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5551A -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5551A
CN115105551A CN202210765954.6A CN202210765954A CN115105551A CN 115105551 A CN115105551 A CN 115105551A CN 202210765954 A CN202210765954 A CN 202210765954A CN 115105551 A CN115105551 A CN 115105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reconstruction
degradation
novel coronavirus
inhib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59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永飞
钟月星
刘鹏
任亚斌
尚秀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7659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5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5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5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6Salicaceae (Willow family), e.g. popl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药物是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其中,所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是利用治沙固沙植物沙柳和柠条生物质资源经过化学降解重构法制备得到。其制备方法是采用温和化学降解重构法,是一种新工艺新技术,其优点是:流程简单,过程环保,转化率高,产品质量高。整个工艺过程不消耗水,不排放废气、废液和废渣。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2020年2月11日命名的。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推荐了一些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但很多属于应急用用药或同情用药, 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广谱抗病毒药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没有明显的活性,许多对症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药物效果也较差,还有不少药物虽然可以抑制病毒但存在明显的毒性。因此,对于安全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和预防、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存在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所述的药物是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其中,所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是利用治沙固沙植物沙柳和柠条生物质资源经过化学降解重构法制备得到。
优选地,所述沙柳和柠条生物质资源来源自我国西北地区,更优选地,属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
优选地,所述药物制备方法是采用温和化学降解重构法,将沙柳和柠条生物质资源,加上专用制剂,在温度低于350℃、压力为常压条件下,使生物质降解重构为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
优选地,所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稀释到浓度为0.3704%(v/v)无明显细胞毒性。
优选地,所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率试验结果为: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处理浓度为1%以上,处理30分钟,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的抑制效率大于90%;处理浓度为0.5%以上,处理30分钟,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的抑制效率大于6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质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2)将粉碎后的生物质经计量后往反应釜内加料;
(3)接着将专用制剂经计量泵后往反应釜加料;
(4)将生物质与专用制剂在反应釜中进行降解重构化学反应;
(5)冷凝后形成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反应釜中余下的固体为生物炭。
优选地,所述专用制剂是芬顿试剂,芬顿试剂与生物质的加入量之比是10:1-3。
优选地,所述芬顿试剂的配置过程是: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先酒石酸,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硫酸亚铁,再次充分搅拌,然后再滴加过氧化氢,继续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
优选地,所述酒石酸、硫酸亚铁、过氧化氢与去离子水的摩尔量为0.2-0.6:1.2-1.8:10-14:50;所述过氧化氢是以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方式滴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0%。
优选地,所述降解重构化学反应的温度是100-350℃,反应时间是1-10h。
优选地,第(4)步反应结束后,将提取液汽化后冷凝,即得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剩下的固体是生物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型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其最大的优点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广谱性、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腐蚀性。其制备方法是采用温和化学降解重构法,是一种新工艺新技术,其优点是:流程简单,过程环保,转化率高,产品质量高。整个工艺过程不消耗水,不排放废气、废液和废渣。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稀释后浓度为0.3704%(v/v)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对Vero-E6细胞的毒性测试;
