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2990A - 一种隔膜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膜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2990A
CN115172990A CN202210801534.9A CN202210801534A CN115172990A CN 115172990 A CN115172990 A CN 115172990A CN 202210801534 A CN202210801534 A CN 202210801534A CN 115172990 A CN115172990 A CN 115172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layer
polymer
separat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15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祖来
刘建明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15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2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2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29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1847 priority patent/WO202400786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7Ionic condu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以及包括该隔膜的电池。隔膜中含有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第一单体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nNR3和‑CnNR4R5,n为0‑4的整数;NR3为4‑7元杂环,R3含0‑2个氧原子和/或0‑2个氮原子,其余为碳原子;R3上存在或不存在接枝基团R6,R6为‑CmOH,m为0‑2的整数;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脂肪链。隔膜具有较高的浸润性,能够实现更低的离子电导率偏离比例;隔膜所得的电池具有更低的电阻,从而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隔膜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以及包括该隔膜的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池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电池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应用安全性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电池能够具有长循环寿命,同时兼具高安全性能。
目前,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例如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循环过程中,尤其是高倍率循环过程中,会存在因为电池内阻过高,引起电池内部温升过高,进而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起火甚至爆炸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内阻更低的,从而更安全且循环性能好的电池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隔膜以及包括该隔膜的电池。本发明的隔膜具有较高的浸润性,能够实现更低的离子电导率偏离比例;本发明的隔膜所得的电池具有更低的电阻,从而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增加隔膜的浸润性能够降低电池内阻。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后发现,为了增加隔膜的浸润性,可以通过用特定的化合物对隔膜进行改性,在隔膜上形成更多的“离子通道”而不再依赖于隔膜中固有的孔结构来传导离子;这些“离子通道”对离子具有导向作用,从而一方面提升了离子通过隔膜的速度,另一方面提升了隔膜导通离子的一致性,使得隔膜上离子导通率更均匀。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深入研究筛选出了对隔膜有较好改性效果的特定化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膜,所述隔膜中含有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由所述第一单体聚合得到;
所述第一单体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021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nNR3和-CnNR4R5,n为0-4的整数;NR3为4-7元杂环,R3含0-2个氧原子和/或0-2个氮原子,其余为碳原子;R3上存在或不存在接枝基团R6,R6为-CmOH,m为0-2的整数;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脂肪链。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的隔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的隔膜的浸润性好,离子导通速度快;
(2)本发明的隔膜的导通离子的一致性好,离子电导率偏离比例低;
(3)本发明的电池的内部电流密度的一致性好;
(4)本发明的电池的内阻低;
(5)本发明的电池的容量保持率高,循环寿命长;
(6)本发明的电池的安全性能好;
(7)由于隔膜的浸润性的提升,还缩短了陈化时间,从而本发明的电池的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膜,其中所述隔膜中含有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由所述第一单体聚合得到;
