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0.5~24h;
步骤(4)中,
所述甲基化反应是在有机溶剂、催化剂和无机碱的水溶液的存在下进行,化合物IV与甲基化试剂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V;
所述甲基化试剂选自三甲基硼、四甲基锡、甲基硼酸和甲基硼酸异丙酯,优选为甲基硼酸;
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甲苯、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乙醚和乙二醇的中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乙二醇二甲醚;
所述的无机碱的水溶液选自NaOH、KOH、LiOH、Na2CO3、K2CO3、Na3PO4和K3PO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优选为Na2CO3的水溶液;
所述的催化剂为钯类催化剂;所述的钯类催化剂选自二(三苯基膦)氯化钯、乙酸钯、三苯基膦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乙酰丙酮钯、双(苄腈)二氯化钯、三(苄亚基丙酮)二钯、(1,3-双(二苯基膦)丙烷)氯化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四(三苯基膦)钯;
所述的甲基化反应为加热反应,反应温度为70~120℃,优选反应温度为80~110℃;
所述的甲基化反应时间为6~36h,优选反应时间为8~24h;
步骤(5)中,
所述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酸选自盐酸、硫酸、三氟乙酸、甲磺酸和三氟甲磺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盐酸;
所述的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6)中,
所述的缩合试剂选自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2-(7-氮杂-1H-苯并三氮唑-1-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和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7)中,
所述的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步骤(4)反应完成后不经过纯化步骤,直接进行步骤(5)的反应,例如,当步骤(4)反应完成后不经过纯化步骤,直接浓缩再加入步骤(5)中所采用的溶剂,进一步发生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或,当步骤(4)和步骤(5)使用同一溶剂时,所述步骤(4)和步骤(5)采用“一锅法”实施。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化合物d与甲苯-4-磺酰胺乙酸丁酯在碱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e-1;
b)化合物e-1在碱存在下发生关环反应,得到化合物III;
c)化合物III与卤化试剂发生卤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3;
d)化合物I-3与甲基化试剂发生甲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4;
e)化合物I-4在碱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VI;
f)化合物VI与氨基乙腈或氨基乙腈的盐,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VII;
g)化合物VII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II;
其中,X为卤素。
优选地,
步骤a)中,
所述取代反应中,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碳酸钾;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乙腈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乙腈;
所述的取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b)中,
所述关环反应中,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和乙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甲醇钠;
所述的关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c)中,
所述的卤化试剂选自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N-碘代丁二酰亚胺、溴素和单质碘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
所述的卤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至溶剂的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0.5~24h;
步骤(d)中,
所述甲基化反应是在有机溶剂、催化剂和无机碱的水溶液的存在下进行,化合物IV与甲基化试剂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V;
所述甲基化试剂选自三甲基硼、四甲基锡、甲基硼酸和甲基硼酸异丙酯,优选为甲基硼酸;
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甲苯、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乙醚和乙二醇的中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乙二醇二甲醚;
所述的无机碱的水溶液选自NaOH、KOH、LiOH、Na2CO3、K2CO3、Na3PO4和K3PO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优选为Na2CO3的水溶液;
所述的催化剂为钯类催化剂;所述的钯类催化剂选自二(三苯基膦)氯化钯、乙酸钯、三苯基膦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乙酰丙酮钯、双(苄腈)二氯化钯、三(苄亚基丙酮)二钯、(1,3-双(二苯基膦)丙烷)氯化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四(三苯基膦)钯;
所述的甲基化反应为加热反应,反应温度为70~120℃,优选反应温度为80~110℃;
所述的甲基化反应时间为6~36h,优选反应时间为8~24h;
步骤(e)中,
所述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酸选自盐酸、硫酸、三氟乙酸、甲磺酸和三氟甲磺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盐酸;
所述的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f)中,
所述的缩合试剂选自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2-(7-氮杂-1H-苯并三氮唑-1-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和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
所述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g)中,
