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4485A - 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4485A
CN115144485A CN202210341694.XA CN202210341694A CN115144485A CN 115144485 A CN115144485 A CN 115144485A CN 202210341694 A CN202210341694 A CN 202210341694A CN 115144485 A CN115144485 A CN 115144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uplc
sample
percent
pea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16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达灿
莫秀梅
黎雄
晏烽根
刘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103416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4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4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4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28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 G01N30/30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28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 G01N30/32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pressure or spe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28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 G01N30/34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fluid composition, e.g. gradi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4Optical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75Evaluation, i.e. decoding of the signal into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G01N30/8686Fingerprinting, e.g. without prior knowledge of the sample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28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 G01N30/32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pressure or speed
    • G01N2030/324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pressure or speed speed, flow r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本发明采用超高效液相分析技术,以流动相以0.1%甲酸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条件为:0~2.0min,7%B;2.0~5.0min,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14.0~18.0min,20%B;18.0~20min,7%B;体积流速为0.1~0.3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278nm或300nm,柱温为30℃~40℃,进样量为5μL。本发明的测定方法测定到的化学成分相对较多,基线平稳且分离度好,还具有稳定可靠、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等特点,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中药复方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弥补了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技术的不足,能够用于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

Description

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含量测 定和质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 征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的防治是当今全球皮肤和过敏性疾病领域关注的热点、难点。中医对湿疹的治疗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着良好的疗效,因此中医治疗湿疹临床有效方药具有新药开发 价值,但是对中药进行整体有效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 开展临床研究前,有必要建立复方中药新药的整体质控标准,是解决中药复方疗效可重复 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点,因此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而特征图谱是一种 综合的、多指标的质量控制手段,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复方制剂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及 数量,传统的HPLC分离效果远不如超高效液相(UPLC)分析技术,后者可在更短时间 内对不同性质成分实现有效分离,实现定量质控,并具有成本相对低廉优势。
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处方中含金银花、槐花、防风、地黄、白术、 苍术、薏苡仁、莪术8味中药,2020版中国药典对其药材液相质控指标成分包括:金银花测定绿原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A)和4,5-二-O-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以及木犀草苷,槐花测定芦丁,防风测定升麻素苷和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地黄测 定梓醇和地黄苷,薏苡仁测定其中甘油三油酸酯,苍术测定苍术素,但上述成分均为药材 中检测指标性成分,在其复方汤剂中是否含有需进一步验证,且不同性质成分涉及不同样 品制备方法、分析检测手段与分析方法,给中药复方质量标准制定带来挑战。
基于此,本发明首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中尽可能多成分进行分析确认,建立特征指纹图谱,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对其中 尽可能多成分进行质量控制,满足复方多成分质量可控性需求,为复方制剂在生产过程中 建立经济、高效并且适合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技术不足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湿疹 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超高效液相(UPLC) 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的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多个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 生地、白术、薏苡仁、苍术饮片,分别加入水,煎煮,浓缩,制备成多个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
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20~50mg多个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置于量瓶中,分别加入有机溶剂1~2.5mL,超声充分溶解,再加入相同体积1~2.5mL超纯水, 超声混匀,制成不同批次的供试品溶液;
(2)UPLC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吸取不同批次的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照设定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得到多个供试品色谱图;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对所述多个供试品色谱图进行评价,相似度大于0.9的图谱即为合格特征指纹图谱;
其中,所述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2.1×150mm,1.8μm);
