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5343B - 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5343B
CN115055343B CN202210913470.1A CN202210913470A CN115055343B CN 115055343 B CN115055343 B CN 115055343B CN 202210913470 A CN202210913470 A CN 202210913470A CN 115055343 B CN115055343 B CN 115055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installation
groove
pie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34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5343A (zh
Inventor
窦海
朱永飞
杨得瑞
乔闯
杨跃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aobe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aobe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aobe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aobe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34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5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5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5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5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5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02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a surface ;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Control of the thickness of a coating by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the coated surface
    • B05C11/021Apparatus for sprea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lready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an elongated body, e.g. a wire, a tub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2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12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or treating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 B05C3/15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or treating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not supported on convey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涉及纱线缠绕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生产线包括了龙门缠绕机、放纱系统和浸胶处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本发明中的龙门缠绕机的转动组在满足旋转配合的同时还可实现其两者的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横向移动组中通过横移驱动件驱动横移驱动齿轮带动带有横移齿条的横移轴套实现横向移动,而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移轴套内且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和所述横移轴套轴向方向相对固定,进而可以实现带动夹持件在轴向方向实现平移可退让位的运动,可更加快速方便地实现卡入夹持,芯模在轴向牵引下,缠绕出的产品挠度变形及跳动得到很大改善,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节约原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缠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纱线在缠绕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放纱、传递、浸胶和缠绕等工序过程,现有技术中缠绕机的机床主轴的结构形式只具备回转功能,不具备轴向横移功能,芯模放在两侧夹持机构中不方便夹持,这样在进行缠绕作业时,芯模不能随主轴进行轴线牵引调整,所缠绕出的产品的挠度变。形及跳动存在较大的问题,最终导致产品的质量较低,报废率较高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包括:
龙门缠绕机、浸胶处理系统和放纱系统,纱线依次从所述放纱系统经过所述浸胶处理系统到所述龙门缠绕机;
所述放纱系统用于将纱线导入到所述浸胶处理系统和所述龙门缠绕机中;
所述浸胶处理系统包括浸胶安装总架、多个传动槽、张力调整单元、刮胶单元、加热组件、浸胶组件和传输组件,各个传动槽安装在所述浸胶安装总架上,所述传动槽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纱线传入端和纱线传出端,纱线传入端和纱线传出端之间转动安装有多个传动导辊,所述张力调整单元用于调整纱线的张紧度,所述刮胶单元用于刮调纱线表面胶液层的厚度,所述浸胶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传输组件连通;
所述龙门缠绕机包括上横梁模组、底座模组、第一夹持模组、第二夹持模组和丝嘴模组,所述上横梁模组和所述底座模组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模组和所述第二夹持模组的相对距离可调,所述第一夹持模组、所述第二夹持模组均包括支撑箱、旋转驱动件和多个夹持单元,所述旋转驱动件、所述夹持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上,所述旋转驱动件同时驱动多个夹持单元工作,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转动组、横向移动组和夹持件,所述转动组和所述横向移动组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上,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所述转动组带动所述夹持件旋转,所述夹持件的内部设有夹持空间;所述转动组包括花键传动轴和第一旋转传动轴,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上设有花键孔,所述花键传动轴的一端和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花键传动轴的另一端和所述花键孔配合,所述夹持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上,所述横向移动组包括横移轴套、横移驱动齿轮和横移驱动件,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移轴套内且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和所述横移轴套轴向方向相对固定,所述横移轴套的外侧壁上设有横移齿条,所述横移齿条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横移轴套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横移驱动齿轮和所述横移齿条配合,所述横移驱动件驱动所述横移驱动齿轮带动横移轴套横向运动,所述丝嘴模组安装在所述上横梁模组上,所述丝嘴模组将外部的丝线引入到所述第一夹持模组和第二夹持模组之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转动组在满足旋转配合的同时还可实现其两者的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横向移动组中通过横移驱动件驱动横移驱动齿轮带动带有横移齿条的横移轴套实现横向移动,而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移轴套内且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和所述横移轴套轴向方向相对固定,进而可以实现带动夹持件在轴向方向实现平移可退让位的运动,可更加快速方便地实现卡入夹持,芯模在轴向牵引下,缠绕出的产品挠度变形及跳动得到很大改善,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节约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龙门缠绕机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中的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3中J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中气环件和第一旋转传动轴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显示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中第一轴承支座和第二轴承支座在支撑箱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发明中图7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中图7中C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发明中底部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发明中顶升滚动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顶升滚动轮未伸出所述顶升滑动槽外部的状态);
图12显示为本发明中顶升滚动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顶升滚动轮伸出到所述顶升滑动槽外部的状态);
图13显示为本发明中进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显示为本发明中横移滑轨在上横梁模组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15显示为本发明中丝嘴移动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显示为本发明中调整齿轮和固定齿条的配合示意图;
图17显示为本发明的浸胶处理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显示为本发明中浸胶组件和加热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9显示为本发明中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显示为本发明中子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显示为本发明中子槽和母槽的加热水的循环示意图;
