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3636B - 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3636B
CN115213636B CN202210812666.1A CN202210812666A CN115213636B CN 115213636 B CN115213636 B CN 115213636B CN 202210812666 A CN202210812666 A CN 202210812666A CN 115213636 B CN115213636 B CN 115213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 nut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disc
nut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126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3636A (zh
Inventor
陈震
曹芳群
江志超
郎书萍
冯敏洁
顾君伟
孙翼
钟水木
周大棚
秦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y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y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y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y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126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3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3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3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3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3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铆螺母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通过螺母机将原料打成铆螺母的毛坯料;步骤二:将毛坯料放入到退火炉内退火、软化;步骤三:用攻牙机对退火后的毛坯料攻丝;步骤四:将攻丝完成的铆螺母放入甩油机内甩干油;其中,步骤三中加工时,包括底板,底板上侧位置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表面后侧位置设有剔除机构,剔除机构用于在检测机构检测出铆螺母防滑效果不合格时,将不合格的铆螺母剔除掉;该装置可以实现对铆螺母连续不停机的攻丝以及检测铆螺母的防打滑性能,可以有效的提升铆螺母加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螺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铆螺母,又称拉铆螺母,拉帽,用于各类金属板材、管材等制造工业的紧固领域,广泛地使用在汽车、航空、铁道、制冷、电梯、开关、仪器、家具、装饰等机电和轻工产品的装配上。
在家具家电等轻工业制造生产中,铆螺母是一种常见的加工零件,由于铆螺母是通过铆接在工件表面,铆螺母铆接好之后需要安装螺钉或者螺栓,而为了更好的安装螺钉或者螺栓,现有的铆螺母都会采用具有防打滑性的铆螺母,而在铆螺母生产过程中,都是通过肉眼来观察铆螺母表面的防滑纹来判断铆螺母是否具有防打滑性能,当铆螺母表面的防滑纹凹凸程度比较小时,铆螺母的防打滑性能则会比较差,人工也难以直接的观察到,从而会影响到后续的使用。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通过螺母机将原料打成铆螺母的毛坯料;
步骤二:将毛坯料放入到退火炉内退火、软化;
步骤三:用攻牙机对退火后的毛坯料攻丝;
步骤四:将攻丝完成的铆螺母放入甩油机内甩干油;
其中,步骤三中加工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位置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位置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两个转轴互相固定连接且均与底板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第二传送带前侧位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表面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侧表面设有铆螺母;所述第二传送带表面位于铆螺母上侧位置滑动连接有丝锥;所述转动盘表面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铆螺母固定在转动盘表面以及在铆螺母检测完毕后,松开铆螺母;所述底板表面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在固定机构将铆螺母固定后,通过对铆螺母攻丝时,自动的检测出铆螺母的防滑效果是否合格;所述固定板表面后侧位置设有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用于在检测机构检测出铆螺母防滑效果不合格时,将不合格的铆螺母剔除掉。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扣,两个所述固定扣分布在转动盘左右两侧位置;所述固定扣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不具有自锁性,所述螺纹杆与转动盘滑动连接且螺纹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表面左右两侧位置对称转动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与螺纹杆滑动连接且棘轮表面啮合有棘爪,所述棘爪与转动盘滑动连接且棘爪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底板表面左右两侧位置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第一传送带传动过程中,驱动右侧位置的两个固定扣夹紧右侧位置的铆螺母且驱动左侧位置的两个固定扣松开左侧位置的铆螺母。