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1848A - 保险杠扰流板构造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扰流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1848A
CN115071848A CN202210128497.XA CN202210128497A CN115071848A CN 115071848 A CN115071848 A CN 115071848A CN 202210128497 A CN202210128497 A CN 202210128497A CN 115071848 A CN115071848 A CN 115071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spoiler
vehicle
actuator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84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1848B (zh
Inventor
中村勇贵
安保慧
安藤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71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1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1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1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5Front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23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60R19/483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with obstacle sensors of electric or electronic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2019/026Buffers, i.e. bumpers of limited ext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提供即使保险杠扰流板的控制机构产生缺陷等也能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具备:保险杠面板(5);使保险杠扰流板(10)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第一执行机构(12);进行第一执行机构(12)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13);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第二执行机构(22);和进行第二执行机构(22)的控制的第二控制部(23)。当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后方移动、且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中的至少一方在保险杠扰流板(10)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突出的展开状态下失效时,第二控制部(23)通过第二执行机构(22)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车辆内侧移动。

Description

保险杠扰流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险杠扰流板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装置,其通过在行驶过程中利用扰流板杆件(spoiler lod)使后保险杠向后方移动而在车辆停止或低速行驶状态下使其作为后保险杠发挥功能,并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使其作为扩散器(Diffuser)发挥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由此,根据车速实现了最佳的空气动力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布第2015/0166130号说明书
在这种以往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中,若在使扰流板移动的控制机构中产生缺陷等,则后保险杠可能无法存在于所希望的位置且作为保险杠的功能可能会减少。因此,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即使保险杠扰流板的控制机构产生了缺陷等,也能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本发明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具备:保险杠面板,其设于车辆的保险杠;保险杠扰流板,其通过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而能够相对于保险杠面板现出和隐没;第一执行机构,其以能够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且使保险杠扰流板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和第一控制部,其进行第一执行机构的控制。另外,保险杠扰流板构造还具备:第二执行机构,其使保险杠扰流板及第一执行机构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和第二控制部,其进行第二执行机构的控制。第二控制部的特征在于,当第一执行机构及第一控制部中的至少一方在保险杠扰流板相对于保险杠面板突出的展开状态下失效时,通过第二执行机构使保险杠扰流板及第一执行机构向车辆内侧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即使保险杠扰流板的控制机构产生了缺陷等,也能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车辆后方左侧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车辆后方左侧的结构的从底面观察时的俯视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保险杠扰流板为收起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保险杠扰流板为展开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保险杠扰流板为失效保护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第二执行机构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针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保险杠扰流板的位置用实线表示收起状态、用双点划线表示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保险杠扰流板为失效保护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
