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6466A - 具有接触设备的定子 - Google Patents

具有接触设备的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6466A
CN115136466A CN202180010517.7A CN202180010517A CN115136466A CN 115136466 A CN115136466 A CN 115136466A CN 202180010517 A CN202180010517 A CN 202180010517A CN 115136466 A CN115136466 A CN 115136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phase
coil
bus bar
pha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05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尔·菲德林
斯特凡·维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ewals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Original Assignee
Bozewals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ewals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filed Critical Bozewalsburg Automotive Parts Europe
Publication of CN115136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64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6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fail safe, back up, redundant or other similar emergenc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ularity of som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马达(1)的定子(2),定子具有定子基体(8),定子基体承载多相的定子绕组(3)的分别具有两个线圈端部(10、SPnm)的线圈(7、SPn),并且具有布置在定子基体(8)端侧的具有互连壳体(11)的接触设备(5),互连壳体容纳多个用于互连线圈(7、SPn)和多个相端子(4、Pn)的汇流条(16、Sn),其中,定子绕组(3)的每个相(U、V、W)由其中至少一个线圈(7、SPn)和其中至少一个汇流条(16、Sn)以及其中一个相端子(4、Pn)形成,并且其中,汇流条(16、Sn)的尺寸被调整成使得定子绕组(3)的所有相(U、V、W)的电阻(R)相同。

Description

具有接触设备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接触定子绕组的线圈的接触设备的定子。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定子的电动马达,特别是机动车的电子换向的转向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通常具有多个调节件,例如转向装置、座椅调节装置、可操纵的锁、车窗升降器、可调节的天窗,这些调节件能分别借助所配属的电动马达调节,或能在不同的调节位置之间移位。
作为交流电机的特别是无刷式的电动马达通常具有带多个例如呈星形布置的定子齿的定子,定子齿承载由绝缘线缠绕成的形式为个体线圈的电旋转场绕组或定子绕组。线圈以其线圈端部(绕组线端部)配属给各个支线或相,并且以预先确定的方式相互互连,并且被引导到相端子上以用于为旋转场绕组通电。
在作为电子换向的三相交流电机的无刷式的电动马达的情况中,定子具有三个相并且因此具有至少三个相导体或相绕组,其分别以相移方式被加载电流以产生旋转磁场,通常设有永磁体的转子在旋转磁场中旋转。相绕组的相端部被引导到马达电子器件上以用于驱控电动马达。旋转场绕组的线圈在此以星形连接或三角形连接的方式互连,并且与三个相端子电接触。
为了引导和互连线圈端部,常见的是将接触设备作为互连系统或切换单元,它们被放置在定子的端侧或定子叠组上。此类接触设备特别地用于以导电方式连接形成线圈绕组的绕组线区段的线圈端部,从而使得各个线圈端部被相互电连接(短接),并且因此使线圈绕组或相绕组能串联通电。
此类接触设备通常具有多个集成的或包覆成型的导体迹线或汇流条作为连接导体以用于连接或接触线圈端部。在电动马达或定子装配时,线圈端部与汇流条接触,从而使得配属于共同的相的线圈经由接触设备相互连接。线圈端部通常借助材料锁合连接与汇流条接触,例如借助钎焊或熔焊,特别是借助激光焊接来实现。
