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4843A - 电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4843A
CN115244843A CN202180018201.2A CN202180018201A CN115244843A CN 115244843 A CN115244843 A CN 115244843A CN 202180018201 A CN202180018201 A CN 202180018201A CN 115244843 A CN115244843 A CN 115244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ircuit board
substrate
forming body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82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妹尾政宏
德山健
荒木隆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44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4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用于使直流电功率平滑化的电容器;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功率转换为交流电功率的多个功率模块;第一基板,其中,多个所述功率模块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地配置的第二基板;第一流路形成体,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面一同形成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流路;和第二流路形成体,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一同形成所述流路,其中,所述功率模块的两面被所述冷却介质冷却。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机械和车辆(例如机动车、铁道车辆)中,从节能和精密驾驶控制的观点出发,动力源的电动化和电子控制化正在急速进步。随之而来,对于一直以来用于进行动力源的功率控制的功率模块,和使用了该功率模块的进行电力转换(功率转换)的电路装置而言,例如在搭载了电力转换装置和电动机的电动车辆的情况下,为了增大车内空间,电力转换装置要求实现薄型化。
作为本申请的背景技术已知以下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通过采用使电力转换装置的功率模块和电容器模块夹着冷却水流路的结构,来使电力转换装置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4891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在电力转换装置被进一步要求薄型化的情况下,难以通过改变结构来满足该要求。鉴于此,考虑到能够高效地使电路板上的电力转换元件、电力平滑元件、配线等冷却的冷却性能,以及防止流路内部流动的冷却介质向外部泄漏的密封性能,存在着如何兼顾冷却性能和密封性能来提供薄型的电力转换装置这一问题。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用于使直流电功率平滑化的电容器;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功率转换为交流电功率的多个功率模块;第一基板,其中,多个所述功率模块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地配置的第二基板;第一流路形成体,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面一同形成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流路;和第二流路形成体,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一同形成所述流路,其中,所述功率模块的两面被所述冷却介质冷却。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兼顾了冷却性能和密封性能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说明图。
图3是在图2中安装了流路形成体27的上部和控制用电路板的图。
图4是从图2中拆下流路形成体27后的第一电路板上的图。
图5是从图4中拆下第一电路板1后的流路形成体3的说明图。
图6是图5的A-A′截面图。
图7是表示第二电路板2的图。
图8是从图7中拆下第二电路板2后的流路形成体3(图5的背面)的说明图。
图9是图8的B-B′截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说明图。
图11是图10中形成在功率模块4A周围的流路形成体27A的说明图。
图12是从图10中拆下第一电路板1A后的流路形成体3A的说明图。
图13是图12的流路形成体3A的背面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图。