图2是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活性抑制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生物质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生物质包括沙柳和柠条,生物质经过晾晒处理后再粉碎;粉碎机将生物质粉碎成粉末,粒径为10-15亳米。
步骤2,将粉碎后的生物质经计量后往反应釜内加料;反应釜为可封闭式反应釜,釜体为金属材料。
步骤3,接着将专用制剂经计量泵后往反应釜加料;专用制剂为Fenton试剂(芬顿试剂),配置过程为: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先酒石酸,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硫酸亚铁,再次充分搅拌,然后再滴加过氧化氢,继续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所述酒石酸、硫酸亚铁、过氧化氢与去离子水的摩尔量为0.4:1.5:12:50。所述过氧化氢是以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方式滴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0%。
步骤4,将生物质与专用制剂在反应釜中进行降解重构化学反应;在反应釜内反应的温度是180℃,压力是常压条件,反应的时间为3h,生物质与专用制剂的的加入重量之比是10:2。
步骤5,冷凝后形成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反应釜中余下的固体为生物炭;提取液的溶剂在高温下会逐渐汽化成蒸汽,在反应结束后,将蒸汽引导至冷凝器中冷却,即得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而在反应釜内剩余的无法形成蒸汽的部分为生物炭;得到的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即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
实施例2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生物质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生物质包括沙柳和柠条,生物质经过晾晒处理后再粉碎;粉碎机将生物质粉碎成粉末,粒径为10-15亳米。
步骤2,将粉碎后的生物质经计量后往反应釜内加料;反应釜为可封闭式反应釜,釜体为金属材料。
步骤3,接着将专用制剂经计量泵后往反应釜加料;专用制剂为Fenton试剂(芬顿试剂),配置过程为: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先酒石酸,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硫酸亚铁,再次充分搅拌,然后再滴加过氧化氢,继续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所述酒石酸、硫酸亚铁、过氧化氢与去离子水的摩尔量为0.2-0.6:1.2-1.8:10-14:50;所述过氧化氢是以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方式滴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0%。
步骤4,将生物质与专用制剂在反应釜中进行降解重构化学反应;在反应釜内反应的温度是100-350℃,反应时间是1-10h,压力是常压条件,生物质与专用制剂的的加入重量之比是10:1-3。
步骤5,冷凝后形成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反应釜中余下的固体为生物炭;提取液的溶剂在高温下会逐渐汽化成蒸汽,在反应结束后,将蒸汽引导至冷凝器中冷却,即得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而在反应釜内剩余的无法形成蒸汽的部分为生物炭;得到的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即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和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率试验。见《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果研究报告》。
Ⅰ、本发明将实施例1制备的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送至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了应用评价检测,检测过程以及结果如下:
一、测试目的:
检测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体外抑制效率。
二、测试原理:
用细胞感染法测定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作用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样本中具有感染病毒的量,以细胞病变作为判断指标,观察并计算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率。
三、测试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a.病毒株: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由乙方实验室提供。
b.细胞模型: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由乙方实验室提供。培养条件:DMEM+10%FBS, 37℃,5%CO2
c.测试样品: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由甲方提供。
d.去离子水(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pH7.2)。
e.细胞生长用培养基:DMEM细胞培养基(含2%胎牛血清);DMEM+2%胎牛血清+1%甲基纤维素,MTT溶液(5mg/mL)。
f.有机干扰物:0.3%牛血清白蛋白。
g.方形平纹布片(10mmx10mm)、不锈钢网盒。
2.实验内容
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SARS-CoV-2的抑制效果评价。
3,研究方法:
(1)细胞毒性实验:
表1细胞毒性试验
Figure BDA0003722113200000051
a)将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按照梯度比例稀释后加入到分别铺好Vero-E6的96孔板中,于37℃在含5%CO2细胞培养箱中孵育30min。
b)将培养基替换成100LDMEM细胞培养基(含2%胎牛血清),于37℃在含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h。
c)每孔加入4uL MTT溶液(5mg/mL),继续培养4h后加入30μL DMSO,震荡10min。
d)检测吸光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评价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的细胞毒性。
