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9900A - 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9900A
CN115039900A CN202210789105.4A CN202210789105A CN115039900A CN 115039900 A CN115039900 A CN 115039900A CN 202210789105 A CN202210789105 A CN 202210789105A CN 115039900 A CN115039900 A CN 115039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box body
materials
standard
ne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91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9900B (zh
Inventor
卢志敏
严德龙
黄松
张伟
江琳
李晓刚
江家森
廖和滨
江石河
张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91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9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9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9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9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9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3/00Preparing tobacco in the factory
    • A24B3/08Blending tobacco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将所述物料净重与要求所述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若所述物料净重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调整所述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将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采用本方法使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从而解决掺配过程中物料重量不精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烟草掺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箱体重量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烟草行业,烟丝生产过程中需要掺配不同的物料来提高烟丝的品质,现有行业中物料主要有模块烟丝、膨胀烟丝和梗丝等。目前,采用总量掺配模式,单批次烟丝的掺配量不受主线流量波动的影响,只需保证倒入物料总量符合配方要求即可。烟丝从翻箱倒料到跟烟丝掺配,过程中需经皮带输送、烟丝提升等动作,掺配过程中存在掺配烟丝未走完,造成实际掺配的重量无法追溯,而导致物料掺配总量不能精确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升掺配总量精确控制的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料掺配处理方法,方法包括:
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包括:
若物料净重小于第一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标准值与物料净重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其中,第一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
对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物料至箱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包括:
若物料净重大于第二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与物料净重标准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其中,第二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
对箱体进行处理,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物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物料净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则执行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待补入物料至箱体,包括:
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一箱体重量;
补入物料,获取补入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一箱体重量和补入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补入物料的重量,当已补入物料满足第一重量时,停止补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箱体进行处理,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待取物料,包括:
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二箱体重量;
从箱体取出物料,获取取料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二箱体重量和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取物料的重量,当已取物料满足第二重量时,停止取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采用电子皮带秤对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进行称重,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
将物料总重量与要求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总重量不在标准重量范围内,则调整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
将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物料掺配处理装置,装置包括:称重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第一调整模块和倒料模块;
称重模块,用于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第一调整模块,当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时,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倒料模块,用于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上述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预设标准净重范围,将物料净重与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当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时,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使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从而能够精准控制每个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重量,进一步实现掺配物料总量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掺配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掺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皮带秤复核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皮带秤的应用环境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单箱复核和电子皮带秤复核组合掺配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掺配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料掺配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箱体102内装载待掺配物料。利用称重系统104获得箱体102未装载待掺配物料时的初始重量以及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重量,根据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重量信息与箱体的初始重量的差值确定箱体102内装载的物料净重;称重系统104与控制器连接,并将箱体102内装载的物料净重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进行报警,人工或机械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控制器控制翻箱倒料机构106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物料掺配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控制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其中,待掺配物料装载在密封的箱体内。
具体地,在进行待掺前,需要人工将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密封箱体运输至站台,校验密封箱体的牌号信息,若校验失败,则进行故障处理;若校验成功,则采用顶升装置对密封箱体进行顶升称重,获取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密封箱体的重量,将密封箱体的重量与该箱体未装载待掺配物料时的初始重量进行比较,根据密封箱体的重量与箱体的初始重量的差值获得密封箱体内装载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
