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2685B - 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2685B
CN115142685B CN202210279636.9A CN202210279636A CN115142685B CN 115142685 B CN115142685 B CN 115142685B CN 202210279636 A CN202210279636 A CN 202210279636A CN 115142685 B CN115142685 B CN 115142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nnular cavity
steel strand
cylinder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96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2685A (zh
Inventor
杨帆
赵锡玉
秦丹丹
常炳尉
于浩泉
陈祥辉
管鹏凯
龙翔
魏正
于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Bureau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Bureau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Bureau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Bureau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796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2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2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2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2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牵引固定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牵引头和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穿线腔,圆柱的内部还开设有多个第一环腔和多个第二环腔,第一环腔和第二环腔均与对应的穿线腔接通,第一环腔的内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定位组件。本发明通过控制组件、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移动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对钢绞线的有效限位,保证其稳定状态和受力均匀;无需频繁的拆装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不会造成拆下后遗失的风险;对钢绞线的牵引固定方式更加简便,无需等待钢绞线穿线完毕后再依次固定每个弧形板和底座,可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牵引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而预应力钢绞线是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由多根钢丝组成,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抗压力。在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一些牵引固定装置。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190988B,公开了名为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牵引头,包括第一法兰盘和第一定位栓,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外边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右侧固定有主体,且主体的右端安装有第二法兰盘。该预应力钢绞线牵引头设置可以防止出现预应力钢绞线的拉脱现象,第二定位板和进线口的配合工作,有效防止预应力钢绞线在装置内出现缠绕交叉现象。
但是该装置在钢绞线穿线完毕后,需要依次上紧若干个定位栓上半芯和定位栓下半芯,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同时工作效率较低,而且频繁拆装有遗失的风险,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需要依次上紧若干个定位栓上半芯和定位栓下半芯,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同时工作效率较低,而且频繁拆装有遗失的风险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无需依次上紧若干个部件,使得操作简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遗失风险。
