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892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8923A
CN115128923A CN202110919848.4A CN202110919848A CN115128923A CN 115128923 A CN115128923 A CN 115128923A CN 202110919848 A CN202110919848 A CN 202110919848A CN 115128923 A CN115128923 A CN 115128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transfer belt
secondary transfer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98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2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8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the force produced by a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field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transfer through an air ga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3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rush; Details of cleaning brushes, e.g. fibre d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61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调色剂传送体,其是保持调色剂图像的环形带,或者是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夹压在其与所述环形带之间的记录介质的转印部件;电荷施加部件,其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相对地设置,使附着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的调色剂的电荷增多;以及调色剂吸引部件,其设置在比所述电荷施加部件更靠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被施加与附着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的所述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压而吸引所述调色剂。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传送部件,其传送调色剂图像和承载调色剂图像的纸张中的至少任一方;除电装置,其对附着于所述传送部件的纸粉进行除电;以及去除装置,其相对于所述除电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部件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去除附着于所述传送部件的调色剂和纸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69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仅进行静电吸附相比,提高附着于传送部件的调色剂的去除效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调色剂传送体,其是保持调色剂图像的环形带,或者是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夹压在其与所述环形带之间的记录介质的转印部件;电荷施加部件,其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相对地设置,使附着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的调色剂的电荷增多;以及调色剂吸引部件,其设置在比所述电荷施加部件更靠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被施加与附着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的所述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压而吸引所述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中,所述调色剂吸引部件是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接触的辊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电荷施加部件被设置为相对于移动的所述调色剂传送体上的所述调色剂进行滑动,且是由比构成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材料更容易对所述调色剂施加负极性的电荷的树脂材料构成的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三方式中,所述膜由聚氨酯、聚乙烯、聚酰亚胺、聚苯乙烯中的任一种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所述电荷施加部件上,在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接触的部位处,设置有由比构成所述电荷施加部件的材料耐磨性更优异的材料构成的耐磨性层。
发明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直接对附着于调色剂传送体的调色剂进行静电吸附的情况相比,容易利用下游侧的被施加了相反极性的电压的调色剂吸引部件吸引调色剂。
根据所述第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利用作为静电吸附部件的去调色剂辊进行吸附的情况相比,容易机械剥离调色剂传送体上的调色剂。
根据所述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调色剂传送体和膜的摩擦电序相同的情况相比,容易利用调色剂吸引部件去除调色剂。
根据所述第四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由橡胶形成膜的情况相比,容易使调色剂带电且容易吸引调色剂。
根据所述第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使电荷施加部件自身与调色剂传送体直接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电荷施加部件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从正面侧观察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的示意图;
图3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的示意图,图3B是示出膜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转印带上的非转印图像和转印图像的图。
标号说明
