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9001B -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9001B
CN109519001B CN201910007944.4A CN201910007944A CN109519001B CN 109519001 B CN109519001 B CN 109519001B CN 201910007944 A CN201910007944 A CN 201910007944A CN 109519001 B CN109519001 B CN 109519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hall
long
station hall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79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9001A (zh
Inventor
杨永强
徐凤军
刘志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sh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sh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sh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sh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79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9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9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9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9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9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包括: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并列设置,中间留有过道;城际铁路站厅设置在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的对面,且与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之间留有过道;所述上层换乘大厅设置于城际铁路站厅、城市轨道站厅、长途客运站厅的上层,且跨接所述城际铁路站厅、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在所述上层换乘大厅的下方,城际铁路站厅、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相互间的通道中设置与外界隔离的下层换乘区;在城际铁路站厅中靠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一侧设置一个下层补检区;本发明可提高安检效率。

Description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枢纽安检系统,尤其是一种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长途客运、常规公交、出租和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实现多方式相互配合。但由于运营机制和技术难度等原因,枢纽的不同交通方式之间更多是空间上的集成,在运营上常常彼此独立。从公共安全角度考虑,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长途客运等多实施无差别全员安检,成本高昂,现有安检系统的布置也常使枢纽建设时布局的一些功能模块和进出通道处于闲置状态,浪费了建设资金,增加了乘客进站的步行距离,降低了换乘效率。并且目前各交通方式间进行联合安检的较少,各安检系统间彼此独立,乘客在枢纽内换乘时常需要重复安检,整体上影响了枢纽运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能够在各类型的交通运输方式间避免重复安检,又兼顾了城际铁路二次安检,城市轨道交通与长途客运一次安检的需要。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城际铁路站厅、城市轨道站厅、长途客运站厅、上层换乘大厅;
所述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并列设置,中间留有过道;城际铁路站厅设置在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的对面,且与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之间留有过道;
所述上层换乘大厅设置于城际铁路站厅、城市轨道站厅、长途客运站厅的上层,且跨接所述城际铁路站厅、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
在所述上层换乘大厅的下方,城际铁路站厅、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相互间的通道中设置与外界隔离的下层换乘区;
在城际铁路站厅中靠城市轨道站厅和长途客运站厅一侧设置一个下层补检区;城际铁路站厅内部候车区域与下层补检区之间设置城际铁路进站补检闸口;
在下层补检区设置从外界进入下层补检区的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在城际铁路站厅设有通往外界的城际铁路普通出站闸口;
在城际铁路站厅与上层换乘大厅之间设有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及相应由城际铁路站厅至换乘大厅的单向换乘扶梯;
在城市轨道站厅设有从外界进入城市轨道站厅的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以及通往外界的城市轨道一般出站闸口;
在长途客运站厅设有从外界进入长途客运站厅的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以及通往外界的长途客运一般出站闸口;
在城市轨道站厅与下层换乘区之间设有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和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在长途客运站厅与下层换乘区之间设有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和长途客运换乘出站闸口;
在下层换乘区与上层换乘大厅之间设有第一双向换乘扶梯;在上层换乘大厅与下层补检区之间设有第二双向换乘扶梯。
进一步地,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上层换乘大厅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城际铁路普通出站闸口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旁。
进一步地,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及相应的单向换乘扶梯设有两组,分别位于上层换乘大厅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与长途客运一般出站闸口相对,城市轨道一般出站闸口与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相对。
进一步地,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与长途客运换乘出站闸口相对,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与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相对。
进一步地,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包括安检功能但不含验票功能,城际铁路补检进站闸口包括安检和验票功能。
进一步地,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包含安检和验票功能,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包含验票功能而不含安检功能 ;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包含安检功能,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不含安检功能。
更进一步地,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兼含验票功能。
更进一步地,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含验票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联合安检系统可有效节约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安检时耗,减少枢纽内各子系统间的重复安检,兼顾不同子系统安检需求差异,提高安检效益,继而为提高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集疏运效率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包括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长途客运站厅3、上层换乘大厅4;
所述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长途客运站厅3可以位于同一层,例如地面;当然,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长途客运站厅3也可以存在高度差;
所述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并列设置,中间留有过道;城际铁路站厅1设置在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的对面,且与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之间留有过道;
