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6266B -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6266B
CN115246266B CN202210885264.4A CN202210885264A CN115246266B CN 115246266 B CN115246266 B CN 115246266B CN 202210885264 A CN202210885264 A CN 202210885264A CN 115246266 B CN115246266 B CN 1152462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ink
target
speed
ink j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52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6266A (zh
Inventor
井杨坤
吴笛
严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Zhuoy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52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6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6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6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0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印刷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分别根据待打印基板中每个子区域在指定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各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在上述指定方向上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子区域与其对应的喷嘴在上述指定方向上的距离;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确定平均距离,并基于该平均距离以及预设打印时间,确定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与平均距离之间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并控制各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基于待打印基板的不同形貌,对待打印基板进行稳定打印,提高打印精度。

Description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更新,为了达到新型电子产品无边框及高屏占比的要求,考虑到在相同尺寸下,相比于平面屏,曲面屏显示视角更广、手感优异、曲线独特等特点,人们将显示屏的发展方向转向曲面显示屏及配套的曲面器件上面,以在减少显示屏所占体积和质量的同时,增加屏占比。
然而,目前的打印设备只能实现对平面屏的打印,在完成平面屏打印后,再对打印好的平面屏进行弯折的得到非平面屏(即曲面屏),无法实现直接对曲面屏的打印。在具体打印时,若平面屏的部分区域出现高度波动,也会带来打印后的平面屏中打印图案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基于目前打印设备进行打印时,无法直接实现对非平面屏的打印,且所得到的打印图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分别根据待打印基板中每个子区域在指定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各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在上述指定方向上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子区域与其对应的喷嘴在上述指定方向上的距离,任一喷嘴在上述待打印基板上的喷墨范围为其对应的子区域;
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确定平均距离,并基于该平均距离以及预设打印时间,确定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
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任一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为其对应的距离与上述平均距离之间的差值;
对于每个喷嘴,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该装置包括:
距离确定模块,用于分别根据待打印基板中每个子区域在指定方向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各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在上述指定方向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子区域与其对应的喷嘴在所述指定方向上的距离,任一喷嘴在上述待打印基板上的喷墨范围为其对应的子区域;
喷墨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确定平均距离,并基于该平均距离以及预设打印时间,确定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
喷墨速度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任一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为其对应的距离与上述平均距离之间的差值;
喷墨控制模块,用于对于每个喷嘴,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喷墨速度确定模块在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时,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对各喷嘴进行分类,任一类别内各喷嘴的距离差相同;
对于每个类别,根据该类别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该类别内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喷嘴连通相应的喷墨腔,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在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时,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一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一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以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在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之后,还可以用于:
获取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
根据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和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二驱动信号;
基于该第二驱动信号,控制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以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子区域内设置有打印像素坑,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在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时,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目标打印像素坑的容量,确定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量,上述目标打印像素坑为该喷嘴对应的子区域内设置的打印像素坑;
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喷嘴连通相应的喷墨腔,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在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时,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量以及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三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三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上述目标喷墨量的墨水,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在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之后,还可以具体用于:
获取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和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量;