所述第一单体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031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041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nNR3和-CnNR4R5,n为0-4的整数;NR3为4-7元杂环,R3含0-2个氧原子和/或0-2个氮原子,其余为碳原子;R3上存在或不存在接枝基团R6,R6为-CmOH,m为0-2的整数;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脂肪链。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上述特定结构的第一单体和/或其聚合得到的第一聚合物加入到隔膜中,已经能够使隔膜实现比现有技术更低的离子电导率偏离比例,更好的浸润性和更低的电池内阻。为了进一步提高效果,可以对其中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做进一步优选。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聚合物是由所述第一单体聚合得到,所述聚合可以为所述第一单体进行均聚,也可以为所述第一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在本发明的某具体方式中,当未提及其它单体时,所述第一聚合物指的是所述第一单体进行均聚得到的聚合物。但可以理解的是,电池隔膜中使用到的常规材料的单体与所述第一单体共聚所得的聚合物也在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聚合物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隔膜可以只含有所述第一单体,也可以只含有所述第一聚合物,还可以同时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所述第一聚合物。
所述第一单体具有式(I)结构或具有式(II)结构,从结构式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单体具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苯环和至少四个羟基基团。
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H、-CnNR3和-CnNR4R5
其中,n表示连接苯环与氮原子的碳原子个数,n可以为0-4的整数(如0,1,2,3),优选为1或2。
-CnNR3中N原子与R3基团共同构成环结构,可以为4-7元杂环(如四元、五元、六元、七元),优选为五元杂环或六元杂环。
R3基团中可以全部由碳原子组成(氢原子不计),也可以含有0-2(如0,1,2)个氧原子和/或0-2(如0,1,2)个氮原子。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R3基团由多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R3基团全部由碳原子组成。
R3上可以没有接枝基团。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R3上还可以存在接枝基团R6,R6为-CmOH,m为0-2(如0,1,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接枝基团R6的接枝位点为NR3杂环中与N原子对位。
列举地,-CnNR3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结构: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051
-CnNR4R5中不含有环结构,R4和R5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脂肪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和乙基。
列举地,所述第一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结构: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061
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存在于所述隔膜中的任意位置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隔膜包括基材层以及任选的耐热层和/或任选的涂胶层(术语“任选地”表示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所述耐热层覆盖所述基材层一侧或两侧表面;所述涂胶层覆盖在所述耐热层的表面,和/或,所述涂胶层覆盖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在一实例中,所述隔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胶层、耐热层、基材层、耐热层和涂胶层。在另一实例中,所述隔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涂胶层、基材层、耐热层和涂胶层。
所述基材层、所述耐热层和所述涂胶层中的至少一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所述基材层、所述耐热层和所述涂胶层中可以都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也可以仅其中一层或多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因此所述基材层、所述耐热层和所述涂胶层的至少一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即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且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在本文中术语“一层”指的是一个层而不是一类层,例如当涂胶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时,并不要求上下两层涂胶层中均含有。
在一实例中,至少所述基材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一实例中,所述基材层中以及所述耐热层和/或所述涂胶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一实例中,所述基材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一实例中,所述耐热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一实例中,所述涂胶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一实例中,所述基材层和所述涂胶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一实例中,所述基材层和所述耐热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一实例中,所述耐热层和所述涂胶层中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一实例中,所述基材层、所述耐热层和所述涂胶层中均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在同一层中,可以只含有一种结构的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也可以含有多种结构的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存在于所述隔膜中的形式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以掺杂(共混)、接枝、部分包覆等形式存在于所述隔膜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用所述第一单体对基体材料进行接枝改性所得的材料。
在一实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基体材料,所述第一单体的含量可以为0.1-10重量份(例如1、2、3、4、5、6、7、8、9、10重量份),优选为0.5-5重量份。