10…图像形成装置,31…中间转印带(环形带的一例、作为转印部件的调色剂传送体的一例),36…二次转印带(作为转印部件的调色剂传送体的一例),P…记录介质,61…辊刷(调色剂吸引部件的一例),68…膜(电荷施加部件的一例),68A…耐磨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各图所示的箭头H表示铅垂方向,箭头W表示水平方向和装置宽度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10的构成>
图1是示出从正面侧观察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构成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形成部12,其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纸张等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传送装置50,其传送记录介质P;以及控制部70,其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分的动作。
(传送装置50)
如图1所示,传送装置50具有:容器51,其容纳记录介质P;以及多个传送辊52,其将记录介质P从容器51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NT。传送装置50还具有:多个传送带58,其将记录介质P从二次转印位置NT传送至定影装置40;以及传送带54,其将记录介质P从定影装置40传送至记录介质P的排出部(未示出)。
(图像形成部12)
图像形成部12具有: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其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30,其将由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以及定影装置40,其对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
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具备多个以按颜色形成调色剂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共计四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按照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顺序从后述的中间转印带31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配置。
图1所示的(Y)、(M)、(C)、(K)表示与上述各颜色对应的构成部分。此外,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有时省略(Y)、(M)、(C)、(K)的括号而记载为Y、M、C、K。
[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
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构成为除了所使用的调色剂以外基本相同。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具有:感光鼓21,其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充电器22,其将感光鼓21充电;以及曝光装置23,其使通过充电器22充电的感光鼓21曝光而在感光鼓21上形成静电潜像。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还具有:显影装置24,其对通过曝光装置23形成于感光鼓21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刮刀25,其在调色剂图像向转印装置30转印后,去除残留于感光鼓21的表面的调色剂。
充电器22例如将感光鼓21的表面(感光层)充电为负极性。充电为负极性的感光鼓21的表面由曝光装置23照射曝光光L的部分呈正极性,在感光鼓2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在显影装置24内被摩擦带电为负极性的调色剂附着于呈正极性的静电潜像而将静电潜像显影。这样,能够在感光鼓21的表面(外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刮刀25与感光鼓21的表面接触而刮掉残留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
[转印装置30]
转印装置30将各颜色的感光鼓21的调色剂图像叠加并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1,并将该叠加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NT(夹压位置的一例)处二次转印至记录介质P。具体地,如图1所示,转印装置30具备:中间转印带31,其是环形带的一例并且是作为转印体的调色剂传送体的一例;一次转印辊33;二次转印带36,其是作为转印体的调色剂传送体的一例;二次转印带36的清洁装置60;以及中间转印带31的清洁装置35。
[中间转印带31]
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带31呈环状,卷绕于多个辊32从而确定其姿势。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带31在正面观察时呈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倒钝角三角形的姿势。多个辊32中图1所示的辊32D用作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的动力使中间转印带31沿箭头A方向转动的驱动辊。中间转印带31通过沿箭头A方向转动,将一次转印后的图像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NT。
此外,多个辊32中图1所示的辊32T用作向中间转印带31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辊。多个辊32中图1所示的辊32B用作二次转印辊34的对置辊。在对置辊32B上,卷绕着如上述那样呈倒钝角三角形的姿势的中间转印带31的成钝角的下端侧的顶部。该中间转印带31在以上述姿势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边部处从下方与各颜色的感光鼓21接触。
[一次转印辊33]
如图1所示,一次转印辊33是将各感光鼓21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1的辊,配置在中间转印带31的内侧。各一次转印辊33隔着中间转印带31与对应颜色的感光鼓21相对配置。此外,对于一次转印辊33,通过供电部(未图示)施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反极性的一次转印电压。通过施加该一次转印电压,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21和一次转印辊33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T处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1。
[二次转印带36]
二次转印带36是将叠加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带。如图3A所示,二次转印带36呈环状,并卷绕于二次转印辊34和从动辊37。