步骤204,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其中,为保证掺配过程中物料重量精确,本实施例对每箱箱体装载的待掺配物料设置了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从而严格把控掺配过程物料的重量。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包含第一限定值和第二限定值,其中,第一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为物料净重标准值和单箱误差值的差值;第二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为物料净重标准值和单箱误差值之和。
具体的,预先设置标准净重范围的第一限定值和第二限定值,将物料净重与标准净重范围的第一限定值和第二限定值进行比较,确定物料净重是否在标准净重范围内。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若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若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其中,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大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调整策略是取出箱体内的部分物料,使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第二种情况是小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调整策略是放入部分物料至箱体,使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方式,确保每个箱体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进而能够使掺配总量得到精确控制。
步骤208,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具体地,对于符合重量条件的箱体,箱体经取盖机取盖后,再经翻箱倒料机构将取盖后的箱体内装载的待掺配物料倒入传输皮带上,传输皮带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传输至混合仓。
上述物料掺配处理方法中,预设标准净重范围,将物料净重与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当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时,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使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从而能够精准控制每个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重量,进一步实现掺配物料总量的精确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包括以下步骤1至步骤2:
步骤1,若物料净重小于第一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标准值与物料净重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其中,第一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
其中,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为物料净重标准值和单箱误差值的差值。例如,可以将标准净重值设为100kg,单箱误差值设为0.5kg,则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为:100kg-0.5kg=99.5kg。
具体的,确定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当物料净重小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时,获取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与物料净重的差值,该差值为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
步骤2,对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物料至箱体。
具体的,采用取盖机将箱体的顶盖取下,人工或机械抓取第一重量的待补入物料,并将该待补入物料补入箱体内,再经翻箱倒料机构将取盖后的箱体内装载的待掺配物料倒入传输皮带上,传输皮带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传输至混合仓。
本实施例中,基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与物料净重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并将第一重量的待补入物料补入到箱体内,能够在箱体内物料净重小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时,将箱体内的物料净重调整到标准净重范围内,保证掺配过程中物料重量精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待补入物料至箱体,包括以下步骤1至步骤2:
步骤1,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一箱体重量;
其中,由于箱体为密封箱体,在进行补入之前需要将密封箱体的顶盖取下,并将待补入物料补充到箱体内,在补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抓取第一重量的待补入物料,并将该待补入物料放置箱体内。为判断补入的待补入物料重量是否达到第一重量,需要采集补入前的重量和补入后的重量,基于补入后的重量与补入前的重量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重量。本步骤是获取补入前的第一箱体重量。第一箱体重量包括未补入待补入物料之前的待掺配物料以及顶盖取下后的箱体本体重量。
步骤2,补入物料,获取补入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一箱体重量和补入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补入物料的重量,当已补入物料满足第一重量时,停止补料。
其中,在补入的过程中,需要实时采集箱体的重量变化,当补入后的箱体重量与第一箱体重量的差值等于第一重量时,补入的待补入物料重量等于第一重量,此时,停止补料。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箱体进行取盖处理,并且基于取盖后的箱体重量与补入后的箱体重量,确定补入的待补入物料的重量,可以避免箱体取盖后箱体重量减少导致待补入物料重量小于第一重量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包括以下步骤1至步骤2:
步骤1,若物料净重大于第二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与物料净重标准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其中,第二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
其中,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为标准净重值和单箱误差值之和。例如,可以将标准净重值设为100kg,单箱误差值设为0.5kg,则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为:100kg+0.5kg=100.5kg。
具体的,确定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当物料净重大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时,获取物料净重与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的差值,该差值为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
步骤2,对箱体进行处理,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物料。
具体的,采用取盖机将箱体的顶盖取下,人工从箱体内抓取第二重量的待取物料,再经翻箱倒料机构将取盖后的箱体内装载的倒入传输皮带上,传输皮带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传输至混合仓。
本实施例中,基于物料净重与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并从箱体内取出第二重量的待取物料,能够在箱体内物料净重大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时,将箱体内的物料净重调整到标准净重范围内,保证掺配过程中物料重量精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箱体进行处理,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待取物料,包括以下步骤1至步骤2:
步骤1,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二箱体重量;
其中,由于箱体为密封箱体,在进行取料之前需要将密封箱体的顶盖取下,从箱体内取出第二重量的待取物料,在取料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抓取第二重量的待取物料。为判断取出的待取物料是否达到第二重量,需要采集取料前的重量和取料后的重量,基于取料前的重量与取料后的重量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重量。本步骤是获取取料前的第二箱体重量。第二箱体重量包括未取出待取物料之前的待掺配物料以及顶盖取下后的箱体本体重量。
步骤2,从箱体取出物料,获取取料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二箱体重量和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取物料的重量,当已取物料满足第二重量时,停止取料。
其中,在取料的过程中,需要实时采集箱体的重量变化,当第二箱体重量与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的差值等于第二重量时,待取物料的重量等于第二重量,此时,停止取料。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箱体进行取盖处理,并且基于取盖后的箱体重量与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取出的待取物料的重量,可以避免箱体取盖后箱体重量减少导致待取物料重量小于第二重量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烟丝经过物料掺配处理后,需要将箱体内装载的物料翻箱倒料,经皮带输送、烟丝提升等动作传输至混合仓,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箱体底部粘连烟丝,或传输皮带上烟丝未走完的情况,导致进入混合仓掺配的实际物料重量不精确。因此,为了保证进入混合仓的物料重量精确,如图3所示,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302,采用电子皮带秤对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进行称重,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