流动相以0.1%甲酸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所采用的线性梯度洗 脱条件为:0~2.0min,7%B;2.0~5.0min,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14.0~18.0min,20%B;18.0~20min,7%B;
体积流速为0.1~0.3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278nm或300nm,柱温为30℃~40℃, 进样量为5μL。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升麻素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水仙苷、异绿原酸A、芦丁、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 对照品适量,置于量瓶中,分别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并稀释,制成对照品溶液;
(4)对照品色谱图的测定:吸取对照品溶液,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照所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得到所述对照品色谱图;
(5)特征峰的确定:将所述特征指纹图谱和所述对照品色谱图进行比较,对所述特征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指认;
其中,所述特征指纹图谱中具有10个特征峰,分别为:1号峰的新绿原酸、2号峰的绿原酸、3号峰的隐绿原酸、4号峰的升麻素苷、5号峰的芦丁、6号峰的山柰酚-3-O- 芸香糖苷、7号峰的异绿原酸A、8号峰的水仙苷、9号峰的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10 号峰的异绿原酸C。
上述步骤(5)中,通过将所述特征指纹图谱和所述对照品色谱图比对,根据各个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确定所述特征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从而对所述特征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指认。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的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同一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 生地、白术、薏苡仁、苍术饮片,加入水,煎煮,浓缩,制备成复方冻干粉末样品;
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20~50mg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置于量瓶中,加入有机溶剂1~2.5mL,超声充分溶解,再加入相同体积1~2.5mL超纯水,超 声混匀,制成供试品溶液;
(2)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 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对照品 适量,分别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制成不同的对照品母液;将多个对照品母液混合,制成含 有预设浓度的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 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并逐 级稀释,制成系列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3)主成分含量的UPLC测定:吸取所述供试品溶液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照设定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采用外标峰面积法,测定所述供试品溶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 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含量;
其中,所述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2.1×150mm,1.8μm);
流动相以0.1%甲酸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所采用的线性梯度洗 脱条件为:0~2.0min,7%B;2.0~5.0min,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14.0~18.0min,20%B;18.0~20min,7%B;
体积流速为0.1~0.3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278nm或300nm,柱温为30℃~40℃, 进样量为5μL。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标法(标准曲线方程)来进行定量分析,以混合对照品溶液的浓 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通过将待测样品中各成分的峰面积与标准曲线比较,通过回归方程换算,即可得到待测样品中各主成分的含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或乙腈。所述甲醇、乙 醇或乙腈可以是色谱级甲醇、乙醇或乙腈,或是甲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乙腈水溶液。所述甲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乙腈水溶液可以是它们与水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所述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的制备包括以 下步骤:
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生地、白术、 薏苡仁、苍术饮片,分别加入8~12倍体积的自来水,浸渍饮片15~45min后,煎煮1~2h,煎煮次数为1~3次,合并煎煮药液,待药液稍冷后,用纱布趁热过滤,55℃~70℃减 压浓缩至1/15~1/30加水体积,转移,冷冻干燥,捣匀,制备成所述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 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生地、白术、 薏苡仁、苍术饮片,分别加入10倍体积的自来水,浸渍饮片30min后,煎煮1h,待药液 稍冷后,用纱布趁热过滤,60℃减压浓缩至40mL,转移,冷冻干燥,捣匀,制备得到多 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精密称取30mg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置于量瓶中,分别加入80%甲 醇溶液1.5mL,超声充分溶解,再加入1.5mL超纯水,超声混匀,用0.22μm滤膜过滤, 得到不同批次或同一批次的质量浓度为10mg/mL的供试品溶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色谱条件中,所述体积流速为0.3mL/min,所 述检测波长为300nm,所述柱温为4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所述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对照品母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对照品适量, 用40%甲醇分别配制成1mg/mL的对照品母液;
b)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吸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对照品母液 适量,混合,制成含有绿原酸200μg/mL、隐绿原酸100μg/mL、升麻素苷100μg/mL、芦 丁300μg/mL、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0μg/mL、异绿原酸A 50μg/mL、水仙苷100μg/mL、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50μg/mL、异绿原酸C 100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加入40%甲 醇溶解并逐级稀释,制成系列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 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进行操作,得到待测样品的供试品色谱图和特征指纹图谱;