所述的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在化合物III中,当R2为H,R3为叔丁基时,即为化合物III-1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化合物III-1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化合物a与苯酚在碱存在下发生醚化反应,得到化合物b;
b)化合物b在碱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c;
c)化合物c与含氯酸发生取代反应,然后再加入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d;所述含氯酸选自氯化亚砜、草酰氯、三氯化磷、五氯化磷和三氯氧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氯化亚砜;
d)化合物d与N-氰甲基-4-甲基苯磺酰胺在碱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e;
e)化合物e在碱存在下发生关环反应,得到化合物f;
f)化合物f与叔丁醇或异丁烯在酸存在下发生Ritter反应,得到化合物III-1。
步骤a)中,
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钠和磷酸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磷酸钾;
所述的醚化反应优选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钯催化剂选自二(三苯基膦)氯化钯、乙酸钯、三苯基膦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乙酰丙酮钯、双(苄腈)二氯化钯、三(苄亚基丙酮)二钯、(1,3-双(二苯基膦)丙烷)氯化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乙酸钯;
所述的醚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b)中,
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c)中,
所述取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120℃,反应时间为2~24h。
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65℃,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d)中,
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碳酸钾;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乙腈和丙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乙腈;
所述的取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e)中,
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和乙醇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甲醇钠;
所述的关环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乙腈和丙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乙腈;
所述的关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步骤f)中,
所述酸选自盐酸、硫酸和磷酸、氢溴酸、甲磺酸、乙酸、三氟乙酸、苯磺酸、三氟甲磺酸和对甲苯磺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硫酸;
所述的Ritter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到回流,反应时间为2~24h。
有益效果
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原料易得,产物纯度高、收率高,不需要使用昂贵的化学试剂,成本低;低毒低污染,绿色环保;并且反应条件温和,同时对反应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限制本发明。
样品数据由以下仪器测定: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用Bruker Avance III 400核磁共振仪,以TMS为内标,化学位移单位为ppm;显色使用的精科WFH-203B三用紫外分析仪,波长为254nm和365nm。质谱的测定使用安捷伦6120型质谱仪;HPLC的测定用安捷伦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柱层析硅胶(100-200目,300-400目)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TLC硅胶板为烟台化工厂生产的HSGF-254型薄层层析硅胶板,薄层层析使用的层析板厚度为0.2±0.03mm,预制备使用的薄层层析预制备板厚度为0.4-0.5mm;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甲醚,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PyBOP),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磷酸三钾,氨基乙腈盐酸盐,甲基硼酸、氯化亚砜、苯酚、溴化亚铜、三氟化硼乙醚、乙酰丙酮、溴素、甲苯均为分析纯。4-羟基-7-苯氧基异喹啉-3-甲酸甲酯(CAS号:1455091-10-7)购自上海匡豪化学有限公司。5-溴苯酞(CAS号:64169-34-2)购自上海德默化学有限公司。所用试剂和溶剂除特别说明外,均未经特别处理。
实施例1
化合物I-1生成化合物II-1
向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水30mL和氢氧化钠2.4g,搅拌溶清,再加入甲醇30mL和4-羟基-7-苯氧基异喹啉-3-甲酸甲酯(化合物I-1)5.90g,不全溶。加热回流8h,再降到0~10℃,加入1N盐酸调pH=2~3,搅拌0.5h。抽滤,滤饼用水洗20mL和甲醇20mL淋洗,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5.04g产率:90%。MS(+):m/z 282.26(M+1);核磁数据(1HNMR,TFA-d,400MHz):δppm 9.035(1H,s,CH),8.838-8.861(1H,d,J=9.2Hz,CH),8.153-8.182(1H,dd,J=2.4Hz,CH),7.729-7.734(1H,d,J=2.0Hz,CH),7.601-7.640(2H,t,J=8Hz,CH),7.459-7.495(1H,t,J=7.2Hz,CH),7.269-7.289(2H,t,J=8Hz,CH)。
实施例2化合物II-1生成化合物III-1
向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80mL、化合物II-15.62g、PyBOP 12.48g、叔丁胺2.92g和N,N-二异丙基乙胺7.75g,搅拌,不全溶,室温过夜。抽滤,滤液中加入水80mL,分层,有机层用1N盐酸洗2×40mL,饱和碳酸氢钠洗2×40mL,纯净水洗40mL,旋干,得白色固体。加入甲醇56mL打浆,抽滤,滤饼真空烘干,得淡黄色固体5.1g,产率:75.8%。MS(+):m/z337.3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13.593(1H,s,OH),8.423(1H,s,CH),8.355-8.377(1H,d,J=8.8Hz,CH),8.004(1H,s,NH),7.436-7.508(3H,q,CH),7.237-7.285(2H,q,CH),7.139-7.158(2H,d,J=7.6Hz,CH),1.556(9H,s,-C(CH)3)。
