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9084B -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9084B
CN115069084B CN202210668027.2A CN202210668027A CN115069084B CN 115069084 B CN115069084 B CN 115069084B CN 202210668027 A CN202210668027 A CN 202210668027A CN 115069084 B CN115069084 B CN 115069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iological
pipe
air inle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80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9084A (zh
Inventor
许华诚
黄奕军
徐佳燕
林秋红
张敏芳
伍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ans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ans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ans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ansh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80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9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9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9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9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9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4Biological processes
    • B01D53/85Biological processes with gas-solid conta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包括生物除臭箱,生物除臭箱内腔设置有两组挡板,两组挡板将生物除臭箱从左往右划分为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生物处理腔和后处理腔,生物处理腔侧壁之间固接有隔板,下处理腔内设置有生物处理机构,本发明在废气处理时,通过连通组件与位于左侧的进气组件相连通,从而实现将废气通入到左侧的筒体内,使废气与左侧的生物填料发生反应,而当左侧生物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先使连通组件与进气组件分离,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两组筒体转动交换位置,从而使部布满微生物的筒体转动到左侧并且与连通组件连通进行废气的处理,从而实现了废气的不间断处理,提高废气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法除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分解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物质的一种方法。气体污染物经气、水界面传递到附着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中,膜中微生物利用气体污染物作为其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将大分子或结构复杂的有机分子经异化作用最终氧化分解为简单的CO2、H2O、NO3 -和SO4 2-等无机物,达到净化的目的。
现有的生物除臭箱大部分是单线程工作模式,即从输入口输入臭气经过一系列串联的处理模块处理之后从出口排出,结构也都比较固定,在现场安装之后便投入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有以下缺陷,微生物自身有其生产周期,这就决定了生物处理腔中的处理能力会有变化,当其处理能力下降后,使用方一般会补充新的微生物,但是新加入的微生物液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生长繁殖,在这段时间整个除臭系统的除臭能力还是有所不足的,一般选择暂停使用或是减少输入量,而这影响了处理效率。针对该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制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解决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在添加入新的微生物时,整个除臭系统的除臭能力会有所不足,一般选择暂停使用或是减少输入量,而这影响了处理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除臭箱,所述生物除臭箱内腔设置有两组挡板,两组所述挡板将生物除臭箱从左往右划分为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生物处理腔和后处理腔,所述生物处理腔侧壁之间固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生物处理腔划分为上处理腔和下处理腔,所述下处理腔内设置有生物处理机构;
所述生物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杆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生物除臭箱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固定杆顶部相固接,所述固定杆外壁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两组装生物填料的筒体,所述筒体底部截面形状为锥形,所述筒体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与出料管相互配合的进气组件;
所述进气组件包括顶部密封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出料管内部并与出料管滑动连接,所述进气管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的直径大于出料管的外径,所述出料管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和第一固定环之间等角度连接有四组固定杆,且固定杆底部贯穿第一固定环内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固定杆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进气管侧壁等角度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