(2)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对所述待测样品的供试品色谱图和 特征指纹图谱进行对比评价,相似度大于0.9为质量合格的中药组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待测样品的供试品色谱图和特征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可以确定待 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升麻素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 水仙苷、异绿原酸A、芦丁、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等主要成分,从而实现对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首次采用超高效液相分析技术,对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进行UPLC指纹图谱测定,建立复方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并鉴定了11个主要成分中的10个, 首次建立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复方中9个 含量较高且活性较明显的主要成分的含量,实现了采用一种分析技术即可实现对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中3味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本发明的测定方法测定到的化学成分相对较多,基线平稳且分离度好,还具有稳定可靠、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等特点,可以 更加全面地反映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弥补了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技术的不足,满足了中药复方的质量可控性需求,为中药复方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经济、高效并且适合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上述发明内容相关记载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 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 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 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 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A-1D分别为乙腈-水、甲醇-水、甲醇-0.1%甲酸和乙腈-0.1%甲酸流动相体系下测 定得到的色谱图;
图2示出了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在不同波段(200-400nm)下的吸收情况 及响应强弱;
图3A-3C分别为300nm、278nm和254nm波段下测定得到的色谱图;
图4A-4C分别为30℃、35℃和40℃柱温下测定得到的色谱图;
图5A-5C分别为0.1mL/min、0.2mL/min和0.3mL/min流速下测定得到的色谱图;
图6为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
图7A-7J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 香糖苷、异绿原酸A(3,5-二-O-咖啡酰奎宁酸)、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异绿 原酸C(4,5-二-O-咖啡酰奎宁酸)标准对照品的色谱图;
图8A-8D分别为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供试品溶液)、槐花供试品溶液、 防风供试品溶液和金银花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
图9A和9B示出了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UPLC特征指纹图谱的专属性考 察结果;其中,图9A为空白样品的色谱图,图B为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
图10为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 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和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下述 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超高效液相色谱”(或称“UPLC”)是指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 的基础上开发一种全新技术,具有填料颗粒小、检测速度快、分析通量大、灵敏度高等特 点。
本说明书中,使用“数值A~数值B”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端点数值A、B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可采用现有的多种软件进行,在 此不作具体限制,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药指纹图谱相 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不同批次的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色谱图进行相 似度的对比分析。
本说明书中,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在下述实施例中用“中药复方”表示。
仪器与试剂
(1)仪器与设备
Wa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 Array,PDA)二元泵,ACQUITY UPLC HSS T3(2.1×150mm,1.8μm)色谱柱。其他仪器如表1-1所示。
表1-1仪器信息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081
(2)试剂
色谱甲醇、乙腈均为美国默克公司生产,甲酸为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标准对照品信息如表1-2所示;供试品单味药材信息如表1-3所示。
表1-2标准对照品信息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082
表1-3供试品3个批次单味药材信息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083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091
本发明的测定方法是经过多种实验科学地筛选获得的,在下述实验例中,对供试品提 取工艺(包括水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及色谱条件(包括流动相体系、洗脱条件、 检测波长、色谱柱柱温以及流速)进行了优化。具体优化过程如下述实验例。
实验例1供试品提取工艺的建立
取同一批次药材饮片,记录药材信息,按3因素3水平实验设计,用电煎药壶(祝尔康壶)同时进行9次实验。煎药用水统一取纯水,煎药前浸泡30min,设定好煎药时间, 煎药后统一放置2h冷却,用纱布将药液倒出至无药液流出,最后按最大给药体积倍数统 一稀释成相同体积,密封冰箱分析用,并充分混匀后取100mL冻干,取样前和冻干后称 重计算得率。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根据现有文献报道和预试验进行。以水用量(A)、提取时间(即煎药时间,B)、提取次数(即煎药次数,C)为考察因素,以U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 积、质量浓度以及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在平行操作条件下,按正交表进行试验,建立中药 复方药材饮片的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各因素水平如表2-1所示。试验安排如表2-2所示, UPLC指纹图谱如图6所示,确定了10个特征峰。将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面积之和进行统 计,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01
表2-2正交试验分组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02
表2-3正交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03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11
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结果如表2-3所示。由表2-3中的R值可知,在所考察的三种因素中,对干浸膏得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C>A>B,即提取次数的影 响最大,其次是水体积倍数、提取时间。根据表2-3所示的干浸膏得率(%),可直接判 断出最佳的提取条件是:C3A3B3,即采用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次数3次,提取水体积 倍数为12倍。
主要成分总峰面积/E6为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的第二考察结果,同样,由表2-3中的 R值可知,在所考察的三种因素中,对主要成分总峰面积影响大小的顺序为:B>C>A,即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次数、水体积倍数。通过k值可判断出最佳的提取条 件是:B1C1A2,即采用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1次,提取水体积倍数为10倍。
主要成分总峰面积与干浸膏得率相比较,以主要成分峰面积为主要考查因素,综合分 析最佳提取方案为B1C1A2。
