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9726A - 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9726A
CN115139726A CN202210764164.6A CN202210764164A CN115139726A CN 115139726 A CN115139726 A CN 115139726A CN 202210764164 A CN202210764164 A CN 202210764164A CN 115139726 A CN115139726 A CN 115139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hock absorber
control arm
suspension system
stabiliz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41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慧
张洋
刘丹
卫庭硕
田腾
王明
刘德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7641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97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9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97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6Characteristics of dampers, e.g. mechanical dampers
    • B60G17/08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01Arrang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dampers
    • B60G13/005Arrang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dam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n the axle or suspension arm of the damper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5Stabiliser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18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 B60G3/2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all arms being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6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or unsprung part of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controlled by an external actuator, e.g. a fluid or electrical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4Buffer means for limiting movement of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1Elastic mounts, e.g. bush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30Height or ground clearan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前悬架系统,包括:液压泵;前滑柱总成,前滑柱总成与车身连接,前滑柱总成包括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可举升减震器总成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连通,液压泵通过对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充放油以拉伸或压缩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可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减振器油液向液压泵回流时,减振器内部压力下降,实现车辆高度降低,减小离地间隙、重心降低,提升稳定性、减小风阻提升经济性,本方案中可根据车辆行驶需求要选择适时增加离地间隙,增强车辆通过性,又可适时减小离地间隙,增强车辆稳定性。

Description

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相似结构的越野乘用车前悬架结构,为保证车辆侧倾稳定性都会装备横向稳定杆零件。然而车辆在越野路面行驶时,尤其是通过左右侧车轮大幅反向跳动的大扭曲路面时,由于稳定杆的拉拽作用,下跳侧车轮会被限制下跳行程,这样便会影响下跳侧车轮的接地性能,进而影响整车越野性能。同时,车辆行驶在越野路面时,车辆的离地高度对车辆的行驶平稳性影响较大,车辆离地高太小,将导致车辆行驶时稳定性较差,出现车辆颠簸现象,影响驾驶体验,现有技术中,乘用车前悬架如果追求悬架大行程、高离地间隙,便需要牺牲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能。
针对上述车辆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包括:液压泵;前滑柱总成,前滑柱总成与车身连接,前滑柱总成包括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可举升减震器总成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连通,液压泵通过对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充放油以拉伸或压缩可举升减震器总成。
进一步地,前悬架系统还包括:前上控制臂总成,前上控制臂总成与车架连接;前下控制臂总成,前下控制臂总成与车架、前滑柱总成连接;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位于车架的下方,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的稳定杆杆体通过稳定杆连杆总成与前滑柱总成连接;其中,稳定杆杆体具有断开状态和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包括:分离控制单元,分离控制单元的输出轴与稳定杆杆体连接;稳定杆盖板,稳定杆盖板与稳定杆杆体连接;稳定杆衬套,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杆体连接;其中,分离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稳定杆杆体切换至断开状态和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减震器的第一端设置有上悬置,减震器通过上悬置与车身连接,减震器的侧壁与液压管路连通,减震器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块;减震器连接叉,减震器连接叉的第一端与减震器的第二端连接,减震器连接叉的第二端与前下控制臂总成连接。
进一步地,前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二缓冲块,第二缓冲块包括连接部和缓冲部,第二缓冲块通过连接部与车架连接,第二缓冲块的缓冲部朝向前下控制臂总成设置。