其中,如图4所示,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架安装在传输机架上,当物料经过电子皮带秤时,电子皮带秤计量经过电子皮带秤的物料的重量,通过累计物料掺配时间内电子皮带秤的计量重量,从而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
步骤304,将物料总重量与要求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
其中,为保证掺配过程中物料重量精确,本实施例还对传输皮带上运输的的待掺配物料设置了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从而严格把控掺配过程物料的重量。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包括标准重量范围的下限值和上限值。标准重量范围的下限值为物料总重标准值和同类型单箱误差总值的差值;标准重量范围的上限值为物料总重标准值和同类型单箱误差总值之和。
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的获取方法是:获取掺配过程所需单类型箱体数量,以及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基于单类型箱体数量与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的乘积,确定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例如,A类型物料需要3箱,每箱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为100KG±0.5,则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是:300KG±1.5,300KG+1.5为标准重量范围的上限值,300KG-1.5为标准重量范围的下限值,300KG为物料总重标准值。
具体的,预先设置标准重量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将物料总重量与标准重量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比较,确定物料总重量是否在标准重量范围内。若物料总重量不在标准重量范围内,则执行步骤306。
步骤306,调整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
其中,物料总重量不在标准重量范围内,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大于标准重量范围的上限,调整策略是取出传输皮带上的部分物料,使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净重范围内。第二种情况是小于标准重量范围的下限,调整策略是放入部分物料至传输皮带,使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方式,确保进入混合仓之前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进而能够使掺配总量得到精确控制。
具体的,基于单类型箱体数量与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确定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将电子皮带秤计量的物料总重量与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若电子皮带秤计量的物料总重量在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内,则进行掺配操作;若电子皮带秤计量的物料总重量小于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则根据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的物料总重标准值与物料总重量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三重量,人工抓取符合第三重量的待补入物料添加到混合仓内;若电子皮带秤计量的物料总重量大于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的上限值,则根据物料总重量与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的物料总重标准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四重量,人工从传输皮带上传输的物料中抓取符合第四重量的待取物料。
步骤306,将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子皮带秤对进入混合仓的物料进行复核,当电子皮带秤计量的物料总重量不在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内时,通过调整传输皮带上物料的重量,使调整后的物料总重量在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内,解决物料在翻箱倒料和运输过程中,物料损耗导致掺配过程中物料重量不精确的问题;本实施例采用单箱重量复核以及电子皮带秤复核的双重物料重量处理方法,可以保证物料重量精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进行待掺前,人工将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密封箱体运输至站台,通过RFID识别技术校验密封箱体的牌号信息,若校验失败,则进行故障处理;若校验成功,则采用称重系统104对密封箱体进行顶升称重,获取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密封箱体的重量M,将密封箱体的重量M与该箱体未装载待掺配物料时的初始重量m进行比较,根据密封箱体的重量M与箱体的初始重量m的差值获得密封箱体内装载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m,称重系统104将物料净重△m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物料净重△m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若物料净重△m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箱体102经取盖机取盖后,再经翻箱倒料机构106将取盖后的箱体102内装载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若物料净重△m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应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物料净重△m大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调整策略是取出箱体内第二重量的物料,使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m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其中,第二重量等于物料净重△m与物料净重标准值T的差值。第二种情况是物料净重△m小于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调整策略是补入第一重量的物料至箱体,使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m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其中,第一重量等于物料净重标准值T与物料净重△m的差值。调整后,控制器控制翻箱倒料机构106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到传输皮带上。
基于掺配所需的同类型物料的总重量获取所需的箱体数量,采用相同的单箱物料掺配调整方法调整每箱装载的物料净重,所有箱体经过校验和物料净重调整后,经翻箱倒料机构106将待掺配物料倒料到传输皮带上;在传输皮带运输待掺配物料的过程中,电子皮带秤计量经过电子皮带秤的物料的重量,通过累计物料掺配时间内电子皮带秤的计量重量,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将物料总重量与要求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若物料总重量在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内,则将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若物料总重量不在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内,则对应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物料总重量大于标准重量范围的上限,调整策略是取出传输皮带上的部分物料,使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第二种情况是物料总重量小于标准重量范围的下限,调整策略是放入部分物料至传输皮带上,使调整后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采用单箱物料掺配调整以及对传输皮带上传输的物料总重量进行调整,从而精准控制每个箱体在翻箱倒料之前的待掺配物料的重量,以及精准控制进入混合仓之前的物料总重量,进一步实现掺配物料总量的精确控制。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物料掺配处理方法的物料掺配处理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物料掺配处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物料掺配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物料掺配处理装置,包括:称重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第一调整模块和倒料模块,其中:
称重模块,用于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第一调整模块,当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时,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倒料模块,用于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掺配处理装置还包括:补料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其中:
补料模块,用于在物料净重小于第一限定值时,根据物料净重标准值与物料净重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其中,第一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物料至箱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掺配处理装置还包括:取料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取料模块,用于在物料净重大于第二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与物料净重标准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其中,第二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箱体进行处理,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掺配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取盖称重模块和补料称重模块,其中:
第一取盖称重模块,用于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一箱体重量。
补料称重模块,用于补入物料,获取补入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一箱体重量和补入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补入物料的重量,当已补入物料满足第一重量时,停止补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掺配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取盖称重模块和取料称重模块,其中:
第二取盖称重模块,用于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二箱体重量。
取料称重模块,用于从箱体取出物料,获取取料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二箱体重量和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取物料的重量,当已取物料满足第二重量时,停止取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掺配处理装置还包括:皮带秤称重模块、第二比较模块、第二调整模块和掺配模块,其中:
皮带秤称重模块,用于采用电子皮带秤对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进行称重,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将物料总重量与要求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当物料总重量不在标准重量范围内时,调整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
掺配模块,用于将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
上述物料掺配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形成视觉可见的画面,可以是显示屏、投影装置或虚拟现实成像装置,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小于第一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标准值与物料净重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其中,第一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
对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物料至箱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大于第二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与物料净重标准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其中,第二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
对箱体进行处理,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则执行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一箱体重量;
补入物料,获取补入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一箱体重量和补入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补入物料的重量,当已补入物料满足第一重量时,停止补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二箱体重量;
从箱体取出物料,获取取料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二箱体重量和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取物料的重量,当已取物料满足第二重量时,停止取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采用电子皮带秤对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进行称重,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
将物料总重量与要求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总重量不在标准重量范围内,则调整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
将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小于第一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标准值与物料净重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其中,第一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
对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物料至箱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大于第二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与物料净重标准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其中,第二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
对箱体进行处理,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则执行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一箱体重量;
补入物料,获取补入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一箱体重量和补入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补入物料的重量,当已补入物料满足第一重量时,停止补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二箱体重量;
从箱体取出物料,获取取料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二箱体重量和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取物料的重量,当已取物料满足第二重量时,停止取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采用电子皮带秤对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进行称重,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
将物料总重量与要求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总重量不在标准重量范围内,则调整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
将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将物料净重与要求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净重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箱体进行处理,调整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内;
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小于第一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标准值与物料净重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其中,第一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
对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物料至箱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大于第二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与物料净重标准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其中,第二限定值为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
对箱体进行处理,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物料净重在标准净重范围,则执行将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一箱体重量;
补入物料,获取补入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一箱体重量和补入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补入物料的重量,当已补入物料满足第一重量时,停止补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二箱体重量;
从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待取物料,获取取料后的箱体重量,基于第二箱体重量和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取物料的重量,当已取物料满足第二重量时,停止取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采用电子皮带秤对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进行称重,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
将物料总重量与要求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
若物料总重量不在标准重量范围内,则调整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标准重量范围内;
将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物料掺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将所述物料净重与要求所述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若所述物料净重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调整所述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