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推块和两个挤压块,两个所述推块位于第一传送带右侧位置的转动盘左右两侧位置且两个推块均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块分别与转动盘表面的两个螺纹杆贴合且两个推块前侧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后侧位置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挤压块分布位于第一传送带左侧位置的转动盘左右两侧位置,两个挤压块分别与转动盘表面的两个棘爪贴合。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对称分布在第一传送带左右两侧位置且两个齿条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丝锥表面位于第二传送带上侧位置滑动连接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上端与丝锥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侧表面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左右两侧部分为倾斜状态,所述导向槽左右两侧部分前侧位置高于后侧部分;所述滑动环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所述剔除机构包括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与固定板滑动连接且滑动架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表面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板,两个所述推板分别与转动盘表面的两个棘爪贴合且推板位于棘爪底侧位置;所述丝锥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表面靠近固定板方向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固定板上侧表面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块,最高处位置的所述推杆与第二弧形块的中部位置高度一致;所述滑动架最高处位置与最高处的第一弧形块最高处位置的高度一致。
所述底板上侧表面后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框且底板上侧表面位于第一收集框后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清理杆,所述第一清理杆与铆螺母贴合且第一清理杆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上侧表面前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框且底板表面位于第二收集框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清理杆,所述第二清理杆与铆螺母贴合。
所述底板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表面均传动连接有第三传送带,两个所述第三传送带分布在第一传送带右侧位置的转动盘上方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铆螺母同时与左右两侧的第三传送带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将铆螺母通过螺母机加工和退火的工序后,将退火后的铆螺母放置在转动盘表面,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传动,第一传送带则会转动盘带动铆螺母传动,在铆螺母传动的过程中,固定机构会将铆螺母稳定的固定在转动盘表面,当铆螺母被稳定固定好后,此时即可通过丝锥来对铆螺母进行攻丝,在对铆螺母进行攻丝的过程中,通过检测机构可以检测出被攻丝的铆螺母表面的防打滑性能时候合格,当丝锥可以正常的对铆螺母完成攻丝后,此时检测机构即可检测出该铆螺母防打滑性能合格;当丝锥无法对铆螺母进行攻丝时,此时检测机构即可检测出该铆螺母防打滑性能不合格,然后在转动盘带动该铆螺母移动到剔除机构的位置时,通过剔除机构即可将不合格的铆螺母剔除掉。
2.本发明通过通过将需要攻丝的铆螺母放置在两个第三传送带之间卡住,然后启动两个第三传送带同时向相反的方向传动,即可使得两个第三传送带能够自动的将需要攻丝的铆螺母运送到第一传送带右侧位置的转动盘表面,从而可以起到自动上料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通过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不断的传动丝锥、转动盘和铆螺母,可以实现对铆螺母连续不停机的攻丝以及检测铆螺母的防打滑性能,可以有效的提升铆螺母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剔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固定板;3、第一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5、电机;6、转动盘;7、铆螺母;8、固定扣;9、螺纹杆;10、第一弹簧;11、棘轮;12、棘爪;13、第二弹簧;14、推块;15、挤压块;16、齿条;17、齿轮;18、丝锥;19、滑动环;20、第三弹簧;21、导向槽;22、滑动架;23、第四弹簧;24、推板;25、第一弧形块;26、推杆;27、第二弧形块;28、第一收集框;29、第一清理杆;30、扭簧;31、第二收集框;32、第二清理杆;33、连接架;34、第三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通过螺母机将原料打成铆螺母的毛坯料;
步骤二:将毛坯料放入到退火炉内退火、软化;