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牵引头和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贯穿开设有N个穿线腔,圆柱的内部还开设有N个第一环腔和N个第二环腔,第一环腔和第二环腔均与对应的穿线腔接通,第一环腔的内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定位组件,第二环腔的内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定位组件,对应的两个第一定位组件之间和对应的两个第二定位组件之间的空间小于穿线腔的截面面积,圆柱的内部贯穿并滑动安装有与第二定位组件活动贴合且与第一定位组件位置对应的移动组件,圆柱远离牵引头的表面贯穿设置有与移动组件活动贴合的控制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一环腔滑动配合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层,弧形板的外壁与第一环腔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弧形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与移动组件位置对应的方块,方块的表面开设有楔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圆柱滑动配合且与第一定位组件位置对应的楔形杆,楔形杆靠近第一定位组件的表面设置有斜坡,楔形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一环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控制组件活动贴合的侧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圆柱固定连接的套筒,套筒远离第一环腔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凸块,其另一侧滑动安装有与侧板活动贴合的顶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二环腔滑动配合且与移动组件活动贴合的底座以及与第二环腔固定连接的两个斜轨,底座与斜轨呈滑动配合且其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层,底座的外壁与第二环腔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整体呈弧形设置,其靠近第一环腔的一侧厚度大于另一侧,斜轨与底座的外壁形状适配且两个斜轨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橡胶层与底座的内壁形状适配,且橡胶层的长度小于底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弹簧呈倾斜设置,第二弹簧与第二环腔的连接点为第二环腔的中点,第二环腔内的两个第二弹簧整体呈八字形设置,且八字的小口朝向牵引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远离第一环腔的表面开设有长槽,长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长绳和固定安装在长绳上的隔板,长绳远离底座的端部与穿线腔和第二环腔的交接处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长槽相接通的放置腔,长槽和放置腔的内部共同设置有与隔板位置对应的滑动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转动安装在长槽内部的短杆,短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卷簧,长绳固定卷绕在短杆的外壁且其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托块,最靠近短杆的托块采用磁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组件、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和移动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两个第一定位组件和两个第二定位组件先分离再合拢,进而可以实现对钢绞线的有效限位,保证其稳定状态和受力均匀,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两个第二定位组件在对钢绞线限位时不仅有竖直方向的夹紧力,还有斜向中心的挤压力,因此对钢绞线的固定效果更好;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设置在圆柱内部,无需频繁地拆装和挪移,保证其使用寿命并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也不会造成拆下后遗失的风险;对钢绞线的牵引固定方式更加简便,无需等待钢绞线穿线完毕后再依次固定每个弧形板和底座,进一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圆柱和牵引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圆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圆柱;2、穿线腔;3、第一环腔;4、第二环腔;5、控制组件;6、第一定位组件;7、第二定位组件;8、移动组件;9、调节组件;10、长槽;11、放置腔;12、滑动组件;13、牵引头;501、套筒;502、凸块;503、顶杆;601、弧形板;602、第一弹簧;603、方块;604、楔形槽;701、底座;702、第二弹簧;703、斜轨;801、楔形杆;802、侧板;901、短杆;902、长绳;903、托块;904、隔板;1201、滑块;1202、第三弹簧;1203、软管;1204、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牵引头13和圆柱1,本实施例中牵引头13和圆柱1采用螺纹连接;圆柱1的表面沿轴向贯穿开设有N个穿线腔2,本实施例中穿线腔2呈环形阵列排布,钢绞线先穿过牵引头13然后从穿线腔2内穿过,最后将牵引头13和圆柱1连接起来。