图22显示为本发明中单个传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显示为本发明中刮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显示为本发明中单个传动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显示为本发明的放纱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6显示为本发明的风压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7显示为本发明的放纱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显示为本发明的摆块和角度测量安装组件的配合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8。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请参阅图1-图28,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包括:龙门缠绕机1、浸胶处理系统2和放纱系统3,纱线依次从所述放纱系统3经过所述浸胶处理系统2到所述龙门缠绕机1;所述放纱系统3用于将纱线导入到所述浸胶处理系统2和所述龙门缠绕机1中;所述浸胶处理系统2包括浸胶安装总架2-52;多个传动槽2-36,各个传动槽2-36安装在所述浸胶安装总架2-52上,所述传动槽2-36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纱线传入端和纱线传出端,纱线传入端和纱线传出端之间设置有多个传动导辊2-37,所述传动导辊2-37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槽2-36的槽内;张力调整单元和刮胶单元,所述张力调整单元和所述刮胶单元均设置在所述传动槽2-36中,所述张力调整单元用于调整纱线的张紧度,所述刮胶单元用于刮调纱线表面胶液层的厚度,所述浸胶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传输组件连通;所述龙门缠绕机1包括上横梁模组1-62、底座模组1-63,所述上横梁模组1-62和所述底座模组1-63通过立柱1-64连接;第一夹持模组1-65和第二夹持模组1-66,所述第一夹持模组1-65和所述第二夹持模组1-66的相对距离可调,所述第一夹持模组1-65、所述第二夹持模组1-66均包括支撑箱1-13、旋转驱动件1-11和多个夹持单元,所述旋转驱动件1-11、所述夹持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箱1-13上,所述旋转驱动件1-11同时驱动多个夹持单元工作,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转动组、横向移动组和夹持件1-12,所述转动组、所述横向移动组和所述旋转驱动件1-11安装在所述支撑箱1-13上,所述旋转驱动件1-11通过所述转动组带动所述夹持件1-12旋转;所述转动组包括花键传动轴1-14和第一旋转传动轴1-15,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上设有花键孔,所述花键传动轴1-14的一端和所述旋转驱动件1-11连接,所述花键传动轴1-14的另一端和所述花键孔配合;所述横向移动组包括横移轴套1-16、横移驱动齿轮1-18和横移驱动件,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转动安装在所述横移轴套1-16内且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和所述横移轴套1-16轴向方向相对固定,所述横移轴套1-16的外侧壁上设有横移齿条1-17,所述横移齿条1-17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横移轴套1-16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横移驱动齿轮1-18和所述横移齿条1-17配合,所述横移驱动件驱动所述横移驱动齿轮1-18带动横移轴套1-16横向运动,所述丝嘴模组1-67安装在所述上横梁模组1-62上,所述丝嘴模组1-67将外部的丝线引入到所述第一夹持模组1-65和第二夹持模组1-66之间。本发明中转动组在满足旋转配合的同时还可实现其两者的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横向移动组中通过横移驱动件驱动横移驱动齿轮带动带有横移齿条1-17的横移轴套1-16实现横向移动,而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转动安装在所述横移轴套1-16内且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和所述横移轴套轴1-16向方向相对固定,进而可以实现带动夹持件1-12在轴向方向实现平移可退让位的运动,可更加快速方便地实现卡入夹持,芯模在轴向牵引下,缠绕出的产品挠度变形及跳动得到很大改善,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节约原材料。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所述转动组靠近所述夹持件1-12的一端设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环件1-93和充气嘴1-94,所述气环件1-93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上,所述气环件1-93和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之间设有环向气流通道1-95,所述气环件1-93中设有进气通道1-96,所述进气通道1-96和所述环向气流通道1-95相连通;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靠近所述夹持件1-12的一端的轴体内部设有气流通道组,所述气流通道组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的周向外侧面上,且所述气流通道组的进气口和所述环向气流通道1-95相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组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靠近所述夹持件1-12的端面上,所述充气嘴1-94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上且所述充气嘴1-94和所述气流通道组的出气口相连通。本发明在转动组的端部设置有充气组件,外部的气体可通过气环件1-93上的进气通道1-96、第一旋转传动轴1-15上的气流通道组再最终通过充气嘴1-94实现为夹持件1-12上夹持的芯模工件进行充气,同时气环件1-93和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之间设有环向气流通道1-95,能够满足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在旋转运动的同时能够实现气流的传导输出,因为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在工作的过程中是保持旋转运动的,因此设置环向气流通道1-95可以让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在旋转到任何的角度都可以实现进气和气流的流通;因此在针对塑料等材质芯模工件,可以对其充气加压,更好地保证芯模的强度。因此,本发明应用到缠绕机技术领域的场合中可以实现在回转运动的同时具备轴向横移退让功能,更方便芯模工件夹持,且能够针对不同材质的芯模进行充气增加强度,适用范围场景更加广泛。所述气流通道组包括第一气流通道1-97和第二气流通道1-98,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97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98相互垂直且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97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的轴心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97的出气口和所述夹持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98的进气口和所述环向气流通道1-95连通;所述气环上设有先导单向阀1-99,且所述先导单向阀1-99和所述进气通道1-96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环件1-93的周向边缘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气环件1-93和所述横移轴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充气嘴1-94通过螺纹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上。所述气流通道组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气流通道,是因为在本发明中的转动组是花键传动轴和第一旋转传动轴1-15相配合的结构方式,按照传统的方式直接沿轴心方向送气会与被发明中的设置有花键孔的第一旋转传动轴1-15的结构设计相冲突,因此设置第一气流通道1-97和第二气流通道1-98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气道传输气流的问题,第一气流通道1-97和第一旋转传动轴1-15保持同心,可以在旋转过程中避免出现偏心的情况,更好地实现充气嘴1-94的充气;气环件1-93上安装先导单向阀1-99,且气环件1-93和所述进气通道1-96的进气口相连通,这样外部的输入气体就可以通过先导单向阀1-99进入到气道的内部,设置所述先导单向阀1-99可以控制气体进出,同时先导单向阀1-99在意外断气情况下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环状的沟槽,且各个所述沟槽分布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97的进气口沿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沟槽内转动安装有密封圈1-100,所述气环件1-93卡装在所述密封圈1-100上,所述气环件1-93、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和所述密封圈1-100之间的空间共同形成所述环向气流通道1-95。环状沟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97的进气口的两侧,且气环件1-93卡装在密封圈1-100上,这样所述气环件1-93和所述回转轴之间就存在有间隙,而这个间隙就形成了所述环向气流通道1-95的空间,同时设置的密封圈1-100还能够实现气流密封的效果,防止在充气的过程中发生漏气的现象,同时密封圈1-100转动安装在沟槽中,是为了防止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在转动的同时密封圈1-100也跟随转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图9,所述旋转驱动件1-11为伺服马达,所述旋转驱动件1-11的输出轴和所述花键传动轴1-14通过联轴器连接。可选的,所述旋转驱动件1-11和所述花键传动轴1-14之间设有减速机,设置有在所述旋转驱动件1-11和所述花键传动轴1-14之间设置减速机调整其合适的转速,所述夹持件为气动卡盘,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设有连接套,所述夹持件和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所述支撑箱1-13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开有第一安装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所述第一轴承支座1-23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缺口中,所述第一轴承支座1-23和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24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缺口中,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24和所述第二安装缺口的内壁之间留有调整间隙1-25,所述第一轴承支座1-23和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24中均设有安装轴承,所述第一轴承支座1-23和所述支撑箱1-13通过销钉连接;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24和所述支撑箱1-13通过螺钉和销钉连接。