3 后保险杠(保险杠)
5 保险杠面板
10 保险杠扰流板
12 第一执行机构
13 第一控制部
22 第二执行机构
23 第二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在说明方向时,除非另有表示,否则基本上基于从驾驶员的角度看到的前后、左右或上下来说明。另外,“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同义。
对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车辆1的后部2设有后保险杠3。后保险杠3具有作为强度部件的保险杠横梁4(参照图3)、构成外观面的保险杠面板5、和可动式的保险杠扰流板10。
保险杠横梁4是中空构造的部件,并在保险杠面板5的内侧沿着车宽方向配置。
保险杠面板5由将纵向截面形状设为车辆前方开放的凹状的树脂制材料形成。
在保险杠横梁4及保险杠面板5的前方,以空出规定的空间7的方式配置有作为车辆侧部件的支承部件8。支承部件8例如为后底面板。在空间7内配置有后述的扰流板驱动部11及失效保护部21。
在保险杠面板5的后端且是在下端形成有扰流板开口6。扰流板开口6形成为长度方向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大致长孔状。扰流板开口6在车辆前后方向(在车辆1的后保险杠3上与车辆内外方向相同。以后也称为前后方向)上将车外侧空间与空间7之间连通。
扰流板开口6具有能够供保险杠扰流板10的至少一部分沿内外方向穿插的大小。由此,保险杠扰流板10构成为能够在不与扰流板开口6的周缘干涉的情况下沿内外方向移动而从保险杠面板5的外侧面5a现出和隐没。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设于左侧的扰流板开口6处的保险杠扰流板10的一部分进行说明。保险杠扰流板10左右对称地形成为相同形状。在此,示出左侧的保险杠扰流板10进行说明。
图2是从底面观察时表示后部2的左拐角部2a的俯视图。保险杠扰流板10使车宽方向端缘沿着保险杠面板5的圆弧形状弯曲。而且,保险杠扰流板10是车宽方向中央部向车辆后方凸出的大致山形。
如图3所示,在配置于空间7内的凹状的保险杠扰流板10的内侧设有扰流板驱动部11。
扰流板驱动部11在空间7内以能够沿内外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且使保险杠扰流板10沿内外方向移动。
因此,扰流板驱动部11在大致箱状的外壳11a内具有与保险杠扰流板10连接的第一执行机构12及进行第一执行机构12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13。扰流板驱动部11能够沿着未图示的导轨等引导部件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第一执行机构12具有通过来自第一控制部13的控制而沿内外方向移动的扰流板杆件12a。扰流板杆件12a的前端与保险杠扰流板10的内侧面连接。即,第一执行机构12根据来自第一控制部13的控制而对扰流板杆件12a进行伸缩驱动。由此,保险杠扰流板10能够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而从保险杠面板5的扰流板开口6现出和隐没。
例如,如图3所示,在第一执行机构12的扰流板杆件12a缩回的状态下,保险杠扰流板10成为以与保险杠面板5的外侧面5a成为大致一个面的方式移动而配置于空间7内的收起状态。
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一执行机构12的扰流板杆件12a伸出的状态下,保险杠扰流板10成为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与外侧面5a相比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展开状态。
而且,在保险杠扰流板10的收起状态及展开状态下,后述的失效保护部21将扰流板驱动部11及保险杠扰流板10支承在从支承部件8向后方离开的位置上。
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具备失效保护部21。
失效保护部21具有第二执行机构22、进行第二执行机构22的控制的第二控制部23、和与扰流板驱动部11连接的驱动臂24。而且,失效保护部21配置于支承部件8的空间7侧。需要说明的是,并不特别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作为失效保护部使用,还可以将第二执行机构22及第二控制部23与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并用。
第二执行机构22驱动与扰流板驱动部11连接的驱动臂24。驱动臂24与设于扰流板驱动部11的外壳11a内的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一起使保险杠扰流板10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
即,驱动臂24具有基端侧与第二执行机构22的旋转驱动轴连接的第一连杆部件24a。另外,驱动臂24具有与第一连杆部件24a的前端侧经由沿车宽方向具有轴向的旋转轴而连结的第二连杆部件24b。
其中,当因第二控制部23的控制而使第二执行机构22的转动轴转动时,第一连杆部件24a以基端侧为转动中心在内外方向上转动,从而使前端侧在车辆内外方向上摆动。
在第一连杆部件24a的前端侧以能够经由转动轴而转动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连杆部件24b的基端侧。因此,随着第一连杆部件24a的转动动作,第二连杆部件24b伸长或折叠以使前端侧沿内外方向移动。第二连杆部件24b的前端侧轴支承扰流板驱动部11的外壳11a。
因此,第二执行机构22的驱动力从驱动臂24被传递至外壳11a,从而能够使扰流板驱动部11与保险杠扰流板10一起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