所述基体材料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作为隔膜基材的材料,例如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乙烯、聚萘体系聚合物、聚酰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唑和芳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实例中,基材层的材料通过以下接枝改性的方法而得到:
(a1)将基体材料进行第一等离子体活化处理;
(a2)将步骤(a1)所得材料进行第一氧气处理;
(a3)在第一溶剂中,在保护气氛下,将步骤(a2)所得材料与所述第一单体进行第一接触反应。
在步骤(a1)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等离子体活化处理的条件包括:时间为3-10min,优选为5-8min。
在步骤(a2)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氧化处理的过程包括将步骤(a1)所得材料置于氧气中,并控制条件包括:温度为30-60℃,优选为40-50℃;时间为100-250min,优选为120-200min。经过该步骤(a2),得到富含过氧化物的基体材料。
在步骤(a3)中,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方式可以包括:将步骤(a2)所得材料浸泡于含有第一单体和第一溶剂的溶液中。
在步骤(a3)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0-80℃,优选为55-65℃;时间为6-10h,优选为7-9h。
在步骤(a3)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溶剂选自丙酮、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烷、甲醇、乙醇、异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由此可以得到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单体接枝改性的基材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其它方法使第一单体进入基材层的实施方式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基材层的厚度可以为2-20μm,例如为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12μm,16μm,18μm,20μm。
所述耐热层中也可以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所述耐热层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热层中包括陶瓷颗粒,该陶瓷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其中所述陶瓷颗粒的壳材料为所述第一聚合物,所述陶瓷颗粒的核材料选自氧化铝、勃姆石、氧化镁、氮化硼和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耐热层中还可以含有其它常规的成分,例如所述耐热层中还含有第一粘结剂。所述耐热层可以通过将改性后的陶瓷颗粒与第一粘结剂混合后涂敷并固化得到。
在一实例中,所述陶瓷颗粒的壳材料为所述第一单体的均聚物。
以所述陶瓷颗粒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陶瓷颗粒的壳材料的含量可以为5-50重量%(例如为5、10、15、20、25、30、35、40、45、50重量%),所述陶瓷颗粒的核材料的含量为50-95重量%(例如为95、90、85、80、75、70、65、60、55、50重量%)。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所述陶瓷颗粒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陶瓷颗粒的壳材料的含量为15-25重量%,所述陶瓷颗粒的核材料的含量为75-85重量%。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陶瓷颗粒的壳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b1)在第二溶剂中,将核材料与第一单体进行第二接触,得到固液混合物;
(b2)将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干燥。
在步骤(b1)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溶剂选自丙酮、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烷、甲醇、乙醇、异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步骤(b1)中,为了避免过程中的损失,第一单体的用量可以是过量的,第一单体的用量多于实际成壳的量,用量使得能实现上述核壳比的要求即可。
在步骤(b1)中,所述第二接触例如为搅拌混合。
在步骤(b1)中,所述固液混合物中第一单体已经发生部分和/或全部聚合。所述固液混合物中含有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
在步骤(b2)中,所述干燥例如为真空加热干燥或喷雾干燥。
由此,得到具有壳(第一单体均聚成壳)核结构的改性后的陶瓷颗粒。
所述耐热层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耐热层中的第一粘结剂选自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耐热层通过将改性陶瓷颗粒与第一粘结剂混合后涂敷并固化得到。根据对耐热性能的需求,所述陶瓷颗粒的含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选择。以所述耐热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陶瓷颗粒的含量可以为20-99重量%,所述第一粘结剂的含量可以为1-80重量%;优选地,所述陶瓷颗粒的含量可以为50-95重量%,所述第一粘结剂的含量可以为5-50重量%。
所述第一粘结剂中可以不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
所述第一粘结剂中也可以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可以参考下文第二粘结剂的改性方法得到。
所述耐热层的厚度可以为0.5-4μm,例如为0.5μm,1μm,1.5μm,2μm,2.5μm,3μm,4μm。
所述涂胶层中也可以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所述涂胶层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涂胶层通过将改性后的第二粘结剂和第三溶剂的混合浆料涂敷固化而得到(即,所述涂胶层包括第二粘结剂和第三溶剂),所述改性后的第二粘结剂通过将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接枝在基础粘结剂上而得到。
优选地,所述第三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和水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结剂和所述第三溶剂的用量比为1:(5-50),更优选为1:(6-20)。
在一实例中,所述第二粘结剂通过以下接枝改性的方法而得到:
(c1)将基础粘结剂进行第二等离子体活化处理;
(c2)将步骤(c1)所得材料进行第二氧化处理;
