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7263B - 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7263B
CN115107263B CN202210704453.7A CN202210704453A CN115107263B CN 115107263 B CN115107263 B CN 115107263B CN 202210704453 A CN202210704453 A CN 202210704453A CN 115107263 B CN115107263 B CN 115107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ylinder
wall
communicated
b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44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7263A (zh
Inventor
何建雄
黄春华
何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onglin New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onglin New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Xiongli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onglin New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Xiongli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onglin New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44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72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7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7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7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28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blown tubular films, e.g. by inf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2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1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grinding, e.g. by triturating; by sieving; by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14Windows; Doors; Hatch covers or access panels; Surrounding frame structures; Canopie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pressure sensors, water deflectors, hinges, seals, handles, latches, windscreen wipers
    • B64C1/1476Canopies; Windscreens or similar transparent elements
    • B64C1/1484Window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L2007/002Panels; Plate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 C08J2375/06Polyurethanes from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 C08J23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遮光膜包括:遮光膜本体,所述遮光膜本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遮光面,遮光膜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遮光膜本体的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本发明中,通过色母粒的加入能够使遮光膜本体变为非透明状态,通过色母粒吸收入射光,使得上下两侧的遮光面实现遮光,降低遮光膜本体的透光性,使得遮光膜本体能够隔绝95%以上的光照,提高遮光效果,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遮光膜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不需要在厚重的布料上涂抹遮光液体涂层,降低了遮光膜本体的厚度,因此,能够大幅减轻遮光膜本体的重量,使得遮光膜本体更加轻便,便于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光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遮光膜的基体材料为聚合物薄膜,包括聚烯烃薄膜、聚酰亚胺薄膜或聚氨酯薄膜等,其中,热塑性聚氨脂(TPU)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二异氰酸酯类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共同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TPU的分子结构是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扩链剂反应得到的刚性嵌段以及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二异氰酸酯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反应得到的柔性链段交替构成的。TPU具有卓越的高张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的特性,是一种成熟的环保材料。
CN111454478A公开了一种飞机舷窗遮光帘用遮光膜,以聚酰亚胺膜为基体,在其上表面依次设置有防眩光硬化涂层,在其下表面依次设置有抗静电涂层、氮化钛涂层、铯钨青铜涂层、防刮花硬化涂层;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包括氧化硅/氧化钛复合多孔颗粒改性聚丙烯酸酯树脂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为氧化铟锡涂层或氧化锡锑层;所述防刮花硬化涂层为氧化锆/3D氧化石墨烯三维网状材料复合改性的聚丙烯酸酯树脂涂层;该遮光膜具有高红外阻隔率、低紫外透射率、低反光、高清晰、防刮花的优点;但是,上述遮光膜的涂层较多,涂层制备复杂,制备涂层过程会出现涂层厚度不均的问题,且带涂层的遮光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涂层脱落的问题,遮光效果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另外,传统的遮光膜用涂层通过在布料表面涂抹遮光液体的方式制备涂层,使得遮光膜整体质量较重,具有使用不轻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目前遮光膜的涂层较多,涂层制备复杂,制备涂层过程会出现涂层厚度不均的问题,且带涂层的遮光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涂层脱落的问题,遮光效果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另外,传统的遮光膜用涂层通过在布料表面涂抹遮光液体的方式制备涂层,使得遮光膜整体质量较重,具有使用不轻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光膜,包括:
遮光膜本体,所述遮光膜本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遮光面,遮光膜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遮光膜本体的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
优选的,所述遮光膜本体采用制备原料制成,所述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色母粒8~15份、TPU颗粒55~75份、爽滑剂5~15份、碳酸钙5~15份、耐高温树脂0.01~1份、热稳定剂0.01~1份。
优选的,所述色母粒的粒径为20~60μm,所述TPU颗粒为聚醚型TPU颗粒、聚酯型TPU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一种遮光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制备原料加入搅拌装置进行混合;
步骤2:将混合后的制备原料加入烤料机烘烤;
步骤3:将烘烤后的制备原料加入螺杆挤出机挤压,并通过吹塑工艺将挤压出的制备原料通过吹塑机的膜头塑膜成型,制成遮光膜本体;
步骤4:使用分卷机对成型后的遮光膜本体进行分卷。