例如,如图3、图4所示,第一连杆部件24a因第二控制部23的控制而向车辆后方转动。由此,轴支承扰流板驱动部11的第二连杆部件24b与第一连杆部件24a一起向车辆后方呈直线状伸长。
通过驱动臂24的连杆的伸长,扰流板驱动部11的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向车辆1的后方移动。第二控制部23在驱动臂24伸长后的状态下使第二执行机构22的转动驱动停止。
在驱动臂24伸长后的位置上,扰流板驱动部11被支承在从支承部件8向后方离开的位置上。而且,从该位置起,扰流板驱动部11能够通过第一执行机构12的驱动控制而使保险杠扰流板10移动到收起状态(参照图3)或展开状态(参照图4)中的任一状态。
首先,使用图4、图5说明失效保护部21的作用,并由后述的图7、图8的变形例说明利用弹性部件16的失效保护。如图4所示,在保险杠扰流板10的展开状态下,扰流板驱动部11有时会导致第一执行机构12或第一控制部13的至少一方失效。在该情况下,保险杠扰流板10仍然保持在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与外侧面5a相比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展开状态,有无法发挥所希望的保险杠性能之虞。
在这种状态下,失效保护部21通过来自第二控制部23的控制而驱动第二执行机构22。而且,如图5所示,能够使扰流板驱动部11与保险杠扰流板10一起向车辆内侧方向(前方)移动以向空间7内收起,从而成为失效保护状态。
即,即使保险杠扰流板10在仍保持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因扰流板驱动部11的缺陷而无法移动,第二控制部23也能进行第二执行机构22的驱动控制以使保险杠扰流板10移动。因此,保险杠扰流板10的外端10a能够与保险杠横梁4的外端4a的位置成为一个面或移动到内侧的收起状态的位置,以使保险杠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后保险杠3具备如图3所示在保险杠面板5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4。
第二控制部23使保险杠扰流板10向前方移动。此时,保险杠扰流板10的外端10a与保险杠横梁4的外端4a相比在前方位于车辆内侧的空间7内。
因此,车辆1后方碰撞时的载荷被准确输入至保险杠横梁4。因此,后保险杠3能够发挥设计时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另外,车辆1具备检测障碍物的障碍物传感器3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配置于后部2的保险杠横梁4的上侧设有障碍物传感器30。障碍物传感器30与第一控制部13、第二控制部23连接。而且,当检测到存在于车辆1后方的障碍物时,障碍物传感器30假设存在障碍物碰撞后保险杠3的隐患而将作为障碍物信息的障碍物检测信号发送至第一控制部13、第二控制部23。
第一控制部13或第二控制部23中的至少任一方基于来自障碍物传感器30的信息来执行决定是否通过第一执行机构12或第二执行机构22的驱动而使保险杠扰流板10向前方移动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障碍物时,首先,由扰流板驱动部11进行保险杠扰流板10的收起,若在扰流板驱动部11因失效而停止后的状态下仍保持展开状态,则失效保护部21将保险杠扰流板10收纳到空间7内,以使其不与该障碍物抵接。
车辆1还具备车速传感器40。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预先设于车辆1中的车速传感器40。车速传感器40与第一控制部13或第二控制部23中的至少任一方连接。车速传感器40将车速信号作为表示车辆1的行驶速度的信息发送至第一控制部13、第二控制部23。
而且,在基于来自车速传感器40的信息得知车速V为预先设定的阈值V1以下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3使保险杠扰流板10向车辆内侧移动并将其收纳到空间7内。在车速V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V1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13仍保持使保险杠扰流板10停止的状态,以防止行驶过程中的空气动力性能的突然变化。
另外,即使在扰流板驱动部11因失效而停止后的状态下仍保持展开状态,车速V也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V1,在该情况下,第二控制部23仍保持使保险杠扰流板10停止的状态,以能够防止行驶过程中的空气动力性能的突然变化。
此外,障碍物传感器30、车速传感器40也可以仅与第二控制部23连接,只要与第一控制部13或第二控制部23中的至少任一方连接并能使保险杠扰流板10再次回到所希望的位置即可。
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第二执行机构的控制的流程图。
当控制开始(start)时,在步骤S1中,由第二控制部23判断保险杠扰流板10是否为可动中且第一执行机构12是否为存在缺陷的状态(失效状态)。
当由第二控制部23判断为第一执行机构12是失效状态(步骤S1为是)时,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另外,第二控制部23在判断为并非失效状态(步骤S1为否)时重复步骤S1的处理(返回)。
在步骤S2中,第二控制部23基于来自障碍物传感器30的信息判断车辆1是否有碰撞之虞。当由第二控制部23判断为车辆1有碰撞之虞(步骤S2为是)时,前进至步骤S3。在步骤S3中,使第二执行机构22可动以向前方移动第一执行机构12及保险杠扰流板10。
通过像这样事先检测碰撞隐患,能够可靠地使保险杠扰流板10向前方移动,并能使保险杠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另外,当由第二控制部23判断为车辆1没有碰撞之虞(步骤S2为否)时,前进至步骤S4。
在步骤S4中,第二控制部23基于来自对车辆1的车速进行检测的车速传感器40的车速V的信息来判断其是否比预先设定的车速的阈值V1慢。
当在步骤S4中由第二控制部23判断为车速V比预先设定的车速的阈值V1慢(车速V<阈值V1:步骤S4为是)时,前进至步骤S3,并向前方移动第一执行机构12及保险杠扰流板10。
有时在步骤S4中由第二控制部23判断为车速V比预先设定的车速的阈值V1快(车速V>阈值V1:步骤S4为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控制部23假设行驶过程中的空气动力性能突然变化,所以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2。