圆柱1的内部还开设有N个第一环腔3和N个第二环腔4,第一环腔3和第二环腔4均与对应的穿线腔2接通,第一环腔3的内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定位组件6,第二环腔4的内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第一环腔3内的两个第一定位组件6和第二环腔4内的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在初始状态时呈相抵状态,二者之间留出的空间小于穿线腔2的截面面积;圆柱1的内部贯穿并滑动安装有与第二定位组件7活动贴合且与第一定位组件6位置对应的移动组件8,圆柱1远离牵引头1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与移动组件8活动贴合的控制组件5;本实施例中一个穿线腔2对应接通一个第一环腔3和一个第二环腔4,相对应的,一个穿线腔2对应两个第一定位组件6、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两个移动组件8和两个控制组件5。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使用时首先将钢绞线从牵引头13的右侧穿入,然后从圆柱1的右侧穿入穿线腔2,钢绞线先经过第二环腔4再经过第一环腔3,然后从圆柱1的左侧穿出,接着将圆柱1和牵引头13螺纹连接起来,再将牵引头13固定在外部牵引装置上(其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最后通过牵引装置进行牵引。在钢绞线从圆柱1右侧穿进并左侧穿出的过程中,钢绞线先与第二环腔4内的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相抵,推动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向第一环腔3方向移动,第二定位组件7在移动时带动移动组件8同步移动,移动组件8又带动控制组件5同步移动;当钢绞线将第二定位组件7推动至极限位置时,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自动向两侧分离,此时移动组件8与第一定位组件6活动贴合,并带动两个第一定位组件6向两侧分离,分离后的两个第一定位组件6和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之间的空间等于穿线腔2的截面面积;此时钢绞线可以从第二环腔4内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之间穿过中间的穿线腔2进入第一环腔3,然后从第一环腔3内两个第一定位组件6之间穿过左侧的穿线腔2从圆柱1内穿出;当钢绞线穿线完毕后,按动控制组件5带动移动组件8复位,此时两个第一定位组件6和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自动合拢,并实现对钢绞线的有效限位。
通过控制组件5、第一定位组件6、第二定位组件7和移动组件8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带动两个第一定位组件6和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先分离再合拢,进而可以实现对钢绞线的有效限位,保证其稳定状态和受力均匀,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两个第二定位组件7在对钢绞线限位时不仅有竖直方向的夹紧力,还有斜向中心的挤压力,因此对钢绞线的固定效果更好;第一定位组件6和第二定位组件7均设置在圆柱1内部,无需频繁地拆装和挪移,保证其使用寿命并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也不会造成拆下后遗失的风险;对钢绞线的牵引固定方式更加简便,无需等待钢绞线穿线完毕后再依次固定每个弧形板601和底座701,进一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的实用性更高。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定位组件6包括可沿着第一环腔3上下滑动的弧形板601,弧形板6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尺寸适配的橡胶层,本实施例中橡胶层的长度与弧形板601相等;弧形板601的外壁与第一环腔3的腔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弹簧602,用于弧形板601移动后的复位,且在第一弹簧602的作用下,两个弧形板601上的橡胶层相抵,两个弧形板601上的橡胶层之间留出的空间小于穿线腔2的截面面积;弧形板601的外壁还固定安装有与移动组件8位置对应的方块603,方块603与第一弹簧602呈错位设置,方块603的前表面(图5视角)开设有楔形槽604,且楔形槽604的倾斜方向为斜向右下方。
第二定位组件7包括可沿着第二环腔4上下滑动且与移动组件8活动贴合的底座701以及与第二环腔4固定连接的两个斜轨703,底座701整体呈弧形设置,其靠近第一环腔3的一侧厚度大于另一侧,斜轨703与底座701的外壁形状适配且两个斜轨703之间留有间隙,底座701与其中一个斜轨703呈滑动配合,当然其也可以与两个斜轨703均滑动;底座7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形状适配的橡胶层,橡胶层的长度小于等于底座701,为了实现对钢绞线端部更好的定位,本实施例中橡胶层的长度小于底座701。底座701的外壁与第二环腔4的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02,用于底座701沿着斜轨703移动后的复位,且在第二弹簧702的作用下,两个底座701上的橡胶层相抵,两个底座701上的橡胶层之间留出的空间小于穿线腔2的截面面积,第二弹簧702位于两个斜轨703的中间。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702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为斜向右上方(图3视角),第二环腔4内的两个第二弹簧702整体呈八字形设置,且八字的小口朝向牵引头13,第二弹簧702与第二环腔4的连接点为第二环腔4的中点(轴向);在第二弹簧702的作用下,底座701有沿着斜轨703向远离第一环腔3方向移动的趋势。
移动组件8包括与圆柱1呈水平滑动配合且与方块603位置对应的楔形杆801,楔形杆801靠近方块603的表面设置有斜坡,且斜坡倾斜方向与楔形槽604相同,均为斜向右下方;楔形杆801的表面且位于第一环腔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控制组件5活动贴合的侧板802。