优选的,所述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TPU颗粒、爽滑剂、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烤料机、螺杆挤出机、吹塑机及分卷机依次设置,所述搅拌装置输出端与所述烤料机输入端连通,所述烤料机输出端通过连通组件与所述螺杆挤出机输入端连通,所述螺杆挤出机输出端与所述吹塑机输入端连通,所述分卷机设置在所述吹塑机的膜头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烤料机、螺杆挤出机、吹塑机采用一体化设计。
优选的,所述烤料机包括:
隔热箱,所述隔热箱内壁从内到外依次设置隔热层与隔音层,所述隔热箱底部四个角设置支撑腿;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水平设置在所述隔热箱内,所述固定环外周与所述隔热箱内壁固定连接;
烤料箱,所述烤料箱设置在所述隔热箱内,所述烤料箱内壁设置若干加热条,所述烤料箱外壁与所述固定环内圈滑动连接,所述烤料箱底部设置若干滚轮,若干所述滚轮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滚轮底部与所述隔热箱底部内壁接触;
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设置在所述烤料箱侧壁,所述第一进料管位于所述固定环上方,所述第一进料管一端与所述烤料箱内部连通;
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烤料箱下端,所述第一出料管一端与所述烤料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另一端贯穿所述隔热箱底壁,延伸至所述隔热箱外部并与螺杆挤出机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与所述隔热箱底壁贯穿位置转动连接;
出料斗,所述出料斗设置在所述烤料箱内部,所述出料斗呈漏斗状,所述出料斗下端与所述烤料箱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斗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料管连通;
齿圈,所述齿圈套设在所述烤料箱外壁,所述齿圈内圈与所述烤料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圈上表面设齿;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圈上表面带齿位置啮合;
推板,所述推板设置在所述烤料箱内,所述推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料管上方,所述推板与所述烤料箱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推板沿所述烤料箱内壁上下滑动;
锥形块,所述锥形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下表面,所述锥形块设置为圆锥状,所述锥形块底部靠近中心位置设置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铰接柱,所述铰接柱与所述安装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柱远离所述安装槽内壁一侧固定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铰接柱一端设置搅拌叶片,所述铰接柱上套设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搅拌叶片一端固定连接;
花键轴,所述花键轴设置在所述推板上表面,所述花键轴一端与所述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另一端贯穿所述烤料箱上端并延伸至所述烤料箱上方,所述花键轴与所述烤料箱上端滑动连接,所述花键轴中心设置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设置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通过内螺纹孔与所述花键轴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上端延伸至所述隔热箱上端并与所述隔热箱上端内壁转动连接;
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套设在所述花键轴外部,所述花键套内壁与所述花键轴外圈通过花键滑动连接,所述花键套底部与所述烤料箱上端抵接;
横板,所述横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花键轴上端侧壁;
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横板正上方,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端与所述隔热箱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端设置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下表面与所述横板上表面抵接;
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烤料箱上端,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端设置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花键套外壁抵接。
优选的,所述连通组件包括:
连通箱,所述连通箱下端设置第二进料管及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一端与所述连通箱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另一端与所述烤料机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一端与所述连通箱中心位置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另一端与所述螺杆挤出机输入端连通;
滤筒,所述滤筒设置在所述连通箱内,所述滤筒设置为圆筒状,所述滤筒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端,所述滤筒侧壁均匀设置若干滤孔,所述滤筒下端与所述连通箱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筒与所述第二出料管同心设置,所述滤筒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直径,所述第二出料管一端与所述滤筒内部连通;
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设置在所述滤筒内部,所述第一圆筒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直径,所述第一圆筒下端与所述连通箱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上端设置为封闭端,所述第一圆筒下端设置为开放端,所述第一圆筒下端与所述第二出料管上端连通,所述第一圆筒上端中心位置设置连通孔;
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侧壁,所述第一进口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筒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筒外部连通,所述第一进口设置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圆筒等间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圆筒侧壁;
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内,所述第二圆筒外壁与所述第一圆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圆筒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直径,所述第二圆筒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
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侧壁,所述第二进口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进口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进口相适配;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下端,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箱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横杆,所述横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内,所述横杆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圆筒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封堵块,所述封堵块设置在所述横杆上表面,所述封堵块位于所述第一圆筒封闭端下方,所述封堵块下端与所述横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堵块设置为半球形,所述封堵块上端与所述连通孔相适配。
优选的,还包括:
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设置在所述封堵块上端,所述滑动杆下端与所述封堵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上端贯穿所述连通箱上端,延伸至所述连通箱上方并设置顶板,所述滑动杆与所述连通箱上端滑动连接;