二次转印辊34被配置成在其与对置辊32B之间夹着中间转印带31和二次转印带36,并且二次转印带36和中间转印带31以预先确定的载荷彼此接触。这样接触的二次转印带36与中间转印带31之间的被作为二次转印位置NT。在该二次转印位置NT处,适时地从容器51供应记录介质P。二次转印带36通过二次转印辊34被旋转驱动而沿箭头B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时,通过供电部39向对置辊32B施加负极性的电压。由此,在对置辊32B与二次转印辊34之间产生电位差。即,通过向对置辊32B施加负极性的电压,向构成对置辊32B的对置电极的二次转印辊34间接地施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反极性的二次转印电压(正极性的电压)。由此,负极性的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31转印至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的记录介质P。
另一方面,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时将该调色剂保持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情况下,通过供电部39向对置辊32B施加正极性的电压。由此,在对置辊32B与二次转印辊34之间产生电位差。即,通过向对置辊32B施加正极性的电压,向构成对置辊32B的对置电极的二次转印辊34间接地施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同极性的非转印电压(负极性的电压)。由此,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的调色剂受到二次转印辊34的斥力而保持在中间转印带31上。
[二次转印带36的清洁装置60]
如图3A和3B所示,清洁装置60具有清洁刷61,其与二次转印带36接触,并且利用与施加的偏压对应的静电力来吸附和清扫二次转印带36上的调色剂。
清洁刷61是调色剂吸引部件的一例,是作为与调色剂传送体接触的一例的圆柱状辊刷。
另外,作为一例,清洁刷61设置在二次转印带36卷绕于二次转印辊34的部分处。
此外,“清扫附着于带的调色剂”与“从带去除调色剂”同义。
清洁刷61具有金属制的轴部61A和在轴部61A的外周上遍及其整周地设置的合成树脂制的刷部61B。在刷部61B中,多根第一刷毛61F从轴部61A向放射方向(半径方向外侧方向)延伸。
清洁刷61通过轴部61A被构成为包括未图示的电动机、减速器等的旋转驱动装置67旋转驱动而旋转。作为一例,清洁刷61沿与二次转印带36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图3A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旋转驱动装置67也能够使清洁刷61沿与二次转印带36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图3A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另外,在清洁刷61沿与二次转印带36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例如,其构成为以相对于二次转印带36的周速度具有周速度差的方式旋转。
清洁装置60具有对清洁刷61的轴部61A施加正极性的偏压(清洁电压)的供电部65。
清洁装置60具备与清洁刷61的刷部61B接触而弹开第一刷毛61F的圆柱状的轻弹杆63。另外,只要是去除清洁刷61的调色剂的部件即可,不限于轻弹杆63,也可以是辊状的刷等其他部件。
此外,在清洁装置60中,在比清洁刷61更靠二次转印带36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更靠二次转印位置NT的下游侧,与二次转印带36的外周面相对地设置有作为电荷施加部件的一例的膜68。在本实施方式中,膜68配置在从动辊37的下侧,并且其前端部被设置成与二次转印带36的外周面接触。另外,作为一例,膜68设置在二次转印带36卷绕于从动辊37的部分处。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作为一例,二次转印带36由橡胶材料形成,膜68由树脂材料形成。形成膜68的树脂材料使用在摩擦电序中观察时与二次转印带36摩擦且与构成二次转印带36的材料(橡胶材料)相比更容易对调色剂施加负极性的电荷的树脂材料。因此,当使膜68与附着于二次转印带36的表面的调色剂接触时,能够对与膜68接触的调色剂增多负极性的电荷。
作为形成膜68的树脂材料的一例,可以使用聚氨酯、聚乙烯、聚酰亚胺、聚苯乙烯中的任一种,但只要与形成二次转印带36的材料相比更容易对调色剂施加负极性的电荷,也可以使用其他树脂材料。
此外,在清洁装置60中,在比清洁刷61更靠二次转印带36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并且更靠二次转印位置NT的上游侧,设置有从二次转印带36的表面刮掉残留在二次转印带36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的刮刀69。
此外,清洁装置60构成为,在其与二次转印带36之间以包围清洁刷61、轻弹杆63和刮刀69的方式设置有承接部71,并且从二次转印带36去除的调色剂落入承接部71的内部。
[中间转印带31的清洁装置35]
如图1所示,清洁装置35在中间转印带31的转动方向上配置在二次转印位置NT的下游侧且配置在一次转印位置T(Y)的上游侧。清洁装置35具备从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刮掉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的刮刀351。
在转印装置30中,用于检测浓度检测用图像(补片)、颜色偏差检测用图像(补片)的检测部(传感器)49配置在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K)的下游侧(图1中的左侧)。
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Y、20M、20C、20K(以下,表示为20Y至20K)中使用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调色剂构成为含有颜料和粘结树脂。
作为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Y至20K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有用于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转印图像和不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非转印图像。作为非转印图像,有浓度检测用图像(补片)、颜色偏差检测用图像(补片)、用于消耗劣化的显影剂(调色剂)的图像(带)、用于向感光鼓21与刮刀25之间供应调色剂的图像(带)等。
另外,如图4所示,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的图像320通过各一次转印辊33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1上的转印区域R1。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1的图像320与记录介质P一起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而转印至该记录介质P。
另一方面,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的补片420通过各一次转印辊33被转印至转印区域R1之间的非转印区域R2。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1的补片420不与记录介质P一起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而是单独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图像320从中间转印带31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经由对置辊32B对二次转印辊34施加正极性的二次转印电压(与调色剂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由此,与记录介质P一起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的图像320从中间转印带31转印至记录介质P。