电力转换装置将从搭载于车辆中的电池供给的直流电力(直流功率)转换为交流电力(交流功率),并且用并联连接的电容器使电力平滑后输出给电动机。另外,电力转换装置具备三个相的由2个半导体元件串联连接构成的单桥臂功率模块4。
在各单桥臂功率模块4中,利用从经由栅极电阻连接的信号配线输入的控制信号,通过ON/OFF切换来控制在上下臂的半导体元件上流动的电流。三相的单桥臂功率模块4分别并联地与高压侧输入配线106和低压侧输入配线107连接,并且在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元件的中间点与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连接。
另外,由单桥臂功率模块4与控制电路合并构成的三相各自的单桥臂逆变器15,被并联地与高压侧输入配线106和低压侧输入配线107连接,通过进行ON/OFF控制来对电动机输出三相交流。
单桥臂功率模块4例如是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与二极管的组合,或是由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构成。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第一电路板1的图,其在周向上分别配置了电力转换装置的三个相的功率模块4,在其电路板面上设置有流路形成体27,形成用于供冷却各功率模块4的冷却介质流动的流路。
第一电路板1被固定于径向上比电路板大的流路形成体3,沿着圆周上的边缘嵌合固定。为了将第一电路板1与流路形成体3固定,在圆周上设置了多个螺孔31。
流路形成体27与第一电路板的面一同形成(配合地形成)流路,其构成为在配置有各功率模块4的部分分别具有贯通孔34,利用在流路形成体27内流动的流体即冷却介质对功率模块4进行冷却。即,流路形成体27包括起到模块流路部的作用的贯通孔34,其中,模块流路部用于个别地对多个功率模块4分别进行冷却。流经流路形成体27的冷却介质如表示冷却介质流的箭头21所示地流动,从流路出口部29经过后述的第一电路板的流路孔25,流向流路形成体3的流路口部20(参照图5)。
另外,流路形成体27经由多个螺孔33固定在电路板1的电路板面上。多个螺孔33设置在各贯通孔34的四角,是能够将流路形成体27与第一电路板1以及流路形成体3同时固定的紧固孔。
另外,为了防止电气部件的腐蚀,流路形成体27与第一电路板1仅在覆盖功率模块4的树脂的周边紧贴在一起。流路形成体27被形成为,不与位于后述的信号配线部8上的信号控制用的元件、连接端子9c、9d、压接端子10a、10b不接触。
图3是在图2中安装了流路形成体27的上部和控制用电路板30的图。其中,控制电路板30具有三个相的图1的控制电路,输出各功率模块4的控制信号。
流路形成体27利用其上部防止在内部流动的流体向外部泄漏。另外,在流路形成体27的上部具有流路入口部32,其用于流入向整个电力转换装置流动的冷却介质。另外,多个螺孔33在流路形成体27的上部也设置于与上述相同的部位,同样是能够将流路形成体27与第一电路板1以及流路形成体3同时固定的紧固孔。
对于控制电路板30首先说明电连接。控制电路板30通过线缆和连接器与配置在第一电路板1上的信号配线部8(参照图4)连接,具备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输出电压的高低的信号来生成输出交流波形的集成电路(未图示)。集成电路在控制电路板30上具备用于与电力转换装置的总控制装置连接的端子和配线。由此,能够与其他电力转换装置的集成电路同时进行控制,协同地驱动电动机。
接着对控制电路板30的配置进行说明。为了防止控制电路板30的集成电路达到高温,控制电路板30被配置在流路形成体27的与第一电路板1接触的面的相反的面上,通过螺合固定(通过螺纹配合而固定)等而固定。即,在具有彼此对置的一对面的流路形成体27中,其中一个面与第一电路板1接触,在另一个面上设置控制电路板30。由此,经由流路形成体27间接地使控制电路板30冷却。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流路形成体27的上部形成贯通孔,使控制电路板30嵌合于此处由此利用流体进行直接冷却。
另外,控制电路板30被设置成尽可能远离直流电力流经的压接端子10a、10b以及功率模块4,以使得控制电路板30具有的集成电路不会受开关动作时的高频电压、电流引起的静电噪声、辐射噪声的影响而发生误动作。
图4是从图2或图3中去除了流路形成体27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图。
第一电路板1是多层的结构,使输入到功率模块4的电压的配线的高压侧与低压侧通过绝缘体分离。如上所述,在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电路板1上设置了三相的功率模块4。另外,单桥臂逆变器15构成为具备功率模块4、电容器5、信号配线部8和输出配线部11a。电容器5是用于使从电池供给的直流电功率平滑化的电容器,多个功率模块4将直流电功率转换为交流电功率。
三相的单桥臂逆变器15与相对于第一电路板对置配置的图7中后述的第二电路板2分别电连接,形成供三相交流变换用的主电流流动的电路。另外,第一电路板1具备流路孔25,使从上述流路形成体27的流路出口部29流出的冷却介质经过流路孔25流向由后述流路形成体3形成的流路。