所述上层换乘大厅4设置于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长途客运站厅3的上层,且跨接所述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
在所述上层换乘大厅4的下方,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相互间的通道中设置与外界隔离的下层换乘区5;
在城际铁路站厅1中靠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一侧设置一个下层补检区1-8;城际铁路站厅1内部候车区域与下层补检区1-8之间设置城际铁路进站补检闸口1-7;
在下层补检区1-8设置从外界进入下层补检区1-8的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优选地,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1-1、1-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上层换乘大厅4左右两侧,在城际铁路旅客量不大的情况下,设置一个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也是可以的;
在城际铁路站厅1设有通往外界的城际铁路普通出站闸口;优选地,城际铁路普通出站闸口1-3、1-4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旁;
在城际铁路站厅1与上层换乘大厅4之间设有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1-5、1-6及相应由城际铁路站厅1至换乘大厅4的单向换乘扶梯4-3、4-4;优选地,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1-5、1-6及单向换乘扶梯4-3、4-4设有两组,分别位于上层换乘大厅4左右两侧;
在城市轨道站厅2设有从外界进入城市轨道站厅2的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2-3,以及通往外界的城市轨道一般出站闸口2-4;
在长途客运站厅3设有从外界进入长途客运站厅3的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3-3,以及通往外界的长途客运一般出站闸口3-4;
优选地,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2-3与长途客运一般出站闸口3-4相对,城市轨道一般出站闸口2-4与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3-3相对,方便旅客在不同站厅进出;
在城市轨道站厅2与下层换乘区5之间设有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2-1和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2-2;在长途客运站厅3与下层换乘区5之间设有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3-1和长途客运换乘出站闸口3-2;
优选地,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2-1与长途客运换乘出站闸口3-2相对,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2-2与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3-1相对,以便旅客在不同站厅进出;
在下层换乘区5与上层换乘大厅4之间设有第一双向换乘扶梯4-1;在上层换乘大厅4与下层补检区1-8之间设有第二双向换乘扶梯4-2;
更优地,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1-1、1-2包括安检功能但不含验票功能,城际铁路进站补检闸口1-7包括安检和验票功能;这样乘坐火车的旅客,不需要进行二次验票,节约了时间;
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2-3包含安检和验票功能,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2-1包含验票功能而不含安检功能 ;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3-3包含安检功能(可兼含验票功能),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3-1包含验票功能(也可不含验票功能)而不含安检功能;
各出站闸口1-3、1-4、1-5、1-6、2-2、2-4、3-2、3-4均不含安检功能;
各出站闸口根据运营需要设置验票功能,例如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2-2、城市轨道一般出站闸口2-4通常需要验票功能;长途客运换乘出站闸口3-2和长途客运一般出站闸口3-4可以不需要验票功能;城际铁路普通出站闸口1-3、1-4、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1-5、1-6需要验票功能;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安检功能的设置,出站闸口的设置并非本发明的重点;
该安检系统,可保证乘坐火车的旅客需要进行二次安检,而乘坐城市轨道交通或长途客运的旅客进行一次安检即可;
旅客从外界进入城际铁路站厅1内部候车区域,需要经过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1-1或1-2一次安检,然后进入下层补检区1-8,再通过城际铁路进站补检闸口1-7进行二次安检后,才能进入城际铁路站厅1内部候车区域;
而在城际铁路站厅1内部的旅客,如果要进入城市轨道站厅2换乘轨道交通或进入长途客运站厅3换乘长途客运,则免除了安检过程;旅客可以从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1-5或1-6及相应的单向换乘扶梯4-3或4-4进入上层换乘大厅4,再从第一双向换乘扶梯4-1下楼,进入下层换乘区5,从下层换乘区5经过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2-1进入城市轨道站厅2,或者经过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3-1进入长途客运站厅3,避免了再次安检,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换乘效率;
从外界进入城市轨道站厅2,需要通过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2-3进行一次安检,如果城市轨道站厅2的旅客要进入城际铁路站厅1,则可以经过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2-2进入下层换乘区5,再乘坐第一双向换乘扶梯4-1到达上层换乘大厅4,然后乘坐第二双向换乘扶梯4-2进入下层补检区8,通过城际铁路进站补检闸口1-7进行二次安检后,才能进入城际铁路站厅1内部候车区域;也就是仅城市轨道交通的旅客仅需要一次安检,而进入城际铁路站厅1内部的旅客还是会经过二次安检;
进入长途客运站厅3和从长途客运站厅3进入城际铁路站厅1内部候车区域的安检过程与上述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长途客运站厅(3)、上层换乘大厅(4);
所述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并列设置,中间留有过道;城际铁路站厅(1)设置在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的对面,且与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之间留有过道;
所述上层换乘大厅(4)设置于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长途客运站厅(3)的上层,且跨接所述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
在所述上层换乘大厅(4)的下方,城际铁路站厅(1)、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相互间的通道中设置与外界隔离的下层换乘区(5);
在城际铁路站厅(1)中靠城市轨道站厅(2)和长途客运站厅(3)一侧设置一个下层补检区(1-8);城际铁路站厅(1)内部候车区域与下层补检区(1-8)之间设置城际铁路进站补检闸口(1-7);
在下层补检区(1-8)设置从外界进入下层补检区(1-8)的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在城际铁路站厅(1)设有通往外界的城际铁路普通出站闸口;
在城际铁路站厅(1)与上层换乘大厅(4)之间设有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及相应由城际铁路站厅(1)至换乘大厅(4)的单向换乘扶梯;
在城市轨道站厅(2)设有从外界进入城市轨道站厅(2)的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2-3),以及通往外界的城市轨道一般出站闸口(2-4);
在长途客运站厅(3)设有从外界进入长途客运站厅(3)的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3-3),以及通往外界的长途客运一般出站闸口(3-4);
在城市轨道站厅(2)与下层换乘区(5)之间设有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2-1)和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2-2);在长途客运站厅(3)与下层换乘区(5)之间设有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3-1)和长途客运换乘出站闸口(3-2);
在下层换乘区(5)与上层换乘大厅(4)之间设有第一双向换乘扶梯(4-1);在上层换乘大厅(4)与下层补检区(1-8)之间设有第二双向换乘扶梯(4-2);
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包括安检功能但不含验票功能,城际铁路补检进站闸口(1-7)包括安检和验票功能;
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2-3)包含安检和验票功能,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2-1)包含验票功能而不含安检功能 ;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3-3)包含安检功能,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3-1)不含安检功能;