进一步的,通过干浸膏得率以及主要成分总峰面积的方差分析(如表2-4和2-5所示), 对上述最佳提取方案进行验证。
表2-4得率(%)方差分析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12
表2-5主要成分峰面积/E6方差分析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21
如表2-4和2-5所示,方差分析结果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水体积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干浸膏得率以及主要成分总峰面积没有显著性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验证上述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1次,提取水体积倍数为10 倍即可。
实验例2色谱条件的建立
(1)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比较乙腈-水、甲醇-水、乙腈-0.1%甲酸、甲醇-0.1%甲酸流动相系统的洗脱能力。结 果见图1A-1D。结果表明,乙腈-0.1%甲酸流动相体系下,中药复方指纹图谱中色谱峰的分 离效果最好,因此,在以下实施例中流动相体系优选为乙腈-0.1%甲酸。
(2)洗脱条件的选择
采用乙腈-0.1%甲酸作为流动相,洗脱条件采用等度洗脱,发现其分离效果较差,难以 达到预期;采用梯度洗脱后,可实现有效成分的分离,最终选择的洗脱条件为:流动相0.1% 甲酸-水混合溶液(A)和乙腈(B),0~2.0min,7%B;2.0~5.0min,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14.0~18.0min,20%B;18.0~20min, 7%B。
(3)检测波长的选择
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de array detector,DAD)全波长(200-400nm)扫描收集 中药复方在不同波段下的吸收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比较300nm、278nm、254nm三个 不同波段下的色谱图,结果如图3A-3B所示。
如图3A-3B所示,供试品在254nm处的响应色谱峰数目最多,但基线略有漂移,且多个色谱峰峰形较差,故不适合作为中药复方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278nm和300nm下的 指纹图谱较为相似,仅个别峰的响应值存在差异。相比之下,高波长的图谱更为直观,相 关峰响应较好,基线更为平滑。因此,为更全面地表征样品的化学成分信息,在以下实施 例中优选以300nm作为检测波长。
(4)色谱柱柱温的选择
色谱柱的柱温不仅会影响色谱峰的分离效果,还会影响色谱峰的出峰时间,因此选择 合适的柱温是色谱条件优化中的重要一环。本实验分别考察了30℃、35℃、40℃三个不同 柱温下峰的分离效果,结果如图4A-4C所示。
图4A-4C中结果表明,40℃时中药复方指纹图谱中色谱峰的分离效果最好,因此,在 以下实施例中色谱柱的柱温优选为40℃。
(5)流速的选择
本实验比较了在40℃柱温条件下,0.1、0.2、0.3mL/min三个不同流速对色谱条件的影 响,结果如图5A-5C所示。图5A-5C中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柱效的前提下,0.3mL/min时中药复方指纹图谱的分离效果最好,并且基线更为平稳。
通过各种影响因素优化,中药复方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优选为:流动相0.1%甲酸-水 混合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2.0min,7%B;2.0~5.0min,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14.0~18.0min,20%B; 18.0~20min,7%B;体积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00nm;柱温:40℃,进样量5μL。 并且,在下述实施例中以该色谱条件进行UPLC检测。
实验例1通过对不同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入水体积分别进行比较、考察,建立了中药复方药材饮片的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即: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1次,提取水 体积倍数为10倍。
实验例2对色谱条件进行探讨,比较了多种流动相体系:乙腈-0.1%甲酸、甲醇-0.1% 甲酸、乙腈-水、甲醇-水体系。结果显示,乙腈-水体系、甲醇-水体系得到的化学成分较少; 甲醇-0.1%甲酸体系得到的化学成分少,且基线漂移严重;乙腈-0.1%甲酸体系各化学成分 得到了较好的分离,且基线平稳。综合比较下,流动相优选采用乙腈-0.1%甲酸。同时,实 验例2还比较了不同的检测波长,结果表明300nm下,相关峰响应较好,基线更为平滑, 故选用300nm作为本发明方法的检测波长。此外,实验例2还进行了不同流速及柱温的考 察,结果表明,流速0.3mL/min,柱温40℃的分离效果最佳。
实施例1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
1、待测材料准备
(1)中药复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同一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生地、白术、薏苡仁、苍术饮片,加入10倍体积的自来水,浸渍饮片30min后,用煎药壶煎煮1h,待药液稍冷 后,用纱布趁热过滤,60℃减压浓缩至40mL,转移,冷冻干燥,捣匀,得到复方冻干粉末 样品,备用。
精密称取复方冻干粉末样品30mg,放入10mL的EP管中,加入80%甲醇溶液1.5mL,超声30min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1.5mL超纯水,超声混匀,用0.22μm滤膜过滤,得到 质量浓度为10mg/mL的供试品溶液,4℃放置备用。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升麻素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 水仙苷、异绿原酸A、芦丁、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标准对照品1mg至1.5mL的 EP管中,加入80%甲醇溶液0.5mL,至完全溶解后,加入0.5mL超纯水,得对照品溶液 母液(1mg/mL),4℃放置备用。取各标准对照品母液(1mg/mL)适量,用40%MeOH 稀释成5μg/mL溶液,适当超声溶解,待溶解完全,将各标准对照品溶液的EP管放入离 心机,转速13000rpm,时间10min,离心完成后,用0.22μm滤膜过滤,取上清液800μL 放入样品瓶,制得10个对照品溶液,4℃放置备用。
(3)单味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将同一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生地、白术、薏苡仁、苍术饮片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后备用,过筛情况如表3-1所示。分别称取白术、苍术、防风、莪术、金 银花、生地、槐花八味药材的粉末分别放入10mL的EP管中,再分别加入80%甲醇溶液, 超声30min使其溶解,取一定量各加入对应比例的超纯水,使最终溶剂为40%甲醇,摇匀, 分别制成防风(2.5mg/mL)、莪术(2.5mg/mL)、金银花(5mg/mL)、生地(10mg/mL)、 槐花(0.5mg/mL)、白术(10mg/mL)、苍术(10mg/mL)、薏苡仁(10mg/mL)的待 测液,并分别用0.22μm滤膜过滤,4℃放置备用。
表3-1复方单味药材过筛情况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51
(4)空白样品的制备
取40%甲醇溶液通过0.22μm微孔滤膜进行过滤,装入样品瓶,制得空白样品,4℃放 置备用。
2、色谱条件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2.1×150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混合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2.0min, 7%B;2.0~5.0min,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 14.0~18.0min,20%B;18.0~20min,7%B;体积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00nm; 柱温:40℃,进样量5μL。
3、复方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定性测定
精密称取同一批次的供试品溶液(S1)、对照品溶液及空白样品至样品瓶中,分别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如图6和图7A-7J所示。
如图6所示,经过UPLC测定得到的中药复方色谱图中具有10个特征峰,分别为:1号峰的新绿原酸、2号峰的绿原酸、3号峰的隐绿原酸、4号峰的升麻素苷、5号峰的芦丁、 6号峰的山柰酚-3-O-芸香糖苷、7号峰的异绿原酸A(3,5-二-O-咖啡酰奎宁酸)、8号 峰的水仙苷、9号峰的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10号峰的异绿原酸C(4,5-二-O-咖啡酰奎 宁酸)。
4、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药材来源确认