报警灯,所述报警灯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端;
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杆左右两侧,所述套筒内滑动设置滑动柱,所述滑动柱远离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顶板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动柱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箱上表面固定连接;
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设置在所述顶板下方,所述接近开关下端与所述连通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报警灯电性连接;
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连通箱上表面,所述电源依次与所述接近开关、所述报警灯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遮光膜包括:遮光膜本体,所述遮光膜本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遮光面,遮光膜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遮光膜本体的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本发明中,通过色母粒的加入能够使遮光膜本体变为非透明状态,通过色母粒吸收入射光,使得上下两侧的遮光面实现遮光,降低遮光膜本体的透光性,使得遮光膜本体能够隔绝95%以上的光照,提高遮光效果,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遮光膜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不需要在厚重的布料上涂抹遮光液体涂层,降低了遮光膜本体的厚度,因此,能够大幅减轻遮光膜本体的重量,使得遮光膜本体更加轻便,便于用户使用,通过加入了耐高温树脂与热稳定剂,能够使遮光膜本体的耐老化性和耐候性得到显著提升,延长了遮光膜本体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本发明中,采用吹塑工艺制备遮光膜本体,制备过程不需要在遮光膜表面涂抹涂层,减少了制备涂层工艺,并且,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遮光膜本体不会出现涂层脱落的问题,提高了遮光效果,延长了遮光膜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遮光膜本体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制备过程所需的制备装置布局图;
图4为本发明中烤料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4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连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光膜本体;2、搅拌装置;3、烤料机;4、螺杆挤出机;5、吹塑机;6、分卷机;7、隔热箱;8、支撑腿;9、固定环;10、烤料箱;11、滚轮;12、第一进料管;13、第一出料管;14、出料斗;15、齿圈;16、第一电机;17、第一齿轮;18、推板;19、锥形块;20、安装槽;21、铰接柱;22、连接杆;23、搅拌叶片;24、花键轴;25、第一螺杆;26、花键套;27、横板;28、第一电动伸缩杆;29、下压板;30、第二电动伸缩杆;31、夹板;32、连通箱;33、第二进料管;34、第二出料管;35、滤筒;36、第一圆筒;37、连通孔;38、第一进口;39、第二圆筒;40、第二进口;41、第一弹簧;42、横杆;43、封堵块;44、滑动杆;45、顶板;46、报警灯;47、套筒;48、滑动柱;49、第二弹簧;50、接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光膜,如图1所示,包括:遮光膜本体1,所述遮光膜本体1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遮光面,遮光膜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遮光膜本体1的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
所述遮光膜本体1采用制备原料制成,所述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色母粒8~15份、TPU颗粒55~75份、爽滑剂5~15份、碳酸钙5~15份、耐高温树脂0.01~1份、热稳定剂0.01~1份;
所述色母粒的粒径为20~60μm;
所述TPU颗粒为聚醚型TPU颗粒、聚酯型TPU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遮光膜本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遮光面,使得遮光膜本体1上下两侧均能起到遮光作用,提高了遮光膜本体1的遮光效果,遮光膜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降低了遮光膜本体1的厚度,从而减轻了遮光膜本体1的质量,使得遮光膜本体1更加轻便,遮光膜本体1的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TPU颗粒、爽滑剂、碳酸钙、耐高温树脂、热稳定剂,其中,色母粒的加入能够使遮光膜本体1变为非透明状态,通过色母粒吸收入射光,使得遮光膜透光性差,能够隔绝95%以上的光照,提高遮光效果,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遮光膜本体1采用制备原料直接制成,不需要在厚重的布料上涂抹遮光液体涂层,因此,能够大幅减轻遮光膜本体1的重量,使得遮光膜本体1更加轻便,便于使用,通过加入了耐高温树脂与热稳定剂,能够使遮光膜本体1的耐老化性和耐候性得到显著提升,延长了遮光膜本体1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遮光膜本体1,如图2-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制备原料加入搅拌装置2进行混合;
步骤2:将混合后的制备原料加入烤料机3烘烤;
步骤3:将烘烤后的制备原料加入螺杆挤出机4挤压,并通过吹塑工艺将挤压出的制备原料通过吹塑机5的膜头塑膜成型,制成遮光膜本体1;
步骤4:使用分卷机6对成型后的遮光膜本体1进行分卷;
所述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TPU颗粒、爽滑剂、碳酸钙。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首先,将制备原料加入搅拌装置2进行混合,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TPU颗粒、爽滑剂、碳酸钙,接着,将混合后的制备原料加入烤料机3烘烤,烘烤温度设置为140℃,烘烤30min后,将烘烤后的制备原料加入螺杆挤出机4挤压,螺杆挤出机4的加热温度设置为215℃,接着通过吹塑工艺将挤压出的制备原料通过吹塑机5的膜头塑膜成型,制成遮光膜本体1,最后使用分卷机6对成型后的遮光膜本体1进行分卷,采用上述方法制得遮光膜本体1,制备过程不需要在遮光膜表面涂抹涂层,减少了制备涂层工艺,优化了制备工艺,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遮光膜本体1不会出现涂层脱落的问题,提高了遮光效果,延长了遮光膜本体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搅拌装置2、烤料机3、螺杆挤出机4、吹塑机5及分卷机6依次设置,所述搅拌装置2输出端与所述烤料机3输入端连通,所述烤料机3输出端通过连通组件与所述螺杆挤出机4输入端连通,所述螺杆挤出机4输出端与所述吹塑机5输入端连通,所述分卷机6设置在所述吹塑机5的膜头输出端;
所述烤料机3、螺杆挤出机4、吹塑机5采用一体化设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制备过程中,需要的制备装置包括搅拌装置2、烤料机3、螺杆挤出机4、吹塑机5及分卷机6,其中,搅拌装置2、烤料机3、螺杆挤出机4、吹塑机5及分卷机6依次顺序设置,其中,烤料机3、螺杆挤出机4、吹塑机5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设计能够减少制备过程中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烤料机3与螺杆挤出机4及吹塑机5间距减少,减少制备材料输送中的热量损耗,更加节能高效。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4-图6所示,所述烤料机3包括:
隔热箱7,所述隔热箱7内壁从内到外依次设置隔热层与隔音层,所述隔热箱7底部四个角设置支撑腿8;
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水平设置在所述隔热箱7内,所述固定环9外周与所述隔热箱7内壁固定连接;
烤料箱10,所述烤料箱10设置在所述隔热箱7内,所述烤料箱10内壁设置若干加热条,所述烤料箱10外壁与所述固定环9内圈滑动连接,所述烤料箱10底部设置若干滚轮11,若干所述滚轮11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滚轮11底部与所述隔热箱7底部内壁接触;
第一进料管12,所述第一进料管12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侧壁,所述第一进料管12位于所述固定环9上方,所述第一进料管12一端与所述烤料箱10内部连通;
