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7280A - 一种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7280A
CN115117280A CN202210767836.9A CN202210767836A CN115117280A CN 115117280 A CN115117280 A CN 115117280A CN 202210767836 A CN202210767836 A CN 202210767836A CN 115117280 A CN115117280 A CN 115117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display panel
film lay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78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7280B (zh
Inventor
李强
刘汉辰
孙垒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78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7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7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7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7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7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复合层,包括第一膜层,第一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第二膜层,设置于第一膜层上,第二膜层为有机材料;第三膜层,设置于第二膜层上,第三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发光层,包括发光公共层;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位于非显示区的阻隔结构,阻隔结构包括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在靠近显示区或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端的底切侧端,发光公共层在底切侧端处断开,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底切侧端处连接第一膜层,第三膜层在阻隔结构与底切侧端相背离的一侧接触第一膜层。本申请通过设置阻隔结构,不但阻断了水氧的入侵路径,还形成了水氧防护结构,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已经广泛用于人们生活中,例如手机、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其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在全面屏市场中占比80%以上,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需要将薄膜封装层(TFE)在非显示区或边框区设置较大宽度,以阻挡水氧,提高可靠性。
因此,现有的显示面板中,薄膜封装层(TFE)在非显示区设置的宽度太大,不利于显示面板的边框的减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可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中,薄膜封装层在非显示区设置的宽度太大,不利于显示面板的边框的减小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
阵列复合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阵列复合层包括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
第二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膜层上,所述第二膜层为有机材料;
第三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膜层上,所述第三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
发光层,包括发光公共层,所述发光公共层位于所述第三膜层上;
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子层;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阻隔结构,所述阻隔结构包括所述第二膜层和所述第三膜层在靠近所述显示区或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端的底切侧端,所述发光公共层在所述底切侧端处断开,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所述底切侧端处连接所述第一膜层,所述第三膜层在所述阻隔结构与所述底切侧端相背离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一膜层。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所述底切侧端处还连接所述第三膜层。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复合层上的第一平坦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的阳极层;
所述第二膜层为第一平坦层,所述第三膜层与所述阳极层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复合层上的第二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层上的第一金属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平坦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的阳极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连接电极,所述阵列复合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连接电极电连接对应的所述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二膜层为所述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三膜层为所述第一金属层。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所述阻隔结构。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阻隔结构中的两所述底切侧端相背离设置;或
两个所述阻隔结构中的两所述底切侧端均位于对应的所述阻隔结构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侧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
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支撑柱还设置于至少一所述阻隔结构的所述第三膜层上,以构成第一堤坝。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
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至少所述第二膜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支撑柱构成第二堤坝,所述第二堤坝设置于所述阻隔结构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
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凹槽,位于所述阻隔结构与所述显示区之间,所述凹槽至少贯穿所述第二膜层、所述第三膜层、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发光公共层在所述凹槽内接触所述第一膜层,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所述凹槽内接触所述发光公共层。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结构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复合层,包括第一膜层,第一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第二膜层,设置于第一膜层上,第二膜层为有机材料;第三膜层,设置于第二膜层上,第三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发光层,包括发光公共层,发光公共层位于第三膜层上;封装层,设置于发光层上,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位于非显示区的阻隔结构,阻隔结构包括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在靠近显示区或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端的底切侧端,发光公共层在底切侧端处断开,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底切侧端处连接第一膜层,第三膜层在阻隔结构与底切侧端相背离的一侧接触第一膜层。