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3038A - 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3038A
CN115123038A CN202210907109.8A CN202210907109A CN115123038A CN 115123038 A CN115123038 A CN 115123038A CN 202210907109 A CN202210907109 A CN 202210907109A CN 115123038 A CN115123038 A CN 115123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data
vehicle
angle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71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伟
刘维海
郝玉敏
王东辉
彭洪梅
胡海波
单宝来
吕哲宁
高廷军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9071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30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3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30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72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characterised by the triggerin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3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 B60R21/0136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responsive to actual contact with an obstacle, e.g. to vehicle deformation, bumper displacement or bumper velocity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将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若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坐盆上增加防下潜杆,导致耗费成本,削弱防止乘员下潜效果的问题,实现减少成本耗费,提高防止用户下潜的效果,达到提高用户乘坐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普及,汽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在满足操控、舒适等要求的同时,其安全性能尤为重要。作为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的座椅,在安全性能上也被提出了要求,如安装安全带、侧向支撑柱、防下潜装置等。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乘员有向前和向下的运动,此称之为下潜现象。乘员身体下潜会导致活动空间减小,且安全带会勒紧颈部,使气囊无法对乘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对乘员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防止乘员在碰撞中下潜,现有技术中心提出在座椅的坐盆上增加防下潜杆或凸起限制结构等防下潜设计,这种防下潜结构不但耗费成本,影响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还削弱了防止乘员下潜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减少成本耗费,提高防止用户下潜的效果,达到提高用户乘坐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
将所述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其中,所述指标项包括座椅调节角度和车身加速度中至少一项;
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所述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座椅调节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
检验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其中,所述指标项包括座椅调节角度和车身加速度中至少一项;
夹角增大模块,用于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所述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将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若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坐盆上增加防下潜杆,导致耗费成本,削弱防止乘员下潜效果的问题,实现了通过监测座椅调节数据,判断是否存在下潜危险,在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时,通过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实现减少成本耗费,提高防止用户下潜的效果,达到提高用户乘坐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用户非标准坐姿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用户非标准坐姿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座椅调节设备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座椅调节设备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座椅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用户标准坐姿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座椅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控制座椅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装置来执行,该座椅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座椅控制装置可配置于计算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车辆可以是需要进行座椅调节的车辆,例如,可以通过监控车辆中的与座椅(也称坐盆)相关的数据,作为座椅调节数据,以基于座椅调节数据判断是否存在车辆碰撞时用户下潜的危险,若是,可及时对座椅进行调节,防止发生危险。其中下潜是指安全带从腹部上滑脱的情况。
具体来说,在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的过程中,可以获取目标车辆中座椅的角度信息,以及车身的碰撞加速度;将角度信息和碰撞加速度作为座椅调节数据。
其中,座椅中包括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座椅的角度信息是指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之间的夹角信息,如90度,或135度。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域网)线接收部署在车辆座椅中的角度传感器上传的座椅角度信息,和部署在安全气囊中的加速度传感器上传的碰撞加速度,将角度信息和碰撞加速度作为座椅调节数据,以基于碰撞加速度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以及基于座椅角度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下潜的危险。