实施例3化合物III-1生成化合物IV-1
向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35mL和化合物III-1 3.36g,溶清,加入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1.72g,搅拌加热回流6h。降到0~10℃,抽滤,滤液旋干得淡红色固体3.5g,产率:84.3%。MS(+):m/z 416.2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13.593(1H,s,OH),8.353-8.376(1H,d,J=9.2Hz,CH),7.667(1H,s,NH),7.647-7.653(1H,d,J=2.4Hz,CH),7.449-7.513(3H,q,CH),7.287(1H,s,CH),7.143-7.167(2H,q,CH),1.549(9H,s,-C(CH)3)。
实施例4化合物IV-1生成化合物V-1
向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乙二醇二甲醚10mL、纯净水0.4g、碳酸钠0.64g、甲基硼酸0.36g和化合物IV-1 0.83g,最后加入四三苯基膦钯0.08g。氮气置换三次,搅拌加热,温度升至80~85℃,过夜。降到室温,加入1N盐酸调pH=2~3,加入二氯甲烷30mL萃取,水洗20mL,旋干,柱层析(EA:PE(v:v)=1:10),得类白色固体0.6g,产率:85.7%。MS(+):m/z351.41(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13.425(1H,s,OH),8.369-8.391(1H,d,J=8.8Hz,CH),8.125(1H,s,NH),7.420-7.483(4H,q,CH),7.212-7.249(1H,t,J=7.6Hz,CH),7.116-7.140(2H,t,J=1.2Hz,CH),2.717(3H,s,CH3),1.560(9H,s,-C(CH)3)。
实施例5化合物V-1生成化合物VI
向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冰乙酸10mL、纯净水2mL、浓盐酸2mL和化合物V-1 0.5g,搅拌加热,温度升至80~85℃,过夜。降到室温,旋去溶剂,加入10mL乙腈搅拌0.5h。抽滤,滤饼用2mL乙腈淋洗,得类白色固体0.3g,产率:71.4%。MS(+):m/z296.29(M+1);核磁数据(1HNMR,TFA-d,400MHz):δppm 8.766-8.789(1H,d,J=9.2Hz,CH),8.005-8.028(1H,dd,J=2.4Hz,CH),7.832-7.838(1H,d,J=2.4Hz,CH),7.550-7.589(2H,t,J=8Hz,CH),7.398-7.435(1H,t,J=7.2Hz,CH),7.220-7.239(2H,d,J=7.6Hz,CH),3.130(3H,s,CH3)。
实施例6化合物VI生成化合物VII
向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10mL、化合物VI 0.29g、PyBOP 0.67g、氨基乙腈盐酸盐0.11g和N,N-二异丙基乙胺0.5g,搅拌,溶清,室温过夜。反应液中加入水5mL,分层,有机层用1N盐酸洗2×5mL,饱和碳酸氢钠洗2×5mL,纯净水洗5mL,旋干,得淡黄色固体0.25,产率:75.0%。MS(+):m/z 334.34(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12.234(1H,s,OH),8.450(1H,s,NH),8.363-8.387(1H,d,J=7.6Hz,CH),7.435-7.489(4H,q,CH),7.236-7.273(1H,t,J=7.2Hz,CH),7.126-7.150(2H,q,CH),4.438-4.454(2H,d,J=6.4Hz,CH2),2.701(3H,s,CH3)。
实施例7化合物VII生成化合物VIII
向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水6mL和氢氧化钠0.3g,搅拌溶清,再加入甲醇10mL和化合物VII 0.25g,溶清。加热回流过夜。降到0~10℃,加入1N盐酸调pH=2~3,搅拌0.5h。抽滤,滤饼用水洗5mL和甲醇5mL淋洗,真空干燥,得淡黄色固体0.21g,产率:79.5%,产物经HPLC测定纯度为99.5%。MS(+):m/z 353.34(M+1);核磁数据(1H NMR,DMSO-d6,400MHz):δppm 13.267(1H,s,OH),12.806(1H,s,br,COOH),9.044-9.075(1H,t,NH),8.241-8.263(1H,d,J=8.8Hz,CH),7.566-7.571(1H,d,J=2.0Hz,CH),7.452-7.507(3H,m,CH),7.224-7.261(1H,t,J=7.6Hz,CH),7.156-7.178(2H,d,J=8.8Hz,CH),4.060-4.075(2H,d,J=6.0Hz,CH2),2.675(3H,s,CH3)。
实施例8化合物a生成化合物b
向5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甲苯300mL、化合物a 21.3g、苯酚11.3g、2-二叔丁基膦联苯0.85g、磷酸钾42.4g和乙酸钯0.43g,氮气置换三次,回流过夜。降到室温,加水150mL,加入二氯甲烷150mL,分层,有机层用水洗100mL*2,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白色固体20.1g,产率:88.9%。MS(+):m/z 227.22(M+1);核磁数据(1HNMR,CDCl3,400MHz):δppm7.880-7.859(1H,d,J=8.4Hz,CH),7.471-7.430(2H,m,CH),7.286-7.265(1H,t,J=4.2Hz,CH),7.152-7.102(3H,m,CH),6.961(1H,s,CH),5.243(2H,s,CH2)。
实施例9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c
向5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甲醇100mL、化合物b 20.1g、氢氧化钠5.0g和水100mL,回流6h。降到室温,加1N盐酸调pH=2-3,搅拌30分钟,抽滤,滤饼用水100mL淋洗。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19.6g,产率:90.3%。MS(+):m/z 245.24(M+1);核磁数据(1H NMR,DMSO-d6,400MHz):δppm 12.831(1H,br,-COOH),7.935-7.914(1H,d,J=8.4Hz,CH),7.479-7.434(2H,m,CH),7.320-7.313(1H,d,J=2.8Hz,CH),7.258-7.253(1H,t,CH),7.237-7.110(2H,m,CH2),6.913-6.884(1H,q,CH2),5.287(1H,br.–OH),4.835(2H,s,CH2)。
实施例10化合物c生成化合物d
向2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甲苯150mL、化合物c 15.6g、三氟化硼乙醚8.5g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1.0g。降到0~10℃,滴加氯化亚砜21.4g,搅拌30分钟,升温到90~100℃,过夜。旋去溶剂,再加入甲苯100mL,冷却到0~10℃,加入甲醇20mL,回流2h,再旋去溶剂,加入二氯甲烷150mL,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洗50mL*2,饱和食盐水洗50mL,无水硫酸钠干燥,得淡黄色液体13.3g。产率:80%。MS(+):m/z277.71(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8.016-7.994(1H,d,J=8.8Hz,CH),7.450-7.409(2H,m,CH),7.236-7.195(2H,m,CH),7.115-7.090(2H,m,CH),6.951-6.923(1H,m,CH),5.040(1H,s.CH2),3.931(3H,s,CH3)。