(2)载体定量病毒抑制实验:
a.制备试验用SARS-CoV-2病毒悬液(即:SARS-CoV-2病毒液与0.3%牛血清白蛋白按照1:1比例混匀),用布片为载体,取适量制备好的实验用病毒液均匀涂染于布片上,室温下干燥30min,制备染毒载体,使其病毒回收量滴度对数值≥4.00。将制备的SARS-CoV-2病毒布片加到无菌小试管中,使带有病毒的面向上。
b.体外抑制试验步骤见表2:
表2病毒体外抑制试验
Figure BDA0003722113200000061
c.终点稀释法:用细胞维持液对待滴定样本做10倍系列稀释,吸取样液100μL,接种于单层细胞培养板上,每个滴度接种4孔。在37C放置0.5或1h后,取出培养板,更换细胞维持液。继续二氧化碳培养箱中(37C,5%二氧化碳)培养3-5天,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统计病变孔数,依照Reed-Muench方法计算病毒的TCID50滴度,计算并绘制抑制曲线。
四、检测结果:
1.细胞毒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稀释后浓度为0.3704%(v/v)的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Vero-E6细胞便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图1)
2.病毒抑制效率:
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浓度大于1%,处理3*10TCIDs0病毒30分钟,即可抑制90%以上病毒的活性;浓度为0.5%,处理3*10TCID50病毒30分钟,即可抑制60%以上病毒的活性。(图2)
五、结论:
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稀释到浓度0.3704%(v/v)无明显细胞毒性。处理浓度为1%以上,处理30分钟,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率均大于90%:处理浓度为0.5%以上,处理30分钟,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率大于60%。
Ⅱ、本发明还将实施例1制备的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送至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进行了相应的毒性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检验结果与评价: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样品对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LDso均大于5000mg/kg,属实际无毒,符合产品毒理学指标要求。
2.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样品皮肤刺激试验分值为0,属无刺激性,符合产品毒理学指标要求。
3.急性眼刺激试验:试验在24h不冲洗条件下,受试物对家兔眼刺激积分指数为0,眼刺激平均指数48h后为0,属无刺激性,符合产品毒理学指标要求。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
一、试验目的:观察受试样品一次经口给予动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死亡情况。
二、检测依据:《日用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质量通用技术要求》DB31/T 121-1993;
三、材料和动物:
1.样品名称:植物降解重构液
2.样品性状:棕色液体
3.受试样品制备:称取样品1.004g、2.004g、3.001g、4.002、5.002g,分别加蒸馆水至 20mL,充分混匀后制成1000mg/kg、2000mg/kg、3000mg/kg、4000mg/kg、5000mg/kg剂量组供试液。
4.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SPF级,动物数50只,雌雄各半,体重(19-22)g,由上海杰思捷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18-0004。动物饲养于屏障环境中,饲养室温度(21-22)℃,相对湿度(41-64)%。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沪) 2018-0031。动物饲料由上海舟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登记证号:沪饲证(2021)04027。
5.仪器设备:电子秤ACS-3A 90401582,电子天平BS310S 91006909
四、实验方法:
1.动物禁食(不禁水)16小时后,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5只。
2.采用24h内一次经口灌胃方式给予各组实验动物相应剂量的供试液,灌胃容量按 20mL/kg体重计。
3.染毒后,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体重变化、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等。观察期为两周。
4.每周对动物称重一次。对死亡动物及到期处死的动物进行尸体解剖,肉眼观察大体病理改变情况。
5,实验全过程及观察内容均做详细记录。
四、结果:
表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722113200000081
1.主要体征表现:试验期间各组动物活动正常,毛色光泽度好,未见任何中毒症状及死亡现象;到期处死动物,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各脏器情况,未见异常。
2.雌性小鼠:LDso>5000mg/kg雄性小鼠:LDso>5000mg/kg。
六、结论:样品对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LDso均大于5000mg/kg,属实际无毒,符合产品毒理学指标要求。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一.试验目的:确定和评价受试物对家兔局部皮肤一次接触后是否有刺激作用及其程度。
二.技术依据:DB31/T 121-1993《日用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质量通用技术要求》
三.材料和动物:
1.样品名称:植物降解重构液
2.样品性状:棕色液体
3.受试物配制:用原液直接测试
4.受试动物:普通级白色新西兰种家兔4只,体重(2.1-2.3)kg,由上海市松江区车墩实验动物良种场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17-0003。受试动物饲养于普通环境,实验动物饲养室温度(19-20)℃,相对湿度(42-48)%,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 (沪)2018-0031。家免饲料由上海舟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沪饲证(2021) 04027。
四.试验方法:
1.试验前24h,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约 3cmx6cm.