进一步地,缓冲部包括:金属底板,金属底板与连接部连接;橡胶结构,橡胶结构朝向前下控制臂总成设置,橡胶结构与金属底板连接;其中,车轮上跳过程中,橡胶结构与部分的前下控制臂总成发生撞击。
进一步地,橡胶结构上开设多个环形槽。
进一步地,前下控制臂总成包括:前下控制臂本体,前下控制臂本体具有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第三衬套与减震器连接叉连接,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均与车架连接;其中,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中的至少一个的开设肾形孔结构,肾形孔结构沿第一预设方向分布。
进一步地,前上控制臂总成、前下控制臂总成、稳定杆连杆总成中的至少一个采用锻铝工艺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具有前悬架系统,前悬架系统为上述的前悬架系统。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可举升减震器总成,可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减振器油液向液压泵回流时,减振器内部压力下降,实现车辆高度降低,减小离地间隙、重心降低,提升稳定性、减小风阻提升经济性,本方案中可根据车辆行驶需求要选择适时增加离地间隙,增强车辆通过性,又可适时减小离地间隙,增强车辆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悬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悬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举升减震器总成与液压泵连接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滑柱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滑柱总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举升减震器总成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下控制臂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下控制臂总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衬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缓冲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上控制臂总成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上控制臂总成的橡胶衬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稳定杆连杆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稳定杆连杆总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转向节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前转向节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前上控制臂总成;10、前上控制臂本体;11、橡胶衬套;110、轴向限位法兰;12、前上控制臂连接件;
2、前滑柱总成;21、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0、减震器;211、上悬置;212、减震器连接叉;22、螺旋弹簧;220、第一缓冲块;221、第一软垫;222、第二软垫;223、波纹管防尘罩结构;23、弹簧托盘;
3、前下控制臂总成;30、前下控制臂本体;301、第一衬套;302、第二衬套;303、第三衬套;31、肾形孔结构;32、锯齿形结构;
4、第二缓冲块;41、连接部;42、缓冲部;421、金属底板;422、橡胶结构;4220、环形槽;
5、前转向节;50、连接孔;
6、液压泵;61、液压管路;
7、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1、分离控制单元;72、稳定杆杆体;73、稳定杆盖板;74、稳定杆衬套;
8、稳定杆连杆总成;80、稳定杆连杆本体;81、连杆连接件;
91、转向拉杆;92、制动钳;93、轮毂单元;
A、转向器总成;B、前传动半轴总成;C、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悬架系统。
前悬架系统包括液压泵6和前滑柱总成2,前滑柱总成2与车身连接,前滑柱总成2包括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通过液压管路61与液压泵6连通,液压泵6通过对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充放油以拉伸或压缩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可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减振器油液向液压泵6回流时,减振器内部压力下降,实现车辆高度降低,减小离地间隙、重心降低,提升稳定性、减小风阻提升经济性,本方案中可根据车辆行驶需求要选择适时增加离地间隙,增强车辆通过性,又可适时减小离地间隙,增强车辆稳定性。
具体地,液压泵6由车辆的控制单元进行控制,液压泵6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对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进行充放油,调整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内部的压力,从而实现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的拉伸与压缩。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前悬架系统为非承载式构型双横臂独立悬架,悬架整体连接于车架C之上,一般地,前悬架系统还包括转向器总成A、前传动半轴总成B等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前悬架系统还包括前转向节5,具体地,前转向节5开设有多个连接孔50,前转向节5通过连接孔50与前上控制臂总成1、前下控制臂总成3、转向拉杆91、制动钳92、轮毂单元93连接,其中,连接孔50可以为螺纹孔、锥孔等多种类型的孔结构,例如,前转向节5通过锥孔与前上控制臂总成1、前下控制臂总成3、转向拉杆91连接,前转向节5通过两个螺纹孔与制动钳92连接。优选地,前转向节5采用高强铸铁材料(例如高强度球墨铸铁),在保证整车承载能力的同时达到整车轻量化的目的。
进一步地,前悬架系统还包括前上控制臂总成1、前下控制臂总成3和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前上控制臂总成1与车架C连接;前下控制臂总成3与车架C、前滑柱总成2连接;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位于车架C的下方,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的稳定杆杆体72通过稳定杆连杆总成8与前滑柱总成2连接;其中,稳定杆杆体72具有断开状态和连接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通过控制稳定杆杆体72的断开与连接,从而控制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的扭矩是否输出。当车辆在铺装路面行驶发生侧倾时,令稳定杆杆体72处于连接状态,使得车辆具有一定的侧倾刚度,提升车辆稳性;当车辆在大扭曲越野路面行驶时,令稳定杆杆体72处于断开状态,使得左右两侧的车轮之间不再具有垂向拉拽作用,使得车轮下跳行程更大,提升车辆的轮胎的接地性,进而提升车辆的越野性能。
