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2915B - 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2915B
CN115152915B CN202210724917.0A CN202210724917A CN115152915B CN 115152915 B CN115152915 B CN 115152915B CN 202210724917 A CN202210724917 A CN 202210724917A CN 115152915 B CN115152915 B CN 115152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ergothioneine
fermenting
plant
stock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4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2915A (zh
Inventor
王庆福
孟飞
黄清铧
胡彪
陈骏佳
马年方
曾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Meizhou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Meizhou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Meizhou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Meizhou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49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2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2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2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2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2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82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fermen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70Clarifying or fining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Removing unwanted matter
    • A23L2/84Clarifying or fining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Removing unwanted matter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biological material, e.g.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食叶草、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将银耳芽孢的发酵种子液加入灭菌后的第一发酵液中先以23‑28℃进行发酵1‑3d;再于12‑17℃发酵0.5‑2d;再于22‑28℃,发酵0.5‑2d得到第二发酵液,在第二发酵液中加入酵母菌和醋酸菌协同发酵,28‑35℃,发酵8‑24h后,再于28‑35℃发酵12‑36h得到第三发酵液,将第三发酵液进行均质处理后得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显著提高了麦角硫因的产率,尤其适用于麦角硫因的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麦角硫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同时还具有安全性,可作为新食品成分投放市场,目前已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由于人体自身无法合成麦角硫因,因此人体所需的麦角硫因只能从外界食物中摄取得到。麦角硫因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化学合成法、提取法以及生物发酵合成法。化学方法合成麦角硫因十分困难,且化学合成产品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合成原料昂贵,成本高,产品的售价高,以至于限制了麦角硫因的应用。提取法是从食用菌的子实体、猪血、动物组织、麦角和谷物中提取麦角硫因,但上述原料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仍然很低,且存在原料的杂质多,药物残留,提取成本高等问题。生物发酵合成法合成麦角硫因,虽然许多大型真菌具有合成麦角硫因的能力,但其子实体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低,且子实体栽培周期长、劳力、空间设备等需求高,从大型真菌的子实体中提取麦角硫因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植物发酵饮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含有食叶草、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芽孢杆菌和乳杆菌进行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
S2、将银耳芽孢的发酵种子液加入灭菌后的第一发酵液中,于23-28℃发酵1-3d后,
于12-17℃发酵0.5-2d,再于22-28℃发酵0.5-2d,得到第二发酵液;
S3、将第二发酵液加入酵母菌和醋酸菌协同发酵,28-35℃,发酵8-24h后,于28-35℃,发酵12-36h后即得第三发酵液;
S4、将第三发酵液进行均质处理后得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源为蔗糖、葡萄糖、果糖、苹果汁、梨汁或甘蔗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源为甘蔗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叶草为按照食叶草与水的料液比为1:(1~3)进行压榨打浆,过滤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叶草与所述碳源的添加体积比为1:(1~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叶草与所述碳源的添加体积比为1:(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芽孢杆菌和乳杆菌的总接种量为1-20%(v/v)。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芽孢杆菌和乳杆菌的总接种量为3-10%(v/v)。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芽孢杆菌和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3):(1~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所述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的发酵采用摇床100-200rpm/min,于28-35℃进行发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酵液的灭菌采用75-85℃巴氏灭菌20-40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银耳芽孢的发酵种子液接种量为5-15%(v/v)。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银耳芽孢的发酵种子液的获得包括以下步骤:将银耳芽孢接种到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即得发酵种子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的条件为在22-26℃,120~180rpm/min,振荡培养3~5天,得银耳芽孢液体种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的发酵采用发酵罐200-300rpm/min进行发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总接种量为1-10%(v/v)。