根据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目标喷墨速度、实际喷墨量和目标喷墨量,生成第四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四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上述目标喷墨量的墨水,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中,通过确定待打印基板上每个子区域与其对应的喷嘴在指定方向上的距离,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确定平均距离,并基于该平均距离以及预设打印时间,确定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对于每个喷嘴,根据该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平均喷墨速度,确定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并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即无论待打印基板的形貌如何(即待打印基板的不同子区域是否处于同一高度),都可以通过根据打印基板上不同区域与对应喷嘴之间的高度差,对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进行补偿,得到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并控制各喷嘴根据对应的目标喷墨速度进行喷墨,可以保证该从各喷嘴喷出的墨滴可以同时滴在待打印基板上,实现对待打印基板进行稳定打印,提高打印精度。解决了上述由于在待打印基板的不同子区域处于不同高度时,所带来的打印后的基板中打印图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打印基板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过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打印基板的高度曲线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列子区域的高度曲线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滴墨情况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像素坑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案打印结果;
图9示出了基于相关技术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得到的图案打印结果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得到的图案打印结果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术语“包括”以及“包含”是指相应特征可以实现为所呈现的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实现为本技术领域所支持其他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等。应该理解,当我们称一个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该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也可以指该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通过中间元件建立连接关系。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示该术语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可以实现为“A”,或者实现为“B”,或者实现为“A和B”。
下面通过对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或结合,对于不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术语、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的实施步骤等,不再重复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任一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打印控制能力的服务器设备或终端设备,也可以为集成在这些设备上的装置或芯片,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该打印控制的方法的执行主体进行限定。
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具有处理能力的图案打印设备。
在该计算机设备为独立的计算机设备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或服务器。上述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上述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在该计算机设备为图案打印设备时,该图案打印设备包括由X轴(即左右方向)工作台和与X轴工作台正交的Y轴工作台(即前后方向)构成的XY移动机构、移动自如地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的滑架和垂设在滑架上的打印喷头单元。通过在X轴上放置待打印基板,控制打印喷头单元移动至待打印基板上方,对待打印基板进行喷墨,可以完成对待打印基板的打印过程。其中:
X轴工作台具体包括:X轴滑块、配置在X轴滑块上的设置台和设置台上的X轴线位移传感器。其中,X轴滑块是基于X轴方向的驱动系统的马达驱动的;设置台是由吸附台和基板θ轴工作台等构成的,可以被移动自如地配置在X轴滑块上。在打印过程中,X轴线位移传感器可以时刻检测配置在X轴工作台上的待打印基板的位置。
Y轴工作台被X轴工作台上的左右支柱支撑,在位于打印喷头单元和X轴工作台之间进行移动。即Y轴工作台在通过打印喷头单元对被导入X轴工作台上待打印基板的图案打印区域进行图案打印时,可以使打印喷头单元面对待打印基板的图案打印区域。Y轴工作台上的滑架包括通过马达驱动,使垂设的打印喷头单元在水平面内进行微量正反旋转(θ旋转)的打印喷头θ轴工作台和通过马达驱动使打印喷头单元在Z轴方向上(上下方向,即上述指定方向)进行微量移动的打印喷头Z轴工作台。Y轴线位移传感器可以时刻检测滑架的位置。
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分别根据待打印基板中每个子区域在指定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各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在上述指定方向上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子区域与其对应的喷嘴在上述指定方向上的距离,任一喷嘴在上述待打印基板上的喷墨范围为其对应的子区域。
在该实现方式中,对待打印基板的形貌不做限制,该待打印基板可以是待打印的平面基板,也可以是待打印的曲面基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待打印基板上设置有图案打印区域(active area,也称为可操作区域)和非图案打印区域(即非AA区域),在实际打印过程中,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利用各喷嘴向待打印基板中的图案打印区域进行喷墨,完成打印过程,使得图案打印区域具备预设的图案,得到具有带有打印好的图案的屏幕基板。
以下是该计算机设备为图案打印设备为例,对该打印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打印基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待打印基板为曲面基板,该待打印基板放置于上述X轴工作台,该待打印基板的高度方向为Z轴所在的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打印喷头单元可以是通过喷墨工艺控制,向待打印基板喷射墨水的打印喷头单元。该打印喷头单元包括具有连接针的墨水导入部、与墨水导入部的侧方连接的打印喷头基板、以及与墨水导入部的下方连接的打印喷头主体。
其中,打印喷头主体具有由压电元件等构成的压电陶瓷喷墨腔和具有相互平行地形成多条喷嘴列的喷嘴面的喷嘴板。在喷嘴面中,每条喷嘴列
由等间隔排列的多个喷嘴构成,例如,每条喷嘴列中可以包括256个喷嘴。在打印过程中,可以通过墨水流动方向,形成由墨水导入部、打印喷头基板和打印喷头主体(各喷墨腔和各喷嘴)构成的打印喷头内流路。
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待打印基板中不同位置的像素分布设置各喷嘴内的墨水的材料,作为一个示例,在需要制作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屏幕时,可以设置喷嘴内的墨水为OLED功能墨水。具体地,可以根据显示屏幕不同子区域(即待打印基板中不同子区域)的显示功能选择OLED功能墨水的具体功能,例如,OLED功能墨水可以包括用于形成阳极的墨水、用于形成HIL(hole injection layer,空穴注入层)的墨水、用于形成HTL(hole transfer layer,空穴传输层)的墨水、用于形成EML(emission layer,发光层)的墨水、用于形成ETL(electron transfer layer,电子传输层)的墨水、用于形成EIL(electron injection layer,电子注入层)的墨水和用于形成阴极的墨水等。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基于待打印基板对应的屏幕基板中像素的分布情况,对待打印基板进行像素级划分,得到待打印基板的各个子区域(如图2、图4、图8所示,待打印基板中包括多个子区域)。
可以通过针对X轴工作台的X轴线位移传感器,确定待打印基板中各子区域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信息,通过针对Y轴工作台的Y轴线位移检测器确定各喷嘴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信息。其中,若一子区域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信息与一喷嘴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信息相同,可以确定二者相互对应。
通过待打印基板的曲率以及待打印基板的各个子区域的厚度(例如,可以以X轴工作台在Z轴方向的距离为0,确定各子区域的厚度),确定每个子区域在指定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信息。如图2所示,X轴工作台在Z轴方向的距离为0。
可以直接通过分别测量各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到X轴工作台的距离,将各喷嘴到X轴工作台的距离作为各喷嘴的第二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文所记载的,由于各喷嘴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形成喷嘴板的,在实际打印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喷嘴板到X轴工作台的距离,将该距离作为各喷嘴的第二位置信息。
当然,由于打印喷头单元可以通过马达驱动使打印喷头单元在Z轴方向上(上下方向,即上述指定方向)进行微量移动,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最好分别测量每个喷嘴到X轴工作台的距离。