由此,在车速V尚未减速至阈值V1的状态下,能够不使保险杠扰流板10移动。因此,空气动力性能不会突然变化,能够减少驾驶员感到的不适感。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的保险杠扰流板10为收起状态或展开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均等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变形例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中,具备构成为螺旋弹簧状的弹性部件16。弹性部件16将保险杠扰流板10与相较于保险杠扰流板10配置于车辆前方的支承部件8连结。
弹性部件16的基端16a与后部2的支承部件8连接。弹性部件16的前端16b与扰流板驱动部11的外壳11a连接。另外,第二控制部23驱动第二执行机构22以使驱动臂24伸长。由此,能够使扰流板驱动部11的外壳11a对抗弹性部件16的张力而向车辆外侧的方向移动。
有时在仍保持保险杠扰流板10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突出的展开状态(参照图7中的双点划线位置)的情况下,扰流板驱动部11的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中的至少一方会失效而停止。在该状态下,有如下隐患:向车外侧突出的保险杠扰流板10的外端10a会比配置于保险杠扰流板10内侧的保险杠横梁4的外端4a先与障碍物抵接,从而无法发挥所希望的保险杠性能。
当变形例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是扰流板驱动部11存在缺陷的状态时,失效保护部21使第二执行机构22的控制停止而成为移动保险杠扰流板10的驱动力不会被施加到驱动臂24的自由状态。
保险杠扰流板10通过弹性部件16的张力而向车辆前方移动并退回到图8所示的空间7内的收起状态的位置,以使保险杠扰流板10的外端10a与保险杠横梁4的外端4a成为一个面或向车辆内外方向内侧退避(失效保护状态)。因此,能够使后保险杠3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在变形例中,假设了因电气缺陷而导致失效保护部21与扰流板驱动部11一起停止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保险杠扰流板10也通过弹性部件16的张力而向车辆前方退回到失效保护状态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后保险杠3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另外,即使扰流板驱动部11不移动,通过以电力恢复为条件使第二执行机构22的驱动臂24伸缩,也能重新开始对保险杠扰流板10的驱动控制。
关于其它的结构及作用效果,由于与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相同或均等,所以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具备:保险杠面板5,其设于车辆1的后保险杠3;保险杠扰流板10,其通过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而能够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现出和隐没;第一执行机构12,其以能够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且使保险杠扰流板10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和第一控制部13,其进行第一执行机构12的控制。
保险杠扰流板构造还具备:第二执行机构22,其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和第二控制部23,其进行第二执行机构22的控制。
当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中的至少一方在保险杠扰流板10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突出的展开状态下失效时,第二控制部23通过第二执行机构22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车辆内侧移动。
在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中,即使保险杠扰流板10的控制机构产生了缺陷等,也能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具体而言,若由扰流板驱动部11进行扰流板杆件12a的驱动控制,则能够使保险杠扰流板10移动以成为位于空间7内的收起状态、或成为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与外侧面5a相比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展开状态。
而且,当车辆1碰撞时,若第一执行机构12或第一控制部13的至少任一方失效、且仍保持在保险杠扰流板10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的外侧面5a突出的展开状态,则有可能无法发挥在设计时设定的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本发明具备第二执行机构22及第二控制部23作为失效保护部21。
即,在存在缺陷的状态下,第二控制部23能够对第二执行机构22进行驱动控制,以使保险杠扰流板10向保险杠面板5内侧的空间7内移动。
由此,即使在失效时也能使后保险杠3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扰流板驱动部11的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配置于凹状的保险杠扰流板10的内侧的空间7内。因此,第二执行机构22使由第二连杆部件24b的前端侧轴支承的扰流板驱动部11的外壳11a与保险杠面板5一起向车辆内侧移动。由此,即使是因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中的任一个失效而已停止的保险杠扰流板10,也能使其与扰流板驱动部11的外壳11a一起从保险杠面板5的外侧可靠地移动到内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具备弹性部件16,该弹性部件16将与保险杠扰流板10相比配置于车辆内外方向内侧的支承部件8与保险杠扰流板10连结。
第二控制部23通过驱动第二执行机构22来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对抗弹性部件16的反作用力而向车辆内外方向外侧移动。
当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车辆内外方向外侧移动、且第一执行机构12及第一控制部13中的至少一方在保险杠扰流板10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突出的展开状态下失效时,第二控制部23停止第二执行机构22的驱动。