S120、将所述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
其中,指标项包括座椅调节角度和车身加速度中至少一项。检验结果可以为座椅待调节或座椅禁止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座椅角度大,乘坐在座椅上的用户倚在座椅靠背上,此时若车辆发生碰撞,可能会导致的用户安全带从腹部上滑脱,严重损害用户的身体健康的问题。可以通过检测是否发生潜在的危险,以及时调整座椅,保障用户的安全。
具体的,可以将角度信息和碰撞加速度等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基于比对结果确定检验结果,如若角度信息大于预设参考数据中的预设角度信息,则可以认为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检验结果可以为座椅待调节,若角度信息小于预设角度信息,则可以认为不存在潜在的危险,检验结果可以为座椅禁止调节。或者当碰撞加速度大于预设参考数据中的加速度时,也可以认为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可以得到相应的检验结果,以此判断是否发生潜在的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参考数据中可以包括多项指标项数据,如,与座椅调节角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或与车身加速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可以将各指标项数据分别与相对应的座椅调节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检验结果。可选的,将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包括:确定与座椅调节角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得到座椅角度阈值,并确定与车身加速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得到加速度区间;若角度信息大于座椅角度阈值,碰撞加速度在加速度区间内,则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
其中,座椅角度阈值可以为125度,也可以为130度。加速度区间可以为[-2m/s,-10m/s],也可以为[-2m/s,-50m/s]。预设参考数据中的座椅角度阈值和加速度区间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工作进行确定,本技术方案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座椅角度信息和与座椅调节角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座椅角度阈值进行比对,将碰撞加速度和与车身加速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加速度区间进行比对,如,如果角度信息大于座椅角度阈值,且碰撞加速度在加速度区间内,则可以认为此时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示例性的,当座椅角度信息大于等于125°时,认为车辆碰撞时有下潜风险,可以预设为碰撞时座椅坐垫抬高状态。根据碰撞加速度传感器信号持续判断是否发生碰撞,当碰撞加速度在加速度区间内,可以认为发生碰撞,此时可以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以使通过座椅待调节的检验结果控制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抬高座椅坐垫,保障用户安全,防止发生危险。当座椅角度信息小于125°时,认为碰撞时无下潜风险,可以预设为碰撞时座椅坐垫不抬高,当碰撞发生时,抬高座椅坐垫功能不起作用。
S130、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所述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其中,座椅调节设备用于调节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座椅调节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座椅调节设备部署在座椅滑轨的上方,座椅坐垫的下方,座椅滑轨与座椅坐垫通过座椅调节设备相连接,座椅调节设备与座椅滑轨通过销轴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可以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通过座椅调节设备抬高座椅坐垫,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示例性的,可以参见图2,图2可以表示为用户非标准坐姿示意图,其中图2中201和202可以表示为座椅调节设备,座椅靠背206与座椅坐垫207之间的角度过大时,安全带205容易从腹部203下潜,可以通过座椅调节设备201和202抬高座椅坐垫207,座椅滑轨208固定不同,增大座椅坐垫207与座椅滑轨208之间的夹角。抬高后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3,图3中座椅坐垫209的位置是座椅调节设备201和202抬高座椅坐垫207后所处的位置,以使用户大腿204抬起,有效防止下潜事故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座椅调节设备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座椅调节设备中的滑动杆顶起座椅坐垫,以抬高座椅坐垫。可选的,座椅调节设备中包括外套筒和内活塞滑杆,待燃物料置于由外套筒和内活塞滑杆组成的封闭腔内。其中,待燃物料可以为火药,或其他物料,以通过待燃物料增大封闭腔内的压强,推动内活塞滑杆,抬高座椅坐垫。实现方式可以是:若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包括:当检测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时,向座椅调节设备发送物料引燃信号,以使基于物料引燃信号将待燃物料进行引燃,以及使在待燃物料引燃的过程中,推动内活塞滑杆抬高座椅坐垫,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当检测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时,通过控制器向座椅调节设备发出物料引燃信号,利用物料引燃信号中的电信号将由外套筒和内活塞滑杆组成的封闭腔内的待燃物料点爆,在待燃物料引燃的过程中,增大封闭腔内压强,推动内活塞滑杆抬高座椅坐垫,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示例性的,可以参见图4,图4表示为座椅调节设备示意图,座椅调节设备与座椅滑轨通过销轴402相连接,座椅调节设备与座椅坐垫通过销轴405相连接,待燃物料403布置在由外套筒401和内活塞滑杆404组成的封闭腔内。当待燃物料403引燃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内活塞滑杆404抬高座椅坐垫,示意图可以参见图5,例如,当推动内活塞滑杆404调节支架长度增加50mm,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安全性,在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角度的同时,当检测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控制座椅所对应的安全带处于收紧状态。例如,继续参见图3,控制安全带205处于收紧状态,防止下潜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将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若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坐盆上增加防下潜杆,导致耗费成本,削弱防止乘员下潜效果的问题,实现了通过监测座椅调节数据,判断是否存在下潜危险,在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时,通过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实现减少成本耗费,提高防止用户下潜的效果,达到提高用户乘坐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清楚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给出具体的应用场景实例。具体的,可以参见下述具体内容。
