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9188A - 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9188A
CN115039188A CN202080095183.3A CN202080095183A CN115039188A CN 115039188 A CN115039188 A CN 115039188A CN 202080095183 A CN202080095183 A CN 202080095183A CN 115039188 A CN115039188 A CN 115039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capacitor
electrode
capacitor element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51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薮内智香
佐野正仁
中田绫华
刘喜
丁柏林
尾崎晃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39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9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8Cooling arrangements; Heating arrangements;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2Wou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8Multiple capacitors, i.e.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fixed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膜电容器包括:电极端子部,与电极连接,第一汇流条以及第二汇流条覆盖电极;以及端子形成部,从电极端子部的后端向填充树脂的外部延伸出,并且,在从填充树脂露出的部分具有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在第二汇流条设置有从电极端子部的前端沿着电容器元件的周面延伸的散热部。

Description

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设置于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的各电极分别连接汇流条,将连接有汇流条的电容器元件收纳于壳体,并在该壳体内填充填充树脂的壳体模制型的电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37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向电容器通电时,电容器元件发热。在上述结构的电容器中,由于电容器元件埋没于填充树脂中,因此难以从电容器元件释放热量。特别是,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能够通过汇流条中的与电极连接的部位覆盖,因此从两端面发出的热量容易通过移动热导电性良好的汇流条而被释放,但关于电容器元件的周面,由于被汇流条的部位覆盖的情况较少,因此难以进行散热。
近年来,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正在普及,在这些汽车中,上述结构的电容器能够搭载于用于驱动电气马达的逆变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大的电流容易从电源装置流向逆变器装置,因此,大的电流也容易流向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元件的发热容易变大。因此,如上所述,若来自电容器元件的散热不充分,则电容器元件有可能产生热损伤等不良情况。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来自电容器元件的散热性的电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主要方式涉及一种电容器。本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第一汇流条以及第二汇流条,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的各电极连接;壳体,收纳所述电容器元件;以及填充树脂,填充于所述壳体内。在此,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包括:所述电极连接部,覆盖所述电极,并与所述电极连接;以及第一延伸突出部,从所述电极连接部的一端向所述填充树脂的外部延伸出,并且,在从所述填充树脂露出的部分具有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从与所述电极连接部的所述一端不同的端沿着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延伸的第二延伸突出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来自电容器元件的散热性的电容器。
本发明的效果或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进一步明确。其中,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丝毫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的(b)是省略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填充树脂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2的(a)以及(b)分别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前方上方以及后方下方观察的电容器元件单元的立体图。