城际铁路普通出站闸口(1-3、1-4)、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1-5、1-6)、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2-2)、城市轨道一般出站闸口(2-4)、长途客运换乘出站闸口(3-2)和长途客运一般出站闸口(3-4)均不含安检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1-1、1-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上层换乘大厅(4)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城际铁路普通出站闸口(1-3、1-4)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城际铁路进站普检闸口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城际铁路换乘出站闸口(1-5、1-6)及相应的单向换乘扶梯(4-3、4-4)设有两组,分别位于上层换乘大厅(4)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城市轨道一般进站普检闸口(2-3)与长途客运一般出站闸口(3-4)相对,城市轨道一般出站闸口(2-4)与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3-3)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城市轨道换乘进站闸口(2-1)与长途客运换乘出站闸口(3-2)相对,城市轨道换乘出站闸口(2-2)与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3-1)相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长途客运一般进站普检闸口(3-3)兼含验票功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长途客运换乘进站闸口(3-1)含验票功能。
CN201910007944.4A 2019-01-04 2019-01-04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Active CN109519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7944.4A CN109519001B (zh) 2019-01-04 2019-01-04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7944.4A CN109519001B (zh) 2019-01-04 2019-01-04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9001A CN109519001A (zh) 2019-03-26
CN109519001B true CN109519001B (zh) 2023-02-17

Family

ID=65798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7944.4A Active CN109519001B (zh) 2019-01-04 2019-01-04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90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7067A (zh) * 2019-11-15 2020-08-18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换乘岛的车站出站系统
CN110758405A (zh) * 2019-11-15 2020-02-07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车站的换乘岛系统
CN112810632A (zh) * 2019-11-15 2021-05-18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换乘岛的车站出站方法
CN110969708A (zh) * 2019-12-09 2020-04-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非付费区检票系统和方法
CN115131883B (zh) * 2022-06-29 2023-11-2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
CN115393994B (zh) * 2022-08-25 2023-12-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7087A (ja) * 2004-01-22 2005-08-04 Ohbayashi Corp 駅前交通広場
CN105755917A (zh) * 2016-05-18 2016-07-13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两层人车交互及分离公交枢纽系统
CN207110568U (zh) * 2017-07-19 2018-03-16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留换乘条件的轨道交通车站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7087A (ja) * 2004-01-22 2005-08-04 Ohbayashi Corp 駅前交通広場
CN105755917A (zh) * 2016-05-18 2016-07-13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两层人车交互及分离公交枢纽系统
CN207110568U (zh) * 2017-07-19 2018-03-16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留换乘条件的轨道交通车站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咨询评估方法探讨――以无锡市火车站北广场综合客运枢纽为例;刘翔等;《价值工程》;20110728(第21期);第92-93页 *
实例分析轨道交通与厦门高铁北站换乘建筑方案;姜林波;《铁道建筑技术》;20170420(第04期);第36-40页 *
铁路客运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研究;蔡力;《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25(第24期);第25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9001A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9001B (zh)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联合安检系统
CN112550368B (zh) 一种适用于市域铁路的站后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CN109927734A (zh) 一种与城际铁路站房免安检、一票制换乘的地铁车站
CN105292132A (zh) 对接式轨道交通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0700318A (zh)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US20030167960A1 (en) Rail shuttle system and method
CN108609022B (zh) 联合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82630A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式轻轨公共交通系统
CN110807586B (zh) 城际交通运输方法
Novales et al. The tram-train: State of the art
CN108162984B (zh) 轨道网的基本运行子段
CN216139978U (zh) 一种国铁和地铁换乘车站
Li et al. Applicative suburban line pattern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CN211395746U (zh) 一种轨行区上方一体化开发的城际铁路地下车站
Novales et al. Tram-train: new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WO2023174192A1 (zh)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和乘降方法
CN114715199B (zh)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CN109353349A (zh) 城市轨道交通客货共享车站
CN216269216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接轨站布置结构
CN212125099U (zh)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二台四线快速换乘结构
CN212861424U (zh) 一种轨道交通值机车站的布置结构
CN114394115B (zh) 一种多车型通用轨道站台门安全定位系统及控制方法
Hofman et al. ComplexTrans–global l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best way ahead for railways and roads is coherent cooperation, not the competition
Čabrić et al. Tram-train system approval procedure
Hofman et al. ComplexTrans—Global Rail-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 Economical and Clustered Individual and Individualised Public Transport also Prevents the Spread of Covid 19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