控制组件5包括与圆柱1固定连接的套筒501,套筒501为空心设计,其远离第一环腔3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凸块502,凸块502可伸出圆柱1的表面;套筒501的另一侧滑动安装有与侧板802活动贴合的顶杆503,顶杆503位于第一环腔3内且与第一弹簧602呈错位设置,不干涉方块603和弧形板601的移动,同时顶杆503沿套筒501的可滑动距离大于等于底座701带动顶杆503的移动距离;凸块502和顶杆503将套筒501的两侧形成密封,使得移动顶杆503时凸块502可以同步移动,移动凸块502时顶杆503也可同步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钢绞线从圆柱1右侧穿入后,先与第二环腔4内的两个底座701上的橡胶层相抵,随着钢绞线的继续输送,推动两个橡胶层向第一环腔3方向移动,橡胶层带动对应的底座701沿着斜轨703滑动,底座701在滑动时先挤压第二弹簧702使其收缩并推动楔形杆801同步移动,楔形杆801通过侧板802带动顶杆503同步移动,顶杆503又通过套筒501带动凸块502同步移动;当第二弹簧702收缩至极限后,随着橡胶层带动底座701的继续移动,第二弹簧702向第一环腔3的方向伸展,使得底座701和橡胶层可以快速移动至斜轨703的左侧边际,此时两个底座701上的橡胶层在斜轨703的作用下向两侧完成分离;而随着底座701带动楔形杆801的持续移动,楔形杆801的斜坡与方块603的楔形槽604接触,并挤压楔形槽604使得方块603向顶杆503方向移动,方块603带动弧形板601同步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602,此时两个弧形板601上的橡胶层也向两侧完成分离,分离后的两个底座701上橡胶层和两个弧形板601上橡胶层之间的空间等于穿线腔2的截面面积;楔形杆801在移动时带动侧板802同步移动,侧板802通过顶杆503和套筒501带动凸块502同步移动,使得凸块502从圆柱1内向左侧凸出。
在此过程中,钢绞线从两个底座701上橡胶层之间穿过,并从中间的穿线腔2进入第一环腔3,然后从两个弧形板601上橡胶层之间穿过,最后经左侧的穿线腔2从圆柱1内穿出;当钢绞线穿线完毕后,按动凸块502通过套筒501带动顶杆503向右侧复位,顶杆503通过侧板802带动楔形杆801同步移动,使得楔形杆801的斜坡与方块603的楔形槽604分离,此时在第一弹簧602的作用下,两个弧形板601自动向中间合拢;楔形杆801在移动时会推动底座701同步移动,使得第二弹簧702先收缩至极限后向远离第一环腔3的方向伸展,进而使得两个底座701可以沿着斜轨703移动至第二环腔4的右侧边际,在第二弹簧702的作用下,两个底座701自动向中间合拢,可以实现对钢绞线的有效限位。
通过斜轨703、第二弹簧702、楔形杆801和顶杆503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带动两个弧形板601和两个底座701先分离再合拢,进而可以实现对钢绞线的有效限位,保证其稳定状态和受力均匀,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两个底座701在对钢绞线限位时不仅有橡胶层的夹紧力,还有斜向中心的挤压力,因此对钢绞线的固定效果更好;通过橡胶层小于底座701长度的设计,可以对钢绞线的端部实现更好的定位,使得钢绞线可以顺利穿过穿线腔2,为钢绞线穿过圆柱1提供便利;多个弧形板601和多个底座701均设置在圆柱1内部,无需频繁地拆装和挪移,保证其使用寿命并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也不会造成拆下后遗失的风险;同时对钢绞线的牵引固定方式更加简便,无需等待钢绞线穿线完毕后再依次固定每个弧形板601和底座701,进一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至图1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底座701远离第一环腔3的表面开设有长槽10,长槽10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9,调节组件9包括长绳902和固定安装在长绳902上的隔板904,长绳902远离底座701的端部与穿线腔2和第二环腔4的交接处固定连接。底座701的内部开设有与长槽10相接通的放置腔11,放置腔11呈U形设置,长槽10和放置腔11的内部共同设置有与隔板904位置对应的滑动组件12。
调节组件9还包括转动安装在长槽10内部的短杆901,短杆901设置在靠近第一环腔3的一侧,短杆901的外表面套设有卷簧(图中未示出),用于短杆901转动后的复位;长绳902固定卷绕在短杆901的外壁且其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托块903,且最靠近短杆901的托块903(左侧托块903)采用磁性材质;本实施例中托块903有三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为了更好地实现托块903对钢绞线的托举定位,可以在托块903靠近对应橡胶层的一侧开设凹槽。
滑动组件12包括可沿着放置腔11水平滑动的滑块1201,滑块1201延伸至长槽10内部且与隔板904的位置对应,滑块1201靠近第一环腔3的一侧与放置腔11的腔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1202,用于滑块1201移动后的复位;滑块120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软管1203,软管1203远离滑块120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磁条1204,磁条1204的尺寸设置成大于放置腔11放置软管1203的区域,使得磁条1204无法沿着放置腔11向滑块1201方向移动;磁条1204与左侧托块903的磁极呈相同设置,为了使得磁条1204可以顺利复位,可以在底座701的内部开设与长槽10和放置腔11均接通的滑槽,磁条1204向上滑动后自动进入滑槽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钢绞线进入第二环腔4通过橡胶层带动底座701沿着斜轨703滑动时,底座701