图3的(a)以及(b)分别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汇流条以及第二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4的(a)是从前方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的(b)是从前方下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5的(a)以及(b)是变更例所涉及的省略了填充树脂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变更例所涉及的省略了填充树脂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7的(a)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电容器的侧面剖视图。图7的(b)以及(c)分别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元件单元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8的(a)以及(b)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电容器元件单元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电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膜电容器1进行说明。为了方便起见,在各图中,适当地标注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另外,图示的方向始终是表示膜电容器1的相对的方向的方向,并不表示绝对的方向。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底面部”、“前侧面部”等的一部分的结构中,有时会附加与图示的方向相应的名称。
在本实施方式中,膜电容器1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电容器”对应。此外,第一电极110以及第二电极120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电极”对应。进而,电极端子部210、310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电极连接部”对应。进而,端子形成部220、320与专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第一延伸突出部”对应。进而,散热部330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第二延伸突出部”对应。
其中,上述记载只是以将专利请求范围的结构与实施方式的结构建立对应为目的,通过上述对应关系,专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1的(a)是膜电容器1的立体图,图1的(b)是省略了填充树脂500的膜电容器1的侧面剖视图。
如图1的(a)以及(b)所示,膜电容器1具备5个电容器元件100、第一汇流条200、第二汇流条300、壳体400以及填充树脂500。通过将5个电容器元件100、第一汇流条200以及第二汇流条300成为一体地组装,从而构成电容器元件单元10。电容器元件单元10收纳在壳体400内,在壳体400内填充填充树脂500。填充树脂500是热固化性树脂,例如环氧树脂。电容器元件单元10的埋没于填充树脂500的部分被壳体400以及填充树脂500保护而免受湿气、冲击。
图2的(a)以及(b)分别是从前方上方以及后方下方观察的电容器元件单元10的立体图。图3的(a)以及(b)分别是第一汇流条200以及第二汇流条300的立体图。
5个电容器元件100通过将在电介质膜上蒸镀了铝的2片金属化膜重叠,对重叠的金属化膜进行卷绕或者层叠,并挤压成扁平状来形成。电容器元件100具有接近扁平的长圆柱的形状。在电容器元件100中,通过锌等金属的喷涂在一个端面101形成有第一电极110,在另一个端面102同样地通过喷涂锌等金属来形成有第二电极12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元件100由在电介质膜上蒸镀了铝而成的金属化膜形成,除此以外,也可以由蒸镀了锌、镁等其他金属的金属化膜形成。或者,电容器元件100可以由蒸镀了这些金属中的、多个金属的金属化膜形成,也可以由蒸镀了这些金属彼此的合金的金属化膜形成。
在电容器元件单元10中,5个电容器元件10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成一列,以使得一方的端面101、即第一电极110朝向上方、另一方的端面102、即第二电极120朝向下方并且周面103彼此相邻。在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第一电极110以及第二电极120分别电连接第一汇流条200以及第二汇流条300。
第一汇流条200通过将导电性材料、例如铜板适当切除、弯折而形成,具有电极端子部210与端子形成部220成为一体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汇流条200为N极的汇流条。
电极端子部210为长方形的板状,与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第一电极110接触,以使得从上方覆盖该第一电极110的大致整体。即,电极端子部210的前后的端延伸至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前后的端。此外,电极端子部210的左端延伸至左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左端附近,电极端子部210的右端延伸至右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右端附近。
在电极端子部210,与各第一电极110对应地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5个开口部211。在各开口部211的后缘形成有一对连接销212。对应的一对连接销212与各第一电极110接触,通过焊接等接合方法接合。由于各连接销212的厚度比电极端子部210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小,因此热量不易被连接销212吸收,容易进行焊接等。