对于第一电路板1的电连接(和后述的第二电路板2的电连接)进行说明。功率模块4形成为利用焊锡将半导体元件的上下接合并夹着半导体元件的铜箔,由此使输出端子延长至铜箔部分。另外,功率模块4具备使低压侧与输出侧导通或切断的电力转换元件(IGBT与二极管的组合、或MOSFET),和使高压侧与输出侧导通或切断的半导体元件。高压直流配线部6a经由连接端子9a与后述图7的第二电路板2的高压直流配线部6b连接。低压直流配线部7a经由连接端子9b与第二电路板2的低压直流配线部7b连接。与功率模块4连接的输出配线部11a经由连接端子9e与第二电路板的输出配线部11a连接。
图4的纸面下部表示的高压直流配线部6c经由连接端子9c与第二电路板2的高压直流配线部6b连接。另外,高压直流配线部6c经由压接端子10a与电池的高压侧连接。同样地,低压直流配线部7c经由连接端子9d与第二电路板的低压直流配线部7b连接,并经由压接端子10b与电池的低压侧连接。
当功率模块4的高压侧的半导体元件导通时,高压直流配线部6a与输出端子13导通,输出端子13成为高压电压。另外,当低压侧的半导体元件导通时,低压直流配线部7a与后述的输出端子13导通,输出端子13成为低压电压。此时由于会产生纹波电流,因此利用高压直流配线部6a与低压直流配线部7a之间的多个电容器5、和第二电路板2上的与高压直流配线部6b和低压直流配线部7b连接的第二电路板2的电容器14使电流平滑化,由此抑制纹波电流对电池的影响。
图5是从图4中拆下了第一电路板1后的流路形成体3的说明图。
流路形成体3被第一电路板1和后述图7的第二电路板2夹着,经由在圆周上设置的和绕旋转轴等设置的多个螺孔22,通过螺合固定而与各电路板固定。即,与第一电路板1的面和第二电路板2的面一同形成(配合而形成)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流路。另外,流路形成体3为了使冷却介质不向外部泄漏而需要与轴向方向上下的电路板紧贴,因此沿着流路壁具有凹部16a,通过在此处插入具有弹性的部件来防止冷却介质泄漏。
对流路形成体3具有的多个贯通孔各自的作用进行说明。贯通孔17是与配置在第一电路板1上的功率模块4的位置对应地分别设置的。通过该结构,配置在第一电路板1上的功率模块4不仅由流路形成体27中流动的冷却介质冷却,还由流路形成体3中流动的冷却介质冷却,所以功率模块4能够从轴向方向的两个面进行冷却。贯通孔23是为了使在轴向方向上下夹着流路形成体3的电路板之间电连接,而供连接端子9a~9e通过的孔。贯通孔18是贯通孔17和贯通孔23以外的贯通孔。
对流路形成体3具有的流路口部19和20进行说明。流路口部20是用于使上述在流路形成体27的内部流动的冷却介质经过流路出口部29和流路孔25流入到流路形成体3内的流路的入口。流入到流路形成体3中的冷却介质经过设置在流路形成体3中的凹部24如箭头21所示地流动(详情后述)。流路口部19是用于使在流路形成体3的流路中流过的冷却介质从后述的第二电路板的流路出口部26排出的出口。
图6是图5的A-A′截面图。
如上所述,流路形成体3的与圆周边缘相比靠内侧的区域,形成为被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从旋转轴的上下方向夹着的结构。另外,在流路形成体3中,在与第一电路板1嵌合的一侧的相反侧,也同样为了防止冷却介质的泄漏,而形成有能够插入具有弹性的部件的凹部16b。由此,在第二电路板2与流路形成体3嵌合时也能够防止冷却介质泄漏。
图7是表示配置在图2~图4所示的第一电路板1和流路形成体3的背面的第二电路板2的图。其中,关于第一电路板1与第二电路板2的电连接的详细说明如上述图4所述,因此省略说明。
第二电路板2将输出端子13与输出配线部11b经由紧固孔12用螺钉紧固,由此,第一电路板1的功率模块4的输出与输出端子13电导通。
另外,在第二电路板2上设置有流路出口部26,如上所述,从流路形成体27经过流路形成体3流动至流路口部19的冷却介质从流路出口部26向外部排出。
图8是从图7中拆下第二电路板2后的流路形成体3(图5的背面)的说明图。其中,将结构中与图5已说明的相同的部分省略。
紧固孔12是用于通过螺钉将第二电路板2与输出端子13以及输出配线部11b紧固的孔。另外,螺孔22是用于将第二电路板2与流路形成体3螺合固定的孔。通过将第二电路板2与流路形成体3固定,不仅能够形成流路,还能够冷却第二电路板2的低压直流配线部7b,使因通电时产生的热而发生温度上升的电路板冷却。
凹部24被设置在从流路形成体3的圆周的边缘向中心部延伸而形成贯通孔17的流路形成体3的一部分。凹部24是为了使冷却介质通过而设置的,在各贯通孔17的周向上各形成了2处。流路形成体3的一部分起到了支柱的作用,该支柱的作用是,在使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从轴向方向的上下夹着流路形成体3而嵌合时,使得流路形成体3的流路不会因各电路板的变形而变窄。因为要在此处形成供冷却介质通过的流路,所以在流路形成体3的一部分上分别设置了凹部24。
图9是图8的B-B′截面图。其中与图6不同,配置为第二电路板2在图的上方,第一电路板1在图的下方。
螺孔22和凹部16a以及凹部24配置成在垂直方向上彼此不重叠,以能够确保流路形成体3不会变形的程度的厚度。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确保了兼顾流路形成体3的流路的导通和稳定性。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以下的作用效果。
(1)电力转换装置包括:用于使直流电功率平滑化的电容器5;用于将直流电功率转换为交流电功率的多个功率模块4;设置有多个功率模块4的第一基板1;与第一基板1相对地配置的第二基板2;与第一基板1的面和第二基板2的面一同形成(配合而形成)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流路的第一流路形成体3;和与第一基板1的面一同形成(配合而形成)流路的第二流路形成体27,功率模块4的正背两面被冷却介质冷却。由此采用该结构,能够实现兼顾了冷却性能和密封性能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薄型化。