(c3)在第四溶剂中,在保护气氛下,将步骤(c2)所得材料与所述第一单体进行第三接触反应。
在步骤(c1)中,优选地,所述等离子体活化处理的条件包括:时间为3-10min,优选为5-8min。
在步骤(c2)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氧化处理的过程包括将步骤(c1)所得材料置于氧气中,并控制条件包括:温度为30-60℃,优选为40-50℃;时间为100-250min,优选为120-200min。经过该步骤(a2),得到富含过氧化物的基础粘结剂。
在步骤(c3)中,所述第三接触反应的方式可以包括:将步骤(c2)所得材料浸泡于含有第一单体和第四溶剂的溶液中。
在步骤(c3)中,优选地,所述第三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0-80℃,优选为55-65℃;时间为6-10h,优选为7-9h。
在步骤(c3)中,优选地,所述第四溶剂选自丙酮、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烷、甲醇、乙醇、异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础粘结剂例如选自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聚酰亚胺、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基础粘结剂,所述第一单体的用量为0.1-20重量份,更优选为1-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8-12重量份。
所述涂胶层的厚度可以为0.5~2μm。例如为0.5μm、1μm或2μm。
以上对基材层、耐热层和涂胶层的改性方式分别予以了示例性说明。
所述隔膜中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的含量可以根据分布的层数和需求目标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例如,相对于所述隔膜的总重量,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的含量可以为0.1-20重量%,优选为0.5-10重量%。
通过将第一单体/第一聚合物引入隔膜中,增加了隔膜的离子通道,提高了隔膜导通离子的一致性,提升了隔膜与电解液的浸润性,加快了离子通过隔膜的速度和均一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的隔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隔膜。
所述电池除电池隔膜以外的材料和制备方法均可以按照本领域的方式进行,均能够实现内阻降低,循环性能提高和安全性能提高的效果。
所述电池优选为锂离子电池。
所述电池还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非水电解液。
所述正极片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正极片,例如,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一侧或两侧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可以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
在一实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混合质量比为(97-99):(0.5-1.5):(0.5-1.5)。
在一实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选自钴酸锂(LiCoO2)或经过Al、Mg、Mn、Cr、Ti、Zr中两种或多种元素掺杂包覆处理的钴酸锂(LiCoO2),所述经过Al、Mg、Mn、Cr、Ti、Zr中两种或多种元素掺杂包覆处理的钴酸锂的化学式为LixCo1-y1-y2-y3-y4Ay1By2Cy3Dy4O2;0.95≤x≤1.05,0.01≤y1≤0.1,0.01≤y2≤0.1,0≤y3≤0.1,0≤y4≤0.1,A、B、C、D选自Al、Mg、Mn、Cr、Ti、Zr中两种或多种元素。
在一实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还选自三元材料(NCM或者NCA)或经过Al、Mg、W、Sr、Mo、Zr中两种或多种元素掺杂包覆处理的三元材料(NCM或者NCA),所述经过Al、Mg、W、Sr、Mo、Zr中两种或多种元素掺杂包覆处理的三元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M1-x-y-zO2;0.33≤x≤0.96,0≤y≤0.33,0.03≤Z≤0.33,0≤1-x-y-z≤0.005,M选自Al、Mg、W、Sr、Mo、Zr中两种或多种元素。
在一实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还选自磷酸铁锂(LFP)或经过Ti、W、V、Na、Mn、Co中两种或多种元素掺杂包覆处理的磷酸铁锂(LFP),所述经过Ti、W、V、Na、Mn、Co中两种或多种元素掺杂包覆处理的磷酸铁锂的化学式为LiFexPN1-xO2;0.095≤x≤1,0.0001≤1-X≤0.005,N选自Ti、W、V、Na、Mn、Co中两种或多种元素。
在一实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导电剂选自乙炔黑。
在一实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PVDF)。
所述负极片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负极片,例如,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一侧或两侧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
在一实例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选自石墨。
在一实例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还任选地含有SiOx/C或Si/C,其中0<x<2。例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还含有1~15wt%SiOx/C或Si/C,示例性为1wt.%、2wt.%、5wt.%、8wt.%、10wt.%、12wt.%、15wt.%或者是前述两两数值组成的范围内的任一点值。
本发明的电池由于含有本发明所述隔膜,电池内阻降低,进而长期循环性能提高,安全性能提高;且需要的陈化时间减少,从而生产效率提高且成本降低。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I1
本实施例使用(I-1)所示结构的第一单体进行改性。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隔膜。
(1)改性基材层
将厚度为5μm的基体材料聚烯烃经等离子体处理6min活化后,在温度为45℃的氧气中处理150min,得到富含过氧化物的基体材料;将所述富含过氧化物的基体材料浸泡于第一单体溶液(溶剂为丙酮,用量使第一单体与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2:100)中,在保护气氛存在下,控制温度60℃,反应8h得到改性后的基材层。
(2)改性陶瓷颗粒并形成耐热层
将第一单体通过搅拌的方式溶解于丙酮溶剂中,形成含有第一单体和第一聚合物的丙酮溶液,在所述含有第一单体和第一聚合物的丙酮溶液中加入氧化铝陶瓷颗粒,搅拌混合2小时,使得第一单体在陶瓷颗粒表面聚合成壳;将所得物料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改性陶瓷颗粒。该改性陶瓷颗粒的壳核重量比为20:100。