所述第一轴承支座1-23和所述第一安装缺口因为是紧密配合的关系,不需要调整其位置,因此可以只设置销钉进行相对固定;而所述第二轴承支座1-24和所述第二安装缺口为间隙配合,实现其相对位置的调整,因此需要首先通过螺钉预固定,因为螺钉孔有调整量,调整锁紧螺丝后再通过销钉实现固定;所述横移轴套通过安装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配合,所述花键传动轴通过安装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配合。所述转动组中设有轴承组,所述轴承组包括径向受力轴承和轴向受力轴承,所述轴承组1-26包括径向受力轴承1-21和轴向受力轴承1-22,所述轴承组1-26承担径向力和轴向力。不仅可以对转动组在旋转的过程中实现对其径向方向的载荷承担,同时还可以对转动组在沿轴向横移过程中实现对其轴向方向的载荷承担,结构装置受力更加合理,装置运行更加稳定;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横移轴套1-16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轴承组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和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之间。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在所述横移轴套1-16内转动运动,因此可在第一旋转传动轴1-15和所述横移轴套1-16之间设有轴承组,同时所述横移轴套1-16还要带动第一旋转传动轴1-15进行轴向移动,因此将轴承组安装在第一旋转传动轴1-15的外侧壁上设置的第一限位台阶和横移轴套1-16的内侧壁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台阶之间,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因此可以实现横移轴套1-16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1-15进行轴向方向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2,所述底座模组1-63上设有底部移动单元,所述底部移动单元包括底板1-27、移动组件、导轨组和锁紧组件,所述第二夹持模组1-66的支撑箱1-13、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锁紧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1-27上,所述底板1-27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在所述导轨组上直线移动,所述底板1-27通过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导轨组相对锁定,所述导轨组包括滚动导轨1-28,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顶升滚动组,所述顶升滚动组包括顶升安装块1-29、顶升调节螺栓1-30、顶升滑动块1-31和顶升滚动轮1-32,所述顶升安装块1-29的底部设有开口的顶升滑动槽,所述顶升安装块1-29的顶部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纹孔和所述顶升滑动槽贯通,所述顶升调节螺栓1-30和所述调节螺纹孔配合且所述顶升调节螺栓1-30和所述顶升滑动槽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顶升滑动块1-31滑动安装在所述顶升滑动槽中,所述顶升滑动块1-31的底部设有开口的顶升安装槽,所述顶升滚动轮1-32转动安装在所述顶升安装槽内,所述顶升滚动轮1-32可通过所述顶升滑动块1-31的移动伸出到所述顶升安装槽的外部。本发明中底板1-27通过移动组件可实现在导轨上进行移动,顶升滚动组中的顶升调节螺栓1-30旋转调节可顶出顶升滚动轮1-32,使顶升安装块1-29脱离底座,当需要对底板1-27进行移动时,通过顶升调节螺栓1-30顶推顶升滑动块1-31向下运动,进而带动顶升滚动轮1-32伸出顶升滑动槽的外部,此时顶升滚动轮1-32和滚动导轨1-28接触且为且两者为滚动配合,而滚动配合的阻力较小,这种状态下可实现底板1-27的移动调节,而底板1-27移动调节到位后,再回转顶升调节螺栓1-30带动顶升滑动块1-31上升,进而带动顶升滚动轮1-32收入到顶升滑动槽的内部,这种状态下顶升安装块1-29直接和滚动导轮相接触且两者为滑动配合,而滑动配合的阻力较大,同时配合锁紧组件,可实现底块和滚动导轨1-28的相对固定,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可以进行不同的调整,可通过调节第一夹持模组1-65和第二夹持模组1-66的的相对位置实现对不同芯模工件的夹持。所述顶升安装槽中设有顶升固定轴1-33,所述顶升固定轴1-3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顶升安装槽的两侧上,所述顶升固定轴1-33的轴向方向和所述滚动导轨1-28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顶升滚动轮1-32转动安装在所述顶升固定轴1-33上。可选的,所述顶升固定轴1-33可选用销轴。所述顶升固定轴1-33的轴向方向和所述滚动导轨1-28的长度方向平行,是为了保证顶升滚动轮1-32的滚动方向与滚动导轨1-28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沿着导轨进行移动;可选的,所述顶升滚动轮1-32为滚动轴承。所述顶升滑动块1-31靠近所述顶升滑动槽的内侧壁的对立两侧均设有顶升行程限位孔1-34,所述顶升安装块1-29的两侧设有顶升行程限位件1-35,所述顶升行程限位件1-35和所述顶升行程限位孔1-34相配合。可选的,所述顶升行程限位孔1-34为腰孔形,且顶升行程限位孔1-34的长度范围即为顶升滑动块1-31可滑动的范围。可选的,所述顶升行程限位件1-35为限位螺钉,所述顶升行程限位孔1-34和所述顶升行程限位件1-35的配合限定了顶升滑动块1-31的安装移动范围。所述导轨组还包括限位导轨1-36,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滚轮1-37,所述限位滚轮1-37和所述限位导轨1-36滚动配合,且两个所述限位滚轮1-37分别配合在所述限位导轨1-36的两侧。所述底板1-27靠近所述限位导轨1-36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安装块1-38,所述限位安装块1-38固定在所述底板1-27的边缘上,所述限位安装块1-38的表面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滚轮1-37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轴上。如果仅仅依靠顶升滚动组和滚动导轨1-28的配合实现移动的话,那么在移动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相应的误差或其它情况移动会发生偏移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限位导轨1-36分别滚动安装在限位导轨1-36的两侧形成对滚状态,限制了底板1-27在垂直于滚动导轨1-28的长度方向的窜动,保证了滚动的稳定。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1-39和锁紧块1-40,所述锁紧块1-40固定在所述锁紧螺栓1-39的末端;所述底板1-27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1-39和螺纹孔配合,所述锁紧螺栓1-39可带动所述锁紧块1-40紧压贴合在所述滚动导轨1-28上。当底板1-27的位置调整完成后,通过锁紧螺栓1-39带动锁紧块1-40下压贴合滚动导辊,实现其相对锁定。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6,所述丝嘴模组1-67包括丝嘴导入单元和丝嘴移动单元,所述丝嘴导入单元用于导入外部丝线,所述丝嘴移动单元带动所述丝嘴导入单元横向移动和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丝嘴导入单元包括丝嘴安装箱1-68、丝嘴伺服电机和多个进丝组件,所述进丝组件包括转动筒1-70、导丝板1-71、绕丝安装板1-72和多个绕丝嘴1-73,所述转动筒1-70转动安装在所述丝嘴安装箱1-68中且所述转动筒1-70贯穿所述丝嘴安装箱1-68,所述丝嘴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多个所述转动筒1-70同步转动,所述绕丝安装板1-72安装在所述转动筒1-70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模组1-65、所述第二夹持模组1-66的一侧,所述绕丝嘴1-73安装在所述绕丝安装板1-72上,所述导丝板1-71安装在所述丝嘴安装箱1-68上,所述导丝板1-71和所述绕丝安装板1-72分别位于所述丝嘴安装箱1-68的对立两侧,所述导丝板1-71上设有多个导丝孔。外部的丝线依次经过导丝孔、转动筒1-70和绕丝嘴1-73最终送往第一夹持模组1-65和第二夹持模组1-66所夹持的芯模工件上进行缠绕工作,丝嘴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同时带动多个转动筒1-70旋转,因为在进行缠绕工作时,丝嘴移动单元要带动丝嘴导入单元进行横向移动,当移动至芯模工件的端部时在回程时,转动筒1-70转动同时带动绕丝嘴1-73转动,使得丝线始终保持在绕丝嘴1-73的同一侧,始终对丝线保持张力。所述丝嘴移动单元包括横移驱动组件1-48、驱动安装座1-49、调节齿轮1-50、固定齿条1-51、齿条固定座1-52、调整滑台1-53、检测组件、前移驱动组件1-74、横移滑轨1-75、前移滑轨1-76、横移滑块1-77、前移滑块1-78、大面板1-79和小面板1-80;所述齿条固定座1-52和所述横移滑轨1-75均安装在所述上横梁模组1-62上,所述横移驱动组件1-48带动所述调节齿轮1-50转动,所述横移驱动组件1-48和所述调节齿轮1-50安装在所述驱动安装座1-49上,所述调节齿轮1-50安装在所述齿条固定座1-52上,所述调节齿轮1-50和所述固定齿条1-51啮合传动,所述调整滑台1-53的顶面设有倾斜导向槽,所述驱动安装座1-49的底部滑动安装在所述倾斜导向槽中,所述驱动安装座1-49上设有紧固调节件,所述紧固调节件用于锁定所述驱动安装座1-49和所述倾斜导向槽之间的相对滑动,所述驱动安装座1-49在滑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顶紧组件和第二顶紧组件,所述第一顶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倾斜导向槽的下端一侧,所述第一顶紧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安装座1-49沿所述倾斜导向槽的上端滑动,所述第二顶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倾斜导向槽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顶紧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安装座1-49沿所述倾斜导向槽的下端滑动,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驱动安装座1-49在滑动过程中沿垂直方向的移动距离分量,所述调整滑台1-53安装在所述大面板1-79上,所述大面板1-79的上表面通过所述横移滑块1-77滑动安装在所述横移滑轨1-75上,所述前移滑轨1-76设置在所述大面板1-79的底部,所述前移驱动组件1-74驱动所述前移滑块1-78在所述前移滑轨1-76上前后滑动,所述小面板1-80安装在所述前移滑块1-78上,所述丝嘴安装箱1-68安装在所述小面板1-80的底部。所述丝嘴移动单元可带动所述丝嘴导入单元进行横向移动和前后方向移动(即X和Y方向的移动),满足缠绕过程的进丝的调整需求。