示例性的,参见图6,可以表示座椅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中601表示整车、602表示座椅、603表示座椅位置控制器、604表示气囊控制器、605表示安全气囊,座椅位置控制器603记录座椅前后位置、坐垫倾角、座椅角度等信息,可以将这些信息发送至气囊控制器604,气囊控制器604对座椅抬高功能进行预设置,当座椅角度信息大于等于座椅角度阈值时,系统认为碰撞时有下潜风险,系统预设碰撞时座椅坐垫抬高。气囊控制器604根据其内部的碰撞加速度传感器信号持续判断正面碰撞是否发生,当正面碰撞发生时,气囊控制器604发出点火指令,即物料引燃信号,控制安全气囊605弹出,以及控制座椅调节设备中待燃物料点爆,起到防止乘员下潜、保护乘员的作用。当座椅角度信息小于座椅角度阈值时,系统认为碰撞时无下潜风险,系统预设碰撞时座椅坐垫不抬高。气囊控制器604根据其内部的碰撞加速度传感器信号持续判断正面碰撞是否发生,当正面碰撞发生时,气囊控制器604发出点火指令,控制安全带预紧、安全气囊点爆,但座椅抬高功能不起作用,例如,参见图7,图7可以表示为用户标准坐姿示意图,用户乘坐在座椅靠背706与座椅坐垫707时,为标准坐姿,此时发生碰撞时,不会触发抬起座椅坐垫707的功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当整车发生碰撞时,如果乘员处于躺姿状态,可以通过抬高座椅坐垫,从而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使乘员骨盆增加向上运动的趋势,以防止安全带滑入腹部,从而避免乘员骨盆下潜问题发生。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2,坐垫前端抬高可以依靠图2中座椅调节设备201和202伸长实现,座椅调节设备的结构原理图参见图4,由外套筒401和内活塞滑杆404组成,待燃物料403布置在由外套筒401和内活塞滑杆404组成的封闭腔内。座椅调节设备通过销轴402与座椅滑轨连接,通过销轴405与座椅坐垫连接。座椅调节设备作用时,待燃物料403通过电信号在由外套筒401和内活塞滑杆404组成的封闭腔内点爆,推动内活塞滑杆404滑动,座椅调节设备长度增加50mm,进而推动座椅坐垫207抬高,座椅滑轨208固定不同,增大座椅坐垫207与座椅滑轨208之间的夹角。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参见图8,图8可以表示为座椅控制方法示意图,开始时,可以记录座椅角度信息,当座椅角度信息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可以进行坐垫抬高功能的预设置,进而当检测到碰撞发生时,可以控制气囊点爆,控制座椅调节设备作用,以使坐垫太高。当座椅角度信息不大于预设角度阈值时,当检测到碰撞发生时,可以控制气囊点爆,不控制座椅调节设备,坐垫不抬高。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将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若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坐盆上增加防下潜杆,导致耗费成本,削弱防止乘员下潜效果的问题,实现了通过监测座椅调节数据,判断是否存在下潜危险,在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时,通过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实现减少成本耗费,提高防止用户下潜的效果,达到提高用户乘坐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座椅调节数据获取模块910、检验结果确定模块920和夹角增大模块930。
其中,座椅调节数据获取模块910,用于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检验结果确定模块920,用于将所述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其中,所述指标项包括座椅调节角度和车身加速度中至少一项;夹角增大模块930,用于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所述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将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若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坐盆上增加防下潜杆,导致耗费成本,削弱防止乘员下潜效果的问题,实现了通过监测座椅调节数据,判断是否存在下潜危险,在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时,通过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增大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实现减少成本耗费,提高防止用户下潜的效果,达到提高用户乘坐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座椅调节数据获取模块910,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数据确定单元。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车辆中座椅的角度信息,以及车身的碰撞加速度;
数据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角度信息和所述碰撞加速度作为座椅调节数据。
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检验结果确定模块920,包括预设数据确定单元和检验结果确定单元。
预设数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座椅调节角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得到座椅角度阈值,并确定与所述车身加速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得到加速度区间;
检验结果确定单元,用于若角度信息大于所述座椅角度阈值,碰撞加速度在所述加速度区间内,则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
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座椅调节设备部署在座椅滑轨的上方,所述座椅调节设备与所述座椅滑轨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座椅滑轨与座椅坐垫通过所述座椅调节设备相连接。
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座椅调节设备中包括外套筒和内活塞滑杆,待燃物料置于由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活塞滑杆组成的封闭腔内;所述夹角增大模块930,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时,向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发送物料引燃信号,以使基于所述物料引燃信号将待燃物料进行引燃,以及使在所述待燃物料引燃的过程中,推动内活塞滑杆抬高座椅坐垫,增大所述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安全带控制模块,所述安全带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座椅所对应的安全带处于收紧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10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ROM 12以及RAM 13通过总线1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也连接至总线14。