端子形成部220具有与电极端子部210相同的左右的宽度,在从电极端子部210的后端向正上方方向延伸后弯曲,以向稍上方倾斜地向后方延伸。在端子形成部220的顶端部,在3处形成有连接端子221。各连接端子221具有在维持与端子形成部220的顶端部相同的角度而向后方延伸后,顶端部向上方弯折的形状。在各连接端子221的顶端部形成圆形的安装孔221a。
端子形成部220中的除了3个连接端子221以外的部分成为连结电极端子部210和3个连接端子221的中继部222。
在第一汇流条200,在电极端子部210的前端部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4个U字状的切口部231。
第二汇流条300通过将导电性材料、例如铜板适当切除、弯折而形成,具有电极端子部310、端子形成部320和散热部330成为一体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汇流条300为P极的汇流条。
电极端子部310呈长方形的板状,与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第二电极120接触,以使得从下方覆盖该第二电极120的大致整体。即,电极端子部310的前后的端延伸至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前后的端。此外,电极端子部310的左端延伸至左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左端附近,电极端子部310的右端延伸至右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右端附近。
在电极端子部310,与各第二电极120对应地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5个开口部311。在各开口部311的后缘形成有一对连接销312。对应的一对连接销312与各第二电极120接触,通过焊接等接合方法接合。由于各连接销312的厚度比电极端子部310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小,因此热量不易被连接销312吸收,容易进行焊接等。
端子形成部320具有与电极端子部310相同的左右的宽度,从电极端子部310的后端沿着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后侧的周面103地向上方延伸,在周面103的上方向前方弯曲而向上方稍微延伸后弯曲,并向稍上方倾斜地向后方延伸。在端子形成部320的顶端部,在3处形成有连接端子321。各连接端子321具有在维持与端子形成部320的顶端部相同的角度而向后方延伸后,顶端部向上方弯折的形状。在各连接端子321的顶端部形成有圆形的安装孔321a。各连接端子321位于第一汇流条200的各连接端子221的右侧相邻。
端子形成部320中的除了3个连接端子321以外的部分成为连结电极端子部310和3个连接端子321的中继部322。
散热部330具有左右的宽度与电极端子部310相同的长方形的板状,从电极端子部310的前端沿着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前侧的周面103地向上方延伸。电极端子部310的前端是与5个电容器元件100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端(沿着排列方向的端边)且与端子形成部320延伸的端(后端)不同的端。
散热部330在电容器元件100的厚度方向(2个端面101、102排列的方向)上,将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从端面102侧、即第二电极120侧遍及一半以上,更具体而言,遍及大致3分之2地覆盖(参照图1的(b))。由此,在将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在厚度方向上等分为端面101侧、中央部和端面102侧这3个区域的情况下,中央部的区域被散热部330覆盖。进而,散热部330在电容器元件100排列的方向上覆盖内侧的3个电容器元件100的整个周面103,将左右两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遍及一半以上,更具体而言遍及大致3分之2地覆盖。
散热部330在各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以稍微具有间隙的状态接近(参照图1的(b))。散热部330也可以以与各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接触的状态接近。
在散热部330的顶端的位置与第一电极110的位置之间,设置有绝缘所需的空间距离(绝缘距离)以上的给定的距离L(参照图1的(b))。由此,确保第二汇流条300与第一电极110之间的绝缘性。另外,优选使距离L接近空间距离,以使得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中的被散热部330覆盖的部分变多。
在第二汇流条300,在端子形成部320的中继部322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4个圆形的开口部341。此外,在第二汇流条300,在电极端子部310与端子形成部320之间的角部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4个长圆形状的开口部342,在电极端子部310与散热部330之间的角部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4个方形的开口部343。进而,在第二汇流条300,在中继部322的左右的端部形成有方形的嵌合片344。
在电容器元件单元10中,第一汇流条200的中继部222与第二汇流条300的中继部322的上部在它们的厚度方向上重合。由此,期待电容器元件单元10中的ESL(等效串联电感)的减少。
在第一汇流条200的中继部222与第二汇流条300的中继部322的重叠部分夹着第一绝缘片610。此外,第一汇流条200的中继部222从上方被3个第二绝缘片620覆盖。进而,第二汇流条300的中继部322从下方被第三绝缘片630覆盖。