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酵母菌和醋酸菌的质量比为(1~6):(1~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的发酵,在28-35℃,发酵8-24h的阶段采用静置发酵,后续的发酵采用发酵罐150-250rpm/min进行发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350mg/L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中多糖的含量为1.5g/100g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为9g/100g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45mg/100g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包括均质、超声和活性炭吸附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为均质,所述均质的条件为采用20~30MP的高压进行处理,时间为10-40min。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植物发酵饮品,所述饮品包括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发酵饮品中含有:350mg/L以上的麦角硫因、1.5g/100g以上的多糖、9g/100g以上的蛋白质和45mg/100g以上的总黄酮。
本发明方案在发酵过程中,将发酵液于12-17℃发酵0.5-2d进行低温刺激后,控制温度于22-28℃发酵0.5-2d,使得使银耳芽孢及麦角硫因大量积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食叶草和银耳芽孢作为发酵原料进行分段发酵,在第一阶段利用微生物发酵对原料进行蛋白酶水解,第二阶段采用银耳芽孢作为生物反应器与第一阶段得到的食叶草发酵液协同快速高产麦角硫因,第三阶段采用酵母菌与醋酸菌协同发酵,在促进麦角硫因生产的同时还进行复合风味发酵,通过3段差异发酵得到富含麦角硫因的发酵饮品原液,其麦角硫因含量达到400mg/L,整个发酵过程5-7天,采用本方法得到的发酵产物原液,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原料以及发酵后产品均为可食用原料,属于天然有机产品,可直接灌装成饮料,亦可直接添加到食品及化妆品加工领域。本发明方法显著提高麦角硫因的产率,且制备工艺简单,尤其适用于麦角硫因的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测试例中的50mg/L麦角硫因标品的检测结果图;
图2为本发明测试例中的实施例1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检测结果图;
图3为本发明测试例中的实施例2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检测结果图;
图4为本发明测试例中的实施例3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检测结果图;
图5为本发明测试例中的对比例1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银耳芽孢液体种子的获得:将银耳芽孢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购自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置于摇床上,于26℃,160rpm/min,振荡培养4天,得银耳芽孢液体种子。
实验材料:银耳芽孢为古田银耳Tr21(TremellafuciformisTr21)的芽孢,由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赠送,已在文献(古田银耳Tr01和Tr21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生产农艺性状比较,孔旭强等,食用菌学报,2019)中公开;枯草芽孢杆菌来自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剂购自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酵母菌购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醋酸菌购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食叶草压榨打浆(食叶草与水的料液比为1:2),过滤去除残渣,得到食叶草浆,将食叶草浆按1:1的体积比加入甘蔗汁,配置成食叶草发酵饮料培养基,控制培养基中的总可溶性固形物为10%,然后将枯草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照1:2的添加质量比加入食叶草发酵培养基中,枯草芽孢杆菌和鼠李糖乳杆的总接种量为3%(v/v),总浓度为≥1×109CFU/mL(浓度≥1×109CFU/mL均可),30℃,100rpm/min发酵1d,得到第一发酵液;
(2)将第一发酵液在80℃下灭菌30min后转移至发酵罐中,加入银耳芽孢种子液(第一发酵液的体积为参照,加入接种量为10%体积比的银耳芽孢种子液),25℃,250rpm/min发酵2d,后降低发酵温度至15℃,250rpm/min低温发酵24h后,提高发酵温度至25℃,250rpm/min继续发酵1d得到第二发酵液;
(3)将第二发酵液加入酵母菌和醋酸菌(酵母菌与醋酸菌的添加质量比为1:5,接种总量为3%(v/v),总浓度为≥1×109CFU/mL(浓度≥1×109CFU/mL均可))协同发酵,30℃,静置发酵12h;然后保持温度,在200rpm/min条件下继续发酵36h,得到第三发酵液;
(4)将第三发酵液进行在约25MP(20~30MP均可),进行高压均质处理30min得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
将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通过调配、灭菌灌装即得富含麦角硫因发酵饮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发酵原液,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食叶草压榨打浆(食叶草与水的料液比为1:2),过滤去除残渣,得到食叶草浆,将食叶草浆按1:1.5的体积比加入甘蔗汁,配置成食叶草发酵培养基,控制总可溶性固形物12%,将枯草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照1:1的添加质量比加入食叶草发酵饮料培养基中,枯草芽孢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总接种量为5%(v/v),总浓度为≥1×109CFU/mL,35℃,150rpm/min发酵1d,得到第一发酵液;
(2)将第一发酵液在80℃下灭菌30min后转移至发酵罐中,加入银耳芽孢种子液(第一发酵液的体积为参照,加入接种量为10%体积比的银耳芽孢种子液),25℃,250rpm/min发酵2d,后降低发酵温度至15℃,250rpm/min低温发酵24h后,提高发酵温度至25℃,250rpm/min继续发酵1d得到第二发酵液;
(3)将第二发酵液加入酵母菌和醋酸菌(酵母菌与醋酸菌的添加质量比为1:2,接种总量为5%(v/v),总浓度为≥1×109CFU/mL)协同发酵,32℃,静置发酵12h,然后保持温度,200rpm/min发酵24h后即得第三发酵液;
(4)将第三发酵液进行在约25MP(20~30MP均可),进行高压均质处理30min得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
将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通过调配、灭菌灌装即得富含麦角硫因发酵饮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发酵原液,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食叶草压榨打浆(食叶草与水的料液比为1:2),过滤去除残渣,得到食叶草浆,将食叶草浆按1:2的体积比加入甘蔗汁,配置成食叶草发酵培养基,控制总可溶性固形物15%,将枯草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照2:1添加质量比加入食叶草发酵饮料培养基中,枯草芽孢杆菌和鼠李糖乳杆的总接种量为10%(v/v),总浓度为≥1×109CFU/mL,40℃,200rpm/min发酵1d,得到第一发酵液;