精密称取同一批次的供试品溶液(S1)、单味药材供试品溶液及空白样品至样品瓶中, 分别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
如图8A所示,经过UPLC测定得到的中药复方色谱图中具有10个特征峰,其中归属金银花的有5个特征峰,分别为1号峰的新绿原酸、2号峰的绿原酸、3号峰的隐绿原酸、 7号峰的异绿原酸A(3,5-二-O-咖啡酰奎宁酸)和10号峰的异绿原酸C(4,5-二-0-咖啡酰 奎宁酸);归属防风的有2个特征峰,分别为4号峰的升麻素苷和9号峰的5-O-甲基维斯 阿米醇苷;归属槐花的有3个特征峰,分别为5号峰的芦丁、6号峰的山柰酚-3-O-芸香 糖苷和8号峰的水仙苷。
本实施例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析,得到了中药复方的色谱数据以及单味药材供 试品的色谱数据,如图8A-8D所示。对色谱数据进行处理,共整理11个主要色谱峰,去除其中1种未知成分后,通过与对照品色谱图比对,共确证有10种成分,同时确定了其 中10个成分的药材来源,具体化学成分鉴定信息如表3-2所示,其中包括有机酸类5个, 黄酮类3个,色原酮类2个。
表3-2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鉴定信息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61
5、中药复方U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学验证
(1)专属性试验
为考察空白溶剂对中药复方的UPLC指纹图谱是否存在干扰,精密吸取同一批次的供 试品溶液(S1)及空白样品至样品瓶中,分别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空白色谱图和供试品色谱图,分别如图9A和9B所示。结果表明,空白试剂没有造成干扰的色谱峰, 说明方法的专属性检测合格。
(2)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批次的供试品溶液(S1),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计算9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选择芦丁作为参照峰,并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 RSD(%)。结果表明,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05%,各色谱峰的峰面 积的RSD(%)均小于1.89%,结果说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3)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批次的供试品溶液(S1),分别在0、2、4、8、12、24、36、48、72h 进样,记录色谱图。以芦丁为参照峰,分别计算9个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并 计算RSD(%)。室温下,72h内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93%,各色谱 峰的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81%,结果说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72h稳定。
(4)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S1),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6份供试品溶液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以芦丁为参照峰,分别计算9个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及峰面积,并计算RSD(%)。结果表明,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05%, 各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46%,结果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上述方法学验证的试验结果如表3-3和表3-4所示。
表3-3指纹图谱测定的方法学考察结果-峰面积RSD
名称 精密度 稳定性 重复性
绿原酸 1.18% 1.66% 4.29%
隐绿原酸 1.89% 1.73% 4.36%
升麻素苷 0.82% 3.94% 4.63%
芦丁 0.71% 2.31% 4.56%
山奈酚-3-O-芸香糖苷 0.73% 3.09% 4.35%
异绿原酸A 0.63% 5.81% 5.46%
水仙苷 0.68 3.95% 4.11%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1.39% 4.88% 4.21%
异绿原酸C 1.08% 4.09% 4.75%
表3-4指纹图谱测定的方法学考察结果-相对保留时间RSD
名称 精密度 稳定性 重复性
绿原酸 0.03% 0.55% 0.03%
隐绿原酸 0.03% 0.54% 0.03%
升麻素苷 0.04% 0.83% 0.04%
芦丁 0.00% 0.00% 0.00%
山奈酚-3-O-芸香糖苷 0.03% 0.49% 0.03%
异绿原酸A 0.03% 0.40% 0.03%
水仙苷 0.04% 0.62% 0.04%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0.05% 0.93% 0.05%
异绿原酸C 0.04% 0.52% 0.04%
本实施例通过对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等进行方法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 中药复方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符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要求,可用于中药复方的测 定。
实施例2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的构建
取3批次药材饮片,按实施例1中的方法分别制备3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3批次复方冻干粉末的平均得率为24.36%,再制备得到3批次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3批次供试品溶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
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2.1×150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混合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2.0min,7%B;2.0~5.0min, 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14.0~18.0min,20% B;18.0~20min,7%B;体积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00nm;柱温:40℃,进样量 5μL。
将色谱图数据导出*.cdf文件,采取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系统(2012版)”分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将批次S1作为参照图谱,用中位数法谱峰自动匹配,时间窗宽度为0.1,生成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3个共有峰,3批次供试品溶液相 似度均在0.980以上(数据如表4-1所示),构建得到的特征指纹图谱如图10所示。同时, 将得到的特征指纹图谱与标准对照品的指纹图谱(图7A-7J)进行比对,指认出10个共有 峰;同时,将得到的特征指纹图谱与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图8B-8D)进行比对,确认药 材来源。
表4-1三批中药复方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81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191
如图10所示,在特征指纹图谱中,具有10个特征峰,其中归属金银花的有5个特征峰,分别为1号峰的新绿原酸、2号峰的绿原酸、3号峰的隐绿原酸、7号峰的异绿原酸A (3,5-二-O-咖啡酰奎宁酸)和10号峰的异绿原酸C(4,5-二-O-咖啡酰奎宁酸);归属防风 的有2个特征峰,分别为4号峰的升麻素苷和9号峰的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归属槐花 的有3个特征峰,分别为5号峰的芦丁、6号峰的山柰酚-3-O-芸香糖苷和8号峰的水仙苷。
本实施例对3批次的中药复方进行UPLC特征指纹图谱的构建,相似度在0.980以上, 为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研究及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本实施例构建的特征指纹图谱,可以对中药复方进行质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实施例1提供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测定方法进行操作,得到特征指纹图谱和待测样品(供试品溶液)的供试品色谱图;
(2)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对所述待测样品的供试品色谱图和 特征指纹图谱进行对比评价,相似度大于0.9为质量合格的中药复方。