第一绝缘片610、第二绝缘片620以及第三绝缘片630由绝缘纸、丙烯酸、硅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通过第一绝缘片610,确保第一汇流条200与第二汇流条300之间的绝缘性、第二汇流条300与电容器元件100的第一电极110之间的绝缘性等。此外,在利用第二绝缘片620以及第三绝缘片630将膜电容器1设置于逆变器装置等外部装置的状态下,确保第一汇流条200以及第二汇流条300与周围的电装部件之间的绝缘性。
图4的(a)是从前方上方观察的壳体400的立体图,图4的(b)是从前方下方观察的壳体400的立体图。
壳体400为树脂制,例如由作为热塑性树脂的聚苯硫醚(PPS)形成。壳体40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箱状,具有底面部401、从底面部401立起的前侧面部402、后侧面部403、左侧面部404以及右侧面部405,上表面开口。
在左侧面部404、右侧面部405以及底面部401的左右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接头410。在各第一安装接头410形成有插通孔411。为了提高孔的强度,在插通孔411嵌入金属制的套环412。此外,在底面部401的前端部,在中央部和左右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接头420。在第二安装接头420中埋入金属制的螺母421。这些第一安装接头410以及第二安装接头420在膜电容器1固定于外部装置的设置部时使用。
在壳体400的内部,在左侧面部404以及右侧面部405的后端下部形成通过一对肋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嵌合槽430。嵌合槽430的宽度与第二汇流条300的嵌合片344的厚度大致相等。另外,在图4的(a)中,仅图示左侧的嵌合槽430。
在装备膜电容器1时,如图1的(b)所示,电容器元件单元10被收纳在壳体400内。此时,第二汇流条300的左右的嵌合片344被嵌入到壳体400的左右的嵌合槽430。由此,电容器元件单元10相对于壳体400在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上不倾斜。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一个端面101、即第一电极110和第一汇流条200的电极端子部210朝向壳体400的开口400a侧,另一个端面102、即第二电极120和第二汇流条300的电极端子部310与壳体400的底面部401对置。第二汇流条300的端子形成部320的中继部322在壳体400的后侧面部403的内壁面具有微小的间隙而接近。此外,第二汇流条300的散热部330沿着壳体400的前侧面部402的内壁面,并且在该内壁面具有微小的间隙而接近。另外,中继部322以及散热部330也可以构成为与内壁面接触。
在壳体400内注入液相状态的填充树脂500。此时,填充树脂500通过第一汇流条200的切口部231、第二汇流条300的开口部341、342、343,从而填充树脂500容易遍布壳体400的内部整体。若填充树脂500在壳体400内被充满至壳体400的开口400a的附近,填充树脂500的注入结束,则壳体400被加热。由此,壳体400内的填充树脂500固化。
这样,如图1的(a)所示,膜电容器1完成。在电容器元件单元10中,第一汇流条200的端子形成部220向填充树脂500的外部延伸,该三个连接端子221从填充树脂500露出。同样地,第二汇流条300的端子形成部320向填充树脂500的外部延伸出,该3个连接端子321从填充树脂500露出。
膜电容器1例如可以搭载于用于在电动汽车中驱动电气马达的逆变器装置。从电源装置(蓄电池)向逆变器装置供给直流电。逆变器装置具备包括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逆变器电路,将直流的电力转换为3相交流的电力,并向电气马达供给。与第一汇流条200的右端的连接端子221以及第二汇流条300的右端的连接端子321分别对应的、与电源装置连结的外部端子(未图示)通过使用安装孔221a、321a的螺纹固定而连接。此外,与第一汇流条200的3个第一连接端子部220以及第二汇流条300的3个第一连接端子部320分别对应的、与逆变器电路连结的外部端子(未图示)通过使用安装孔221a、321a的螺纹固定而连接。在第一汇流条200的右端的连接端子221以及第二汇流条300的右端的连接端子321连接电源装置和逆变器装置的双方的外部端子。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在设置于逆变器装置的膜电容器1中,在壳体400的后侧面部403装配冷却器2(参照图1的(b))。作为冷却器2,例如能够使用水冷式的冷却器。
通过逆变器装置进行动作,当对膜电容器1通电时,5个电容器元件100发热。另外,在5个电容器元件100中,与左右的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相比,内侧3个电容器元件100、特别是中央的电容器元件100容易因其发热而成为高温。
从各电容器元件100的端面101发出的热量向第一汇流条200的电极端子部210传递,其大部分从电极端子部210向端子形成部220的中继部222移动,从中继部222的从填充树脂500露出的部分向外部释放。沿着电极端子部210的一部分热量能够经由电极端子部210的上方的填充树脂500从壳体400的开口400a向外部释放。
从各电容器元件100的端面102、前侧的周面103以及后侧的周面103发出的热分别向第二汇流条300的电极端子部310、散热部330以及端子形成部320的中继部322传递。在第二汇流条300中,接近壳体400的后侧面部403的中继部322被冷却器2冷却、即被吸热。因此,传递到中继部322的热量向冷却器2释放,传递到电极端子部310和散热部330的大部分热量向中继部322移动而向冷却器2释放。传递到电极端子部310以及散热部的一部分热量分别向底面部401以及前侧面部402移动,也可以从底面部401以及前侧面部402向外部释放。
这样,通过从5个电容器元件100进行散热,这些电容器元件100难以成为高温。
另外,在壳体400的底面部401未设置第一安装接头410以及第二安装接头420的情况下,也存在在底面部401装配冷却器2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汇流条300的电极端子部310被冷却器2冷却,传递至散热部330以及中继部322的热量向电极端子部310移动。