实施例11化合物d生成化合物e
向2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乙腈100mL、化合物d 10.2g、N-氰甲基-4-甲基苯磺酰胺(CAS:20228-87-9)7.7g、碳酸钾6.0g和碘化钠0.5g,加热回流8h。抽滤,旋去溶剂,得类白色固体14.8g。产率:91.3%。MS(+):m/z 451.51(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7.926-7.904(1H,d,J=8.8Hz,CH),7.754-7.733(2H,d,J=8.4Hz,CH),7.441-7.402(2H,t,J=7.2Hz,CH),7.311-7.286(3H,m,CH),7.241-7.204(1H,t,J=7.2Hz,CH),7.084-7.060(2H,d,J=8.4Hz,CH),6.867-6.839(1H,q,CH),4.918(2H,s.CH2),4.023(2H,s.CH2),3.851(3H,s,CH3),2.437(3H,s,CH3)。
实施例12化合物e生成化合物f
向2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甲醇100mL、化合物e 14.8g、二甲亚砜10mL和甲醇钠5.0g,室温搅拌过夜。旋去大半溶剂,加水50mL,用乙酸调pH=2-3,加入二氯甲烷50mL萃取,水洗三次30Ml*3,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溶剂,得到白色固体7.4g。产率:86.0%。MS(+):m/z 263.26(M+1);核磁数据(1H NMR,TFA-d,400MHz):δppm9.048(1H,s,CH),8.880-8.856(1H,d,J=9.6Hz,CH),8.199-8.170(1H,q,CH),7.737-7.732(1H,d,J=2.0Hz,CH),7.643-7.604(2H,m,CH),7.498-7.480(1H,t,J=3.6Hz,CH),7.290-7.270(2H,d,J=8.0Hz,CH)。
实施例13化合物f生成化合物III-1
向1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叔丁醇50mL、化合物f 2.6g和浓硫酸5mL,加热回流8h。旋去溶剂,加入二氯甲烷50mL,分层,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洗50mL*2,饱和食盐水洗5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淡黄色固体3.0g。产率:89.2%。MS(+):m/z 337.3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13.593(1H,s,OH),8.423(1H,s,CH),8.355-8.377(1H,d,J=8.8Hz,CH),8.004(1H,s,NH),7.436-7.508(3H,q,CH),7.237-7.285(2H,q,CH),7.139-7.158(2H,d,J=7.6Hz,CH),1.556(9H,s,-C(CH)3)。
实施例14化合物a生成化合物b
向5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DMF 215mL、化合物a 42.6g、苯酚22.6g、溴化亚铜4.5g、乙酰丙酮5mL和碳酸钾41.4g,氮气置换三次,加热到90~100℃保温8h。降到室温,加水860mL,抽滤,滤饼用100mL水淋洗,滤饼加入二氯甲烷300mL溶解,用1N盐酸100mL洗,水洗10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类白色固体21.2g。产率:46.9%。MS(+):m/z 227.22(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7.880-7.859(1H,d,J=8.4Hz,CH),7.471-7.430(2H,m,CH),7.286-7.265(1H,t,J=4.2Hz,CH),7.152-7.102(3H,m,CH),6.961(1H,s,CH),5.243(2H,s,CH2)。
实施例15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
向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甲苯20mL、化合物b 2.26g、硼酸三甲酯0.2g、三苯基二氯化瞵0.6g和碳酸钾2.8g。降到0~10℃,滴加氯化亚砜1.68g,搅拌30分钟,升温到90~100℃,过夜。旋去溶剂,再加入甲苯15mL,冷却到0~10℃,加入甲醇1mL,回流2h,再旋去溶剂,柱层析(EA:PE(v:v)=1:5),得淡黄色液体0.4g。产率:14.5%。MS(+):m/z 277.71(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8.016-7.994(1H,d,J=8.8Hz,CH),7.450-7.409(2H,m,CH),7.236-7.195(2H,m,CH),7.115-7.090(2H,m,CH),6.951-6.923(1H,m,CH),5.040(1H,s.CH2),3.931(3H,s,CH3)。
实施例16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
向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甲苯20mL、化合物b 2.26g、硼酸三甲酯0.2g、三苯基二氯化瞵0.6g和三乙胺3.0g。降到0~10℃,滴加氯化亚砜1.68g,搅拌30分钟,升温到90~100℃,过夜。旋去溶剂,再加入甲苯15mL,冷却到0~10℃,加入甲醇1mL,回流2h,再旋去溶剂,加入二氯甲烷20mL,用1N盐酸10mL洗,水洗1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柱层析(EA:PE(v:v)=1:5),得淡黄色液体0.5g。产率:18.1%。MS(+):m/z 277.71(M+1);核磁数据(1HNMR,CDCl3,400MHz):δppm 8.016-7.994(1H,d,J=8.8Hz,CH),7.450-7.409(2H,m,CH),7.236-7.195(2H,m,CH),7.115-7.090(2H,m,CH),6.951-6.923(1H,m,CH),5.040(1H,s.CH2),3.931(3H,s,CH3)。
实施例17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
向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甲苯20mL、化合物b 2.26g、三氟化硼乙醚0.3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0.6g。降到0~10℃,滴加氯化亚砜1.68g,搅拌30分钟,升温到90~100℃,过夜。旋去溶剂,再加入甲苯15mL,冷却到0~10℃,加入甲醇1mL,回流2h,再旋去溶剂,加入二氯甲烷20mL,用饱和碳酸氢钠10mL洗,水洗1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柱层析(EA:PE(v:v)=1:5),得淡黄色液体0.6g。产率:21.6%。MS(+):m/z 277.71(M+1);核磁数据(1HNMR,CDCl3,400MHz):δppm8.016-7.994(1H,d,J=8.8Hz,CH),7.450-7.409(2H,m,CH),7.236-7.195(2H,m,CH),7.115-7.090(2H,m,CH),6.951-6.923(1H,m,CH),5.040(1H,s.CH2),3.931(3H,s,CH3)。
实施例18化合物f生成化合物III-1