考虑到打印环境的影响,在实际打印过程中,从各个喷嘴中喷出的墨滴并不总是垂直下落的,为了保证各喷嘴中的墨滴可以准确落在其喷嘴对应的子区域,不对其他的子区域造成影响,避免不同像素的墨滴混合在一起,影响最终打印完成的基板上的显示效果,打印不均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以下方式对待打印基板进行划分,得到待打印基板的各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喷嘴在待打印基板上的喷墨范围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检测各喷嘴的喷墨角度;
基于任一喷嘴的喷墨角度以及任一喷嘴与其对应的子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确定任一喷嘴的喷墨区域。
具体地,在对待打印基板进行打印之前,可以对各喷嘴进行预打印,在预打印的过程中,检测各喷嘴的喷墨角度,基于各喷嘴的喷墨角度以及各喷嘴与其对应的子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确定各喷嘴的喷墨区域。以一个喷嘴的喷墨区域为例,若该喷嘴的喷墨角度为α,该喷嘴与其对应的子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h,则该喷嘴的喷墨区域的直径为的圆形区域。
在具体对待打印基板进行划分时,可以直接基于喷嘴的喷墨区域(例如12*12)对待打印基板中的图案打印区域(例如1440*1440)进行划分,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待打印基板进行划分,例如,在需要设置子区域的形状为矩形时,可以设置子区域为所确定的喷墨区域的外接矩形。在需要设置子区域的形状为六边形时,可以设置子区域为所确定的喷墨区域的外接六边形。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获取到待打印基板中各子区域在指定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各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在指定方向上的第二位置信息之后,可以将各喷嘴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基础上,减去其对应的子区域的第一位置信息,得到各喷嘴与其对应的子区域在指定方向上的距离。
任一喷嘴都与待打印基板上的一个子区域相对应,可以通过各喷嘴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如图3所示,以喷嘴301和其对应的子区域302为例,子区域302的第一位置信息为z1,喷嘴301的第二位置信息为z2,则二者在指定方向上的距离为h=z2-z1。
步骤S20: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确定平均距离,并基于该平均距离以及预设打印时间,确定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
在平均距离为预设打印时间为T时,所确定的平均喷墨速度为/>作为一个示例,若确定出各喷嘴的平均距离为500μm,预设打印时间为0.125ms,可以确定出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为4m/s。
步骤S30: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任一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为其对应的距离与上述平均距离之间的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任一喷嘴对应的距离差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直接将该喷嘴对应的距离与上述平均距离进行相减即可获得。
其中,可以根据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和距离差对目标喷墨速度进行调节。例如,结合上述平均距离和预设打印时间,在一个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为+25μm时,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与平均喷墨速度之间的差为+0.2ms,对应的目标喷墨速度即4.2m/s。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使得从各喷嘴喷出的墨滴可以同时到达待打印基板上。
当然,在各喷嘴的数量(即待打印基板中子区域的数量)过多时,根据每个喷嘴对应的距离差和平均喷墨速度,确定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所需的数据处理量较大,需要的计算机资源量大、计算机运行压力较高,打印控制效率低。为了提高打印控制效率,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上述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可以包括:
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对各喷嘴进行分类,任一类别内各喷嘴的距离差相同;
对于每个类别,根据该类别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该类别内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各类喷嘴对应的距离差分别为-100μm(即该类喷嘴对应的距离为400μm)、-75μm(即该类喷嘴对应的距离为425μm)、-50μm(即该类喷嘴对应的距离为450μm)、-25μm(即该类喷嘴对应的距离为475μm)、+25μm(即该类喷嘴对应的距离为525μm)、+50μm(即该类喷嘴对应的距离为550μm)、+75μm(即该类喷嘴对应的距离为575μm)、+100μm(即该类喷嘴对应的距离为600μm),对应的目标喷墨速度分别为3.2m/s、3.4m/s、3.6m/s、3.8m/s、4.2m/s、4.4m/s、4.6m/s、4.8m/s。
如图4所示,可以根据待打印基板各子区域对应的位置信息设置待打印基板对应的高度曲线(可以基于waveform(一种制图软件)制作)。如图5所示,可以基于一列喷嘴对应的高度差和平均距离设置高度曲线,根据该列喷嘴内各喷嘴对应的子区域的平均距离确定的高度曲线为实线,根据高度差和该列喷嘴内各喷嘴对应的子区域的实际距离确定的高度曲线为虚线,从而设置出高度曲线中各高度对应的目标喷墨速度。
通过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对各喷嘴进行分类,并确定各类别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该类别内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可以节省计算机资源,降低计算机运行压力,减少打印控制压力,提高打印控制效率。
步骤S40:对于每个喷嘴,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生成程序文件,例如,将该程序文件设置为后缀为“.xlsx”(一种文件格式)的文件,通过将该文件导入打印清单中,实现对多个待打印基板的顺序打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中,无论待打印基板的形貌如何(即待打印基板的不同子区域是否处于同一高度),都可以通过根据打印基板上不同区域与对应喷嘴之间的高度差,对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进行补偿,得到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并控制各喷嘴根据对应的目标喷墨速度进行喷墨,可以保证该从各喷嘴喷出的墨滴可以同时滴在待打印基板上,以实现大规模像素群的打印,实现对待打印基板进行稳定打印,提高打印精度。解决了上述由于在待打印基板的不同子区域处于不同高度时,所带来的打印后的基板中打印图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利用速度补偿由于曲面中不同区域的高度差导致无法对高度不均匀的待打印基板进行稳定打印的问题,实现对待打印基板中各子区域的同时打印。
通过该方法,即使对平面基板进行打印时,也可以利用微小的速度补偿微小的高度差,提高打印精度。
并且,由于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控制打印设备中打印头上下移动来进行打印的,这样会降低打印设备的稳定性。并且每次移动打印头后,还需要对打印头的位置进行校准,频繁地改变打印头的位置会造成打印速度迟缓的问题,无法保证打印速度。通过直接根据确定出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可以对各喷嘴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不必对打印头进行上下移动,即节省了由于对打印头的控制过程造成的打印成本和制造打印环境所需的成本,降低了前期的成本投入,间接提高了打印速度和打印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对打印效率。
当然,在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对待打印基板进行打印之前,还可以先检测打印设备的稳定性,在打印设备的打印性能稳定,则可以直接根据确定出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对各喷嘴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在打印设备的打印性能不稳定时,在确定出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之后,可以根据各喷嘴的类别,选择一个或多个类别,每次根据所选择的类别内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对所选中的类别内各喷嘴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直至完成对待打印基板中每个子区域的打印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喷嘴连通相应的喷墨腔,对于每个喷嘴,上述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可以包括:
根据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一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一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以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喷墨腔中可以存储用于向待打印基板打印的墨水,例如,在需要制作OLED屏幕时,各喷墨腔中存储的墨水可以为OLED墨水,从而通过向待打印基板喷墨,可以得到OLED屏幕。