实施例3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
基于实施例1的测定结果,发现在中药复方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是含量 较高且活性较明显的化学成分。因此,本实施例以这9种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中 药复方主成分的UPLC含量测定方法。
1、待测材料准备
(1)中药复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中药复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相同。
(2)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标准对照品适量,用40%甲醇分别配制成1mg/mL的对照品母液。
分别吸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对照品母液适量,制成含有绿原酸200μg/mL、隐绿原酸100μg/mL、升麻素苷100μg/mL、芦丁300μg/mL、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0μg/mL、 异绿原酸A 50μg/mL、水仙苷100μg/mL、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50μg/mL、异绿原酸C 100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I。
(3)空白样品的制备
空白样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相同。
2、色谱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的色谱条件相同。
3、方法学验证
(1)检测限及定量限试验
取9种对照品母液,分别用40%甲醇逐级稀释法稀释后进样,测定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结果如表5-1所示。
表5-1 9种被测物的检测限及定量限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201
(2)线性范围试验
以混合对照品溶液I为初始浓度,以40%甲醇逐级稀释,制成系列质量浓度的混合对 照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结果如表5-2所示。
表5-29种被测物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相关系数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202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211
(3)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中质量浓度混合对照品溶液200μL,混匀,连续进样6次,计算各成分峰面积,RSD在0.29%~1.7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4)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批次的供试品溶液(S1),分别在0、2、4、8、12、24、36、48、72h 进样,记录色谱图。分别计算9种化学成分的峰面积,并计算峰面积的RSD(%)。室温下, 72h内各化学成分的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24%,结果说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 72h稳定。
(5)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30mg(S1),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6份供试品溶液进样分析。分别计算9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RSD(%)。绿原酸、 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 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含量RSD分别为4.02%、3.61%、5.51%、4.48%、3.33%、4.28%、 2.25%、5.63%、1.95%,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上述方法学验证的试验结果如表5-3所示。
表5-3 9个待测化学成分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测定结果
名称 精密度 稳定性 重复性
绿原酸 1.08% 1.75% 4.02%
隐绿原酸 1.06% 1.70% 3.61%
升麻素苷 0.83% 4.30% 5.51%
芦丁 0.62% 2.31% 4.48%
山奈酚-3-O-芸香糖苷 0.70% 3.12% 3.33%
异绿原酸A 1.07% 5.24% 4.28%
水仙苷 0.29% 3.66% 2.25%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1.10% 4.78% 5.63%
异绿原酸C 1.75% 4.42% 1.95%
(6)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30mg(S1),共6份,。制备成供试品溶液,0.2μm 滤过,测定其浓度,量取已测定的样品溶液0.5ml,分别精密加入绿原酸、隐绿原酸、升 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 绿原酸C对照品适量,加入后各成分量分别为相应成分量的100%,定容至1mL,作为加 样测定组。将6份样品,进样分析,计算回收率。9种化学成分的加样信息以及回收率测 定结果如表5-4所示,9种化学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5%、101.11%、102.64%、 102.37%、99.08%、98.11%、97.55%、98.12%、100.84%;RSD分别为2.16%、2.85%、5.77%、4.46%、5.81%、8.20%、3.55%、6.39%、6.90%。
表5-4 9种化学成分的加样回收率(n=6)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221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231
注:表中,回收率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232
式中:R——回收率,%;
Cs——加样测定组中9种化学成分的测定量(表中“测的量”),μg;
C0——实际样品中9种化学成分的量(表中“样品中量”),μg;
C——加样测定组中9种化学成分的理论加标量(表中“加入量”),μg。
4、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取3批次药材饮片,分别制备3批次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3批次供试品溶液,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各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如表5-5所示。
表5-5中药复方三个批次含量测定(μg/g)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233
Figure BDA0003579634330000241
本实施例采用UPLC-PDA法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复方中9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同时,本实施例测定了3批中药复方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可为中药复方的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首次采用超高效液相分析技术,对中药复方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测定确认,建立 中药复方的特征指纹图谱,并鉴定了11个主要成分中的10个,首次建立中药复方中主要 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批次复方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实现了采用一种分析技 术即可实现对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中3味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本发明的测 定方法测定到的化学成分相对较多,基线平稳且分离度好,还具有稳定可靠、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等特点,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中药复方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弥补了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技术的不足,满足了中药复方的质量可控性需求,为中药复方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经济、高效并且适合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文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 专利保护范围,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技术参数在本发明列举的参数范围内变化时,仍能够 得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仍属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 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 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超高效液相(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的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多个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生地、白术、薏苡仁、苍术饮片,加入水,煎煮,浓缩,制备成多个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