此外,有时也不在膜电容器1装配冷却器2。在这种情况下,向第二汇流条300的电极端子部310、散热部330以及中继部322传递的大部分热量从中继部322的从填充树脂500露出的部分向外部释放,剩余的热量从壳体400的底面部401、前侧面部402以及后侧面部403向外部释放。
<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膜电容器1包括:电极端子部210、310,与电极110、120连接,第一汇流条200以及第二汇流条300覆盖电极110、120;以及端子形成部220、320,从电极端子部210、310的后端向填充树脂500的外部延伸出,并且,在从填充树脂500露出的部分具有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221、321,构成为在第二汇流条300设置有从电极端子部310的前端沿着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延伸的散热部330。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第二汇流条300设置散热部330,不仅容易从电容器元件100的两端面101、102散热,还容易从周面103散热,因此能够抑制在膜电容器1通电时电容器元件100成为高温,能够防止电容器元件100的热损伤等。
此外,膜电容器1构成为散热部330沿着壳体400的内壁面。
根据该结构,向散热部330传递的热量容易向内壁面传递,容易经由内壁面向壳体400的外部释放,因此,容易从电容器元件100进一步散热。
进而,膜电容器1构成为,散热部330从与电容器元件100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电极连接部310的端即前端延伸。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利用散热部330覆盖由于被左右的端的电容器元件100夹着而容易成为高温的内侧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因此能够提高内侧的电容器元件100的散热性,抑制其高温化。
进而,膜电容器1构成为在第二汇流条300的散热部330的顶端的位置与连接第一汇流条200的第一电极110的位置之间设置给定的距离L。
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第二汇流条300与第一电极110之间的绝缘性,并提高电容器元件100的散热性。
进而,膜电容器1构成为,电容器元件100被收纳于壳体400内,以使得连接第二汇流条300的第二电极120与壳体400的底面部401对置,第二汇流条300的端子形成部320以沿着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地延伸后从填充树脂500露出,散热部330设置于第一汇流条200以及第二汇流条300中的第二汇流条300。
根据该结构,在将膜电容器1设置于外部装置时,能够在壳体400的底面部401或者与端子形成部320的沿着周面103的部分相面对的侧面部(后侧面部403)装配冷却器2而进行第二汇流条300的冷却(吸热),通过在能够由冷却器2冷却的第二汇流条300侧设置有散热部330,能够有效地释放传递到散热部330的热量。由此,能够从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有效地进行散热,因此电容器元件100变得更难以成为高温。
<变更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的应用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汇流条200未设置散热部,在第二汇流条300设置散热部330。然而,如图5的(a)所示,也可以在第二汇流条300不设置散热部330,在第一汇流条200设置与散热部330同样的散热部230。散热部230从第一汇流条200的电极端子部210的前端沿着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向下方延伸,在其顶端的位置与第二电极120的位置之间设置有用于绝缘的距离L。
进而,如图5的(b)所示,在第一汇流条200和第二汇流条300的双方分别设置散热部230、330。在该结构中,在电容器元件100的厚度方向上,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被双方的散热部230、330覆盖一半以上。此外,双方的散热部230、330的顶端挂在周面103的中央部的区域,中央部的区域的一部分被散热部230、330覆盖。进而,在双方的散热部230、330的顶端彼此之间设有用于绝缘的距离L,确保第一汇流条200与第二汇流条300之间的绝缘性。另外,电容器元件100的厚度方向上的双方的散热部230、330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考虑了使用冷却器2时的散热效果的情况下,与图5的(a)的结构相比,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在第二汇流条300设置散热部330。此外,在采用图5的(b)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冷却器2装配于壳体400的前侧面部402,能够利用冷却器2对第一汇流条200和第二汇流条300双方进行冷却。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汇流条300的散热部330的顶端的位置与电容器元件100的第一电极110之间设置有给定的距离L。然而,如图6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散热部330的顶端延伸至第一电极110的位置,即,在电容器元件100的厚度方向上,周面103整体被散热部330覆盖,第四绝缘片640被夹在散热部330的顶端部分与电容器元件100之间。在该结构中,通过第四绝缘片640,确保第二汇流条300与第一电极110之间的绝缘性。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新需要第四绝缘片640,但另一方面,被散热部330覆盖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的区域变大,来自周面103的散热性能变好。