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通过设置阻隔结构,发光公共层在底切侧端处断开,阻断了水氧入侵进入显示区的路径,第三膜层在阻隔结构与底切侧端相背离的一侧接触第一膜层,使得形成了无机材料或/和金属材料的密封水氧防护结构,可以阻挡水氧进入,阻隔结构不但阻断了水氧的入侵路径,还形成了水氧防护结构,不需要设置较大的宽度,在保证很强的水氧阻隔能力的前提下,有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简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种阻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种阻隔结构的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种阻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三种阻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四种阻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复合层,包括第一膜层,第一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第二膜层,设置于第一膜层上,第二膜层为有机材料;第三膜层,设置于第二膜层上,第三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发光层包括发光公共层,发光公共层位第三膜层上;封装层,设置于发光层上,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位于非显示区的阻隔结构,阻隔结构包括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在靠近显示区或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端的底切侧端,发光公共层在底切侧端处断开,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底切侧端处连接第一膜层,第三膜层在阻隔结构与底切侧端相背离的一侧接触第一膜层。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简略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种阻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种阻隔结构的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二种阻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三种阻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四种阻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2至图6为图1中虚线HK部位的截面示意图,相比于图2,图3中略去了部分膜层,可以更好的说明阻隔结构80和底切侧端801的详细结构。图2至图6中的阵列复合层10的结构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图2和图3标注了膜层结构,图4至图6标注了薄膜晶体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0,显示面板1000包括显示区AA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面板1000包括基底11、阵列复合层10、第二膜层602、第三膜层603、发光层34和封装层40,阵列复合层10设置于基底11上,阵列复合层10包括第一膜层601,第一膜层601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第二膜层602设置于第一膜层601上,第二膜层602为有机材料;第三膜层603设置于第二膜层602上,第三膜层603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发光层34包括发光公共层343,发光公共层343位于第三膜层603上;封装层40设置于发光层34上,封装层40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其中,显示面板1000包括至少一位于非显示区BB的阻隔结构80,阻隔结构80包括第二膜层602和第三膜层603在靠近显示区AA或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端的底切侧端801,发光公共层343在底切侧端801处断开,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在底切侧端801处连接第一膜层601,第三膜层603在阻隔结构80与底切侧端801相背离的一侧接触第一膜层601。
具体地,基底11可以为玻璃基底或柔性基底等,当基底11为柔性基底时,基底11可以包括第一柔性子基底111、第二柔性子基底113,以及设置于第一柔性子基底111和第二柔性子基底113之间的阻挡层112,阻挡层112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氧化硅等。
具体地,阵列复合层10设置于基底11上。阵列复合层10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101的多层的膜层结构,阵列复合层10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例如遮光层、平坦层等膜层结构,阵列复合层10可以是指阵列基板中的多个膜层结构。
具体地,阵列复合层10包括第一膜层601,第一膜层601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第一膜层601可以为阵列复合层10中的无机绝缘层,第一膜层601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氧化硅和氮化氧硅等。第一膜层601可以为阵列复合层10中的金属层,第一膜层601的材料可以为铝(Al)、铜(Cu)、银(Ag)、钼(Mo)、铬(Cr)、钛(Ti)和他们的合金等材料。
具体地,第二膜层602设置于第一膜层601上,第二膜层602为有机材料;第二膜层602可以为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等,在后续实施例详细介绍。
具体地,第三膜层603设置于第二膜层602上,第三膜层603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第三膜层603为无机材料,第三膜层603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氧化硅和氮化氧硅等。第三膜层603为金属材料,第三膜层603的材料可以为铝(Al)、铜(Cu)、银(Ag)、钼(Mo)、铬(Cr)、钛(Ti)和他们的合金等。
具体地,利用第三膜层603与第二膜层602的材料不同,而导致的刻蚀液不同,或者第二膜层602的刻蚀速率大于第三膜层603的刻蚀速率等原理,使得第二膜层602在底切侧端801部位相较于第三膜层603被刻蚀更多,以形成底切结构(Undercut)的底切侧端801。
具体地,封装层40设置于发光层34上,封装层40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封装层40可以为薄膜封装层,封装层4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材料子层、有机材料子层、无机材料子层等多层结构。更具体地,封装层4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第一有机封装子层42、第二无机封装子层43,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和第二无机封装子层43为无机材料,第一有机封装子层42为有机材料,第一有机封装子层42位于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远离基底11的一侧。
具体地,发光层34包括发光公共层343,发光公共层343位于第三膜层603上。发光层34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阴极层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发光层34包括阳极层341、发光材料层342和发光公共层343,发光层34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发光层34的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一种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0包括至少一位于非显示区BB的阻隔结构80,阻隔结构80包括第二膜层602和第三膜层603在靠近显示区AA或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端的底切侧端801。底切侧端801是指第三膜层603相对于第二膜层602在平行于基底11的平面上突出一部分,底切侧端801即为底切结构(Undercut),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三膜层603在阻隔结构80与底切侧端801相背离的一侧接触第一膜层601。第三膜层603在阻隔结构80与底切侧端801相背离的一侧面延伸接触第一膜层601,第三膜层603还可以在第一膜层601上继续延伸,形成第三膜层603与第一膜层601的层叠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公共层343在底切侧端801处断开,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在底切侧端801处连接第一膜层601,阻断了水氧入侵进入显示区的路径。第三膜层603在阻隔结构80与底切侧端801相背离的一侧接触第一膜层601,使得形成了无机材料或/和金属材料的密封的水氧防护结构,可以阻挡水氧进入,阻隔结构具不但阻断了水氧的入侵路径,还形成了水氧防护结构,不需要设置较大的宽度,在保证很强的水氧阻隔能力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有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在底切侧端801处还连接第三膜层603。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三膜层603相对于第二膜层602突出的部位具有靠近基底11的第一表面8011,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在底切侧端801处还连接第三膜层603,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至少在第一表面8011上连接第三膜层603。