本发明中驱动安装座1-49通过第一顶紧组件和第二顶紧组件的调节控制在倾斜导向槽中滑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运动,而垂直方向的变化正是对调节齿轮1-50和固定齿轮之间齿隙的调整过程,并且倾斜方向的移动所分解出的垂直方向的移动量相较于传统直接改变垂直方向的移动量改变更加细微,更加容易控制,并且还可以通过改变倾斜导向槽的倾斜度来进一步实现控制调节的细微程度,此外,本发明设置有检测组件可随时监测到齿隙调整的变化量,调整数据可以更加直观地获得,提高了安装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传动精度,提升了齿轮齿条副的使用寿命。所述横移驱动组件包括横移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横移伺服电机、减速机和调节齿轮依次相连接,所述前移驱动组件包括前移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驱动安装座1-49包括驱动安装立板和驱动安装底板;所述驱动安装立板固定在所述驱动安装底板的表面,所述驱动安装立板和所述驱动安装底板相互垂直,所述横移驱动组件1-48和所述调节齿轮1-50安装在所述驱动安装立板上,所述驱动安装底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倾斜导向槽中。所述调节齿轮1-50安装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可选的,所述驱动安装立板和所述驱动安装底板可为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所述横移驱动组件1-48和调节齿轮1-50安装在驱动安装座1-49上,驱动安装座1-49在移动的同时,可以同时带动横移驱动组件1-48和调节齿轮1-50进行移动。所述紧固调节件1-55为紧固螺丝,所述驱动安装底板上设有紧固调节孔,所述紧固调节件1-55和所述紧固调节孔配合。所述第一顶紧组件包括第一顶紧块1-56和第一顶紧螺丝1-57;所述第一顶紧块1-56固定在所述调整滑台1-53上,所述第一顶紧块1-56上设有第一顶紧螺纹孔,所述第一顶紧螺丝1-57和所述第一顶紧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一顶紧螺丝1-57的尾端抵靠在所述驱动安装座1-49上。所述第二顶紧组件包括第二顶紧块1-58和第二顶紧螺丝1-59;所述第二顶紧块1-58固定在所述调整滑台1-53上,所述第二顶紧块1-58上设有第二顶紧螺纹孔,所述第二顶紧螺丝1-59和所述第二顶紧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二顶紧螺丝1-59的尾端抵靠在所述驱动安装座1-49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安装座1-60和百分表1-61,所述百分表1-61安装在所述检测安装座1-60上。所述检测安装座1-60包括第一检测安装板和第二检测安装板,所述第一检测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检测安装板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检测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调整滑台1-53上,所述百分表1-61安装在所述第二检测安装板上,所述百分表1-61包括探针,所述探针竖直设置且所述探针和所述驱动安装底板的上表面接触。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在未进行调节之前首先读取记录百分表1-61的读数a,松开紧固螺丝,通过转动第一顶紧螺丝1-57或第二顶紧螺丝1-59使得驱动安装座1-49在倾斜导向槽中滑动,当调整至调整齿轮和固定齿条1-51相互啮合时,记录百分表1-61的读数b,读数a和读数b的数值差值即为调整齿轮的Z向(垂直方向)的移动量,即为调整的齿隙值,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调整到齿隙啮合量达到设定值为止。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图21,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母槽2-11、加热管2-12和第一测温件2-13,所述母槽2-11安装在所述浸胶安装总架2-52上,所述加热管2-12用于对所述母槽2-11中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测温件2-13用于检测所述母槽2-11中水的温度;浸胶组件,所述浸胶组件包括子槽2-14、胶槽2-15和第二测温件2-16,所述子槽2-14的顶板上设有配合开口,所述胶槽2-15通过配合开口搁置在所述子槽2-14的槽内,且所述胶槽2-15与所述子槽2-14的槽底未接触,所述子槽2-14的槽底上设有进水口2-17和回水口2-18,所述进水口2-17和所述回水口2-18分别设置在所述子槽2-14的槽底的对立两侧;所述子槽2-14中设有挡水板2-19,所述挡水板2-19的下端安装在槽底上,所述挡水板2-19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和所述子槽2-14的内侧壁相对封死,所述挡水板2-19的上端和所述子槽2-14的顶板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挡水板2-19位于所述进水口2-17和所述回水口2-18之间,所述挡水板2-19将所述子槽2-14的槽内空间分隔为加热区2-20和回水区2-21,所述胶槽2-15搁置在加热区2-20中,所述第二测温件2-16用于检测所述胶槽2-15中胶液的温度;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进水管2-22、回水管2-23和水泵2-24,所述进水管2-22的一端和所述进水口2-17连通,所述进水管2-22的另一端和所述母槽2-11连通,所述回水管2-23的一端和所述回水口2-18连通,所述回水管2-23的另一端和所述母槽2-11连通;所述母槽2-11中的水通过水泵2-24和进水管2-22送入到所述子槽2-14内部,所述子槽2-14中的水通过回水管2-23回流到所述母槽2-11中,所述母槽2-11和所述子槽2-14通过所述传输组件完成加热水的循环。相较于传统方案中胶槽2-15直接放在水槽中,通过水槽加热传递热量的方式,当胶液达到设定温度后,即使加热管2-12停止加热,因为胶槽2-15一直泡在热水中会导致热水仍然继续给胶液加热,此时会导致胶液的实际温度会高于设定的温度,不能达到精确调控的目的,本发明中的母槽2-11和子槽2-14相互分离并通过传输组件进行连通,母槽2-11中的热水可根据加热与否通过进水口2-17和回水口2-18进入子槽2-14或从子槽2-14中排出,加热的过程没有滞后性,再配合第一测温件2-13和第二测温件2-16实时对母槽2-11和胶槽2-15的温度监控并以此进行调整,保证胶液加热的温度精准性,同时子槽2-14的底部设置了挡水板2-19,挡水板2-19将子槽2-14内部分成了加热区2-20和回水区2-21,当在加热区2-20中持续注入热水后热水会越过挡水板2-19流入到回水区2-21中进而从回水口2-18中排出回到母槽2-11中,挡水板2-19为子槽2-14中的加热区2-20限制了加热水的液位高度范围,这样设置形成了加热水的持续循环,加热的效率会更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测温件2-13对母槽2-11内水温监测,检测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加热管2-12工作为母槽2-11内的水持续加热;而当第二测温件2-16检测到胶槽2-15中的胶液温度较低时,水泵2-24开始工作形成热水流进行加热,当第二测温件2-16检测到胶液达到设定温度后,水泵2-24停止工作,子槽2-14中的水流会沿着进水管2-22和回水管2-23流回到母槽2-11内部,防止胶槽2-15中的胶液持续升温,保证温度的准确性,且整个过程中可通过外接控制装置自动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图21,所述母槽2-11上设有固定盖板2-25和翻转盖板2-26,所述固定盖板2-25固定安装在所述母槽2-11的顶部,所述翻转盖板2-26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翻转盖板2-26上设有手柄2-27,所述第一测温件2-13和所述加热管2-12均安装在所述固定盖板2-25上。通过设置翻转盖板2-26铰接安装在所述固定盖板2-25上,可以方便往所述母槽2-11内部加水或对内部进行维修;所述母槽2-11的侧边上设有水位显示管2-28,所述水位显示管2-28相对所述母槽2-11竖直设置,且所述水位显示管2-28的两端分别和所述母槽2-11连通,所述水位显示管2-28上设有水位检测传感器组;可选的,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组包括高液位检测传感器2-29、工作液位传感器2-30和低液位检测传感器2-31,所述高液位检测传感器2-29、所述工作液位传感器2-30和所述低液位检测传感器2-3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水位显示管2-28上。所述高液位检测传感器2-29、所述工作液位传感器2-30和所述低液位检测传感器2-31可实时检测到所述母槽2-11内部的热水量和水流循环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高液位检测传感器2-29可检测到母槽中液位处于高位的状态,此时系统中的加热水未形成循环,所述工作液位传感器2-30可检测到母槽中液位处于工作时的液位状态,此时系统中的加热水正在循环,所述低液位检测传感器2-31可检测到母槽中液位处于低位的状态,此时母槽中处于缺水的状态,应该及时向母槽内部添加加热水;所述母槽2-11的侧边设有调速器2-32,所述调速器2-32和所述水泵2-24电性连接。所述调速器2-32用于控制水泵2-24工作。所述胶槽2-15为梯形槽结构,且所述胶槽2-15的开口面大于所述胶槽2-15的槽底面。所述胶槽2-15为上大下小的类船底形的构造设计,可以使得内部盛装的胶液上下温差较大,更有利于胶液的快速升温,提高了胶液的加热效率。所述胶槽2-15的开口面的边缘设有配合框板,所述配合框板和所述子槽2-14的顶板的上表面通过螺纹件连接。子槽2-14边缘设置的配合框板可以使得胶槽2-15通过配合框板搁置在子槽2-14上,并且配合框板和子槽2-14的顶板上均设有螺纹孔,配合框板和子槽2-14的顶板可通过螺纹件实现连接,可选的,可选用螺钉进行相对连接。所述胶槽2-15的上方设有浸胶导辊2-44,所述浸胶导辊2-44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槽2-36的槽内两侧上,所述浸胶导辊2-44的部分浸入到所述胶槽2-15中的胶液中,纱线从纱线传入端进入从纱线传出段送出会经过传动槽2-36中设置的各个传动导辊2-37和浸胶导辊2-44,纱线跟随浸胶导辊2-44转动经过胶槽2-15中的胶液完成浸胶过程。所述子槽2-14中设有导流板2-33,所述导流板2-33靠近所述进水口2-17;所述导流板2-33包括安装部和导流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导流部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子槽2-14的槽底上,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进水口2-17的上方位置。当外部热水通过水泵2-24进入到进水口2-17时,因水流冲入的流速可能会过快,容易对胶槽2-15产生冲击甚至冲出子槽2-14的外部,不利于加热的过程,因此设置了到导流板2-33在进水口2-17的位置,不仅可以抵消从进水口2-17进入的水流的冲击力,并且可以引导水流进行循环方向的流动,使得加热水循环的整个过程更加稳定;所述子槽2-14上设有测温支架2-35,所述第二测温件2-16安装在所述测温支架2-35上。可选的,所述测温支架2-35可为L形的结构设计,测温支架2-35的一端安装在胶槽2-15的外侧壁,第二测温件2-16安装在测温支架2-35的另一端,第二测温件2-16的探测端伸入到胶槽2-15内部检测温度。可选的,所述第一测温件2-13和所述第二测温件2-16均为热电阻。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和图23,所述刮胶单元设置在所述传动槽2-36中且所述刮胶单元位于所述胶槽2-15和纱线传出端之间,所述刮胶单元包括刮胶板2-45、刮胶转动组件、刮胶调节件2-46和刮胶检测件2-47,所述刮胶转动组件包括刮胶固定轴2-48和刮胶转动件2-49,所述刮胶固定轴2-48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槽2-36的槽内两侧上,所述刮胶板2-45固定在所述刮胶固定轴2-48上,所述刮胶转动件2-49和所述刮胶固定轴2-48固定连接,所述刮胶调节件2-46带动所述刮胶转动件2-49和所述刮胶固定轴2-48在所述传动槽2-36上旋转,所述刮胶检测件2-47用于检测所述刮胶转动件2-49的转动角度。