每个喷墨腔的制作材料可以是压电材料,例如,每个喷嘴连通相应的喷墨腔为由压电元件等构成的压电陶瓷喷墨腔。考虑到压电效应的原理是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便会产生电位差(称之为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电压,则产生机械应力(称为逆压电效应)。有鉴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各喷墨腔施加电压,通过施加的电压产生机械应力,使得墨水从喷墨腔中流出,进一步通过喷墨腔与喷嘴之间的流通性,使得墨水从喷嘴流出,并滴在喷嘴对应的子区域,完成对待打印基板的打印工作。如图3所示,与喷嘴301连通的喷墨腔为喷墨腔303,通过喷墨腔303与喷嘴301之间的连通关系,可以将墨滴304和墨滴305依次滴在子区域302。
具体地,可以通过目标喷墨速度和以下第一数据关系,确定第一驱动信号,其中,第一驱动信号可以是基于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生成的电压波形,第一数据关系为:
velocity=u*duration2+v*duration+t
其中,velocity表示目标喷墨速度,duration表示施加电压时间,voltage表示施加电压值,u=0.001250*voltage2+0.102357*voltage+1.395002,v=-0.009875*voltage2-0.816050*voltage-10.700500,t=0.014562*voltage2+0.934746*voltage+3.894253。
由于打印过程的复杂性,在具体打印过程中,往往会需要多种墨水,在需要更换墨水时,可以更换各喷嘴对应的喷墨腔。若直接驱动换好的喷墨腔,则可能会由于更换前的墨水与更换后的墨水不同,造成打印得到的屏幕中相邻像素之间的串扰。为此,在基于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生成第一驱动信号时,可以具体包括以下五部分:
Step1:通过第一段的打印过程(例如,第一电压值,第一时长)减低像素串扰问题;
Step2:通过第二段的打印过程(例如,第二电压值,第二时长)进行预加电;
Step3:通过第三段的打印过程(例如,基于上述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进行打印)进行打印过程,以精准控制实际喷墨速度;
Step4:通过第四段的打印过程(例如,第三电压值,第三时长),进行压电换能器的释放电荷;
Step5:通过第五段的打印过程(例如,第四电压值,第四时长),进行压电换能器进行反向加电,加快回吸补墨和喷出断裂过程和墨水补充过程,以防止出现雾化或乱喷、卫星滴等情况发生。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滴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基于一个喷嘴的第一驱动信号进行滴墨时,喷嘴中喷出的墨滴的形状和墨滴滴落的距离存在差异。其中,电压值为0v,时长为1ms所对应的第一段的打印过程;电压值为-2v,时长为1ms所对应的第二段的打印过程,电压值为-30v,时长为5ms所对应的第三段的打印过程;电压值为20v,时长为4ms所对应的第四段的打印过程,电压值为0v;时长为1ms所对应的第五段的打印过程。
通过上述方式,在确定出目标喷墨速度之后,可以基于上述第一数据关系反推出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并基于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生成第一驱动信号,从而在该第一驱动信号的驱动控制下,使得喷嘴可以以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完成对待打印基板的打印过程。
考虑到实际过程中,在基于第一驱动信号进行驱动时,并不能保证实际喷墨速度与目标喷墨速度一致,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个喷嘴,在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
根据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和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二驱动信号;
基于该第二驱动信号,控制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以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在获取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
①使用与打印设备独立的测定用基板打印速度测定设备直接测量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
②在打印设备中设置重量测定器,以测定各喷嘴喷出的墨滴的重量,通过墨滴的重量,间接检测测量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
③对飞行中(从喷嘴喷出到落在曲面基板上为止)的墨滴进行摄像,测定墨滴的飞行速度和实际喷墨量。
④利用被实施了形成规定的接触角的表面处理的检查用基板,测定基于在各喷嘴的着弹角度(即喷墨角度),导致飞落在待打印基板上的喷墨直径,间接检测测量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
在获取到实际喷墨速度和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之后,可以基于上述实际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以及上述第一数据关系,重新反推出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并基于重新确定出的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生成第二驱动信号,从而在该第二驱动信号的驱动控制下,即通过实际喷墨速度,对第一驱动信号进行校正,保证喷嘴可以以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完成对待打印基板的打印过程。
由于在实际打印过程中,是通过向打印基板上的打印像素坑进行喷墨的,在实际喷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各像素打印坑的容量,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子区域内设置有打印像素坑,对于每个喷嘴,上述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可以包括:
根据目标打印像素坑的容量,确定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量,上述目标打印像素坑为该喷嘴对应的子区域内设置的打印像素坑;
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确定出目标打印像素坑的容量之后,还可以确定目标打印像素坑的深度,设置无keep out约束,例如,在深度为5μm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底部2μm内的容量为目标喷墨量,以小喷墨量进行多次喷墨。
如图7所示,以一个打印像素坑为例,该打印像素坑的容量是基于Q[0]、R[0]、Q[1]、R[1]、Q[2]、R[2]、Q[3]所连成的曲面与形成的Q[0]和Q[3]所在的平面确定的,可以设置R[1]与Q[0]和Q[3]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为5um,则可以设置Q[0]、S[0]、T[0]、S[1]、Q[3]所连成的曲面为keep put约束,使得墨滴滴落在Q[0]、S[0]、T[0]、S[1]、Q[3]所连成的曲面与形成的Q[0]和Q[3]所在的平面之间。
通过根据打印像素坑的容量,确定喷嘴的目标喷墨量,基于喷嘴根据设置的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喷嘴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避免由于在喷墨量超出打印像素坑的容量时,喷到其他打印像素坑,造成像素串扰的问题,实现精准打印,即可以保证各喷嘴喷出的墨滴可以同时到达基板的同时,防止不同像素坑之间串扰。
为了进一步提高打印效果,在打印之前,在待打印基板中各子区域内设置的打印像素坑的过程可以为(由于通常情况下打印像素坑的形状为半球状,以下以半球状为例进行说明):
基于各子区域对应的放大系数,对各子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子区域,其中,放大系数是基于待打印基板中各子区域的划分精度以及各子区域的厚度确定的;
在放大后的子区域内构建打印像素坑,并对打印像素坑进行圆角化处理;
基于缩小系数,对圆角化处理后的打印像素坑进行缩小处理,其中,缩小系数与放大系数成负相关。
其中,具体进行圆角化处理的过程可以为:根据预设的曲率计算打印像素坑中旋转中心的位置,旋转中心为打印像素坑的侧面延指定方向旋转时所围绕的中心点,根据该旋转中心的位置对构建好的打印像素坑进行圆角化处理,使得在对打印像素坑的两个侧面施加喷墨量时,可以使得喷出的墨滴可以在相对的两个侧面绕旋转中心旋转。
若需要设置特殊形状的打印像素坑,在基于缩小系数,对圆角化处理后的打印像素坑进行缩小处理时,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设置:
确定圆角化处理后的打印像素坑的形状;
若圆角化处理后的打印像素坑的形状是预设形状,基于缩小系数,对圆角化处理后的打印像素坑进行缩小处理;
若圆角化处理后的打印像素坑的形状不是预设形状,按照预设形状对所述打印像素坑进行划分,得到多个预设形状的子打印像素坑;将多个预设形状的子打印像素坑进行整合,得到整合后的打印像素坑;基于缩小系数,对整合后的打印像素坑进行缩小处理。
如图7所示,以图7示出的打印像素坑为例,在进行圆角化处理前,为Q[0]、S[0]、T[0]、S[1]、Q[3]所连成的曲面与形成的Q[0]和Q[3]所在的平面所形成的“坑”,在进行圆角化处理后,所形成的曲面为Q[0]、T[0]、Q[3]所连成的曲面与形成的Q[0]和Q[3]所在的平面所形成的“打印像素坑”。
如图8所示,在对待打印基板中的打印像素坑进行圆角化处理前,打印图案对应的边界是由Q00、Q01、Q02、Q03、Q13、Q23、Q33、Q32、Q31、Q30、Q20、Q10所形成的边界,在进行圆角化处理后,打印图案对应的边界是由Q00、Q03、Q33、Q30所形成的边界,可见,通过对打印像素坑进行圆角化处理,可以使得打印得到的屏幕的边缘结构更接近于真实显示屏的边缘结构,使得圆角化处理后的像素更加平滑,更加接近实际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喷嘴连通相应的喷墨腔,对于每个喷嘴,上述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可以包括:
根据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量以及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三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三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上述目标喷墨量的墨水,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具体地,可以通过目标喷墨量和以下第二数据关系,确定第五驱动信号,其中,第五驱动信号可以是基于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生成的电压波形,第二数据关系为:
volume=a*duration2+b*duration+c
其中,volume表示目标喷墨量,a=0.001696*voltage2+0.166751*voltage+3.781090,b=-0.013563*voltage2-1.330175*voltage-29.600250,c=0.024621*voltage2+2.280940*voltage+50.678892。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在得到上述第一驱动信号对应的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以及上述第五驱动信号对应的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可以将二者分别对应的施加电压值的平均值作为第三驱动信号对应的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进而基于上述基于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生成第一驱动信号的方式,得到第三驱动信号。
通过上述方式,在确定出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之后,可以基于上述第一数据关系和第二数据关系反推出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并基于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生成第三驱动信号,从而在该第三驱动信号的驱动控制下,使得喷嘴可以以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释放墨水,完成对待打印基板的打印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个喷嘴,在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和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量;
根据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目标喷墨速度、实际喷墨量和目标喷墨量,生成第四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四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上述目标喷墨量的墨水,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在获取到实际喷墨速度、目标喷墨速度、实际喷墨量和目标喷墨量之后,可以基于上述实际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以及上述第一数据关系,重新反推出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基于上述实际喷墨量和目标喷墨量之间的喷墨量差值以及上述第二数据关系,重新反推出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并基于重新确定出的施加电压值和施加电压时间,以及上述确定第三驱动信号的方式,生成第四驱动信号,从而在该第四驱动信号的驱动控制下,即通过实际喷墨速度和实际喷墨量,对第三驱动信号进行校正,保证喷嘴可以以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释放墨水,完成对待打印基板的打印过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进行打印的过程,以下以该打印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具有处理能力的印刷设备,用来制作OLED曲面屏为例,对该打印过程进行说明。
该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设备具有机台、被载置于机台上的全部区域的图案打印设备和在机台上添加被设置于图案打印设备的维护设备。该OLED墨水曲面基本打印设备被组装在平板显示器的制造生产线上,通过使用了作为压电陶瓷打印喷头的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的印刷技术,来形成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曲面基板和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t,电致发光)设备的各个像素的发光元件等。
在该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设备中,可以利用维护设备对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的打印喷头进行维护处理(多层不同性能维持和恢复等)。可以利用图案打印设备进行向OLED墨水曲面基板上的图案打印区域打印多层不同墨水的图案打印动作。
即,该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设备一边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一边利用X轴工作台使OLED墨水曲面基板沿X轴方向往返移动,并且与此同步,驱动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使其对OLED墨水曲面基板进行主扫描。然后,在利用Y轴工作台使打印喷头单元沿Y轴方向进行了副扫描之后,使OLED墨水曲面基板在X轴方向上往返移动,并且与此同步,驱动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再次进行主扫描。通过多次反复进行随着这种OLED墨水曲面基板的往返移动的主扫描和打印喷头单元的副扫描,来进行从基板(的图案打印区域AA区)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的曲面基板打印(图案打印)。
图案打印设备中安装有进行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的打印喷头。通常情况下,在一个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设备中,会配置一个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任意数量的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打印喷头是通过喷墨工艺控制,向OLED墨水曲面基板喷射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的打印喷头。该打印喷头包括具有连接针的多层不同OLED墨水导入部、与多层不同OLED墨水导入部的侧方连接的打印喷头基板、以及与多层不同OLED墨水导入部的下方连接的打印喷头主体。
在打印喷头中,可以通过墨水导入部、打印喷头基板和打印喷头主体形成充满打印喷头内流路。连接针通过供液管与多层不同OLED墨水储液盒连接,向打印喷头内流路供给多层不同OLED墨水。打印喷头主体具有由压电元件等构成的压电陶瓷喷墨腔和具有相互平行地形成多条喷嘴列的喷嘴面的喷嘴板。每条喷嘴列由等间隔排列的多个喷嘴构成,例如,每条喷嘴列中可以包括256个喷嘴。
图案打印设备具有由X轴工作台和与X轴工作台正交的Y轴工作台构成的XY移动机构、移动自如地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的滑架和垂设在滑架上的打印喷头单元。
在打印控制过程中,OLED墨水曲面基板被配置在X轴工作台上,并利用面对X轴工作台的一对基板识别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也称为图像控制器)对OLED墨水曲面基板进行定位。
X轴工作台被直接支撑在机台上,X轴工作台具体包括:X轴滑块、配置在X轴滑块上的设置台和设置台上的X轴线位移传感器。其中,X轴滑块是基于X轴方向的驱动系统的马达驱动的;设置台是由吸附台和基板θ轴工作台等构成的,可以被移动自如地配置在X轴滑块上。
Y轴工作台被立设在机台上的左右支柱支撑,可以在位于X轴工作台正上部的图案打印区域和位于维护设备正上部的维护区域之间进行移动。即Y轴工作台在通过打印喷头单元对被导入X轴工作台上OLED墨水曲面基板的图案打印区域进行图案打印时,以及在对多层不同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的维护处理时,可以使打印喷头单元面对维护区域。
Y轴工作台上的滑架包括通过马达驱动,使垂设的打印喷头单元在水平面内进行微量正反旋转(θ旋转)的打印喷头θ轴工作台和通过马达驱动使打印喷头单元在Z轴方向上(上下方向)进行微量移动的打印喷头Z轴工作台。
维护设备在维护区域中具有清洁单元和相对清洁单元排列在Y轴方向上图案答案区域侧的擦拭单元。可以通过清洁单元对打印喷头中各喷嘴进行清洁,通过擦拭单元利用擦拭纸对打印喷头中各喷嘴进行擦拭处理。
在该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设备中,还设置有输入各种算法的操作面板和统一控制各个部分的控制系统等。
该控制系统包括:具有操作面板的输入部、图像识别部、移动检测部、驱动部和统一控制打印设备中各喷嘴的喷墨速度的网格速度分配算法单元(即控制器)。以下对上述打印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各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图像识别部具有基板识别CCD,用于在打印过程中对OLED墨水曲面基板进行图像识别。
移动检测部具有X轴线位移传感器和Y轴线位移传感器,在打印过程中,可以通过X轴线位移传感器用于在打印控制过程中检测设置台上的OLED墨水曲面基板的位置,通过Y轴线位移传感器用于在打印控制过程中检测滑架的位置。
驱动部包括驱动打印喷头的打印喷头驱动器以及驱动XY移动机构的各个马达分别进行驱动控制的马达驱动器等。打印喷头驱动器可以根据网格速度分配算法单元的指示,生成驱动波形(例如,上述第一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第三驱动信号和第四驱动信号等),并向打印喷头施加驱动波形,以驱动打印喷头进行打印工作。
各马达驱动器包括X轴马达驱动器、Y轴马达驱动器、基板θ轴马达驱动器、打印喷头θ轴马达驱动器以及打印喷头Z轴马达驱动器,各马达驱动器分别对X轴工作台、Y轴工作台、基板θ轴工作台、打印喷头θ轴工作台以及打印喷头Z轴工作台的各个驱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