另一方面,在补片420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时,经由对置辊32B对二次转印辊34施加负极性的非转印电压(与调色剂极性相同极性的电压),以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补片420保持在中间转印带31上。
由此,中间转印带31上的补片420的调色剂受到二次转印带36(二次转印辊34)的斥力而保持在中间转印带31上。保持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补片420的调色剂被传送至清洁装置35,并由清洁装置35从中间转印带31上去除。
在此,由于二次转印带36和中间转印带31以预先确定的载荷接触,因此在补片420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上的情况下,补片420的调色剂的一部分即使受到静电斥力也会转移到二次转印带36上。通过补片420的调色剂转移到二次转印带36上,调色剂附着于二次转印带36(转印部件的一例)。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控制部70接收到图像形成指令(打印指令)时,控制部70如下那样使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Y至20K、转印装置30和定影装置40工作(参照图1)。
在调色剂图像形成部20Y至20K中,通过以下的图像形成工序(过程),分别形成图像320(参照图4)和补片420(参照图4)。即,各颜色的感光鼓21一边旋转一边通过充电器22充电。已充电的各感光鼓21被各曝光装置23曝光,从而在各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形成于各感光鼓21的静电潜像通过从显影装置24供应的显影剂而显影。由此,在其他颜色用的感光鼓21Y至21K上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图像320和补片420。
如图4所示,形成在各感光鼓21上的各颜色的图像320通过各一次转印辊33依次转印至转动的中间转印带31的转印区域R1。
此外,形成在各感光鼓21上的各颜色的补片420通过各一次转印辊33依次转印至转动的中间转印带31的非转印区域R2的任意位置。
转印至中间转印带31的图像320通过中间转印带31的转动而被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NT。
在二次转印位置NT处,通过传送辊52根据图像320的传送定时来供应记录介质P。在记录介质P和图像320(转印区域R1)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时,经由对置辊32B对二次转印辊34施加二次转印电压(正极性的电压)。由此,图像320从中间转印带31转印至记录介质P。
转印有图像320的记录介质P通过传送带58从二次转印位置NT传送到定影装置40,在定影装置40中,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320被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
在记录介质P不通过而补片420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时,经由对置辊32B对二次转印辊34施加非转印电压(负极性的电压)。因此,中间转印带31上的补片420受到二次转印辊34(二次转印带36)的斥力而被保持在中间转印带31上。由此,补片420的调色剂在保持于中间转印带31的状态下通过二次转印位置NT并被传送至清洁装置35,通过清洁装置35从中间转印带31上去除。
尽管这样施加了非转印电压,但是由于二次转印带36和中间转印带31以预先确定的载荷接触,因此补片420的调色剂的一部分有时即使受到静电斥力也会转移至二次转印带36。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移至二次转印带36的调色剂通过二次转印带36的转动而被传送到清洁装置60。此外,在二次转印带36上,也有时会附着图像320的调色剂。另外,附着于二次转印带36的调色剂不限于带电量大的调色剂,还混合着带电量小的调色剂。
附着于二次转印带36的调色剂通过二次转印带36的转动而从二次转印位置NT向二次转印带36的传送方向(箭头B方向)下游侧移动。另外,通过二次转印带36的转动,膜68在二次转印带36的表面滑动,被摩擦带电为负极性。
当附着于二次转印带36而被传送的调色剂与这样摩擦带电为负极性的膜68接触时,负极性的电荷被充电到该调色剂从而负极性的电荷增多。因此,即使传送电荷较少的调色剂,该调色剂也会通过与膜68接触而使电荷增多。
在清洁装置60中,通过供电部65对清洁刷61施加正极性的电压,但由于被传送至清洁装置60的二次转印带36上的调色剂通过膜68而增加了负极性的电荷,因此在该调色剂与清洁刷61之间会产生较大的电位差。因此,与直接静电吸附调色剂的情况相比,会向被施加了相反极性的电压的下游侧的调色剂吸引部件即清扫刷61侧作用较大的吸附力,清洁刷61能够有效地吸附并去除该调色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形成二次转印带36的树脂材料相比,形成膜68的树脂材料容易带负极性的电。因此,与形成二次转印带36的树脂材料和形成膜68的树脂材料的摩擦电序相同的情况相比,容易对调色剂施加负极性的电荷。另外,作为一例,如果由聚氨酯、聚乙烯、聚酰亚胺、聚苯乙烯中的任一种树脂材料形成膜68,则与由橡胶材料形成膜68的情况相比,容易使调色剂带电,容易吸引调色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清洁装置60中,由于清洁刷61的大量刷毛61F与二次转印带36接触,因此与利用作为静电吸附部件的去调色剂辊吸附调色剂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机械剥离附着于二次转印带36的调色剂。
由于清洁刷61的刷毛61F被轻弹杆63弹开,因此附着于刷毛61F的调色剂从刷毛61F分离而落入承接部71的内部。
另外,假设在二次转印带36上的调色剂未被清洁刷61完全去除而残留的情况下,该调色剂被下游侧的刮刀69去除。
如图3B所示,也可以在膜68与二次转印带36接触的前端部分上设置耐磨性比形成膜68的树脂材料更优异的耐磨性层68A。作为耐磨性层68A的材料的一例,可以使用类金刚石碳,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通过在膜68上设置耐磨性层68A,能够提高膜68的耐磨性。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清洁刷61的下游侧设置了刮刀69,但刮刀69根据需要设置即可,未必需要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调色剂吸引部件的一例,使用了作为辊刷的清洁刷61,但只要能够吸引带电的调色剂,也可以是在平板上设置刷毛的刷,还可以不是圆柱状的辊刷。另外,也可以代替清洁刷61而使用作为静电吸附部件的去调色剂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清洁装置60用于清扫二次转印带36,但清洁装置60也能够用于清扫中间转印带31。在该情况下,省略了图示,只要使用清洁装置60来代替清洁装置35即可。由此,清洁装置60能够与二次转印带36同样地清扫附着于中间转印带31的调色剂。
在不具有二次转印带36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通过二次转印辊34和中间转印带31夹压记录介质P的结构的情况下,二次转印辊34用作本发明的调色剂传送体。在这种情况下,省略了图示,只要与二次转印辊34相对地设置清洁装置60即可,由此,能够通过清洁装置60清扫附着于二次转印辊34的调色剂。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
调色剂传送体,其是保持调色剂图像的环形带,或者是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夹压在其与所述环形带之间的记录介质的转印部件;