刮胶单元设置在胶槽2-15和出料口之间,经过浸胶处理的纱线会经过刮胶单元进行刮胶处理,刮胶单元中刮胶板2-45的设置角度决定了刮胶板2-45与纱线的接触角度,也即刮胶板2-45对纱线表层的刮胶程度,本发明中设置的刮胶调节件2-46可驱动刮胶转动组件进行转动,而刮胶板2-45是设置在所述刮胶转动组件上的,进而也就可以改变刮胶板2-45的角度,因此本发明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改变其纱线的表层覆盖的胶液厚度,同时本发明中还设置有刮胶检测件2-47可实时监测到刮胶的角度范围,使得操作人员更加方便、直观的观察并记录所调节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刮胶固定轴2-48的端部和所述刮胶转动件2-49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刮胶转动件2-49和所述刮胶固定轴2-48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因为刮胶固定轴2-48和刮胶转动件2-49固定连接,因此当推动刮胶转动件2-49时,即可实现刮胶固定轴2-48的转动,而刮胶板2-45是固定在所述刮胶固定轴2-48上,因此可直接通过驱动刮胶转动件2-49转动改变调节刮胶板2-45的设置角度;所述刮胶单元还包括刮胶安装架2-50,所述刮胶安装架2-50安装在所述传动槽2-36的外侧壁上,所述刮胶调节件2-46和所述刮胶检测件2-47均安装在所述刮胶安装架2-50上。所述刮胶调节件2-46为刮胶调节螺丝,所述刮胶调节件2-46与所述刮胶安装板螺纹配合,所述刮胶调节件2-46的一端用于手持调节,所述刮胶调节件2-46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刮胶转动件2-49上;所述刮胶组件为分度表,分度表上的探针抵靠在所述刮胶转动件2-49上;所述刮胶检测件2-47和所述刮胶调节件2-46分别安装在所述刮胶安装架2-50的对立两侧。所述刮胶调节件2-46为刮胶调节螺丝时,可通过旋入或旋出刮胶调节螺丝带动刮胶转动件2-49进行转动,同时刮胶转动件2-49的角度变化也会被刮胶检测件2-47测得,通过刮胶检测件2-47可以更好地直观地获得调整值的大小,使纱线中的胶液含量精准可控。可选的,所述刮胶转动件2-49和所述刮胶检测件2-4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51,在所述刮胶调节件2-46推动所述刮胶转动件2-49转动后需要转动回程时,可以通过复位弹簧2-51辅助所述刮胶转动件2-49转回。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和图24,所述张力调整单元包括安装固定架2-38、升降驱动件2-39和升降组件,所述安装固定架2-38安装在所述传动槽2-36上,所述升降驱动件2-39安装在所述安装固定架2-38的顶部,所述升降驱动件2-39带动所述升降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升降组件中转动安装有传动导辊2-37。本实施例中张力调整单元设置在传动槽2-36中的两个传动导辊2-37之间,而位于所述传动槽2-36中的传动导辊2-37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当张力调整单元中升降驱动件2-39带动升降组件上下移动时,使得张力调整单元中的传动导辊2-37和传动槽2-36中的传动导辊2-37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实现纱线的张紧状态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纱线张紧需求,并且在生产线停工时,也能时刻将纱线的纤维保持一定的张力。可选的,所述传动槽2-36的槽内设置有多个传动固定轴2-41,所述传动固定轴2-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传动槽2-36的槽内的两侧上,所述传动槽2-36中的传动导辊2-37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固定轴2-41上。所述传动导辊2-37的周向外表面上环绕开设有多个贴紧槽,所述贴紧槽和所述传动导辊2-37的周向外表面共同形成表面粗糙的贴合面;多个贴紧槽的设置使得传动槽2-36的周向外表面形成粗糙的贴合面,当传动导辊2-37传动纱线时,因为纱线在传动导辊2-37上一般是处于张紧的状态,这样传动导辊2-37上粗糙的贴合面就会对纱线产生形变挤压,使得胶液更好地渗透入纱线中,浸胶更加充分。可选的,所述贴紧槽的槽内设有过渡圆弧,所述贴紧槽和所述传动导辊2-37的周向外表面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圆弧;因为纱线缠绕在传动导辊2-37上时,如果贴紧槽的槽内以及贴紧槽和所述传动导辊2-37的周向外表面的连接处没有过渡圆弧,其边角较为锋利会对直接接触的纱线造成损伤,因此本方案中在以上位置设置过渡圆弧,可以使得纱线在所述传动导辊2-37上贴合缠绕时,两者的接合更加平稳,降低对纱线的磨损。各个所述贴紧槽在所述传动导辊2-37的周向方向的外表面上均匀间隔排列;贴紧槽在传动导辊2-37的周向方向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可以使得传动导辊2-37滚动时对经过的纱线均匀挤压,使得最终纱线整体的浸胶效果更加均匀。所述传动槽2-36的槽内设置有多个传动固定轴2-41,所述传动固定轴2-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传动槽2-36的槽内的两侧上,所述传动槽2-36中的传动导辊2-37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固定轴2-41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安装架2-42和伸缩杆2-43,所述升降驱动件2-39为气缸;所述张力调整单元中的传动导辊2-37转动安装在所述升降安装架2-42上,所述伸缩杆2-4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固定架2-38上,所述伸缩杆2-43的另一端和所述升降安装架2-42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动轴带动所述升降安装架2-42沿着伸缩杆2-43上下移动。所述升降驱动件2-39带动升降组件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张力调整单元中的传动导辊2-37和传动槽2-36中的相邻的传动导辊2-37的距离产生变化,进而实现其纱线的张紧状态的调整。可选的,所述传动槽2-36上还设有控制件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件分别和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升降驱动件2-39电性连接。还可以在传动导辊2-37上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纱线的张力大小,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递给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过多描述。控制件根据设定需求判断当纱线的张力值小于设定值时,就启动升降驱动件2-39带动升降组件向上移动增大纱线的张力,当纱线的张力值大于设定值时,就启动升降驱动件2-39带动升降组件向下移动减小纱线的张力,整个过程更加自动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5-图28,所述放纱系统3包括风压箱3-11、多组放纱单元和进气单元,所述风压箱3-11开设有安装开口和排风口;所述放纱单元包括放纱安装板3-12、电器模块和传输模块,所述电器模块和所述传输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纱安装板3-12的对立两侧,各个所述放纱安装板3-12组合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开口上,所述电器模块位于所述风压箱3-11的内部,所述传输模块位于所述风压箱3-11的外部;所述进气单元包括风机3-13、过滤器和进风管3-14,所述进风管3-14的一端和所述风机3-13连通,所述进风管3-14的另一端和所述风压箱3-11连通,所述风机3-13通过进风管3-14将气体压入到所述风压箱3-11的内部并从所述排风口处排出形成正向风压,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净化所述风机3-13吸入的气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正压的放纱系统,用于在纱线缠绕的生产作业过程中。本发明中设置的放纱单元中用于传输纱线的传输模块和驱动检测相关的电器模块被所述放纱安装板3-12隔开放置在所述风压箱3-11中,电器模块放置于相对封闭的风压箱3-11的内部,这样的结构设置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电器模块和外部纱线传动的环境相互隔离开,因此碳纤维丝束就不会堆积在电器模块上,从而避免了碳纤维附着在驱动检测元件上造成元器件发生短路、烧毁等情况;此外,本发明中还设置有进气单元,风机3-13将过滤净化的新风通过进风管3-14送入到风压箱3-11的内部再从排气口处排出形成一套正压的风道系统,可以有效阻止混有碳纤维丝束的空气进入到所述风压箱3-11中,进一步隔绝了碳纤维丝束对驱动检测元器件的影响,同时正压的风道系统还可以将电器模块产生的热量带走,提供了良好的散热效果,更加有利于放纱系统的稳定工作。可选的,所述风压箱3-11包括放纱安装框架3-15,所述放纱安装框架3-15的底部、顶部、背部和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底部封板3-16、顶部封板3-17、背部封板3-18、第一侧封板3-19和第二侧封板3-20。所述放纱安装框架3-15和底部封板3-16、顶部封板3-17、背部封板3-18、第一侧封板3-19和第二侧封板3-20共同构成所述风压箱3-11的本体结构,且设置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对所述风压箱3-11进行组装和拆解。可选的,所述放纱安装框架3-15为钢结构制成,风压箱3-11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会更好。所述安装开口设置在所述风压箱3-11的前部,所述安装开口处还设有正面封板3-21,所述正面封板3-21和各个所述放纱安装板3-12配合将所述风压箱3-11的正面封闭。因为各放纱安装板3-12组合安装在安装开口位置,可能会存在一定缝隙或未完全遮盖的缺口,造成封闭的效果不够完全,因此在安装开口的位置处设置正面封板3-21,辅助各个放纱安装板3-12进行安装封闭,使得安装的封闭效果更加完善。所述背部封板3-18、所述第一侧封板3-19和所述第二侧封板3-20上均设有多个所述排风口,各个所述排风口上设有百叶窗3-22。进入到风压箱3-11内部的气体从所述排气口处排出,整个风压箱3-11的内部形成正压的风道系统,所述排气口处设置百叶窗3-22,可以使得根据需求进行开闭,当设备正在进行运转工作时,可以打开百叶窗3-22形成正压风道系统,当设备停止或暂停运转工作时,可以关闭百叶窗3-22,阻止外部的碳纤维丝束漂浮到所述风压箱3-11的内部。所述进风管3-14的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端和所述风机3-13连通,出风端和所述顶部封板3-17连通;所述进风管3-14的出风端处连接有均风板3-23。风机3-13将新风通过进风管3-14输送至风压箱3-11的内部,而新风气流通过均风板3-23形成稳定均匀的风压从上往下移动;风压经过百叶窗3-22时由外部溢出,阻止带有碳纤维丝束的空气进入风压箱3-11的内部;可选的,所述风机3-13为变频风机3-13,变频风机3-13可根据风压箱3-11内部的实时温度自动调整输送的风量。可选的,所述电器模块包括放纱驱动组件3-36和角度测量安装组件,所述传输模块包括放纱轴3-24、放纱张力调整件3-25、摆块3-26和两个过纱轴3-27;所述放纱驱动组件3-36带动放纱轴3-24旋转,所述放纱轴3-24上固定安装有放纱团3-28,两个所述过纱轴3-27的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摆块3-26的两端,所述过纱轴3-27上转动安装有过纱筒3-29;所述角度测量安装组件包括回转轴3-30、回转轴承座、安装筒3-31、同心联轴器、角度传感器3-33和角位移安装板,所述回转轴3-30的端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摆块3-26上,所述回转轴3-30转动带动所述摆块3-26摆动,所述回转轴3-30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回转轴承座上,所述角度传感器3-33通过所述角位移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安装筒3-31的一端,所述安装筒3-3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回转轴承座上,所述安装筒3-31为两端开口的贯通结构,所述同心联轴器设置在所述安装筒3-31内,所述角度传感器3-33和所述回转轴3-30通过同心联轴器连接。