另外,在图5的(a)的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与图6的结构同样,散热部230的顶端延伸至第二电极120的位置,在散热部230的顶端部分与电容器元件100之间夹着第四绝缘片640。
<其他实施方式>
图7的(a)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电容器1A的侧面剖视图。图7的(b)以及(c)分别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元件单元20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膜电容器1A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电容器”对应。此外,第一电极711以及第二电极712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电极”对应。进而,电极端子部721、731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电极连接部”对应。进而,端子形成部722、732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第一延伸突出部”对应。进而,散热部723与专利请求范围中记载的“第二延伸突出部”对应。
膜电容器1A具备:电容器元件单元20,在5个电容器元件710连接第一汇流条720以及第二汇流条730而成;长方体状的壳体740,收纳有电容器元件单元20;以及填充树脂750,被填充于壳体740。壳体740由PPS等树脂构成,填充树脂750由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构成。电容器元件单元20被收纳在壳体740内,以使得5个电容器元件710的第一电极711以及第二电极712分别与壳体740的前侧面部741以及后侧面部742对置。
第一汇流条720通过将导电性材料、例如铜板适当切除、弯折而形成,具有电极端子部721、端子形成部722、散热部723成为一体的结构。
电极端子部721为长方形的板状,与5个电容器元件710的第一电极711接触,以使得从前方覆盖该第一电极711的整体。在电极端子部721与各第一电极710对应地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5个开口部724。在各开口部724的上缘形成一对连接销725。对应的一对连接销725与各第一电极711接触,通过焊接等接合方法接合。
端子形成部722从电极端子部721的上端向后方延伸后弯曲,并向上方延伸。在端子形成部722的顶端部,在3处形成方形的连接端子726。在各连接端子726的顶端部形成圆形的安装孔726a。
散热部723具有左右的宽度与电极端子部721相同的长方形的板状,并从电极端子部721的下端沿着5个电容器元件710的下侧的周面710a地向后方延伸。电极端子部721的下端是与5个电容器元件710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端,且为与端子形成部722延伸的端(上端)不同的端。
散热部723在电容器元件100的厚度方向上从第一电极711侧将5个电容器元件710的周面710a遍及一半以上,更具体而言遍及大致3分之2覆盖。此外,散热部723在电容器元件710排列的方向上覆盖5个电容器元件710的整个周面710a。进而,散热部723与各电容器元件710的周面103接触。
在散热部723的顶端的位置与第二电极712的位置之间,设置绝缘所需的空间距离(绝缘距离)以上的给定的距离L。由此,确保第一汇流条720与第二电极712之间的绝缘性。
散热部723沿着壳体740的前侧面部741的内壁面,并且在该内壁面具有微小的间隙而接近。
第二汇流条730通过将导电性材料例如铜板适当切除、弯折而形成,具有电极端子部731与端子形成部732成为一体的结构。
电极端子部731为长方形的板状,与5个电容器元件710的第二电极712接触,以使得从后方覆盖该第二电极712的整体。在电极端子部731与各第二电极712对应地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5个开口部733。在各开口部733的上缘形成一对连接销734。对应的一对连接销734与各第二电极712接触,通过焊接等接合方法接合。
端子形成部732从电极端子部731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在端子形成部732的顶端部,在3处形成方形的连接端子735。在各连接端子735的顶端部形成圆形的安装孔735a。各连接端子735位于第一汇流条720的各连接端子726的左侧相邻。
在第一汇流条720的端子形成部722与第二汇流条730的端子形成部732的重叠部分夹着绝缘片760。由此,确保第一汇流条200与第二汇流条300之间的绝缘性等。
膜电容器1A设置于逆变器装置等外部装置。此时,在膜电容器1A中,在壳体740的前侧面部741装配有冷却器2。
在本实施方式的膜电容器1A中,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膜电容器1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膜电容器1A中,如图8的(a)所示,也可以在第一汇流条720不设置散热部723,在第二汇流条730设置与散热部723相同的散热部736。此外,如图8的(b)所示,也可以在第一汇流条720和第二汇流条730这双方分别设置散热部723、736。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膜电容器1A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如图6的结构那样,散热部723的顶端延伸至第二电极712的位置,在散热部723的顶端部分与电容器元件710之间夹着绝缘片。