具体地,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在底切侧端801处还连接第三膜层603,使得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与第一膜层601、第三膜层603形成了更完整和更密闭地水氧阻挡圈,即形成了无机材料层或/和金属材料层的闭环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水汽和氧气的阻挡能力,提升显示面板1000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显示面板1000的特征。请参阅图2和图3。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设置于阵列复合层10上的第一平坦层33,发光层34包括设置于第一平坦层33上的阳极层341;第二膜层602为第一平坦层33,第三膜层603与阳极层341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0包括层叠设置地基底11、阵列复合层10、第一平坦层33、发光层34、封装层40,可以理解地,其中在部分区域的部分膜层可以被去除,显示面板1000还可以为其他层结构,例如包括其他膜层,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一平坦层33包括有机材料,阳极层341包括金属材料,第二膜层602为第一平坦层33,第三膜层603与阳极层341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即第三膜层603与阳极层341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第三膜层603与阳极层341在同一道工艺形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显示面板1000的特征。请参阅图4、图5和图6。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设置于阵列复合层10上的第二平坦层31、设置于第二平坦层31上的第一金属层32和设置于第一金属层32上的第一平坦层33,发光层34设置于第一平坦层33上,发光层34包括设置于第一平坦层33上的阳极层341,第一金属层32包括连接电极,阵列复合层1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01,阳极层341通过连接电极电连接对应的薄膜晶体管101;第二膜层602为第二平坦层31,第三膜层603为第一金属层32。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显示面板1000包括层叠设置地基底11、阵列复合层10、第二平坦层31、第一金属层32、第二平坦层31、发光层34、封装层40,可以理解地,其中在部分区域的部分膜层可以被去除,显示面板1000还可以为其他层结构,例如包括其他层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二膜层602为第二平坦层31,第三膜层603为第一金属层32,可以形成阻隔结构80和阻隔结构80的底切侧端80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项的显示面板1000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描述了显示面板1000的特征。请参阅图4、图5和图6。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0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阻隔结构80。
具体地,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阻隔结构80,可以增强对水氧的阻隔能力,提升显示面板10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阻隔结构80中的两底切侧端801相背离设置;或两个阻隔结构80中的两底切侧端801均位于对应的阻隔结构80靠近显示区AA的侧端。
具体地,两个阻隔结构80中的两底切侧端801相背离设置(图未示意),请结合图4所示,两阻隔结构80两底切侧端801均位于对应的阻隔结构80靠近显示区AA的侧端,其中,一个阻隔结构80的底切侧端801可以位于该阻隔结构80远离显示区AA的侧端,即两个阻隔结构80的两个底切侧端801相背离或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具体地,两个阻隔结构80中的两底切侧端801相背离设置时,第三膜层603在阻隔结构80与底切侧端801相背离的一侧接触第一膜层601。两个阻隔结构80中的对应的第三膜层603可以接触或连接为一个整体,第三膜层603接触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可以进一步增强水氧阻隔性能。
具体地,两个阻隔结构80中的两底切侧端801可以均位于对应的阻隔结构80靠近显示区AA的侧端,如图4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35、支撑柱36,像素定义层35设置于第一平坦层33上;支撑柱36设置于像素定义层35上;像素定义层35和支撑柱36还设置于至少一阻隔结构80的第三膜层603上,以构成第一堤坝81。
具体地,像素定义层35设置于第一平坦层33上,在显示面板1000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在第一平坦层33上先形成阳极层341,再在阳极层341上形成像素定义层35,像素定义层35可以包括多个开口,发光层34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像素定义层35的开口用以露出或容设发光器件。在部分区域,阳极层341被刻蚀去掉,像素定义层35可以设置于第一平坦层33上。
具体地,像素定义层35和支撑柱36还设置于至少一阻隔结构80的第三膜层603上,以构成第一堤坝81。在一些实施例情况中,在至少一个阻隔结构80中,可以设置像素定义层35和支撑柱36层叠的位于阻隔结构80的第三膜层603上,以构成第一堤坝81,第一堤坝81可以同时起到阻挡第一有机封装子层42、阻隔水氧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35、支撑柱36,像素定义层35设置于第一平坦层33上;支撑柱36设置于像素定义层35上;至少第一平坦层33、像素定义层35和支撑柱36构成第二堤坝82,第二堤坝82设置于阻隔结构80和显示区AA之间。
具体地,支撑柱36设置于像素定义层35上;至少第一平坦层33、像素定义层35和支撑柱36构成第二堤坝82,第二堤坝82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例如第三膜层603,第二堤坝82可以起到阻挡第一有机封装子层42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堤坝81与第二堤坝82不同,第一堤坝81包括底切侧端801,第二堤坝82不包括底切侧端801。
具体地,第二堤坝82设置于阻隔结构80和显示区AA之间,可以防止第一有机封装子层42进入或接触阻隔结构80,防止第一有机封装子层42影响水氧的阻挡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100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35、支撑柱36和凹槽102,像素定义层35设置于第一平坦层33上;支撑柱36设置于像素定义层35上;凹槽102位于阻隔结构80与显示区AA之间,凹槽102至少贯穿第二膜层602、第三膜层603、像素定义层35,发光公共层343在凹槽102内接触第一膜层21,第一无机封装子层41在凹槽102内接触发光公共层343。
具体的,设置凹槽102在阻隔结构80与显示区AA之间,可以断开显示区AA的各个膜层向非显示区BB延伸,以便形成阻隔结构80、第一堤坝81、第二堤坝82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结构80围绕显示区AA设置。
具体地,阻隔结构80围绕显示区AA设置,可以从显示面板1000的四周阻挡水氧侵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阵列复合层10的层结构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基底11上的:绝缘阻挡层12、缓冲层13、半导体层14、栅极绝缘层15、栅极层16、第一绝缘层17、电容金属层18、层间绝缘层19、源漏极金属层20,阵列复合层10的层结构不限于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
阵列复合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阵列复合层包括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
第二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膜层上,所述第二膜层为有机材料;
第三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膜层上,所述第三膜层为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
发光层,包括发光公共层,所述发光公共层位于所述第三膜层上;
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子层;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阻隔结构,所述阻隔结构包括所述第二膜层和所述第三膜层在靠近所述显示区或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端的底切侧端,所述发光公共层在所述底切侧端处断开,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所述底切侧端处连接所述第一膜层,所述第三膜层在所述阻隔结构与所述底切侧端相背离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一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所述底切侧端处还连接所述第三膜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复合层上的第一平坦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的阳极层;