由DE 10 2010 039 335 A1已知一种用于电动马达的定子的接触装置,借助接触装置使多个在周侧布置在定子上的线圈电接触。接触装置具有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的触点载体以及用于接触线圈而导电且经由轴向突出的相端子被通电的线路条,线路条被容纳在平行于触点载体平面的不同的平面内。
能想到的是,借助这样的被安设在具有承载线圈的定子基体的定子组件的端侧上的接触装置(切换单元)并没有将所有线圈相互连接起来。通过线圈或其线圈端部与接触装置的连接生成了至少两相(2相)的、优选三相(3相)的电动马达。形成定子与马达电子器件之间的接口的接触装置具有多个联接元件(接线夹),联接元件通常与相的数量相应。
接触装置的通常由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材料、优选由铜或铜合金或铝或由铝合金制成的线路条的典型特征在于:这些线路条沿最短的、通常最直观的路径铺设。在此,不低于相邻的导体迹线之间的预先给定的最小距离,由此使得(欧姆)电阻保持得小(少、低)。在此,导体迹线横截面通常在导体迹线内或导体迹线之间是恒定的。
导体迹线的这种铺设类型的缺点是,能从外部测得的(电)阻抗的对称性,特别是在线圈阻抗小的情况中,即使当线圈阻抗本身相同时,也有可能非常不同。此不对称性可能对于通过电子器件(马达电子器件)进行的对电动马达的调节和/或控制造成不利影响,并且产生提高的转矩波动和/或高的噪声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具有特别合适的接触设备的定子。特别地,转矩波动和/或噪声水平应该借助接触设备保持尽可能低。为此,优选将相建立得具有尽可能大的阻抗对称性。此外,应说明一种特别合适的具有此类定子的电动马达。
根据本发明,在定子方面,该任务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并且在电动马达方面,该任务利用权利要求10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定子方面阐述的优点和构造也可以适应性地转移到电动马达,并且反之亦然。
定子具有沿定子轴线延伸的定子基体,定子基体承载多相的定子绕组的多个线圈,其中,每个线圈具有两个、特别是轴向定向的线圈端部。定子还具有布置在定子基体端侧的接触设备,接触设备具有优选呈环形的互连壳体,互连壳体容纳多个用于互连线圈和多个相端子的汇流条,相端子中的每个相端子与其中一个汇流条连接。定子绕组适当地被冗余地实施,特别是具有两个三相。
定子绕组的每个相均由其中至少一个线圈和其中至少一个汇流条以及其中一个相端子形成,其中,汇流条的尺寸被调整成使得定子绕组的所有相的电阻相同。适当地,汇流条的尺寸被调整成使得汇流条的电阻相同。为此,有利地汇流条的条长度和/或条横截面被调整成使得定子绕组的相的电阻相同。适宜地,每个汇流条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其中一个线圈端部接触的联接触点。
利用合适的汇流条形状(几何形状),在导体迹线长度或汇流条长度就各自电阻方面进行了给定的情况下,使得可以跨越与之相比较短的待与该汇流条连接的接触部位间的距离,例如与连接的线圈端部或与相端子的接触部位间的距离,其方式是,将相应的汇流条例如波浪状、蜿蜒曲折状或绕圈状地实施。换言之,相应的汇流条可以比相应的线圈的待连接的接触部位和/或各自的相端子的待连接的接触部位之间的最短距离(也明显)更长。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线圈及其线圈端部布置在定子基体上,使得线圈的各一个线圈端部布置在定子的径向内周部上。特别地,通过这些线圈端部的此类布置有利地能够实现的是,使得将各自的相的线圈连接起来的那些汇流条对于其中每个相而言是相同的。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线圈以星形连接方式互连。为了建立星形连接的星点,仅使用个体汇流条,该汇流条具有三个联接触点和在这些联接触点之间延伸的两个汇流条区段,汇流条区段优选具有不同的区段长度。因此可以有利地简化希望的阻抗对称性的调整。
本发明基于如下构思,即,当定子绕组或电动马达绕组的所有相的电阻相同时,则可以避免提高的转矩波动和/或提高的噪声水平。因为参与定子绕组的线圈的电阻通常相同或相等,所以可以以已知的方式通过匹配导体迹线或汇流条的阻抗来优化阻抗对称性。
在此,阻抗要么通过所有或某些汇流条(导体迹线)的横截面改变来产生,要么通过它们的长度改变来产生。在此,汇流条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横截面。横截面也可以沿个体汇流条变化。由于例如通过附加的圈环或波浪形状所造成的长度改变,使得汇流条(导体迹线)不再绝对铺设在最短或最直观的路径上。横截面在此也可以在个体汇流条内变化。
这种阻抗对称性的建立可以在具有以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互连的线圈的电动马达中实现,以及在具有冗余的绕组、例如两个三相定子绕组(2×3相)的电动马达中实现。由于非常好的阻抗对称性,使得可以特别精确地调节此类电动马达,并且在此产生很少或不产生转矩波动或噪声。
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待与相端子连接的汇流条具有接合端部,接合端部穿过相端子的连接区段的对应的、优选呈矩形的留空部。适宜地,待与相端子连接的汇流条具有接合端部(固定端),该接合端穿过相端子的连接区段的对应的留空部。适当地,汇流条的接合端部在与相端子的连接(接合连接)中发生变形或改形,从而形成至少局部地覆盖了留空部的、例如蘑菇头状的固定头。特别优选地,该连接部作为焊接连接部,适宜地借助激光焊接来建立。适当地,相端子被构造为绝缘刺破型触点。