步骤三:用攻牙机对退火后的毛坯料攻丝;
步骤四:将攻丝完成的铆螺母放入甩油机内甩干油;
其中,步骤三中加工时,包括底板,底板上侧位置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位置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两个转轴互相固定连接且均与底板和固定板转动连接;固定板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第二传送带前侧位置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传送带表面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盘,转动盘上侧表面设有铆螺母;第二传送带表面位于铆螺母上侧位置滑动连接有丝锥;转动盘表面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铆螺母固定在转动盘表面以及在铆螺母检测完毕后,松开铆螺母;底板表面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用于在固定机构将铆螺母固定后,通过对铆螺母攻丝时,自动的检测出铆螺母的防滑效果是否合格;固定板表面后侧位置设有剔除机构,剔除机构用于在检测机构检测出铆螺母防滑效果不合格时,将不合格的铆螺母剔除掉;
工作时,由于铆螺母是通过铆接在工件表面,铆螺母铆接好之后需要安装螺钉或者螺栓,而为了更好的安装螺钉或者螺栓,现有的铆螺母都会采用具有防打滑性的铆螺母,而在铆螺母生产过程中,都是通过肉眼来观察铆螺母表面的防滑纹来判断铆螺母是否具有防打滑性能,当铆螺母表面的防滑纹凹凸程度比较小时,铆螺母的防打滑性能则会比较差,人工也难以直接的观察到,从而会影响到后续的使用;该装置通过在将铆螺母通过螺母机加工和退火的工序后,将退火后的铆螺母放置在转动盘表面,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传动,第一传送带则会转动盘带动铆螺母传动,在铆螺母传动的过程中,固定机构会将铆螺母稳定的固定在转动盘表面,当铆螺母被稳定固定好后,此时即可通过丝锥来对铆螺母进行攻丝,在对铆螺母进行攻丝的过程中,通过检测机构可以检测出被攻丝的铆螺母表面的防打滑性能时候合格,当丝锥可以正常的对铆螺母完成攻丝后,此时检测机构即可检测出该铆螺母防打滑性能合格;当丝锥无法对铆螺母进行攻丝时,此时检测机构即可检测出该铆螺母防打滑性能不合格,然后在转动盘带动该铆螺母移动到剔除机构的位置时,通过剔除机构即可将不合格的铆螺母剔除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扣,两个固定扣分布在转动盘左右两侧位置;固定扣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不具有自锁性,螺纹杆与转动盘滑动连接且螺纹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另一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转动盘表面左右两侧位置对称转动连接有棘轮,棘轮与螺纹杆滑动连接且棘轮表面啮合有棘爪,棘爪与转动盘滑动连接且棘爪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另一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底板表面左右两侧位置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在第一传送带传动过程中,驱动右侧位置的两个固定扣夹紧右侧位置的铆螺母且驱动左侧位置的两个固定扣松开左侧位置的铆螺母;工作时,当将需要攻丝的铆螺母放置在转动盘表面时,此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开始传动,第一传送带通过转动盘带动铆螺母传动,转动盘在传动时会带动其表面的两个螺纹杆跟随转动盘一起传动,此时通过驱动机构即可驱动左右两侧的螺纹杆分别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螺纹杆在移动时会带动其表面的固定扣移动,当左右两侧的螺纹杆移动到互相最靠近的位置时,此时左右两侧的固定扣则会稳定的将铆螺母固定住,当铆螺母被固定扣固定住时,此时棘轮在棘爪的作用下无法反转,螺纹杆则不会被第一弹簧拉动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推块和两个挤压块,两个推块位于第一传送带右侧位置的转动盘左右两侧位置且两个推块均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推块分别与转动盘表面的两个螺纹杆贴合且两个推块前侧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后侧位置之间的距离;两个挤压块分布位于第一传送带左侧位置的转动盘左右两侧位置,两个挤压块分别与转动盘表面的两个棘爪贴合;工作时,当两个螺纹杆跟随转动盘向后传动时会与两个推块贴合,随着螺纹杆向后移动时,在两个推块的作用下两个螺纹杆会逐渐的向互相靠近的方向滑动,螺纹杆滑动时会带动固定扣移动同时还会带动与其连接的棘轮转动;当左右两侧的螺纹杆滑动到最靠近的位置时,此时两个螺纹杆则会带动两个固定扣将转动盘表面的铆螺母固定住,此时两个推块不再挤压螺纹杆,螺纹杆在棘轮和棘爪的作用下保持不动;当第一传动带带动转动盘传动到左侧位置时,此时转动盘表面的两个棘爪跟随着转动盘向前传动,棘爪向前移动时会与挤压块贴合,随着棘爪向前移动,挤压块会将棘爪向上挤压,当棘爪被向上挤压时会与棘轮脱离,此时棘轮可以反向转动,然后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左右两侧的螺纹杆则会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的固定扣与铆螺母脱离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检测机构包括两个齿条,两个齿条对称分布在第一传送带左右两侧位置且两个齿条均与底板固定连接;转动盘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丝锥表面位于第二传送带上侧位置滑动连接有滑动环,滑动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上端与丝锥固定连接;固定板侧表面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