第一出料管13,所述第一出料管13固定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下端,所述第一出料管13一端与所述烤料箱10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13另一端贯穿所述隔热箱7底壁,延伸至所述隔热箱7外部并与螺杆挤出机4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13与所述隔热箱7底壁贯穿位置转动连接;
出料斗14,所述出料斗14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内部,所述出料斗14呈漏斗状,所述出料斗14下端与所述烤料箱10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斗14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料管13连通;
齿圈15,所述齿圈15套设在所述烤料箱10外壁,所述齿圈15内圈与所述烤料箱10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圈15上表面设齿;
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环9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机16输出端设置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与所述齿圈15上表面带齿位置啮合;
推板18,所述推板18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内,所述推板18位于所述第一进料管12上方,所述推板18与所述烤料箱10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推板18沿所述烤料箱10内壁上下滑动;
锥形块19,所述锥形块19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18下表面,所述锥形块19设置为圆锥状,所述锥形块19底部靠近中心位置设置若干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内设置铰接柱21,所述铰接柱21与所述安装槽2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柱21远离所述安装槽20内壁一侧固定设置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远离所述铰接柱21一端设置搅拌叶片23,所述铰接柱21上套设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安装槽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远离所述搅拌叶片23一端固定连接;
花键轴24,所述花键轴24设置在所述推板18上表面,所述花键轴24一端与所述推板18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24另一端贯穿所述烤料箱10上端并延伸至所述烤料箱10上方,所述花键轴24与所述烤料箱10上端滑动连接,所述花键轴24中心设置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设置第一螺杆25,所述第一螺杆25通过内螺纹孔与所述花键轴24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5上端延伸至所述隔热箱7上端并与所述隔热箱7上端内壁转动连接;
花键套26,所述花键套26套设在所述花键轴24外部,所述花键套26内壁与所述花键轴24外圈通过花键滑动连接,所述花键套26底部与所述烤料箱10上端抵接;
横板27,所述横板27固定设置在所述花键轴24上端侧壁;
第一电动伸缩杆28,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8设置在所述横板27正上方,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8固定端与所述隔热箱7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8输出端设置下压板29,所述下压板29下表面与所述横板27上表面抵接;
第二电动伸缩杆30,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0固定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上端,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0输出端设置夹板31,所述夹板31与所述花键套26外壁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烤料机3时,隔热箱7前侧壁设置箱门,打开箱门便可以将混合后的制备原料通过第一进料管12加入烤料箱10内,待制备原料加入完毕后,启动烤料箱10内的加热条,加热条开始对烤料箱10内的制备原料烘烤加热,第一出料管13内设置第一电磁阀,在烤料箱10烘烤加热过程中,第一电磁阀关闭,制备原料无法从第一出料管13流出,初始状态时,第一电动伸缩杆28与第二电动伸缩杆30均处于缩回状态,下压板29与横板27分离,夹板31与花键套26分离,待烘烤开始后,启动第一电机16与第一电动伸缩杆28,第一电动伸缩杆28伸出带动下压板29下压,使得下压板29将横板27压紧,此时,第一电机1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7转动,第一齿轮17转动带动齿圈15转动,齿圈15转动带动烤料箱10在固定环9内转动,通过烤料箱10自身的转动带动内部的制备原料运动,从而使得制备原料的烘烤受热更加均匀,而下压板29将横板27压紧,使得花键轴24无法转动,推板18稳定保持在烤料箱10内,使烤料箱10内部空间保持稳定,制备原料运动时能够与搅拌叶片23接触,并被搅拌叶片23所搅动,加快了制备原料的运动,使得制备原料的受热更均匀,当制备原料烘烤结束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28缩回,并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0伸出,两侧的夹板31将花键套26夹紧,烤料箱10转动能够带动花键套26转动,花键套26转动带动花键轴24转动,花键轴24与第一螺杆25螺纹连接,花键轴24转动时能够带动推板18向下运动,此时,启动第一电磁阀,推板18向下运动带动锥形块19向下压,同时带动锥形块19转动,锥形块19转动时通过安装槽20内的铰接柱21带动连接杆22及搅拌叶片23转动,搅拌叶片23转速与烤料箱10转速不同,能够搅动烤料箱10中的制备原料,防止烘烤后的制备原料出现分层的问题,并且,随着推板18的匀速向下运动,能够将烘烤后的制备原料等量均匀的从第一出料管13排向螺杆挤出机4,实现了对制备原料的连续输送,不需要额外的复杂控制机构,同时,制备原料在被推出过程中还会受到加热条的烘烤,避免制备原料快速降温而降低后序加工质量,另外,隔热箱7内依次设置隔热层与隔音层,通过隔热层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达到节能效果,解决了现有烤料装置热能利用率低且烘烤不均匀的问题,隔音层能够减小烤料箱10转动时产生的噪音,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设置铰接柱21、扭簧、连接杆22及搅拌叶片23,能够使搅拌叶片23上下摆动,提高了搅拌叶片23的适应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连通组件包括:
连通箱32,所述连通箱32下端设置第二进料管33及第二出料管34,所述第二进料管33一端与所述连通箱32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33另一端与所述烤料机3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34一端与所述连通箱32中心位置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34另一端与所述螺杆挤出机4输入端连通;
滤筒35,所述滤筒35设置在所述连通箱32内,所述滤筒35设置为圆筒状,所述滤筒35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端,所述滤筒35侧壁均匀设置若干滤孔,所述滤筒35下端与所述连通箱32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筒35与所述第二出料管34同心设置,所述滤筒35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34直径,所述第二出料管34一端与所述滤筒35内部连通;
第一圆筒36,所述第一圆筒36设置在所述滤筒35内部,所述第一圆筒36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34直径,所述第一圆筒36下端与所述连通箱32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36上端设置为封闭端,所述第一圆筒36下端设置为开放端,所述第一圆筒36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料管13上端连通,所述第一圆筒36上端中心位置设置连通孔37;
第一进口38,所述第一进口38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36侧壁,所述第一进口38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筒36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口38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筒36外部连通,所述第一进口38设置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圆筒36等间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圆筒36侧壁;