向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冰乙酸26mL、化合物f 2.6g和浓硫酸1mL,加热70~80℃,通入异丁烯,直到原料消失。加水50mL,加入二氯甲烷50mL,分层,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洗50mL*2,饱和食盐水洗5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淡黄色固体3.2g。产率:95.2%。MS(+):m/z 337.3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13.593(1H,s,OH),8.423(1H,s,CH),8.355-8.377(1H,d,J=8.8Hz,CH),8.004(1H,s,NH),7.436-7.508(3H,q,CH),7.237-7.285(2H,q,CH),7.139-7.158(2H,d,J=7.6Hz,CH),1.556(9H,s,-C(CH)3)。
实施例19化合物f生成化合物III-1
向5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乙酸异丁酯26mL、化合物f 2.6g和浓硫酸5mL,加热到70~80℃,过夜。加水50mL,分层,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洗50mL*2,饱和食盐水洗5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柱层析(EA:PE(v:v)=1:5),得淡黄色固体0.68g。产率:20.2%。MS(+):m/z 337.3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13.593(1H,s,OH),8.423(1H,s,CH),8.355-8.377(1H,d,J=8.8Hz,CH),8.004(1H,s,NH),7.436-7.508(3H,q,CH),7.237-7.285(2H,q,CH),7.139-7.158(2H,d,J=7.6Hz,CH),1.556(9H,s,-C(CH)3)。
实施例20化合物II生成化合物III-1
向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80mL、化合物II 5.62g、HATU 9.12g、叔丁胺2.92g和N,N-二异丙基乙胺7.75g,搅拌,不全溶,室温过夜。抽滤,滤液中加入水80mL,分层,有机层用1N盐酸洗2×40mL,饱和碳酸氢钠洗2×40mL,纯净水洗40mL,旋干,得白色固体。加入甲醇56mL打浆,抽滤,滤饼真空烘干,得淡黄色固体4.8g。产率:71.4%。MS(+):m/z337.3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13.593(1H,s,OH),8.423(1H,s,CH),8.355-8.377(1H,d,J=8.8Hz,CH),8.004(1H,s,NH),7.436-7.508(3H,q,CH),7.237-7.285(2H,q,CH),7.139-7.158(2H,d,J=7.6Hz,CH),1.556(9H,s,-C(CH)3)。
实施例21化合物II生成化合物III-1
向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80mL、化合物II 5.62g、HBTU 9.09g、叔丁胺2.92g和N,N-二异丙基乙胺7.75g,搅拌,不全溶,室温过夜。抽滤,滤液中加入水80mL,分层,有机层用1N盐酸洗2×40mL,饱和碳酸氢钠洗2×40mL,纯净水洗40mL,旋干,得白色固体。加入甲醇56mL打浆,抽滤,滤饼真空烘干,得淡黄色固体4.7g。产率:69.9%。MS(+):m/z337.3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13.593(1H,s,OH),8.423(1H,s,CH),8.355-8.377(1H,d,J=8.8Hz,CH),8.004(1H,s,NH),7.436-7.508(3H,q,CH),7.237-7.285(2H,q,CH),7.139-7.158(2H,d,J=7.6Hz,CH),1.556(9H,s,-C(CH)3)。
实施例22化合物III-1生成化合物IV-1
向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35mL和化合物III-13.36g,溶清,加入溴素1.76g,搅拌加热回流2h。降到室温,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洗20mL*2,水洗2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淡红色固体3.7g。产率:89.1%。MS(+):m/z 416.2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13.593(1H,s,OH),8.353-8.376(1H,d,J=9.2Hz,CH),7.667(1H,s,NH),7.647-7.653(1H,d,J=2.4Hz,CH),7.449-7.513(3H,q,CH),7.287(1H,s,CH),7.143-7.167(2H,q,CH),1.549(9H,s,-C(CH)3)。
实施例23化合物III-1生成化合物IV-1
向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35mL和化合物III-13.36g,溶清,加入NBS2.14g,搅拌加热回流4h。降到0~10℃,抽滤,滤液旋干得淡红色固体3.6g。产率:86.7%。MS(+):m/z 416.28(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 13.593(1H,s,OH),8.353-8.376(1H,d,J=9.2Hz,CH),7.667(1H,s,NH),7.647-7.653(1H,d,J=2.4Hz,CH),7.449-7.513(3H,q,CH),7.287(1H,s,CH),7.143-7.167(2H,q,CH),1.549(9H,s,-C(CH)3)。
实施例24化合物V-1生成化合物VI
向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乙腈10mL,纯净水5mL、浓硫酸5mL和化合物V-1 1.5g,搅拌加热,温度升至40~50℃,过夜。降到室温,旋去溶剂,抽滤,滤饼加入10mL乙腈搅拌0.5h。抽滤,滤饼用1mL乙腈淋洗,得类白色固体1.0g。产率:79.3%。MS(+):m/z 296.29(M+1);核磁数据(1H NMR,TFA-d,400MHz):δppm 8.766-8.789(1H,d,J=9.2Hz,CH),8.005-8.028(1H,dd,J=2.4Hz,CH),7.832-7.838(1H,d,J=2.4Hz,CH),7.550-7.589(2H,t,J=8Hz,CH),7.398-7.435(1H,t,J=7.2Hz,CH),7.220-7.239(2H,d,J=7.6Hz,CH),3.130(3H,s,CH3)。
实施例25化合物d生成化合物e-1
向1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乙腈30mL、化合物d 2.76g、甲苯-4-磺酰胺乙酸丁酯(CAS:92198-71-5)2.85g、碳酸钾2.76g和碘化钠0.2g,加热回流8h。抽滤,旋去溶剂,得类白色固体4.8g,直接用于下一步。产率:91.4%。MS(+):m/z 526.61(M+1);
实施例26化合物e-1生成化合物I-2
向1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加入甲醇48mL、化合物e-1 4.8g、二甲亚砜5mL和甲醇钠1.48g,室温搅拌过夜。旋去大半溶剂,加水15mL,用乙酸调pH=2-3,加入二氯甲烷50mL萃取,水洗三次30mL*3,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去溶剂,乙醇结晶,得到白色固体2.5g。产率:86.0%。MS(+):m/z 263.26(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d,400MHz):δppm 11.893(1H,s,OH),8.615(1H,s,CH),8.362-8.382(1H,d,J=8.0Hz,CH),7.102-7.534(7H,m,CH),4.476-4.496(2H,t,J=4.0Hz,CH2),1.865-1.885(2H,m,CH2),1.463-1.483(2H,m,CH2),0.965-0.985(3H,t,J=4.0Hz,CH3)。