(2)将第一发酵液在80℃下灭菌30min后转移至发酵罐中,加入银耳芽孢种子液(第一发酵液的体积为参照,加入接种量为10%体积比的银耳芽孢种子液),25℃,250rpm/min发酵2d,后降低发酵温度至15℃,250rpm/min低温发酵24h后,提高发酵温度至25℃,250rpm/min继续发酵1d得到第二发酵液;
(3)将第二发酵液加入酵母菌和醋酸菌(酵母菌与醋酸菌的添加质量比为2:1,接种总量为10%(v/v),总浓度为≥1×109CFU/mL)协同发酵,35℃,静置发酵12h;然后保持温度,在200rpm/min条件下继续发酵12h,得到第三发酵液;
(4)将第三发酵液进行在约25MP(20~30MP均可),进行高压均质处理30min得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
将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通过调配、灭菌灌装即得富含麦角硫因发酵饮品。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制备了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发酵原液,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甘蔗汁配置成总可溶性固形物10%的培养基,将枯草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照2:1的添加质量比加入食叶草发酵饮料培养基中,枯草芽孢杆菌和鼠李糖乳杆的总接种量为10%(v/v),总浓度为≥1×109CFU/mL,35℃,150rpm/min发酵1d,得到第一发酵液;
(2)将第一发酵液在80℃下灭菌30min后转移至发酵罐中,加入银耳芽孢种子液(第一发酵液的体积为参照,加入接种量为10%体积比的银耳芽孢种子液),25℃,250rpm/min发酵2d,后降低发酵温度至15℃,250rpm/min低温发酵24h后,提高发酵温度至25℃,250rpm/min继续发酵1d得到第二发酵液;
(3)将第二发酵液加入酵母菌和醋酸菌(酵母菌与醋酸菌的的添加质量比为1:1,接种总量为10%(v/v),总浓度为≥1×109CFU/mL)协同发酵,32℃,静置发酵12h后,然后保持温度,200rpm/min发酵24h后即得第三发酵液;
(4)将第三发酵液进行在约25MP(20~30MP均可)进行高压均质处理30min得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
试验例
本试验例测试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中的麦角硫因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总黄酮含量。
实验材料: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500w超声处理10min后,分别以5000rpm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得到检测样。
1、麦角硫因含量的测定
麦角硫因含量测定方法参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3872-2021食用菌中L-麦角硫因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HPLC条件:HILIC色谱柱(2.1mmX100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88+12,V/V);流速:0.4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2nm;进样量:3μL。
标准品:将浓度为1000mg/L的L-麦角硫因标准储备溶液,用0.1%甲酸甲醇溶液逐级稀释得到一系列的标准工作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1.0mg/L、2.0mg/L、5.0mg/L、10.0mg/L、20.0mg/L、50.0mg/L),临用现配。
(1)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L-麦角硫因系列标准工作溶液,参考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L-麦角硫因的标准曲线,得到L-麦角硫因标准工作溶液的色谱图。
(2)样品的测定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采用参考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麦角硫因的标准品检测结果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检测结果图分别如图2-5所示,基于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麦角硫因含量测得的麦角硫因的含量如表1所示。
2、多糖含量的测定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参照进出口行业标准SN/T 4260-2015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苯酚-硫酸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mL、0.2mL、0.4mL、0.6mL、0.8mL、1.0mL的浓度为100mg/L的标准葡萄糖工作溶液置于20mL具塞试管中,用蒸馏水补至1mL。向试液中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苯酚溶液,然后快速加入5mL硫酸(与液面垂直加入,勿接触试管壁,以便与反应液充分混合),静置10min。使用旋涡振荡器使反应液充分混合,然后将试管放置于30℃水浴中反应20min,490nm测吸光度。以葡萄糖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制定标准曲线。
(2)样品的测定
分别吸取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lmL,分别置于20mL具塞试管中,用蒸馏水补至1mL。向试液中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苯酚溶液,然后快速加入5mL硫酸(与液面垂直加入,勿接触试管壁,以便与反应液充分混合),静置10min。使用旋涡振荡器使反应液充分混合,然后将试管放置于30℃水浴中反应20min,490nm测吸光度,将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各发酵原液的多糖含量,测得的多糖的含量如表1所示。
3、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00mL、0.05mL、0.10mL、0.20mL、0.40mL、0.60mL、0.80mL和1.00mL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相当于0.00μg、5.00μg、10.0μg、20.0μg、40.0μg、50.0μg、80.0μg和100.0μg氮),分别置于10mL比色管中。加4.0mL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40mL 1mol/L的乙酸溶液和60mL1mol/L的乙酸钠溶液混合得到)及4.0mL显色剂,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置于100℃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移入lcm比色杯内,以零管为参比,于波长400nm处测量吸光度值,根据标准各点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2)样品测定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lmL,分别置于10mL比色管中。加4.0mL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40mL 1mol/L的乙酸溶液和60mL1mol/L的乙酸钠溶液混合得到)及4.0mL显色剂,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置于100℃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移入l cm比色杯内,以零管为参比,于波长400nm处测量吸光度值,将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各发酵原液的蛋白质含量,测得的蛋白质的含量如表1所示。