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20~50mg多个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置于量瓶中,分别加入有机溶剂1~2.5mL,超声充分溶解,再加入相同体积1~2.5mL超纯水,超声混匀,制成不同批次的供试品溶液;
(2)UPLC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吸取不同批次的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照设定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得到多个供试品色谱图;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对所述多个供试品色谱图进行评价,相似度大于0.9的图谱即为特征指纹图谱;
其中,所述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2.1×150mm,1.8μm);
流动相以0.1%甲酸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所采用的线性梯度洗脱条件为:0~2.0min,7%B;2.0~5.0min,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14.0~18.0min,20%B;18.0~20min,7%B;
体积流速为0.1~0.3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278nm或300nm,柱温为30℃~40℃,进样量为5μ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升麻素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水仙苷、异绿原酸A、芦丁、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于量瓶中,分别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并稀释,制成对照品溶液;
(4)对照品色谱图的测定:吸取对照品溶液,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照所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得到所述对照品色谱图;
(5)特征峰的确定:将所述特征指纹图谱和所述对照品色谱图进行比较,对所述特征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指认;
其中,所述特征指纹图谱中具有10个特征峰,分别为:1号峰的新绿原酸、2号峰的绿原酸、3号峰的隐绿原酸、4号峰的升麻素苷、5号峰的芦丁、6号峰的山柰酚-3-O-芸香糖苷、7号峰的异绿原酸A、8号峰的水仙苷、9号峰的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10号峰的异绿原酸C。
3.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a)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的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同一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生地、白术、薏苡仁、苍术饮片,加入水,煎煮,浓缩,制备成复方冻干粉末样品;
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20~50mg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置于量瓶中,加入有机溶剂1~2.5mL,超声充分溶解,再加入相同体积1~2.5mL超纯水,超声混匀,制成供试品溶液;
(2)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对照品适量,分别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制成不同的对照品母液;将多个对照品母液混合,制成含有预设浓度的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并逐级稀释,制成系列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3)主成分含量的UPLC测定:吸取所述供试品溶液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照设定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采用外标峰面积法,测定所述供试品溶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含量;
其中,所述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2.1×150mm,1.8μm);
流动相以0.1%甲酸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所采用的线性梯度洗脱条件为:0~2.0min,7%B;2.0~5.0min,7%~15%B;5.0~10.0min,15%B;10.0~14.0min,15%~20%B;14.0~18.0min,20%B;18.0~20min,7%B;
体积流速为0.1~0.3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278nm或300nm,柱温为30℃~40℃,进样量为5μ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或乙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生地、白术、薏苡仁、苍术饮片,分别加入8~12倍体积的自来水,浸渍饮片15~45min后,煎煮1~2h,煎煮次数为1~3次,合并煎煮药液,待药液稍冷后,用纱布趁热过滤,55℃~70℃减压浓缩至1/15~1/30加水体积,转移,冷冻干燥,捣匀,制备成所述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防风、金银花、槐花、莪术、生地、白术、薏苡仁、苍术饮片,分别加入10倍体积的自来水,浸渍饮片30min后,煎煮1h,待药液稍冷后,用纱布趁热过滤,60℃减压浓缩至40mL,转移,冷冻干燥,捣匀,制备得到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精密称取30mg多个批次或同一批次的复方冻干粉末样品,置于量瓶中,分别加入80%甲醇溶液1.5mL,超声充分溶解,再加入1.5mL超纯水,超声混匀,用0.22μm滤膜过滤,得到不同批次或同一批次的质量浓度为10mg/mL的供试品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色谱条件中,所述体积流速为0.3mL/min,所述检测波长为300nm,所述柱温为4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PLC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对照品母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对照品适量,用40%甲醇分别配制成1mg/mL的对照品母液;
b)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吸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升麻素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绿原酸A、水仙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异绿原酸C的对照品母液适量,混合,制成含有绿原酸200μg/mL、隐绿原酸100μg/mL、升麻素苷100μg/mL、芦丁300μg/mL、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0μg/mL、异绿原酸A 50μg/mL、水仙苷100μg/mL、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50μg/mL、异绿原酸C 100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加入40%甲醇溶解并逐级稀释,制成系列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10.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建立方法进行操作,得到待测样品的供试品色谱图和特征指纹图谱;
