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1883B -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1883B
CN115131883B CN202210748007.6A CN202210748007A CN115131883B CN 115131883 B CN115131883 B CN 115131883B CN 202210748007 A CN202210748007 A CN 202210748007A CN 115131883 B CN115131883 B CN 115131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ssenger
subway
national railway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80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1883A (zh
Inventor
习博
凌力
张伟
杨承东
李波
熊朝辉
石先明
李�杰
曹进
胡祖翰
周杰
王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480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1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1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1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1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1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1/00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or cancelling issued ticke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3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visual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属于通行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并进行二次分级,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中的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汇总的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获取入站检测数据,根据该检测数据输出控制信息,控制乘客进入相应入站检测区域。本发明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在确保了安检效果的前提下,取消了地铁换乘国铁时的二次安检,极大提升了地铁与国铁之间枢纽站点的通行效率,提升了该换乘枢纽对应大规模高峰客流的能力,有效解决地铁与国铁枢纽站点对换乘客流预估不足而导致的通行客流瓶颈问题,有效预防了二次安检带来的大面积拥堵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行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目前公众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国铁是目前公众长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两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对乘客信息、乘票和行李等进行核验检测,而二者的核验信息并不互通,使得乘客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与国铁之间的乘坐切换时,需要分别进行安检,其大大降低了乘客通行效率。
因此实现地铁与国铁高效、有序的换乘衔接是目前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目标。国铁与地铁的安检、票检互信能够有效解决二者的高效衔接问题,但受限于实际情况,国铁与地铁尚未实现票卡互联互通,因此无法实现二者的互信通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国铁与地铁之间通行信息无法互通,导致乘客需要分别进行进站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所述国铁入站检测区域包括第一通行区域和第二通行区域;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地铁站点的乘客信息并进行一次分级,其中一次分级包括将乘客信息区分为地铁站点出行乘客信息与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
S2、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并进行二次分级,其中二次分级包括对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区分为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与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
S3、获取所述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中的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对其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以用于将其引导至第一通行区域进行入站检测;
获取所述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汇总的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对其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用于将其引导至第二通行区域进行入站检测;
S4、获取入站检测数据,根据该检测数据输出控制信息,控制乘客进入相应入站检测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地铁出站口处设有图像采集设备,步骤S3中引导信息获取方式为:
图像采集设备对地铁出站口乘客人脸进行识别,将乘客人脸信息与人脸实名注册信息比对,将已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将非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铁出站口包括地铁外出出站通道和国铁换乘通道,所述地铁外出出站通道和国铁换乘通道处均设有图像采集设备,步骤S1中一次分级方式为:
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地铁外出出站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将地铁外出出站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划分至地铁站点出行乘客信息;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国铁换乘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将国铁换乘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划分至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行区域用于乘客乘票信息核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通行区域用于乘客健康码、体温、安检信息、人脸信息及乘票信息的核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地铁站点包括健康码核验组件、行李检测组件、测温组件、安检组件、人脸信息识别组件、票检组件;
地铁站点乘客入站检测方式如下:
健康码核验组件查验乘客健康码信息,行李检测组件查验乘客行李是否存在违带物品、测温组件查验乘客体温、安检组件查验乘客违禁物品携带情况、人脸信息识别组件识别记录乘客人脸信息、票检组件查验乘客乘票信息,若乘客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正常、行李查验合格、无违带物品且票检合格,乘客进入地铁乘车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第一通行区域乘客入站检测方式如下:
乘客根据第一引导信息进入第一通行区域,票检组件对乘客乘票信息进行核验,若票检信息合格,乘客进入国铁候车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第二通行区域乘客入站检测方式如下:
乘客根据第二引导信息进入第二通行区域,健康码核验组件识别乘客健康码信息、行李检测组件查验乘客行李、测温组件查验乘客体温、安检组件查验乘客违禁物品携带情况、身份信息识别组件查验乘客身份信息、票检组件核验乘客乘票信息,若乘客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正常、行李查验合格、无违带物品、票检合格且身份信息正确,乘客进入国铁候车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行区域和所述第二通行区域处的票检组件通过乘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核验通过。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在确保了安检效果的前提下,取消了地铁换乘国铁时的二次安检,极大提升了地铁与国铁之间枢纽站点的通行效率,提升了该换乘枢纽对应大规模高峰客流的能力,有效解决地铁与国铁枢纽站点对换乘客流预估不足而导致的通行客流瓶颈问题,有效预防了二次安检带来的大面积拥堵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中站点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的通行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的通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在该国铁入站检测区域包括有第一通行区域和第二通行区域,该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地铁站点的乘客信息并进行一次分级,其中一次分级包括将乘客信息区分为地铁站点出行乘客信息与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
S2、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并进行二次分级,其中二次分级包括对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区分为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与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
S3、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中的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对其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以用于将其引导至第一通行区域进行入站检测;
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汇总的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对其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用于将其引导至第二通行区域进行入站检测;
S4、获取入站检测数据,根据该检测数据输出控制信息,控制乘客进入相应入站检测区域。
在利用本申请中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引导乘客进行安检和通行策略中,其核心方向为依据地铁乘站信息对乘客的健康码、体温、安检信息、人脸信息等进行采集,并将上述信息直接利用至国铁票检程序,使得乘客不再需要进行二次健康码核验、体温查验、安检查验等,通过人脸信息与人脸实名注册信息进行匹配对比,使得进入地铁站的乘客的一应安检信息同步至国铁乘车程序,乘客在一应信息查验核对完毕后,仅需要在国铁乘坐系统中核对票检信息即可,乘客可直接进入到候车区域,避免了乘客二次安检,大大提高乘客进站效率,降低乘客拥堵问题。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第一通行区域用于乘客乘票信息核验,第二通行区域用于乘客健康码、体温、安检信息、人脸信息及乘票信息的核验。优选地,该第一通行区域设置有票检组件,第二通行区域设置有健康码核验组件、行李检测组件、测温组件、安检组件、身份信息识别组件和票检组件。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实施例,本申请可在地铁站点直接设置身份信息识别组件,并将地铁站点的进站检票口或者出站检票口分为正常进出站检票通道和换乘国铁进出站检票通道。通过在换乘国铁进出站票检通道处设置身份信息识别组件,通过直接采集乘客人脸信息并与其人脸实名制注册信息进行识别。并将人脸信息和对应人脸实名制注册信息发送至国铁进站第一通行区域处,取消了乘客进行二次安检的繁琐流程,大大提高国铁进站案件效率。
优选地,上述第一通行区域处票检组件除了可以核验乘客的乘车票信息还可以核验乘客的身份证信息,通过对身份证信息核验并与身份信息识别组件采集的人脸信息与人脸实名制注册信息进行匹配核对,若三者信息统一,乘客的安检信息也对应合格,则乘客可直接通过该第一通行区域处的票检组件进入到国铁候车区域。此处安检信息合格指代乘客的健康码信息、行李查验、人员安全查验、体温查验等信息均合格。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步骤中地铁出站口处设有图像采集设备,步骤S3中引导信息获取方式为:图像采集设备对地铁出站口乘客人脸进行识别,将乘客人脸信息与人脸实名注册信息比对,将已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将非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步骤中地铁出站口包括地铁外出出站通道和国铁换乘通道,地铁外出出站通道和国铁换乘通道处均设有图像采集设备,步骤S1中一次分级方式为:
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地铁外出出站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将地铁外出出站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划分至地铁站点出行乘客信息;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国铁换乘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将国铁换乘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划分至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在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将乘客分为正常出行到地铁外的乘客和进入到国铁站点乘坐火车、动车或高铁的乘客时,其主要区分方式为人为需求,因此可通过识别乘客的行径路线来区分其乘车需求,因此仅需要在对应目的站点设置图像采集设备,即可识别和获知乘客的出行目的。可选地,由于乘客是否乘坐火车、动车或高铁主要由乘客需求决定,也可在地铁进站口设置进入国铁站点的专用安检通过,通过在地铁站完成一次安检,同时完成国铁的进站安检,以避免二次安检的问题。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地铁站点包括健康码核验组件、行李检测组件、测温组件、安检组件、人脸信息识别组件、票检组件;
地铁站点乘客入站检测方式如下:
健康码核验组件查验乘客健康码信息,行李检测组件查验乘客行李是否存在违带物品、测温组件查验乘客体温、安检组件查验乘客违禁物品携带情况、人脸信息识别组件识别记录乘客人脸信息、票检组件查验乘客乘票信息,若乘客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正常、行李查验合格、无违带物品且票检合格,乘客进入地铁乘车区域。上述地铁站点的检测组件为常规地铁乘坐核验组件,主要为了确保乘客本身防疫信息、安检信息等的合格,同时额外设置人脸信息识别组件用以识别人脸信息并对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进行核对,在对应获取乘客的实名制注册信息后,可在国铁站点安检程序中对应匹配,直接获取乘客在地铁站的安检信息,可以避免乘客在国铁站点的二次安检。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第一通行区域乘客入站检测方式如下:
乘客根据第一引导信息进入第一通行区域,票检组件对乘客乘票信息进行核验,若票检信息合格,乘客进入国铁候车区域。在通过人脸信息识别组件获取人脸信息后,可对应匹配乘客实名制注册用户信息,进而将该信息与乘客在地铁站的案件信息相关联,使得乘客在从第一通行区域进入到国铁候车区域时,可将地铁站的案件信息同步至国铁站点,进而避免乘客进行第二次的安检。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第二通行区域乘客入站检测方式如下:
乘客根据第二引导信息进入第二通行区域,健康码核验组件识别乘客健康码信息、行李检测组件查验乘客行李、测温组件查验乘客体温、安检组件查验乘客违禁物品携带情况、身份信息识别组件查验乘客身份信息、票检组件核验乘客乘票信息,若乘客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正常、行李查验合格、无违带物品、票检合格且身份信息正确,乘客进入国铁候车区域。
本发明中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在确保了安检效果的前提下,取消了地铁换乘国铁时的二次安检,极大提升了地铁与国铁之间枢纽站点的通行效率,提升了该换乘枢纽对应大规模高峰客流的能力,有效解决地铁与国铁枢纽站点对换乘客流预估不足而导致的通行客流瓶颈问题,有效预防了二次安检带来的大面积拥堵问题。此处枢纽站点并非实体站点,其属于地铁站点与国铁站点共属部分,该站点包含在地铁站点与国铁站点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中,国铁入站检测区域包括第一通行区域和第二通行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地铁站点的乘客信息并进行一次分级,其中一次分级包括将乘客信息区分为地铁站点出行乘客信息与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
S2、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并进行二次分级,其中二次分级包括对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区分为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与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
S3、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中的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对其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以用于将其引导至第一通行区域进行入站检测;
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中的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对其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用于将其引导至第二通行区域进行入站检测;
S4、获取入站检测数据,根据该检测数据输出控制信息,控制乘客进入相应入站检测区域;
所述第一通行区域乘客入站检测方式为:乘客根据第一引导信息进入第一通行区域,票检组件对乘客乘票信息进行核验,若票检信息合格,乘客进入国铁候车区域;
所述第二通行区域乘客入站检测方式为:健康码核验组件识别乘客健康码信息、行李检测组件查验乘客行李、测温组件查验乘客体温、安检组件查验乘客违禁物品携带情况、身份信息识别组件查验乘客身份信息、票检组件核验乘客乘票信息,若乘客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正常、行李查验合格、无违带物品、票检合格且身份信息正确,乘客进入国铁候车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铁出站口处设有图像采集设备,步骤S3中引导信息获取方式为:
图像采集设备对地铁出站口乘客人脸进行识别,将乘客人脸信息与人脸实名注册信息比对,将已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将非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出站口包括地铁外出出站通道和国铁换乘通道,所述地铁外出出站通道和国铁换乘通道处均设有图像采集设备,步骤S1中一次分级方式为:
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地铁外出出站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将地铁外出出站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划分至地铁站点出行乘客信息;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国铁换乘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将国铁换乘通道乘客人脸信息划分至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行区域用于乘客乘票信息核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行区域用于乘客健康码、体温、安检信息、人脸信息及乘票信息的核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铁站点包括健康码核验组件、行李检测组件、测温组件、安检组件、人脸信息识别组件、票检组件;
地铁站点乘客入站检测方式如下:
健康码核验组件查验乘客健康码信息,行李检测组件查验乘客行李是否存在违带物品、测温组件查验乘客体温、安检组件查验乘客违禁物品携带情况、人脸信息识别组件识别记录乘客人脸信息、票检组件查验乘客乘票信息,若乘客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正常、行李查验合格、无违带物品且票检合格,乘客进入地铁乘车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行区域和所述第二通行区域处的票检组件通过乘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核验通过。
CN202210748007.6A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Active CN115131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8007.6A CN115131883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8007.6A CN115131883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1883A CN115131883A (zh) 2022-09-30
CN115131883B true CN115131883B (zh) 2023-11-28

Family

ID=8338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8007.6A Active CN115131883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1883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94376A (ko) * 2005-09-05 2005-09-27 이진철 노선이 표시된 전철 승차권 발급 시스템 및 발급 방법
CN1924524A (zh) * 2001-09-26 2007-03-07 株式会社东芝 目的地引导系统和方法,目的地引导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US7257714B1 (en) * 1999-10-19 2007-08-14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ata storage medium with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capability
CN103327091A (zh) * 2013-06-17 2013-09-2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获取乘客轨迹及行为参数的系统与方法
CN106741016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同济大学 铁路客运站站内中转换乘系统及其设置方法
CN109519001A (zh) * 2019-01-04 2019-03-26 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CN109927734A (zh) * 2019-03-29 2019-06-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与城际铁路站房免安检、一票制换乘的地铁车站