电子设备1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包括:输入单元1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9允许电子设备1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2和/或通信单元1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并由处理器1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电子设备。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
将所述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其中,所述指标项包括座椅调节角度和车身加速度中至少一项;
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所述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中座椅的角度信息,以及车身的碰撞加速度;
将所述角度信息和所述碰撞加速度作为座椅调节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包括:
确定与所述座椅调节角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得到座椅角度阈值,并确定与所述车身加速度相对应的指标项数据,得到加速度区间;
若角度信息大于所述座椅角度阈值,碰撞加速度在所述加速度区间内,则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座椅调节设备部署在座椅滑轨的上方,所述座椅调节设备与所述座椅滑轨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座椅滑轨与座椅坐垫通过所述座椅调节设备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设备中包括外套筒和内活塞滑杆,待燃物料置于由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活塞滑杆组成的封闭腔内;所述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时,向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发送物料引燃信号,以使基于所述物料引燃信号将待燃物料进行引燃,以及使在所述待燃物料引燃的过程中,推动内活塞滑杆抬高座椅坐垫,增大所述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座椅所对应的安全带处于收紧状态。
7.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调节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中的座椅调节数据;
检验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座椅调节数据与预设参考数据中相同指标项数据比对处理,得到检验结果;其中,所述指标项包括座椅调节角度和车身加速度中至少一项;
夹角增大模块,用于若所述检验结果为座椅待调节,则控制部署在座椅坐垫下方的座椅调节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在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工作时,增大所述座椅坐垫与座椅滑轨之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座椅调节设备部署在座椅滑轨的上方,所述座椅调节设备与所述座椅滑轨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座椅滑轨与座椅坐垫通过所述座椅调节设备相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
CN202210907109.8A 2022-07-29 2022-07-29 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230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7109.8A CN1151230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7109.8A CN1151230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3038A true CN115123038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7109.8A Pending CN1151230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30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58985A1 (en) * 2021-11-24 2023-05-25 Volvo Car Corporation Occupant protecting system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5639A (zh) * 2014-06-11 2014-09-03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协同调节座椅坐垫与靠背碰撞安全的调节系统
CN205344592U (zh) * 2016-01-05 2016-06-2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总成及汽车
US20180281626A1 (en) * 2017-04-03 2018-10-0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control device, vehicle seat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515267A (zh) * 2018-11-27 2019-03-26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增加汽车座椅支撑作用的方法及系统、控制机构、汽车座椅
CN208827652U (zh) * 2017-08-25 2019-05-0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座椅组件
CN110356299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沃尔沃汽车公司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位置的方法
CN110588452A (zh) * 2019-09-06 2019-12-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载终端
CN209972235U (zh) * 2019-03-15 2020-01-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防下潜装置、座椅以及车辆
CN110758196A (zh) * 2019-09-09 2020-02-07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紧急提升机构的氢能汽车座椅
CN110789416A (zh) * 2019-08-17 2020-02-14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乘员下潜的举升装置
CN210083007U (zh) * 2019-06-29 2020-02-18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乘员下潜的气囊装置