另外,在打印喷头基板上设置有连接器,各个连接器通过柔性平板电缆与打印喷头驱动器连接。在控制器通过打印喷头驱动器对各个压电陶瓷喷墨腔施加驱动波形时,依次通过连接器、打印喷头基板、打印喷头主体,从各喷嘴向OLED墨水曲面基板喷出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通过控制驱动波形的施加电压值,可将从各个喷嘴喷墨的喷墨速度调整为不同数量级,例如,8阶或9阶等。
网格速度分配算法单元中包括CPU、ROM、RAM、图像处理单元,这些通过总线相互连接。ROM中储存有由CPU进行处理的控制程序等的控制程序区域和储存用于进行图案打印处理和图像识别的控制算法等的控制算法区域。RAM除了具有各种寄存器组,还具有保存用于进行图案打印处理的曲面基板打印网格速度分配算法的图案打印算法区域、暂时存储图像算法的图像数据区域、和存储用于对OLED墨水曲面基板和各个滑架进行位置优化的优化算法的优化算法区域等,作为用于控制处理的各种作业区域而使用。在图像处理单元中,组装了用于对CPU的多层不同性能进行补充,并且对与周边电路的接口信号进行处理的逻辑电路。
因此,图像处理单元对图像数据和来自输入部的各种指令等直接或经过加工后提供给总线,并且与CPU协调动作,将从CPU等输出到总线的算法和控制信号直接或加工后输出到驱动部。CPU根据ROM内的控制程序,通过图像处理单元输入各种检测信号、各种指令、和各种算法等,在对RAM内的各种算法等进行了处理后,通过图像处理单元向驱动部等输出各种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设备的整体。
具体地,网格速度分配算法单元根据曲面基板打印速度分配算法(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驱动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的驱动,以使从各个喷嘴选择性地喷出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实现曲面基板打印。即,首先,根据检测出的OLED曲面基板的位置和打印喷头单元的位置,在基于曲面基板打印网格速度分配算法确定出针对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的驱动信号(驱动波形)后,将该驱动信号送到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然后,根据驱动信号,驱动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基板打印喷头的压电陶瓷喷墨腔,使得从各个喷嘴选择性的喷出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实现曲面基板打印。
以下通过对比的方式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的效果:
图9示出了基于相关技术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得到的图案打印结果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针对各个预设分割单元矩形的OLED墨水曲面基板的被打印次数,对多个预设分割单元矩形,通过根据优化前的曲面基板打印网格速度分配算法进行图案打印处理后,AA区的上下两端侧的区域中多层不同墨水赋予量比较“大”,在曲面基板的图案区域AA区的上下两端侧的区域被图案打印的较多。如上所述,由于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曲面打印喷头的多个喷嘴喷出的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导致曲面基板打印区域中的色度不均匀。
图10示出了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得到的图案打印结果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通过将OLED曲面基板所设定的图案所对应的曲面基板图案AA区划分成矩阵状的多个预设分割区域,各个预设分割单元矩形的尺寸被设定成与OLED曲面基板上的着弹角度直径大致相同的尺寸,通过生成分别以多色度表现了针对多个预设分割单元矩形的多层不同性能OLED墨水赋予量的矩阵算法,所得到的曲面基板打印区域中的色度比较均匀。
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相同的原理,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打印控制装置。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110包括:
距离确定模块111,用于分别根据待打印基板中每个子区域在指定方向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各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在上述指定方向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子区域与其对应的喷嘴在所述指定方向上的距离,任一喷嘴在上述待打印基板上的喷墨范围为其对应的子区域;
喷墨速度确定模块112,用于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确定平均距离,并基于该平均距离以及预设打印时间,确定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
喷墨速度确定模块112,还用于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任一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为其对应的距离与上述平均距离之间的差值;
喷墨控制模块113,用于对于每个喷嘴,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喷墨速度确定模块112在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时,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各喷嘴对应的距离差,对各喷嘴进行分类,任一类别内各喷嘴的距离差相同;
对于每个类别,根据该类别对应的距离差以及上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该类别内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喷嘴连通相应的喷墨腔,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113在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进行喷墨时,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一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一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以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113在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之后,还可以用于:
获取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
根据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和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二驱动信号;
基于该第二驱动信号,控制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以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子区域内设置有打印像素坑,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113在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时,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目标打印像素坑的容量,确定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量,上述目标打印像素坑为该喷嘴对应的子区域内设置的打印像素坑;
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喷嘴连通相应的喷墨腔,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113在控制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时,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量以及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三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三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上述目标喷墨量的墨水,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个喷嘴,上述喷墨控制模块113在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之后,还可以具体用于:
获取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和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量;