在具有冗余的定子绕组的电动马达中,即在具有相应的多个的子系统(其中仅调节一个子系统)的冗余的马达中,马达运行中电流很少偏移到另一子系统,这又改善了可调节性。此外,可以更精确地估计通电的定子绕组或相的(直流)电流。
在优选的应用中,上述定子是机动车的电动马达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的电动马达优选是用于机动车转向的转向马达,其例如包括传动装置。
附图说明
下文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在示意性和简化的图示中示出机动车的电动马达;
图2在透视图示中示出定子和放置或能放置到该定子端侧的接触设备,接触设备具有互连壳体和从该互连壳体伸出的相端子(相触点)和用于互连被冗余实施的定子绕组的线圈的汇流条的接触接片;
图3在透视图示中示出接触设备,其不具有互连壳体,而具有在各个汇流条的接合端部与相端子的连接区段之间的接合连接部;
图4在俯视图中示出不具有互连壳体的接触设备,图中观察冗余的定子绕组的第一和第二子系统的与具有不同的条长度、条横截面和条形状的汇流条互连的线圈及其线圈端部;并且
图5a和图5b示意性地示出线圈和线圈与第一和第二子系统的(冗余的)相的呈星形连接的互连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示意性的和简化的图示中示出了用于机动车中的电动马达1。电动马达1具有带多相的旋转场绕组或定子绕组3的定子2,为了通电,定子借助接触设备5(图2至图4)的在后文中也被称为相触点的相端子4与马达电子器件6连接。在通电状态中,定子绕组3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驱动电动马达1的在此未详细示出的转子。电动马达1特别是机动车的电子换向的转向马达。
在示意图中,定子绕组3三相地实施有三个(马达)相U、V、W。每个相U、V、W由相绕组形成,相绕组在实施例中通过互连定子绕组3的两个线圈(线圈绕组)7形成。在此实施例中,相U、V、W以星形连接方式与星点B彼此互连。
图2在透视图示中示出了用于定子2的接触设备或切换单元5。在此实施例中,定子绕组3被冗余地实施并具有两个三相U、V、W。在装配状态下,接触设备5被放置到定子2端侧或其实施为定子叠组的定子基体8上,定子基体沿定子轴线A并且因此沿轴向方向(轴向地)延伸。该定子基体或定子2的定子叠组例如包括十二个向内指向的定子齿,电动马达1的定子绕组或旋转场绕组3以两个分别具有三个相U、V、W的子系统被安置到定子齿上。
在实施例中,线圈7缠绕到绝缘的绕组载体或线圈载体9上,并且与该绕组载体或线圈载体一起被放置到定子基体8的定子齿上。其中每个框架状的绕组载体9在此承载作为定子绕组3的一部分的线圈7。线圈7分别具有两个轴向指向的线圈端部10。线圈及其线圈端部在图2中仅示例性地设有附图标记7或10。
线圈7的线圈端部10借助放置到定子2端侧的接触设备5互连成在此实施例中是冗余的三相(3相)的定子绕组或旋转场绕组3。在电动马达式的运行中,定子绕组3的分别被通电的绕组产生定子侧的磁场,磁场与无刷式的电动马达1的围绕中心的定子轴线或马达轴线A旋转的转子的永磁体发生交互作用。例如当个体相U、V、W由于故障而失效时,则借助于马达电子器件6可以转换到其他相U、V、W以对其通电。
接触设备5具有由电绝缘的材料制成的呈圆环形的互连壳体11。线圈7的线圈端部10被引导穿过互连壳体11的径向内侧的轴向的贯通开口12,并且在互连壳体11的上侧上与接触接片13接触以用于互连。贯通开口12和接触接片13在图中仅示例性地设有附图标记。
接触设备5借助互连壳体11的轴向的卡锁舌片14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紧固或能紧固在定子基体8上。卡锁舌片14在此分布在外周部上并且布置在互连壳体11的朝向定子基体8的(下)侧上。定子基体8在此在其外周部上具有轴向延伸的槽15,卡锁舌片14以夹紧方式嵌入到槽内以用于紧固。布置在定子2的相应的端侧上的接触设备5能松开地卡锁或夹固在定子基体8上。
如结合图3可以看出,接触设备5具有多个汇流条16作为连接导体,以用于将线圈端部10或其接触接片13与相端子4互连。使汇流条16至少区段式地相互同心延伸地被容纳于其中的互连壳体11被实施为汇流条16的塑料包覆部。在此,汇流条16的端部侧的接触接片13以及其中一些按规定被设置用于与相端子4连接的汇流条16的接合端部17是能接近的,即至少区段式地不被互连壳体11包围。
在实施例中的六个相端子4为通过线圈7及其互连而形成的三相的定子绕组或旋转绕组3的相U、V、W提供了三个联接对。其中每个联接对与三相U、V、W和所配属的汇流条16形成定子绕组3的两个冗余的子系统中的一个。
轴向指向的接合端部17被设置作为用于与所配属的相端子4连接的接触部位,并且一体式地、即一件式或整体地成形到汇流条16上。同样,轴向指向的作为用于与分别配属的线圈端部10接触或导电连接的接触部位的接触接片13是汇流条16的一体式的组成部分。接触接片13特别地被实施为用于与特别是被剥皮的线圈端部10焊接连接、优选是激光焊接连接的焊接接片。在此,汇流条16及其接合端部17和接触接片13例如实施为由铜材料制成的冲压弯曲件。