通过角位移安装板、安装筒3-31和同心联轴器的配合使用,保证了角度传感器3-33和回转轴3-30之间的同心度,装配连接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传统技术中采用钣金折弯做支架,传感器装在钣金支架上,传感器轴插入到回转轴3-30内部或者没有其它的辅助配合方式,导致角度传感器3-33的安装存在较大的精度误差,继而影响到后续的测量结果,而本发明中采用安装筒3-31作为中间连接件保证了装配的稳定性,角度传感器3-33和回转轴3-30的同心度得到了保证;在应用到放纱单元中时,因为摆块3-26的摆动幅度反应了纱线传动过程中需要调节的张力情况,因此本方案中的结构消除了使用时因震动带来的配合偏心的误差,保证了角度传感器3-33的测量精度,进而保证了后续的张力调整的准确性。可选的,所述同心联轴器为刚性联轴器;因为本方案中的回转轴3-30和角度传感器3-33的同心度得以保证,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采用刚性联轴器具有免维护,超强抗油以及耐腐蚀的优点。所述回转轴3-30安装在所述摆块3-26的位置位于两个所述过纱轴3-27之间的中点位置;所述回转轴3-30安装在两者的中间位置,是可以使得回转轴3-30在转动过程中两个过纱轴3-27的两端位置摆动的幅度能保持统一,更有利于后续的张力调节控制。所述过纱筒3-29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过纱轴3-27上。可选的,所述放纱驱动组件3-36包括放纱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和所述放纱轴3-24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放纱张力调整件3-25为低磨气缸,所述摆块3-26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放纱张力调整件3-25通过鱼眼接头和所述摆块3-26上的连接孔配合;可选的,所述放纱轴3-24为气胀轴,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充气嘴根据工况将气体充入气胀轴内部用于固定放纱团3-28,固定效果牢固,且操作简便快速,适合进行批量操作,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本发明中龙门缠绕机的转动组在满足旋转配合的同时还可实现其两者的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横向移动组中通过横移驱动件驱动横移驱动齿轮带动带有横移齿条的横移轴套实现横向移动,而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移轴套内且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和所述横移轴套轴向方向相对固定,进而可以实现带动夹持件在轴向方向实现平移可退让位的运动,可更加快速方便地实现卡入夹持,芯模在轴向牵引下,缠绕出的产品挠度变形及跳动得到很大改善,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节约原材料。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门缠绕机、浸胶处理系统和放纱系统,纱线依次从所述放纱系统经过所述浸胶处理系统到所述龙门缠绕机;
所述放纱系统用于将纱线导入到所述浸胶处理系统和所述龙门缠绕机中;
所述浸胶处理系统包括浸胶安装总架、多个传动槽、张力调整单元、刮胶单元、加热组件、浸胶组件和传输组件,各个传动槽安装在所述浸胶安装总架上,所述传动槽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纱线传入端和纱线传出端,纱线传入端和纱线传出端之间转动安装有多个传动导辊,所述张力调整单元用于调整纱线的张紧度,所述刮胶单元用于刮调纱线表面胶液层的厚度,所述浸胶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传输组件连通;
所述龙门缠绕机包括上横梁模组、底座模组、第一夹持模组、第二夹持模组和丝嘴模组,所述上横梁模组和所述底座模组通过立柱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模组和所述第二夹持模组的相对距离可调,所述第一夹持模组、所述第二夹持模组均包括支撑箱、旋转驱动件和多个夹持单元,所述旋转驱动件、所述夹持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上,所述旋转驱动件同时驱动多个夹持单元工作,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转动组、横向移动组和夹持件,所述转动组和所述横向移动组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上,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所述转动组带动所述夹持件旋转,所述夹持件的内部设有夹持空间;所述转动组包括花键传动轴和第一旋转传动轴,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上设有花键孔,所述花键传动轴的一端和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花键传动轴的另一端和所述花键孔配合,所述夹持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上,所述横向移动组包括横移轴套、横移驱动齿轮和横移驱动件,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横移轴套内且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和所述横移轴套轴向方向相对固定,所述横移轴套的外侧壁上设有横移齿条,所述横移齿条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横移轴套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横移驱动齿轮和所述横移齿条配合,所述横移驱动件驱动所述横移驱动齿轮带动横移轴套横向运动,所述丝嘴模组安装在所述上横梁模组上;所述丝嘴模组将外部的丝线引入到所述第一夹持模组和第二夹持模组之间;
所述转动组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设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环件和充气嘴,所述气环件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上,所述气环件和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之间设有环向气流通道,所述气环件中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环向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的轴体内部设有气流通道组,所述气流通道组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的周向外侧面上,且所述气流通道组的进气口和所述环向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组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靠近所述夹持件的端面上,所述充气嘴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上且所述充气嘴和所述气流通道组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组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互垂直且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的轴心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和所述夹持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和所述环向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气环上设有先导单向阀,且所述先导单向阀和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环件的周向边缘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气环件和所述横移轴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环状的沟槽,且各个所述沟槽分布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口沿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沟槽内转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气环件卡装在所述密封圈上,所述气环件、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和所述密封圈之间的空间共同形成所述环向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箱上设有第一轴承支座和第二轴承支座,所述支撑箱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开有第一安装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所述第一轴承支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缺口中,所述第一轴承支座和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轴承支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缺口中,所述第二轴承支座和所述第二安装缺口的内壁之间留有调整间隙,所述第一轴承支座和所述第二轴承支座中均设有安装轴承;所述横移轴套通过安装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支座配合,所述花键传动轴通过安装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支座配合;所述转动组中设有轴承组,所述轴承组包括径向受力轴承和轴向受力轴承,所述径向受力轴承和所述轴向受力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和所述横移轴套之间,所述第一旋转传动轴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横移轴套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径向受力轴承和所述轴向受力轴承并排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和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模组上设有底部移动单元,所述底部移动单元包括底板、移动组件、导轨组和锁紧组件,所述第二夹持模组的支撑箱、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锁紧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在所述导轨组上直线移动,所述底板通过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导轨组相对锁定,所述导轨组包括滚动导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顶升滚动组,所述顶升滚动组包括顶升安装块、顶升调节螺栓、顶升滑动块和顶升滚动轮,所述顶升安装块的底部设有开口的顶升滑动槽,所述顶升安装块的顶部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纹孔和所述顶升滑动槽贯通,所述顶升调节螺栓和所述调节螺纹孔配合且所述顶升调节螺栓和所述顶升滑动槽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