2.取受试样品0.1mL涂于动物左侧试验区皮肤上并用纱布和油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固定,右侧以蒸馆水作对照。
3.4h后除去受试样品,用温水清洗后分别于除去样品后1、24、48h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按DB31/T 121-1993《日用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质量通用技术要求》中有关皮肤反应积分和刺激强度进行评价。
五.结果:
表 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722113200000091
未见其它毒性作用。
六.结论:
样品皮肤刺激试验分值为0,属无刺激性,符合产品毒理学指标要求。
急性眼刺激试验
一.试验目的:
确定和评价受试物对家兔眼睛一次接触后,是否有刺激作用及其程度。
二.技术依据:
DB31/T 121-1993《日用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质量通用技术要求》
三.材料和动物:
1.样品名称:植物降解重构液;
2.样品性状:棕色液体;
3,受试物配制:用原液直接测试。
4.受试动物:普通级白色新西兰种家兔4只,健康无眼部异常,体重(2.1-2.3)kg,由上海杰思捷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18-0004。受试动物饲养于普通环境,实验动物饲养室温度(19-20)℃,相对湿度(42-48)%,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 SYXK(沪)2018-0031。家兔饲料由上海舟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沪饲证(2021) 04027;
四.试验方法:
1.将动物左侧眼脸轻轻拉开,将受试样品0.1mL滴入左侧眼结膜囊中,将上下眼脸闭合 10s,右侧眼空白作对照。
2.给药后24h不冲洗,分别于滴眼后6h、24h、48h、72h和4d、7d对动物眼进行检察,如72h未出现刺激反应,即可终止试验。
3.按DB31/T 121-1993《日用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质量通用技术要求》中有关眼刺激强度进行评价。
五.结果:
样品对不同动物眼损害程度见《表1眼损害程度观察记录》和《表2眼刺激试验结果》。
表1眼损害程度观察记录
Figure BDA0003722113200000111
注:*每只动物总分=A×B×5+虹膜积分×5+(C+D+E)×2
A表示角膜混浊程度,B表示角膜受损范围,C表示结膜充血程度,D表示结膜水肿程度,E表示结膜分泌物程度。
表2眼刺激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722113200000121
未见其它毒性作用。
六.结论:
试验在24h不冲洗条件下,受试物对家兔眼刺激积分指数为0,眼刺激平均指数48h后为0,属无刺激性,符合产品毒理学指标要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其中,所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是利用治沙固沙植物沙柳和柠条生物质资源经过化学降解重构法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备方法是采用温和化学降解重构法,将沙柳和柠条生物质资源,加上专用制剂,在温度低于350℃、压力为常压条件下,使生物质降解重构为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稀释到浓度为0.3704%(v/v)无明显细胞毒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率试验结果为: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处理浓度为1%以上,处理30分钟,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率大于90%;处理浓度为0.5%以上,处理30分钟,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抑制效率大于60%。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质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2)将粉碎后的生物质经计量后往反应釜内加料;
(3)接着将专用制剂经计量泵后往反应釜加料;
(4)将生物质与专用制剂在反应釜中进行降解重构化学反应;
(5)冷凝后形成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反应釜中余下的固体为生物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制剂是芬顿试剂,芬顿试剂与生物质的加入量之比是10: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芬顿试剂的配置过程是: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先酒石酸,充分搅拌混合,再加入硫酸亚铁,再次充分搅拌,然后再滴加过氧化氢,继续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石酸、硫酸亚铁、过氧化氢与去离子水的摩尔量为0.2-0.6:1.2-1.8:10-14:50;所述过氧化氢是以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方式滴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重构化学反应的温度是100-350℃,反应时间是1-10h。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4)步反应结束后,将提取液汽化后冷凝,即得到植物降解重构提取液,剩下的固体是生物炭。
CN202210765954.6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105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5954.6A CN115105551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5954.6A CN115105551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5551A true CN115105551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5954.6A Pending CN115105551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555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3275A (zh) * 2006-06-02 2006-12-27 杨先锋 一种植物抗生素及其应用
CN102499266A (zh) * 2011-10-25 2012-06-20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水溶性木焦油复合消毒剂
CN106581320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山东森科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含植物提取物的妇用制剂