在此实施方式中,相触点4被实施为形式为冲压弯曲件的大致呈矩形的接触接片。各自的相端子4的纵向侧在此沿轴向方向A定向,其中,窄侧大致径向地定向。各自的相端子4在承载互连壳体11的定子端侧上轴向竖立探伸。为了支撑和稳定,在电动马达1的装配或接合状态中,相触点4位于接触设备5的互连壳体11的在下文被称为载体区段18的保持容纳部内。相端子4被设置作为绝缘刺破型触点或连接部,并且为此在自由端部侧设有用于马达电子器件6的各自的刀式触点的容纳缝隙19。
从图3和图4中比较清楚地可见,各自的相端子4具有轴向延伸的接触区段4a和与该接触区段正交延伸的连接区段4b,在接触区段4b中引入了未详细标记的、优选呈矩形的留空部。待与各自的相端子4连接的汇流条16以其接合端部17穿过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的对应的留空部。相应的汇流条16的待与各自的相端子4连接的接合端部17被实施为汇流条16的在其朝向各自的相端子4的条端部或连接端部上的横截面缩小部或变窄部20。优选地,接合端部17大致呈L形,其中,变窄部20形成在竖直的L侧边。变窄部20的横截面积在此小于接合端部17的联接到其上的区段的横截面积。接合端部17在变窄部20的区域内的横截面小于相端子4的悬臂状的连接区段4b内的留空部的横截面。
在所示的接合状态中,汇流条16的接合端部17与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之间建立了形状锁合或材料锁合的连接部23,尤其是适宜地借助激光焊接建立了焊接联接部。当建立了接合连接并且接触设备5的部件(汇流条16和/或相端子4)被包覆、即完成互连壳体11时,执行该连接。于是,该互连壳体具有优选地平坦的、呈环形的底座区段21。在此状态下,接合端部17穿过互连壳体11中的开口22到互连壳体的由底座区段21所形成的上侧。汇流条16的接合端部17或其变窄部20在借助激光焊接与相端子4建立连接(形状锁合和材料锁合的接合连接)中发生变形。这些连接部在汇流条16的相应的区段被包覆之后是能接近的。
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参照互连壳体11的呈环形的底座区段21沿周部方向或切向地延伸,而待与相端子4联接的汇流条16的接合端17轴向地定向。以此方式,使得汇流条侧的接合端部17可以穿过相端子侧的留空部20。汇流条16的接触接片13相对于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及其与汇流条16的连接部位或接触部位被定位在互连壳体11的径向内部的区域中。
图4在俯视图中示出了根据图3的接触设备5(无互连壳体11),其具有两个三相子系统的汇流条和相端子及其与线圈的互连方式。在此,为清楚起见并且能够区分两个子系统的各三个相(U、V、W),在图4中只有在左侧示出的子系统情况下示出了根据图3的被设置成用于分别连接三个相(U、V、W)的两个线圈的汇流条,而在右侧示出的子系统情况下以虚线解释了用于分别连接三个相(U、V、W)的两个线圈的汇流条。
在下文中,相端子、线圈及其线圈端部和汇流条设有带角标的字母,而非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数字(4、7、10、16)。在此,针对相端子使用的名称为Pn(其中,n=1、2、……、6),并且针对线圈使用的名称为SPn(其中,n=1、2、……、12),以及针对第一子系统的线圈端部(图4中左半部分和图5a中)使用的名称为SPnm(其中,n=1、2、……、6并且m=1、2、……、6),并且针对汇流条使用的名称为Sn(其中,n=1、2、……、14)。
图5a和图5b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配属的线圈、汇流条和相端子的两个三相子系统。在图4中右侧示出的并且在图5b中示意性解释的子系统中,为了清楚起见未更详细地标记线圈端部。
在图4的左半部分中可以看到内侧径向的三个横截面大致呈U形的、分别连接两个线圈端部SPnm的汇流条Sn。在此,线圈端部SPnm是在相U、V、W之一内相互连接的线圈SPn的线圈端部。此处在第一子系统的三相实施方案中使用的汇流条Sn在其尺寸方面是相同的,即汇流条Sn的长度和横截面及其形状或几何形状是相同的。这类似地适用于图4中右侧所示的另外的第二子系统的仅以虚线图示的汇流条Sn
具体而言,在结合图5a在图4中左侧所示的子系统中,第一线圈SP1和第二线圈SP2经由第一汇流条S1在同一相(在此例如是相U)内经由其线圈端部SP12和SP22中的各一个连接。第一线圈SP1的另一个线圈端部SP11经由第二汇流条S2与第二相(在此例如是相V)的第四线圈SP4的线圈端部SP41连接并且与第三相(在此例如是相W)的第五线圈SP5的线圈端部SP51连接。为此,形成星形连接的星点B的第二汇流条S2具有未更详细地标记的联接触点,并且在这两个汇流条区段S21和S22之间具有不同的区段长度。第二线圈SP2的另一个线圈端部SP21与第三汇流条S3连接,第三汇流条其本身与U相的在此以P1标记的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以所述的形状锁合和材料锁合的接合连接方式连接。
与第二相V配属的第四线圈SP4以其另外的线圈端部SP42与第四汇流条S4连接,第四汇流条与第三线圈SP3的线圈端部SP32连接,第三线圈与第四线圈SP4形成相V。第三线圈SP3的另外的线圈端部SP31与第五汇流条S5连接,第五汇流条其本身以所述的形状锁合和材料锁合的接合连接的方式与相V的在此以P2标记的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连接。