第二圆筒39,所述第二圆筒39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36内,所述第二圆筒39外壁与所述第一圆筒3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圆筒39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34直径,所述第二圆筒39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
第二进口40,所述第二进口40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39侧壁,所述第二进口40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39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口4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39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进口4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进口40与所述第一进口38相适配;
第一弹簧41,所述第一弹簧41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39下端,所述第一弹簧41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39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1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箱32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横杆42,所述横杆42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39内,所述横杆42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圆筒39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封堵块43,所述封堵块43设置在所述横杆42上表面,所述封堵块43位于所述第一圆筒36封闭端下方,所述封堵块43下端与所述横杆42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堵块43设置为半球形,所述封堵块43上端与所述连通孔37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连通箱32的第二进料管33通过连通软管与烤料机3的输出端连通,经过烤料机3烘烤后的制备原料通过第二进料管33进入连通箱32内,然后穿过滤筒35的滤孔到达第一圆筒36外壁,初始状态时,第一进口38与第二进口40连通,且第一进口38与第二进口40同心,第一弹簧41处于压缩状态,封堵块43处于连通孔37位置并将连通孔37封堵,当制备原料通过滤孔到达第一圆筒36外壁处时,制备原料依次通过第一进口38、第二进口40进入第二圆筒39内部,然后可以从第二出料管34排出至螺杆挤出机4的输入端,为螺杆挤出机4输送烘烤后的制备原料,当制备原料通过滤筒35时,滤孔能够阻挡制备原料中大颗粒的原料,使得制备原料的粒径更加均匀,提高了流入螺杆挤出机4内的制备原料的质量,随着连接组件使用时间的增加,滤孔逐渐被大颗粒原料堵塞,直至完全堵塞,为了避免第二出料管34无法出料问题的发生,滤孔完全被大颗粒原料堵塞后,第二圆筒39内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封堵块43向下运动,并带动横杆42向下运动,横杆42带动第二圆筒39沿第一圆筒36内壁滑动,第一弹簧41进一步压缩,直至第一进口38与第二进口40完全错位不再连通,此时,连通箱32内部的制备原料通过连通孔37进入第二圆筒39内,并从第二出料管34排出,通过封堵块43的自动调整,使得第二出料管34能够持续的排出制备原料,不会因滤筒35的堵塞而停止为螺杆挤出机4送料,防止制备过程在无人监控的状态下中断,保证了遮光膜本体1的制备质量。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还包括:
滑动杆44,所述滑动杆44设置在所述封堵块43上端,所述滑动杆44下端与所述封堵块4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44上端贯穿所述连通箱32上端,延伸至所述连通箱32上方并设置顶板45,所述滑动杆44与所述连通箱32上端滑动连接;
报警灯46,所述报警灯46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45上端;
两个套筒47,两个所述套筒47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杆44左右两侧,所述套筒47内滑动设置滑动柱48,所述滑动柱48远离所述套筒47一端与所述顶板45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49,所述第二弹簧49设置在所述套筒47内,所述第二弹簧49一端与所述滑动柱48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9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箱32上表面固定连接;
接近开关50,所述接近开关50设置在所述顶板45下方,所述接近开关50下端与所述连通箱32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近开关50与所述报警灯46电性连接;
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连通箱32上表面,所述电源依次与所述接近开关50、所述报警灯46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另外,当封堵块43向下运动时,封堵块43带动滑动杆44向下运动,滑动杆44带动顶板45及顶板45上的报警灯46向下运动,待顶板45与接近开关50接触时,报警灯46通电,此时报警灯46能够闪烁并发出报警提示,从而提醒现场工作人员更换滤筒35,待生产结束后,工作人员便可以根据报警提示及时更换滤筒35,通过设置滑动柱48及套筒47,滑动柱48在套筒47内滑动便可以滑动柱48的行程,从而控制第二圆筒39在第一圆筒36内滑动的行程,使第二圆筒39保持在第二进口40与第一进口38完全错开的状态,并且能够为顶板45的向下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还包括:
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外部,所述加热箱内设置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箱用于加热气体;
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与所述烤料机3之间,所述气泵输入端与所述加热箱内部连通,所述气泵输出端与所述烤料机3内部连通;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内,用于检测所述烤料机3内部的初始气压;
第一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内,用于检测所述烤料机3内部的初始气体浓度;
第二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内,用于检测所述气泵停止工作后所述烤料机3内部的最终气体浓度;
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外壁,用于检测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时长;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外壁;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外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所述计时器及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所述计时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所述计时器的检测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
其中,为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ln为自然对数,p0为所述烤料机3内部的目标气压,p1为压力传感器检测的烤料机3内部的初始气压,θ为所述气泵的工作效率影响因子,ρ1为第一浓度检测器检测的烤料机3内部的初始气体浓度,ρ0为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检测的烤料机3内部的最终气体浓度,V1为所述烤料机3的容积,t1为所述计时器检测的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时长,Q1为所述气泵的预设输出流量;/>