CN112046355A (zh) * 2019-06-05 2020-12-0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200398713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Motor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for absorbing energy in a motor vehicle seat
CN114750717A (zh) * 2022-03-28 2022-07-1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靠背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5639A (zh) * 2014-06-11 2014-09-03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协同调节座椅坐垫与靠背碰撞安全的调节系统
CN205344592U (zh) * 2016-01-05 2016-06-29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总成及汽车
US20180281626A1 (en) * 2017-04-03 2018-10-0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control device, vehicle seat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208827652U (zh) * 2017-08-25 2019-05-0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座椅组件
CN110356299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沃尔沃汽车公司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位置的方法
CN109515267A (zh) * 2018-11-27 2019-03-26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增加汽车座椅支撑作用的方法及系统、控制机构、汽车座椅
CN209972235U (zh) * 2019-03-15 2020-01-2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防下潜装置、座椅以及车辆
CN112046355A (zh) * 2019-06-05 2020-12-0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200398713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Motor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for absorbing energy in a motor vehicle seat
CN210083007U (zh) * 2019-06-29 2020-02-18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乘员下潜的气囊装置
CN110789416A (zh) * 2019-08-17 2020-02-14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乘员下潜的举升装置
CN110588452A (zh) * 2019-09-06 2019-12-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载终端
CN110758196A (zh) * 2019-09-09 2020-02-07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紧急提升机构的氢能汽车座椅
CN114750717A (zh) * 2022-03-28 2022-07-1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靠背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58985A1 (en) * 2021-11-24 2023-05-25 Volvo Car Corporation Occupant protecting system
US11745685B2 (en) * 2021-11-24 2023-09-05 Volvo Car Corporation Occupant protecting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047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occupancy of a supporting surface
CN111251950B (zh) 乘员分类保护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23038A (zh) 应用于车辆中的座椅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6640175B2 (en) Weight based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nablement of a protection device
CN110341556A (zh) 座椅调节限制器和控制方法
US6662094B2 (en) Method of initially characterizing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seat based on weight and seat belt tension
US20150158447A1 (en) Vehicle emergency call apparatus
CN106274669B (zh) 一种安全预警方法及装置
WO2021207886A1 (zh) 乘员保护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905061A (zh) 一种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座椅调整装置及其方法
US2017016608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signal representing an occupation of a vehicle seat,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and machine-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212313484U (zh) 一种自动升降的安全带锁扣装置
CN114932779A (zh) 一种车辆的车高调节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US11064912B2 (en) Fall sensor
KR20180129369A (ko) 비상 탈출용 의자를 구비하는 자동차 및 그에 적용되는 비상 탈출용 의자
KR102061841B1 (ko) 자동차 시트의 레그레스트 안전 작동 제어 장치
CN111619498A (zh) 车辆智能保护系统及车辆
CN106898114A (zh) 基于安全座椅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KR20060130948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헤드레스트 상승장치
CN115027400A (zh) 一种安全装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661843B1 (ko) 안전벨트 사용을 위한 차량의 좌석 승강 장치
CN108128276A (zh) 用于触发布置在机动车转向盘中的气囊的方法和触发电路
KR20210013743A (ko) 차량의 안전장치 지원 장치
JP2018520934A (ja) 車両のための人保護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200004074A (ko) 세이프티 파워윈도우의 제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