与第三相W配属的第五线圈SP5以其另外的线圈端部SP52与第六汇流条S6连接,第六汇流条与第六线圈SP6的线圈端部SP62连接,第六线圈SP6与第五线圈SP5形成相W。第六线圈SP6的另外的线圈端部SP61与第七汇流条S7连接,第七汇流条其本身以所述的形状锁合和材料锁合的接合连接的方式与相W的在此以P3标记的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连接。
连接了相U、相V和相W的线圈对SP12、SP34和SP56的汇流条S1、S4和S6的尺寸在其尺寸方面是相同的,并且因此可以有利地被提供为通用件。汇流条S2、S3、S5和S7的尺寸不同,其中,它们的条长度和/或条横截面被调整成使所有三个相U、V、W的电阻R相同,并且因此使得定子绕组3的借助接触设备5以星形连接方式实施的第一子系统的电阻是对称的。
对称性(阻抗对称性)可以有利地被给定为两相之间的最大和最小阻抗之差与相之间的平均阻抗的商(对称性=(两相之间的最大阻抗-两相之间的最小阻抗)/相之间的平均阻抗)。对称性的值有利地<1%。
该阻抗对称性也在图4右侧所示的子系统中借助在那里所使用的汇流条进行调整。为简单起见,具有相端子P4、P5和P6的此(第二)子系统的另外的六个线圈S7至S12的线圈端部在此未详细标记。
具体而言,在结合图5b在图4中右侧所示的子系统中,第七线圈SP7和第八线圈SP8经由第八汇流条S8在同一相(在此为相U)内经由其线圈端部中的各一个连接。第七线圈SP7的另一个线圈端部经由又形成星形连接的星点B的第九汇流条S9与第二相(在此例如为相V)的第十线圈SP10的线圈端部连接,并且与第三相(在此例如为相W)的第十一线圈的线圈端部连接。为此,汇流条S9具有三个未详细标记的联接触点,并且汇流条在这两个汇流条部分S91和S92之间具有不同的区段长度。第八线圈SP8的另外的线圈端部与第十汇流条S10连接,第十汇流条其本身以所述的形状锁合和材料锁合的接合连接的方式与相U的在此以P4标记的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连接。
与第二相V配属的线圈SP10以其另外的线圈端部与第十一汇流条S11连接,第十一汇流条与第九线圈SP9的线圈端部连接,第九线圈与第十线圈SP10形成相V。线圈SP9的另外的线圈端部与第十二汇流条S12连接,第十二汇流条其本身以所述的形状锁合和材料锁合的接合连接的方式与相V的在此以P5标记的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连接。
与第三相W配属的线圈SP11以其另外的线圈端部与第十三汇流条S13连接,第十三汇流条与第十二线圈SP12的线圈端部连接,第十二线圈SP12与第十一线圈SP11形成相W。线圈SP12的另外的线圈端部与第十四汇流条S14连接,第十四汇流条其本身以所述的形状锁合和材料锁合的接合连接的方式与相W的在此以P6标记的相端子4的连接区段4b连接。
汇流条S8、S11和S13的尺寸在其尺寸方面又与汇流条S1、S4和S6的尺寸相同。汇流条S9、S10、S12和S14的尺寸不同,其中,它们的条长度和/或条横截面又被调整成使得所有三个相U、V、W的电阻R相同,并且因此定子绕组3的借助接触设备5呈星形连接实施的第一子系统的电阻是对称的。汇流条S2和S9的尺寸在实施例中相同,而汇流条S10、S12和S14的尺寸相互不同,并且相对于汇流条S3、S5和S7也不同。
例如,根据汇流条S7和S12可见,相比它们的汇流条长度,线圈端SP61和相端子P3之间的距离或线圈SP10的相应的线圈端和相端子P5之间的距离仅很小,并且因此通过如下方式选择汇流条S7和S12的合适的形状(几何形状),即,将相应的汇流条S7和S12呈绕圈状或波浪状或蜿蜒曲折状地成形以用于提供分别所需的电阻。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主题的情况下也可以由此推导出本发明的其他变体。此外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情况下,结合实施例描述的所有单个特征也你能以其他方式相互组合。
此外,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具体示出的应用情况,而且可以用于其他机动车应用中的类似的实施方案,例如车门和尾盖系统、车窗升降器、车锁、可调的座椅和内部空间系统以及电驱动器、控制部、传感器和车辆中的其他设备。
附图标记列表
1 电动马达
2 定子
3 定子绕组
4 相端子/相触点
4a 接触区段
4b 连接区段
5 接触设备
6 马达电子器件
7 线圈
8 定子基体/定子叠组
9 线圈载体/绕组载体
10 线圈端部
11 互连壳体
12 贯通开口
12a 开口
12b 引导缝隙
13 接触接片
14 卡锁舌片
15 槽
16 汇流条
17 接合端部
18 载体区段/保持容纳部
19 容纳缝隙
20 变窄部
21 底座区段
A 定子轴线/轴向方向
B 星点
Pn 相端子
Sn 汇流条
Snm 汇流条区段
SPn 线圈
SPnm 线圈端部
U、V、W 相

Claims (10)