根据该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目标喷墨速度、实际喷墨量和目标喷墨量,生成第四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第四驱动信号,控制该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该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上述目标喷墨量的墨水,使得该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本申请各实施例的装置中的各模块所执行的动作是与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相对应的,对于装置的各模块的详细功能描述具体可以参见前文中所示的对应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及装置相同的原理,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服务器),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任一可选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4000包括:处理器4001和存储器4003。其中,处理器4001和存储器4003相连,如通过总线40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4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4004,收发器4004可以用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如数据的发送和/或数据的接收等。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40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40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40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4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40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40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40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计算机程序并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任何其他介质,在此不做限定。
存储器40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并由处理器4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0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及相应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及相应内容。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1”、“2”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图示或文字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图中通过箭头指示各个操作步骤,但是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并不受限于箭头所指示的顺序。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场景中,各流程图中的实施步骤可以按照需求以其他的顺序执行。此外,各流程图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基于实际的实施场景,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时刻被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每个子步骤或者阶段也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时刻被执行。在执行时刻不同的场景下,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部分实施场景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本申请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根据待打印基板中每个子区域在指定方向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各所述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在所述指定方向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每个所述子区域与其对应的喷嘴在所述指定方向上的距离,任一喷嘴在所述待打印基板上的喷墨范围为其对应的子区域;所述指定方向为所述喷嘴的喷墨方向的反方向;
根据各所述喷嘴对应的距离确定平均距离,并基于所述平均距离以及预设打印时间,确定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
根据各所述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所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任一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为其对应的距离与所述平均距离之间的差值;
对于每个所述喷嘴,控制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所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包括:
根据各所述喷嘴对应的距离差,对各所述喷嘴进行分类,任一类别内各喷嘴的距离差相同;
对于每个所述类别,根据所述类别对应的距离差以及所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所述类别内各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嘴连通相应的存储墨水的喷墨腔,对于每个所述喷嘴,所述控制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包括:
根据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一驱动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以使得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所述喷嘴,在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
根据所述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和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二驱动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墨水,以使得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区域内设置有打印像素坑,对于每个所述喷嘴,所述控制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包括:
根据目标打印像素坑的容量,确定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量,所述目标打印像素坑为所述喷嘴对应的子区域内设置的打印像素坑;
控制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嘴连通相应的喷墨腔,对于每个所述喷嘴,所述控制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包括:
根据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量以及目标喷墨速度,生成第三驱动信号;
基于所述第三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所述目标喷墨量的墨水,使得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所述喷嘴,在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和所述喷嘴的实际喷墨量;
根据所述喷嘴的实际喷墨速度、目标喷墨速度、实际喷墨量和目标喷墨量,生成第四驱动信号;
基于所述第四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喷嘴连通的喷墨腔以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释放所述目标喷墨量的墨水,使得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和目标喷墨量,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内的打印像素坑喷墨。
8.一种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距离确定模块,用于分别根据待打印基板中每个子区域在指定方向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与各所述子区域对应的喷嘴在所述指定方向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每个所述子区域与其对应的喷嘴在所述指定方向上的距离,任一喷嘴在所述待打印基板上的喷墨范围为其对应的子区域;所述指定方向为所述喷嘴的喷墨方向的反方向;
喷墨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喷嘴对应的距离确定平均距离,并基于所述平均距离以及预设打印时间,确定各喷嘴的平均喷墨速度;
喷墨速度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所述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以及所述平均喷墨速度,确定各所述喷嘴的目标喷墨速度,任一喷嘴对应的距离差为其对应的距离与所述平均距离之间的差值;
喷墨控制模块,用于对于每个所述喷嘴,控制所述喷嘴以其目标喷墨速度向其对应的子区域喷墨。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85264.4A 2022-07-26 2022-07-26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246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5264.4A CN115246266B (zh) 2022-07-26 2022-07-26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5264.4A CN115246266B (zh) 2022-07-26 2022-07-26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6266A CN115246266A (zh) 2022-10-28
CN115246266B true CN115246266B (zh) 2023-10-20

Family