电荷施加部件,其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相对地设置,使附着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的调色剂的电荷增多;以及
调色剂吸引部件,其设置在比所述电荷施加部件更靠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被施加与附着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表面的所述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压而吸引所述调色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色剂吸引部件是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接触的辊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电荷施加部件被设置为相对于移动的所述调色剂传送体上的所述调色剂进行滑动,且是由比构成所述调色剂传送体的材料更容易对所述调色剂施加负极性的电荷的树脂材料构成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膜由聚氨酯、聚乙烯、聚酰亚胺、聚苯乙烯中的任一种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电荷施加部件上,在与所述调色剂传送体接触的部位处,设置有由比构成所述电荷施加部件的材料耐磨性更优异的材料形成的耐磨性层。
CN202110919848.4A 2021-03-25 2021-08-11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51289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2326 2021-03-25
JP2021052326A JP2022149961A (ja) 2021-03-25 2021-03-25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8923A true CN115128923A (zh) 2022-09-30

Family

ID=77226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9848.4A Pending CN115128923A (zh) 2021-03-25 2021-08-1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4313B2 (zh)
EP (1) EP4063966B1 (zh)
JP (1) JP2022149961A (zh)
CN (1) CN11512892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4812B2 (ja) * 1993-06-14 1999-09-2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バイアス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静電記録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の運転方法
JP5019266B2 (ja) 2008-03-26 2012-09-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44123A (ja) * 2008-08-08 2010-02-25 Ricoh Co Ltd 極性制御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多色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
JP5288260B2 (ja) 2009-01-20 2013-09-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80652B2 (ja) 2016-10-26 2021-06-0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14313B2 (en) 2024-02-27
US20220308502A1 (en) 2022-09-29
EP4063966A1 (en) 2022-09-28
JP2022149961A (ja) 2022-10-07
EP4063966B1 (en) 2023-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585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074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366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158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463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5945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412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separable clean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including controlling a seperable cleaning member
CN11512892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803537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579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218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7203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740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8853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590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361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4063967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608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11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73500B2 (ja) 転写装置、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947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5541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n electrophotographic system
WO2018042893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28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619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