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3334B - 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73334B CN115073334B CN202210766162.0A CN202210766162A CN115073334B CN 115073334 B CN115073334 B CN 115073334B CN 202210766162 A CN202210766162 A CN 202210766162A CN 115073334 B CN115073334 B CN 1150733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 butyl
- thiobis
- cresol
- te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22—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24—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by reactions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sulfur-to-sulfur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2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319/2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和NBS在第一有机溶剂中以三价铁盐作为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氨作为添加剂,进行催化反应;S2、S1中反应结束,过滤反应液,反应液经历加水调节pH,分液,干燥后除去反应液中的第一有机溶剂,得残余物;S3、S2中的残余物和S8在第二有机溶剂中以二价钴盐和含氮螯合配体作为催化剂,碱性添加剂的条件下反应,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避免了使用贵金属,后处理简单,对产物的性状影响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即抗氧剂300),是一种非污染性高效酚类抗氧剂,具有挥发性小、抗氧效能高、热稳定性和耐候性好的特点,可用作聚丙烯、ABS、聚苯乙烯、聚酞胺、聚氨酷等的抗氧剂,并适用于白色、艳色和透明制品。它毒性很低,许多国家允许用于接触食品的塑料制品。
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主要通过2-(叔丁基)-5-甲基苯酚与二氯化硫以石油醚作溶剂的缩合成得到,然后通过重结晶进行精制,制备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残留在溶液中,氯化氢去除较为困难,专利CN113200893A提供了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虽避免了产生氯化氢,但是,反应中使用的银催化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制备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价格昂贵,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第一有机溶剂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三价铁盐作为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氨作为添加剂,随后分批加入NBS,进行催化反应;
S2、所述S1步骤中反应结束,过滤反应液,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加水调节pH,分液除去水相,含有第一有机溶剂的反应液经干燥、减压蒸馏除去反应液中的第一有机溶剂,得残余物,优选地,反应液中加入冰水,以减少产物的损失,本发明中的催化剂为三价铁,除去三价铁离子需要将其转换成沉淀,本发明采用结晶法回收铁盐,具体为,调节反应液与水的两相混合物的pH至催化剂三价铁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分液,将水相升温至90-100℃,添加赤铁矿晶种,冷却结晶,沉淀,过滤回收沉淀,以达到回收铁盐的目的,回收铁盐后的水相还要再次进行回收铵盐处理,也可以过滤回收铁盐,到那时铁盐为无定形沉淀,将会出现过滤困难的问题;
S3、所述S2步骤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第二有机溶剂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二价钴盐,含氮螯合配体,碱性添加剂,进行反应,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的三价铁盐为FeCl3·6H2O、Fe(OTf)3、Fe(OTs)3、Fe(acac)3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的第一有机溶剂为非极性烷烃类溶剂,为甲苯、环己烷中得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2-(叔丁基)-5-甲基苯酚,NBS,三价铁盐,四丁基硫酸氢氨的摩尔当量比为:1:1.05-1.15:0.05-0.1:0.85-1.0,反应温度为90-100℃,反应时间为0.5-1小时。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的pH调节范围为2-3。
优选地,所述S3步骤中,二价钴盐为Co(OAc)2·4H2O、CoBr2、CoCl2、CoI2、CoCO3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S3步骤中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二价钴盐,含氮螯合配体,碱性添加剂,S8的摩尔当量比为1:0.1-0.15:0.1-0.15:1.8-2.0:1.5-2.5,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16-24小时。
优选地,所述S3中的碱性添加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乙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磷酸钾、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S3步骤中第二有机溶剂为乙腈、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六氟异丙醇、1,4-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S3步骤中的含氮螯合配体为:四甲基乙二胺,2,2'-联吡啶,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1,10-菲罗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S3步骤中还包括反应结束,S3中的反应液依次经历:加入盐酸水溶液、过滤,调节前述混合体系的pH至5-7,得混合液,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有机相,减压除去有机相的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对所得固体使用乙醇进行重结晶纯化,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水相回收,水相中的二价钴盐,铵盐等依次回收处理,或者用于其他工艺加工,不可直接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筛选,改善,避免了使用贵金属银作为催化剂,提高了反应的经济效益;2、本发明使用三价铁作为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氨作为添加剂,避免了得到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6号位取代的混合产物,使本发明的产物纯度高,反应彻底;3、本发明中使用二价钴作为催化剂,辅以含氮螯合配体,实现了一锅法合成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4、进一步的,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避免了产生氯化氢气体,对产物的性状影响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Cl3·6H2O 4.05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86.58g,搅拌,分批加入NBS 