(2)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对所述待测样品的供试品色谱图和特征指纹图谱进行对比评价,相似度大于0.9为质量合格的中药组合物。
CN202210341694.XA 2022-04-02 2022-04-02 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Pending CN115144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1694.XA CN115144485A (zh) 2022-04-02 2022-04-02 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1694.XA CN115144485A (zh) 2022-04-02 2022-04-02 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4485A true CN115144485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1694.XA Pending CN115144485A (zh) 2022-04-02 2022-04-02 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448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8885A (zh) * 2014-10-24 2016-05-18 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丹参多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及有关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CN105911186A (zh) * 2016-04-20 2016-08-31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银黄颗粒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
CN109932453A (zh) * 2019-04-10 2019-06-25 康美(北京)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的检测方法
CN113456784A (zh) * 2021-08-20 2021-10-01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13759056A (zh) * 2021-08-06 2021-12-07 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半边莲及其制剂的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US20220033873A1 (en) * 2020-07-30 2022-02-03 Shando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Quantita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snake venom thrombin-like enzyme (svt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8885A (zh) * 2014-10-24 2016-05-18 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丹参多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及有关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CN105911186A (zh) * 2016-04-20 2016-08-31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银黄颗粒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
CN109932453A (zh) * 2019-04-10 2019-06-25 康美(北京)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的检测方法
US20220033873A1 (en) * 2020-07-30 2022-02-03 Shando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Quantita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snake venom thrombin-like enzyme (svtle)
CN113759056A (zh) * 2021-08-06 2021-12-07 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半边莲及其制剂的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CN113456784A (zh) * 2021-08-20 2021-10-01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艳 等: "化痰降气方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中国新药杂志》, vol. 29, no. 8, pages 953 - 960 *
郭艳;方伟;李妮妮;蒋成君;汪电雷;: "化痰降气方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中国新药杂志, no. 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4271B (zh) 检测芍药甘草汤对应实物的液相色谱方法、标准指纹图谱和应用
CN107796892B (zh) 艽龙胶囊的指纹图谱及其在质量控制与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CN105675739B (zh)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中药的hplc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
CN110320311B (zh) 一种杜仲壮骨丸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7328872A (zh) 玄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及其标准指纹图谱
CN110836944A (zh) 一种小儿解表颗粒hplc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CN106370763B (zh) 检测葛根及葛根提取物和含葛根制剂成分的uplc方法
CN110031564B (zh)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天然植物抗球虫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2684036A (zh) 黄蛭益肾胶囊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CN115575551B (zh) 白及的检测方法
CN107389814A (zh) 一种rp‑hplc‑dad快速分析沙棘主要黄酮苷元的方法
CN113759037B (zh) 南葶苈子和/或北葶苈子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和鉴别方法
CN113759011B (zh) 一种银柴胡及其制剂特征图谱的建立方法
CN114994220B (zh) 一种七清败毒颗粒的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其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CN113759010B (zh) 一种月季花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
CN115144485A (zh) 治疗慢性复发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和质控方法
CN111398505B (zh) 同时检测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症中药的五种成分含量的方法
CN109828040B (zh) 墨旱莲药材uplc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9799303B (zh) 止血调经组合物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定量检测方法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13640432A (zh) 一种壮腰健身丸的质量评价方法
CN109521119B (zh) 一种复方南板蓝根颗粒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
CN107976494B (zh) 康肤酊标准特征图谱的构建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13588825B (zh) 一种白芍道地药材指纹图谱的快速鉴别方法
CN106706825B (zh) 一种香桔乳癖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CN112881541B (zh) 一种北柴胡与南柴胡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