所述第二膜层为第一平坦层,所述第三膜层与所述阳极层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复合层上的第二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坦层上的第一金属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平坦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的阳极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连接电极,所述阵列复合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连接电极电连接对应的所述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二膜层为所述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三膜层为所述第一金属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所述阻隔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阻隔结构中的两所述底切侧端相背离设置;或
两个所述阻隔结构中的两所述底切侧端均位于对应的所述阻隔结构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侧端。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
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支撑柱还设置于至少一所述阻隔结构的所述第三膜层上,以构成第一堤坝。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
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至少所述第二膜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支撑柱构成第二堤坝,所述第二堤坝设置于所述阻隔结构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9.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坦层上;
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凹槽,位于所述阻隔结构与所述显示区之间,所述凹槽至少贯穿所述第二膜层、所述第三膜层、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发光公共层在所述凹槽内接触所述第一膜层,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子层在所述凹槽内接触所述发光公共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结构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CN202210767836.9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显示面板 Active CN115117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7836.9A CN115117280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7836.9A CN115117280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7280A true CN115117280A (zh) 2022-09-27
CN115117280B CN115117280B (zh) 2023-08-22

Family

ID=83330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7836.9A Active CN115117280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728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6347A (zh) * 2018-04-26 2018-10-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364560A (zh) * 2019-07-22 2019-10-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1162194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1103979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2993180A (zh) * 2021-02-02 2021-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690251A (zh) * 2021-08-11 2021-11-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690279A (zh) * 2021-08-04 2021-11-2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972252A (zh) * 2021-10-13 2022-0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WO2022088794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6347A (zh) * 2018-04-26 2018-10-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364560A (zh) * 2019-07-22 2019-10-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WO2021103979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1162194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2088794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93180A (zh) * 2021-02-02 2021-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690279A (zh) * 2021-08-04 2021-11-2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690251A (zh) * 2021-08-11 2021-11-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972252A (zh) * 2021-10-13 2022-0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7280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7642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JP7194291B2 (ja) 表示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US1071470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212113B (zh) 电致发光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992081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JP2018087863A (ja) 表示装置
US11793022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with isolation part
KR101163087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0781901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8994B (zh) 显示面板、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JP2023156420A (ja) 表示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CN107658345B (zh)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12117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03601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20146493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20210055954A (ko) 기판 홀을 가지는 표시 장치
EP1777759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mobile display includ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CN115117280B (zh) 一种显示面板
US2024006323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CN114203779B (zh) Oled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289948B (zh)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150049470A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13991039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30035199A (ko) 표시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표시장치
JP5058690B2 (ja) 有機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