进一步地,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包括分离控制单元71、稳定杆盖板73和稳定杆衬套74,分离控制单元71的输出轴与稳定杆杆体72连接;稳定杆盖板73与稳定杆杆体72连接;稳定杆衬套74与稳定杆杆体72连接;其中,分离控制单元71用于控制稳定杆杆体72切换至断开状态和连接状态。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分离控制单元71为机电控制方式,分离控制单元71的输出轴与稳定杆杆体72采用花键连接,以保证前悬臂系统的结构强度,实现强越野工况下的扭矩输出。稳定杆盖板73采用铸铝成型工艺,稳定杆衬套74采用粘接工艺与稳定杆杆体72连接,运动时稳定杆衬套74与稳定杆杆体72无相对滑动,可避免车辆运动产生异响。稳定杆杆体72的端部与稳定杆连杆总成8连接。
其中,分离控制单元71控制稳定杆杆体72的具体方式可以为:分离控制单元71与稳定杆杆体72的左右杆体部分均为固定连接,分离控制单元71内部设置可断开和可连接的切换机构,当切换机构断开时,稳定杆杆体72的左右杆体部分处于断开状态;当切换机构连接时,稳定杆杆体72的左右杆体部分处于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包括减震器210和减震器连接叉212,减震器210的第一端设置有上悬置211,减震器210通过上悬置211与车身连接,减震器210的侧壁与液压管路61连通,减震器210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块220;减震器连接叉212的第一端与减震器210的第二端连接,减震器连接叉212的第二端与前下控制臂总成3连接。第一缓冲块220具有一定的刚度,可以在车辆发生小幅上跳时保证车辆平顺性和舒适性。
优选地,上悬置211与车身通过四个螺栓连接,减震器连接叉212的第二端与前下控制臂总成3螺栓连接,其中,上悬置211的四个螺栓的对角线与减震器连接叉212螺纹孔的中心线横截面的夹角为45°。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器连接叉212采用高强铸铁材料,可以在保证前悬架系统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减小减震器连接叉212的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前滑柱总成2还包括螺旋弹簧22。前滑柱总成2为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与螺旋弹簧22一体布置结构,可实现在较高承载情况下,在紧凑空间内对螺旋弹簧22和减震器210的布置。螺旋弹簧22的两端通过第一软垫221和第二软垫222分别与上悬置211、弹簧托盘23柔性接触,这样可以消除螺旋弹簧22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异响和减缓螺旋弹簧22的冲击,提升前悬架系统的整体平顺性。其中,第一软垫221上继承了波纹管防尘罩结构223,有利于减震器210防尘的同时,减少了车辆结构中的零件数量,使得车辆制造更精益化。
进一步地,前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二缓冲块4,第二缓冲块4包括连接部41和缓冲部42,第二缓冲块4通过连接部41与车架C连接,第二缓冲块4的缓冲部42朝向前下控制臂总成3设置。第二缓冲块4的设置可使得车辆发生车轮大幅上跳时,第二缓冲块4与前下控制臂总成3的碰撞平面相接触,起到上跳限位作用,保证限位能力和耐久性能,从而实现车辆平顺性和越野性能的解耦设计。
进一步地,缓冲部42包括金属底板421和橡胶结构422,金属底板421与连接部41连接;橡胶结构422朝向前下控制臂总成3设置,橡胶结构422与金属底板421连接;其中,车轮上跳过程中,橡胶结构422与部分的前下控制臂总成3发生撞击。橡胶结构422与前下控制臂总成3撞击可在对车轮进行限位的同时,避免对零部件的损坏。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橡胶结构422与金属底板421硫化粘接,连接部41为螺栓,第二缓冲块4通过过盈压装的螺栓与与车架C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与橡胶结构422发生撞击的部分的前下控制臂总成3为圆形平面区域。
进一步地,橡胶结构422上开设多个环形槽4220。环形槽4220的设置使得橡胶结构422上呈现环形凸起和环形凹陷结构,环形凹陷可以为环形凸起承受撞击时产生的局部变形提供空间,避免橡胶结构422过分挤压影响橡胶结构422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有效提升车辆在越野路面行驶时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多个环形槽4220沿橡胶结构422的径向间隔设置,使得橡胶结构422上沿径向形成多个相邻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凹陷。
进一步地,前下控制臂总成3包括前下控制臂本体30,前下控制臂本体30具有第一衬套301、第二衬套302和第三衬套303,第三衬套303与减震器连接叉212连接,第一衬套301和第二衬套302均与车架C连接;其中,第一衬套301和第二衬套302中的至少一个的开设肾形孔结构31,肾形孔结构31沿第一预设方向分布。具体地,第一预设方向为整车的Y向,通过设置肾形孔结构31,可以降低第一衬套301和第二衬套302的Y向刚度,提升车辆的纵向(即X向)退让平顺性能。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前下控制臂本体30采用锻铝工艺,第一衬套301、第二衬套302和第三衬套303均为橡胶材质,前下控制臂本体30通过球头销与前转向节5连接。为保证前下控制臂总成3与车架C、减震器连接叉212之间的连接摩擦副能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在第一衬套301、第二衬套302和第三衬套303的内管端面增加锯齿形结构32,锯齿形结构32可以显著提升连接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前下控制臂总成3的连接更可靠。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前下控制臂本体30呈现“人”字型结构特点,能够为车轮提供更大的转向空间,进而减小整车转弯半径,提升机动性能;同时在车轮承受X向向后的非合理误用冲击载荷时,由于“人”字型结构的特点,前下控制臂本体30的“人”字型支臂会优先产生变形,出现驾驶异常感受,以提醒驾驶员检查车辆状态或更换样件,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前上控制臂总成1、前下控制臂总成3、稳定杆连杆总成8中的至少一个采用锻铝工艺制成。锻铝工艺可增强车辆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前上控制臂总成1包括前上控制臂本体10,前上控制臂本体10采用锻铝工艺制成,可以在保证车辆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实现车辆的轻量化。前上控制臂本体10的一侧通过两个橡胶衬套11与车架C进行螺栓连接,橡胶衬套11上设置有轴向限位法兰110,可以在受到轴向力时为前上控制臂本体10提供支撑力,提升前悬架系统的稳定性,避免撞击异响的发生。前上控制臂本体10的另一侧通过前上控制臂连接件12与前转向节5连接,优选地,前上控制臂连接件12为球头销。其中,橡胶衬套11的端面开设有沿整车Z向分布的肾形孔,肾形孔可以降低橡胶衬套11的Z向刚度,提升车辆的垂向(Z向)平顺性。