所述预处理腔与生物处理腔之间通过连通组件相连通,所述连通组件位于左侧的筒体下方并朝向进气组件,所述筒体顶部与隔板相抵接,所述隔板贯穿设置有与左侧的筒体相互配合的出气口;
所述预处理腔侧壁连通有废气进管,所述后处理腔顶部连通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连通组件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预处理腔相连通,所述连通管出气端向进气管方向弯折并连通有可伸缩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固定环相互配合的第一抵接环,所述生物处理腔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气缸,所述第一电动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抵接环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孔设置有倾斜向上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生物处理腔内腔顶部设置有与隔板的出气口相互配合的第一喷淋机构,且第一喷淋机构与外部进液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侧壁贯穿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位于进气孔下方,所述生物处理腔的下处理腔底部设置有与右侧的进气组件相互配合的排渣机构;
所述排渣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器,所述壳体一端的顶部连通有可伸缩的进渣管,且进渣管的外径与进气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进渣管外壁设置有第二抵接环,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气缸,且第二电动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二抵接环相固接,所述壳体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渣管,且排渣管穿出生物除臭箱侧壁。
优选的,所述生物除臭箱顶部连通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贯穿隔板内腔并位于右侧筒体上方。
优选的,所述预处理腔内腔从左往右划分为相连通的加湿腔和预热腔,所述加湿腔侧壁连通有废气进管,所述预热腔与连通组件相连通,所述加湿腔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加湿填料,所述加湿填料位于废气进管上方,所述加湿腔顶部设置第二喷淋机构,且第二喷淋机构与外部进液管相连通并位于加湿填料上方,所述预热腔内腔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预热腔内腔侧壁设置有若干组交错设置的第一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后处理腔内腔从左往右划分为相连通的导流腔和除雾腔,所述导流腔内腔侧壁设置有若干组交错设置的第二导流板,所述除雾腔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除雾器,所述除雾腔顶部连通有排气管。
优选的,还包括风机机和排气筒,所述排气管与排气筒之间通过风机相连通。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的除臭方法,所述除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带臭味的废气通过废气进管排入到预处理腔内,对废气进行预处理;
S2、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通过连通组件排入到左侧筒体内,使废气与筒体内的生物填料相反应进行生物除臭,同时,右侧筒体内的生物填料进行生长繁殖;
S3、除臭后的废气通过隔板的出气口进入到生物处理腔的上处理腔内并排入到后处理腔内;
S4、除臭后的废气经过后处理腔的后续处理后,由排气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固定杆和两组均装填有生物填料的筒体,且筒体底部均设置有进气组件,从而在废气处理时,通过连通组件与位于左侧的进气组件相连通,从而实现将废气通入到左侧的筒体内,使废气与左侧的生物填料发生反应,而位于右侧的生物填料则不与废气接触,从而右侧生物填料中的微生物能够自由生长,而当左侧生物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先使连通组件与进气组件分离,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两组筒体转动交换位置,从而使部布满微生物的筒体转动到左侧并且与连通组件连通进行废气的处理,而转到右侧的生物填料内的微生物则重新进行生长,从而实现了废气的不间断处理,提高废气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生物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生物处理机构中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生物处理机构中进气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排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A处的第一个状态下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2中A处的第二个状态下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2中B处的第一个状态下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B处的第二个状态下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预处理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后处理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生物除臭箱;2、挡板;3、预处理腔;31、加湿腔;311、加湿填料;312、第二喷淋机构;32、预热腔;321、电加热管;322、第一导流板;4、生物处理腔;5、后处理腔;51、导流腔;511、第二导流板;52、除雾腔;521、除雾器;6、隔板;7、生物处理机构;71、固定杆;72、驱动电机;73、筒体;74、出料管;75、进气组件;751、进气管;752、第一固定环;753、固定杆;754、螺母;755、弹簧;756、进气孔;757、出料口;8、连通组件;81、连通管;82、出气管;83、第一抵接环;84、第一电动气缸;9、废气进管;10、排气管;11、第一喷淋机构;12、排渣机构;1201、壳体;1202、螺旋送料器;1203、进渣管;1204、第二抵接环;1205、第二电动气缸;1206、排渣管;13、加料管;14、排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两种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生物除臭箱1,生物除臭箱1内腔设置有两组挡板2,两组挡板2将生物除臭箱1从左往右划分为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3、生物处理腔4和后处理腔5,生物处理腔4侧壁之间固接有隔板6,隔板6将生物处理腔4划分为上处理腔和下处理腔,下处理腔内设置有生物处理机构7;