左右两侧部分为倾斜状态,导向槽左右两侧部分前侧位置高于后侧部分;滑动环与导向槽滑动连接;工作时,当第一传动带带动右侧位置的转动盘向后传动时,转动盘会带动其底端的齿轮一起向后移动,此时右侧位置的转动盘表面的铆螺母会被固定机构稳定的固定住,当铆螺母被固定住后,转动盘会带动齿轮向后移动与右侧的齿条啮合,随着转动盘和齿轮继续向后移动时,此时在齿条的作用下,齿轮会带动转动盘和其表面的铆螺母转动;在第一传送带传动的过程中,第二传送带也会跟随第一传动带同步传动,因此第二传送带则会带动其表面右侧位置的丝锥向后移动,丝锥在向后移动时会带动其表面的滑动环在导向槽内滑动,通过导向槽会带动滑动环在向后移动的同时还会向下移动,滑动环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三弹簧则会带动丝锥向下移动,当丝锥向下移动到与铆螺母接触的位置时,此时如果铆螺母的防打滑性能合格,铆螺母即可能过够稳定的跟随转动盘和齿轮转动,随着第三弹簧带动丝锥不断的向下移动则会完成对铆螺母的攻丝;如果铆螺母的防打滑性能不合格,此时第三弹簧带动丝锥与铆螺母贴合时,铆螺母在丝锥的挤压下不会再跟随转动盘和齿轮转动,此时铆螺母与丝锥相对静止,丝锥无法继续向下移动无法对铆螺母完成攻丝,此时该丝锥表面的滑动环在导向槽的作用下继续向后以及向下移动,第三弹簧此时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剔除机构包括滑动架,滑动架与固定板滑动连接且滑动架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滑动架表面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板,两个推板分别与转动盘表面的两个棘爪贴合且推板位于棘爪底侧位置;丝锥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第一弧形块表面靠近固定板方向固定连接有推杆;固定板上侧表面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块,最高处位置的推杆与第二弧形块的中部位置高度一致;滑动架最高处位置与最高处的第一弧形块最高处位置的高度一致;工作时,当丝锥底部的铆螺母防打滑性能不合格时,此时该丝锥无法继续被与其相对应的滑动环和第三弹簧带动向下移动,该丝锥被第二传送带带动向后传动;当该丝锥向后传动到固定板最后侧位置时,此时该丝锥上侧的第一弧形块和推杆均移动到最后侧位置,推杆此时会被第二弧形块挤压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推杆向上移动时会带动丝锥以及第一弧形块向上移动,第一弧形块向上移动时则会将滑动架向上顶起一段距离;由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是同步传动的,因此此时第一传送带也会将与该丝锥对应的转动盘和铆螺母传动到最后侧位置;当转动盘移动到最后侧位置时,此时转动盘表面的两个棘爪则会与滑动架表面的两个推板贴合,当推板被向上顶起一段距离时,此时推板则会向上移动带动两个棘爪向上移动,棘爪向上移动时则会与棘轮脱离,当棘爪与棘轮脱离时,此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转动盘表面的两个螺纹杆则会分别带动两个固定扣与铆螺母脱离复位,同时由于推杆被第二弧形块向上挤压,推杆带动丝锥向上移动部分距离,此时丝锥不会挤压到其底部的铆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底板上侧表面后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框且底板上侧表面位于第一收集框后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清理杆,第一清理杆与铆螺母贴合且第一清理杆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扭簧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工作时,当防打滑性能不合格的铆螺母被第一传送带传动到最后侧位置时,此时转动盘表面的两个固定扣将其松开,同时该铆螺母上侧的丝锥也向上移动与其脱离,随着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继续传动,此时通过第一清理杆可以将该铆螺母直接推到第一收集框内,从而可以完成自动的将防打滑性能不合格的铆螺母剔除出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底板上侧表面前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框且底板表面位于第二收集框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清理杆,第二清理杆与铆螺母贴合;工作时,当丝锥完成对防打滑性能合格的铆螺母的攻丝后,第一传送带则会带动与该铆螺母对应的转动盘传动到左侧位置向前传动,此时转动盘底部的齿轮开始与左侧位置的齿条啮合,此时齿轮则会带动转动盘反向转动,转动盘则会带动该铆螺母向前移动的同时反向转动,随着铆螺母的反向转动可以起到将丝锥退出铆螺母的效果;当丝锥完全的退出铆螺母后,此时第一传送带则会带动转动盘和其表面的齿轮向前移动到与齿条脱离的位置,此时随着转动盘继续移动,通过两个挤压块可以驱动转动盘表面的两个固定扣将铆螺母松开,当铆螺母被松开时,随着第一传送带的传动,铆螺母在传动到固定块最前方位置时会被第二清理杆直接推到第二收集框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底板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两个连接架表面均传动连接有第三传送带,两个第三传送带分布在第一传送带右侧位置的转动盘上方的左右两侧位置;铆螺母同时与左右两侧的第三传送带贴合;工作时,通过将需要攻丝的铆螺母放置在两个第三传送带之间卡住,然后启动两个第三传送带同时向相反的方向传动,即可使得两个第三传送带能够自动的将需要攻丝的铆螺母运送到第一传送带右侧位置的转动盘表面,从而可以起到自动上料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Claims (8)

1.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通过螺母机将原料打成的毛坯料;
步骤二:将毛坯料放入到退火炉内退火、软化;
步骤三:用攻牙机对退火后的毛坯料攻丝;