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能够以很容易的控制准确地使保险杠扰流板10向车辆内侧移动。
即,在扰流板驱动部11存在缺陷的状态下,第二控制部23使第二执行机构22的控制停止。由此,保险杠扰流板10通过弹性部件16的弹性力而移动。
这样,停止第二执行机构22的驱动控制以使驱动臂24的第二连杆部件24b及第一连杆部件24a自由转动(自由状态)。由此,保险杠扰流板10仅通过弹性部件16的弹性力就会退回到收起状态的位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即使不使用电驱动机构也能可靠地进行失效保护动作。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控制部23重新开始对第二执行机构22的控制,能够使保险杠扰流板10很容易再次回到所希望的位置。
例如,如图4所示,使第二执行机构22的驱动臂24对抗弹性部件16的弹压力而伸长。因此,能够很容易使保险杠扰流板10再次回到所希望的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中,具备如图4所示在保险杠面板5的内侧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4。
当第二控制部23使保险杠扰流板10向车辆内外方向内侧移动时,保险杠扰流板10的外端10a与保险杠横梁4的外端4a相比位于车辆内外方向内侧。
因此,碰撞时的载荷被准确输入至保险杠横梁4。因此,能够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另外,车辆1具备检测障碍物的障碍物传感器30。
而且,第二控制部23基于来自障碍物传感器30的信息进行控制,以决定是否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车辆内外方向内侧移动。
因此,通过事前检测车辆1碰撞隐患而可靠地使保险杠扰流板10向车辆内外方向内侧移动。由此,能够使障碍物先与保险杠横梁4抵接,从而能够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车辆1还具备对车辆1的车速进行检测的车速传感器40。
而且,第二控制部23在车速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保险杠扰流板10及第一执行机构12向车辆内外方向内侧移动。
由此,在车速尚未减速至阈值的状态下,能够不使保险杠扰流板10移动。因此,能够防止行驶过程中的空气动力性能的突然变化,从而能够消除驾驶员感受到的不适感。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存在如下情况:第一执行机构12或进行第一执行机构12的控制的第一控制部13中的任一个产生了缺陷,且保险杠扰流板10成为从保险杠面板5突出到车外侧的展开状态。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失效保护部21进行驱动或停止,也能使保险杠扰流板10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尤其是,提供如下所述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即使保险杠扰流板10的控制机构产生了电气缺陷等,也能使用弹性部件16机械地使保险杠扰流板10退回,从而发挥所希望的碰撞性能。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说明本发明而例示的,并不一定限定于具备已说明的所有结构。另外,可以将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添加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还可以针对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删除或其它结构的追加/置换。可以针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形例如如下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应用于作为车辆1的保险杠的后保险杠3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来进行说明,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前保险杠,还可以是应用于前保险杠及后保险杠3双方的车辆。即,保险杠的形状、数量及材质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经由开口形成在后保险杠3上的扰流板开口6而沿内外方向移动的保险杠扰流板10来进行说明。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保险杠扰流板10从前或后保险杠的下方向内外移动。
进一步地,就保险杠移动的方向而言也并不限于水平方向,例如也可以是保险杠以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角度的方式移动。即,只要是通过沿内外方向移动而能够相对于保险杠面板5现出和隐没的保险杠扰流板10即可,保险杠扰流板10的现出和隐没位置、现出和隐没比例及移动角度等并不特别限定。

Claims (7)

1.一种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险杠面板,其设于车辆的保险杠;
保险杠扰流板,其通过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而能够相对于所述保险杠面板现出和隐没;
第一执行机构,其以能够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且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
第一控制部,其进行所述第一执行机构的控制;
第二执行机构,其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及所述第一执行机构沿车辆内外方向移动;和
第二控制部,其进行所述第二执行机构的控制,
当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及所述第一控制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保险杠扰流板相对于所述保险杠面板突出的展开状态下失效时,所述第二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及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向车辆内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弹性部件,其将与所述保险杠扰流板相比配置于车辆内侧的车辆侧部件与所述保险杠扰流板连结,