步骤12: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与预设工作效率进行比较,当实际工作效率小于预设工作效率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加热箱工作时能够产生热空气,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烤料机3烘烤前,需要向烤料机3内部通入高温气体,从而为烤料机3预热,以提高烤料机3的烘烤效率,从而提高制备遮光膜本体1的效率,具体为,启动加热箱与气泵,气泵将加热箱产生的加热气体输送至烤料机3内部,当烤料机3内部的实际气压到达目标气压时,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控制器控制气泵停止工作,此时,计时器记录气泵单次的工作时长,同时,第二浓度检测器检测此时烤料机3内部的最终气体浓度,然后根据上述公式便可以准确计算出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本发明中,计算过程中气泵的工作效率影响因子取值为0.5,与气泵工作环境温度有关,气泵的预设输出流量为气泵的额定最大流量,最终计算得出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最后,控制器将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与预设工作效率进行比较,当实际工作效率小于预设工作效率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根据报警提示便可以对气泵进行检修,保证了气泵的工作效率,从而为烤料机3提供充足的热量,实现了烤料机3的预热,确保烤料机3烘烤快速完成,提高了遮光膜本体1的制备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制备原料加入搅拌装置(2)进行混合;
步骤2:将混合后的制备原料加入烤料机(3)烘烤;
步骤3:将烘烤后的制备原料加入螺杆挤出机(4)挤压,并通过吹塑工艺将挤压出的制备原料通过吹塑机(5)的膜头塑膜成型,制成遮光膜本体(1);
步骤4:使用分卷机(6)对成型后的遮光膜本体(1)进行分卷;
在步骤2中还包括:
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外部,所述加热箱内设置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箱用于加热气体;
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与所述烤料机(3)之间,所述气泵输入端与所述加热箱内部连通,所述气泵输出端与所述烤料机(3)内部连通;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内,用于检测所述烤料机(3)内部的初始气压;
第一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内,用于检测所述烤料机(3)内部的初始气体浓度;
第二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内,用于检测所述气泵停止工作后所述烤料机(3)内部的最终气体浓度;
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外壁,用于检测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时长;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外壁;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烤料机(3)外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所述计时器及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所述计时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所述计时器的检测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
其中,为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ln为自然对数,p0为所述烤料机(3)内部的目标气压,p1为压力传感器检测的烤料机(3)内部的初始气压,θ为所述气泵的工作效率影响因子,ρ1为第一浓度检测器检测的烤料机(3)内部的初始气体浓度,ρ0为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器检测的烤料机(3)内部的最终气体浓度,V1为所述烤料机(3)的容积,t1为所述计时器检测的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时长,Q1为所述气泵的预设输出流量;
步骤12: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气泵的实际工作效率与预设工作效率进行比较,当实际工作效率小于预设工作效率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一种遮光膜包括:遮光膜本体(1),所述遮光膜本体(1)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遮光面,遮光膜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遮光膜本体(1)的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本体(1)采用制备原料制成,所述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色母粒8~15份、TPU颗粒55~75份、爽滑剂5~15份、碳酸钙5~15份、耐高温树脂0.01~1份、热稳定剂0.0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母粒的粒径为20~60μm,所述TPU颗粒为聚醚型TPU颗粒、聚酯型TPU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包括色母粒、TPU颗粒、爽滑剂、碳酸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烤料机(3)、螺杆挤出机(4)、吹塑机(5)及分卷机(6)依次设置,所述搅拌装置(2)输出端与所述烤料机(3)输入端连通,所述烤料机(3)输出端通过连通组件与所述螺杆挤出机(4)输入端连通,所述螺杆挤出机(4)输出端与所述吹塑机(5)输入端连通,所述分卷机(6)设置在所述吹塑机(5)的膜头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烤料机(3)、螺杆挤出机(4)、吹塑机(5)采用一体化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烤料机(3)包括:
隔热箱(7),所述隔热箱(7)内壁从内到外依次设置隔热层与隔音层,所述隔热箱(7)底部四个角设置支撑腿(8);
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水平设置在所述隔热箱(7)内,所述固定环(9)外周与所述隔热箱(7)内壁固定连接;
烤料箱(10),所述烤料箱(10)设置在所述隔热箱(7)内,所述烤料箱(10)内壁设置若干加热条,所述烤料箱(10)外壁与所述固定环(9)内圈滑动连接,所述烤料箱(10)底部设置若干滚轮(11),若干所述滚轮(11)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滚轮(11)底部与所述隔热箱(7)底部内壁接触;
第一进料管(12),所述第一进料管(12)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侧壁,所述第一进料管(12)位于所述固定环(9)上方,所述第一进料管(12)一端与所述烤料箱(10)内部连通;
第一出料管(13),所述第一出料管(13)固定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下端,所述第一出料管(13)一端与所述烤料箱(10)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13)另一端贯穿所述隔热箱(7)底壁,延伸至所述隔热箱(7)外部并与螺杆挤出机(4)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13)与所述隔热箱(7)底壁贯穿位置转动连接;
出料斗(14),所述出料斗(14)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内部,所述出料斗(14)呈漏斗状,所述出料斗(14)下端与所述烤料箱(10)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料斗(14)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料管(13)连通;
齿圈(15),所述齿圈(15)套设在所述烤料箱(10)外壁,所述齿圈(15)内圈与所述烤料箱(10)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齿圈(15)上表面设齿;
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环(9)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机(16)输出端设置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与所述齿圈(15)上表面带齿位置啮合;
推板(18),所述推板(18)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内,所述推板(18)位于所述第一进料管(12)上方,所述推板(18)与所述烤料箱(10)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推板(18)沿所述烤料箱(10)内壁上下滑动;
锥形块(19),所述锥形块(19)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18)下表面,所述锥形块(19)设置为圆锥状,所述锥形块(19)底部靠近中心位置设置若干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内设置铰接柱(21),所述铰接柱(21)与所述安装槽(2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柱(21)远离所述安装槽(20)内壁一侧固定设置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远离所述铰接柱(21)一端设置搅拌叶片(23),所述铰接柱(21)上套设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安装槽(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远离所述搅拌叶片(23)一端固定连接;