(2)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流路形成体3具有用于对多个功率模块4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贯通孔17。由此采用该结构,能够在对发热的电气部件进行冷却的同时,稳定地保持流路宽度。
(3)电力转换装置的多个功率模块4在基板上各自沿周向配置,第二流路形成体27具有用于对多个功率模块4分别单独地进行冷却的模块流路部34。由此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在一条连续的流路中流动的冷却介质对发热的电气部件进行冷却。
(4)包括与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基板1电连接并且用于输出多个功率模块4的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板30,第二流路形成体27具有彼此对置的一对面,其中一个面与第一基板1接触,而控制电路板30被设置于另一个面。由此采用该结构,控制电路板30能够不受发热影响地、高效率地被冷却。
(5)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流路形成体3具有用于使冷却介质通过的多个凹部24。由此采用该结构,能够在稳定地保持流路宽度的同时确保导通的流路。
(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说明图。
第一电路板1A按每个功率模块4A分别地形成,同样地,流路形成体27A也不是一条连续的形状,而是按每个功率模块4A分别地形成。即,各第一电路板1A上的各功率模块4A是分别独立地被流路形成体27A包围的形状。图10中,为了使设置在流路形成体27A内部的功率模块4A易于理解,对位于图的上部的流路形成体27A表示了其上部不存在的状态。不过,通常情况下与其余2个流路形成体27A相同地,流路形成体27A的上部被覆盖。详情在图11中后述。
另外,第一电路板1A的输出端子13A构成为被螺合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A,且沿着旋转轴从第一电路板1A向第二电路板2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另外,流路孔25A是流体进入电力转换装置的插入口。
控制电路板30A并非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A上而是设置在流路形成体3A上。即,控制电路板30A将与电池输出连接的高压直流配线部6c、低压直流配线部7c、连接端子9c、9d以及压接端子10c、10d集中在一处而改善了安装面积。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没有给出第二电路板2的图示,但关于电配线的连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
通过这样的结构,对于控制电路板30A而言,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流路形成体27上相比,能够在电力转换装置的轴向方向的上下的高度上设置于更低的位置,能够减小电力转换装置整体的厚度。
图11是图10中形成于功率模块4A的流路形成体27A的说明图。另外,图10的任何流路形成体27A的内部都是相同的结构。
如图11所示,在功率模块4A的周围形成了流路形成体27A。这是通过流路形成体27A形成为覆盖以包围功率模块4A的方式在电路板上涂布的树脂的周边而实现的。
另外,在流路形成体27A的周围设置了信号配线部8,另一方面,在位于流路形成体27A内部的多个贯通孔36a和36b的周围存在输出配线部11c,在径向方向上向旋转轴中心延伸。在输出配线部11c上设置了紧固孔43,与位于其下部的输出端子13A通过螺合固定而紧固并电连接。
冷却介质在流路形成体27A的内侧流动,流经后述流路形成体3A后的冷却介质从贯通孔36a流入到流路形成体27A中,在被挡板42分隔的流路内如箭头21所示地流动,从贯通孔36b再次流入到流路形成体3A(详情后述)。即,第一电路板1A具有用于对功率模块4A进行冷却的多个贯通孔。
图12是从图10中拆下第一电路板1A后的流路形成体3A的说明图。
由于不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流路形成体27,流路形成体3A能够增大纸面上方向的厚度。因此,能够使后述的图13的流路的宽度增大,或在与功率模块4A重合的贯通孔37附近使流路的宽度变窄。
由此,能够用流路形成体3A调整流量,并且能够使流路在特定部位变窄,因此使电路板的冷却仅限于存在热的配线部分,并且使流路变窄、流量增大,易于对配线高效率地进行冷却而降低电路板温度,因此无需追加流路,能够有助于电力转换装置的薄型化。另外,因为流路形成体3A的厚度增加,所以能够在流路形成体3A上相比第一实施方式更深地设置螺孔。
对流路形成体3A具有的多个贯通孔进行说明。多个贯通孔37是为了从轴向方向的上下两面用冷却介质冷却图10和图11的功率模块4A而形成的。另外,以将多个贯通孔37之间分隔的方式设置的挡板38用于控制冷却介质流而形成想要的流路。另外,关于冷却介质流(21a~21c、21e、21f、21h、21i的箭头)将在图13的说明中详细叙述。