1.电动马达(1)的定子(2),所述定子具有定子基体(8),所述定子基体承载多相的定子绕组(3)的多个分别具有两个线圈端部(10、SPnm)的线圈(7、SPn),并且具有布置在所述定子基体(8)端侧的具有互连壳体(11)的接触设备(5),所述互连壳体容纳多个用于互连所述线圈(7、SPn)和多个相端子(4、Pn)的汇流条(16、Sn),所述相端子中的每个相端子与其中一个汇流条(16、Sn)连接,
-其中,所述定子绕组(3)的每个相(U、V、W)由其中至少一个线圈(7、SPn)和其中至少一个汇流条(16、Sn)以及其中一个相端子(4、Pn)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汇流条(16、Sn)的尺寸被调整成使得所述定子绕组(3)的所有相(U、V、W)的电阻(R)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16、Sn)的尺寸被调整成使得所述汇流条(16、Sn)的电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16、Sn)的条长度和/或条横截面被调整成使得所述定子绕组(3)的所有相(U、V、W)的电阻(R)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2),其特征在于,为连接所述线圈(7、SPn)在各自的相(U、V、W)内使用的汇流条(16、Sn)对于所述相(U、V、W)中的每个相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2),
其特征在于,
每个汇流条(16、Sn)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其中一个线圈端部(10)接触的联接触点(1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7、SPn)以星形连接方式互连,并且
-为建立星形连接的星点(B),使用具有三个联接触点(13)以及第一和第二汇流条区段(Snm)的个体汇流条(16、S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区段(Snm)具有不同的区段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绕组(3)被冗余地实施并具有两个三相(U、V、W)。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2),
其特征在于,
-待与所述相端子(4、Pn)连接的汇流条(16、Sn)具有接合端部(17),所述接合端部(17)穿过所述相端子(4、Pn)的连接区段(4b)的对应的留空部,和/或
-所述相端子(4、Pn)被构造为夹式触点或绝缘刺破型触点。
10.电动马达(1),所述电动马达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2)。
CN202180010517.7A 2020-01-24 2021-01-20 具有接触设备的定子 Pending CN1151364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200839.6 2020-01-24
DE102020200839 2020-01-24
DE102020202578 2020-02-28
DE102020202578.9 2020-02-28
DE102020203870.8 2020-03-25
DE102020203870.8A DE102020203870A1 (de) 2020-01-24 2020-03-25 Stator mit einer Kontaktvorrichtung
PCT/EP2021/051166 WO2021148451A1 (de) 2020-01-24 2021-01-20 Stator mit einer kontakt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6466A true CN115136466A (zh) 2022-09-30

Family

ID=765430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0517.7A Pending CN115136466A (zh) 2020-01-24 2021-01-20 具有接触设备的定子
CN202180010510.5A Pending CN115088161A (zh) 2020-01-24 2021-01-20 定子的接触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0510.5A Pending CN115088161A (zh) 2020-01-24 2021-01-20 定子的接触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230098997A1 (zh)
CN (2) CN115136466A (zh)
DE (4) DE102020203875A1 (zh)
WO (3) WO20211484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4877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モータ