58.73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4.3g,Co(OAc)2·4H2O 7.42g,2,2'-联吡啶4.65g,乙酸钠24.44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95.70g,以投入的2-(叔丁基)-5-甲基苯酚为基准计算产率,总产率为89.6%;产品熔点为161 163℃,通过仪器GC-MS QP 2010确定产品,发现分子离子峰[M+H]+:C22H31O2S+359.20,证实为目标产物化合物,后续实施例中检验方法、计算方法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2: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Cl3·6H2O 4.05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86.58g,搅拌,分批加入NBS 58.73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4.3g,催化剂CoBr2 6.43g,2,2'-联吡啶4.65g,乙酸钠24.44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95.38g,总产率89.3%。
实施例3: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Cl3·6H2O 4.05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86.58g,搅拌,分批加入NBS 58.73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3-4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4.3g,催化剂CoCl2 5.8g,2,2'-联吡啶6.98g,乙酸钠24.44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63.23g,总产率59.2%。
实施例4: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Cl3·6H2O 4.05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86.58g,搅拌,分批加入NBS 58.73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4.3g,催化剂CoI2 9.32g,2,2'-联吡啶4.65g,乙酸钠24.44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88.97g,总产率83.3%。
实施例5: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Cl3·6H2O 4.05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86.58g,搅拌,分批加入NBS 58.73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4.3g,CoCO3 5.31g,2,2'-联吡啶6.98g,乙酸钠24.44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73.38g,总产率68.7%。
实施例6: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Cl3·6H2O 4.05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96.77g,搅拌,分批加入NBS 56.06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9.0g,Co(OAc)2·4H2O 7.39g,四甲基乙二胺3.45g,三乙胺33.03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有机相的大部分极性有机溶剂,冷却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95.81g,总产率89.7%。
实施例7: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Cl3·6H2O 4.05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101.86g,搅拌,分批加入NBS 61.4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4.3g,Co(OAc)2·4H2O 7.41g,四甲基乙二胺3.46g,三乙胺34.63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90.10g,总产率96.23%。实施例8: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OTf)3 7.55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86.58g,搅拌,分批加入NBS 58.73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0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3.5g,Co(OAc)2·4H2O 6.81g,2,2'-联吡啶4.27g,乙酸钠24.44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94.74g,总产率88.7%。实施例9: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OTs)3 8.54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86.58g,搅拌,分批加入NBS 58.73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9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六氟异丙醇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 14.5g,Co(OAc)2·4H2O 7.44g,2,2'-联吡啶4.67g,乙酸钠24.5g,2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得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干燥,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86.09g,总产率80.6%。实施例10:
S1、室温下,将2-(叔丁基)-5-甲基苯酚49.28g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甲苯搅拌,使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完全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Fe(acac)3 10.6g,加入四丁基硫酸氢氨86.58g,搅拌,分批加入NBS 58.73g,升温进行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00℃;反应结束,冷却,过滤掉反应体系中未溶解的固体,反应液中加入冰水,调节pH至铁盐转化成沉淀,分液除去水相,将含有甲苯的反应液经工业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得残余物。
S2、步骤S1中的残余物重新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乙腈溶解,随后往反应釜中加入S813.1g,Co(OAc)2·4H2O 6.7g,2,2'-联吡啶4.2g,乙酸钠24.01g,30℃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监测反应,反应时间16-24小时,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S3、后处理,S2中的反应液中加入盐酸水溶液使反应停止,过滤反应液,除去S8,得混合液,随后调节混合液的pH至5-7,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萃取的有机相,减压除去萃取用的有机溶剂,得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重结晶,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58.6g,总产率58.6%。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2-(叔丁基)-5-甲基苯酚和NBS在第一有机溶剂中以三价铁盐作为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氨作为添加剂,进行催化反应;