顶升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所述顶升滑动槽中,所述顶升滑动块的底部设有开口的顶升安装槽,所述顶升滚动轮转动安装在所述顶升安装槽内,所述顶升滚动轮可通过所述顶升滑动块的移动伸出到所述顶升安装槽的外部;所述顶升安装槽中设有顶升固定轴,所述顶升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顶升安装槽的两侧上,所述顶升固定轴的轴向方向和所述滚动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顶升滚动轮转动安装在所述顶升固定轴上;所述顶升滑动块靠近所述顶升滑动槽的内侧壁的对立两侧均设有顶升行程限位孔,所述顶升安装块的两侧设有顶升行程限位件,所述顶升行程限位件和所述顶升行程限位孔相配合;所述导轨组还包括限位导轨,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滚轮,所述限位滚轮和所述限位导轨滚动配合,且两个所述限位滚轮分别配合在所述限位导轨的两侧,所述底板靠近所述限位导轨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安装块,所述限位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底板的边缘上,所述限位安装块的表面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滚轮转动安装在所述限位轴上;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固定在所述锁紧螺栓的末端,所述底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和螺纹孔配合,所述锁紧螺栓可带动所述锁紧块紧压贴合在所述滚动导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嘴模组包括丝嘴导入单元和丝嘴移动单元,所述丝嘴导入单元用于导入外部丝线,所述丝嘴移动单元带动所述丝嘴导入单元横向移动和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丝嘴导入单元包括丝嘴安装箱、丝嘴伺服电机和多个进丝组件,所述进丝组件包括转动筒、导丝板、绕丝安装板和多个绕丝嘴,所述转动筒转动安装在所述丝嘴安装箱中且所述转动筒贯穿所述丝嘴安装箱,所述丝嘴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多个所述转动筒同步转动,所述绕丝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转动筒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模组、所述第二夹持模组的一侧,所述绕丝嘴安装在所述绕丝安装板上,所述导丝板安装在所述丝嘴安装箱上,所述导丝板和所述绕丝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丝嘴安装箱的对立两侧,所述导丝板上设有多个导丝孔;
所述丝嘴移动单元包括横移驱动组件、驱动安装座、调节齿轮、固定齿条、齿条固定座、调整滑台、检测组件、前移驱动组件、横移滑轨、前移滑轨、横移滑块、前移滑块、大面板和小面板;所述齿条固定座和所述横移滑轨均安装在所述上横梁模组上,所述横移驱动组件带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所述横移驱动组件和所述调节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安装座上,所述调节齿轮安装在所述齿条固定座上,所述调节齿轮和所述固定齿条啮合传动,所述调整滑台的顶面设有倾斜导向槽,所述驱动安装座的底部滑动安装在所述倾斜导向槽中,所述驱动安装座上设有紧固调节件,所述紧固调节件用于锁定所述驱动安装座和所述倾斜导向槽之间的相对滑动,所述驱动安装座在滑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顶紧组件和第二顶紧组件,所述第一顶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倾斜导向槽的下端一侧,所述第一顶紧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安装座沿所述倾斜导向槽的上端滑动,所述第二顶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倾斜导向槽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顶紧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安装座沿所述倾斜导向槽的下端滑动,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驱动安装座在滑动过程中沿垂直方向的移动距离分量,所述调整滑台安装在所述大面板上,所述大面板的上表面通过所述横移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横移滑轨上,所述前移滑轨设置在所述大面板的底部,所述前移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前移滑块在所述前移滑轨上前后滑动,所述小面板安装在所述前移滑块上,所述丝嘴安装箱安装在所述小面板的底部;所述横移驱动组件包括横移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横移伺服电机、减速机和调节齿轮依次相连接,所述前移驱动组件包括前移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驱动安装座包括驱动安装立板和驱动安装底板;所述驱动安装立板固定在所述驱动安装底板的表面,所述驱动安装立板和所述驱动安装底板相互垂直,所述横移驱动组件和所述调节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安装立板上,所述驱动安装底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倾斜导向槽中;所述紧固调节件为紧固螺丝,所述驱动安装底板上设有紧固调节孔,所述紧固调节件和所述紧固调节孔配合;所述第一顶紧组件包括第一顶紧块和第一顶紧螺丝,所述第一顶紧块固定在所述调整滑台上,所述第一顶紧块上设有第一顶紧螺纹孔,所述第一顶紧螺丝和所述第一顶紧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一顶紧螺丝的尾端抵靠在所述驱动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顶紧组件包括第二顶紧块和第二顶紧螺丝;所述第二顶紧块固定在所述调整滑台上,所述第二顶紧块上设有第二顶紧螺纹孔,所述第二顶紧螺丝和所述第二顶紧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二顶紧螺丝的尾端抵靠在所述驱动安装座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安装座和百分表,所述百分表安装在所述检测安装座上,所述检测安装座包括第一检测安装板和第二检测安装板,所述第一检测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检测安装板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检测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调整滑台上,所述百分表安装在所述第二检测安装板上,所述百分表包括探针,所述探针竖直设置且所述探针和所述驱动安装底板的上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母槽、加热管和第一测温件,所述母槽安装在所述浸胶安装总架上,所述加热管用于对所述母槽中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测温件用于检测所述母槽中水的温度;
所述浸胶组件安装在所述传动槽中,所述浸胶组件包括子槽、胶槽和第二测温件,所述子槽的顶板上设有配合开口,所述胶槽通过配合开口搁置在所述子槽的槽内,且所述胶槽与所述子槽的槽底未接触,所述子槽的槽底上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回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子槽的槽底的对立两侧;所述子槽中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下端安装在槽底上,所述挡水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和所述子槽的内侧壁相对封死,所述挡水板的上端和所述子槽的顶板的内表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回水口之间,所述挡水板将所述子槽的槽内空间分隔为加热区和回水区,所述胶槽搁置在加热区中,所述第二测温件用于检测所述胶槽中胶液的温度;
所述传输组件包括进水管、回水管和水泵,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母槽连通,所述回水管的一端和所述回水口连通,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母槽连通;所述母槽中的水通过水泵和进水管送入到所述子槽内部,所述子槽中的水通过回水管回流到所述母槽中,所述母槽和所述子槽通过所述传输组件完成加热水的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槽为梯形槽结构,且所述胶槽的开口面大于所述胶槽的槽底面;所述胶槽的开口面的边缘设有配合框板,所述配合框板和所述子槽的顶板的上表面通过螺纹件连接;所述胶槽的上方设有浸胶导辊,所述浸胶导辊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槽的槽内两侧上,所述浸胶导辊的部分浸入到所述胶槽中的胶液中;所述子槽中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进水口;所述导流板包括安装部和导流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导流部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子槽的槽底上,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胶单元位于所述胶槽和纱线传出端之间,所述刮胶单元包括刮胶板、刮胶转动组件、刮胶调节件和刮胶检测件,所述刮胶转动组件包括刮胶固定轴和刮胶转动件,所述刮胶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槽的槽内两侧上,所述刮胶板固定在所述刮胶固定轴上,所述刮胶转动件和所述刮胶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刮胶调节件带动所述刮胶转动件和所述刮胶固定轴在所述传动槽上旋转;所述刮胶固定轴的端部和所述刮胶转动件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刮胶转动件和所述刮胶固定轴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刮胶单元还包括刮胶安装架,所述刮胶安装架安装在所述传动槽的外侧壁上,所述刮胶调节件和所述刮胶检测件均安装在所述刮胶安装架上;所述刮胶调节件为刮胶调节螺丝,所述刮胶调节件与所述刮胶安装架螺纹配合,所述刮胶调节件的一端用于手持调节,所述刮胶调节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刮胶转动件上;所述刮胶检测件为分度表,分度表上的探针抵靠在所述刮胶转动件上;所述刮胶检测件和所述刮胶调节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刮胶安装架的对立两侧;所述刮胶转动件和所述刮胶检测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整单元设置在所述传动槽中的其中两个传动导辊之间,所述张力调整单元包括安装固定架、升降驱动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安装固定架安装在所述传动槽上,所述升降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升降驱动件带动所述升降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升降组件中转动安装有传动导辊;所述传动导辊的周向外表面上环绕开设有多个贴紧槽,所述贴紧槽和所述传动导辊的周向外表面共同形成表面粗糙的贴合面;所述传动槽的槽内设置有多个传动固定轴,所述传动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传动槽的槽内的两侧上,所述传动槽中的传动导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传动固定轴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安装架和伸缩杆,所述升降驱动件为气缸;所述张力调整单元中的传动导辊转动安装在所述升降安装架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固定架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升降安装架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动轴带动所述升降安装架沿着伸缩杆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纱系统包括风压箱、进气单元和多组放纱单元;