FR3079368B1 (fr) * 2018-03-23 2020-05-08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JP2021164218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組み付け方法
DE102021211368A1 (de) 2021-10-08 2023-04-13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omotor eines Nebenaggregats eines Kraftfahrzeugs
EP4287468A1 (de) 2022-05-31 2023-12-06 Ovalo GmbH Elektromotor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6080B2 (ja) * 2000-12-05 2005-09-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DE10328720A1 (de) * 2003-06-25 2005-01-27 Robert Bosch Gmbh Verschaltungselement für eine Wicklung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JP4783012B2 (ja) * 2004-12-28 2011-09-2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6021354A1 (de) 2006-05-08 2007-11-15 Siemens Ag Elektrische Maschine, insbesondere Synchronmotor, mit redundanten Statorwicklungen
JP2008219972A (ja) * 2007-02-28 2008-09-18 Jtekt Corp 電動モータ
DE102010000710A1 (de) 2010-01-07 2011-07-14 Robert Bosch GmbH, 70469 Lagerschild
DE102010039335A1 (de) 2010-08-16 2012-02-16 Robert Bosch Gmbh Kontakteinrichtung in einem Sta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JP5940432B2 (ja) 2012-10-26 2016-06-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6267907B2 (ja) * 2013-09-26 2018-01-24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5142429A (ja) * 2014-01-28 2015-08-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5200093A1 (de) 2015-01-07 2016-07-07 Robert Bosch Gmbh Verschaltungsplatte eines Stators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chen
KR102055213B1 (ko) * 2015-02-03 2019-12-12 브로제 파르초이크타일레 게엠베하 운트 코. 콤만디트게젤샤프트 뷔르츠부르크 전기 모터 및 그에 대한 스위칭 유닛
US10862363B2 (en) 2015-08-10 2020-12-08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KR102510020B1 (ko) * 2015-11-05 2023-03-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버스바, 모터, 및 동력 전달 시스템
DE202016008549U1 (de) 2016-11-04 2018-07-31 Nidec Corporation Sammelschieneneinheit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TWI606676B (zh) * 2017-01-06 2017-11-2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定子結線固定裝置
DE112018001134T5 (de) 2017-03-03 2019-11-21 Nidec Corporation Sammelschieneneinheit, motor, elektrische servolenkungsvorrichtung
JP7081591B2 (ja) * 2017-03-31 2022-06-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US11056946B2 (en) * 2017-03-31 2021-07-06 Nidec Corporation Bus bar unit and motor