CN106860647A (zh) * 2017-04-18 2017-06-20 席亚彬 一种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879391A (zh) * 2019-03-22 2019-06-14 长沙如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酒精废水处理工艺
CN111903719A (zh) * 2020-07-15 2020-11-10 复旦大学 源于生物质活性成分的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9467A (zh) * 2021-06-24 2021-10-26 任永飞 一种用沙柳生物质制取芳烃小分子化学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3275A (zh) * 2006-06-02 2006-12-27 杨先锋 一种植物抗生素及其应用
CN102499266A (zh) * 2011-10-25 2012-06-20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水溶性木焦油复合消毒剂
CN106581320A (zh) * 2016-12-30 2017-04-26 山东森科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含植物提取物的妇用制剂
CN106860647A (zh) * 2017-04-18 2017-06-20 席亚彬 一种天然源植物抗生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879391A (zh) * 2019-03-22 2019-06-14 长沙如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酒精废水处理工艺
CN111903719A (zh) * 2020-07-15 2020-11-10 复旦大学 源于生物质活性成分的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9467A (zh) * 2021-06-24 2021-10-26 任永飞 一种用沙柳生物质制取芳烃小分子化学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元: "芬顿反应用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
黄月红;程红柳;卢静;李玉红;: "植物精油抗病毒研究概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ojai et al. The effect of Allium sativum (Garlic) extract o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n specific pathogen free embryonic egg
Rezazadeh et al. Assessment of anti HSV-1 activity of Aloe vera gel extract: an in vitro study
CN116440155B (zh) 海洋生物来源天然硫酸多糖在作为抗冠状病毒及所致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Zhang et al. Ginsenoside Rd and ginsenoside Re offer neuroprotection in a novel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Lee et 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agmatine on oxygen-glucose deprived primary-cultured astrocytes and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Sharma et al. Antibacterial and antidiarrheal activity of Butea Monospermea bark extract against waterborne enterobacter Cloacae in rodents: In-vitro, Ex-vivo and In-Vivo evidences
Sochocka et al. Hampering herpesviruses HHV-1 and HHV-2 infection by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EGb) and its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CN111494466A (zh) 一种含大麻提取物的外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887615A (zh) 一种复方抗hpv生物蛋白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52509A (zh) 一种用于美白抗菌化妆品原料的亚麻荠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ao et al. Radioprotection by fullerenols of Stylonychia mytilus exposed to γ-rays
CN115105551A (zh) 一种植物型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EL-Shafey et al. Cytotoxic effects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ethanolic extract of mureer plant in renal tissue via apoptosis mechanism induction with the promising protective role of gallic acid in rats
KHORAM et al. In vivo and in vitro genotoxicity studies of Semelil (ANGIPARS™)
CN116077528A (zh) 没食子酸碳点在抗伪狂犬病毒中的应用
CN109843289B (zh) 一种抗白色念珠菌的二芳基硫族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822136B (zh) 一种化合物在修复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CN115813962A (zh) 山腊梅挥发油在制备缓解iec-6细胞氧化损伤及提高肠道抵抗力保健产品中的应用
CN115212154A (zh) 一种藤茶发酵滤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9985060A (zh) 石斛多糖在制备预防或恢复化疗后生殖损伤的药物中应用
CN115252693A (zh) 一种植物型抑制性传播病毒hiv-1和hsv-2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Antioxidant, anti-proliferative and bronchodilatory activities of Euphorbia hirta extracts
CN101461817A (zh) 1,2,3,4,6-五-O-没食子酰基-b-D-葡萄糖的用途
CN104688823B (zh) 一种抗菌消炎止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73099B (zh) 二天油在制备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