JP2019160119A (ja) * 2018-03-16 2019-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交通機関乗継判定装置及び交通機関乗継判定方法
CN110738768A (zh) * 2019-09-06 2020-01-3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多种轨道交通制式票务一体化的方法
CN113219547A (zh) * 2021-02-26 2021-08-06 武汉卓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地铁智慧安检方法和系统
CN113311493A (zh) * 2021-05-27 2021-08-27 广州广电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安检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16139978U (zh) * 2021-08-31 2022-03-2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国铁和地铁换乘车站
CN114397712A (zh) * 2021-12-23 2022-04-26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差异化安检方法及安检系统
CN114613052A (zh) * 2022-02-23 2022-06-10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地铁乘客出行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98731A1 (en) * 2001-06-26 2002-12-26 Barnes Jessica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 international passenger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7714B1 (en) * 1999-10-19 2007-08-14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ata storage medium with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capability
CN1924524A (zh) * 2001-09-26 2007-03-07 株式会社东芝 目的地引导系统和方法,目的地引导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KR20050094376A (ko) * 2005-09-05 2005-09-27 이진철 노선이 표시된 전철 승차권 발급 시스템 및 발급 방법
CN103327091A (zh) * 2013-06-17 2013-09-2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获取乘客轨迹及行为参数的系统与方法
CN106741016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同济大学 铁路客运站站内中转换乘系统及其设置方法
JP2019160119A (ja) * 2018-03-16 2019-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交通機関乗継判定装置及び交通機関乗継判定方法
CN109519001A (zh) * 2019-01-04 2019-03-26 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CN109927734A (zh) * 2019-03-29 2019-06-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与城际铁路站房免安检、一票制换乘的地铁车站
CN110738768A (zh) * 2019-09-06 2020-01-3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多种轨道交通制式票务一体化的方法
CN113219547A (zh) * 2021-02-26 2021-08-06 武汉卓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地铁智慧安检方法和系统
CN113311493A (zh) * 2021-05-27 2021-08-27 广州广电运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人员分级智能安检系统、安检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16139978U (zh) * 2021-08-31 2022-03-2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国铁和地铁换乘车站
CN114397712A (zh) * 2021-12-23 2022-04-26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差异化安检方法及安检系统
CN114613052A (zh) * 2022-02-23 2022-06-10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地铁乘客出行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1883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9388B (zh) 一种公交客流数据采集及起讫点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9849980B (zh) 一种车站联锁逻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30190A (zh) 基于历史出行模式判断公交ic卡乘客下车站点的方法
CN109519001B (zh)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CN206557868U (zh) 一种港口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CN108846383A (zh) 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客车旅客沿途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6021366U (zh) 一种快速自助检票进站装置
CN115131883B (zh)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CN103729889A (zh) 一种多功能检票装置
CN106828538A (zh) 采用激光对射仪的高可靠多功能计轴器系统和方法
CN111204350A (zh) 一种高铁进站候车系统
CN110738768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多种轨道交通制式票务一体化的方法
KR101490518B1 (ko) 광역급행버스의 좌석예약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한 광역급행버스의 좌석예약장치
CN108510019A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站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28296U (zh) 实名认证设备
CN111415604A (zh) 智能车厢信息显示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2289615U (zh) 一种铁路旅客摆渡车及其系统
CN207938179U (zh) 一种智能出租车运营管理系统
CN114809079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中部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CN110758407A (zh) 一种基于换乘岛的车站进站系统
CN115880121A (zh) 一种公铁联运系统
JP5019412B2 (ja) 乗車管理システム、車載用管理装置、乗車管理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5116174A (zh) 一种基于用户授权信息自动获取通行健康码的系统及方法
JP3329650B2 (ja) 車載用非接触型自動改札機
CN115393994B (zh) 一种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