一方面挤压第二弹簧702,另一方面推动楔形杆801同步移动,同时还带动短杆901同步移动;随着底座701沿着斜轨703的继续移动,短杆901转动将长绳902释放,长绳902带动隔板904和三个托块903同步移动,使得托块903从长槽10内依次移出,此时长绳902和托块903与斜轨703还处于平行状态,且因为放置腔11对磁条1204的限位,磁条1204无法发生移动;当最后一个托块903从长槽10内移出后,隔板904与滑块1201相抵并带动滑块1201沿着放置腔11滑动,滑块1201移动时不仅拉伸第三弹簧1202并带动软管1203同步移动,软管1203带动磁条1204沿着放置腔11竖直上升,因为磁条1204与左侧托块903磁极设置相同,所以磁条1204的上升可以带动左侧托块903上升,进而使得三个托块903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状态,此时托块903的最高点与橡胶层的最低点保持齐平,三个托块903均可以与钢绞线的外表面接触。
当底座701沿着斜轨703复位时,短杆901在卷簧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并对长绳902收卷,长绳902在收卷时带动隔板904向短杆901方向移动使得隔板904与滑块1201分离,在第三弹簧1202的作用下,滑块1201沿着放置腔11自动复位并带动软管1203同步移动,软管1203带动磁条1204自动下降再次隐于放置腔11内;长绳902在收卷时还带动三个托块903依次返回长槽10的内部,最终短杆901将长绳902收卷完毕,底座701与第二环腔4远离第一环腔3的一侧相抵。
实施例二中,虽然通过橡胶层长度小于底座701的设计,实现对钢绞线端部的更好定位,但是其位于第二环腔4内的部分仍然可能发生错位,进而使得钢绞线的端部也发生错位,使得钢绞线无法顺利经过穿线腔2进入第一环腔3的内部,最终导致钢绞线穿线卡死,需要经过多次调整才可能成功穿线,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相比于实施例二,通过托块903、长绳902、磁条1204和软管1203等结构的配合,当底座701沿着滑轨向第一环腔3方向移动时,可以将长绳902放卷使得托块903从长槽10内移出,还可以带动磁条1204上升并通过相同磁极的设置,使得托块903可以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状态,将托块903的最高点调整至与橡胶层的最低点齐平,此时所有的托块903均可以与钢绞线接触,起到对钢绞线有效支撑、定位作用,保证钢绞线可以顺利进入两个底座701上的橡胶层之间,进而保证了钢绞线穿线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将底座701的移动更好的利用起来,适用性更强。

Claims (6)

1.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牵引头和圆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穿线腔,圆柱的内部还开设有多个第一环腔和多个第二环腔,第一环腔和第二环腔均与对应的穿线腔接通,第一环腔的内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定位组件,第二环腔的内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定位组件,对应的两个第一定位组件之间和对应的两个第二定位组件之间的空间小于穿线腔的截面面积,圆柱的内部贯穿并滑动安装有与第二定位组件活动贴合且与第一定位组件位置对应的移动组件,圆柱远离牵引头的表面贯穿设置有与移动组件活动贴合的控制组件;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一环腔滑动配合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层,弧形板的外壁与第一环腔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弧形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与移动组件位置对应的方块,方块的表面开设有楔形槽;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圆柱滑动配合且与第一定位组件位置对应的楔形杆,楔形杆靠近第一定位组件的表面设置有斜坡,楔形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一环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控制组件活动贴合的侧板;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圆柱固定连接的套筒,套筒远离第一环腔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凸块,其另一侧滑动安装有与侧板活动贴合的顶杆;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与第二环腔滑动配合且与移动组件活动贴合的底座以及与第二环腔固定连接的两个斜轨,底座与斜轨呈滑动配合且其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层,底座的外壁与第二环腔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整体呈弧形设置,其靠近第一环腔的一侧厚度大于另一侧,斜轨与底座的外壁形状适配且两个斜轨之间设置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与底座的内壁形状适配,且橡胶层的长度小于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呈倾斜设置,第二弹簧与第二环腔的连接点为第二环腔的中点,第二环腔内的两个第二弹簧整体呈八字形设置,且八字的小口朝向牵引头。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远离第一环腔的表面开设有长槽,长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长绳和固定安装在长绳上的隔板,长绳远离底座的端部与穿线腔和第二环腔的交接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长槽相接通的放置腔,长槽和放置腔的内部共同设置有与隔板位置对应的滑动组件。