S2、S1中反应结束,过滤反应液,反应液经历加水调节pH,分液,干燥后除去反应液中的第一有机溶剂,得残余物;
S3、S2中的残余物和S8在第二有机溶剂中以二价钴盐和含氮螯合配体作为催化剂,碱性添加剂的条件下反应,得目标产物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所述S3步骤中含氮螯合配体为四甲基乙二胺或2,2'-联吡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三价铁盐为FeCl3·6H2O、Fe(OTf)3、Fe(OTs)3、Fe(acac)3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第一有机溶剂为甲苯、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2-(叔丁基)-5-甲基苯酚,NBS,三价铁盐,四丁基硫酸氢氨的摩尔当量比为:1:1.05-1.15:0.05-0.1:0.85-1.0,反应温度为90-100℃,反应时间为0.5-1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pH调节范围为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二价钴盐为Co(OAc)2·4H2O、CoBr2、CoCl2、CoI2、CoCO3、Co(NO3)2·6H2O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二价钴盐,含氮螯合配体,碱性添加剂,S8的摩尔当量比为1:0.1-0.15:0.1-0.15:1.8-2.0:1.5-2.5,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16-24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的碱性添加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乙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磷酸钾、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第二有机溶剂为乙腈、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六氟异丙醇、1,4-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还包括反应结束,S3中的反应液依次经历:加入盐酸水溶液、过滤,加水调节pH至5-7得混合液,往混合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并干燥有机相,减压除去有机相,重结晶后得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66162.0A CN115073334B (zh) | 2022-07-01 | 2022-07-01 | 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66162.0A CN115073334B (zh) | 2022-07-01 | 2022-07-01 | 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73334A CN115073334A (zh) | 2022-09-20 |
CN115073334B true CN115073334B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3257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66162.0A Active CN115073334B (zh) | 2022-07-01 | 2022-07-01 | 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7333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643499A1 (ru) * | 1977-04-18 | 1979-01-25 |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А-7253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4,4 -тиобис(2-трет.бутил-5-метилфенола) |
CN1053183C (zh) * | 1997-07-22 | 2000-06-07 | 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三厂 | 一种改进的硫代双酚抗氧剂合成方法 |
CN1318401C (zh) * | 2005-11-10 | 2007-05-30 | 淄博市新材料研究所 | 抗氧剂300合成方法 |
CN113200893B (zh) * | 2021-04-20 | 2021-12-21 | 江苏极易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
-
2022
- 2022-07-01 CN CN202210766162.0A patent/CN11507333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73334A (zh) | 2022-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559332B2 (ja) | フルオレン誘導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精製方法 | |
CN115073334B (zh) | 一种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的合成方法 | |
US4550180A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N-formylaspartic anhydride | |
JPS6222740A (ja) | p−ヒドロキシベンズアルデヒドの単離法 | |
CN113999194B (zh) | 呋喃铵盐的制备方法 | |
CN110283067B (zh) | 一种2,4-二羟基-3,3-二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 |
JPH05286889A (ja) | アリール酢酸及びそれらのアルカリ金属塩の製造方法 | |
KR100789557B1 (ko) | 디메틸 테레프탈레이트 제조공정의 부산물로부터메틸-4-포밀벤조에이트와 디메틸 테레프탈레이트의분리회수방법 | |
CN111499504A (zh) | 一种α-萘乙酸的制备方法 | |
JP2927880B2 (ja) | 4,4’‐ジヒドロキシ‐3,3’,5,5’‐テトラメチルジフェニルメタンの製造方法 | |
JP2001199916A (ja) | ヒドロキシベンジルアルコ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 |
CN108239263A (zh) | 利用含水杨醛基的铝配合物催化己内酯聚合的方法 | |
CN108503812A (zh) | 利用含邻苯二胺基的非对称铝配合物催化己内酯聚合的方法 | |
JPH04173764A (ja) | 1,3―フェニレンジオキシジ酢酸の製法 | |
JP2586949B2 (ja) | p―又はm―ヒドロキシベンズアルデヒドの製造法 | |
CN108383844B (zh) | 2,6-二氯-4,8-二哌啶子基嘧啶并[5,4-d]嘧啶的合成方法 | |
JP3787866B2 (ja) | p−クレゾールの2核体ジメチロ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 |
JP3787864B2 (ja) | ビスアルキルフェノール系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 |
JPH02255639A (ja) | 4,4’―(1,6―ヘキサメチレンジオキシ)―ビス―安息香酸の製造方法 | |
JP4085199B2 (ja) | O,O−ジメチル−O−(p−シアノフェニル)ホスホロチオエートの製造方法 | |
US2477158A (en) | Method of preparing veratraldehyde from opianic acid | |
JP2824394B2 (ja) | フマル酸製造用触媒およびこの触媒を用いたフマル酸の製造方法 | |
US2782231A (en) | Preparation of malonanilic acid and substituted malonanilic acids | |
JP4032825B2 (ja) | 3,4−ジヒドロキシベンゾニトリルを製造する方法 | |
JP3787863B2 (ja) | ジメチロ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