<其他变更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散热部330,5个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被全部覆盖。然而,与内侧的3个电容器元件100相比,左右两端的电容器元件100难以成为高温。因此,在左右两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散热性良好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仅内侧的3个电容器元件100的周面103被散热部330覆盖的结构。相反地,在左右两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散热性差的情况下,在第二汇流条300,除了从电极端子部310的前端延伸出的散热部330以外,还可以设置从电极端子部310的左端以沿着左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左侧的周面103地延伸出的散热部、和从电极端子部310的右端以沿着右端的电容器元件100的右侧的周面103地延伸出的散热部。另外,上述的2个变更也能够应用于在第一汇流条200设置有散热部230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汇流条200以及第二汇流条300设置3个连接端子部221、321,但连接端子221、321的个数也可以适当地变更。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汇流条200为N极的汇流条,第二汇流条300为P极的汇流条。然而,也可以将第一汇流条200设为P极的汇流条,将第二汇流条300设为N极的汇流条。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膜电容器1具备4个电容器元件100。然而,也可包括电容器元件100的个数为1个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变更。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容器元件100是通过将在电介质膜上蒸镀了铝的2片金属化膜重叠并将重叠得到的金属化膜卷绕或者层叠而形成的,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在电介质膜的两面蒸镀了铝的金属化膜和绝缘膜重叠,将其卷绕或者层叠,由此形成这些电容器元件100。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电容器的一例,可举出膜电容器1。然而,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膜电容器1以外的电容器。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专利请求范围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表示“上方”、“下方”等方向的用语表示仅依赖于构成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相对方向,并不表示铅垂方向、水平方向等绝对方向。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于各种电子设备、电气设备、工业设备、车辆的电气装备等所使用的电容器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 膜电容器(电容器)
100 电容器元件
110 第一电极(电极)
120 第二电极(电极)
200 第一汇流条
210 电极端子部(电极连接部)
220 端子形成部(第一延伸突出部)
221 连接端子
230 散热部(第二延伸突出部)
300 第二汇流条
310 电极端子部(电极连接部)
320 端子形成部(第一延伸突出部)
321 连接端子
330 散热部(第二延伸突出部)
400 壳体
401 底面部
500 填充树脂
1A 膜电容器(电容器)
710 电容器元件
711 第一电极(电极)
712 第二电极(电极)
720 第一汇流条
721 电极端子部(电极连接部)
722 端子形成部(第一延伸突出部)
723 散热部(第二延伸突出部)
726 连接端子
730 第二汇流条
731 电极端子部(电极连接部)
732 端子形成部(第一延伸突出部)
735 连接端子
736 散热部(第二延伸突出部)
740 壳体
750 填充树脂。

Claims (6)

1.一种电容器,具备:
电容器元件;
第一汇流条以及第二汇流条,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的各电极连接;
壳体,收纳所述电容器元件;以及
填充树脂,填充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包括:
所述电极连接部,覆盖所述电极,并与所述电极连接;以及
第一延伸突出部,从所述电极连接部的一端向所述填充树脂的外部延伸出,并且,在从所述填充树脂露出的部分具有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
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的至少一方设置从与所述电极连接部的所述一端不同的端沿着所述电容器元件的周面延伸的第二延伸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二延伸突出部沿着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在所述壳体内,呈一列地排列3个以上的所述电容器元件而配置,
所述第二延伸突出部从与所述电容器元件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电极连接部的端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二延伸突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中的一方的汇流条,
在所述第二延伸突出部的顶端的位置与连接所述另一方的汇流条的所述电极的位置之间设置有给定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电容器元件被收纳在所述壳体内,以使得与所述第二汇流条连接的所述电极与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对置,
所述第二汇流条在所述第一延伸突出部沿着所述周面地延伸后从所述填充树脂露出,