生物处理机构7包括固定杆71和驱动电机72,驱动电机72安装在生物除臭箱1顶部,驱动电机72输出端与固定杆71顶部相固接,固定杆71外壁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两组装生物填料的筒体73,筒体73底部截面形状为锥形,筒体73底部连通有出料管74,筒体74底部设置有与出料管74相互配合的进气组件75;
进气组件75包括顶部密封的进气管751,进气管751设置在出料管74内部并与出料管74滑动连接,进气管751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环752,且第一固定环752的直径大于出料管74的外径,出料管74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环741,第二固定环741和第一固定环752之间等角度连接有四组固定杆753,且固定杆753底部贯穿第一固定环752内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754,固定杆753外壁套设有弹簧755,进气管751侧壁等角度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756;
预处理腔3与生物处理腔4之间通过连通组件8相连通,连通组件8位于左侧的筒体73下方并朝向进气组件75,筒体73顶部与隔板6相抵接,隔板6贯穿设置有与左侧的筒体73相互配合的出气口;
预处理腔3侧壁连通有废气进管9,后处理腔5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0。
具体的,连通组件8包括连通管81,连通管81一端与预处理腔3相连通,连通管81出气端向进气管751方向弯折并连通有可伸缩的出气管82,出气管82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固定环752相互配合的第一抵接环83,生物处理腔4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气缸84,第一电动气缸84的伸缩端与第一抵接环83相固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废气经过预处理腔处理完毕后,通过连通管排入到出气管内,并且出气管在第一电动气缸的推动下向上滑动并与进气管相抵接,同时推动进气管插入到筒体内,使进气管的进气孔位于筒体内部,从而实现将废气向筒体内排入进行废气除臭处理,从而能够控制废气注入到筒体内的时间,也能够实现出气管与进气管的分离,从而不影响筒体的转动。
具体的,进气孔756设置有倾斜向上的角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废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到筒体内能够具备向上的力,同时能够避免筒体内的生物填料从进气孔处掉出。
具体的,生物处理腔4内腔顶部设置有与隔板6的出气口相互配合的第一喷淋机构11,且第一喷淋机构11与外部进液管相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能够向生物滤料喷淋加湿,为生物降解和代谢提供必要的水份和营养盐,从而提高生物活性。
具体的,进气管751侧壁贯穿开设有出料口757,且出料口757位于进气孔756下方,生物处理腔4的下处理腔底部设置有与右侧的进气组件75相互配合的排渣机构12;
排渣机构12包括壳体1201,壳体1201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器1202,壳体1201一端的顶部连通有可伸缩的进渣管1203,且进渣管1203的外径与进气管751的内径相匹配,进渣管1203外壁设置有第二抵接环1204,壳体1201顶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气缸1205,且第二电动气缸1205的伸缩端与第二抵接环1204相固接,壳体1201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渣管1206,且排渣管1206穿出生物除臭箱1侧壁。
从上述描述可知:使得在生物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将使用后的筒体转动到右侧,并且将未使用的筒体转动到左侧进行使用,而右侧筒体内的生物填料在清理时,则可以先通过第二电动气缸推动进渣管向进气管方向移动,并且推动进气管向上滑动,从而使进气管的出料口伸入到筒体内,使筒体内的生物填料沿着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进渣管流入到壳体内,然后通过螺旋送料器将生物填料向外送出,从而实现生物填料的清理。
具体的,生物除臭箱1顶部连通有加料管13,加料管13贯穿隔板6内腔并位于右侧筒体73上方。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加料管能够向右侧筒体内添加生物填料,从而使筒体内的生物填料能够重新布满微生物。
具体的,预处理腔3内腔从左往右划分为相连通的加湿腔31和预热腔32,加湿腔31侧壁连通有废气进管9,预热腔32与连通组件8相连通,加湿腔31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加湿填料311,加湿填料311位于废气进管9上方,加湿腔31顶部设置第二喷淋机构312,且第二喷淋机构312与外部进液管相连通并位于加湿填料311上方,预热腔32内腔设置有电加热管321,预热腔32内腔侧壁设置有若干组交错设置的第一导流板322。
从上述描述可知:废气先经过加湿腔能够对废气进行加湿处理,然后再通过电加热管对废气进行预热,同时第一导流板能够降低废气的流速,使废气与电加热管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废气的处理效果。
具体的,后处理腔5内腔从左往右划分为相连通的导流腔51和除雾腔52,导流腔51内腔侧壁设置有若干组交错设置的第二导流板511,除雾腔52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除雾器521,除雾腔52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0。