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稳定杆连杆总成8包括稳定杆连杆本体80和两个连杆连接件81,稳定杆连杆本体80采用锻铝材质,以增强强越野侧倾工况下前悬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杆连杆总成8通过两个连杆连接件81分别连接减震器连接叉212和稳定杆杆体72。优选地,连杆连接件81为球头销。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前悬架系统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型式,通过结构布置保证了优良的基础动力学性能;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可实现左右侧车轮垂向运动的完全独立,实现左右侧车轮反向跳动时稳定杆暂时失效的技术效果,避免由于稳定杆的拉拽作用引起的车轮接地性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大扭曲路面的车轮下跳行程和接地特性;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可根据选择适时增加离地间隙,增强车辆通过性,又可适时减小离地间隙,增强车辆稳定性;第二缓冲块4与第一缓冲块220的配合设置,可使得第一缓冲块220刚度较小以保证车辆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第二缓冲块4的刚度较大以保证车辆的限位能力和耐久性能。本实施例中的前悬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悬架系统追求大行程和高离地间隙时需要牺牲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问题,具有上述前悬架系统的车辆可以兼顾高通过性、高可靠性需求与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具有前悬架系统,前悬架系统为上述的前悬架系统。具体地,车辆可以为强越野乘用车,采用上述前悬架系统的强越野乘用车具有更强的越野能力,可适应多种越野工况。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泵(6);
前滑柱总成(2),所述前滑柱总成(2)与车身连接,所述前滑柱总成(2)包括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所述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通过液压管路(61)与所述液压泵(6)连通,所述液压泵(6)通过对所述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充放油以拉伸或压缩所述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架系统还包括:
前上控制臂总成(1),所述前上控制臂总成(1)与车架连接;
前下控制臂总成(3),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与所述车架、所述前滑柱总成(2)连接;
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所述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位于所述车架的下方,所述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的稳定杆杆体(72)通过稳定杆连杆总成(8)与所述前滑柱总成(2)连接;
其中,所述稳定杆杆体(72)具有断开状态和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可断开式稳定杆总成(7)包括:
分离控制单元(71),所述分离控制单元(71)的输出轴与所述稳定杆杆体(72)连接;
稳定杆盖板(73),所述稳定杆盖板(73)与所述稳定杆杆体(72)连接;
稳定杆衬套(74),所述稳定杆衬套(74)与所述稳定杆杆体(72)连接;
其中,所述分离控制单元(71)用于控制所述稳定杆杆体(72)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和所述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举升减震器总成(21)包括:
减震器(210),所述减震器(210)的第一端设置有上悬置(211),所述减震器(210)通过所述上悬置(211)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减震器(210)的侧壁与所述液压管路(61)连通,所述减震器(210)上设置有第一缓冲块(220);
减震器连接叉(212),所述减震器连接叉(212)的第一端与所述减震器(2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减震器连接叉(212)的第二端与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架系统还包括:
第二缓冲块(4),所述第二缓冲块(4)包括连接部(41)和缓冲部(42),所述第二缓冲块(4)通过所述连接部(41)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块(4)的所述缓冲部(42)朝向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42)包括:
金属底板(421),所述金属底板(421)与所述连接部(41)连接;
橡胶结构(422),所述橡胶结构(422)朝向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设置,所述橡胶结构(422)与所述金属底板(421)连接;
其中,车轮上跳过程中,所述橡胶结构(422)与部分的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发生撞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结构(422)上开设多个环形槽(422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包括:
前下控制臂本体(30),所述前下控制臂本体(30)具有第一衬套(301)、第二衬套(302)和第三衬套(303),所述第三衬套(303)与所述减震器连接叉(212)连接,所述第一衬套(301)和第二衬套(302)均与所述车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衬套(301)和所述第二衬套(302)中的至少一个的开设肾形孔结构(31),所述肾形孔结构(31)沿第一预设方向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控制臂总成(1)、所述前下控制臂总成(3)、所述稳定杆连杆总成(8)中的至少一个采用锻铝工艺制成。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架系统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悬架系统。
CN202210764164.6A 2022-06-30 2022-06-30 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51397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164.6A CN115139726A (zh) 2022-06-30 2022-06-30 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164.6A CN115139726A (zh) 2022-06-30 2022-06-30 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9726A true CN115139726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1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4164.6A Pending CN115139726A (zh) 2022-06-30 2022-06-30 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97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3849A (zh) * 2022-11-22 2023-03-0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8842A (ko) * 2008-06-11 2009-12-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가변 롤 제어 장치