贯通孔39a~39c供连接第一电路板1A和第二电路板2的连接端子通过,贯通孔40供用于与电池连接的连接端子通过。
凹部16a中插入了具有弹性的部件,使得将第一电路板1A固定在流路形成体3A上时冷却介质不会向外部泄漏。
图13是图12的流路形成体3A的背面的说明图。其中,对于从轴向方向嵌合而固定于该流路形成体3A的面上的第二电路板2省略图示。
对于在流路形成体3A和流路形成体27A的内部流动的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式,用图11~图13进行说明。
首先,从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流路孔25A流入的冷却介质从图13的流路入口部32如箭头21a所示地流动。接着,冷却介质流入贯通孔41a中,如图12的贯通孔37的箭头21b所示地流动。此时,冷却介质在功率模块4A中将流路形成体3A一侧的面直接冷却。
之后,冷却介质经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A上的图11的贯通孔36a流入到第一电路板1A的相反一侧的面,按由流路形成体27A和挡板42形成的流路,在功率模块4A的面上如箭头21所示地流动。通过该结构,对功率模块4A能够也从与流路形成体3A一侧的面相反的面进行冷却,因此能够对功率模块4A从正背两面进行冷却。
然后,冷却介质经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A上的图11的贯通孔36b再次流入图12的贯通孔37中,如箭头21c所示地流动,并从贯通孔41b流入到流路形成体3A的背面,如箭头21d所示地流动。
同样地,冷却介质流入贯通孔41c中之后,如图12的贯通孔37的箭头21e所示地流动,并从图11的贯通孔36a流入功率模块4A的面上和流路形成体27A内。然后,从贯通孔36b如图12的箭头21f所示地流动,再从贯通孔41d如箭头21g所示地流动。
另一个功率模块4A的冷却也是同样地,冷却介质按流动的顺序如箭头21g、贯通孔41e、箭头21h、贯通孔36a、箭头21(图11)、贯通孔36b、箭头21i、贯通孔41f、箭头21j这样流动。
冷却介质在如箭头21j所示地前进之后,从设置在未图示的第二电路板2上的流路出口部26排出。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以下的作用效果。
(6)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基板1A的面具有用于对功率模块4A进行冷却的多个贯通孔36a、36b。由此采用该结构,在对功率模块4A进行冷却的同时,有助于电力转换装置的薄型化。
(7)电力转换装置的多个功率模块4A在基板上各自沿周向配置,第二流路形成体27A对于多个功率模块4A分别单独地设置。由此采用该结构,有助于电力转换装置的薄型化。
(第三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包括电力转换装置的电动机的说明图。
图14是电动机的结构,以外转子型的电动机为例。电动机包括转子45和定子壳体46,在定子壳体46上,在与转子45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设置了流路形成体3B和流路形成体27B。
在流路形成体27B与定子接触的面上存在电力转换装置(未图示),在从该处引出的输出配线部的前端连接了输出端子13B。输出端子13B通过从电动机的定子壳体46的内部与从定子线圈44的前端引出的配线连接,而形成以定子线圈44为负载的三相交流电路。通过在定子线圈44中流通三相交流电流而产生旋转磁场,使位于定子外侧的转子45随着旋转磁场而旋转。
电容器14B以进入定子的轴的径向内侧的定子壳体46的内部的方式配置,在径向上有效地使用了定子与轴之间的空间。另外,出于同样的优点考虑,使输出电流传感器47和定子流路入口48、定子流路出口部49相对于定子线圈44在径向上设置在内侧。
电力转换装置的流路出口(未图示)与定子的流路入口部48连接,如箭头21B所示地使冷却介质流动,并从流路形成体3B的流路出口部49排出。由此,使电动机和电力转换装置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相同,能够对发热的设备同时进行冷却。
另外,电力转换装置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是,使冷却介质的流路入口和流路出口、输出配线部和压接端子的连接位置、控制信号的配线的连接端子的连接位置集中在电路板的同一面上,并将电力转换装置设置于定子与转子之间。
(第四实施方式)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说明图。
图15与图14的第三实施方式相比的不同点在于,转子45被配置在设置于定子上的流路形成体3C、27C一侧的面上。定子的流路入口部48C是作为对定子线圈44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的流路出口而设置的,并且其是向流路形成体3C的流路入口部(未图示)延续的流路。由此,冷却介质如箭头21C所示地流动,冷却介质流入电力转换装置中,从流路形成体3C的流路出口部(未图示)如箭头21C所示地流向流路出口部50排出。
另外,设置在定子线圈内侧的直流电力输入配线52a、52b与设置在流路形成体3C与定子壳体46的间隙中的第二电路板(未图示)上的输入端子连接,从而与第二电路板的配线电连接。该情况下,不需要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图示的具有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作用的连接端子,而是取而代之地将信号输入配线51连接至控制电路,由此能够输入来自外部的电力和控制信号。