从上述描述可知:废气与第二导流板碰撞能够使废气中夹带的水珠和生物填料颗粒掉落,并且通过除雾器能够进一步处理水分和填料,从而使排出的气体更加干净。
具体的,还包括风机机和排气筒14,排气管10与排气筒14之间通过风机相连通。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的除臭方法,除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带臭味的废气通过废气进管9排入到预处理腔3内,对废气进行预处理;
S2、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通过连通组件8排入到左侧筒体73内,使废气与筒体73内的生物填料相反应进行生物除臭,同时,右侧筒体73内的生物填料进行生长繁殖;
S3、除臭后的废气通过隔板6的出气口进入到生物处理腔4的上处理腔内并排入到后处理腔5内;
S4、除臭后的废气经过后处理腔5的后续处理后,由排气管10排出。
实施例一:
废气处理前,先将生物填料分别添加到两组筒体73内,并且添加生物填料时向筒体73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分,使微生物能够快速生长;然后通过外部开关启动第一电动气缸84,第一电动气缸84推动第一抵接环83和出气管82伸长,从而使出气管82插入到左侧的进气管751内部并且当第一抵接环83与第一固定环752抵接时,能够推动进气管751向筒体73内部滑动,从而使进气管751的进气孔756位于筒体73内部(初始状态下,进气管751的进气孔756位于出料管74内部),从而实现出气管82与筒体73的相互连通;
在废气处理时,废气通过废气进管9进入到预处理腔3内先进行预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通过连通管81和出气管82进入到进气管751内并由进气孔756向筒体73内喷出,从而使废气与筒体8内的生物填料充分接触,经由筒体73生物滤料中微生物的过滤作用,降解和净化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及一些生物可降解的无机物质,并且废气与生物填料的接触过程中,通过外部的进液管和第一喷淋机构11向左侧的筒体73内喷淋,使得能够向生物滤料喷淋加湿,为生物降解和代谢提供必要的水份和营养盐,从而提高生物活性,废气得到净化后由隔板6的出气口排入到上处理腔内并沿上处理腔的通道进入到后处理腔5内进行后续处理,后续处理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管10排入到排气筒14内向外排出;
在左侧的生物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先暂停废气的输送,然后将第一电动气缸84和出气管82收回,从而使出气管82与进气管751分离,然后启动驱动电机72,驱动电机72带动固定杆71和两组筒体73转动,从而使左、右两侧的筒体73换位,使装有未反应填料的筒体73转动到左侧,然后再启动第一电动气缸84,使出气管82与左侧的进气管751接触,从而能够重新快速的进行废气的处理,而此时位于右侧的生物填料内的微生物则继续生长,供下次使用,如此往复,能够降低由于微生物生长时间造成的效率丢失,提高废气处理效果和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下进行使用:
当处理后的生物填料转动到右侧时,启动第二电动气缸1205,第二电动气缸1205推动第二抵接环1204滑动使进渣管1203插入到进气管751内,并且推动进气管751向筒体73内滑动使出料口757没入到筒体73内(在进气管751设有出料口757时,则在废气注入到筒体73内的时候,进气管751的出气口757应该位于出料管74内部,以此避免废气泄露);
出料口757没入到筒体73内时,筒体73内的部分生物填料能够沿着出料口757流动到进渣管1203内并进入到壳体1201内,然后启动螺旋送料器1202将生物填料从排渣管1206送出到生物除臭箱1外部,处理完毕后先将第二电动气缸1205收回再关闭螺旋送料器1202而在第二电动气缸1205收回时,进气管751在弹簧755恢复力和生物填料重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从而避免生物填料流出;
在生物填料处理时,可以选择将部分生物填料保留在筒体73内,并且通过加料管13向筒体73内添加新的生物填料,留在筒体73内的填料中所含的微生物作为菌母通过臭气向上繁殖,使新加入的填料很快布满微生物,为微生物的繁衍传承创造有利条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下进行使用:
废气在预处理时,先通过外部进液管和第二喷淋机构312向加湿填料311喷淋,将加湿填料311弄湿,而废气在向上输送过程中与加湿填料311接触,从而对废气进行加湿处理,加湿后的废气进入到预热腔32内并与电加热管321接触进行预加热,且第一导流板322能够降低废气在预热腔32内的流速,提高预热效果,而经过加湿和预热处理后的废气通过连通管81进入到筒体73内进行除臭处理,废气经过加湿和预热后能够提高废气的湿度和温度,从而提高废气与生物填料之间的反应速率,提高处理效果;
废气经过生物处理腔4处理后进入到导流腔51内并且与第二导流板511相碰撞接触,从而初步处理废气内夹带的生物填料和水汽,然后再通过除雾腔52内的除雾器521进行除雾处理(除雾器521的结构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1234567.4内的除雾器结构),从而进一步防止废气中含液量增多在生物除臭箱1的后端产生污渍,造成堵塞,经过处理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管10和风机进入到排气筒14内向外排出,完成废气的除臭处理。
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固定杆和两组均装填有生物填料的筒体,且筒体底部均设置有进气组件,从而在废气处理时,通过连通组件与位于左侧的进气组件相连通,从而实现将废气通入到左侧的筒体内,使废气与左侧的生物填料发生反应,而位于右侧的生物填料则不与废气接触,从而右侧生物填料中的微生物能够自由生长,而当左侧生物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先使连通组件与进气组件分离,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两组筒体转动交换位置,从而使部布满微生物的筒体转动到左侧并且与连通组件连通进行废气的处理,而转到右侧的生物填料内的微生物则重新进行生长,从而实现了废气的不间断处理,提高废气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除臭箱(1),所述生物除臭箱(1)内腔设置有两组挡板(2),两组所述挡板(2)将生物除臭箱(1)从左往右划分为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3)、生物处理腔(4)和后处理腔(5),所述生物处理腔(4)侧壁之间固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生物处理腔(4)划分为上处理腔和下处理腔,所述下处理腔内设置有生物处理机构(7);