所述第二延伸突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中的所述第二汇流条。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二延伸突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汇流条双方,
在2个所述延伸突出部的顶端彼此之间设置有给定的距离。
CN202080095183.3A 2020-02-07 2020-12-28 电容器 Pending CN1150391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9886 2020-02-07
JP2020019886 2020-02-07
PCT/JP2020/049228 WO2021157262A1 (ja) 2020-02-07 2020-12-28 コンデン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9188A true CN115039188A (zh) 2022-09-09

Family

ID=77200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5183.3A Pending CN115039188A (zh) 2020-02-07 2020-12-28 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157262A1 (zh)
CN (1) CN115039188A (zh)
WO (1) WO20211572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73864A (ja) * 2022-11-18 2024-05-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コンデン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0823U (ja) * 1982-04-01 1983-10-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み重ね形セラミツクコンデンサ
JPS62134225U (zh) * 1986-02-19 1987-08-24
JP2014203893A (ja) * 2013-04-02 2014-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モジュール
WO2015182081A1 (ja) * 2014-05-28 2015-12-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CN106463260B (zh) * 2014-07-02 2019-05-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薄膜电容器
DE102014221006A1 (de) * 2014-10-16 2016-04-21 Robert Bosch Gmbh Kapazitives Bauelement mit einem wärmeleitfähigen Anschlusselement
CN204424090U (zh) * 2014-11-28 2015-06-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电容器
DE102016216237A1 (de) * 2016-08-29 2018-03-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ondensator-Baugruppe
WO2018173520A1 (ja) * 2017-03-21 2018-09-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JP2019062696A (ja) * 2017-09-27 2019-04-1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ユニット
CN112166484B (zh) * 2018-05-25 2022-05-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7262A1 (ja) 2021-08-12
JPWO2021157262A1 (zh) 2021-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6758B2 (en) Capacitor
CN112042102B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7122657B2 (ja) コンデンサ
WO2019208406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20220102073A1 (en) Capacitor
CN115039188A (zh) 电容器
CN112106455A (zh) 用于车辆的功率转换器装置以及车辆
US20220263305A1 (en) Circuit structure
WO2022054729A1 (ja) コンデンサ
CN112136193B (zh) 电容器
KR102415020B1 (ko) 전력반도체 탑재 구조물
WO2022158267A1 (ja) コンデンサ
JP7349676B2 (ja) コンデンサ
WO2020080248A1 (ja) 回路構造体及び電気接続箱
WO2022163278A1 (ja) コンデンサ
JP6406562B2 (ja) 蓄電ユニット
JP7365679B2 (ja) コンデンサ
CN111937290A (zh) 电力转换装置和电容器模块
CN113170596A (zh) 电路结构体
WO2022009681A1 (ja) コンデンサ
US12021459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7005781B2 (ja) 電子装置
JP7336640B2 (ja) コンデンサ
US20230163693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2024056186A (ja) コンデ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