上述各实施方式只是一例,只要无损于发明的特征,就不限于所记载的具体结构。例如,能够将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常识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在实施方式的结构上添加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常识的结构。即,在本发明中,对于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在不脱离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将其删除/置换为其他结构/追加其他结构,这样的方案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1A 第一电路板
2 第二电路板
3、3A~3C、27、27A 流路形成体
4 功率模块
5、14 电容器
12、43 紧固孔
15 单桥臂逆变器
16a、16b、24 凹部
17、18、23、34、36、37、40、41a、41b 贯通孔
19、20 流路口部
20、32、48 流路入口部
21、21a~21k、21B、21C 表示冷却介质(流体)的流动的箭头
22、31、33 螺孔
25、25A 流路孔
26、29、49、50 流路出口部
30、30A 控制用电路板
38、42 挡板
44 定子线圈
45 转子
46 定子壳体

Claims (7)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使直流电功率平滑化的电容器;
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功率转换为交流电功率的多个功率模块;
第一基板,其中,多个所述功率模块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地配置的第二基板;
第一流路形成体,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和所述第二基板的面一同形成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流路;和
第二流路形成体,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一同形成所述流路,
其中,所述功率模块的两面被所述冷却介质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形成体具有用于对多个所述功率模块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贯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功率模块在基板上分别配置在周向上;
所述第二流路形成体具备用于对多个所述功率模块分别个别地进行冷却的模块流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电连接并且用于输出多个所述功率模块的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板,
所述第二流路形成体具有彼此对置的一对面,其中一个面与所述第一基板接触,所述控制电路板被设置于另一个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形成体具有用于使所述冷却介质通过的多个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用于对所述功率模块进行冷却的多个贯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功率模块在基板上分别配置在周向上,
所述第二流路形成体对所述多个功率模块分别单独地设置。
CN202180018201.2A 2020-03-27 2021-03-11 电力转换装置 Pending CN1152448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7944 2020-03-27
JP2020057944A JP7296336B2 (ja) 2020-03-27 2020-03-27 電力変換装置
PCT/JP2021/009756 WO2021193090A1 (ja) 2020-03-27 2021-03-11 電力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4843A true CN115244843A (zh) 2022-10-25

Family

ID=7789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8201.2A Pending CN115244843A (zh) 2020-03-27 2021-03-11 电力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131357A4 (zh)
JP (1) JP7296336B2 (zh)
CN (1) CN115244843A (zh)