CN202210279636.9A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Active CN115142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9636.9A CN115142685B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9636.9A CN115142685B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685A CN115142685A (zh) 2022-10-04
CN115142685B true CN115142685B (zh) 2023-06-13

Family

ID=83405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9636.9A Active CN115142685B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268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9415A1 (fr) * 2013-10-25 2015-04-30 Lc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pour fixer à un os un tissu mou et ensemble de fixation comprenant de tels dispositifs de fixation
CN107190988A (zh) * 2017-08-01 2017-09-22 池州市勇攀智岩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牵引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8948B2 (ja) * 1988-12-01 1997-09-03 正良 深井 組立て式pc鋼撚り線緊張装置、pc鋼撚り線緊張工法、pc鋼撚り線再緊張工法およびジャッキチェアー
CN106121272A (zh) * 2016-06-12 2016-11-16 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物柱子移除装置及方法
CN211548830U (zh) * 2019-12-25 2020-09-22 天津鹏旭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环
CN113833208B (zh) * 2021-10-29 2022-09-02 杭州富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建筑快装式预应力锚具
CN113832866B (zh) * 2021-10-29 2023-05-09 杭州富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锚具用钢绞线张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9415A1 (fr) * 2013-10-25 2015-04-30 Lc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pour fixer à un os un tissu mou et ensemble de fixation comprenant de tels dispositifs de fixation
CN107190988A (zh) * 2017-08-01 2017-09-22 池州市勇攀智岩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牵引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2685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65775B (zh) 一种铝合金导体安装用架设设备
KR101623047B1 (ko) 측방풀링을 이용한 교량압출방법
CN115142685B (zh) 一种医疗建筑用钢绞线牵引固定装置
CN107244449B (zh) 一种齐头挡板装置
CN112086907A (zh) 一种拉线牵引装置
CN115807555A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用钢结构对接装置
CN216042247U (zh) 一种斜拉螺旋式坡道结构
CN211059078U (zh) 一种无油润滑回转式鼓风机
CN111764294A (zh) 猫道板拆除方法
CN112974683A (zh) 一种建筑钢绞线加工工艺
CN220395362U (zh) 一种竖向插销固定的定型化防护栏杆
CN219100314U (zh) 一种高强度易拆卸钢结构节点
CN112152166A (zh) 一种能朝多边固定的电缆固线器
CN113914608B (zh) 一种张拉弦模板支架
CN116865184B (zh) 大跨度管母悬挂施工方法
CN220183814U (zh) 一种用于矮塔混合梁斜拉桥钢丝绳之间的加紧机构
CN215824023U (zh) 一种槽钢液压联合冲剪装置
CN219535499U (zh) 一种多通道线缆桥架
CN220978329U (zh) 一种拼接式网架结构
CN218931593U (zh) 移动式垂直提升装置
CN218058048U (zh) 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可调节补偿装置
CN219386014U (zh) 一种斜拉桥索锚固结构
CN217279937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led拼接屏框架结构
CN220115791U (zh) 一种led背光灯条的收卷装置
CN218204551U (zh) 管线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