ID=83700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5264.4A Active CN115246266B (zh) 2022-07-26 2022-07-26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46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5780B (zh) * 2022-11-03 2024-05-07 季华实验室 喷墨打印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958A (ja) * 1995-07-20 1997-02-0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記録装置
JP2002160357A (ja) * 2000-09-12 2002-06-04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方法
JP2004090530A (ja) * 2002-09-02 2004-03-25 Ctt Corporation:Kk 三次元積層造形法とその装置
CN1628981A (zh) * 2003-12-15 2005-06-22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方法以及记录头
CN1671555A (zh) * 2002-06-20 2005-09-21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安装在运载工具上的打印头的墨水滴落速度的确定方法
CN1955000A (zh) * 2005-09-29 2007-05-02 应用材料公司 用于在非平面衬底上进行喷墨打印的方法及设备
CN101259800A (zh) * 2007-03-09 2008-09-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三维打印机
JP2009119786A (ja) * 2007-11-16 2009-06-0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回転量設定方法
CN101534962A (zh) * 2006-09-13 2009-09-16 夏普株式会社 喷墨装置和喷墨控制方法
JP2017013327A (ja) * 2015-06-30 2017-01-19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7980022A (zh) * 2014-07-13 2018-05-01 斯特拉塔西斯公司 用于旋转三维打印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91593A (zh) * 2018-04-28 2019-08-0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45073A (zh) * 2020-08-06 2020-10-30 上海锐尔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及方法
CN112041170A (zh) * 2018-04-27 2020-12-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喷墨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喷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771493A (zh) * 2021-09-10 2021-12-1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头、喷墨打印设备、方法以及装置
CN114211878A (zh) * 2021-12-13 2022-03-22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墨水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900180A0 (en) * 2003-01-16 2003-01-30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dam001)
WO2018218630A1 (zh) * 2017-06-02 2018-12-06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958A (ja) * 1995-07-20 1997-02-0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記録装置
JP2002160357A (ja) * 2000-09-12 2002-06-04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方法
CN1671555A (zh) * 2002-06-20 2005-09-21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安装在运载工具上的打印头的墨水滴落速度的确定方法
JP2004090530A (ja) * 2002-09-02 2004-03-25 Ctt Corporation:Kk 三次元積層造形法とその装置
CN1628981A (zh) * 2003-12-15 2005-06-22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方法以及记录头
CN1955000A (zh) * 2005-09-29 2007-05-02 应用材料公司 用于在非平面衬底上进行喷墨打印的方法及设备
CN101534962A (zh) * 2006-09-13 2009-09-16 夏普株式会社 喷墨装置和喷墨控制方法
CN101259800A (zh) * 2007-03-09 2008-09-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三维打印机
JP2009119786A (ja) * 2007-11-16 2009-06-0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回転量設定方法
CN107980022A (zh) * 2014-07-13 2018-05-01 斯特拉塔西斯公司 用于旋转三维打印的方法和系统
JP2017013327A (ja) * 2015-06-30 2017-01-19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2041170A (zh) * 2018-04-27 2020-12-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喷墨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喷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091593A (zh) * 2018-04-28 2019-08-0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45073A (zh) * 2020-08-06 2020-10-30 上海锐尔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及方法
CN113771493A (zh) * 2021-09-10 2021-12-1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头、喷墨打印设备、方法以及装置
CN114211878A (zh) * 2021-12-13 2022-03-22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墨水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6266A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17723B1 (ko) 인쇄 잉크 액적 측정 및 정밀 공차 내로 유체를 증착하기 위한 제어 기법
JP6846238B2 (ja) 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01351276B (zh) 液滴涂布装置
KR20230169406A (ko) 정밀 공차 내로 유체를 증착하기 위한 인쇄 잉크 부피 제어를 위한 기법
KR20190138705A (ko) 인쇄 잉크 액적 측정 및 정밀 공차 내로 유체를 증착하기 위한 제어 기법
JP6805028B2 (ja) 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JP2007256449A (ja) 液滴噴射検査装置、液滴噴射装置及び塗布体の製造方法
JP2008149292A (ja) 液状体の描画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4337725A (ja) 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基板
CN115246266B (zh)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07132705A1 (ja) 液滴吐出描画装置
JP4320560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20150241317A1 (en) Method for mass-producing coated products
JP2004337727A (ja) 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基板
JP2006218397A (ja) 液滴吐出量測定方法、液滴吐出量測定用治具、液滴吐出量調整方法、液滴吐出量測定装置および描画装置
JP2009198938A (ja) 液滴吐出装置、液状体の吐出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243954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3211980B (zh) 一种用于印刷oled器件的压电控制系统及优化方法
KR101507917B1 (ko) 빌트인 캐드 인쇄 전자 시스템
JP2007125514A (ja) 液滴吐出量測定方法、液滴吐出量測定用治具、液滴吐出量調整方法、液滴吐出量測定装置、描画装置、デバイス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9198858A (ja) 液滴吐出装置、液状体の吐出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06247500A (ja) パターン形成装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05044525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JP2024042463A (ja)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物品製造方法
JP5384816B2 (ja) 液滴塗布装置及び液滴塗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