4、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参照出口行业标准SN/T 4592-2016出口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1)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浓度为1mg/mL芦丁标准品工作溶液lmL、2mL、3mL、4mL、5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总体积为15mL,依次加入硝酸铝溶液(100g/L)1mL,醋酸钾溶液(98g/L)1mL,摇匀,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1h,用1cm的比色皿于420nm处,以30%乙醇溶液4.8为空白,测定吸光度。以50mL中芦丁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按直线回归方程计算。
(2)样品的测定
分别吸取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l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总体积为15mL,依次加入硝酸铝溶液(100g/L)1mL,醋酸钾溶液(98g/L)1mL,摇匀,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1h,用1cm的比色皿于420nm处,以30%乙醇溶液4.8为空白,测定吸光度,将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各发酵原液的总黄酮含量,测得的总黄酮的含量如表1所示。
麦角硫因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麦角硫因的含量最多,达到了441.24±9.91mg/L,如果不添加食叶草进行发酵,麦角硫因的含量仅为183.26±16.00mg/L,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案以甘蔗汁和食叶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促进银耳芽孢代谢产麦角硫因,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麦角硫因的产量。
表1
Figure BDA0003712912110000101
食叶草营养极其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钾、硒、锌、铁、钙)等营养成分。其中VC、胡萝卜素、大黄素、大黄酚(蒽醌类)、苷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较为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30%以上。因此食叶草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10月13日公告的关于食叶草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1年第9号),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食叶草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依据现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食叶草开展成分分析(营养成分、可能存在的天然有毒物质)、卫生学检验(重金属、农药残留)、毒理学试验[包括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d经口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结合食用人群、食用历史和不良反应调查结果,综合评估食叶草作为新食品原料在成人(孕妇、乳母除外)每日推荐摄入量50g情况下的食用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食叶草和甘蔗汁为发酵原料,通过多菌种复合分段发酵,通过一段酵解蛋白、二段麦角硫因发酵、三段风味发酵,制备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源营养健康饮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含有食叶草、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芽孢杆菌和乳杆菌进行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液;
S2、将银耳芽孢的发酵种子液加入灭菌后的第一发酵液中,于23-28℃发酵1-3d后,于12-17℃发酵0.5-2d,再于22-28℃发酵0.5-2d,得到第二发酵液;
S3、将第二发酵液加入酵母菌和醋酸菌协同发酵,28-35℃,发酵8-24h后,于28-35℃,发酵12-36h后即得第三发酵液;
S4、将第三发酵液进行均质处理后得到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
所述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所述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
所述银耳芽孢为古田银耳Tr21的芽孢;
所述银耳芽孢的发酵种子液接种量为5-15%(v/v);
所述食叶草为按照食叶草与水的料液比为1:(1~3)进行压榨打浆,过滤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叶草与所述碳源的添加体积比为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蔗糖、葡萄糖、果糖、苹果汁、梨汁或甘蔗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杆菌和乳杆菌的总接种量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杆菌和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3):(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总接种量为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和醋酸菌的质量比为(1~6):(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为采用20~30MP的高压对发酵液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10-40min。
9.一种植物发酵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发酵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350mg/L以上的麦角硫因、1.5g/100g以上的多糖、9g/100g以上的蛋白质和45mg/100g以上的总黄酮。
CN202210724917.0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152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4917.0A CN115152915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4917.0A CN115152915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2915A CN115152915A (zh) 2022-10-11
CN115152915B true CN115152915B (zh) 2023-05-23

Family

ID=8348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4917.0A Active CN115152915B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291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1933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富含麦角硫因的功能性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84246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麦角硫因的生物合成制备方法
CN103734022A (zh) * 2012-10-16 2014-04-23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生产麦角硫因的菌株及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