将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倒料在传输皮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物料净重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调整所述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包括:
若所述物料净重小于第一限定值,则根据物料净重标准值与所述物料净重的差值确定待补入物料的第一重量;其中,所述第一限定值为所述标准净重范围的下限值;
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所述物料至所述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物料净重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则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调整所述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包括:
若所述物料净重大于第二限定值,则根据所述物料净重与物料净重标准值的差值确定待取物料的第二重量;其中,所述第二限定值为所述标准净重范围的上限值;
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从所述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所述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物料净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则执行所述将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补入第一重量的所述待补入物料至所述箱体,包括:
将所述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一箱体重量;
补入所述物料,获取补入后的箱体重量,基于所述第一箱体重量和补入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补入物料的重量,当所述已补入物料满足第一重量时,停止补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从所述箱体取出第二重量的所述待取物料,包括:
将所述箱体顶盖取下,对顶盖取下后的箱体进行称重,获得箱体顶盖取下后的第二箱体重量;
从所述箱体取出所述物料,获取取料后的箱体重量,基于所述第二箱体重量和取料后的箱体重量确定已取物料的重量,当所述已取物料满足第二重量时,停止取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电子皮带秤对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进行称重,获得参与掺配的物料总重量;
将所述物料总重量与要求同类型物料倒入混合仓的标准重量范围进行比较;
若所述物料总重量不在所述标准重量范围内,则调整所述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所述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的物料总重量在所述标准重量范围内;
将所述传输皮带上运输的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
8.一种物料掺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称重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第一调整模块和倒料模块;
称重模块,用于对装载有待掺配物料的箱体称重,获得物料净重;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物料净重与要求所述物料单次倒入混合仓的标准净重范围进行比较;
第一调整模块,当所述物料净重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时,则对所述箱体进行处理,调整所述箱体内的待掺配物料,调整后的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的物料净重在所述标准净重范围内;
倒料模块,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待掺配物料倒入混合仓。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789105.4A 2022-07-06 2022-07-06 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ctive CN115039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9105.4A CN115039900B (zh) 2022-07-06 2022-07-06 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9105.4A CN115039900B (zh) 2022-07-06 2022-07-06 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9900A true CN115039900A (zh) 2022-09-13
CN115039900B CN115039900B (zh) 2023-04-07

Family

ID=83165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9105.4A Active CN115039900B (zh) 2022-07-06 2022-07-06 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99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9767A (zh) * 2022-09-15 2022-12-20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橡胶智能称重补料打包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1622A (ja) * 1990-07-24 1992-03-16 Kubota Corp 重量選別装置
US6373001B1 (en) * 1998-12-28 2002-04-16 Ishida Co., Ltd. Weighing, packaging and inspecting system
CN106043748A (zh) * 2016-08-08 2016-10-26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烟丝在制品自动装箱系统及方法
CN113942772A (zh) * 2021-11-30 2022-01-18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入库系统及方法
CN114399222A (zh) * 2022-01-21 2022-04-26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草制丝掺兑精度自动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1622A (ja) * 1990-07-24 1992-03-16 Kubota Corp 重量選別装置
US6373001B1 (en) * 1998-12-28 2002-04-16 Ishida Co., Ltd. Weighing, packaging and inspecting system
CN106043748A (zh) * 2016-08-08 2016-10-26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烟丝在制品自动装箱系统及方法
CN113942772A (zh) * 2021-11-30 2022-01-18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入库系统及方法
CN114399222A (zh) * 2022-01-21 2022-04-26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草制丝掺兑精度自动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9767A (zh) * 2022-09-15 2022-12-20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橡胶智能称重补料打包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9900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39900B (zh) 物料掺配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0593979C (zh) 烟草制丝线的箱式储叶工艺
CN107153940A (zh)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Zhou et al. A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multi-cyclic robotic flowshop scheduling with time window constraints
CN103577952B (zh) 运输计划制定装置及运输计划制定方法
JP6709117B2 (ja) 生コンクリートの納入および打設管理システム
CN205109429U (zh) 粉体及液体自动计量配料系统
JP2023082191A (ja) 認証方法、認証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6002257A (zh) 仓储系统、仓储系统调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22013001A (ja) 生コンクリートの出荷計画方法、出荷計画装置、及び出荷計画システム
CN113561335B (zh) 骨料仓剩余骨料量的计算方法、装置及搅拌站
CN110216073A (zh) 物流对象分拣系统和方法
CN115024502B (zh) 混合掺配重量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程序产品
JP4361070B2 (ja) 廃棄物管理システム
CN105092002B (zh) 微量配方计量装置
JP2007011658A (ja) 製造実績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CN115729197A (zh) 车间补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01855B (zh) 智能制造中药的中药提取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733416B (zh) 貨櫃管理輔助系統及方法
CN215664046U (zh) 一种自动加料摊铺装置
CN112938326A (zh) 一种上煤配料输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7065910A (ja) 商品配列装置及び商品配列プログラム
CN114377607B (zh) 一种减小配料波动的物料配比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7893117B (zh) 装船物料作业量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123854B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