将所述改性陶瓷颗粒(60重量%)、聚偏氟乙烯(PVDF)(40重量%)和丙酮混合搅拌,得到浆料。
将所得浆料在基材层的上下表面分别涂敷并固化,形成第一耐热层和第二耐热层。
(3)改性并形成涂胶层
将涂胶材料PVDF经等离子体处理6min活化后,在温度为45℃的氧气中处理150min,得到富含过氧化物的PVDF;将所述富含过氧化物的PVDF浸泡于第一单体溶液(溶剂为丙酮,用量使第一单体与涂胶材料的重量比为10:100)中,在保护气体存在下,控制温度为60℃,反应8h后,得到改性的PVDF。将所述改性的PVDF与二甲基乙酰胺(DMAC)按照6%固含量的比例在15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120min,得到浆料。将所得浆料涂覆在第一耐热层和第二耐热层的表面,形成第一涂胶层和第二涂胶层。
最终得到自下到上依次为第一涂胶层、第一耐热层、基材层、第二耐热层和第二涂胶层的隔膜,各层的厚度依次为1μm、2μm、5μm、2μm、1μm。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制备的隔膜中不含有改性单体。
基材层使用聚乙烯基材(记为Dj);
在基材层双面涂覆一层氧化铝陶瓷浆料,得到耐热层(记为Dn),该氧化铝陶瓷浆料参照实施例I1制备,所不同的是不对氧化铝陶瓷进行改性;
在上下表面分别涂覆一层胶料,得到涂胶层(记为Dt),该胶料参照实施例I1制备,所不同的是不对PVDF进行改性。
最终得到自下到上依次为第一涂胶层、第一耐热层、基材层、第二耐热层和第二涂胶层的隔膜,各层的厚度依次为1μm、2μm、5μm、2μm、1μm。
其它实施例
各实施例参照实施例I1进行,所不同的是,基材层、耐热层和涂胶层分别改变第一单体的具体选择或不进行改性,具体如表1所示。
其中,I组实施例用于表示用式(I)结构单体进行改性的实施例;II组实施例用于表示用式(II)结构单体进行改性的实施例;III组实施例用于表示用式(I)和式(II)结构单体共同进行改性的实施例。这些组合方式仅用于示例,本发明的各结构单体之间均可以进行组合。
表1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171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181
将实施例所得隔膜分别按照以下方式制备电池:
(1)正极片制备
将正极活性物质LiCoO2、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导电剂乙炔黑按照重量比98:1.0:1.0进行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真空搅拌机作用下搅拌,直至混合体系成均一流动性的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均匀涂覆于厚度为10μm的铝箔上;将上述涂覆好的铝箔在5段不同温度梯度的烘箱烘烤后,再将其在120℃的烘箱干燥8h,然后经过辊压、分切得到所需的正极片。
(2)负极片制备
将质量占比为97%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质量占比为0.1%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导电剂、质量占比为0.8%的导电炭黑(SP)导电剂、质量占比为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粘结剂及质量占比为1.1%的丁苯橡胶(SBR)粘结剂以湿法工艺制成浆料,涂覆于负极集流体厚度6μm铜箔的表面,经烘干(温度:85℃,时间:5h)、辊压和模切得到负极片。
(3)非水电解液制备
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水分<10ppm,氧分<1ppm)中,将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丙酸丙酯(PP)以2:1.5:2质量比混合均匀,在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基于非水电解液总质量14wt.%的LiPF6、基于非水电解液总质量5~60wt.%的丙酸乙酯,搅拌均匀得到非水电解液。
(4)隔膜
隔膜分别使用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隔膜。
(5)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将上述准备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通过卷绕得到未注液的裸电池;将裸电池置于外包装箔中,将上述制备好的电解液注入到干燥后的裸电池中,经过真空封装、静置、化成、二封、分选等工序,获得所需的锂离子电池。
测试例
将所得隔膜和电池分别进行以下测试:
(1)对隔膜进行离子电导率的测试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隔膜置于(25±2)℃环境中,制备直径为40mm的圆形样品,将样品在离子电导率为10±2ms/cm的电解液中静置2h。取完全烘干的电导池,用电解液润洗3次,然后用滴管将标准电解液加入电导池中,用镊子将浸泡好的隔膜夹取一层放入电导池内。将制备好的样品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阻抗测试,扫描频率在1KHz-100KHz。按照以上测试方法依次测试1层至5层隔膜的阻抗得到隔膜的离子电导率。
记录100组数据,计算离子电导率偏离比例。离子电导率偏离比例(%)=最大值/最小值×100%。
(2)对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电池置于(25±2)℃环境中,静置2-3h,待电池本体达到(25±2)℃时,电池按照1C恒流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电池充满电后搁置5min,再以1C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3.0V,记录前3次循环的最高放电容量为初始容量Q,当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记录电池最后一次的放电容量Q1;记录电芯初始厚度T,当循环至1000次的厚度记为T1,记录结果如表2。
其中用到的计算公式如下:容量保持率(%)=Q1/Q×100%。
将所得结果记于表2中。
表2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201
Figure BDA0003737953160000211
*对比例1由常规隔膜制得的电池,在对其进行电池容量保持率测试时,循环608周后,电池容量保持率骤降至60%,之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下降迅速,无法完成1000周测试。
通过表2可以看出,通过对比例和实施例可以看出,实施例的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偏离比例明显降低,实施例的隔膜制得的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明显提升,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单体和/第一聚合物的引入,提升了隔膜的导通离子的一致性,降低了电池的内阻,增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中含有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由所述第一单体聚合得到;