EP3396815A1 (de) 2017-04-27 2018-10-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mit redundanten wicklungssystemen
JP6783198B2 (ja) * 2017-07-18 2020-11-1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DE102017216084A1 (de) 2017-09-12 2019-03-14 Robert Bosch Gmbh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Stators
WO2019064877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モータ
DE102017217962A1 (de) * 2017-10-09 2019-04-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schal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6982533B2 (ja) * 2018-03-26 2021-12-17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DE102018209493A1 (de) 2018-06-14 2019-12-19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nisch kommutierter Motor
WO2020015855A1 (de) 2018-07-19 2020-01-23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Elektromotor mit einer verschaltungs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omotors mit einer verschaltungseinhe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8161A (zh) 2022-09-20
WO2021148451A1 (de) 2021-07-29
US20230088759A1 (en) 2023-03-23
US20230098997A1 (en) 2023-03-30
DE102020203875A1 (de) 2021-07-29
DE102020203870A1 (de) 2021-07-29
DE202020005485U1 (de) 2021-06-08
DE102020203869A1 (de) 2021-07-29
WO2021148446A1 (de) 2021-07-29
WO2021148449A1 (de)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36466A (zh) 具有接触设备的定子
CN108512335B (zh) 切夹接触部、电马达以及用于该电马达的开关单元
US8143752B2 (en) Electric motor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for connection to winding leads
KR101687157B1 (ko) 전기 모터용 고정자 시스템
US10097057B2 (en) Electric motor, in particular of a vehicle component
EP3696956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rmature
JP7041999B2 (ja) モータ巻線コネクタリング
US20220360131A1 (en) Electric machine
CN110784028A (zh) 用于电动机定子的接触环
CN114175466A (zh) 电机
CN111727543A (zh) 电动马达及其切换单元
CN115548707A (zh) 用于无刷电机的连接结构和无刷电机
CN110809849B (zh) 用于将连接单元安装在电动机的部件上的方法
CN107925307B (zh) 旋转电机的端子台
JP3902219B1 (ja) 集中配電部品
CN113396529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
JP2008086080A (ja) 集中配電部品
WO2020261866A1 (ja) バスバー及びモータ
CN114207996B (zh) 电机
CN113994572B (zh) 母线单元、定子和母线单元的制造方法
US20240154484A1 (en) Stator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and electrical machine
CN113711469B (zh) 电机的定子
JP7327228B2 (ja) モータ
JP2021111998A (ja) ステータ
WO2020066519A1 (ja) ステ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