所述风压箱开设有安装开口和排风口;
所述放纱单元包括放纱安装板、电器模块和传输模块,所述电器模块和所述传输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纱安装板的对立两侧,各个所述放纱安装板组合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开口上,所述电器模块位于所述风压箱的内部,所述传输模块位于所述风压箱的外部;
进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包括风机、过滤器和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和所述风机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和所述风压箱连通,所述风机通过进风管将气体压入到所述风压箱的内部并从所述排风口处排出形成正向风压,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净化所述风机吸入的气体。
CN202210913470.1A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Active CN115055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3470.1A CN11505534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3470.1A CN11505534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5343A CN115055343A (zh) 2022-09-16
CN115055343B true CN115055343B (zh) 2023-09-15

Family

ID=8320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3470.1A Active CN115055343B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5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2381B (zh) * 2022-11-14 2023-09-05 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换胶的碳纤维拉挤用浸胶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1604A (en) * 1996-11-29 1999-05-11 Mitsuba Corporation Coaxial engine starter
JP2009121666A (ja) * 2007-10-26 2009-06-04 Yamaha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操作補助装置、それを備えた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CN103407152A (zh) * 2013-07-05 2013-11-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碳纤维缠绕机纤维传导装置
CN105858337A (zh) * 2016-06-18 2016-08-17 新昌县科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装有液压支撑架的工字轮收线机
CN206779908U (zh) * 2017-05-31 2017-12-22 天津农学院 一种转动移动复合装置
CN108581994A (zh) * 2018-05-08 2018-09-28 广西劢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维修用工具箱
CN108767973A (zh) * 2018-06-21 2018-11-06 徐州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市电互补锂电池一体机
CN210418819U (zh) * 2019-08-06 2020-04-28 威海宏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性碳带缠绕系统
CN111716587A (zh) * 2019-03-20 2020-09-29 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纤维缠绕的恒温浸胶装置
CN211812754U (zh) * 2020-02-12 2020-10-30 天津源通织带有限公司 一种织带生产用纱线缠绕收卷装置
CN211872207U (zh) * 2019-12-31 2020-11-06 南京科锐挤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碳纤维玻璃纤维的气流展纱装置
CN214154218U (zh) * 2021-01-22 2021-09-07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双出轴电机密封舱
CN113682886A (zh) * 2021-10-26 2021-11-23 江苏金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缠绕机缠绕辊支撑机构
CN113753668A (zh) * 2021-10-08 2021-12-07 威海宏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多功能缠绕排布一体机
CN114314201A (zh) * 2021-11-26 2022-04-12 苏州绿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械用纱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1604A (en) * 1996-11-29 1999-05-11 Mitsuba Corporation Coaxial engine starter
JP2009121666A (ja) * 2007-10-26 2009-06-04 Yamaha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操作補助装置、それを備えた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CN103407152A (zh) * 2013-07-05 2013-11-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碳纤维缠绕机纤维传导装置
CN105858337A (zh) * 2016-06-18 2016-08-17 新昌县科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装有液压支撑架的工字轮收线机
CN206779908U (zh) * 2017-05-31 2017-12-22 天津农学院 一种转动移动复合装置
CN108581994A (zh) * 2018-05-08 2018-09-28 广西劢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维修用工具箱
CN108767973A (zh) * 2018-06-21 2018-11-06 徐州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市电互补锂电池一体机
CN111716587A (zh) * 2019-03-20 2020-09-29 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纤维缠绕的恒温浸胶装置
CN210418819U (zh) * 2019-08-06 2020-04-28 威海宏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性碳带缠绕系统
CN211872207U (zh) * 2019-12-31 2020-11-06 南京科锐挤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碳纤维玻璃纤维的气流展纱装置
CN211812754U (zh) * 2020-02-12 2020-10-30 天津源通织带有限公司 一种织带生产用纱线缠绕收卷装置
CN214154218U (zh) * 2021-01-22 2021-09-07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双出轴电机密封舱
CN113753668A (zh) * 2021-10-08 2021-12-07 威海宏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多功能缠绕排布一体机
CN113682886A (zh) * 2021-10-26 2021-11-23 江苏金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缠绕机缠绕辊支撑机构
CN114314201A (zh) * 2021-11-26 2022-04-12 苏州绿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械用纱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5343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55343B (zh) 一种纱线缠绕的生产线
CN113500757B (zh) 太阳能电池板封装膜自动生产线
CN110170679B (zh) 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机械钻孔设备
CN217891942U (zh) 一种多层共挤流延膜设备
CN110252825B (zh) 焊管机组的生产装置
CN111469386A (zh) 一种克拉管生产设备
CN114953512B (zh) 一种smc塑料片材挤出成型设备
US20030052427A1 (en) Retaining device for an extrusion die
CN116022401A (zh) 玻璃面板双面覆膜和调切膜装置
CN212230237U (zh) 干式变压器便捷生产的生产线
CN114955717A (zh) 一种可适用于多种长度芯模的缠绕机
CN114955709A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材质芯模的旋转夹持结构及龙门缠绕机
CN210547062U (zh) 一种专用于铜线生产的自调张力线材拉伸机
CN219027866U (zh) 一种流延膜生产冷却装置
CN114905721B (zh) 一种筒膜自动生产线
CN110539174B (zh) 一种汽车钢管生产线及其汽车钢管的生产工艺方法
CN114799106B (zh) 一种基于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的连铸机
CN115351619B (zh) 基于筒舱状精密零部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9133169U (zh) 一种挤出机的进料斗结构
CN114474655B (zh) 一种用于铜铝排挤塑的连续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16832679B (zh) 制浆设备及制浆设备的螺杆挤出元件的取出方法
CN217666145U (zh) 一种全自动螺丝加工机
CN213260966U (zh) 一种pp管生产线真空定形装置
CN214768167U (zh) 一种工件切割结构
CN214768168U (zh) 一种工件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