第二控制部通过驱动所述第二执行机构来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及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对抗所述弹性部件的反作用力而向车辆外侧移动,
当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及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向车辆外侧移动、且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及所述第一控制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保险杠扰流板相对于所述保险杠面板突出的展开状态下失效时,所述第二控制部停止所述第二执行机构的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具备在所述保险杠面板的车辆内侧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
所述第二控制部在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向车辆内侧移动时,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的外端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外端相比位于车辆内侧或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外端相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具备在所述保险杠面板的车辆内侧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
所述第二控制部在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向车辆内侧移动时,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的外端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外端相比位于车辆内侧或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外端相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备检测障碍物的障碍物传感器,
所述第二控制部基于来自所述障碍物传感器的信息进行控制,以决定是否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及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向车辆内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备对所述车辆的车速进行检测的车速传感器,
所述第二控制部在所述车速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及第一执行机构向车辆内侧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杠扰流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备对所述车辆的车速进行检测的车速传感器,
所述第二控制部在所述车速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所述保险杠扰流板及第一执行机构向车辆内侧移动。
CN202210128497.XA 2021-03-15 2022-02-11 保险杠扰流板构造 Active CN1150718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1825 2021-03-15
JP2021041825A JP7160981B2 (ja) 2021-03-15 2021-03-15 バンパスポイラ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1848A true CN115071848A (zh) 2022-09-20
CN115071848B CN115071848B (zh) 2023-11-17

Family

ID=83194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8497.XA Active CN115071848B (zh) 2021-03-15 2022-02-11 保险杠扰流板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53088B2 (zh)
JP (1) JP7160981B2 (zh)
CN (1) CN115071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0981B2 (ja) * 2021-03-15 2022-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ンパスポイラ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24514A1 (de) * 2003-05-28 2005-03-17 Peguform Gmbh & Co. Kg Ausfahrbarer Frontspoiler
CN103921852A (zh) * 2013-01-11 2014-07-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展开式前导流板
CN10470936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后保险杠的扰流板装置
CN106515880A (zh) * 2015-09-11 2017-03-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后保险杠的可变导流板装置
JP2018135054A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抵抗低減装置及び車両
US20210009210A1 (en) * 2018-04-03 2021-01-14 Magna Exteriors Inc. Active front deflector- flat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6501B2 (ja) * 1993-12-30 2002-11-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オープンカーの車体構造