WO (1) WO202119309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1071A (ja) * 1994-02-16 1995-08-29 Toshiba Corp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JP2001045601A (ja) * 1999-07-27 2001-02-16 Hitachi Ltd 自動車駆動装置
JP3643525B2 (ja) 2000-09-08 2005-04-27 株式会社東芝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4207710B2 (ja) 2003-08-08 2009-01-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装置
JP4452953B2 (ja) 2007-08-09 2010-04-2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US7834448B2 (en) 2007-09-05 2010-11-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luid cooled semiconductor power module having double-sided cooling
US7641490B2 (en) * 2007-12-18 2010-0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Liquid-cooled inverter assembly
JP7079625B2 (ja) * 2018-03-09 2022-06-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96336B2 (ja) 2023-06-22
EP4131357A1 (en) 2023-02-08
EP4131357A4 (en) 2024-05-29
WO2021193090A1 (ja) 2021-09-30
JP2021158834A (ja)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6014B (zh) 驱动设备和使用驱动设备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JP493145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4293246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11509196B2 (en) Motor vehicle and power converter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5199698B2 (ja) 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WO2012035933A1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WO2017158966A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駆動装置
JP2016059149A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10170951B2 (en) Electrical machine
JP6471659B2 (ja) インバータ制御基板
JP2017017975A (ja)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JP2010245910A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車載用電機システム
JP515542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4538474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10011671A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11888409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effective vehicle space utilization
CN110474535B (zh) 电力转换系统和组装方法
CN115244843A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489596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23286255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8022731A (ja)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CN110718390A (zh) 电容器装置
JP7113937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7002693A1 (ja)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JP2007236105A (ja)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