花键轴(24),所述花键轴(24)设置在所述推板(18)上表面,所述花键轴(24)一端与所述推板(18)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24)另一端贯穿所述烤料箱(10)上端并延伸至所述烤料箱(10)上方,所述花键轴(24)与所述烤料箱(10)上端滑动连接,所述花键轴(24)中心设置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设置第一螺杆(25),所述第一螺杆(25)通过内螺纹孔与所述花键轴(24)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5)上端延伸至所述隔热箱(7)上端并与所述隔热箱(7)上端内壁转动连接;
花键套(26),所述花键套(26)套设在所述花键轴(24)外部,所述花键套(26)内壁与所述花键轴(24)外圈通过花键滑动连接,所述花键套(26)底部与所述烤料箱(10)上端抵接;
横板(27),所述横板(27)固定设置在所述花键轴(24)上端侧壁;
第一电动伸缩杆(28),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8)设置在所述横板(27)正上方,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8)固定端与所述隔热箱(7)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8)输出端设置下压板(29),所述下压板(29)下表面与所述横板(27)上表面抵接;
第二电动伸缩杆(30),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0)固定设置在所述烤料箱(10)上端,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0)输出端设置夹板(31),所述夹板(31)与所述花键套(26)外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包括:
连通箱(32),所述连通箱(32)下端设置第二进料管(33)及第二出料管(34),所述第二进料管(33)一端与所述连通箱(32)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料管(33)另一端与所述烤料机(3)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34)一端与所述连通箱(32)中心位置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34)另一端与所述螺杆挤出机(4)输入端连通;
滤筒(35),所述滤筒(35)设置在所述连通箱(32)内,所述滤筒(35)设置为圆筒状,所述滤筒(35)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端,所述滤筒(35)侧壁均匀设置若干滤孔,所述滤筒(35)下端与所述连通箱(32)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筒(35)与所述第二出料管(34)同心设置,所述滤筒(35)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34)直径,所述第二出料管(34)一端与所述滤筒(35)内部连通;
第一圆筒(36),所述第一圆筒(36)设置在所述滤筒(35)内部,所述第一圆筒(36)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34)直径,所述第一圆筒(36)下端与所述连通箱(32)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36)上端设置为封闭端,所述第一圆筒(36)下端设置为开放端,所述第一圆筒(36)下端与所述第二出料管(34)上端连通,所述第一圆筒(36)上端中心位置设置连通孔(37);
第一进口(38),所述第一进口(38)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36)侧壁,所述第一进口(38)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筒(36)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口(38)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筒(36)外部连通,所述第一进口(38)设置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圆筒(36)等间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圆筒(36)侧壁;
第二圆筒(39),所述第二圆筒(39)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筒(36)内,所述第二圆筒(39)外壁与所述第一圆筒(3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圆筒(39)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34)直径,所述第二圆筒(39)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
第二进口(40),所述第二进口(40)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39)侧壁,所述第二进口(40)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39)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口(4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39)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进口(4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进口(40)与所述第一进口(38)相适配;
第一弹簧(41),所述第一弹簧(41)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39)下端,所述第一弹簧(41)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39)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1)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箱(32)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横杆(42),所述横杆(42)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39)内,所述横杆(42)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圆筒(39)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封堵块(43),所述封堵块(43)设置在所述横杆(42)上表面,所述封堵块(43)位于所述第一圆筒(36)封闭端下方,所述封堵块(43)下端与所述横杆(42)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堵块(43)设置为半球形,所述封堵块(43)上端与所述连通孔(37)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遮光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杆(44),所述滑动杆(44)设置在所述封堵块(43)上端,所述滑动杆(44)下端与所述封堵块(4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44)上端贯穿所述连通箱(32)上端,延伸至所述连通箱(32)上方并设置顶板(45),所述滑动杆(44)与所述连通箱(32)上端滑动连接;
报警灯(46),所述报警灯(46)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45)上端;
两个套筒(47),两个所述套筒(47)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动杆(44)左右两侧,所述套筒(47)内滑动设置滑动柱(48),所述滑动柱(48)远离所述套筒(47)一端与所述顶板(45)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49),所述第二弹簧(49)设置在所述套筒(47)内,所述第二弹簧(49)一端与所述滑动柱(48)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9)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箱(32)上表面固定连接;
接近开关(50),所述接近开关(50)设置在所述顶板(45)下方,所述接近开关(50)下端与所述连通箱(32)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近开关(50)与所述报警灯(46)电性连接;
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连通箱(32)上表面,所述电源依次与所述接近开关(50)、所述报警灯(46)电性连接。
CN202210704453.7A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1072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4453.7A CN115107263B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4453.7A CN115107263B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263A CN115107263A (zh) 2022-09-27