实施例27化合物I-2生成化合物II
向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水20mL和氢氧化钠1.2g,搅拌溶清,再加入甲醇30mL和化合物I-2 3.37g,不全溶。加热回流8h,再降到0~10℃,加入1N盐酸调pH=2~3,搅拌0.5h。抽滤,滤饼用水洗10mL和甲醇10mL淋洗,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2.53g产率:90%。MS(+):m/z 282.26(M+1);核磁数据(1H NMR,TFA-d,400MHz):δppm 9.035(1H,s,CH),8.838-8.861(1H,d,J=9.2Hz,CH),8.153-8.182(1H,dd,J=2.4Hz,CH),7.729-7.734(1H,d,J=2.0Hz,CH),7.601-7.640(2H,t,J=8Hz,CH),7.459-7.495(1H,t,J=7.2Hz,CH),7.269-7.289(2H,t,J=8Hz,CH)。
实施例28化合物I-2生成化合物I-3
向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mL二氯甲烷,再加入化合物I-2 3.37g,搅拌溶清。
再降到0~10℃,滴加溴素1.6g,室温搅拌过夜。用饱和亚硫酸氢钠20mL*2洗,水洗2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类白色固体3.83g产率:92.2%。MS(+):m/z417.27(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d,400MHz):δppm 11.902(1H,s,OH),8.357-8.377(1H,d,J=8.0Hz,CH),7.632-7.082(7H,m,CH),4.471-4.491(2H,t,J=4.0Hz,CH2),1.845-1.865(2H,m,CH2),1.456-1.476(2H,m,CH2),0.925-0.945(3H,t,J=4.0Hz,CH3)。
实施例29化合物I-3生成化合物I-4
向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DMF 40mL、碳酸钾2.76g、甲基硼酸1.20g和化合物I-34.16g,最后加入四三苯基膦钯0.08g。氮气置换三次,搅拌加热,温度升至120~130℃,过夜。降到室温,旋去大部分溶剂,加入二氯甲烷100mL萃取,1N HCl洗50mL*2,水洗50mL*3,旋干,得类白色固体2.8g,产率:79.8%。MS(+):m/z 352.40(M+1);核磁数据(1H NMR,DMSO-d6,400MHz):δppm 12.105(1H,s,OH),8.257-8.277(1H,d,J=8.0Hz,CH),7.412-7.183(7H,m,CH),4.234-4.254(2H,t,J=4.0Hz,CH2),3.155(3H,s,CH3),1.805-1.825(2H,m,CH2),1.456-1.476(2H,m,CH2),0.915-0.935(3H,t,J=4.0Hz,CH3)。
实施例30化合物I-4生成化合物VI
向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水20mL和氢氧化钠1.2g,搅拌溶清,再加入甲醇30mL和化合物I-4 3.51g,不全溶。加热回流8h,再降到0~10℃,加入1N盐酸调pH=2~3,搅拌0.5h。抽滤,滤饼用水洗10mL和甲醇10mL淋洗,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2.66g产率:90.2%。MS(+):m/z 296.29(M+1);核磁数据(1H NMR,TFA-d,400MHz):δppm8.766-8.789(1H,d,J=9.2Hz,CH),8.005-8.028(1H,dd,J=2.4Hz,CH),7.832-7.838(1H,d,J=2.4Hz,CH),7.550-7.589(2H,t,J=8Hz,CH),7.398-7.435(1H,t,J=7.2Hz,CH),7.220-7.239(2H,d,J=7.6Hz,CH),3.130(3H,s,CH3)。
实施例31化合物VI生成化合物VII
向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30mL、化合物VI2.95g、HATU 4.56g、氨基乙腈盐酸盐1.1g和N,N-二异丙基乙胺5.0g,搅拌,溶清,室温过夜。反应液中加入水20mL,分层,有机层用1N盐酸洗2×20mL,饱和碳酸氢钠洗2×20mL,纯净水洗20mL,旋干,得淡黄色固体2.8g。产率:84.0%。MS(+):m/z 334.34(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12.234(1H,s,OH),8.450(1H,s,NH),8.363-8.387(1H,d,J=7.6Hz,CH),7.435-7.489(4H,q,CH),7.236-7.273(1H,t,J=7.2Hz,CH),7.126-7.150(2H,q,CH),4.438-4.454(2H,d,J=6.4Hz,CH2),2.701(3H,s,CH3)。
实施例32化合物VI生成化合物VII
向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30mL、化合物VI2.95g、HBTU 4.54g、氨基乙腈盐酸盐1.1g和N,N-二异丙基乙胺5.0g,搅拌,溶清,室温过夜。反应液中加入水20mL,分层,有机层用1N盐酸洗2×20mL,饱和碳酸氢钠洗2×20mL,纯净水洗20mL,旋干,得淡黄色固体2.7g。产率:81.0%。MS(+):m/z 334.34(M+1);核磁数据(1H NMR,CDCl3,400MHz):δppm12.234(1H,s,OH),8.450(1H,s,NH),8.363-8.387(1H,d,J=7.6Hz,CH),7.435-7.489(4H,q,CH),7.236-7.273(1H,t,J=7.2Hz,CH),7.126-7.150(2H,q,CH),4.438-4.454(2H,d,J=6.4Hz,CH2),2.701(3H,s,CH3)。

Claims (23)

1.一种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III-1所示的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化合物a与苯酚在碱存在下发生醚化反应,得到化合物b;
b)化合物b在碱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c;
c)化合物c与含氯酸发生取代反应,然后再加入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d;所述含氯酸选自氯化亚砜、草酰氯、三氯化磷、五氯化磷和三氯氧磷中的一种或几种;
d)化合物d与N-氰甲基-4-甲基苯磺酰胺在碱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e;
e)化合物e在碱存在下发生关环反应,得到化合物f;
f)化合物f与叔丁醇或异丁烯在酸存在下发生Ritter反应,得到化合物III-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所述含氯酸为氯化亚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