CN105296559A (zh) * 2014-05-30 2016-02-03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
WO2016191936A1 (zh) * 2015-05-29 2016-12-08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含有麦角硫因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蕈菌胞外发酵液的用途
CN109439701A (zh) * 2018-12-26 2019-03-08 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生物合成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和发酵培养基
CN109939027A (zh) * 2019-03-01 2019-06-28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猴头菌发酵制备含麦角硫因的化妆品原液的方法
CN110558417A (zh) * 2018-06-06 2019-12-13 郭长合 一种植物源食叶草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6027A (zh) * 2019-11-27 2020-03-27 北京军信泉盛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食叶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4387A (zh) * 2021-12-27 2022-03-22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双菌种共发酵制备裂褶多糖和麦角硫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1933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富含麦角硫因的功能性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84246A (zh) * 2011-12-31 2013-07-03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麦角硫因的生物合成制备方法
CN103734022A (zh) * 2012-10-16 2014-04-23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生产麦角硫因的菌株及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
CN105296559A (zh) * 2014-05-30 2016-02-03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
WO2016191936A1 (zh) * 2015-05-29 2016-12-08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含有麦角硫因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蕈菌胞外发酵液的用途
CN110558417A (zh) * 2018-06-06 2019-12-13 郭长合 一种植物源食叶草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9701A (zh) * 2018-12-26 2019-03-08 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生物合成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和发酵培养基
CN109939027A (zh) * 2019-03-01 2019-06-28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猴头菌发酵制备含麦角硫因的化妆品原液的方法
CN110916027A (zh) * 2019-11-27 2020-03-27 北京军信泉盛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食叶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4387A (zh) * 2021-12-27 2022-03-22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双菌种共发酵制备裂褶多糖和麦角硫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营养因子强化麦角硫因生物合成的研究;梅保良;刘琦;姜文侠;张维亚;杨萍;;食品研究与开发(15);108-1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2915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9218B (zh) 一种雪莲发酵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36511A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银耳多糖的方法
CN106722943B (zh) 一种苹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03074B (zh) 一种酿酒酵母及其制备化妆品用糙米发酵滤液的应用
CN112410162A (zh) 一种山楂多酚发酵果醋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4052153B (zh) 一种多功能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27096A (zh) 一种具有降尿酸功效的药食同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5382B (zh) 降胆固醇菌粉,含有该菌粉的降胆固醇复合调味酱及其应用
CN112245343B (zh) 灵芝发酵牛蒡根的方法、复合发酵牛蒡根的方法及发酵产品和应用
CN113349368A (zh) 猴头菌-人参发酵菌质酵素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CN115152915B (zh) 一种富含麦角硫因的植物发酵饮品原液的制备方法
CN111789249A (zh) 一种桑椹鲜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4551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p101发酵丝瓜的应用
CN113648262A (zh) 化妆品用百合针叶樱桃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5418A (zh) 一种药食同源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4823B (zh) 丝瓜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CN112430516A (zh) 一种抗痛风的发酵莓子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87117B (zh) 大叶冬青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氧化组合物中的用途
Najoin et al. Influence of Yeast Strain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melon Wine
NL2026395B1 (en) Method for deodorization of sargassum fusiforme
CN114145419B (zh) 一种百合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39633B (zh) 一种日本棒束孢的子实体人工培养方法
Dang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ivy gourd (Coccinia grandis) wine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pretreatment techniques
CN115812955A (zh) 一种人参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636615A (zh) 一种基于乳酸菌发酵制得的黄精多糖及其在抗氧化及美白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