所述第一单体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
Figure FDA0003737953150000011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nNR3和-CnNR4R5,n为0-4的整数;NR3为4-7元杂环,R3含0-2个氧原子和/或0-2个氮原子,其余为碳原子;R3上存在或不存在接枝基团R6,R6为-CmOH,m为0-2的整数;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脂肪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其中,n为1或2;NR3为五元或六元杂环,R3含0-1个氧原子,其余为碳原子;R3上存在或不存在接枝基团R6,R6为OH;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和乙基;
优选地,-CnNR3选自以下结构:
Figure FDA0003737953150000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第一单体选自以下结构:
Figure FDA0003737953150000022
Figure FDA000373795315000003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隔膜包括基材层以及任选的耐热层和/或任选的涂胶层;所述耐热层覆盖所述基材层一侧或两侧表面;所述涂胶层覆盖在所述耐热层的表面,和/或,所述涂胶层覆盖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基材层、所述耐热层和所述涂胶层中至少一层含有所述第一单体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用所述第一单体对基体材料进行接枝改性所得的材料;
所述基体材料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乙烯、聚萘体系聚合物、聚酰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唑和芳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100重量份的所述基体材料,所述第一单体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耐热层中包括陶瓷颗粒和第一粘结剂,该陶瓷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其中所述陶瓷颗粒的壳材料为所述第一聚合物,所述陶瓷颗粒的核材料选自氧化铝、勃姆石、氧化镁、氮化硼和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以所述陶瓷颗粒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壳材料的含量为5-50重量%,所述核材料的含量为50-95重量%;
和/或,以所述耐热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陶瓷颗粒的含量为20-99重量%,所述第一粘结剂的含量为1-8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隔膜,其中,所述涂胶层包括改性后的第二粘结剂和第三溶剂,所述改性后的第二粘结剂通过将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接枝在基础粘结剂上而得到;
优选地,所述第三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和水中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膜,其中,相对于所述隔膜的总重量,所述第一单体和/或第一聚合物的含量为0.1-20重量%,优选为0.5-10重量%。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的隔膜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膜。
CN202210801534.9A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隔膜和电池 Pending CN115172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1534.9A CN115172990A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隔膜和电池
PCT/CN2023/101847 WO2024007863A1 (zh) 2022-07-08 2023-06-21 一种隔膜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1534.9A CN115172990A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隔膜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2990A true CN115172990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1534.9A Pending CN115172990A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隔膜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2990A (zh)
WO (1) WO202400786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45235A (zh) * 2023-08-29 2023-10-03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及电池
WO2024007863A1 (zh) * 2022-07-08 2024-01-1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和电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3051A (zh) * 2017-03-10 2017-07-14 厦门益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生成复合粘结剂的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80085744A1 (en) * 2015-04-03 2018-03-2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olymeric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and ion separation processes
CN109804496A (zh) * 2016-09-28 2019-05-24 赛鹏科技有限公司 多孔隔板提供离子隔离的电化学电池
CN111029514A (zh) * 2019-11-14 2020-04-17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及包括该隔膜的高电压电池
US20210309802A1 (en) * 2018-08-17 2021-10-0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iversity-oriented polymers of intrinsic microporosity and uses thereof