US6394512B1 (en) * 2000-12-15 2002-05-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bumper system
US7260461B2 (en) * 2005-10-31 2007-08-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e-crash sensing system with protruding contact sensor
GB2539975B (en) * 2015-09-24 2017-05-17 Ford Global Tech Llc Deployable pedestrian safety device for vehicles
US10246141B2 (en) 2017-08-15 2019-04-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riable-width aerodynamic spoiler assemblies and control logic for motor vehicles
US10696336B2 (en) 2017-10-17 2020-06-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uation system having a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DE102019103707A1 (de) * 2019-02-14 2020-08-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karosserie sowie Splittereinrichtung für eine Fahrzeugkarosserie
JP7195219B2 (ja) 2019-05-31 2022-12-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衝突予測判定装置、及び交通弱者保護システム
US11180203B2 (en) * 2019-11-19 2021-11-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fascia splitter and engine shield
JP7160981B2 (ja) * 2021-03-15 2022-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ンパスポイラ構造
KR20230035845A (ko) * 2021-09-06 2023-03-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속도 감응형 히든 에어 커튼 및 차량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24514A1 (de) * 2003-05-28 2005-03-17 Peguform Gmbh & Co. Kg Ausfahrbarer Frontspoiler
CN103921852A (zh) * 2013-01-11 2014-07-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展开式前导流板
CN10470936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后保险杠的扰流板装置
CN106515880A (zh) * 2015-09-11 2017-03-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后保险杠的可变导流板装置
JP2018135054A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抵抗低減装置及び車両
US20210009210A1 (en) * 2018-04-03 2021-01-14 Magna Exteriors Inc. Active front deflector- flat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41491A (ja) 2022-09-29
JP7160981B2 (ja) 2022-10-25
US20220289314A1 (en) 2022-09-15
CN115071848B (zh) 2023-11-17
US11753088B2 (en)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0024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310411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168625B2 (ja) 一部重なる正面衝突の際における自動車用偏向装置
US9944142B2 (en) Wheel suspension for a vehicle axle
CN115071848A (zh) 保险杠扰流板构造
CN111845911A (zh) 转向装置
JP2003081052A (ja) 自動車のフード構造
US11198343B2 (en) Amphibious vehicle
JP4478035B2 (ja) 車両用の可動式バンパ装置
JP5262484B2 (ja) 自動車の操作ペダル後退防止構造
CN112977628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碰撞结构
JP2005119611A (ja) 車両用乗降ステップ装置
JP5110352B2 (ja) 電動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WO2006038333A1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CN110871774B (zh) 车辆制动踏板防侵入机构及装设有该机构的车辆
US8042959B2 (en) Forward folding mirror assemblies
JP5136755B2 (ja) 車両のフード装置
JP2008080929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3747691B2 (ja) 跳ね上げフード
JP2006168603A (ja) 可動式バンパ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JP2009056973A (ja) 車両用フードの跳ね上げ装置
JP2007182126A (ja) 車両の操作ペダル後退抑制構造
US20220136301A1 (en) Active hood hinge assembly
JP2005059722A (ja) 車両用操作ペダル後退制御構造
CN216915698U (zh) 一种车辆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