步骤四:将攻丝完成的成品放入甩油机内甩干油;
其中,步骤三中加工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侧位置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底部位置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所述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的两个转轴互相固定连接且均与底板(1)和固定板(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轴与第二传送带(4)前侧位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3)表面均匀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上侧表面设有铆螺母(7);所述第二传送带(4)表面位于铆螺母(7)上侧位置滑动连接有丝锥(18);所述转动盘(6)表面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铆螺母(7)固定在转动盘(6)表面以及在铆螺母(7)检测完毕后,松开铆螺母(7);所述底板(1)表面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在固定机构将铆螺母(7)固定后,通过对铆螺母(7)攻丝时,自动的检测出铆螺母(7)的防滑效果是否合格;所述固定板(2)表面后侧位置设有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用于在检测机构检测出铆螺母(7)防滑效果不合格时,将不合格的铆螺母(7)剔除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扣(8),两个所述固定扣(8)分布在转动盘(6)左右两侧位置;所述固定扣(8)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且螺纹杆(9)不具有自锁性,所述螺纹杆(9)与转动盘(6)滑动连接且螺纹杆(9)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另一端与转动盘(6)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6)表面左右两侧位置对称转动连接有棘轮(11),所述棘轮(11)与螺纹杆(9)滑动连接且棘轮(11)表面啮合有棘爪(12),所述棘爪(12)与转动盘(6)滑动连接且棘爪(1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另一端与转动盘(6)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表面左右两侧位置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在第一传送带(3)传动过程中,驱动右侧位置的两个固定扣(8)夹紧右侧位置的铆螺母(7)且驱动左侧位置的两个固定扣(8)松开左侧位置的铆螺母(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推块(14)和两个挤压块(15),两个所述推块(14)位于第一传送带(3)右侧位置的转动盘(6)左右两侧位置且两个推块(14)均与底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块(14)分别与转动盘(6)表面的两个螺纹杆(9)贴合且两个推块(14)前侧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后侧位置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挤压块(15)分布位于第一传送带(3)左侧位置的转动盘(6)左右两侧位置,两个挤压块(15)分别与转动盘(6)表面的两个棘爪(12)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齿条(16),两个所述齿条(16)对称分布在第一传送带(3)左右两侧位置且两个齿条(16)均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6)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7),所述齿轮(17)与齿条(16)啮合;所述丝锥(18)表面位于第二传送带(4)上侧位置滑动连接有滑动环(19),所述滑动环(19)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0),所述第三弹簧(20)上端与丝锥(1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侧表面开设有导向槽(21)且导向槽(21)左右两侧部分为倾斜状态,所述导向槽(21)左右两侧部分前侧位置高于后侧部分;所述滑动环(19)与导向槽(2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剔除机构包括滑动架(22),所述滑动架(22)与固定板(2)滑动连接且滑动架(2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23),所述第四弹簧(23)底端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22)表面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板(24),两个所述推板(24)分别与转动盘(6)表面的两个棘爪(12)贴合且推板(24)位于棘爪(12)底侧位置;所述丝锥(18)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25),所述第一弧形块(25)表面靠近固定板(2)方向固定连接有推杆(26);所述固定板(2)上侧表面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块(27),最高处位置的所述推杆(26)与第二弧形块(27)的中部位置高度一致;所述滑动架(22)最高处位置与最高处的第一弧形块(25)最高处位置的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侧表面后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框(28)且底板(1)上