CN113904058A (zh) * 2021-10-09 2022-01-07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24034A (zh) * 2021-10-25 2022-02-08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63101A (ko) * 2021-06-02 2022-12-09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리튬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CN115172990A (zh) * 2022-07-08 2022-10-1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和电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5744A1 (en) * 2015-04-03 2018-03-2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olymeric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and ion separation processes
CN109804496A (zh) * 2016-09-28 2019-05-24 赛鹏科技有限公司 多孔隔板提供离子隔离的电化学电池
CN106953051A (zh) * 2017-03-10 2017-07-14 厦门益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生成复合粘结剂的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10309802A1 (en) * 2018-08-17 2021-10-0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iversity-oriented polymers of intrinsic microporosity and uses thereof
CN111029514A (zh) * 2019-11-14 2020-04-17 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及包括该隔膜的高电压电池
CN113904058A (zh) * 2021-10-09 2022-01-07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24034A (zh) * 2021-10-25 2022-02-08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 CHENGYIN 等: ""Universal chemomechanical design rules for solid-ion conductors to prevent dendrite formation in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NATURE MATERIALS》, vol. 19, no. 7, 31 July 2020 (2020-07-31), pages 3 - 13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863A1 (zh) * 2022-07-08 2024-01-1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和电池
CN116845235A (zh) * 2023-08-29 2023-10-03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及电池
CN116845235B (zh) * 2023-08-29 2024-04-02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及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7863A1 (zh)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4349B (zh) 负极极片及二次电池
KR101027120B1 (ko) 방사선 조사를 이용한 유/무기 복합막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되는 유/무기 복합막
CN115172990A (zh) 一种隔膜和电池
CN111900328A (zh) 一种正极片及含有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JP2011012238A (ja) 親水性高分子で表面改質されたポリオレフィン微細多孔性膜、その表面改質方法及び表面改質されたポリオレフィン微細多孔性膜をセパレータとして備えるリチウムイオンポリマー電池
CN114024034B (zh) 一种电池
CN111613830B (zh) 一种复合电解质及其应用
CN113764612B (zh) 一种含有高安全性热敏涂层的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9428080B (zh) 负极粘结剂、负极极片与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9904374B (zh) 一种防过充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68770A (zh) 一种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10649313B (zh) 一种无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909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4024099B (zh) 一种电池
CN114024035B (zh) 一种电池
CN109494348B (zh) 负极极片及二次电池
CN114024021B (zh) 一种电池
KR20150034693A (ko) 플루오로중합체 세퍼레이터를 포함하는 리튬-이온 배터리의 제조 방법
CN112825371A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包括所述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US11876229B2 (en) Negative electrode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275524A (zh) 一种电池隔膜和电池
KR20190088353A (ko) 이차 전지용 분리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5117348A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浆料、正极极片和锂电池
CN114156599A (zh) 一种隔膜及含有所述隔膜的电池
CN114388886A (zh)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Zulai

Inventor after: Liu Jianm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Zulai

Inventor before: Request for anonymity

Inventor before: Liu Jia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