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钠和磷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醚化反应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钯催化剂选自二(三苯基膦)氯化钯、乙酸钯、三苯基膦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乙酰丙酮钯、双(苄腈)二氯化钯、三(苄亚基丙酮)二钯、(1,3-双(二苯基膦)丙烷)氯化钯、[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为磷酸钾。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钯催化剂为乙酸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
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为氢氧化钠。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
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乙腈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为碳酸钾。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e)中,
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和乙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关环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乙腈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为甲醇钠。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f)中,
所述酸选自盐酸、硫酸、磷酸、氢溴酸、甲磺酸、乙酸、三氟乙酸、苯磺酸、三氟甲磺酸和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酸为硫酸。
17.一种化合物IV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化合物III与卤化试剂发生卤化反应,生成化合物IV;
其中,Y为-NR2R3,R2和R3其中一个为H,另一个为叔丁基,X为卤素。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3)中,
所述的卤化试剂选自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N-碘代丁二酰亚胺、溴素和单质碘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9.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化合物III与卤化试剂发生卤化反应,生成化合物IV;
其中,Y为-NR2R3,R2和R3其中一个为H,另一个为叔丁基,X为卤素;
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4)化合物IV与甲基化试剂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V;
(5)化合物V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
(6)化合物VI与氨基乙腈或氨基乙腈的盐,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VII;
(7)化合物VII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II;
其中,
Y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7所述;
氨基乙腈的盐选自氨基乙腈盐酸盐、氨基乙腈氢溴酸盐、氨基乙腈磷酸盐、氨基乙腈硝酸盐、氨基乙腈硫酸盐和氨基乙腈乙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X为氯、溴或碘。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4)中,所述甲基化反应是在有机溶剂、催化剂和无机碱的水溶液的存在下进行,化合物IV与甲基化试剂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化合物V;
所述甲基化试剂选自三甲基硼、四甲基锡、甲基硼酸和甲基硼酸异丙酯;
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甲苯、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乙醚和乙二醇的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无机碱的水溶液选自NaOH、KOH、LiOH、Na2CO3、K2CO3、Na3PO4和K3PO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
所述的催化剂为钯类催化剂。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酸选自盐酸、硫酸、三氟乙酸、甲磺酸和三氟甲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6)中,所述的缩合试剂选自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2-(7-氮杂-1H-苯并三氮唑-1-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和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中的一种或几种。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7)中,所述的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2210932228.9A 2018-03-16 2019-03-15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246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2228.9A CN115246789B (zh) 2018-03-16 2019-03-15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92767 2018-03-16
CN201810219276 2018-03-16
CN202210932228.9A CN115246789B (zh) 2018-03-16 2019-03-15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CN201910199046.3A CN110272386B (zh) 2018-03-16 2019-03-15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9046.3A Division CN110272386B (zh) 2018-03-16 2019-03-15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6789A CN115246789A (zh) 2022-10-28
CN115246789B true CN115246789B (zh) 2023-10-17

Family

ID=679073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9046.3A Active CN110272386B (zh) 2018-03-16 2019-03-15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CN202210932228.9A Active CN115246789B (zh) 2018-03-16 2019-03-15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9046.3A Active CN110272386B (zh) 2018-03-16 2019-03-15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0272386B (zh)