侧表面位于第一收集框(28)后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清理杆(29),所述第一清理杆(29)与铆螺母(7)贴合且第一清理杆(29)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30),所述扭簧(30)另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侧表面前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框(31)且底板(1)表面位于第二收集框(31)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清理杆(32),所述第二清理杆(32)与铆螺母(7)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架(33),两个所述连接架(33)表面均传动连接有第三传送带(34),两个所述第三传送带(34)分布在第一传送带(3)右侧位置的转动盘(6)上方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铆螺母(7)同时与左右两侧的第三传送带(34)贴合。
CN202210812666.1A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Active CN115213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2666.1A CN115213636B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12666.1A CN115213636B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3636A CN115213636A (zh) 2022-10-21
CN115213636B true CN115213636B (zh) 2023-03-24

Family

ID=8361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12666.1A Active CN115213636B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363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9844A1 (de) * 2016-07-01 2018-01-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lindnietmutter, Befestigungsanordnung mit einer Blindnietmutter und Befestigungsverfahren
CN111390560B (zh) * 2020-01-21 2021-04-16 杭州传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螺纹检测的链轮全自动攻丝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4443605U (zh) * 2020-10-10 2021-10-22 深圳市万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铆螺母柱自动攻丝机
CN213646193U (zh) * 2020-11-13 2021-07-09 桐乡倍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攻丝机
CN113464535A (zh) * 2021-05-26 2021-10-01 浙江坤厚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铆螺母的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3636A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5893B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坚果类果肉分离设备
CN112808894B (zh) 一种自动送料除锈的钢筋切割装置
CN115213636B (zh) 一种金属板材用凹凸式防打滑铆螺母的成型方法
CN111993245B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管材的除锈装置
CN112808895A (zh) 一种钢筋自动化连续切割设备
CN205200070U (zh) 用于轴类零件的激光清洁装置
CN212221524U (zh) 一种链轮式环形输送设备
CN115634890B (zh) 一种电解铜箔抛光辊自动清理设备
CN211385869U (zh) 零件侧面冲孔检测装置
CN112299088A (zh) 一种纱窗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13306046A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加工工艺
CN109744545B (zh) 一种凸轮连杆组合式槟榔分拣装置
CN110589439A (zh) 一种五金冲压件排列式出料设备
CN107486407B (zh) 全自动分拣工件流水线
CN216708455U (zh) 一种自动退料且效率高的压料机
CN113895866B (zh) 全自动制动盘金加工生产线
CN117181828A (zh) 连续型锅具压延成型装置
CN113523176B (zh) 一种螺栓六角头切边工艺及切边装置
CN219426277U (zh) 一种自动化加工的推进装置
CN113714440B (zh) 一种异形组合螺栓成型的加工装置
CN217648624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全防护系统
CN216582802U (zh) 一种多工位料仓
CN217017457U (zh) 一种用于智能制造电气元件分拣系统的调节机构
CN215270467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榛子开口装置
CN219173688U (zh) 一种用于调制蜡生产的除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