CN115107263B true CN115107263B (zh) 2023-07-25

Family

ID=83328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4453.7A Active CN115107263B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726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8193A (zh) * 2015-09-07 2015-11-11 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贴膜的隔热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42447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Einar A/S Masterbatch comprising colorant particles and a polyol poly(hydroxy fatty acid) ester as dispersing agent
CN109154106A (zh) * 2016-07-19 2019-01-04 科普隆有限公司 抗微生物母料的制造方法和其产品
JP2019119174A (ja) * 2018-01-10 2019-07-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紫外線遮蔽性包装材用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包装材、及び包装体
CN111320805A (zh) * 2020-04-16 2020-06-23 安徽缤飞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型eva色母粒及其制造工艺
CN111633871A (zh) * 2020-06-11 2020-09-08 马健珂 一种废弃聚丙烯塑料循环利用方法
JP6813733B1 (ja) * 2019-07-15 2021-01-13 東莞北托飾品有限公司 病院向けの医療用プラスチックの分解装置
CN214553788U (zh) * 2021-02-28 2021-11-02 远安国泰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米粒抛光机
WO2022016688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苏州波菲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脱脂剂、其制备方法及干燥装置
WO2022110300A1 (zh) * 2020-11-26 2022-06-02 射阳县射阳港红太阳饲料厂 一种饲料加工用粉碎混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762772U (zh) * 2020-03-12 2020-10-27 上海稀美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色母粒前置预热装置
CN112159585B (zh) * 2020-08-25 2022-06-03 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候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43755A (zh) * 2021-11-15 2022-02-15 深圳市日东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e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及pe保护膜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2447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Einar A/S Masterbatch comprising colorant particles and a polyol poly(hydroxy fatty acid) ester as dispersing agent
CN105038193A (zh) * 2015-09-07 2015-11-11 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贴膜的隔热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54106A (zh) * 2016-07-19 2019-01-04 科普隆有限公司 抗微生物母料的制造方法和其产品
JP2019119174A (ja) * 2018-01-10 2019-07-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紫外線遮蔽性包装材用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包装材、及び包装体
JP6813733B1 (ja) * 2019-07-15 2021-01-13 東莞北托飾品有限公司 病院向けの医療用プラスチックの分解装置
CN111320805A (zh) * 2020-04-16 2020-06-23 安徽缤飞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型eva色母粒及其制造工艺
CN111633871A (zh) * 2020-06-11 2020-09-08 马健珂 一种废弃聚丙烯塑料循环利用方法
WO2022016688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苏州波菲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脱脂剂、其制备方法及干燥装置
WO2022110300A1 (zh) * 2020-11-26 2022-06-02 射阳县射阳港红太阳饲料厂 一种饲料加工用粉碎混合装置
CN214553788U (zh) * 2021-02-28 2021-11-02 远安国泰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机构的米粒抛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7263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07263B (zh) 一种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39163A (zh) 一种降解膜生产用造粒机
CN115652732A (zh) 一种改性沥青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
CN113634344B (zh) 一种无机颜料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111664695A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螺旋式大米烘干设备
CN112873783B (zh) 一种明胶复合土工膜生产用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CN111958938B (zh) 一种热塑性塑料薄膜卷材
CN114308491B (zh) 一种仿金属质感塑胶制品的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11441069U (zh) 一种用于橡胶管状输送带加工的冷式喂料挤出机
CN115096044B (zh) 一种节能型萤石粉烘干炉
CN214562783U (zh) 一种用于塑料袋生产使用的挤出机
CN208068710U (zh) 一种塑料生产装置
CN110341077B (zh) 一种用于pp塑料生产用的母粒过滤装置
CN113103600A (zh) 一种高性能防水的化纤绣花布的制备方法
CN217454624U (zh)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加热烘干设备
CN114987026A (zh) 一种双色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41089A (zh) 防晒隔热热塑性聚氨酯母粒的制备方法及专用生产设备
CN213471802U (zh) 一种用于耐候pvc电缆料生产的造粒设备
CN218489344U (zh) 一种新型高智能数字化薄膜印刷设备
CN216779502U (zh) 一种用于Low-E镀膜玻璃的镀膜检测装置
CN213514919U (zh) 一种塑料切粒机的烘干装置
CN115091801B (zh) 一种汽车密封条的混炼、挤出、硫化、冷却一体生产线
CN113926630B (zh) 一种led硅胶共挤防水灯带制作方法及led硅胶共挤防水灯带
CN208197509U (zh) 一种中间膜的挤出生产设备
CN114453212B (zh) 一种粉末涂料细粉回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2

Address after: 215000 group 3, Taidong village, Shaxi Town,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XIONGLIN NEW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0000 floor 10, building 5, No. 525, Yuanji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ongli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ONGLIN NEW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