CN203623309U (zh) * 2013-11-29 2014-06-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块结构
CN203995548U (zh) * 2014-08-19 2014-12-10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高通过性汽车底盘
CN204701413U (zh) * 2015-05-22 2015-10-14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稳定杆总成及车辆
CN206217533U (zh) * 2016-12-08 2017-06-0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块安装结构总成
CN109484125A (zh) * 2018-11-29 2019-03-1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悬架稳定器及车辆
CN111232064A (zh) * 2020-01-22 2020-06-05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结构及汽车
CN111439082A (zh) * 2020-04-21 2020-07-24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悬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215408U (zh) * 2020-12-23 2021-09-1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悬架用限位缓冲块和车辆
CN113829816A (zh) * 2021-10-09 2021-12-2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悬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8842A (ko) * 2008-06-11 2009-12-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가변 롤 제어 장치
CN203623309U (zh) * 2013-11-29 2014-06-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块结构
CN203995548U (zh) * 2014-08-19 2014-12-10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高通过性汽车底盘
CN204701413U (zh) * 2015-05-22 2015-10-14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稳定杆总成及车辆
CN206217533U (zh) * 2016-12-08 2017-06-0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块安装结构总成
CN109484125A (zh) * 2018-11-29 2019-03-1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悬架稳定器及车辆
CN111232064A (zh) * 2020-01-22 2020-06-05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结构及汽车
CN111439082A (zh) * 2020-04-21 2020-07-24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悬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215408U (zh) * 2020-12-23 2021-09-1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悬架用限位缓冲块和车辆
CN113829816A (zh) * 2021-10-09 2021-12-2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悬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3849A (zh) * 2022-11-22 2023-03-0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兼容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的前悬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5651B (zh) 具有钢板弹簧和选择性夹紧组件的车辆悬架
CN203198673U (zh) 麦弗逊空气悬架
CN201183440Y (zh) 一种载货汽车变刚度橡胶平衡悬架装置
CN110626137B (zh) 一种重载乘用车后悬架
CN113183706B (zh) 面向全矢量线控汽车的双纵臂式主动悬架系统
CN115139726A (zh) 前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2874271B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组成装置
CN105270124B (zh) 铝合金橡胶复合接头总成
CN113829816A (zh)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悬架系统
CN2823017Y (zh) 轿车的后悬架系统
CN104924869A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101117086A (zh) 一种机器人车体悬挂系统
CN200971032Y (zh) 沙滩车前轮独立悬架
CN106627016B (zh) 一种汽车纵横臂独立悬挂
CN214057156U (zh) 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10760117U (zh)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2761449Y (zh) 双横臂摇杆式独立悬架
CN105711364A (zh) 一种双前轴牵引车的前悬架装置
CN210309818U (zh) 复合稳定杆转向桥空气悬架
CN217455523U (zh) 一种随动转向桥总成
KR100748330B1 (ko) 상용차용 쇽 업소버
CN210881563U (zh)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18084979U (zh) 一种上控制臂结构及悬架系统
CN117246085B (zh) 一种车辆摆臂装置
CN217753388U (zh) 一种橡胶聚氨酯复合衬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