所述生物处理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杆(71)和驱动电机(72),所述驱动电机(72)安装在生物除臭箱(1)顶部,所述驱动电机(72)输出端与第一固定杆(71)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一固定杆(71)外壁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两组装生物填料的筒体(73),所述筒体(73)底部截面形状为锥形,所述筒体(73)底部连通有出料管(74),所述筒体(73)底部设置有与出料管(74)相互配合的进气组件(75);
所述进气组件(75)包括顶部密封的进气管(751),所述进气管(751)设置在出料管(74)内部并与出料管(74)滑动连接,所述进气管(751)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环(752),且第一固定环(752)的直径大于出料管(74)的外径,所述出料管(74)外壁设置有第二固定环(741),所述第二固定环(741)和第一固定环(752)之间等角度连接有四组第二固定杆(753),且第二固定杆(753)底部贯穿第一固定环(752)内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754),所述第二固定杆(753)外壁套设有弹簧(755),所述进气管(751)侧壁等角度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756);所述进气孔(756)设置有倾斜向上的角度;
所述预处理腔(3)与生物处理腔(4)之间通过连通组件(8)相连通,所述连通组件(8)位于左侧的筒体(73)下方并朝向进气组件(75),所述筒体(73)顶部与隔板(6)相抵接,所述隔板(6)贯穿设置有与左侧的筒体(73)相互配合的出气口;
所述预处理腔(3)侧壁连通有废气进管(9),所述后处理腔(5)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0);
所述连通组件(8)包括连通管(81),所述连通管(81)一端与预处理腔(3)相连通,所述连通管(81)出气端向进气管(751)方向弯折并连通有可伸缩的出气管(82),所述出气管(82)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固定环(752)相互配合的第一抵接环(83),所述生物处理腔(4)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气缸(84),所述第一电动气缸(84)的伸缩端与第一抵接环(83)相固接;
所述进气管(751)侧壁贯穿开设有出料口(757),且出料口(757)位于进气孔(756)下方,所述生物处理腔(4)的下处理腔底部设置有与右侧的进气组件(75)相互配合的排渣机构(12);
所述排渣机构(12)包括壳体(1201),所述壳体(1201)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器(1202),所述壳体(1201)一端的顶部连通有可伸缩的进渣管(1203),且进渣管(1203)的外径与进气管(75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进渣管(1203)外壁设置有第二抵接环(1204),所述壳体(1201)顶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气缸(1205),且第二电动气缸(1205)的伸缩端与第二抵接环(1204)相固接,所述壳体(1201)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连通有排渣管(1206),且排渣管(1206)穿出生物除臭箱(1)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腔(4)内腔顶部设置有与隔板(6)的出气口相互配合的第一喷淋机构(11),且第一喷淋机构(11)与外部进液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除臭箱(1)顶部连通有加料管(13),所述加料管(13)贯穿隔板(6)内腔并位于右侧筒体(73)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腔(3)内腔从左往右划分为相连通的加湿腔(31)和预热腔(32),所述加湿腔(31)侧壁连通有废气进管(9),所述预热腔(32)与连通组件(8)相连通,所述加湿腔(31)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加湿填料(311),所述加湿填料(311)位于废气进管(9)上方,所述加湿腔(31)顶部设置第二喷淋机构(312),且第二喷淋机构(312)与外部进液管相连通并位于加湿填料(311)上方,所述预热腔(32)内腔设置有电加热管(321),所述预热腔(32)内腔侧壁设置有若干组交错设置的第一导流板(3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腔(5)内腔从左往右划分为相连通的导流腔(51)和除雾腔(52),所述导流腔(51)内腔侧壁设置有若干组交错设置的第二导流板(511),所述除雾腔(52)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除雾器(521),所述除雾腔(52)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和排气筒(14),所述排气管(10)与排气筒(14)之间通过风机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除臭装置的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带臭味的废气通过废气进管(9)排入到预处理腔(3)内,对废气进行预处理;
S2、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通过连通组件(8)排入到左侧筒体(73)内,使废气与筒体(73)内的生物填料相反应进行生物除臭,同时,右侧筒体(73)内的生物填料进行生长繁殖;
S3、除臭后的废气通过隔板(6)的出气口进入到生物处理腔(4)的上处理腔内并排入到后处理腔(5)内;
S4、除臭后的废气经过后处理腔(5)的后续处理后,由排气管(10)排出。
CN202210668027.2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Active CN115069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8027.2A CN115069084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8027.2A CN115069084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9084A CN115069084A (zh) 2022-09-20
CN115069084B true CN115069084B (zh) 2024-02-02

Family