WO (1) WO2019174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9429B (zh) * 2019-10-18 2023-05-05 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US20230112619A1 (en) * 2019-10-18 2023-04-13 Shanghai Desano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Method for preparing isoquinolinone compounds
CN113754569A (zh) * 2020-06-04 2021-12-07 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592490B (zh) * 2020-07-02 2022-04-2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罗沙司他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2724167B (zh) * 2021-01-13 2022-11-11 湖北恒安芙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克立硼罗的制备方法
CN113072495A (zh) * 2021-03-24 2021-07-06 上海法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罗沙司他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WO2023135499A1 (en) * 2022-01-17 2023-07-20 Optimus Drugs Pvt Ltd Process for roxadustat using novel intermediat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5546A (zh) * 2012-07-16 2013-12-11 菲布罗根有限公司 制备异喹啉化合物的方法
CN104892509A (zh) * 2015-06-04 2015-09-09 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CN106478504A (zh) * 2016-09-29 2017-03-08 上海勋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Roxadustat中间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7198A (ja) * 2006-11-22 2010-02-18 Astellas Pharma Inc キノロン誘導体又はその製薬学的に許容される塩
US9206134B2 (en) * 2011-07-22 2015-12-08 Beijing Betta Pharmaceuticals Co. Ltd. Polymorphic forms of compounds as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 and uses thereof
CN107954931B (zh) * 2016-10-17 2021-06-22 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5546A (zh) * 2012-07-16 2013-12-11 菲布罗根有限公司 制备异喹啉化合物的方法
CN104892509A (zh) * 2015-06-04 2015-09-09 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CN106478504A (zh) * 2016-09-29 2017-03-08 上海勋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Roxadustat中间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2386A (zh) 2019-09-24
CN115246789A (zh) 2022-10-28
CN110272386B (zh) 2022-09-09
WO2019174631A1 (zh)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46789B (zh)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CN107954931B (zh) 一种诺得司他的制备方法
TWI823864B (zh) 聯萘化合物
Atkins et al. Substituted coumarins and azacoumarins. Synthesis and fluorescent properties
CN108101820B (zh) 一种手性吡咯烷的合成工艺及中间体
KR20060066733A (ko) 4-아미노-3-퀴놀린카보니트릴의 제조방법
CN112174989A (zh) 一种克立硼罗的制备方法
KR100852962B1 (ko) 2-하이드록시-5-페닐알킬아미노벤조산 유도체 및 이의 염의제조방법
CN116102615A (zh) 制备细胞毒性苯二氮䓬衍生物的方法
JPH0479349B2 (zh)
CN102229570A (zh) 替米沙坦中间体的合成新方法
CN106083539B (zh) 一种单氟甲氧基或单氟氘代甲氧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NO179517B (no) Fremgangsmåte for fremstilling av 8-klorkinolonderivater
KR100735711B1 (ko) 형광 증백제 및 이의 합성방법
KR101457453B1 (ko) 게피티닙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의 제조에 사용되는 중간체
TW202210486A (zh) 一種製備glp—1受體激動劑的方法
CN105001200A (zh) 一种抗血管新生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heng et al. Structural study and fluorescent property of a novel organic microporous crystalline material
CN111100110A (zh) 7-哌嗪基苯并噻吩或其盐的制备方法
CA2627590A1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quinazolinone derivatives
Zdravkov et al. Bromination of 2, 2′-bipyridile
CN107056810B (zh) 一种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Kudelko et al. The synthesis of 8‐hydroxyquinazol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acid‐base interactions
IE911180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yridine and quinoline derivatives
CN103508883B (zh) 一种罗氟司特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