ID=8325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8027.2A Active CN115069084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908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5276A (zh) * 2016-10-09 2017-01-25 中山市中开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除臭系统
CN208383824U (zh) * 2018-05-14 2019-01-15 聚勒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催化性能检测装置
CN210584469U (zh) * 2019-08-19 2020-05-22 浙江昌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多段组合生物过滤除臭装置
CN212712747U (zh) * 2020-05-20 2021-03-16 四川金叶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仓储系统的制氮装置
CN214862507U (zh) * 2021-04-30 2021-11-26 山东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进气装置
CN215196176U (zh) * 2021-06-25 2021-12-17 青岛天普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生产用适用于尾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97889A1 (en) * 2019-03-22 2020-09-24 Alfa Laval Corporate Ab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neutraliz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neutralizing airbone microorganis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5276A (zh) * 2016-10-09 2017-01-25 中山市中开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除臭系统
CN208383824U (zh) * 2018-05-14 2019-01-15 聚勒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催化性能检测装置
CN210584469U (zh) * 2019-08-19 2020-05-22 浙江昌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多段组合生物过滤除臭装置
CN212712747U (zh) * 2020-05-20 2021-03-16 四川金叶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仓储系统的制氮装置
CN214862507U (zh) * 2021-04-30 2021-11-26 山东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烟气湿法脱硫的进气装置
CN215196176U (zh) * 2021-06-25 2021-12-17 青岛天普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生产用适用于尾气处理的活性炭吸附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9084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01692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污水预处理装置
CN113102452A (zh) 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大型餐厨垃圾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CN115069084B (zh)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CN21117017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装置
CN215627031U (zh) 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19879557U (zh) 一种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
CN109336248B (zh) 一种生化污水处理池的曝气系统
CN1579597A (zh) 回转式膜分离装置
CN113091423A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生物干化系统
CN1993296A (zh) 排水净化装置
CN111792727A (zh) 一种具有曝气角度和高度可调节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335958Y (zh) 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CN110745903A (zh) 一种疏水性分子筛转笼循环吸附氧化净水装置
CN112279361A (zh) 一体式流化床mbr污水处理装置
CN115925118B (zh) 一种折流式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11814016U (zh)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1590158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水污染处理装置
CN212198922U (zh) 一种生物技术污水处理装置
CN21266947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20125818U (zh) 一种环保型脱硫设备
CN217962023U (zh) 一种污水池用臭气净化装置
CN116850770B (zh) 一种畜禽养殖生物滤池臭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9922558U (zh) 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CN212864262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装置
CN217127222U (zh) 一种玻璃钢化粪池除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